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泰证券 | 陈鼎如,殷通 | 维持 | 买入 | 三季报点评:单季度利润高速增长,环比改善未来可期 | 2024-11-14 |
西部超导(688122)
报告摘要
事件:2024年10月31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5亿元,同比上升4.76%,实现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上升3.6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上升4.04%。公司2024Q3实现营业收入12.15亿
元,同比上升24.43%,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上升58.04%,实现扣非归母
净利润2.22亿元,同比上升58.46%。
前三季度经营稳健,趋势向好。收入端,2024Q1-Q3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32.35亿元,同比上升4.76%,经营稳健。利润及盈利能力端,2024Q1-Q3公司共实现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上升3.62%,公司毛利率为33.98%,同比上升0.78pp,净利率为20.18%,同比上升0.43pp。
单季度毛利率环比提升,政府补助增加及研发费用减少致使净利润增长。收入端,2024Q3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2.15亿元,同比上升24.43%,环比下降-0.99%。利润及盈利能力端,2024Q3公司共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上升58.04%,环比上升7.22%;2024Q3毛利率为37.21%,同比上升2.04pp,环比上升2.87pp,净利率为24.71%,同比上升6.48pp,环比上升4.77pp。费用端,20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2%/5.48%/4.33%/1.30%,分别同比变化-0.01pp/+0.75pp/-3.65pp/-0.12pp,环比变化+0.01pp/+1.84pp/-3.63pp/+0.78pp,其中,研发投入同比下降33.37%,主要是由于研发领料与外协结算量较同期减少所致。
合同负债增加明显,存货科目持续增加。2024Q3公司合同负债为1.91亿元,较年初上升35.12%;2024Q3公司应收账款为31.47亿元,较年初上升52.80%;2024Q3公司存货为36.31亿元,较年初上升8.64%。合同负债与存货科目增加或显示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积极备货生产。
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2000吨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完成结项。公司募投项目“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已于2024年4月30日建设完成并达到预期的产能目标,截至2024年9月30日,项目预计节余募集资金7774.04万元,公司拟将本项目的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该产线是目前国际一流国内唯一的年产2000吨低温超导线材生产线。未来公司有望随下游需求恢复,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线材、高性能高温合金持续贡献业绩。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下游需求有望恢复,我们上调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45.61/60.19/73.46亿元(前值为44.46/59.75/73.17亿元),归母净利润至8.44/11.13/13.67亿元(前值为8.24/11.08/13.63亿元)。2024-2026年对应EPS分别为1.30/1.71/2.10元,对应PE分别为37.88X/28.73X/23.39X,公司募投项目逐步投产,技术水平行业领先,具备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需求波动风险,核心竞争力下滑风险。
|
2 | 中航证券 | 邓轲 | 维持 | 买入 | 2024Q3点评:业务发展稳固,Q3盈利性延续改善势头 | 2024-11-03 |
西部超导(688122)
业绩概要: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2.4亿元(同比+4.8%),实现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33亿元(同比+4.04%),对应基本EPS为0.93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496.6万元。其中,公司Q3实现营收12.2亿元(同比+24.4%,环比-1.0%),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58.0%,环比+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22亿元(同比+58.5%,环比+1.2%),单季度基本EPS为0.39元;
营收整体保持稳健增长:2024年公司根据三个产品板块的不同外部需求变化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调整,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统筹安排生产,顺利完成了合同执行和产品交付。分产品来看,①高端钛合金材料订单需求自二季度恢复以来保持了平稳交付,公司的高端钛材在两机领域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为未来产品需求端奠定了殷实的基础;②超导产品外部订单持续增加,超导产品产销保持增长态势。公司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于2024年4月建设完成并投产,超导线材产能大幅提升,目前公司已开始为BEST聚变项目批量供货,产品性能稳定;③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订单处于调整阶段,后续需关注下游客户订单节奏恢复情况;
Q3盈利性延续环比改善趋势: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0%/ 20.2%,分别同比+0.78pcts/ +0.43pcts,盈利性同比改善主要系具备高附加值的钛合金产品毛利占比提升优化了产品结构。2024Q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7.2%/ 24.7%,分别环比+2.87pcts/ +4.77pcts,自2023Q4以来已实现连续三个季度回升,Q3毛利率环比提升主要系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以及海绵钛、电解镍等原料价格同比下行,净利率环比提升较多主要系Q3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3.63pcts,推测为偶发因素;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中长期成长空间无虞:①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0.13亿元,拟投入9.71亿元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建成后达到可使用状态,共计增加5050吨钛合金及1500吨高温合金年产能;②公司拟投入4.74亿元于“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和“超导产业创新中心”,MRI用超导线材年产能已于2024年4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增至2000吨。待项目全面达产后,公司钛合金、超导线材、高温合金产品年产能将分别达到1万吨+、2000吨和6000吨,规模和竞争力稳步提升下未来成长空间无虞;
投资建议:我国航空装备的放量以及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为航空新材料业务提供了增量基础,未来公司有望受益于航空订单回暖及产品规模化降本增效,三大业务持续放量有望彰显公司成长属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6.8/ 57.7/ 71.4亿元,同比增长12.6%/ 23.1%/ 23.9%,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 10.3/ 12.9亿元,同比增长11.2%/ 23.4%/ 24.9%,对应PE 39X/ 32X/ 2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募投项目进程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等。 |
3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李挺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超导业务持续快速放量,高端钛合金稳步修复 | 2024-11-01 |
西部超导(68812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35亿元,同比+4.76%,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3.62%,扣非归母净利润5.33亿元,同比+4.04%。单季度来看,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5亿元,环比-0.99%,同比+24.43%;实现归母净利润2.55亿元,环比+7.22%,同比+58.0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2亿元,环比-1.18%,同比+58.46%。
超导产品持续快速放量,高端钛合金需求环比持平稳步修复。超导:公司超导产品商业化应用开拓顺利,持续快速增长,2024H1,超导产品实现营收4.82亿元,同比+19.95%;24Q3,公司少数股东损益约4500万元,同比增长超170%,环比增长超580%,主要得益于超导产品快速增长。高端钛合金:23年受军工需求放缓钛合金同比下滑,24年公司钛合金业务持续稳步修复,24H1公司钛合金业务实现营收12.84亿元,同比-4.07%;高温合金:受军工需求放缓叠加下游客户排产节奏影响,高温合金业务相对承压,24H1高温合金实现营收1.56亿元,同比-44.67%。价格方面,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3.98%,同比+0.78pct;2024Q3,公司毛利率为37.21%,环比+2.87pct,同比+2.04pct。跟踪主要原材料金属价格,2024Q3,铌均价约625.16元/千克,同比+6.61%,环比-6.03%;海绵钛均价约45.82元/千克,同比-13.40%,环比-10.70%;镍均价约12.97万元/吨,同比-21.55%,环比-8.91%。
合同负债同比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超导需求放量。截至24Q3,公司合同负债约1.91亿元,同比显著增长76%,主要受益于超导业务市场开拓顺利,商业化需求快速放量。
中期分红回报资本市场,彰显公司发展信心。截至2024年9月30日,西部超导母公司期末可供分配利润为人民币18.97亿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497万元(含税),占可分配利润比例约34%。
核心看点:1)超导产品市场开拓顺利,公司持续开发超导材料和磁体技术在半导体、光伏、医疗及电力等领域的应用,有望持续放量;2)航空领域市场高端钛合金供应主导地位稳固。高端钛材在直升机、商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为公司扩大产品应用领域和新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高端钛合金产品在兵器、舰船等领域已有相关应用和供货,在C919方向钛合金业务稳中向好。3)公司已获得多个重点型号航空发动机以及燃气轮机高温合金材料供货资质并开始批量供货;公司自主设计建设一条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线目前已投入试生产,产能正在逐步提升。4)定增项目加码高温合金+钛合金材料,钛合金总产能将达到1万吨,高温合金产能将达到6000吨,成长性有望再上台阶。
投资建议:公司在高端钛合金棒丝材、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等市场占据行业主导地位,伴随募投项目投产进一步扩充产能,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16、9.50、11.06亿元,对应10月31日股价的PE分别为40/34/3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
4 | 天风证券 | 王泽宇,刘奕町 | 维持 | 买入 | 原材料价格下行释放盈利弹性,多业务研发取得显著成果 | 2024-09-26 |
西部超导(688122)
事件:2024年H1实现营收20.2亿元,同比-4.33%;实现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17.2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16.37%。
单Q2公司实现营收12.27亿元,同比+3.13%,环比+54.6%;实现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11.83%,环比+115.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同比+22.62%,环比+136.12%。Q2单季度业绩表现非常亮眼,我们认为得益于三方面因素:(1)超导业务订单交付顺利,期内公司完成了核聚变CRAFT项目交付、BEST聚变项目批产交付,同时完成了多个超导磁体、超导电机等品类延伸业务的设计、生产、交付等任务,上半年超导部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82亿元,同比增长19.95%。(2)钛合金业务交付环比提升使得产能利用率提升,叠加上游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带来盈利能力大幅改善。上半年公司钛合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84亿元,同比下降4.07%,但是2024H1相较于2023H2环比提升10.03%,出现了一定的抬升趋势,公司整体产能利用率环比提升,规模效应展现。同时上游主要原材料海绵钛价格稳定在4.8-5.6万元/吨,相较于去年同期5.5-8万元/吨价格有所下降,其价格的下跌带来了小幅的利润弹性。两因素叠加,上半年公司实现钛合金业务毛利率36.95%,较去年全年增长2.54pcts。
(3)高温合金业务上游原材料价格较去年有较大降幅,同时工艺成熟度逐步提升,带来盈利能力大幅改善。公司主要生产镍基变形高温合金,镍价在2023年全年走下跌趋势,LME镍价格从2023年年初3万美元/吨到年底下降至1.65万美元/吨。而虽然2024年3-5月镍价走高一段时间,自1.6万美元/吨上涨至2.1万美元/吨,但后续5-7月价格又重回1.6万美元/吨。整体来看,目前上游原材料价格中枢相较于2023年有20-30%左右的下降,传导至毛利率带来一定增长。因为上半年高温合金二期生产线投入试生产,同时返回料技术研发持续展开,带来一定生产建设费用增加,但整体来看原材料价格变化影响大于该部分投入,上半年实现毛利率21.35%,相较于去年全年+5.49pcts。
展望公司后续成长性,原材料端海绵钛价格供大于求或将持续,同时镍价目前仍处于下行周期,两大大宗商品价格仍处于下行周期,公司所做产品具备核心卡位优势,因此盈利能力弹性具备持续性。而公司完备的科研人才研发体系为成长持续蓄能,上半年公司在超导电机、超导磁体、超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高温合金返回料技术取得了优异进展,伴随多条先进产线产能今年逐步落地,公司有望仍将保持新材料领域成长企业引领者的角色。
费用率方面,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3.86%,同比+3.17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5%、3.43%、8.88%、0.9%,同比分别变动0.09、0.28、2.71、0.09pct。如前文所述,公司在三大业务领域处于快速产品研发迭代阶段,使得公司整体研发费用投入较大。我们认为公司正在进入多成长曲线蓄能阶段,未来几大领域具备十足成长空间,为面向未来数年的高成长打好坚定根基。
资产负债表方面,截止24年中公司存货达34.5亿元,较2023年年中增加21.33%,较2023年年底增加3.23%;固定资产达14.41亿元,较2023年年中增加4.95%,较2023年年底增加2.49%;在建工程达6.27亿元,较2023年年中增加326.81%,较2023年年底增加16.87%。我们认为,自去年开始上游原材料的备货比例出现一定调整,但在此条件下,库存及产能侧无论是同比还是环比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基于目前军工景气度恢复节奏,公司已逐步建立供给侧弹性能力,有望伴随景气度回升充分释放增长动能。
盈利预测:由于上半年军品订单下达节奏略有推迟,对公司今年业绩释放节奏造成短暂波动,待人事调整及装备订单调整结束后,公司仍具备充分成长弹性,预计公司在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0/11.0/13.1亿元(2024-2025年前值为11.09/14.22亿元),对应PE分别为27/22/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下降风险;新品研发批产放量不及预期风险 |
5 | 中国银河 | 李良,胡浩淼 | 维持 | 买入 | 西部超导点评报告:Q2业绩边际向好,超导业务订单释放 | 2024-09-10 |
西部超导(688122)
摘要: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实现营收20.20亿元(YoY-4.33%),归母净利3.48亿元(YoY-17.24%),扣非净利3.12亿元(YoY-16.37%)。
Q2业绩改善,研发投入加大保持技术领先:24H1实现营收20.20亿元(YoY-4.3%),归母净利3.48亿元(YoY-17.2%)。24H1公司毛利率32.0%,同比减少0.3pct。24H1期间费用率(包含研发费用)13.9%,同比增长3.2pct,其中研发费用率8.9%,同比增长2.7pct。研发增长主要是公司据未来市场情况持续加大主要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24H1公司多项目研发取得突破,有助于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
分季度看,Q2营收12.27亿元(YoY+3.13%,QoQ+54.60%),归母净利2.38亿元(YoY+11.83%,QoQ+115.39%),边际表现优异。Q2毛利率34.34%,同比提升5.31pct,环比提升5.88pct。2024年以来,公司单季毛利率逐季提升,我们认为,或与公司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优化成本管理有关。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发展展现较强韧性。
分业务看,超导业务外部订单持续增加,24H1实现收入4.82亿,同比上涨19.95%;在市场需求减弱的背景下,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24H1实现收入12.84亿,同比微降4.07%,销售环比向好;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56亿,较同期减少44.67%,但公司主要牌号已通过多个“两机”、航天型号、多个用户的产品认证,待景气度回暖,公司高温合金业务有望快速反弹。
存货水平高企,合同负债大幅提升:公司2024H1存货余额34.5亿,虽然较Q1微降,但较期初依然呈现增长,我们认为主动和被动存货皆存,但面对下半年下游客户随时的提货需求,公司将游刃有余。公司期末合同负债2.92亿元,较年初增长106.5%,主要因公司收到超导产品预收款所致。24H1公司超导业务进展快速,目前公司已完成国内核聚变CRAFT项目用超导线材的交付任务,并开始为BEST聚变项目批量供货,产品性能稳定,后续有望稳定贡献收入,超导业务全年利润较快增长可期。
募投项目逐步推进,未来产能无虞:随着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建设完成,公司超导线材产能得到大幅提升。此外,公司高温合金二期生产线和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线正在启动试生产,将有望进一步提高公司高温合金产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投资建议:公司超导产品需求持续放量,高端钛合金板块需求环比向好,24Q4有望回归高景气周期,高温合金业务已承担多个重点型号研制任务静待花开,我们看好公司下半年的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2/11.10/13.02亿元,EPS分别为1.40/1.71/2.0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96/20.51/17.4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客户延识验收的风险;产能释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和军品审价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
6 | 中航证券 | 邓轲 | 维持 | 买入 | 2024H1点评:Q2业绩环比增长超预期 | 2024-09-03 |
西部超导(688122)
业绩概要: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4.3%),实现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17.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12亿元(同比-16.4%),对应基本EPS为0.54元。其中,公司Q2实现营收12.3亿元(同比+3.1%,环比+54.6%),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11.8%,环比+115%),Q2业绩环比增幅超出市场预期,单季度基本EPS为0.37元;
经营波动消退,Q2重拾高增长:2024H1公司根据三个产品板块的不同外部需求变化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调整,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统筹安排生产,顺利完成了合同执行和产品交付。值得注意的是,Q2公司营收环比增长54.5%,业务重回快速增长阶段,主要得益于高端钛合金及超导产品产销两旺带动营收显著增长。分产品来看,①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2.8亿元(同比-4.1%),上半年公司克服了需求波动的影响,顺利完成了各项产品的交付,推测系Q2钛材销售节奏环比改善,对冲了Q1因需求扰动而导致的营收下滑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的高端钛材在直升机、商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为产品需求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②超导产品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20.0%),随着上半年超导产品的需求端增量,外部订单持续增加,同时公司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于2024年4月建设完成并投产,使得超导线材产能大幅提升,超导产品销量提振带动营收实现较大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国内核聚变CRAFT项目用超导线材的交付任务,并开始为BEST聚变项目批量供货,产品性能稳定;③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6亿元(同比-44.7%),推测系订单节奏阶段性调整导致销量同比下滑。报告期内,公司高温合金二期生产线全线贯通,已完成热试车,启动试生产;同时公司突破了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技术,自主设计建设的一条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线已投入试生产,将进一步降低高温合金棒材生产成本;
24H1合同负债大幅增长,Q2盈利性环比改善强劲:2024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2.0%/17.5%,分别同比-0.3pcts/-3.0pcts,净利率同比降幅较大主要由于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2.7pcts至8.9%,公司为保持核心竞争力,根据未来市场情况持续加大主要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所致。分产品来看,2024H1公司高端钛合金材料/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6.9%/22.7%/21.4%,分别较2023年全年+2.5pcts/-11.7pcts/+5.5pcts,钛材盈利性改善主要系产销量回升带来的单位降本以及原材料海绵钛价格的下降,超导产品毛利率下降较多主要由于产品结构发生改变,高温合金材料盈利性提升较多主要系原料电解镍价格的下降。2024H1公司合同负债较上年期末增长106%至2.9亿元,主要由于报告期公司收到超导产品预收款所致。2024Q2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34.3%/19.9%,分别环比+5.9pcts/+6.3pcts,毛利率环比提升较多主要得益于具备高附加值的钛合金产品盈利占比提升优化了产品结构,净利率环比增幅较大主要系Q2研发费用率环比下降2.3pcts至8.0%所致;
募投项目持续推进,中长期成长空间无虞:①公司于2021年11月通过定向增发募集资金20.13亿元,拟投入9.71亿元于“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截至2024H1项目投入进度达46.4%,项目计划于2024年12月建成后达到可使用状态,共计增加5050吨钛合金及1500吨高温合金年产能;②公司拟投入4.74亿元于“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和“超导产业创新中心”,截至2024H1前者已结项,MRI用超导线材年产能已于2024年4月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增至2000吨。待项目全面达产后,公司钛合金、超导线材、高温合金产品年产能将分别达到1万余吨、2000吨和6000吨,规模和竞争力稳步提升下未来成长空间无虞;
投资建议:我国航空装备的放量以及关键材料的国产替代为航空新材料业务提供了增量基础,未来公司有望受益于产品结构优化和规模化效应的提升,三大业务持续放量将带动公司快速成长。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6.9/56.8/70.3亿元,同比增长12.8%/21.1%/23.6%,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10.3/12.9亿元,同比增长10.0%/24.1%/25.7%,对应PE28X/23X/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募投项目进程不及预期、终端需求不及预期等。 |
7 | 中邮证券 | 鲍学博,马强 | 维持 | 买入 | Q2业绩恢复显著,超导业务保持较快增速 | 2024-09-02 |
西部超导(688122)
事件
8月30日,西部超导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20.20亿元,同比减少4%;实现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减少17%。
点评
1、2024Q2单季度,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环比恢复,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115%。2024H1,公司营收20.20亿,同比减少4%,归母净利润3.48亿,同比减少17%。2024Q2单季度,公司营收12.27亿,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55%,销售毛利率34.34%,同比提高5.31pcts环比提高5.88pcts。2024Q2单季度,公司营收和盈利能力环比恢复实现归母净利润2.38亿,同比增长12%,环比增长115%。
2、加强研发投入,费用率同比提高。公司高端钛合金、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主要用于航空等领域,通过参与型号项目,研发带动销售2024H1,公司持续加大主要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1.75亿元,同比增长39%。20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5%、3.43%、8.88%和0.90%,分别同比+0.09pcts、+0.28pcts+2.71pcts和+0.09pcts。公司四费费率13.86%,同比提高3.17pcts
3、超导业务保持较快增速,钛合金销售环比向好。2024H1,公司超导产品实现收入4.82亿,同比增长19.95%;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2.84亿,同比减少4.07%;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56亿,同比减少44.67%。超导方面,2024H1公司超导业务外部订单持续增加,随着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建设完成,公司超导线材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钛合金方面,2024H1,公司克服市场需求减弱的影响,顺利完成了各项产品的交付,销售环比持续向好,海洋、兵器核工业等领域钛合金研制任务进展顺利,高端钛材在直升机、商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高温合金方面,高温合金二期生产线全线贯通,启动试生产,自主设计建设一条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线已投入试生产。
4、合同负债较年初大幅增长,超导产品需求旺盛。截至2024H1末,公司合同负债金额2.92亿元,较年初增长106.46%,主要由于公司收到超导产品预收款所致。合同负债大幅增长体现公司超导产品下游需求旺盛。
5、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2、10.58和12.80亿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8、22、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产品需求及市场拓展不及预期;产品降价超出市场预期;原材料涨价超出市场预期等。 |
8 | 民生证券 | 邱祖学,李挺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超导产品持续放量,高端钛合金环比向好 | 2024-08-31 |
西部超导(688122)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0亿元,同比-4.33%,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17.24%,扣非归母净利润3.12亿元,同比-16.37%。20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7亿元,环比+54.60%,同比+3.13%;归母净利润2.38亿元,环比+115.39%,同比+11.83%;扣非归母净利润2.19亿元,环比+136.12%,同比+22.62%。
超导产品需求持续放量,募投项目投产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2024H1,超导产品实现收入4.82亿,同比+19.95%,主要系外部订单需求持续增加;毛利率约22.71%,相比23年平均毛利率-11.68pct,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24H1铌均价约654.40元/千克,锡均价约24.08万元/吨,对比23年全年均价分别增长8.85%、13.39%。公司是国内唯一低温超导线材商业化生产的企业,是目前全球唯一的NbTi锭棒、超导线材、超导磁体的全流程生产企业,24H1高性能超导线材产业化项目投产,公司超导线材产能大幅提升到2000吨,伴随产能释放有望持续贡献增量。
高端钛合金材料环比向好,技术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2024H1,高端钛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2.84亿,同比-4.07%;毛利率约36.95%,相比23年平均毛利率+2.54pct。24H1,整体军工需求仍旧较弱,但公司顺利完成了各项产品的交付,销售呈现环比持续向好走势。在研发端,针对国家重大型号研制急需,制备出国内最大规格耐蚀高韧钛合金锻坯、新型高温钛合金锻坯、板坯及丝棒材,海洋、兵器、核工业等领域钛合金研制任务进展顺利。公司高端钛材在直升机、商用飞机、商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方面的推广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获得了多个型号的供货资格,伴随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投产,公司高端钛合金产能将提升到10000吨,高端钛材业务未来增量可期。
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受需求弱势拖累,公司持续投入增强市场竞争力。
2024H1,高性能高温合金材料实现收入1.56亿,同比-44.67%;毛利率约21.35%,相比23年平均毛利率+5.49pct,主要系军工需求仍旧较弱,同时原材料同比下降,24H1镍均价约13.68万元/吨,对比23年全年均价下降18.72%。24H1公司高温合金二期生产线全线贯通,完成热试车,启动试生产;同时突破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技术,自主设计建设一条高温合金返回料处理线,目前已投入试生产,将进一步降低高温合金棒材生产成本;主要牌号也通过多个“两机”、航天型号、多个用户的产品认证,伴随航空航天用高性能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建设投产,公司高温合金产能将提升到6000吨,有望逐步放量。
投资建议:公司在高端钛合金棒丝材、超导产品、高性能高温合金等市场占据行业主导地位,伴随募投项目投产进一步扩充产能,未来成长可期。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7.78、9.06、10.59亿元,对应8月30日股价的PE分别为30/26/22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项目进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