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上海证券 | 仇百良 | 维持 | 买入 | 短期扰动不改长期发展,机器人/低空等多元布局助力成长 | 2025-05-05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Q1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14亿元,同比+97.70%,实现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11.39倍;其中2024Q4单季营业收入23.82亿元,同比+45.60%,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2.02倍。2025Q1营业收入15.43亿元,同比+0.64%,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7.63%。
投资摘要
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创公司历史新高。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14亿元,同比+97.70%,实现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增长11.39倍。营收利润均创公司历史新高。
2024年毛利率为17.49%,同比+4.6个百分点,为2017年以来新高。2025Q1毛利率为14.38%。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35%、2.73%、3.26%、0.76%,同比-0.12、-0.92、-1.96、-0.69个百分点;2025Q1费用率分别为0.58%、3.11%、3.43%、0.84%,同比+0.19、+0.70、+0.11、-0.01个百分点。
汽车线束主业优化客户结构持续推进市场开源,为可持续业务增长奠定基础,同时延伸连接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收入第二增长极。2024年公司集中优质资源、聚焦优势产品积极拓展新客户。期间新增定点业务涵盖极氪、蔚来-阿尔卑斯、大众安徽、北京奔驰、奇瑞等多个主机厂新定点;同时实现上汽通用、上汽大众、北京奔驰、大众安徽、奥迪、赛力斯、T汽车等车企项目的量产。新定点、新项目量产为公司后续业绩稳定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公司依托线束业务逐步打造汽车接插件一体化供应能力,布局连接器业务,已研制出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充电插座等产品,具备整车高压连接器全套解决方案的定制开发能力。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等一级电器部件客户上实现搭载。
拓展线束应用新领域,构建1+N业务布局。公司在巩固汽车线束基本盘之外,逐步向外拓展线束应用新场景。2024年,和某国内外知名电动化工具企业以及某飞行器、无人机企业建立合作并提供样件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2025年4月24日,人形机器人项目首套样线成功下线,开启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15、10.53、12.05亿元,同比分别+21.6%、+29.3%、+14.4%。2025年4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15.50、11.99、10.48。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替代风险;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 |
2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杨钐 | 维持 | 增持 | 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新能源客户线束项目持续放量 | 2025-04-30 |
沪光股份(605333)
核心观点
2025Q1沪光股份实现营收15.43亿元,同比增长1%。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79.14亿元,同比+97.70%,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1139.15%。2024年,公司收入高增长,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市场延续快速增长态势促使对线束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新项目量产推动了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同时公司持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净利润大幅增长。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5.43亿元,同比增加0.64%,环比减少35.22%,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减少7.63%,环比减少59.86%。
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提升4.7pct,四费率同比下降3.6pct。2024年公司毛利率17.5%,同比+4.7pct,净利率8.5%,同比+7.1pct。2024年公司四费率为7.09%,同比-3.62pct。2025Q1,公司毛利率14.4%,同比+0.4pct,环比-3.5pct,净利率6.0%,同比-0.6pct,环比-3.7pct。
主营高低压线束的自主优质线束企业,量、价、利三升。1)价升:公司深耕创新低压线束产品;同时加大布局高压线束产品产能,加强与国内外领先的新能源整车厂商的技术开发和业务合作。2024年,公司研制出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充电插座等产品,并具备整车高压连接器全套解决方案的定制开发能力;公司特种线束已顺利在赛力斯M8实现搭载并于2025年实现批量交付;目前公司已成立机器人研发专项团队,配合机器人厂商线束的探索与开发;此外,公司已与某国内外知名电动化工具企业以及某飞行器、无人机企业建立合作并提供样件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2)量增:2020年至今,在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成功配套赛力斯、L汽车、美国T公司、蔚来乐道、吉利极氪等优质新势力客户,公司客户结构多元化,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99%下滑至2024年的80.22%,其中赛力斯2024年收入占比53%,为公司第一大客户。3)利升:2024年,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客户项目的持续放量,销量增长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下游产销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为汽车自主线束行业龙头,后续看点在于新能源客户线束放量支撑业绩增长,叠加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带来的盈利能力改善。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5/26/27年营收95.2/121.6/143.5亿,归母净利润8.1/10.2/12.2亿,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3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024年业绩高增,新产品新客户打开增长上限 | 2025-04-30 |
沪光股份(605333)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业绩符合我们预期。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9.14亿元,同比+97.70%,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1,139.15%,扣非归母净利润6.58亿元,同比+1,546.71%。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43亿元,同环比+0.64%/-35.22%,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环比-7.63%/-59.86%,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5.34%,环比-61.63%。
营收与净利润大幅增长,客户结构多元化。公司2024年收入实现接近翻倍增长主要受益于核心客户赛力斯放量所致,2024年赛力斯占公司收入比重53%。此外美国T公司等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与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等国际知名汽车整车制造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客户结构的多元化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订单来源,增强了市场抗风险能力。
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归母净利大幅提升。公司2024年毛利率实现17.49%,同比+4.6pct,主要为规模提升产能利用率提高所致。公司2024年期间费用率为7.09%,同比-3.69pct;实现归母净利率8.47%,同比+7.12pct,主要系规模效应所致。
加速推进国产替代,线束龙头发展潜力大。2025Q1营收15.43亿元,同环比+0.64%/-35.22%,环比下滑系赛力斯销量下滑影响,2025Q1赛力斯汽车产量5.5万辆,同比-36%。2025Q1毛利率为14.38%,同环比+0.42pct/-3.48pct;净利率6.03%,同环比-0.55pct/-3.71pct。展望全年,公司核心客户赛力斯旗下问界新车M8订单火爆(M8上市4天大定破5万),公司为其核心线束供应商,量产后将显著带动业绩增长,全年业绩有望先低后高。公司已实现40A-600A全系列高压连接器量产,产品覆盖高/低压线束,并在赛力斯、上汽等主流车企实现配套,充分受益新能源车放量及国产替代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025/2026年营业收入为100/121亿元,预计2027年营业收入为143亿元,同比分别+26%/+21%/19%,基本维持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7/10.9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同比分别+30%/+25%/+18%,对应PE分别为15/12/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等。 |
4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冯安琪 | 维持 | 买入 | Q1业绩承压,静待新车型放量 | 2025-04-30 |
沪光股份(60533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全年实现营收79.14亿元,同比+97.7%;归母净利润6.7亿元,同比+1139%,高于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告中枢;毛利率17.5%,同比+4.6pp,净利率8.5%,同比+7.1pp。25Q1实现营收15.43亿元,同比+0.6%,环比-35.2%;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7.6%,环比-59.9%。
主要客户销量下滑,盈利能力承压:25Q1公司主要客户销量环比均有所下滑,带来公司业绩下滑,其中赛力斯同比-51%,环比-52%,理想同比+15.5%,环比-42%,公司盈利能力承压,25Q1毛利率14.4%,同比+0.4pp,环比-3.5pp,净利率6%,同比-0.6pp,环比-3.7pp,环比下降明显。随着赛力斯、蔚来、小米、极氪、理想等新车型或新客户持续放量,预计后续公司经营质量有望逐渐回升,盈利能力将有所恢复。
新能源线束单价大幅增长,新能源客户不断突破: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需要采用高压线束连接各电路单元,线束单车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显著高于燃油车3000元。24年公司成套线束销售255.9万件,同比+38.9%,单价为2687.6元/件,同比+65.2%,大幅增长,发动机线束销售81.87万件,同比+20.7%。公司集中优质资源、聚焦优势产品积极拓展新客户,新增定点涵盖极氪EX1H低压线束、蔚来·阿尔卑斯Blanc低压线束、大众安徽MM2低压线束、北京奔驰·MBEA-M高压线束、极氪EX1H/SEA-RSEA-R高压线束、奇瑞E02高压线束等,新客户不断突破。
开拓线束应用场景,连接器打造第二增长极:公司线束产品除汽车之外,已逐步向外拓展,与某国内外知名电动化工具企业以及某飞行器、无人机企业建立合作并提供样件产品,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4月公司人形机器人项目首套样线成功下线。公司聚焦核心技术,依托线束业务逐步打造汽车接插件一体化供应能力,现已研制出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充电插座等产品,并具备整车高压连接器全套解决方案的定制开发能力。目前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华域三电、威灵、航瑞、欣锐等一级电器部件客户上实现搭载。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进一步发展多元化产品矩阵丰富公司产品收入结构,同时积极探索其他领域,逐步夯实公司业务的第二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9/2.38/2.80元,对应PE为16/13/11倍,归母净利润CAGR为22.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
5 | 民生证券 | 崔琰,杜丰帆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七:2024圆满收官 2025连接器业务拓展顺利 | 2025-04-27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概述:公司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1)2024年度实现营收79.14亿元,同比+97.70%;归母净利润6.70亿元,同比+1,139.15%;扣非归母净利润6.58亿元,同比+1,546.71%;2)2025Q1营收15.43亿元,同比+0.64%,环比-35.22%;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7.63%,环比-59.86%;扣非归母净利润0.90亿元,同比-5.34%,环比-61.63%。
2024圆满收官2025Q1业绩有所承压。1)收入端:公司2024Q4营收23.82亿元,同比+45.60%,环比+12.66%。2025Q1营收15.43亿元,同比+0.64%,环比-35.22%,环比下滑系大客户销量影响。2025Q1公司客户赛力斯问界品牌销量为45,127辆,同比-47.41%,环比-53.22%。2)利润端:公司2024Q4实现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201.94%,环比+26.47%,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25Q1归母净利润0.93亿元,同比-7.63%,环比-59.86%,有所承压;2025Q1毛利率为14.38%,同比+0.42pct,环比-3.48pct;净利率6.03%,同比-0.55pct,环比-3.71pct。3)费用端:公司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14%/2.67%/2.65%/0.65%,同比分别-0.57/+0.29/-0.85/-0.38pct,环比分别-0.73/-0.61/-0.35/-0.04pct;2025Q1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1%/3.14%/3.45%/0.86%,同比分别+0.24/-2.38/+0.12/+0.01pct,系正常波动。
客户拓展顺利延伸连接器业务。公司客户赛力斯旗下重点车型2025款问界M9大订已经突破4万辆,问界M8上市后4天累计大定突破5万台,有望带动公司业绩增长。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披露,报告期内新增定点业务涵盖极氪EX1H低压线束、蔚来·阿尔卑斯Blanc低压线束、大众安徽MM2低压线束等;公司特种线束已顺利在赛力斯M8实现搭载并于2025年实现批量交付,公司不断延伸产业链,布局连接器业务,目前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华域三电、威灵、航瑞、欣锐等一级电器部件客户上实现搭载。
国产替代之光线束龙头崛起进行时。智能电动时代线束量价齐升,根据EVWIRE的数据,新能源车整车线束中增加了高压线束、高速线束、特种线束,整车线束平均价值量有望达到5,000元。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线束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30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延伸连接器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打造收入第二增长极。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0.1/125.1/153.8亿元,归母净利为8.3/10.4/13.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9/2.37/3.01元。按照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31.96元,对应PE分别为17/13/1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6 | 开源证券 | 周佳,赵旭杨,张越 | 维持 | 买入 | 中小盘信息更新:人形机器人项目首套样线下线,绑定赛力斯未来可期 | 2025-04-25 |
沪光股份(605333)
公司人形机器人项目首套样线成功下线,第二增长曲线可期
2025年4月24日沪光人形机器人项目迎来里程碑时刻,首套样线正式下线。面对新业态、新工艺、新材料的考验,项目团队7天完成新业态原材料准备,采用"双验证模式"(替代物料预验证+实物再验证)。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6/8.60/11.13亿元(前值为6.37/8.90/11.5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5/1.97/2.5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20.2/15.9/12.3倍,维持“买入”评级。
线束是人形机器人“神经网络”,是机器人实现灵活运动和智能响应的基础
线束是连接机器人各个部件的桥梁,负责电力传输与信号传递。动力传输方面,线束中承担着将电能从电源稳定且高效地输送到机器人各个关节和执行器的重任,为机器人的运动提供不可或缺的能量。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其动力系统对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高效性要求极高。线束需要确保电机能够获得充足且稳定的电能,这样机器人才能做出灵活多样的动作,如行走、奔跑、抓取物体等。信号传输方面,线束负责传输各种控制信号和数据。通过精确的信号传输,机器人能够实现复杂的动作协调和任务执行。例如,在工业生产场景中,人形机器人需要通过信号线接收来自控制系统的指令,精确地完成零件的装配工作。此外线束还承担着将传感器收集到的环境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的重要任务,实现机器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响应。
赛力斯汽车高压线束核心供应商,有望在机器人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公司基于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打造出了一套高标准、高效率、可复制性强的全自动高压线束生产线的规划要求,公司的高压线束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从开线、预装、切剥翻、压接等线束加工工序,成功过渡到超声波焊接、护套插位、线束外部零部件等复杂工序,装配至高低压检测、气密检测、CCD检查等工序的规划、设计、实施,实现全过程自动化产线的研发和投入。凭借长期的产品技术和开发经验积累,公司率先进入新能源汽车配套供应体系,充分受益国产替代趋势。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7 | 甬兴证券 | 王琎,狄德华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核心客户持续放量,业绩表现亮眼 | 2025-01-23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6.0亿元~7.1亿元,同比约+1009.12%~+1212.46%;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约5.84亿元~6.94亿元,同比约+1362.38%~+1637.83%。据公司公告、Choice并结合我们计算,预计公司24Q4归母净利润约1.62亿元~2.72亿元,同比约+110.39%~+253.25%,环比约-11.48%~+48.63%。
核心观点
核心客户持续放量,驱动公司业绩提升
据公司公告,2024年全年乘用车市场整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公司核心客户放量,据Marklines,24Q4公司主要客户赛力斯、理想持续放量,产量分别约12.4万辆、16.0万辆,同比分别约+39%、+17%,环比分别约-7%、+4%。两家客户24Q4合计产量约28.4万辆,同比约+26%,环比约-1%,助力公司汽车线束业务拓展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市场份额,从而驱动公司业绩提升。
客户、技术双轮驱动,成长路径清晰
客户端,据中汽协,2024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有率约65.2%,同比约+9.2pct。国内汽车产业链历经几十年发展,自主线束厂商在技术、制造和服务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公司作为优秀自主线束厂商,有望持续受益自主汽车品牌崛起。技术端,公司高压接插件一体化、铝代替铜等技术创新正逐步落地,有望持续优化公司成本结构和增强盈利能力。
投资建议
公司客户放量,规模效应明显,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约76.9亿元、107.2亿元、133.7亿元,同比分别约+92.1%、+39.4%、+24.7%。归母净利润分别约6.2亿元、9.4亿元、12.0亿元,同比分别约+1050.3%、+50.5%、+28.6%。截至2024年1月22日,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约为25.2、16.8、13.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相对集中风险;公司产品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 |
8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冯安琪 | 维持 | 买入 | Q4业绩符合预期,25年高增可期 | 2025-01-22 |
沪光股份(60533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预计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7.1亿元,同比+1009~1212%,符合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5.84-6.94亿元,同比+1362~1638%。测算出24Q4实现归母净利润1.62-2.72亿元,同比+110~253%,环比-11~+49%。
盈利能力持续回升,费用控制有效:2024年全年乘用车市场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实现销量2756.3万辆(中汽协),同比+5.8%,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实现销量1286.6万辆(中汽协),同比+35.5%。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公司汽车线束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公司及时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市场份额,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公司持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带动盈利水平、净利润及相关指标大幅增长。24Q3公司实现毛利率20.5%,同比+7.8pp,环比+4pp,净利率8.7%,同比+6.8pp,环比+0.5pp,大幅回升,主要来自营业收入增长迅速,客户订单相对稳定,费用降低等因素,24Q1-3公司期间费用率7.6%,同比-5.6pp,预计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回升,25年高增可期。
新能源高压线束占比提升,产品销量不断增长:公司基于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打造出了一套高标准、高效率、可复制性强的全自动高压线束生产线的规划要求,公司的高压线束自动化生产线已陆续在L汽车、赛力斯、美国T公司、大众汽车、上汽通用、蔚来等高压项目上应用。
市场规模提升,持续开展技术创新:(1)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需要采用高压线束连接各电路单元,带动新能源汽车线束单车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显著高于燃油车3000元。随着国际汽车厂商越发重视成本控制,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日益加强,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自主线束企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有望实现规模扩张及国产替代。(2)公司持续开展技术创新,2024H1实现了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充电插座、定制高压部件的产品研发,目前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等整车客户上实现搭载;高压插件一体化产品已在部分客户的路试车上搭载测试并实现批量生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51/1.99/2.50元,对应PE为25/19/15倍,归母净利润CAGR为17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
9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杨钐 | 维持 | 增持 | 单四季度归母净利润高增长,新能源客户线束产品持续放量 | 2025-01-22 |
沪光股份(605333)
核心观点
2024Q4沪光股份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62-2.72亿元,同比增长110%-253%。沪光股份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0~7.1亿元,同比增加1009%~1212%,预计2024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84~6.94亿元,同比增加1362%~1638%。拆单季度看,预计2024Q4实现归母净利润1.62~2.72亿元,同比变动+110%~+253%,环比变动-11%~+49%,预计2024Q4实现扣非净利润1.61~2.71亿元,同比变动+124%~+276%,环比变动-10%~+52%。整体来看,2024年全年乘用车市场整体保持了稳定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大幅增长(202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同比+5.8%,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35.8%,沪光股份第一大客户赛力斯销量同比+264.7%)。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公司汽车线束业务拓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公司及时把握市场机遇,进一步巩固并提升了市场份额,实现了业务的快速增长是业绩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公司持续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带动盈利水平、净利润及相关指标大幅增长。
主营高低压线束的自主优质线束企业,量、价、利三升。1)价升:公司深耕创新低压线束产品;同时加大布局高压线束产品产能,加强与国内外领先的新能源整车厂商的技术开发和业务合作。此外沪光股份也加大对高压连接器的布局,推出高压连接器产品。2)量增:2020年至今,在新势力和自主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成功配套赛力斯、L汽车、美国T公司、蔚来乐道、吉利极氪等优质新势力客户,公司客户结构多元化,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5年的99%下滑至2024H1的84%。此外,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积极开拓海外市场。3)利升:2024H1,一方面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受益于新能源客户项目的持续放量,销量增长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公司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风险提示:上游原材料涨价风险;下游产销风险。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期,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沪光股份作为汽车自主线束行业龙头,后续看点在于新能源客户线束产品持续放量支撑业绩增长,叠加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带来的盈利能力边际改善。我们维持盈利预期,预计公司24/25/26年营收分别为74.8/95.2/121.6亿元,24/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8.1/10.2亿元,EPS分别为1.45/1.84/2.34元,对应PE分别26/20/16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10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丁泓婧 | | | 2024年业绩预计高增,客户订单持续放量 | 2025-01-22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1月2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0-7.1亿元,同比增加1009%-1212%;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84-6.94亿元,同比增加1362%-1638%。
点评:
国内汽车线束优质供应商,客户资源丰富。公司经过多年发展,依托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及精准可靠的供货能力,目前已发展成为汽车线束行业中具备领先市场地位的智能制造企业,取得了境内外汽车整车制造商的高度认可,包括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捷豹路虎、赛力斯、L汽车、美国T公司、蔚来乐道、吉利极氪等。其中,公司的高压线束自动化生产线已陆续在L汽车、赛力斯、美国T公司、大众汽车、上汽通用、蔚来等高压项目上应用。
在手订单充足,助力公司快速发展。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并深化已有客户的合作关系,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获得新订单,在手订单充足。公司陆续取得了极氪EX1E低压线束、极氪SEA-RSEA-R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分别实现了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5低压线束、L汽车W01低压线束、北京奔驰BR254/214高压线束、L汽车X01B/X02B高压线束、上汽智己S12L高压线束等项目量产。
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打开成长空间。公司加快组建专门的海外经营管理及市场拓展团队,夯实罗马尼亚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始终坚持以高自动化率、全过程精确追溯、数据实时采集、各工序自动化报工的自动化产线规划纲领。此外,公司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罗马尼亚工厂与海外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减少物流成本和时间,从而快速响应国际客户的业务需求。
盈利预测:国内汽车线束优质供应商,在手订单充足,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亿元、8.7亿元和10.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0、2.00、2.43元,对应PE分别25倍、19倍、16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客户销量不及预期、上游原材料涨价等。 |
11 | 民生证券 | 崔琰,杜丰帆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六:24Q4业绩超预期 新客户拓展顺利 | 2025-01-22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公司披露2024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6.00-7.10亿元,同比+1,009.12%-1,212.46%;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84-6.94亿元,同比+1,362.38%-1,637.83%。
2024Q4业绩超预期乐道L60量产提供增量。按照公司业绩预告中值计算,公司2024Q4单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2.17亿元,同比+182.51%,环比+18.33%;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6亿元,同比+199.79%,环比+21.61%。2024Q4公司客户赛力斯问界品牌销量为96,462辆,同比+71.97%,环比-13.59%,同比大幅提升,环比有所下滑。我们认为公司2024Q4业绩在大客户销量环比下滑的情况下逆势提升,主要得益于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及其他客户新项目量产放量。公司客户乐道L60于2024M9实现量产,2024Q4销量为19,929辆,环比+2,295.31%,带动公司业绩环比提升。
在手订单充裕持续斩获新定点。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充足,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凭借产品力及优秀的客户拓展能力,不断获取新定点。2024H1公司陆续取得极氪EX1E低压线束、北京奔驰·MBEA-M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并且随着订单放量,产能利用率达到92.65%;截至2024H1,公司2024-2026年高压线束定点项目订单量预计将达到年均237.58万套,其中2024年/2025/2026年分别为204.64/243.79/264.30万套。
国产替代之光线束龙头崛起进行时。智能电动时代线束量价齐升,根据EVWIRE的数据,新能源车整车线束中增加了高压线束、高速线束、特种线束,整车线束平均价值量有望达到5,000元。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线束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30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线束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公司凭借线束领域强大的研发能力,增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受益客户销量提升,产能利用率不断爬升,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7.5/100.1/125.1亿元,归母净利为6.5/8.8/11.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50/2.01/2.53元。按照2025年1月21日收盘价37.68元,对应PE分别为25/19/1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12 | 开源证券 | 任浪,张越 | 维持 | 买入 | 中小盘信息更新:Q3业绩超预期,毛利率大幅改善 | 2024-11-02 |
沪光股份(605333)
核心客户需求旺盛,2024年Q3公司营收实现高增长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Q3实现营收21.14亿元,同比+121.40%;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901.75%;扣费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1129.28%。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5.32亿元,同比+133.71%;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2030.18%;扣费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1416.52%。Q3毛利率达20.5%,环比Q2大幅提升3.99pct。公司加快客户结构优化、加大新能源客户资源开发力度,引入赛力斯、吉利、蔚来等客户,带来业绩持续高增长。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7/8.90/11.57亿元(前值为4.70/6.19/8.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6/2.04/2.65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的PE分别为22.2/15.9/12.2倍,维持“买入”评级。
在手订单保持充裕,助力公司快速发展
2024年公司取得了持续稳定的订单,公司量产项目持续放量及新项目量产推动了营业收入迅速增长,促使公司规模效应更加显著。公司陆续取得了极氪EX1E低压线束、北京奔驰·MBEA-M高压线束、集度MARS MCA、Venus800V充电线、极氪SEA-RSEA-R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分别实现了上汽通用·凯迪拉克XT5低压线束、集度·Venus低压线束、L汽车W01低压线束、北京奔驰BR254/214高压线束、L汽车X01B/X02B高压线束、上汽智己S12L高压线束等项目量产。
行业领先的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业务,受益国产替代趋势
公司基于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打造出了一套高标准、高效率、可复制性强的全自动高压线束生产线的规划要求,公司的高压线束自动化生产线已经从开线、预装、切剥翻、压接等线束加工工序,成功过渡到超声波焊接、护套插位、线束外部零部件等复杂工序,装配至高低压检测、气密检测、CCD检查等工序的规划、设计、实施,实现全过程自动化产线的研发和投入。凭借长期的产品技术和开发经验积累,公司率先进入新能源汽车配套供应体系,充分受益国产替代趋势。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13 | 中泰证券 | 何俊艺,毛玄,刘欣畅,白臻哲 | 维持 | 买入 | 24Q3业绩超预期,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 2024-11-01 |
沪光股份(605333)
报告摘要
2024年10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3实现营业收入21.14亿元,同比+121.40%;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901.7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
2024Q3业绩超预期,净利润高速增长。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4亿元,同比+121.40%,环比+12.14%;实现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901.75%,环比+18.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比+1129.28%,环比+18.41%,营收、利润双增长,主要受益于下游乘用车市场回暖以及赛力斯、极氪等头部客户的持续放量。其中,24Q3产生一次性资产减值损失0.6亿,还原后归母净利润超2.4亿,利润增长超预期。
产效提升+规模效益+成本管控推动毛利率提升,期间费用率持续降低。1)毛利率:2024Q3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50%,同比+7.80pct,环比+3.99pct,主要受益于在手订单持续放量带来的规模化效应。2)费用端:2024Q3期间费用率为7.57%,同比-3.87pct,环比-0.6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0.60%(同比+0.09pct、环比-0.08pct),管理费用率为3.28%(同比-0.74pct、环比+0.82pct),研发费用率为3.01%(同比-2.53pct、环比-1.23pct),财务费用率为0.69%(同比-0.68pct、环比-0.19pct),期间费用率显著降低。
短期看,精准把握大客户带来客户结构持续改善,利润持续释放。公司以合资品牌上汽大众为基础,拓展赛力斯、理想和T公司、极氪、上汽智己等新能源头部客户,并不断获取新项目定点,客户结构持续改善。与此同时,线束行业作为人力密集型行业,对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公司生产经营经验丰富,并对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如科学运用数据分析、标准化流程等,进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利润水平。
中长期看,电动智能&产业链延伸驱动量价利齐升,布局海外打开新增长。1)量:华为系、L客户、极氪等项目持续定点。2)价: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基于客户、
技术同源性,产品由低压线束向高压线束及上游连接器拓展,单车ASP提升。3)海外:公司基于国内自主线束龙头地位,加快欧洲市场布局,进行高自动化产线建设。与此同时,公司亦加强罗马尼亚工厂与海外供应商的紧密合作,进而快速响应海外客户需求,打开海外市场。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线束龙头,随着电动化、智能化发展,线束ASP持续提升并逐步进行国产替代。与此同时,规模化效应下公司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我们调整2024-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给与6.56亿元(原值6.05亿元)、9.07亿元(原值8.04亿元)、11.62亿元(原值10.63亿元)净利润。以2024年10月29日收盘价计算,公司当前市值为146.06亿元,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2.25X、16.11X、12.5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景气度下滑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研究报告中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风险。
|
14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冯安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超预期,毛利率持续提升 | 2024-11-01 |
沪光股份(60533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Q1-3实现营收55.32亿元,同比+134%;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2030%,超出市场预期;毛利率17.3%,同比+5.5pp,净利率7.9%,同比+8.9pp。其中24Q3实现营收21.14亿元,同比+121%,环比+12.1%;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902%,环比+18.9%。
盈利能力持续回升,费用控制有效:24Q3公司主要客户销量同环比均实现较快增长,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回升,24Q3毛利率20.5%,同比+7.8pp,环比+4pp,净利率8.7%,同比+6.8pp,环比+0.5pp,大幅回升,主要来自营业收入增长迅速,客户订单相对稳定,费用降低等因素,24Q1-3公司期间费用率7.6%,同比-5.6pp。
新能源高压线束占比提升,产品销量不断增长:公司基于智能制造生产管理系统,打造出了一套高标准、高效率、可复制性强的全自动高压线束生产线的规划要求,公司的高压线束自动化生产线已陆续在L汽车、赛力斯、美国T公司、大众汽车、上汽通用、蔚来等高压项目上应用。
市场规模提升,持续开展技术创新:(1)与传统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需要采用高压线束连接各电路单元,带动新能源汽车线束单车价值达到5000元以上,显著高于燃油车3000元。随着国际汽车厂商越发重视成本控制,汽车零部件的本土化采购日益加强,国内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自主线束企业,国产替代空间巨大,公司有望实现规模扩张及国产替代。(2)公司持续开展技术创新,2024H1实现了40A~600A全系高压连接器、充电插座、定制高压部件的产品研发,目前高压连接器产品已在X汽车、赛力斯、上汽等整车客户上实现搭载;高压插件一体化产品已在部分客户的路试车上搭载测试并实现批量生产。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43/1.83/2.35元,对应PE为23/18/14倍,归母净利润CAGR为16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等。 |
15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净利率再创年内新高,业绩超预期 | 2024-10-31 |
沪光股份(605333)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业绩超预期。2024Q3实现营收21.1亿元,同环比+121%/+12%,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环比+902%/+19%,扣非归母净利润1.78亿元,同环比+1129%/+18%。
核心客户放量,产能利用率提升驱动业绩量利齐升。1)2024Q3公司营收同环比高增,24Q3核心客户赛力斯产量同环比+653%/+17%,特斯拉产量同环比+10%/+7%,理想产量同环比分别+48%/+65%,赛力斯M7/M9车型周期向上,推动公司重庆工厂产能利用率提升。
季度毛利率再上台阶,净利率创四年内新高。公司2024Q3毛利率为20.5%,同环比分别+7.8pct/+4.0pct,主要受益于规模效应提升及客户补偿落地影响。公司24Q3期间费用率为7.6%,同环比-3.9pct/-0.7pct,体现较强规模效应。24Q3公司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6亿元,压制表观利润。24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率8.7%,同环比+6.8pct/+0.5pct,创2020年以来新高。
新能源项目拓展顺利,布局海外成果初显。公司2024H1新能源项目定点/量产情况包括:L汽车W02、X01B、X02B高压线束、智己汽车P12L高压线束、蔚来·阿尔卑斯高压充电线束、北京奔驰·MBEA-M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公司陆续实现了上汽通用·凯迪拉克-锐歌高压线束、智己汽车S12L高压线束、北京奔驰·HX243高压线束、L汽车X02高压线束等项目量产。国际化方面,公司建立德国子公司KSHG,为上汽大众、德国大众提供贴近式的同步研究开发,24H1公司海外子公司KSHG创造营业收入0.8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下游客户高景气度持续,新车周期较强,我们上调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77亿元(原为75亿元),维持2025/2026年营业收入为100/121亿元,同比分别+93%/+30%/21%,上调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4/8.7/10.9亿元(原为5.8/7.5/9.3亿元),同比分别+1077%/+37%/+25%,对应PE分别为23/17/13倍。鉴于后续客户新车型及新项目逐步落地放量,我们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客户销量不及预期,新客户及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等。 |
16 | 甬兴证券 | 王琎 | 维持 | 买入 | 24Q3业绩点评:核心客户需求向好,盈利能力改善 | 2024-10-31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Q3实现营收约21.1亿元,同比+121.4%,环比+12.1%;归母净利润约1.83亿元,同比+901.7%,环比+18.9%。
核心观点
核心客户需求向好,驱动营收高增长
24Q3公司主要客户赛力斯、理想等排产需求向好,产量分别约13.4、15.4万辆,同比分别+205%、+48%,环比分别+12%、+62%。
规模效应驱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受规模效应的影响24Q3公司毛利率约20.5%,同比+7.8pct,环比+4.0pct;净利率约8.7%,同比+6.8pct,环比+0.5pct。净利率提升幅度低于毛利率,主要系Q3计提了约0.5亿的资产减值等因素。
客户、产能、技术三因素驱动,成长路径清晰
客户端,2023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56%,同比+6.1pct。国内汽车产业链历经几十年发展,自主线束厂商在技术、制造和服务等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公司作为优秀自主线束厂商,有望持续受益自主汽车品牌崛起。技术端,公司高压接插件一体化、铝代替铜等技术创新正逐步落地,有望持续优化公司成本结构和增强盈利能力。产能端,继苏州、重庆之后,公司计划在天津投建产能,进一步完善全国产能布局。
投资建议
公司客户放量,规模效应明显,我们调高公司的业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约76.9、107.2、133.7亿元,同比分别约+92.1%、+39.4%、+24.7%。归母净利润分别约6.2、9.4、12.0亿元,同比分别约+1050.3%、+50.5%、+28.6%。截至2024年10月28日,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21.3、14.2、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相对集中风险;公司产品价格波动;原材料价格上涨;行业周期波动风险。 |
17 | 上海证券 | 仇百良,刘昊楠 | 维持 | 买入 | 项目量产稳步推进,盈利能力持续改善 | 2024-10-30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5.32亿元,同比+133.71%;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同比+2030.18%;扣非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同比+1416.52%。
投资摘要
2024年三季度营收规模创单季新高。24Q3单季营收21.14亿元,同比+121.40%,主要系:1)国家层面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加强,地方置换更新政策陆续生效,叠加车企推出秋季新品,“金九”效应继续显现,带动乘用车市场回暖,新能源汽车延续良好发展态势,汽车线束需求随之稳步增长;2)公司量产项目持续放量,部分新项目进入量产,推动营收高增。
规模效应凸显,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4Q3销售毛利率为20.50%,同比提升7.81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99个百分点;24Q3销售净利率为8.68%,同比提升6.7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0.50个百分点。从期间费用率看,24Q3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及财务费用率均有所下降。24Q3单季归母净利润1.83亿元,同比+901.75%,环比+18.89%。积极开拓新客户,产品结构持续改善。公司把握汽车电动化转型机遇,加码新能源汽车市场,努力提升新能源高压线束市场份额。2021~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新能源车线束收入占比由37.41%提升至62.39%,2024Q1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1.16%。2024Q1公司前五客户中赛力斯、T公司、L汽车均为新能源车企。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获定点项目预计2024~2026年高压线束订单量分别为204.64万套、243.79万套和264.30万套。三季度以来,公司继续拓展新客户并取得持续稳定的订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9.03/98.96/118.36亿元,同比分别+97.44%/+25.22%/+19.6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48/8.42/10.17亿元,同比分别+1097.64%/+30.02%/+20.75%,2024年10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0.49X/15.76X/13.0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新产品技术开发风险 |
18 | 天风证券 | 邵将,郭雨蒙 | 维持 | 买入 | 24Q3业绩同比高增,核心客户放量助力业绩腾飞 | 2024-10-30 |
沪光股份(605333)
24Q3业绩继续同比高增,盈利能力显著改善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5.32亿元,同比+133.71%;归母净利润4.38亿元,大幅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4.23亿元,大幅扭亏为盈。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达17.33%,同比+5.55pct;24年前三季度净利率达7.93%,同比+8.88pct,盈利能力持续向好。
24Q3公司营收21.14亿元,同比+121.40%/环比+12.14%;归母净利润达1.83亿元,同比大增901.75%,环比+18.89%。从盈利能力看,公司24Q3毛利率20.50%,同比+7.80pct/环比+3.99pct;24Q3净利率达8.67%,同比+6.76pct/环比+0.49pct。
24Q3公司三费费用率(不含研发)4.57%,同比-1.34pct/环比+0.55pct。其中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率分别达0.60%/3.28%/0.69%,同比+0.09pct/-0.74pct/-0.68pct,研发费用率3.01%,同比-2.53pct。
核心客户销量高增,新车上市贡献增量在即
赛力斯为公司核心客户,问界系列24Q3销量10.9万辆,同比大增669.1%,环比增长11.0%,核心客户放量,助力公司业绩腾飞。公司也为蔚来乐道提供汽车线束同步开发、批量供货及技术服务。乐道首款车型L60已于9月19日正式上市,市场反响热烈,蔚来希望乐道L60于今年12月份能达到1万辆的交付,25年达到单月2万辆的交付量。乐道展现热销潜质,有望今年四季度起带动公司营收进一步上行。
抢抓国外市场机遇,加速全球化布局
公司已于2022年在罗马尼亚成功建厂。24H1,公司加快组建专门的海外经营管理及市场拓展团队,通过完善后备人才库、加大培训培养力度、健全相关配套机制等手段,夯实罗马尼亚公司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未来国外工厂也将积极部署高标准、高效率的全过程自动化产线。同时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罗马尼亚工厂与海外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减少物流成本和时间,从而快速响应国际客户的业务需求,加快公司在欧洲市场及全球化的战略布局,进一步促进国际化商业合作。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由于下游客户销量高增,我们提高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6.02/7.96/10.23亿元(此前为
5.04/7.04/9.0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4-26年P/E24/18/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行;宏观经济波动;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产能爬升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19 | 民生证券 | 崔琰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五:24Q3业绩符合预期 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 2024-10-29 |
沪光股份(60533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55.32亿元,同比+133.71%,归母净利4.38亿元,同比+2,030.18%,扣非后归母净利4.23亿元,同比+1,416.52%;其中2024Q3营收21.14亿元,同比+121.40%,环比+12.14%;归母净利1.83亿元,同比+901.75%,环比+18.89%;扣非后归母净利1.78亿元,同比+1,129.28%,环比+18.41%。
24Q3业绩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1)收入端:2024Q3营收21.14亿元,同比+121.40%,环比+12.14%,主要受益于下游核心客户赛力斯放量,2024Q3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11.7万辆,同比+411.20%,环比+10.54%,问界M9销量4.9万辆,环比+5.21%;2)利润端:2024Q3归母净利1.83亿元,同比+901.75%,环比+18.89%;扣非1.78亿元,同比+1,129.28%,环比+18.41%。2024Q3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均环比上升,系量产项目放量、规模效应提升所致。2024Q3净利率达8.68%,同比+6.76pct,环比+0.49pct;毛利率达20.50%,同比+7.80pct,环比+3.99pct,毛利率同环比大幅提升,创历史新高,系规模效益提升以及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3)费用端:2024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60%/3.28%/3.01%/0.69%,同比分别+0.09/-0.74/-2.53/-0.68pct,环比分别-0.08/+0.82/-1.23/-0.19pct,期间费用率同比-3.87pct,降本增效成效显著。
在手订单充裕持续斩获新定点。公司目前在手订单量充足,为公司业绩提供有力支撑,凭借产品力及优秀的客户拓展能力,不断获取新定点。2024H1公司陆续取得极氪EX1E低压线束、北京奔驰·MBEA-M高压线束等项目定点,并且随着订单放量,产能利用率达到92.65%;截至2024H1,公司2024-2026年高压线束定点项目订单量预计将达到年均237.58万套,其中2024年/2025/2026年分别为204.64/243.79/264.30万套。
国产替代之光线束龙头崛起进行时。智能电动时代线束量价齐升,根据EVWIRE的数据,新能源车整车线束中增加了高压线束、高速线束、特种线束,整车线束平均价值量有望达到5,000元。我们预计2025年我国线束市场总规模有望达到1,307亿元,市场空间广阔。线束行业进入壁垒较高,国产替代趋势加速,公司凭借线束领域强大的研发能力,增长空间广阔。
投资建议:公司在手订单充裕,受益客户销量提升,产能利用率不断爬升,盈利能力得到大幅改善。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77.5/100.1/125.1亿元,归母净利为6.5/8.6/10.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48/1.97/2.50元。按照2024年10月28日收盘价30.4元,对应PE分别为20/15/12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
20 | 上海证券 | 仇百良,李煦阳,刘昊楠 | 维持 | 买入 | 沪光股份深度报告:线束行业老兵顺应汽车电动化发展,拓品扩圈推动业绩高增 | 2024-10-21 |
沪光股份(605333)
持续加码新能源车市场,盈利能力逐步改善
公司专注于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整车成套线束、动力系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单功能线束。公司深耕行业逾27年,早期主要服务上汽大众、大众集团等头部客户,提供产品以传统乘用车线束业务为主。近年,公司把握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机会,开始拓展产品品类及下游客户。公司营收稳增,盈利能力逐步改善,2024H1营业总收入34.18亿元,同比+142.03%,归母净利润2.55亿元,同比+721.73%,主要系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增长,叠加公司量产项目放量以及新项目量产;2024H1公司销售净利率升至7.46%,同比提升10.36个百分点。
电动化、智能化催生增量市场,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1)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带动高压线束需求增长。高压线束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是高压电气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车的安全性。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带动高压线束市场规模提升,根据观研报告网数据,2019~2022年我国汽车高压线束由30.5亿元增长至141.4亿元,占汽车线束市场规模比例由4.80%升至17.36%。2)汽车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快,催生高速线束等特种线束需求。自动驾驶及智能座舱的发展都对数据传输提出更高要求,L2级车要求百兆和千兆的数据传输,L3级数据量级甚至提升到10Gbps;随智能座舱融合更多智能化、数字化功能,也对数据传输速率提出更高要求。我们认为,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持续演进,我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3)国产替代进程加速。部分优质供应商在高压总成线束的设计开发上顺利实现技术突破,从而依托本土新能源品牌的快速发展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积极开拓新产品业务,加速开发新能源客户
1)技术:智能制造延伸至高压线束领域,研发设计能力领先。公司具有先进的智能制造系统,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生产与管理,帮助公司实现降本增效,改善产品质量,并能延展应用至高压线束产线。此外,公司产品研发设计经验丰富,且涉及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特种线束领域。2)产品:高压线束快速放量,前瞻布局特种线束领域。2018年公司高压线束产品首次实现规模收入,2023年收入已高达15.02亿元,总营收占比达37.52%;2021~2023年公司高压线束销量CAGR为48.04%。此外,公司计划建设智能化的特种线束自动化生产线,优化升级公司现有产品结构。3)客户:开拓配套自主新能源车企客户,项目订单充足。2021~2023年,公司主营业务中新能源车线束收入占比由37.41%提升至62.39%,2024Q1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1.16%。2024Q1公司前五客户中赛力斯、T公司、L汽车均为新能源车企。截至2024年6月,公司已获定点项目预计2024~2026年高压线束订单量分别为204.64万套、243.79万套和264.30万套。4)产能快速提升。公司计划以定增方式募集资金投建项目进行扩产,拟新增高压线束产能165万套、特种线束产能30万件。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91、96.05和115.62亿元,同比+87.14%、+28.23%和+20.3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7.20和9.00亿元,同比+896.38%、+33.50%和+25.13%;对应2024年10月18日股价,公司2024~2026年预计PE分别为24.19、18.12、14.48。我们认为,考虑1)公司凭借智能制造及设计能力优势,成功开拓新能源车企客户,引入赛力斯、吉利极氪/极越、蔚来乐道等汽车厂商,当前客户项目储备充足;2)高压线束产能快速提升,叠加公司自制高压连接器,业绩有望高速增长;3)随着较高单价低压线束项目放量,有望带动整体低压线束单价快速提升。公司业绩将进入高速增长新阶段,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产品价格下降的风险、新产品技术开发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