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华安证券 | 陈佳敏,姜肖伟 | 维持 | 买入 | 新获座椅骨架平台型项目定点,业务模式新突破 | 2024-09-03 |
上海沿浦(605128)
主要观点:
事件:2024年9月2日公司发布项目定点公告,公司近期收到中国某头部新势力汽车制造公司的《定点函》,将给该客户的座椅平台生产供应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本次定点函对应的已经启动开发的项目包含3个项目,其中第1个项目的车型的预计量产时间是2025年3月,其中第2个项目和第3个项目的车型的预计量产时间是2025年7月。本次定点函的3个新项目的生命周期是5年(2025年-2029年),预计产生22.69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
我们认为此次定点包含两个重点:
1.公司座椅骨架业务的角色从Tier2升级为Tier1供应商:此次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定点函直接客户为主机厂、而非过去作为Tier2通过Tier1供货;且定点函对应的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除用于以上3个新项目以外,未来还将用于客户后续开发的一系列新车型,充分体现主机厂客户对沿浦骨架产品的质量、服务等各个方面的认可。
2.从平台型骨架厂进一步升级座椅厂值得期待:此次定点产品为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体现主机厂客户对公司骨架平台的认可,我们认为公司从0到1做座椅业务最独特的能力在于拥有骨架平台、且公司骨架产品对标的都是优质外资龙头公司,有机会从推广骨架平台逐步过渡到整椅业务。
2024年公司成长的核心在于公司座椅业务期权确定性逐步提升。公司从汽车座椅骨架逐步延伸至整椅具备技术、客户基础,这两点正是实现座椅业务从0到1的关键。考虑到公司在多年汽车座椅骨架业务的设计生产制造中已经积累了比肩外资的knowhow,核心客户以中高端为主,我们认为公司从座椅骨架跨整椅业务的底层能力较强,座椅业务推进节奏超预期的可能性较大,我们看好公司未来成长的持续性与惊喜度。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今年公司已进入到新成长阶段,基本面变化包括新业务铁路专用集装箱持续上量、座椅等新业务有望实现突破,成长节奏较明确且快。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7亿、2.5亿、3.4亿元,增速+90%、+44%、+3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涨价、新能源车企竞争加剧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推进速度低于预期、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
22 | 民生证券 | 崔琰,白如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四:新定点持续突破 客户产品双维拓展 | 2024-09-03 |
上海沿浦(605128)
事件:公司披露新项目定点函公告,新增中国某头部新势力汽车制造公司汽车座椅骨架总成产品。
客户定点持续突破座椅骨架高增可期。根据公司公告,近期收到中国某头部新势力汽车制造公司的《定点函》,上海沿浦将给该客户的座椅平台生产供应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该定点函的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是可以适用于该客户多种车型的平台型产品,已经启动开发的项目包含3个项目,其中第1个项目的车型的预计量产时间是2025年3月,其中第2个项目和第3个项目的车型的预计量产时间是2025年7月。根据客户预测,本次定点函的3个新项目的生命周期是5年(2025年-2029年),预计产生22.69亿元人民币的营业收入,预计年化收入贡献为4.54亿元,占公司2023年总收入的29.88%,占2023年汽车座椅骨架总成收入的49.55%;
本次公告述及的定点函对应的汽车座椅骨架总成平台型产品除用于以上3个新项目外,未来还将用于客户后续开发的一系列新车型,这些未来的新车型会为公司持续带来新增销售额。
双维拓展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客户积极开拓,从李尔系到全面覆盖主流
Tier1。公司最早于2007年与东风李尔建立业务联系,合作至今已有10余年,2022年贡献收入约5.4亿元,占比48%;与泰极爱思系、麦格纳系、延锋系合作超过8年,近两三年加速客户拓展,进入马夸特、佛吉亚、CVG(商用汽车集团)、未势新能源、蜂巢能源科技、伟巴斯特、本特勒、天纳克、曼德电子、蜂巢传动科技等体系。
业务横向拓展,从座椅骨架到汽车门模、安全系统、新能源细分。通过自身客户及业务技术方面的优势,横向拓展汽车门模、安全系统等,积极布局塑料电子模块、铜排、汽车天窗导轨等新能源细分领域,我们预计单车配套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中标铁路集装箱,拓品类增厚业绩。根据公司2022年12月公告,公司以打包方式(即整箱采购方式)通过了金鹰重工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铁路专用集装箱物料项目的招标审核,中标金额为5.87亿元,并于2023年10月量产,基于汽车业务积累的成熟稳定的冲压、焊接和装配技术,首次成功突破国铁集团的供应商认证,有望增厚公司未来的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汽车座椅骨架龙头,在电动智能重塑整零关系的大趋势下,有望凭借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加速抢占份额;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及新品类,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看好公司未来在座椅骨架及新业务领域加速突破,并在降本增效驱动下实现业绩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24.82/32.78/41.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3/2.37/3.30亿元,对应EPS为1.46/2.00/2.79元,对应2024年9月2日24.57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7/12/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座椅骨架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定增进展不及预期等。 |
23 | 华安证券 | 陈佳敏,姜肖伟 | 维持 | 买入 | 24Q2业绩略高于此前预告,下半年经营变化值得期待 | 2024-08-30 |
上海沿浦(605128)
主要观点:
事件:2024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9.87亿元、同比+59%,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95%,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95%。对应Q2实现营收4.18亿元、同比+23%、环比-26%,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45%、环比-7%,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56%、环比+6%。
24H1整体归母净利润略高于此前预告的0.61亿元,中报要点包括:1)毛利率改善超预期:Q2毛利率17.5%、同比+1.6pp、环比+4.5pp,在问界销量波动、新产品铁路专用集装箱毛利率低于骨架的情况下,整体依然实现了较高毛利率,我们认为得益于公司自身强成本管控能力,预计Q3起随着问界M5/7销量环比恢复,公司收入、利润端有望再提升。
2)经营现金流近两年高点:Q2末经营现金流净额0.82亿元、是近两年的高点,我们认为公司下一成长阶段的核心是对现金流要求更高的整椅、铁路业务,目前有比较充沛的现金流进入新业务。
从公司中报的表现,我们可以验证当前沿浦所具备的经营能力有:
1)客户销量波动下的韧性:由于公司核心的骨架业务Q2主要配套的车型问界M7销量环比下滑-47%,但整体毛利率反而高于23Q4及24Q1、接近去年23Q3高水平,我们认为公司在骨架业务上的成本管控、波动应对能力强于2022-2023年。另外,在公司收入端有铁路专用集装箱等新产品贡献增量,整体经营现金流在Q2环比+1.13亿元,保证了经营稳定。2)业绩和成长的平衡:Q2整体期间费用金额0.42亿元、同比+0.11亿元、环比+0.01亿元,主要投入包括新业务的研发、管理费用上,上半年公司在提升骨架、铁路专用集装箱业务经营的同时,也保持了新业务的投入和新客户的推进,下半年无论是传统业务还是新业务的进展值得期待。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今年公司已进入到新成长阶段,基本面变化包括新业务铁路专用集装箱持续上量、座椅等新业务有望实现突破,成长节奏较明确且快。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1.7亿、2.5亿、3.4亿元,增速+90%、+44%、+3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原材料涨价、新能源车企竞争加剧销量不及预期、新产品推进速度低于预期、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
24 | 民生证券 | 崔琰,白如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三:2024Q2同比高增 客户产品双维拓展 | 2024-08-29 |
上海沿浦(605128)
事件:公司披露2024半年报:2024H1实现营收9.87亿元,同比+58.96%,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95.15%,扣非归母净利润0.57亿元,同比+95.06%;其中2024Q2实现营收4.18亿元,同比+22.55%,环比-26.43%;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45.15%,环比-6.56%;扣非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55.61%,环比+5.82%。
2024Q2同比高增环比短期承压。公司2024H1营收同比+58.96%,归母净利润同比+95.15%;其中2024Q2营收同比+22.55%、环比-26.43%;归母净利润同比+45.15%、环比-6.56%。公司2024Q2业绩同比高增,但环比承压,我们分析原因如下:
1)客户端:2024年起公司开始量产的新项目增多、订单量充足,产能利用率提高,其中重庆沿浦开发问界M7座椅骨架产品业务,2024H1问界M7实现销量10.67万辆,同比+1626.88%,其中2024Q2实现销量3.70万辆,同比/环比+1862.67%/-46.88%;
2)产品端:①传统业务,2024H1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占比稳步提高,新接多个自主品牌及新势力项目,且新项目的汽车座椅骨架总成的订单基本都是打包供应该款新车型的全套座椅骨架(前排+中排+后排模式,或者前排+后排模式),因此公司新项目的单车座椅骨架的销售单价迅速提高,前排座椅骨架的销售比例也持续增加,从而带动了公司整体收入同比大幅增加;②铁路集装箱,公司2022年竞标成功金鹰重工的铁路专用集装箱业务并于2023年10月实现量产,2023年底爬坡至稳定状态,因此2024H1相关业务同比高增,且2024H1公司新增对北方创业、漳州中集相关业务的供货;③高铁整椅,目前已获得相关供货资质证书,正在研发实验及交样前的准备阶段,预计2024年末到2025年初达到量产前交付状态;
盈利方面,公司2024H1毛利率达14.85%,同比+0.17pct,其中2024Q2毛利率17.47%,同比+1.60pct、环比+4.54pct,主要受益于持续的精益生产及工艺改善。
费用方面,2024H1研发费用达0.17亿元,同比+50.45%,主要系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并计划研发电动腿托座椅、适用于多种座椅的锁止滑轨,力争在座椅骨架及零部件轻量化、小型化、自动化方面提升产品技术含量。
2024H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1pct、-1.10pct、-0.34pct、+0.29pct至0.08%、4.19%、3.12%、1.08%,其中2024Q2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1pct、-0.34pct+0.74pct、+0.60pct至0.10%、4.76%、3.99%、1.24%。
双维拓展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客户积极开拓,从李尔系到全面覆盖主流
Tier1。公司最早于2007年与东风李尔建立业务联系,合作至今已有10余年,2022年贡献收入约5.4亿元,占比48%;与泰极爱思系、麦格纳系、延锋系合作超过8年,近两三年加速客户拓展,进入马夸特、佛吉亚、CVG(商用汽车集团)、未势新能源、蜂巢能源科技、伟巴斯特、本特勒、天纳克、曼德电子、蜂巢传动科技等体系。
业务横向拓展,从座椅骨架到汽车门模、安全系统、新能源细分。通过自身客户及业务技术方面的优势,横向拓展汽车门模、安全系统等,积极布局塑料电子模块、铜排、汽车天窗导轨等新能源细分领域,我们预计单车配套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中标铁路集装箱,拓品类增厚业绩。根据公司2022年12月公告,公司以打包方式(即整箱采购方式)通过了金鹰重工公司(实际控制人是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的铁路专用集装箱物料项目的招标审核,中标金额为5.87亿元,并于2023年10月量产,基于汽车业务积累的成熟稳定的冲压、焊接和装配技术,首次成功突破国铁集团的供应商认证,有望增厚公司未来的业绩。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汽车座椅骨架龙头,在电动智能重塑整零关系的大趋势下,有望凭借性价比和快速响应能力加速抢占份额;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及新品类,有望迎来量价齐升,打开中长期成长空间。看好公司未来在座椅骨架及新业务领域加速突破,并在降本增效驱动下实现业绩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24.82/32.78/41.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73/2.37/3.30亿元,对应EPS为1.46/2.00/2.79元,对应2024年8月29日24.45元/股的收盘价,PE分别为17/12/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座椅骨架市占率提升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定增进展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