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国元证券 | 彭琦 | 维持 | 增持 | 斯达半导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25Q3营收增长稳健,盈利能力承压 | 2025-10-30 |
斯达半导(603290)
报告要点:
10月29日,公司发布2025Q1-Q3业绩公告,25Q1-Q3营收实现29.90亿元(YoY+23.82%),归母净利3.82亿元(YoY-9.80%),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7.91%和12.93%。单季度25Q3方面,公司营收实现10.54亿元(YoY+19.58%,QoQ+3.70%),归母净利实现1.06亿元(YoY-28.39%,QoQ-38.05%),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4.54%和10.19%。
新能源汽车和光伏储能市场需求旺盛驱动公司营收稳健增长。新能源汽车方面,25Q3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426.14万辆,同比/环比增加26.18%/10.34%,预计25Q4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进一步增长,带动公司车载功率芯片出货预期。光伏储能在经历2024年去库存周期后,呈现出较强的复苏态势,推动公司相关功率产品出货持续提升。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提升和光伏储能行业的持续复苏,我们预计全年营收达到41.15亿元,同比增加21.35%。
公司25Q3盈利能力承压。25Q3公司毛利率为24.54%,同比下滑7.46pct,环比下滑4.62pct。此外,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公司加大对下一代IGBT、SiC MOSFET、GaN、MCU等产品的研发投入,25Q3研发费用同比增加3779万元,环比增加2266万元。高研发投入可使公司巩固目前的下游行业领先优势及更好的把握在AI服务器、数据中心、人形机器人和低/高空飞行器等新兴行业的市场机会。
我们预测公司25-26年营收41.15/49.21亿元,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5.21/6.64亿元,对应PE分别为53/42倍,维持“增持”评级。
财务数据和估值
2024A2025E2026E
注:市场预期为Wind一致预期,股价为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下游景气度加速提升;新产品导入进展顺利
下行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导入不及预期;其他系统性风险 |
| 2 | 国元证券 | 彭琦 | 维持 | 增持 | 公司25年中报业绩点评:新能源业务驱动营收增长,费用回落增强盈利 | 2025-08-31 |
斯达半导(603290)
8月27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H1,公司营收实现19.36亿元,YoY+26.25%;归母净利实现2.75亿元,YoY+0.26%;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9.74%和14.42%。单季度2Q25来看,公司营收实现10.16亿元,YoY+39.55%,QoQ+10.57%;归母净利实现1.72亿元,YoY+53.15%,QoQ+65.61%;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29.16%和17.14%。
公司H1业绩主要由新能源业务驱动,其中新能源行业营收12.13亿元,同比增长52.82%。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受益于国内销量同比增40%,营收实现25.80%增长;风光储业务在光伏装机同比增加99.3%的背景下,业务营收增长超200%。展望下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7月销量仍保持27%的同比增速,光伏协会亦将全年国内新增装机预期上调至270–300GW,预计公司新能源板块将持续高增长。工控业务则受PMI走低影响,或延续承压态势。此外,公司SiC项目已完成建设并进入量产爬坡阶段,伴随多款车型定点,下半年或将加速放量。整体来看,我们认为公司下半年仍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预计下半年营收预计约24亿元,同比增长近30%。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Q2毛利率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滑,主要为车规级IGBT和工业控制产品的价格竞争对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产生一定压力,我们认为下半年价格压力或仍将存在,预计下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与Q2毛利率水平相当,预计全年公司毛利率达到29.5%,相较2024年下滑2.1pct。25Q2公司净利率提升幅度较大,主要为公司在新产品流片完成后,研发费用回归历史水平,我们预计今年净利率与2024年水平相当,约为15%,全年归母净利约为6.43亿元。
我们预测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6.43/7.84亿元,对应PE为40x/33x,给予“增持”评级。
财务数据和估值
2024A2025E2026E
注:市场预期为Wind一致预期,股价为2025年8月28日收盘价
风险提示
上行风险:下游景气度加速提升;新产品导入进展顺利
下行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新产品导入不及预期;其他系统性风险 |
| 3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连欣然 | 维持 | 增持 | 2Q25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增超50%,新兴应用加速布局 | 2025-08-29 |
斯达半导(603290)
核心观点
公司2Q25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同环比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为IGBT、FRD、碳化硅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单管和模块;随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增长,新能源发电持续回暖,2Q25公司单季度实现营收10.16亿元(YoY+39.55%,QoQ+10.57%),归母净利润1.72亿元(YoY+53.15%,QoQ+65.61%),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YoY+49.96%,QoQ+56.30%),受折旧增加等因素影响毛利率29.16%(YoY-2.06pct,QoQ-1.22pct)。
1H25新能源业务同比增长52.82%,汽车与光伏均实现快速增长。1H25公司新能源行业营业收入为12.13亿元(YoY+52.80%);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营收同比增长25.80%,保持快速增长;搭载自主第七代微沟槽技术的车规级IGBT模块持续放量,新增多个定点。新能源发电行业经历2024年去库存后需求强劲复苏,营收同比增长200%以上;其中面向地面电站320KW和工商业150KW光伏逆变器的模块产品在头部客户稳定大批量交付。
1H25工控下滑,海外同比增长62.14%,白电及其他行业同比增长63.31%。受宏观经济影响,1H25公司工控及电源营收5.06亿元(YoY-16.52%)短期承压。海外非亚洲地区收入1.41亿元(YoY+62.14%),公司车规级IGBT模块在欧洲一线品牌Tier1持续大批量交付,通过国内外Tier1配套欧洲、印度、北美等OEM厂商,份额迅速增长。公司变频白色家电营收2.15亿元(YoY+63.31%),1H25公司完成了对美垦半导体80%股权的收购,有望加速家电IPM市场拓展。
碳化硅、氮化镓和MCU顺利推进,新兴应用打开成长空间。1H25公司车规级SiC模块新增多个量产车型,自建6英寸SiC产线迅速爬坡,良率达国际领先,自研第二代SiC MOSFET芯片已批量出货,光伏碳化硅模块产品陆续推出。此外,公司车规级GaN驱动模块获得了主电机控制器平台定点,预计26年进入装车应用阶段。MCU部分,公司预计26年底车规级MCU开始小批量供货,25年下半年工业级MCU开始送样测试。在新型应用领域,公司产品在大批量应用于服务器电源及数据中心设备基础上将拓展至AI服务器电源;SiC模块已获载人电动商用飞行器定点,预计26年开始批量销售。
投资建议:中长期维度我们看好公司海外市场拓展与多维产品线布局带来的增长空间,结合1H25情况,略下调费用率,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20/7.43/8.99亿元(前值25-27年5.56/7.19/8.00亿元),对应25-27年PE分别为38/31/26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需求不及预期,MCU等产品客户进展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