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鑫证券 | 黎江涛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表现抢眼,人形机器人构筑新增长级 | 2025-05-06 |
浙江荣泰(603119)
事件
浙江荣泰发布公告:公司2025Q1实现收入2.66亿元/yoy+23.6%,实现归母净利润0.6亿元/yoy+27%。
投资要点
业绩表现抢眼,凸显抗周期能力
2024年公司收入11.35亿元/yoy+42%,归母净利润2.3亿元/yoy+34%,毛利率34.55%,净利率20%。分业务:新能源收入9亿/yoy+56%,毛利率40%,非新能源产品收入2.4亿/yoy+4.8%,毛利率13%。分地区:内销5.6亿/yoy+18%,毛利率26.2%;外销5.7亿/yoy+76%,毛利率42.6%。全年云母销量2.58万吨/yoy+34.4%。
2025Q1收入2.66亿/yoy+24%/QoQ-18%,归母净利润0.6亿/yoy+27%/QoQ-7%,毛利率35.7%,净利率22.4%。公司大客户在一季度销量承压,但公司表现出非常强的韧性,海外多个项目尤其是欧洲持续发力对冲影响。
强强联合,人形机器人打造新增长级
2025Q1收购KGG51%股权,强强联合,加速推进丝杠业务,在灵巧手等细分领域核心竞争力凸显,加速推进国内及海外基地的建设,积极储备产能,为迎接机器人市场爆发前瞻性布局。此外,公司在轻量化领域亦紧密推进,积极做大单机价值量,拓展能力边界。
未来公司或将不断拓展能力圈,不止于丝杠、轻量化等方向,量价齐升,打造新增长级,成长路径清晰。
电池安全加码,主业确定性进一步强化
工信部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旧版标准仅要求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提供逃生时间;而新标准则要求电池系统在触发单体热失控后,需在至少2小时的观察期内保持无起火、无爆炸,且所有监测点温度不超过60℃。
此外,海外欧洲也对电池安全标准要求不断提升,云母作为电池安全防护的重要措施,未来单车需求量有望不断提升,强化主业确定性及成长性。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8、4.71、6.62亿元,EPS分别为0.90、1.29、1.82元,基于公司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外延扩张产品线,成长路径清晰,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费用控制不及预期;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 |
2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市场预期,KGG收购完成即将贡献增量 | 2025-04-30 |
浙江荣泰(603119)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符合市场预期。公司24年营收11.3亿元,同比+42%,归母净利2.3亿元,同比+34%,毛利率35%,同比-2.5pct;其中24Q4营收3.3亿元,同环比+50%/+5%,归母净利0.6亿元,同环比+18%/-3%,毛利率33%,同环比-5/-4pct。25Q1营收2.7亿元,同环比+24%/-18%,归母净利0.6亿元,同环比+27%/-7%,毛利率36%,同环比-1/+2pct。
绝缘云母行业稳定增长、盈利水平维持。分业务看,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收入9亿元,同增56%,毛利率40%,同比-5pct,占比提升至79%,贡献毛利3.6亿元,毛利占比90%+,非新能源车业务收入2.4亿元,同增5%,毛利率13%,同比-3pct;分区域看,公司24年海外收入占比51%,毛利率43%,毛利占比62%;公司Q1收入2.7亿元,同增24%,我们预计后续Stellantis、丰田等车企定点逐步起量,后续收入可维持30%+增长。此外,公司泰国和墨西哥两个新生产基地目前正在有序推进建设中,以便对接欧洲和北美客户。
依托客户及技术优势、微型丝杠布局领先、25H2有望起量贡献弹性。公司收购KGG51%股权,业绩承诺25-27年贡献0.08/0.27/0.35亿利润,KGG微型丝杠技术实力领先,已对接头部大客户,我们预计25H2订单实现大幅增长,26年起公司泰国工厂微型丝杠产能可同步投产,满足海外大客户订单需求。远期人形机器人灵巧手自由度提升后,双手微型丝杠用量30-40根,按照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计算,我们测算对应市场空间100亿元+,公司后续盈利弹性可观。
费用控制良好、经营性现金流健康。公司24年期间费用1.1亿元,同比+13%,费用率10%,同比-3pct,25Q1期间费用0.3亿元,同环比+26%/+12%,费用率12%,同环比+0.2/+3pct;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2.1亿元,同比-5%,25Q1经营性现金流0.5亿元,同环比+277%/-0.3%;24年资本开支1亿元,同比+92%,25Q1资本开支0.1亿元;25年Q1末存货2.7亿元,较年初+8%。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关税影响不确定性,我们下调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3.3/4.7亿元(前预期为3.5/4.9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6.4亿元,同比+42%/+45%/+35%,对应PE50/34/26倍。考虑后续人形机器人利润弹性可观,我们给予26年50xPE,目标价6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海外政策变化。 |
3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阮巧燕,岳斯瑶,胡锦芸 | 首次 | 买入 | 云母龙头守正创新,卡位机器人智启未来 | 2025-03-04 |
浙江荣泰(603119)
投资要点
绝缘云母材料行业龙头,主业护城河稳固盈利亮眼。公司为耐高温绝缘云母制品行业龙头,主要产品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失控安全件,公司前瞻布局押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绑定头部车企及电池厂,成为业绩增长主要来源。公司2023年收入8亿元,同增20%,2024年前三季度收入8.1亿,同增39%,2023年公司净利1.7亿元,同增28%,2024年前三季度达1.67亿元,同增42%。此外车用绝缘云母产品具有定制化属性,行业格局稳定,技术+客户护城河深厚,公司21年起毛利率稳定35%+,净利率维持20%+,充分彰显公司竞争力。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安全性政策趋严,云母绝缘件增速快于行业。21年起国内热失控安全要求从推荐性标准转变为强制性标准,要求电池5分钟不起火不爆炸,21年欧盟汽车安全法规跟进。云母具有优异的耐高温绝缘性能,可以延缓热量传递,成为当前车企主流方案。根据GGII,22年电池包上盖板场景中云母渗透率达80%+,模组间场景达30%,且远期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我们测算新能源汽车云母件27年市场空间预计达100亿以上,25-27年维持30%以上复合增长,快于行业增速。
新客户、新订单持续拓展,出海加速贡献新增量。公司专注新能源企业行业,绑定特斯拉、大众、沃尔沃、宝马等头部车企,享受海外市场云母绝缘件份额提升红利,24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49%,25年预计达50%+,利润占比预计60%+;且公司23年起新增五家海外新能源车企客户定点,优质客户持续拓展,截止24H1公司已披露的新能源行业定点项目预计约92.38-99.63亿元,支撑公司后续业绩高增,且海外占比提升推动公司盈利水平进一步增长。
绑定大客户开拓新型轻量化结构件产品,单车价值量进一步提升。公司依托自身创新及制造基因,新增开发非云母材料的新型轻量化结构件产品,绑定北美大客户已拿到3.65亿订单,单车价值量300-1000元,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24年新型轻量化结构件产品已实现部分收入,25年有望翻倍增长。
依托客户及技术优势,拓展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为车企Tier1供应商,与头部车企深度合作,公司以4亿元估值收购狄兹精密(KGG)51%的股权,KGG微型丝杠技术实力领先,灵巧手最新代方案对应微型丝杠单台用量预计提升3-4倍,远期单台价值量有望达1-2万,此外KGG具备行星滚柱丝杠、执行器等产品加工能力,有望进一步开拓品类,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3/3.5/4.9亿元,同比+36%/+51%/+41%,对应PE49/33/23倍。考虑公司新业务远期利润弹性,给予公司25年50xPE,目标价48.5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海外政策变化风险。 |
4 | 华鑫证券 | 黎江涛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环节,打造新增长点 | 2025-02-17 |
浙江荣泰(603119)
事件
浙江荣泰发布公告:公司拟以现金方式通过股权转让及增资取得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
投资要点
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环节,打造第二成长曲线
公司拟通过增资及股权转让方式取得上海狄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51%股权,对狄兹精密整体定价约4亿元,标的公司成立于2008年,专注于行星滚柱丝杠、车用丝杠、电缸、直线模组、精密对位平台等研发、生产和销售,在该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
我们认为,公司通过收购狄兹精密有利于快速切入人形机器人核心环节,在原有深厚的客户基础之上,对产品品类、深度实现全面拓展,打造第二成长曲线,打开成长天花板。
主业竞争力凸显,订单充沛,成长路径清晰
公司成立至今,持续强化在电池安全防护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此外,不断围绕特斯拉为代表的全球领先客户拓展产品品类,开发轻量化及CCS等新品,带动价值量提升。公司当前囊括特斯拉、大众、沃尔沃、宝马、戴姆勒、宁德时代等全球领先客户,在手订单充沛,未来成长确定性强。
在不断强化汽车领域的护城河之外,公司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低空等新兴领域,拓宽赛道,未来成长路径清晰。
公司治理优异,管理层对未来充满信心
公司管理职责明晰,核心管理团队持股,治理优异,公司总经理郑总等年轻有为。基于对未来公司发展信心,2月15日公司公告上调回购价格,由原有的22.99元上调至35元/股。
基于以上,我们认为公司在治理、业务布局等各方面均有核心竞争力,通过收购切入丝杠等核心环节,通过横向与纵向不断深化护城河,未来有望不断做大单机价值量,迎量价齐升。
盈利预测
由于收购暂未完成,暂不考虑狄兹精密业绩贡献,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4、3.45、4.75亿元,EPS分别为0.67、0.95、1.31元,基于公司不断强化核心竞争力,外延扩张产品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收购失败风险;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费用控制不及预期;新客户开拓不及预期;收购整合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