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鑫证券 | 朱珠 | 维持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优质内容促内需横店具品牌优势 | 2025-04-09 |
横店影视(603103)
投资要点
2024年全国电影大盘下滑致业绩承压落地
2024年公司总营收19.71亿元(同比-16%),其中电影放映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17.15亿元(同比-19.49%),主业端看公司电影放映业务与全国电影市场表现趋同,整体票房和观影人次下降,头部影片支撑不足致公司2024年归母利润-0.96亿元(其中2024Q1~Q4归母利润分别为+2.19、-1.3、-0.71、-1.14亿元),但行业看公司票房规模与市场份额均稳居全国影投公司第二名;2024年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35.48%,换言之,公司在内容制作和发行领域的布局已见成效。
2025年主业修复可期拟投5.5亿元用于主业
2025年开年得益于《哪吒之魔童闹海》影片拉动春节档票房,优质内容是拉动主业修复的核心,也是拉动内需的核心,具品牌优势的横店也将在2025年拟投资5.5亿元用于影院新建、升级改造、影视剧微短剧等项目投资,加大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业务力度,逐步提升主投主控影视项目的力度,加强与院线渠道的协同效应,持续降本增效,提高单影院产出能力;内容端,影视制作积极打造优质横店内容品牌,2025年电影《西游记之真假美猴王》也可期,公司也将提升非票收入加大IP代理开发,拓展衍生品业务。
看电影强国下横店如何再下一城?
作为下沉市场具品牌优势的电影院线代表企业,持续深耕优质内容的供给,公司也将发挥全产业链发展优势,积极寻找优质影视项目与合作伙伴,提升资源整合能力。AI技术持续发展有望赋能公司的影视业务,同时,公司也在孵化培育新业态,拓展增长新引擎,公司探索了玩具梦工厂店,以时尚潮玩为定位,产品涵盖卡牌、时尚潮品、品牌积木、二次元衍生品等,打造影院内潮品空间,同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借力横店的影视产业资源,加强文旅业务融合,推动构建影视产业生态新发展。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25、29.95、3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5、3.52、4.44亿元,EPS分别为0.43、0.56、0.7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1.9、24.9、19.8倍,公司已形成电影院放映终端的规模优势,在稳定放映端的基础上逐步发力内容制作与发行端,公司将变革创新作为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将自上而下推动研究AI技术及其他前沿信息科技技术在公司业务层面和经营、财务管理等领域全方位应用,短期看优质影片定档,中期看单银幕产出拐点,长期看文化强国下国产优质内容供给拉动新需求助力主业回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影视作品投资风险、新传播媒体竞争的风险、优质影片供给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行业监管趋严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2 | 华鑫证券 | 朱珠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2024年业绩承压落地 看2025年内容新供给 | 2025-01-20 |
横店影视(603103)
事件
横店影视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告:2024年公司归母利润-1.2~-0.9亿元,扣非利润-2.7~-2亿元,受全国经济增速放缓、头部影片供给不足电影票房大盘下降、观影需求不及预期等的影响,公司电影放映业务收入及相关衍生业务收入同比减少。
投资要点
受电影行业影响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落地
2024Q4公司归母利润-1.374~-1.074亿元,扣非利润-1.97~-1.27亿元,2024年公司业绩承压落地,主因为电影市场整体表现差强人意,2024年全国电影市场全年票房425.02亿元,同比-22.6%,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0.1亿,同比-22.3%。观影人次的同比下滑也会影响电影院线的非票业务(如衍生品、广告等)。
展望2025年,电影如何挽回观众?优质内容是核心
2025年春节档已有6部院线电影定档,公司投资出品的《神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役·重启未来》等影片将上映,有望为2025年一季度业绩带来较好推力。优质电影内容有序供给,从β到α,电影院线板块有望率先复苏。
伴随三四线城市经济发展、文化水平提升、观影环境和视效改善(如IMAX厅等),观影群体不断扩大,下沉市场在群体规模、观影频率及均价等方面均有较大发展空间;横店影视依靠连锁经营品牌优势和优质服务在下沉市场中具竞争力;同时,公司在新增影院端也将平衡全国影院的布局,项目建设选址覆盖一线、新一线、二线等,通过新建自营影院项目稳步提升市占率,不排除通过并购优质项目扩大规模。公司也在不断探索文旅融合,开展独具横店影视文化特色的营销活动,将观影权益与横店旅游资源、马拉松赛事、横店音乐节等有机结合,实现观影和旅游客群消费转化。
盈利预测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1\25\30亿元,归母利润-1.07\+2.72\+3.4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80.7\31.7\24.7倍,投资维度,短期看优质影片定档,中期看单银幕产出拐点,长期看文化强国及电影强国下的国产优质内容供给崛起及文化输出,供给与需求均有望双升助力主业回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影院+”模式、短剧、深挖版权影片市场以及提高闲置广告资源等业务创收潜力,2024年因电影大盘整体表现差强人意,2025年有望迎修复,2025年春季档有望为全年票房奠定较好基础,进而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电影行业增速放缓风险;回暖进展低于预期;优质影片供给的风险;新增折旧影响公司盈利能力的风险;电影等项目延期上映导致业绩波动风险;影院运营不及预期的风险;IMAX影院表现不及预期的风险;房屋租赁到期的风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等。 |
3 | 国海证券 | 方博云,杨仁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集团资产业务协同强,静待春节档表现 | 2024-10-30 |
横店影视(603103)
事件:
2024年10月23日,横店影视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3营收4.50亿元(YOY-42.39%),归母净利润-0.71亿元(YOY-157.75%)。
投资要点:
大盘票房低迷导致业绩承压:
(1)2024Q3营收4.50亿元(YOY-42.39%,QOQ+39.33%),归
母净利-0.71亿元(YOY-157.75%,QOQ+45.46%),扣非归母净利-0.88亿元(YOY-189.80%,QOQ+36.92%),非经常性损益1707万元(政府补助2465万元等)。2024Q3毛利率-8.42%(2023Q3为18.04%);净利率-15.78%(2023Q3为15.74%);期间费用率10.13%(同比+4.86pct)。业绩短期承压主要系大盘票房表现较为疲软,电影放映业务受影响较大。2024Q3大盘票房(不含服务费)98.39亿元,YOY-44.17%,QOQ+46.94%。
(2)2024Q1-Q3营收16.16亿元(YOY-17.27%);归母净利0.17亿元(YOY-92.63%);扣非归母净利-0.73亿元(YOY-142.39%),非经常性损益9038万元,其中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3742万元、政府补助1590万元。
影院持续扩张,市占率提升:
根据猫眼,2024Q3公司直营影院票房(不含服务费)3.67亿元,YOY-42.48%,QOQ+51.65%;公司影投市占率3.73%(同比+0.11pct,环比+0.12pct)。截至2024Q3末,已开业直营影院/银幕分别为449家/2869块,较2024H1末增加4家/27块。公司进一步加强成本费用管控,持续降本增效,动态调整业绩较差的影院,提
升经营效率。《蛟龙行动》《哪吒2》《封神2》等重磅大片有望在2025年春节档上映,春节档人流较为下沉,公司70%+影投票房由三到五线城市贡献,春节档有望受益。
春节档储备值得期待,集团资产协同性强:
(1)2024Q3参投《默杀》《抓娃娃》《白蛇·浮生》等合计票房超56亿元,国庆档参投《志愿军:存亡之战》《浴火之路》《熊猫计划》等合计票房超18亿元,储备有《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熊出没:重启未来》有望2025年春节档上映,《那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有朵云像你》定档11/12月,以及《星河入梦》《我会好好的》等。
(2)背靠横店集团、影视文旅资产丰富且协同性较强。集团旗下影视城为全球规模最大影视基地,5A级旅游景区;50+个影视基地及150+座摄影棚,酒店40余家及涉及影视剧组服务等10多个专业子公司。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20.35/25.62/28.4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33/2.02/2.66亿元,对应PS为3.2/2.5/2.3X,随着影投行业逐步出清,公司稳健扩张,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且影视内容投资制作发展较快,逐步提升主投主控影片力度。基于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趋严、票房恢复不及预期、电影制作成本/项目开发进程/收入确认不及预期风险、存货减值、核心人才流失、应收账款减值、行业竞争、估值中枢下移、市场风格切换等风险。
|
4 | 国海证券 | 方博云,杨仁文 | 维持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受大盘影响业绩承压,影视内容业务高增长 | 2024-08-30 |
横店影视(603103)
投资要点:
受电影大盘影响2024Q2业绩短期承压:
(1)2024H1公司营收11.66亿元(YOY-0.52%),归母净利润0.88亿元(YOY-21.65%),扣非归母净利润0.15亿元(YOY-79.57%);非经常性损益0.73亿元,主要是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和政府补助。2024H1毛利率13.48%(同比-4.79pct),净利率7.59%(同比
2.04pct),期间费用率7.27%(同比-0.48pct)。
(2)2024Q1/Q2营收8.42/3.23亿元(YOY+13.50%/-24.76%),归母净利润2.19/-1.30亿元(YOY+46.43%/-256.98%),业绩季节波动受电影大盘影响,根据猫眼,2024Q1/Q2全国票房(不含服务费)149.34/66.96亿元(YOY+3.14%/-28.13%),公司直营影院票房5.73/2.42亿元(YOY+5.65%/-25.07%)。
影院稳步扩张,强化非票业务:
(1)影院稳步扩张:2024H1公司电影放映业务(包含非票业务)收入10.14亿元(YOY-6.3%)。截至2024H1末,公司直营影院/银幕为445家/2842块,较2023年末增加13家/85块。根据猫眼。2024H1公司直营影院实现票房(不含服务费)8.16亿元(YOY-5.82%),市占率3.77%(同比提升0.13pct)。
(2)推进非票业务,多元化提升收入。传统卖品推陈出新,新增爆米花品类,引进多个知名IP衍生品周边产品,设计开发自有卡牌业务。稳步推进独立水吧扩张,基于影院一楼售卖处、商业体优质铺位等探索独立店经营模式,创新多种爆款茶饮。
影视投资制作业务发展较快,逐步提升主投主控影片力度:2024H1影视制作发行业务营收1.52亿元(YOY+69.13%),参投《飞驰人生2》《熊出没·逆转时空》《第二十条》等8部合计票房超90亿元,暑期档参投《默杀》《欢迎来到我身边》《异人之下》《白蛇:浮生》等,合计票房超18亿元(截至8月28日)。参投《祝你幸福》《出走的决心》《大场面》等定档2024中秋档,其他储备片单有《虎狼之路》《射雕英雄传之侠大成者》《有朵云像你》等。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22.38/26.10/28.7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9/2.32/2.94亿元,对应PE为44/28/22X。随着影投行业逐步出清,公司稳健扩张,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且影视内容投资制作发展较快,逐步提升主投主控影片力度。基于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监管趋严、票房恢复不及预期、电影制作成本/项目开发进程/收入确认不及预期风险、存货减值、核心人才流失、应收账款减值、行业竞争、估值中枢下移、市场风格切换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