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中邮证券 | 杨帅波 | 调低 | 增持 | 业绩略低于预期,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 | 2025-10-30 |
物产环能(603071)
l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10月20日,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
2025Q1-3,公司营收269.8亿元,同比-12.8%;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15.1%;其中2025Q3公司营收85.6亿元,同环比分别-22.4%/+1.0%,归母净利润1.5亿,同环比分别-13.3%/+1.7%,业绩略不及预期主要是煤炭价格偏低,其中因煤炭销售量降低减少收入4.97亿,因煤炭价格下跌减少收入20.58亿。
利润端: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费用率小幅上升。2025Q1-3,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5.0%/2.1%,同比分别+0.4pct/+0.1pct,公司主要费用中,销售费用率(0.3%)、管理费用率(0.6%)和研发费用率(0.4%)小幅上升,财务费用率(0.02%)小幅下降,四项费用率总体上升0.2pct,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积极开拓新能源业务。在熔盐储能、废轮胎热解、热电技术推广等领域,公司已牵头参与熔盐储能、废轮胎热解及炭黑提质等多项行业标准制定,2025年9月公司和许昌浙物云能共同深度参与的云南瑞丽市汉弄220kV变电站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并网投运。
l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煤炭价格偏低,我们下调业绩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05.5/417.8/432.0亿元(前值为412.8/427.1/441.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7.9/8.5亿元(前值为7.4/8.1/8.9亿元),对应PE分别为11/10/9倍,下调评级,给予“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
能源行情波动风险;新业务开拓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 2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传统能源供应体系优化,综合能源服务能力持续强化 | 2025-10-22 |
物产环能(603071)
事件:2025年10月20日,公司发布25年三季报,根据公告,公司25年Q1-Q3实现收入269.79亿元,同比-12.84%,归母净利润4.53亿元,同比-15.10%,扣非归母净利4.33亿元,同比-9.03%。25年Q1-Q3收入同比降低主要系煤炭板块收入承压,其中因煤炭销售量增长增加收入20.58亿元,因煤炭价格下跌减少收入60.57亿元。分季度看,公司Q3单季度实现收入85.57亿元,同比-22.38%,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13.32%,环比+1.70%,扣非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10.42%,环比-0.44%,Q3收入同比降低主要系煤炭销售量降低减少收入4.97亿元,因煤炭价格下跌减少收入20.58亿元。
持续强化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在热电联产领域,公司聚焦综合能源服务,助力绿色低碳转型,通过园区综合供能、固废协同处置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深入挖掘园区综合能源服务价值,推动下游客户向绿色生产方式转型,助力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从量上看,今年上半年公司蒸汽销售、压缩空气销售预处置污泥君有所增长,公司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和固废协同处置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在新能源领域,公司通过纵向产业合作生态化以及横向集成服务一体化,强化相关合作,公司目前已牵头参与熔盐储能、废轮胎热解及炭黑提质等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初步构建一体化交付体系,并积极推进海外废轮胎热解业务拓展。
推动传统能源贸易供应体系升级,夯实战略区位布局。上半年煤炭市场整体疲软的背景下,公司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煤炭销售量实现逆市增长,此外公司极响应“优化国家能源战略的空间布局”要求,全力拓展煤炭业务版图,通过战略性开拓新疆及华中两大核心区域,精准应对区域能源需求,显著拓宽了资源渠道与市场覆盖范围。
推动能源主业投资布局,实现效能规模协同跃升。公司围绕热电联产、固废处置等方向进行投资布局,全力拓展并积极推进落地;在新能源板块,做好产业链协同与资源整合优化,聚焦新能源细分领域,通过建立细分市场领导力驱动公司新能源业务升级。今年公司成功推进收购南太湖科技全部股权项目,南太湖科技现有锅炉总容量480t/h,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8MW,蒸汽管网约110公里,服务范围覆盖湖州市下属五大乡镇。本项目完成交割后,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能源实业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通过资源整合与现有项目形成产业协同,实现经营效能与规模体量的整体跃升。
投资建议:公司以煤炭贸易为基本盘,通过并购不断扩大热电联产资产规模,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7.44/8.04/9.13亿元,对应10月21日收盘价,25-27年PE分为11x/10x/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波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导致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上网电价调整和电力收购政策变化风险。 |
| 3 | 中邮证券 | 杨帅波 | 维持 | 买入 | 煤炭流通短期受煤价影响,热电联产积极收购增厚利润 | 2025-09-08 |
物产环能(603071)
l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8月1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
2025H1公司营收184.2亿元,同比-7.6%;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16.0%;其中2025Q2公司营收84.7亿元,同环比分别-10.5%/-14.8%,归母净利润1.5亿,同环比分别+22.8%/-4.4%,主要是煤炭价格下降导致煤炭流通业务利润减少。
分版块:煤炭流通板块收入承压,热电联产板块盈利提升。2025H1公司煤炭贸易、热电联产、新能源三大板块营收分别为169.3/14.5/0.5亿元,同比分别为-25.5%/-6.7%/+91.7%;三大板块毛利率分别为3.6%、29.8%、16.3%,同比+0.6/+5.5/-20.4pcts。
利润端:费用率小幅上升。2025H1公司毛利率、净利率分别5.7%/2.1%,同比分别+0.3pct/0pct,公司主要费用中,销售费用率(0.4%)、管理费用率(0.5%)和研发费用率(0.4%)小幅上升,财务费用率(0.1%)小幅下降,四项费用率总体上升0.1pct,略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热电联产业务积极收购。2025H1,热电联产业务利润2.5亿元,公司成功推进收购南太湖科技全部股权项目,其锅炉总容量480t/h,发电机组装机容量48MW。2025年1-5月南太湖归母净利润0.5亿元,收购完成后,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热电联产的净利润。
l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考虑到煤炭价格偏低。我们下调业绩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12.8/427.1/441.4亿元(前值为452.7/458.2/463.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4/8.1/8.9亿元(前值为7.9/8.5/9.1亿元),(2025年9月4日)对应PE分别为10/9/9倍,维持“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能源行情波动风险;新业务开拓及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 4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 | 维持 | 买入 | 热电联产毛利稳增,期待煤炭贸易释放向上弹性 | 2025-08-23 |
物产环能(60307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中报: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84.22亿元,同比下滑7.56%;实现净利润3.85亿元,同比下降8.59%;实现归母净利润3.02亿元,同比下降15.96%。分板块看,煤炭贸易板块、热电联产板块、新能源板块分别实现净利润1.46亿元、2.47亿元、-0.08亿元。
热电联产毛利规模稳增,毛利率同比提升5.48pct,我们认为主要受益于热电联产与煤炭贸易、压缩空气销售、固废处置等多业务间的协同效应。2025H1,公司热电联产板块实现营收14.47亿元,同比下降6.71%;实现毛利4.31亿元,同比增长14.32%,毛利率29.77%,同比增加5.48pct。业务数据方面,蒸汽销量425.95万吨,同比+0.24%;总供电量7.04亿千瓦时,同比-3.60%;销售压缩空气15.7亿
m3,同比+11.57%;处置污泥42.43万吨,同比+9.69%。
煤炭贸易业绩承压,销售量逆势增长;近期煤价有所回升,期待板块释放向上弹性。2025H1,公司煤炭贸易板块实现营收169.28亿元,同比下降25.52%;实现毛利6.03亿元,同比下降11.24%。报告期内实现煤炭销售量3190万吨,同比+14.13%;对应单吨毛利约18.9元/吨,较去年同期约24.3元/吨下降5.4元/吨。我们认为,在2025H1煤炭市场需求疲软形势下,公司煤炭销量逆市增长反映了公司供应链具备较强韧性。展望后市,若煤价延续近期回升态势,公司煤炭贸易业绩或具备一定弹性。
南太湖科技热电资产收购成功推进,热电联产板块净利润规模有望扩大。公司于2025年7月公告拟收购南太湖科技(主业为热电联产),其2024年实现净利润1.3亿元。收购完成后,公司热电联产板块净利润有望扩大。
新能源:聚焦开拓储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重点攻克熔盐储能示范应用、退役光伏资源回收、绿色甲醇制备及掺烧等工程技术瓶颈。其中,在新型储能方面,公司依托熔盐储能技术,稳步推进“基于混合储能的多能耦合智慧低碳供能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每年预计可消纳低谷绿电2.362亿度、供应高品质蒸汽25.4万吨。
分红规划明确,看好公司配置价值。根据公司《未来三年(2024-2026年)现金分红回报规划》,在符合公告约定的前提条件下,2024-2026每年度拟分配的现金分红总额不低于扣非归母净利润的40%。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达到45.32%。随着公司热电资产规模的提升,公司现金创造能力及分红金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1/8.6/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7%/20.68%/9.96%,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1/9/8倍。假设分红率维持45%,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股息率分别为4.24%/5.12%/5.63%,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收购进度不及预期,煤价下行风险,供热价格及电价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