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1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全年业绩逆势增长,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 | 2025-01-10 |
新集能源(601918)
全年业绩逆势增长,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快报及2024年度经营数据,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127.91亿元,同比-0.42%,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3.71亿元,同比+12.39%,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39亿元,同比+13.9%。单Q4看,公司预计实现营收36.02亿元,环比+12.4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5.46亿元,环比-15.7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2亿元,环比-15.01%。面对Q4及全年市场煤价波动,公司凭借高比例长协煤及煤电一体化布局,实现了优异的业绩表现,全年归母净利逆势增长。展望2025年,煤价有望在当前低位企稳,随着宏观政策发力,煤及煤电价格均有支撑,新投产利辛电厂二期将实现全年发电,贡献利润增量。考虑2025年安徽省长协电价下行,我们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7/26.0/30.4(原值25.1/27.1/31.9)亿元,同比+12.4%/+9.7%/+16.7%;EPS分别为0.92/1.00/1.17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7.7/7.1/6.0倍。我们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布局推进带来的盈利增长,以及完全一体化后带来更高业绩稳定性,预计公司估值也有望显著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Q4煤炭量价齐升煤质持续改善,利辛电厂二期投产增量显著
煤炭业务:产量方面,2024全年公司原煤产量2152万吨,同比+0.57%,商品煤产/销量1906/1887万吨,同比-1.62%/-4.14%,商品煤产销量均同比下滑。单Q4看,原煤产量595万吨,环比+14.37%,商品煤产/销量517/509万吨,环比+14.32%/+8.62%,Q4原煤产量及商品煤产销量均大幅提升。价格方面,2024全年公司煤炭平均售价567元/吨,同比+2.91%,煤价逆市增长或主因煤质相比2023年同期显著提升。单Q4看,煤炭平均售价582元/吨,环比+4.35%,或主因Q4煤炭热值环比提升。电力业务:发电量方面,2024全年实现发电量129.72亿千瓦时,同比+23.79%,上网电量122.55亿千瓦时,同比+23.85%,发售电量同比均显著提升;单Q4看,实现发电量43.68亿千瓦时,环比+9.36%,上网电量41.39亿千瓦时,环比+9.99%,公司Q4发售电量环比大幅增长主因利辛电厂二期全面投产发电;价格方面,2024全年公司平均上网电价0.4065元/千瓦时,同比-0.81%,电价维持相对稳定。
加速推进煤电一体化,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
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2024年3月,公司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6月,六安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8月31日及9月30日,利辛电厂二期已全面商业化投产。公司煤电一体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目前在建的3座电厂于2026年投产,公司有望实现完全煤电一体,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积极发展绿电煤电联营,计划布局毛集实验区4.1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辛县南部1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集二矿塌陷区9万千瓦水面光伏项目,并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1000MW新能源装机容量。分红有望提高:公司属于央企,受益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具备提分红动力,虽然当前公司仍处电厂建设投资期,分红比例较低,但保持着分红比例上升的趋势,随着公司资本开支期结束,基于稳定的盈利水平及高ROE,公司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估值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增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
||||||
2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快报点评:煤电均有亮点,利润逆势增长 | 2025-01-10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2025年1月8日,公司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据公司初步核算数据,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7.91亿元,同比下降0.42%;实现归母净利润23.71亿元,同比增长12.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3.39亿元,同比增长13.90%。
24Q4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4Q4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02亿元,同比增长14.24%、环比增长12.43%;实现归母净利润5.4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9.51%、环比下降15.74%。
24Q4煤炭产销量同环比增长,降本增效稳步推进。1)产销量:24Q4,公司实现原煤产量594.51万吨,同比增长23.92%、环比增长14.37%;实现商品煤产量517.13万吨,同比增长15.37%、环比增长14.32%;实现商品煤销量508.60万吨,同比增长14.20%、环比增长8.62%。2)价格和成本:24Q4公司单位煤价为582.07元/吨,同比增长1.51%、环比增长4.35%;单位销售成本为336.41元/吨,同比下降17.82%、环比下降2.36%;从而煤炭单位毛利为245.66元/吨,同比增长49.77%,环比增长15.20%,单位毛利率为42.20%,同比增长13.60pct,环比增长3.97pct。
板集电厂二期于24Q3末转入商业化运营,24Q4发电量同环比上升。公司板集电厂二期工程于2022年10月开工建设,装机规模为2*660MW,两台机组分别于2024年8月31日、2024年9月30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转入商业化运营。24Q4,公司发电量为43.6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41.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28%、环比增长9.99%。
新电厂建设有序推进,自用煤比例有所提升。公司加强接续布局、系统优化,加强现场管控、地面洗选管理以及严格落实煤矸分流等措施,煤质较上年有所提高;此外,2024年公司长协煤签约占比85%左右,高比例长协也保障了公司煤价和煤炭业绩的稳定性。电厂方面,随着板集电厂二期投产,公司2024年煤炭对内销售比例提高了6.86pct至30.60%,目前,公司的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六安电厂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计划均于2026年建成投运,随着新电厂未来逐步投产,公司煤电一体的稳定性优势将更加凸显。
投资建议:公司电厂项目陆续开工投产,业绩有望高速增长,且公司煤电一体的经营模式有助于盈利能力稳定于高位、推动估值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1/25.14/28.9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2/0.97/1.12元,对应2025年1月9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8/7/6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下行,煤质超预期下降,电厂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
||||||
3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煤电一体化增量可期 | 2024-11-04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三季报:24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89亿元,同比-5.19%;实现归母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5.0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5.79%;24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6.63%,环比+9.45%;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5.86%,环比+12.16%;扣非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6.43%,环比+16.79%。
事件点评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营收略降但归母净利润增长主因煤炭销售业务毛利提升。
煤炭业务:24Q3商品煤产销量下降但售价提升。24年前三季度公司商
品煤产量实现1388.38万吨,同比-6.74%;销量实现1378.60万吨,同比-9.50%;煤炭主营销售收入实现77.48亿元,同比-6.66%,销售毛利实现30.49亿元,同比-5.16%,不含税售价562.0元/吨,同比+3.14%。其中24Q3公司商品煤产量实现452.36万吨,同比-10.5%;销量实现468.24万吨,同比-8.02%;煤炭主营销售收入实现26.12亿元,同比-7.60%,不含税售价562.03元/吨,较二季度环比上升8.40元/吨。综合来看,24Q3公司煤炭产销量收缩但售价上涨,主因安徽主产地安全监察趋严下产量管控严格。
电力业务:24Q3电量同环比增长显著。24前三季度公司上网电量实现81.16亿千瓦时,同比+16.14%,上网电价为0.41元/千瓦时,同比-0.93%。其中24Q3上网电量同比+20.53%,环比+86.19%。24前三季度公司电力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2.93亿元,综合影响收入增加4.32亿元。我们认为公司电量整体上行主因安徽区域用电需求旺盛。
后续装机容量提升空间大,煤电一体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公司控股子公司利辛电厂二期2×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项目分别于2024
年8月31日、9月30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转入商业化运营。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66亿千瓦时,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煤电一体化优势及发电规模。目前公司已投产煤电装机为332万千瓦,目前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六安电厂(2*660MW)在建,后续装机量提升空间大。随着后续煤电项目建成投运,公司煤炭产能和电力装机将逐步提升,煤电一体化的协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4\0.95\1.02元,对应公司11
月4日收盘价8.21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9.7\8.7\8.1。公司区位优势显著,安徽地区经济发展增速快,电力需求强劲,且公司背靠中煤集团,因此我们看好装机增长下公司业绩提升以及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给公司带来的估值提升空间,继续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行风险;火电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电价下降风险;安生产生风险;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
||||||
4 | 中泰证券 | 杜冲 | 维持 | 增持 | 利辛电厂二期投运,火电业务有望持续高增 | 2024-11-03 |
新集能源(601918)
报告摘要
新集能源于2024年10月25日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91.89亿元,同比减少5.19%;归母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减少5.01%;扣非归母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减少5.79%;基本每股
收益0.7元,同比减少5.41%;加权平均ROE12.76%,同比减少2.7pct。
2024Q3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减少6.63%,环比增长9.45%;归母净利润为6.49亿元,同比增长5.86%,环比增长12.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49亿元,同比增长6.43%,环比增长16.79%。
煤炭业务:Q3内销环比大幅增长,煤价环比维增
2024前三季度原煤产量为1558万吨,同比减少6.17%;商品煤产量1388万吨,同比减少6.74%。商品煤销量为1379万吨,同比减少9.50%,其中对外销量997万吨(同比-16.49%)、对内销量382万吨(同比+15.84%)。2024Q3原煤产量520万吨(同比-3.09%,环比-3.11%),商品煤产量452万吨(同比-10.48%,环比-3.05%)。商品煤销量468万吨(同比-8.02%,环比+2.24%),其中对外销量285万吨(同比-22.17%,环比-21.23%)、对内销量183万吨(同比+28.20%,环比+90.34%)。
2024前三季度吨煤价格为562元/吨,同比上涨3.14%;吨煤成本为341元/吨,同比上涨2.08%;吨煤毛利为221元/吨,同比上涨4.80%。2024Q3吨煤价格为558元/吨(同比+0.45%,环比+0.75%),吨煤成本345元/吨(同比+0.83%,环比+3.91%),吨煤毛利213元/吨(同比-0.16%,环比-3.97%)。
电力业务:利辛电厂二期投运,Q3发电量环比大涨
2024前三季度发电量为86亿千瓦时,同比上涨16.14%;上网电量81亿千瓦时,同比上涨16.18%;平均上网电价0.406元/千瓦时,同比下降0.93%。2024Q3发电量为40亿千瓦时(同比+20.77%,环比+85.94%),上网电量38亿千瓦时(同比+20.53%,环比+86.19%),平均上网电价0.399元/千瓦时(同比-3.50%,环比-3.90%)。
利辛电厂二期(2*660MW)的两台机组分别于2024年8月31日以及2024年9月30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运行,转让商业化运营,Q3发电环比大幅上涨。展望未来,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六安电厂已经于2024年上半年全部实现开工建设,并成功取得明光市岭东和岭西合计50万千瓦风电项目、毛集实验区9万千瓦水面光伏项目的建设指标,完成六安市裕安区30万千瓦风电、利辛县南部二期10万千瓦风电等项目所在县区支撑性文件办理,电力业务规模有望持续扩大。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7.17、143.34、203.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79、25.12、29.44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92、0.97、1.14元,当前股价8.16元,对应PE分别为9.3X/8.8X/7.5X,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事件:煤价超预期下跌风险、在建及核增矿井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煤化工成本大幅上涨风险、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
5 | 国海证券 | 陈晨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三季度发电量环比大增,整体业绩同环比提升 | 2024-10-29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
2024年10月25日,新集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同比-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实现18.2亿元,同比-5.0%,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同比-5.4%。加权平均ROE为12.76%,同比减少2.70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32.0亿元,环比+9.5%,同比-6.6%,归母净利实现6.5亿元,环比+12.2%,同比+5.9%,业绩同环比增长。
投资要点:
煤炭业务:前三季度综合售价同比增长带动吨毛利整体上扬。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1388万吨,同比-6.7%,商品煤销量1379万吨,同比-9.5%,商品煤产销量同比下降对业绩产生负面影响。价格端,吨煤售价562元/吨,同比+3.1%,吨煤成本341元/吨,同比+2.1%,售价上行使得吨煤毛利实现221元/吨,同比增长4.8%。
环比看第三季度,量价齐升但受成本增加拖累,盈利小幅下滑。量价端,三季度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452万吨,环比-3.0%,同比-10.5%,商品煤销量468万吨,环比+2.2%,同比-8.0%,吨煤售价558元/吨,环比+0.8%,同比+0.4%,整体看量价环比均有提升。成本端,吨煤成本345元/吨,环比+3.9%,同比+0.8%,成本的上行对盈利形成负反馈,三季度吨煤毛利213元/吨,环比-4.0%,同比-0.2%。三季度板块实现毛利10.0亿元,环比-1.8%,同比-8.2%。
电力业务:三季度发电量环比大幅提升,业绩增幅亮眼。2024年前三季度,发电量实现86.0亿千瓦时,同比+16.1%,上网电量实现81.2亿千瓦时,同比+16.2%。环比看三季度,受板集电厂二期两台机组分别于2024年8月31日、9月30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转入商业化运营影响,三季度公司发电量大幅增长,实现39.9亿千瓦时,环比+85.9%,上网电量实现37.6亿千瓦时,环比+86.2%。
平均上网电价实现0.40元/千瓦时,环比-3.9%。整体在量端增长的带动下,电力业务收入实现15亿元,环比+78.9%,同比+16.3%。
电厂建设有序推进,煤电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完善。公司控股板集电
厂(一期2×100万千瓦、二期2×66万千瓦)、上饶电厂(2×100万千瓦)、滁州电厂(2×66万千瓦)、六安电厂(2×66万千瓦),全资新集一电厂、新集二电厂两个低热值电厂,控股装机容量为798万千瓦,参股宣城电厂(1×63+1×66万千瓦)。目前,板集电厂二期两台机组分别于2024年8月31日、9月30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转入商业化运营,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和六安电厂分别于2024年3月、2024年3月以及2024年6月开工建设,预计在2026年建成投运。整体看,公司积极发展煤电联营,在电厂建设的有序推进下,上下游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将进一步保障盈利稳定。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4/147.9/172.0亿元,同比增长5%/9%/1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3.5/25.1/30.3亿元,同比增长12%/7%/21%,折合EPS分别是0.91/0.97/1.1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2/8.6/7.1倍。考虑到公司长协煤比重高业绩波动小,煤质或将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同时未来电力资产达产后上下游一体化程度加深,业绩增长的同时稳健性再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风险;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煤矿达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火电厂投产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风险。
|
||||||
6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Q3环比业绩大增,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 | 2024-10-27 |
新集能源(601918)
Q3环比业绩大增,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91.89亿元,同比-5.19%,实现归母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5.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5.79%。单Q3看,公司实现营收32.04亿元,环比+9.45%,实现归母净利润6.49亿元,环比+12.1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49亿元,环比+16.79%。面对前三季度市场煤价波动,公司凭借高比例长协煤及煤电一体化,实现了稳健的业绩表现。展望2024Q4,煤价及发电量仍有迎峰度冬的利多、安徽安监边际放松助产销量恢复、利辛电厂二期新投产的两台机组满产满发贡献利润增量。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1/27.1/31.9亿元,同比+19.0%/+7.8%/+18.0%;EPS分别为0.97/1.04/1.2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8.2/7.6/6.5倍。我们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布局推进带来的盈利增长,以及完全实现一体化后带来的更高业绩稳定性,预计公司的估值也将显著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去库&热值提升助量价均稳,电厂旺季投产发售电量高增
煤炭业务:产量方面,2024Q1-3公司原煤产量1558万吨,同比-6.17%,商品煤产/销量1388/1379万吨,同比-6.74%/-9.50%,商品煤产销量均同比下滑。单Q3看,原煤产量520万吨,环比-3.11%,商品煤产/销量452/468万吨,环比-3.05%/+2.24%,Q3原煤产量环比下降或主因报告期内煤矿事故导致短暂停产,产销比达103.5%或主因上半年煤炭库存在迎峰度夏旺季集中去库。价格方面,2024Q1-3公司煤炭平均售价562元/吨,同比+3.14%,煤价逆市增长或主因煤质相比2023年同期显著提升。单Q3看,煤炭平均售价558元/吨,环比+0.75%,或主因煤炭热值小幅提升。电力业务:发电量方面,2023Q1-3实现发电量86.04亿千瓦时,同比+16.14%,上网电量81.16亿千瓦时,同比+16.18%,发售电量同比均显著提升;单Q3看,实现发电量39.94亿千瓦时,环比+85.94%,上网电量37.63亿千瓦时,环比+86.19%,公司发售电量环比大幅增长主因迎峰度夏电力需求增加以及利辛电厂二期3号机组Q3实现投产发电;价格方面,2024Q1-3公司平均上网电价0.4058元/千瓦时,同比-0.93%,电价维持相对稳定。
加速推进煤电一体化,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
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2024年3月,公司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6月,六安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8月31日及9月30日,利辛电厂二期两台机组分别转入商业化运营。公司煤电一体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目前在建的3座电厂于2026年投运,公司有望实现完全煤电一体,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积极发展绿电煤电联营,计划布局毛集实验区4.1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辛县南部1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集二矿塌陷区9万千瓦水面光伏项目,并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1000MW新能源装机容量。分红有望提高:公司属于央企,受益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具备提分红动力,虽然当前公司仍处电厂建设投资期,分红比例较低,但保持着分红比例上升的趋势,随着公司资本开支期结束,基于稳定的盈利水平及高ROE,公司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估值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增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
||||||
7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 | 维持 | 买入 | 电力板块环比大幅好转,助推净利润环比增长 | 2024-10-27 |
新集能源(601918)
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均实现正增长
公司2024Q3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6.63%,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5.86%,环比+12.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49亿元,同比+6.43%。同期,税金及附加费用环比+34.51%,销售费用环比+18.08%,管理费用环比-9.43%,财务费用环比-0.92%。
煤炭单季度产销量及成本均较为稳定
煤炭主营销售收入77.48亿元,同比-6.66%,其中对外销售收入55.92亿元,同比-13.79%,销售成本46.99亿元,同比-7.61%,销售毛利30.49亿元,同比-5.16%。
公司2024前三季度原煤产量1557.71万吨,同比-6.17%,商品煤产量1388.38万吨,同比-6.74%,商品煤销量1378.6万吨,同比-9.5%,其中对外销量996.85万吨,同比-16.49%。
单季度数据来看,Q3吨煤成本为344.5元/吨,同比+0.8%,环比+3.9%,吨煤毛利213.2元/吨,同比-0.2%,环比-4.0%。
电力板块Q3大幅好转,助推净利润环比增长
2024前三季度发电量86.04亿千瓦时,同比+16.14%,上网电量81.16亿千瓦时,同比+16.18%,平均上网电价0.4058元/千瓦时,同比-0.93%。
2024Q3单季度发电量39.94亿千瓦时,同比+20.77%,环比+85.94%。上网电量37.63亿千瓦时,同比+20.53%,环比+86.19%。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26.4/34.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6/1.02/1.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安徽经济发展放缓或其他因素造成未来电厂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的风险;安徽省新能源发展过快造成火电被挤出的风险;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
8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新电厂商业化运营,发电量上升驱动业绩环比增长 | 2024-10-26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2024年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89亿元,同比下降5.19%;实现归母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下降5.0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下降5.79%。
24Q3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增长,盈利能力同环比提升。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下降6.63%、环比增长9.45%;实现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增长5.86%、环比增长12.16%。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4Q3毛利率为42.39%,同比上升1.01pct、环比上升0.92pct;期间费用率为9.64%,同比下降0.19pct,环比下降1.49pct;归母净利率为20.24%,同比上升2.39pct、环比上升0.49pct。
环比来看,24Q3煤炭销量增长、吨毛利下滑。1)产量同环比下降,销量环比增长:24Q3,公司实现原煤产量519.81万吨,同比下降3.09%、环比下降3.11%;实现商品煤销量468.24万吨,同比下降8.02%、环比增长2.24%。2)价格、成本同环比略增:24Q3公司单位煤价为557.79元/吨,同比增长0.45%、环比增长0.75%;单位销售成本为344.54元/吨,同比增长0.83%、环比增长3.91%;从而煤炭单位毛利为213.25元/吨,同比下降0.16%,环比下降3.97%,单位毛利率为38.23%,同比下降0.23pct,环比下降1.88pct。
利辛电厂二期通过168小时试运行,24Q3发电量同环比大增。24Q3,公司发电量为39.9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37.63亿千瓦时,同比大增20.53%、环比大增86.19%,主要是2*660MW的利辛电厂二期项目的两台机组分别于2024年8月31日、2024年9月30日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并转入商业化运营,该项目机组设计供电标准煤耗263g/kWh,预计24Q4利辛电厂二期将持续贡献增量业绩,且2025年有望贡献发电量66亿千瓦时。
新电厂建设有序推进,25年利润总额目标40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六安电厂项目均按计划有序推进,且均计划2026年双机建成投运。同时,公司于2024年10月25日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纲要,资产规模目标550亿元、年营收目标150亿元、年利润目标超40亿元、资产负债率目标控制在65%以内。
投资建议:公司电厂项目陆续开工投产,业绩有望高速增长,且公司煤电一体的经营模式有助于盈利能力稳定于高位、推动估值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23/26.14/31.5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4/1.01/1.22元,对应2024年10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8/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下行,煤质超预期下降,电厂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
||||||
9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李春驰,邢秦浩 | 维持 | 买入 | 煤炭业绩保持稳健,板集二期投产驱动电量大增 | 2024-10-25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2024年10月25日,新集能源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Q1-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89亿元,同比减少5.19%;实现归母净利润18.24亿元,同比减少5.01%;扣非后净利润17.87亿元,同比减少5.7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5.44亿元,同比减少24.49%;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同比减少5.41%。其中,单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同比减少6.63%,环比增加9.45%;实现归母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增加5.86%,环比增加12.16%;扣非后净利润6.49亿元,同比增加6.43%,环比增加16.79%。
点评:
煤炭板块:刘庄煤矿事故影响有限,叠加存煤收入正式入账,单季板块业绩基本稳定。煤炭产销量方面,2024年Q1-3公司原煤产量1557.71万吨,同比-6.17%;商品煤产量1388.38万吨,同比-6.74%;商品煤销量1378.60万吨,同比-9.50%。其中,单Q3原煤产量519.81万吨,同比-3.09%,环比-3.02%;商品煤产量452.36万吨,同比-10.48%,环比-3.13%;商品煤销量468.24万吨,同比-8.02%,环比+2.24%。价格方面,2024年Q1-3煤炭销售均价562元/吨,同比+3.14%。其中,单Q3煤炭销售均价558元/吨,同比+0.45%,环比+2.19%。成本方面,2024年Q1-3商品煤成本341元/吨,同比+2.08%。其中,单Q3商品煤成本345元/吨,同比+0.83%,环比+3.88%。受7月生产事故影响,公司刘庄煤矿停产整顿,致使Q3原煤产量环比减少约16万吨。但公司Q1未入账存煤于Q3正式销售入账,导致Q3商品煤销量环比反增10万吨,助力公司单Q3经营业绩环比基本维持稳定。随着刘庄煤矿正式复产,叠加安徽即将进入“迎峰度冬”保供阶段,安徽煤价底部支撑可观,公司煤炭产量有望实现稳中有增。
电力板块:板集二期电厂如期投产,煤电一体进程再进一步。2024年Q3,受益于板集二期电厂如期投产发电,公司电力板块业绩实现稳中有增。电量方面,公司电量同比高增。2024年Q1-3实现上网电量81.16亿千瓦时,同比+16.14%。其中单Q3上网电量37.63亿千瓦时,同比+13.79%,环比+99.00%。电价方面,受益于安徽电价顶格上浮,公司电力板块实现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405.8元/兆瓦时,同比-0.93%,继续维持较高的电价水平。综合来看,板集二期电厂于9月底正式投产运营,在安徽电力存在硬缺口的背景下公司机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上网电量增长将同步带动电力板块业绩持续提升。同时,板集二期电厂投产也进一步加深公司煤电一体化进程。公司单Q3煤炭自用比例已经提升至39%,较去年同期提升11pct。我们预计随着公司在建电厂持续投产,公司煤炭内销比例有望实现持续提升。
“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确立稳健经营目标,“煤炭-煤电-新能源”产业格局有望初现。公司发布《“十四五”发展规划(中期调整)纲要》,明确公司“十四五”期间“资产规模达550亿元,年营收达150亿元,年利润超40亿元,资产负债率控制在65%以内”量化且稳健的经营目标。同时,公司优化“煤炭-煤电-新能源”产业结构,预计公司将有望在现有煤炭产能基础上持续投建煤电与新能源产能。我们预计到2025年,公司将有望建成多能互补、绿色低碳、智慧高效、治理现代的能源示范企业。
核心优势: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盈利有望持续提升。公司在建及规划燃煤机组容量高达464万千瓦,分布于安徽、江西等地。其中,江西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和六安电厂均已开工,公司预计均于2026年投运。至2026年,公司煤电控股装机有望达到796万千瓦,未来三年装机与板块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未来其电厂的煤炭需求主要由公司自产煤供应,新建电厂有望具备较强的燃料成本优势,形成“煤电一体”产业新格局。至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商品煤由大部分外销转向基本内销,实现从煤炭公司向煤电一体化公司的转型,从而获得稳定盈利实现估值修复。同时,在安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用电量需求增长的大背景下,新建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且我们预计可维持较好的电价水平。叠加安徽电力现货市场加快推进,省内煤电机组有望获得现货增量收益。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新集能源作为中煤能源集团控股的华东地区动力煤央企龙头,其煤炭资产优质、成本管控能力强,叠加未来煤电一体化的协同发展,稳健经营的同时又具有高增长潜力。我们维持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2.60/24.49/28.20亿元;EPS分别为0.87/0.95/1.09元/股;对应10月25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13/8.43/7.32倍。我们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战略实施带来的业绩成长性,目前仍处于低估状态,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煤电利用小时数下滑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煤质下降风险。 |
||||||
10 | 中泰证券 | 杜冲 | 首次 | 买入 | 煤电一体盈利稳增,稀缺成长央企标的 | 2024-08-15 |
新集能源(601918)
报告摘要
新集能源作为安徽四大国有煤企之一,背靠控股股东中煤集团,以煤炭开采洗选为主营业务,规划布局火电业务,实现煤电一体化发展。
煤炭业务:资源优质增产空间大,自用比例有望大幅提升。1)资源储量丰富。新集能源所产煤种属于气煤和1/3焦煤,质量稳定,具有中低灰、特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征,燃煤热效率较高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属于环保型煤炭,是优质的电厂燃料。公司拥有5座完全控股在产矿山,核定产能达到2350万吨,可采储量达到14.67亿吨,测算可采年限约为48年,储量十分丰富。2)远期规划产能达到3590万吨/年。国家发改委在2005年批复新集能源规划矿井12座,规划总产能3590万吨/年。新集能源正推进杨村煤矿(500万吨/年,因供给侧改革而停建)复建工作,同时还有罗园勘察区、连塘李勘察区等四处探矿权,有望在未来贡献产量增长。3)长协占比高,基准价上调助力盈利提高。新集能源长协煤占比在85%左右,高长协占比助力自身煤价中枢稳固。自2022年长协基准价格由535元/吨(2017年执行的)上调至675元/吨后,吨煤售价中枢明显上涨,测算2021-2023年吨煤归母净利润为128.5元/吨,较2017-2020年均值40.9元/吨上涨214.21%,盈利能力显著提高。新集能源2023年控股电厂自用煤炭规模467万吨(占比24%),未来伴随新建电厂的逐步投产,预计2024-2026年对内销售量分别为477、657、1499万吨(自用比例分别为26%、35%、77%)。
电力业务:量增价升打开成长空间,盈利规模稳步扩大可期。1)坐拥大量在建/筹建火电机组,未来增长可期。新集能源拥有四座在产电厂,装机规模达到3314MW,权益装机规模达到1756MW,其中宣城电厂(装机规模为1290MW,权益装机规模为632MW)为参股电厂。公司拥有四座在建电厂,其中利辛板集电厂二期(2*660MW)有望于2024年10月实现投运;同时新集能源上饶(2*1000MW)、滁州(2*660MW)、六安(2*660MW)三座在建电厂于2024年上半年开工建设,预计有望于2026年实现投运。到2026年,新集能源控股火电装机量有望达到7984MW(2023-2026年期间CAGR58%),发电量有望达到412亿千瓦时(2023-2026年期间CAGR33.8%)。2)浮动区间上调带动利润增长,容量电价有望打开增量空间。2021年发改委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2022年新集能源平均上网电价同比上浮20.39%。2022、2023年测算公司度电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04、0.013元/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108.60%、254.49%,利润明显改善。2023年11月能源局宣布自2024年1月1日起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并明确安徽省容量电价按照100元/KW*年执行,2026年起比例提高至不低于165元/KW*年。伴随容量电价标准的不断提高以及新建电厂的投运,预计公司电力板块盈利将大幅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127.17/143.34/203.7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3.79/25.12/29.44亿元,测算每股收益为0.92/0.97/1.14元,当前股价8.52元,对应PE分别为9.3X/8.8X/7.5X。考虑公司煤电一体化具备较高成长性,盈利确定性较强,首次覆盖并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下跌、新建电厂投产不及预期、容量电价政策执行不及预期、研报使用信息数据更新不及时风险。
|
||||||
11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完全煤电一体稳步推进,回调或是布局良机 | 2024-08-13 |
新集能源(601918)
完全煤电一体稳步推进,回调或是布局良机。维持“买入”评级
近期,公司利辛电厂二期3号机组实现并网发电,煤电一体化正在稳步推进。展望下半年,公司基本面仍有边际增量,煤炭业务方面,热值有望从当前4400K增加至4500K、产量有望随着安徽安监边际放松致产销量恢复、价格仍有迎峰度冬的利多;电力业务方面,下半年为用电高峰上网电量或环比上半年增加,利辛电厂二期投产进度超预期,3号机组已于8月初并网发电,4号机组有望于8月底9月初并网发电,新电厂2024年有望贡献更多发电量,增厚公司全年业绩。我们维持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1/27.1/31.9亿元,同比+19.0%/+7.8%/+18.0%;EPS分别为0.97/1.04/1.23元,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布局推进带来的盈利增长,以及完全实现一体化后带来的更高业绩稳定性,预计公司的估值也将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对比中国神华:高比例长协及高度煤电一体化,估值性价比更高
煤电一体化程度:随着利辛电厂二期的两台机组于2024年三季度陆续投产,新集能源内销煤占比有望达到39.5%,对比中国神华约23%的内销煤占比,煤电一体化程度更高,若考虑新集能源供应参股的宣城电厂约200万吨电煤,则煤电一体化程度将达到50%水平,当前盈利稳定性已经大幅增强。长协煤比例:2022-2024年,新集能源年度长协煤占比均在85%左右,对比中国神华80%的年度长协煤占比,新集能源更加受益于长协煤价格带来的稳定盈利。估值水平:我们以“Q2业绩预告的中值乘3+Q1业绩”的方法,预测中国神华及煤炭板块其他公司2024年业绩,对应8月12日收盘价,中国神华及板块个股平均PE分别为13.1/10.0,而新集能源2024年仅8.9倍PE,估值显著偏低。考虑新集能源当前及未来的煤电一体化程度远高于中国神华且年度长协煤比例占优、电厂投产带来业绩高成长有望享受更高估值溢价、2027年公司完全煤电一体化业务模式在煤炭板块内具有稀缺属性、未来稳定盈利叠加高分红带来潜在高股息投资机会,新集能源估值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加速推进煤电一体化,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
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2024年3月,公司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6月,六安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9月,利辛电厂二期有望双机建成投运,公司煤电一体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2026年4座在建电厂投运,公司有望实现完全煤电一体,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积极发展绿电煤电联营,计划布局毛集实验区4.1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辛县南部1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集二矿塌陷区9万千瓦水面光伏项目,并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1000MW新能源装机容量。分红有望提高:公司属于央企,受益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具备提分红动力,虽然当前公司仍处电厂建设投资期,分红比例较低,但保持着分红比例上升的趋势,随着公司资本开支期结束,基于稳定的盈利水平及高ROE,公司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估值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增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
||||||
12 | 德邦证券 | 翟堃,薛磊,谢佶圆 | 维持 | 买入 | 吨煤毛利同比高增,煤电一体未来可期 | 2024-08-01 |
新集能源(60191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4.40%;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10.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11.57%。
煤炭业务:煤质改善&成本管控,吨煤毛利同比高增。1)产销量: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原煤产量1037.9万吨,同比-7.65%;商品煤产量936.02万吨,同比-4.82%;商品煤销量910.36万吨,同比-10.24%。其中,24Q2实现原煤产量536.47万吨,同比-5.9%;商品煤产量466.58万吨,同比-7.9%;商品煤销量457.97万吨,同比-14.5%。2)售价&成本:2024上半年,商品煤综合售价(含税)564.2元/吨,同比+4.53%,不含税售价同比上升24.46元/吨;商品煤单位成本339.0元/吨,同比+2.72%。其中,24Q2商品煤综合售价553.6元/吨,同比+1.89%;综合成本331.6元/吨,同比-1.22%。3)毛利:2024上半年商品煤单位毛利225.2元/吨,同比+7.38%;煤炭业务毛利规模20.5亿元,毛利率40%。其中,24Q2商品煤单位毛利222.1元/吨,同比+6.91%,依然处于高位。
电力业务:量价齐升,盈利稳健。1)发售电量: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发电量46.1亿千瓦时,同比+12.41%;上网电量43.53亿千瓦时,同比+12.66%。其中,24Q2实现发电量21.48亿千瓦时,同比-0.7%;上网电量20.21亿千瓦时,同比-1.0%。2)电价方面:2024上半年,公司电力业务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下同)0.4115元/千瓦时,同比+1.28%;电力业务实现收入17.91亿元,同比+14.1%。3)板集电厂受益于机组性能稳定、煤源煤质可靠,机组具备顶峰能力强、调节灵活等特点,2024年1-5月容量电价平均获得率为99.79%,执行情况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电力项目远期增量可观,煤电协同有望深化。当前公司控股板集电厂一期(2*100万千瓦),全资新集一电厂、新集二电厂两座低热值电厂,控股装机容量为202.4万千瓦,同时参股宣城电厂(1*63+1*66万千瓦)。根据我们梳理,公司未来在建及规划项目总装机规模达5960MW,权益装机为3874MW,电力业务成长可期。根据投资者问答平台,板集电厂二期已于2022年11月开工,预计于2024年10月双机运行。公司新建火电项目将以自产煤供应为主,以北方长协煤炭、进口煤炭为辅,新项目投运之后,煤电协同程度有望进一步提升。根据我们测算,2025-2027年电厂耗煤量覆盖自产煤的比例分别为52%、85%、100%。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在建火电项目规模以及煤电协同的提升空间,公司盈利成长性及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夯实。我们维持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23.3、25.0、29.2亿元,按照7月30日收盘价计算,对应PE为9.4、8.8、7.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煤炭价格大幅下跌;2)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3)新项目投产进度不及预期。 |
||||||
13 | 山西证券 | 胡博,刘贵军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煤电一体化增量可期 | 2024-08-01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半年报: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4.40%;实现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10.1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11.57%;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同比-10.0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8.42%,同比减少2.3个百分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亿元,同比-10.24%。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397.52亿元,同比+15.1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实现144.03亿元,同比+11.21%。
事件点评
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归母净利润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略降,主因商品煤销量较上年同期减少。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同比
12.99%,环比-4.27%;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19.03%,环比-3.25%;扣非后净利润5.56亿元,同比-21.03%,环比-4.5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7亿元,同比-38.26%,环比-20.57%,主因煤炭收入下降影响相关现金流入;管理费用1.88亿元,同比+33.48%,环比+16.20%,主因工资性费用及社保基数调整。
煤炭业务:24H1商品煤产销量下降但售价提升,综合影响收入减少3.38亿元。24H1公司商品煤产量实现936.02万吨,同比-4.82%;销量实现910.36万吨,同比-10.24%,较上年同期减少103.87万吨;煤炭主营销售收入实现51.36亿元,同比-6.17%,销售毛利实现20.50亿元,同比-3.62%,不含税售价上升24.47元/吨至564.2元/吨,煤炭业务综合影响收入减少3.38亿元。其中24Q2公司商品煤产量实现466.58万吨,同比-7.90%;销量实现457.97万吨,同比-14.53%;煤炭主营销售收入实现25.35亿元,同比-12.92%;不含税售价上升20.25元/吨至553.6元/吨,较一季度环比下降21.29元/吨。综合来看,24H1公司煤炭产销量收缩但售价上涨,主因安徽主产地安全监察
趋严下产量管控严格。
电力业务:24H1电力板块量价齐升,综合影响收入增加2.18亿元。24H1公司上网电量实现43.53亿千瓦时,同比+12.66%,上网电价为0.41元/千瓦时,同比+1.28%。其中24Q2上网电量同比-0.98%,环比-13.34%。24H1公司电力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7.91亿元,综合影响收入增加2.18亿元。我们认为公司上半年电量电价均整体上行主因安徽区域用电需求旺盛,而二季度上网电量略有回落主要受高基数及来水较好下水电电量提升影响。
后续装机容量提升空间大,煤电一体化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公司将建设新型煤电一体化基地。目前公司已投产煤电装机为200万千瓦,目前利辛电厂二期(2*660MW)、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六安电厂(2*660MW)在建,后续装机量提升空间大。目前在运两个电厂煤炭消耗量约占公司产量40%左右;随着后续煤电项目建成投运,公司煤炭产能和电力装机将逐步提升,煤电一体化的协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0.82\0.92\0.99元,对应公司7月31日收盘价8.63元,2024-2026年PE分别为10.5\9.4\8.7。公司区位优势显著,安徽地区经济发展增速快,电力需求强劲,且公司背靠中煤集团,因此我们看好装机增长下公司业绩提升以及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给公司带来的估值提升空间,继续维持“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风险;煤炭价格超预期下行风险;火电利用小时
数下降风险;电价下降风险;安生产生风险;资产注入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等。。 |
||||||
14 | 国投证券 | 周喆,林祎楠 | 维持 | 买入 | 上半年煤炭销量减少+费用增加影响业绩,整体经营符合预期 | 2024-08-01 |
新集能源(601918)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4.40%;归母净利润约11.76亿元,同比-10.11%;扣非归母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11.57%。分季度看,据公司公告,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同比-12.99%,环比-4.27%;归母净利润5.78亿,同比-19.03%,环比-3.25%。
24Q2煤炭产销量及火电发电量同比均降:1)煤炭业务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原煤产量536.47万吨,同比-5.94%,环比+6.99%;商品煤产量466.58万吨,同比-7.90%,环比-0.61%;商品煤销量457.97万吨,同比-14.53%,环比+1.23%。吨煤价格553.63元/吨,同比+1.89%,环比-3.70%;吨煤成本331.56元/吨,同比-1.22%,环比-4.32%;吨煤毛利受益于上半年商品煤煤质较上年度同期有所提高以及成本持续管控最终实现222.07元/吨,同比+6.91%,环比-2.77%。2)电力业务方面,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发电量21.48亿度,同比-0.74%,环比-12.75%;上网电量20.21亿度,同比-0.98%,环比-13.34%。
煤炭销量减少叠加管理费用增加影响24H1业绩:据公司公告,2024H1同比下降主要是商品煤销量较上年同期减少103.87万吨,不含税售价下上升24.46元/吨,综合影响收入减少33791.60万元;售电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83亿度,不含税售价较上年同期上升0.0051元/度,综合影响收入增加21,848.68万元。此外,24H1管理费用同比增加31.59%,系工资性费用及社保基数调整。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6.14亿元、133.01亿元、157.98亿元,增速分别为-1.8%、5.5%、18.8%;净利润23.01亿元、25.07亿元、28.93亿元,增速分别为9.1%、8.9%、15.4%。公司作为中煤集团旗下上市煤企,煤炭资源区位优、储量大,销售煤种以动力煤为主,长协占比高增强业绩稳定性。同时火电在建或拟建项目基本位于安徽省内或周边,与公司所属煤矿距离较近,假设2026年全部火电项目投产后业绩有望大幅放量,届时公司煤电一体化的协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有望实现从煤炭股估值转向煤电一体化稳健资产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13.5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12.02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煤炭价格波动、生产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地质条件变化影响公司煤质风险、探矿权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火电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预测假设及模型误差超预期、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
|
||||||
15 | 开源证券 | 张绪成 | 维持 | 买入 | 公司2024年中报点评报告: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下半年煤和电均有亮点 | 2024-08-01 |
新集能源(601918)
H1业绩稳健,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59.85亿元,同比-4.40%,实现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10.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11.57%。其中,Q2实现营收29.27亿元,环比-4.27%,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环比-3.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6亿元,环比-4.50%。面对上半年市场煤价波动,公司凭借高比例长协煤及煤电一体化,实现了相对稳健的业绩表现。展望2024H2,煤价仍有迎峰度冬的利多、安徽安监边际放松致产销量恢复、下半年为用电高峰上网电量或环比上半年增加、利辛电厂二期投产贡献利润增量。我们上调2024年盈利预测,并维持2025-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5.1(原值24.4)/27.1/31.9亿元,同比+19.0%/+7.8%/+18.0%;EPS分别为0.97/1.04/1.23元,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布局推进带来的盈利增长,以及完全实现一体化后带来的更高业绩稳定性,预计公司的估值也将显著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H1煤质改善量跌价升,电力业务量价齐升
煤炭业务:产量方面,2024H1公司原煤产量1037.9万吨,同比-7.65%,商品煤产/销量936/910万吨,同比-4.82%/-10.24%,商品煤产销量均同比下滑。单Q2看,原煤产量536万吨,环比+6.99%,商品煤产/销量467/458万吨,环比-0.61%/+1.23%,Q2原煤产量环比提升但洗选率下降致商品煤产量环比下降,同时产销率提升1.8pct至98.2%,显示库存增量下降但仍为净增加。价格方面,2024H1公司煤炭平均售价564元/吨,同比+4.9%,煤价逆市增长主因煤质相比2023年同期大幅提升。单Q2看,煤炭平均售价554元/吨,环比-3.5%,主因煤炭价格环比下降,但同比仍+3.1%,主因煤质提升。电力业务:发电量方面,2023H1实现发电量46.1亿千瓦时,同比+12.41%,上网电量43.53亿千瓦时,同比+12.66%,发售电量同比均显著提升;单Q2看,实现发电量21.48亿千瓦时,环比-12.75%,上网电量20.21亿千瓦时,同比-13.34%,公司发售电量环比下降主因水电出力较好挤压煤电需求;价格方面,2024H1公司平均上网电价0.4115元/千瓦时,同比+1.28%,电价上涨主因公司收到1500万元调峰服务费。
加速推进煤电一体化,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
煤电一体化加速推进:2024年3月,公司上饶电厂(2*1000MW)、滁州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6月,六安电厂(2*660MW)正式开工建设,2024年10月,利辛电厂二期有望双机建成投运,公司煤电一体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随着2026年4座在建电厂投运,公司有望实现完全煤电一体,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增强。同时,公司积极发展绿电煤电联营,计划布局毛集实验区4.1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辛县南部1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集二矿塌陷区9万千瓦水面光伏项目,并目标在2025年底实现1000MW新能源装机容量。分红有望提高:公司属于央企,受益央企市值管理政策,具备提分红动力,虽然当前公司仍处电厂建设投资期,分红比例较低,但保持着分红比例上升的趋势,随着公司资本开支期结束,基于稳定的盈利水平及高ROE,公司未来有望实现高分红,估值有望提升。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煤价下跌超预期;新增产能进度不及预期。 |
||||||
16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李春驰,邢秦浩 | 维持 | 买入 | 半年度业绩基本稳健,看好煤电一体化发展的长期优势 | 2024-07-31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2024年7月30日,新集能源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减少4.40%;实现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减少10.11%;扣非后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减少11.57%。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5亿元,同比减少10.24%;基本每股收益0.45元/股,同比减少10.00%。其中,单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同比减少12.99%,环比减少4.27%;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减少19.03%,环比减少3.25%;扣非后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减少21.03%,环比减少4.50%。
点评:
煤炭板块:安监力度升级叠加刘庄煤矿停产整顿,煤炭产量同比下滑。煤质提升实现以价补量,板块业绩基本维持稳定。煤炭产销量方面,2024年H1公司原煤产量1037.90万吨,同比-7.65%;商品煤产量936.02万吨,同比-4.82%;商品煤销量910.36万吨,同比-10.24%。其中,单Q2原煤产量536万吨,同比-6.02%,环比+6.99%;商品煤产量467万吨,同比-7.82%,环比-0.43%;商品煤销量458万吨,同比-14.52%,环比+1.33%。价格方面,2024年H1煤炭销售均价564元/吨,同比+4.53%。其中,单Q2煤炭销售均价546元/吨,同比+0.45%,环比-5.11%。成本方面,2024年H1商品煤成本339元/吨,同比+2.72%。其中,单Q2商品煤成本332元/吨,同比-1.19%,环比-4.33%。综合来看,2024年3月淮河能源集团谢桥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全省煤炭安全监管力度有所加强,Q2安徽省原煤累计产量为2540万吨,同比-10.82%。同时,5月国家矿山安全局安徽局就2023年顶板事故责令公司刘庄煤矿停产整顿。安监力度升级叠加刘庄煤矿停产整顿,公司煤炭产销量同比下滑,但下降幅度低于安徽省整体水平。且得益于煤质提升,公司煤炭板块实现以价补量。我们预计下半年随着煤矿生产安全事故影响逐步减弱,公司煤炭产量有望恢复至正常水平。
电力板块:煤电联营优势突出,板集二期电厂即将投产有望贡献业绩增长。2024年上半年,受益于电价电量同比双提升的优势,公司电力板块业绩实现稳中有增。电量方面,板集一期电厂实现发电量同比高增。2024年H1实现发电量46.10亿千瓦时,同比+12.41%。其中单Q2发电量21.48亿千瓦时,同比-0.74%,环比-12.75%。电价方面,受益于安徽电价顶格上浮,板集一期电厂实现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411.5元/兆瓦时,同比+1.28%,继续维持较高的电价水平。我们预计,随着板集二期电厂在下半年落地投产发电,公司电力板块业绩有望实现同比提升,为公司创造增量业绩贡献。
核心优势:煤电一体化协同发展,盈利稳定估值有望提升。公司在建及规划燃煤机组容量高达596万千瓦,分布于安徽、江西等地。其中,板集电厂二期有望于2024年10月投产;江西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和六安电厂均已开工,公司预计均于2026年投运。至2026年,公司煤电控股装机有望达到796万千瓦,未来三年装机与板块业绩有望实现高速增长。未来其电厂的煤炭需求主要由公司自产煤供应,新建电厂有望具备较强的燃料成本优势,形成“煤电一体”产业新格局。至2027年公司有望实现商品煤由大部分外销转向基本内销,实现从煤炭公司向煤电一体化公司的转型,从而获得稳定盈利实现估值修复。同时,在安徽经济高速发展推动用电量需求增长的大背景下,新建煤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有望维持高位,且我们预计可维持较好的电价水平。叠加安徽电力现货市场加快推进,省内煤电机组有望获得现货增量收益。
盈利预测及估值:新集能源作为中煤能源集团控股的华东地区动力煤央企龙头,其煤炭资产优质、成本管控能力强,叠加未来煤电一体化的协同发展,稳健经营的同时又具有高增长潜力。基于公司Q2煤炭产销量下滑的影响,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22.60/24.51/28.22亿元;EPS分别为0.87/0.95/1.09元/股;对应7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73/8.97/7.79倍。我们看好公司煤电一体化战略实施带来的业绩成长性,目前仍处于低估状态,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煤电利用小时数下滑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煤质下降风险。 |
||||||
17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同比有所下滑,未来增量可期 | 2024-07-31 |
新集能源(601918)
受煤价调整影响,业绩同比有所下滑
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披露,2024H1营业收入为59.85亿元,同比-4.40%;归母净利润为11.76亿元,同比-10.1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38亿元,同比-11.57%;经营现金流净额为17.55亿元,同比-10.24%。我们认为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到煤价淡季下跌的影响所致。
煤炭业务较为稳定,吨煤售价环比略有调整
2024H1公司煤炭业务销售收入为51.4亿元,同比-6.17%,其中对外销售收入为40.2亿元,同比-9.75%。2024H1原煤产量为1037.9万吨,同比-7.65%,商品煤产量为936.02万吨,同比-4.82%,商品煤销量为910.36万吨,同比-10.24%,其中对外销量711.98万吨,同比-13.98%。
从单季度数据来看,2024Q2吨煤售价为553.6元/吨,同比+1.9%,环比-3.7%;单吨成本为331.6元/吨,同比-1.2%,环比-4.3%;吨煤毛利222.1元/吨,同比+6.9%,环比-2.8%。
电力业务未来增量可期
中煤新集利辛发电子公司2024H1营业收入为17.88亿元,同比+13.8%,净利润为2.54亿元,同比+29.9%。上半年发电量为46.1亿千瓦时,同比+12.41%,上网电量为43.53亿千瓦时,同比+12.66%,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4115元/千瓦时,同比+1.28%。
公司目前在建电厂包括利辛电厂二期(132万千瓦)、上饶电厂(200万千瓦)、滁州电厂(132万千瓦)、六安电厂(132万千瓦),合计新增装机容量为596万千瓦,增量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26.4/34.2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86/1.02/1.3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安徽经济发展放缓或其他因素造成未来电厂投资回报率低于预期的风险;安徽省新能源发展过快造成火电被挤出的风险;在建项目投产不及预期风险。 |
||||||
18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电力业务盈利增强 | 2024-07-31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2024年7月30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85亿元,同比下降4.40%;实现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下降10.1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38亿元,同比下降11.57%。
24Q2归母净利润环比略降,归母净利率环比提升。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7亿元,同比下降12.99%、环比下降4.27%;实现归母净利润5.78亿元,同比下降19.03%、环比下降3.25%。从盈利能力来看,公司24Q2毛利率为41.47%,同比上升1.43pct、环比下降0.49pct;期间费用率为11.12%,同比上升2.51pct;归母净利率为19.75%,同比下降1.47pct、而环比提升0.21pct。
煤炭产销量24Q2同比下降,是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1)产销量同比下降、环比增长:24Q2,公司实现原煤产量536.47万吨,同比下降5.94%、环比增长6.99%;实现商品煤销量457.97万吨,同比下降14.53%、环比增长1.23%。
2)价格同比逆势增长,成本同环比均降:24Q2公司单位煤价为553.63元/吨,同比增长1.89%、环比下降3.70%;单位销售成本为331.56元/吨,同比下降1.22%、环比下降4.32%;从而煤炭单位毛利为222.07元/吨,单位毛利率为40.11%,同比提升1.89pct。
电力板块24H1盈利提升。24Q2,公司发电量为21.4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20.21亿千瓦时,同比略降0.98%、环比下降13.34%。从24H1情况来看,公司发电量实现46.1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实现43.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66%;同时,平均上网电价为0.4115元/千瓦时,同比略增1.28%;公司发电业务目前主要的经营主体中煤新集利辛发电公司24H1实现利润总额为3.38亿元,同比增长29.69%,经营利润率为18.91%,同比增长2.31pct。此外,公司24H1实现投资净收益0.59亿元,同比大增51.08%,考虑到公司投资净收益主要来自于参股的宣城电厂,因此,我们预计宣城电厂24H1盈利也有所提升。
新电厂陆续开工,煤电一体可期。公司在建的板集电厂二期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投产,滁州电厂冷却塔环基浇筑完成,六安电厂主要构建筑桩基施工完成等重大节点目标,均进入建设环节,新项目投产可期。
投资建议:公司电厂项目陆续开工投产,业绩有望高速增长,且公司煤电一体的经营模式有助于盈利能力稳定于高位、推动估值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06/27.63/33.8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7/1.07/1.30元,对应2024年7月30日收盘价的PE分别为9/8/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价格下行,煤质超预期下降,电厂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 |
||||||
19 | 国海证券 | 陈晨,林国松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在建电厂全部开工建设,煤电一体化进程加快 | 2024-07-31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
2024年7月31日,新集能源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9亿元,同比-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实现11.8亿元,同比-10.1%,基本每股收益为0.45元,同比-10.0%。加权平均ROE为8.42%,同比减少2.29个百分点。分季度来看,二季度营业收入实现29.3亿元,环比-4.3%,同比-13.0%,归母净利润实现5.8亿元,环比-3.3%,同比-19.0%,业绩环比变动较少。
投资要点:
煤炭业务:热值改善叠加高比例长协,综合售价同比小幅上涨。产销量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936万吨,同比-4.8%,商品煤销量910万吨,同比-10.2%,吨煤售价564元/吨,同比+4.5%,吨煤成本339元/吨,同比+2.7%,吨煤毛利225元/吨,同比+7.4%。公司上半年吨煤毛利上涨,得益于售价的同比上涨,主要原因:1)长协比例高、市场价格影响小,2024年公司长协煤占比维持在85%;2)煤质同比改善,公司2023年三季度煤炭平均发热量回归至4400-4450卡/克左右,预计2024年以来维持该水位的热值。
分季度来看,二季度公司实现商品煤产量467万吨,环比-0.6%,同比-7.9%,商品煤销量458万吨,环比+1.2%,同比-14.5%,吨煤售价554元/吨,环比-3.7%,同比+1.9%,吨煤成本332元/吨,环比4.3%,同比-1.2%,吨煤毛利222元/吨,环比-2.8%,同比+6.9%。综合来看,煤炭板块量、价环比下滑共同影响盈利,二季度板块实现毛利10.2亿元,环比-1.6%,同比-8.6%。
电力业务:发电量同比提升。2024年上半年,发电量实现46.1亿千瓦时,同比+12.4%(上年同期基数偏低),上网电量实现43.5亿千瓦时,同比+12.7%。据2023年报披露,随着板集电厂二期年内预期投产,2024年计划发电量达到115亿千瓦时,较2023年发电量104亿千瓦时稳步提升。
在建电厂已全部开工建设,煤电一体化布局进一步完善。截至2024年4月,公司控股板集电厂(一期2×100万千瓦、二期2×66万千瓦)、上饶电厂(2×100万千瓦)、滁州电厂(2×66万千瓦)、六安电厂(2×66万千瓦),全资新集一电厂、新集二电厂两个低热值电厂,控股装机容量为798.4万千瓦,参股宣城电厂(1×63+1×66万千瓦),装机容量129万千瓦,合计权益装机容量563.01万千瓦。截至2024年6月,公司在建电厂已全部开工建设,其中上饶电厂、滁州电厂和六安电厂分别于2024年3月、3月以及6月开工建设。假设未来除上饶电厂使用少量外部煤外,其余电厂建成后全部自用煤,我们预计公司煤炭自供率或将超过90%(截至2024年6月底,自供率为40%),上下游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将进一步保障盈利稳定。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5.35/147.94/172.04亿元,同比增长5%/9%/16%,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3.23/25.25/30.35亿元,同比增长10%/9%/20%,折合EPS分别是0.90/0.97/1.17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5/8.7/7.3倍。考虑到公司长协煤比重高业绩波动小,煤质或将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同时未来电力资产达产后上下游一体化程度加深,业绩增长的同时稳健性再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煤炭市场价格大幅下跌风险;安全生产事故风险;煤矿达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火电厂投产不及预期;政策调控力度超预期风险。
|
||||||
20 | 国投证券 | 周喆,林祎楠 | 维持 | 买入 | 公司24H1经营数据点评:煤炭产销双降,吨煤毛利依旧亮眼 | 2024-07-09 |
新集能源(601918)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经营数据公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煤炭主营销售收入51.37亿元,同比-6.17%,其中对外销售收入40.18亿元,同比-9.75%;煤炭主营销售成本30.86亿元,同比-7.80%;煤炭销售毛利20.50亿元,同比-3.62%。
24H1煤炭业务量跌价升,吨煤毛利表现亮眼:据公司公告,1)产销量方面:24H1公司原煤产量1037.9万吨,同比-7.65%;商品煤产量936.02万吨,同比-4.82%;商品煤销量910.36万吨,同比-10.24%。2)价格方面:24H1公司商品煤单位售价564元/吨,同比+4.53%。3)成本方面:24H1公司商品煤单位成本339元/吨,同比+2.72%。4)毛利方面:24H1公司商品煤单位毛利225元/吨,同比+7.38%。
24H1电力业务量价齐升:据公司公告,24H1公司发电量为46.10亿千瓦时,同比+12.41%;上网电量为43.53亿千瓦时,同比+12.66%;平均上网电价(不含税)为0.4115元/千瓦时,同比+0.37%。
火电项目持续推进,新能源项目亦有储备:公司有4个在建及筹建火电项目,其中板集电厂二期项目计划2024年10月双机建成投产;上饶电厂项目、滁州电厂项目以及六安电厂项目均计划2026年双机建成投运。所有机组投产后,公司火电装机将从目前的200万千瓦提升至796万千瓦。此外,公司亦在开发、储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资源。目前已完工或开工项目有2个:公司办公园区1.57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经完工,毛集实验区5.81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已于近期开工建设;已核准或备案项目有3个:毛集实验区4.1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利辛县南部10万千瓦风电项目、新集二矿塌陷区9万千瓦水面光伏项目。
投资建议:买入-A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5.55亿元、133.01亿元、157.98亿元,增速分别为-2.3%、5.9%、18.8%;净利润23.24亿元、25.07亿元、28.93亿元,增速分别为3.6%、9.2%、17.0%。公司作为中煤集团旗下上市煤企,煤炭资源区位优、储量大,销售煤种以动力煤为主,长协占比高增强业绩稳定性。同时火电在建或拟建项目基本位于安徽省内或周边,与公司所属煤矿距离较近,假设2026年全部火电项目投产后业绩有望大幅放量,届时公司煤电一体化的协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从而有望实现从煤炭股估值转向煤电一体化稳健资产估值。给予公司2024年13.5xPE,对应6个月目标价为12.15元。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周期波动风险、煤炭价格波动、生产安全风险、环保风险、地质条件变化影响公司煤质风险、探矿权开发进度不及预期、火电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预测假设及模型误差超预期、煤电利用小时数下降风险、煤电电价下降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