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静待改革成效显现 | 2025-04-28 |
广汽集团(601238)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5Q1公司营收为198.8亿元,同环比分别-8%/-40%,归母净利润为-7.3亿元(2024Q1为12.2亿元,2024Q4为7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8.9亿元(2024Q1为6.9亿元,2024Q4为-24.8亿元)。
业绩表现基本符合我们预期。1)营收层面:销量下滑影响公司Q1营收。公司Q1自主品牌销量同环比下降明显,其中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Q1批发销量分别为6.9/4.7万辆,同比分别-19%/-4%,环比分别-50%/-68%;广汽自主品牌Q1ASP为17.1万元,同环比分别+6%/+48%。2)毛利率:公司Q1销售毛利率为0.2%,同环比为-7%/-4.8%,主因是Q1降库批发下滑较多。3)投资收益:广汽本田/广汽丰田Q1销量分别为9.3/16.2万辆,同比分别-21%/+4%,环比分别-43%/-27%。公司Q1投资收益总额为11.7亿元,同环比分别-36%/-68%,环比下滑主因为Q4有巨湾部分股权转让收益。4)最终公司Q1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3亿元(2024Q1为12.2亿元,2024Q4为7亿元)。
设立GH项目公司,与华为合作加速落地。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公司将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计划以此项目公司为载体,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的汽车品牌,首款产品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公司加速推动回购,增强投资信心。公司截至一季度完成回购股份2.99亿股。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35/47/56亿元,对应公司2025-2027年的PE为23/17/15倍。考虑公司合资品牌逐步触底,集团改革加速,我们认为公司应该享受更高估值,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对外合作进展低预期等。 |
2 | 民生证券 | 崔琰,乔木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十一:2025Q1销量盈利承压,静待改革成果显现 | 2025-04-27 |
广汽集团(601238)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5Q1业绩:2025Q1营业总收入为198.8亿元,同比/环比为-7.8%/-39.8%;2025Q1归母净利润-7.3亿,同比/环比转负;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转负,环比减亏64.0%。
营收短期承压单车ASP有所上升。收入端:2025Q1营业总收入为198.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7.8%/-39.8%。利润端: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9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229.9%/-64.0%。利润转负主要受影响于汽车销量下滑、市场竞争加剧、促销投入加大、政府补助同比减少等综合所致。费用端:2025Q1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6.3%/5.6%/-1.4%/1.9%,同比分别为0.4pts/0.9pts/-1.1pts/0.2pts,环比分别为3.4pts/2.0pts/-1.0pts/-0.5pts。
合资整体承压自主小幅下滑。公司2025Q1批发合计37.1万辆,同比-9.4%。分品牌来看,合资品牌方面,广汽本田205Q1批发9.3万辆,同比-20.7%;广汽丰田2025Q1批发16.2万辆,同比+3.6%。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传祺2025Q1批发6.9万辆,同比-19.0%。广汽埃安2025Q1批发4.7万辆,同比-3.6%。新车方面,合资品牌推出多款纯电新车,包括15-20万中型纯电SUV广汽本田P7、30-50万中大型纯电旗舰轿车广汽本田GT、35-40万豪华型纯电轿车广汽丰田铂智7等。自主品牌推出中大型插混SUV广汽传祺向往S9,以及广汽埃安L4Robotaxi等新车型。我们认为,合资与自主品牌销量虽然都存在一定压力,但新车推出将完善产品矩阵,布局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或驱动经营周期见底反弹。
智驾技术为核心战略换电站网络规模化布局。广汽集团在2025上海车展上发布了以“星灵AI全景图”为核心的智能驾驶战略,计划2025年成为国内智能驾驶第一阵营,并在2027年进入全球第一阵营。在4月23日上海车展,广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更多旗下车型引入巧克力换电标准,并在换电站建设、电池银行业务、换电车型营销推广及退役电池梯次利用等多领域与宁德时代展开全面合作。我们认为广汽在“智能驾驶技术突破+换电生态构建”双轮持续驱动下,有望突破经营周期低谷。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合资品牌龙头,自主竞争力提升,在混动及智能双核驱动下加速对燃油车的替代。产品力升级有望逐步重新帮助公司走出经营周期拐点。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1,246.9/1,441.5/1,67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8/11.5/23.7亿元;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8.04元/股,PB为0.7/0.7/0.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合资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自主品牌盈利不及预期。 |
3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点评:业绩表现符合预期,持续推动一体化改革 | 2025-04-01 |
广汽集团(601238)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广汽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2024Q4公司营收为330.4亿元,同环比分别+5%/+16%,归母净利润为7.0亿元(2023Q4为-0.82亿元,2024Q3为-13.9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2023Q4为-4.51亿元,2024Q3为-15.32亿元)。
业绩表现符合预期。1)营收层面:销量环比大幅改善下公司Q4营收改善明显。公司Q4自主品牌销量同环比均改善,其中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Q4批发销量分别为13.76/14.81万辆,同比分别+24.4%/+14.8%,环比分别+56.2%/+47.5%,其中埃安RT贡献较多销量增量;广汽自主Q4ASP为11.6万元,同环比分别-12%/-23%。2)毛利率:公司Q4销售毛利率为5.1%,同环比为-2%/-0.1%。3)投资收益:合资品牌Q4销量同比仍下滑,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Q4销量分别为16.15/22.01万辆,同比分别-21.1%/-16.7%,环比分别+59.5%/+21.0%。广本/广丰24H2及利润分别为-4.6/19.2亿元,单车盈利分别为-0.2/0.5万元。由于公司12月转让参股公司巨湾部分股权,增加部分投资收益,因此公司Q4投资收益总额为36.7亿元,同环比分别+167%/+854%。4)最终公司Q4实现归母净利润为7.0亿元(2023Q4为-0.82亿元,2024Q3为-13.96亿元)。
设立GH项目公司,与华为合作加速落地。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公司将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计划以此项目公司为载体,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的汽车品牌,首款产品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双方合作加速落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行业竞争加剧,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35/47亿元(原为41/54亿元),我们预测公司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6亿元,对应公司2025-2027年的PE为25/18/16倍。考虑公司合资逐步触底,集团改革加速,我们认为公司应该享受更高估值,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对外合作进展低预期等。 |
4 | 民生证券 | 崔琰,乔木 | 维持 | 买入 | 系列点评十:2024销量盈利承压,2025深改革快转型启动 | 2025-03-31 |
广汽集团(601238)
事件概述:公司发布2024全年业绩:2024全年营业总收入为1077.8亿元,同比-16.9%,2024Q4营业总收入为330.4亿元,同比/环比为+4.8%/+16.0%;2024全年归母净利润为8.2亿,同比-81.4%,2024Q4归母净利润7.0亿,同比环比转盈;2024全年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3.5亿元,同比亏损放大;2024Q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同比/环比亏损放大。
营收环比上升单车ASP下滑。收入端:2024Q4营业总收入为330.4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4.8%/+16.0%。据我们测算,2024Q4单车ASP为11.6万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6/-3.5万元。利润端:2024Q4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4.8亿元,同比/环比分别为-450.3%/-61.9%。利润转负主要受影响于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销量同比下滑、追加商务投入等综合所致。费用端:2024Q4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9%/3.6%/2.4%/-0.4%,同比分别为-3.3pts/-0.7pts/+1.0pts/-0.3pts,环比分别为-2.9pts/-0.5pts/+1.1pts/-2.2pts。
全年销量下降合资整体承压。公司2024全年交付合计200.3万辆,同比-20.0%。分品牌来看,合资品牌方面,广汽本田2024全年批发47.1万辆,同比-26.5%;广汽丰田2024全年批发73.8万辆,同比-22.3%。自主品牌方面,广汽传祺2024全年销量41.5万辆,同比+2.0%。广汽埃安2024全年销量37.5万辆,同比-21.9%。
深改革快转型启动海外出口增速显著。广汽近期围绕自主品牌管理模式及组织机构启动重大改革,以加快全集团转型调整、实现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出口方面,广汽拓展整车出口,多款车型登陆中亚、东南亚、非洲、美洲等多个重点国家和地区,标志着广汽集团进入新的全球增长期;同时,广汽加快推动在东南亚等重点市场的本地化生产。我们认为广汽在自主战略改革和出口加速的背景下,有望尽快走出经营周期拐点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合资品牌龙头,自主竞争力不断提升,在混动及智能双核驱动下加速对燃油车的替代。自主产品力有望逐步重新帮助公司走出经营周期拐点。我们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收入为1,246.9/1,441.5/1,673.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8/11.5/23.7亿元;对应2025年3月28日收盘价8.49元/股,PB为0.75/0.75/0.74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合资车型销量不及预期;自主品牌盈利不及预期。 |
5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合作华为持续推进 | 2025-01-13 |
广汽集团(601238)
投资要点
公司公告:广汽集团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全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为8-12亿元,同比-72.91%~-81.94%;预计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33~-47亿元(2023年同期为35.7亿元)。2024Q4公司归母净利润预告中值为8.8亿元(2023Q4为-0.82亿元,2024Q3为-13.96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预告中值为-21.30亿元(2023Q4为-4.51亿元,2024Q3为-15.32亿元)。
业绩表现基本符合预期,竞争加剧背景下公司追加较多商政投入影响当期利润。1)销量层面:公司Q4自主品牌销量同环比均改善,其中广汽乘用车/广汽埃安Q4批发销量分别为13.76/14.81万辆,同比分别+24.4%/+14.8%,环比分别+56.2%/+47.5%,其中埃安RT贡献较多销量增量;合资品牌Q4销量同比仍下滑,其中广汽本田/广汽丰田Q4销量分别为16.15/22.01万辆,同比分别-21.1%/-16.7%,环比分别+59.5%/+21.0%。2)商务政策投入较多:为应对市场竞争,公司及投资企业在2024年追加销售补贴等商务政策的投入约180亿,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表现。
设立GH项目公司,与华为合作加速落地。2025年1月10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公司将投资设立GH项目公司,注册资本为15亿元。计划以此项目公司为载体,与华为深度融合各自优势,通过联合定义和设计,在产品开发、营销策略以及生态服务等多个领域展开全面合作,打造基于全新架构、技术领先的全新的汽车品牌,首款产品定位于30万级豪华智能新能源车。双方合作加速落地。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商政投入规模超我们预期,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值至10.7亿元(原为14亿元),维持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为41/54亿元,对应公司2024-2026年的PE为80/21/16倍。考虑公司合资逐步触底,集团改革加速,我们认为公司应该享受更高估值,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对外合作进展低预期等。 |
6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孟璐 | 维持 | 买入 | 发布番禺行动,聚焦大自主 | 2025-01-08 |
广汽集团(601238)
投资要点
复盘:行业层面:合资品牌在行业新能源转型浪潮中步伐相对较慢,央国企车企市占率/盈利能力随之下滑较快。公司层面:广汽自主销量表现稳定,埃安2024年相对承压。广本/广丰自2023年起销量业绩承压,其中广本已进行减值&减员赔偿。
自主品牌:发布三年“番禺行动”,聚焦大自主。对自主品牌的管理模式由战略管控向经营管控转变,同步实施相关组织机构改革。目标为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1)传祺埃安积极降本提效。传祺与华为深入合作,推出全新的中高级SUV、MPV和轿车三大系列车型,全部搭载华为的高阶智驾技术。埃安最大化合并机构降本提效,各职能部门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并或分设,在确保埃安相对独立运营的同时合并机构、精简流程。此外2025年埃安将进入增程细分市场。2)深度合作华为打造新能源新品牌。“华为智能化+广汽智造”的深度合作,打造全新品牌。3)国际化进程全面提速。国际市场拓展是番禺行动重点改革举措之一,公司提出到2027年进入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挑战出口50万辆的目标。
合资:减值降本维持健康运营。1)优化产能保持健康运营。合资公司未来两三年的策略以维持健康运营为主,确保最低盈利并避免亏损。其中,广汽丰田将占主导地位,广本产线减值&减员赔偿影响已在24Q3处理完毕,全年合计约14.5亿元开支,其产能已从77万台优化至60万台。2)积极进行电动化转型。丰田:在全球及中国的新能源智能网联产品将在2026年底至2027年密集推出,届时广汽丰田有望进入新增长周期。本田全新电动车工厂将于2024年底正式投产。将通过e:N系列和全新品牌“烨”,持续扩大纯电产品阵容。
前沿产业:积极布局持续迭代。1)发布飞行汽车品牌,持续推动低空经济领域的产业布局和技术创新。2)广汽集团智能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方面均进行积极拓展。3)自主研发+对外合作运营全链条的L4出行生态。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2024年广汽本田及其他资产的减值,我们下调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期值14亿元(原为24亿元),考虑公司番禺行动下自主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至41/54亿元(原为31/40亿元),选取A股上市的车企上汽集团/长城汽车/赛力斯/长安汽车作为公司的可比公司,对应2024~2026年PE均值为23/16/12倍(2025年1月6日)。考虑公司合资逐步触底,集团改革加速,我们认为公司应该享受更高估值,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