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 | 维持 | 买入 | 境外收入增速快,煤化工和实业助增长 | 2025-08-27 |
中国化学(601117)
境外收入增速较快。2025H1公司实现营收907.22亿元,同比下降0.35%;其中,化学工程实现营收748.12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比83.06%;基建实现营收91.1亿元,同比下降10.02%,占比10.11%;环境治理实现营收5.11亿元,同比下降54.58%,占比0.57%;实业及新材料实现营收48.3亿元,同比增长8.73%,占比5.36%;现代服务业实现营收8.05亿元,同比增长7.81%,占比0.89%。公司境内实现营收634.69亿元,同比下降8.93%,境外实现营收265.99亿元,同比增长28.75%。报告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增长9.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0.03亿元,同比下降1.56%。报告期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100.33亿元,同比多流出54.62亿元。
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新签合同稳中有升。公司2025H1毛利率为9.58%,同升0.18pct,净利率为3.74%,同升0.3pct。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2060.92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境内新签合同1646.08亿元,同比增长1.46%,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9.87%;境外新签合同414.84亿元,同比增长0.36%。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1986.35亿元,占比96.38%;新签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合同15.94亿元,占比0.77%;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54.89亿元,占比2.66%;新签现代服务业合同3.21亿元,占比0.16%。
煤化工和实业项目成为增长点,境外市场表现亮眼。公司在传统化工、新型煤化工、化工新材料、绿色环保技术、氢能利用等多个领域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式形成了系列工艺技术和工程技术,突破了己二腈、冷氢化法多晶硅、POE弹性体、高端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煤化工业务国内市占率超过90%。海外业务方面,公司在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年度十大国别市场合同额占比超过70%,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完成合同额超过1000亿美元,积累了宝贵的市场开发和项目执行经验。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84、66.15、72.36亿元,分别同比+6.96%/+8.73%/+9.38%,对应P/E分别为8.32/7.65/7.00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王雯 | 维持 | 买入 | 境外收入增速近30%,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 2025-08-27 |
中国化学(601117)
业绩稳步提升,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5年中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907.22亿元,同比-0.35%,实现归母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9.26%,扣非归母净利润30.03亿元,同比-1.56%,单季度看,25Q2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0.69、16.57亿元,同比分别+0.44%、+2.12%,扣非归母净利润15.91亿元,同比-16.23%,扣非归母净利润低于归母净利润主要系非经常性损益中:1)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罚没利得、违约金等)同比增加1.66亿;2)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及处置损益同比少亏1.92亿,25H1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19.69%,截止8月26日收盘,公司股息率(TTM)为3.45%。
化工工程稳步增长,海外收入增速近30%
分业务看,25H1公司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及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收入分别为748.12、91.10、5.11、48.30、8.05亿元,同比分别+1.21%、-10.02%、-54.58%、+8.73%、+7.81%,毛利率分别为10.17%、7.10%、6.26%、4.78%、12.59%,同比分别+0.28、+1.30、-2.05、-4.82、+3.11pct,核心主业化工工程业务维持稳步增长,同时毛利率亦有改善。25H1公司境内/境外实现收入634.69、265.99亿元,同比分别-8.93%、+28.75%,毛利率分别为9.85%、8.90%,同比分别+0.66、-1.20pct。
盈利能力有所改善,收现比提升明显
25H1公司毛利率9.58%,同比+0.19pct,期间费用率5.34%,同比+0.29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0.03、+0.12、-0.23、+0.38pct,25H1公司财务费用1.12亿元,同比减少2.11亿元,下降65.37%,财务费用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公司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损失减少1.47亿所致。25H1公司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占收入的比重同比下降0.09pct至0.01%,综合影响下25H1公司净利率3.74%,同比+0.30pct。25H1CFO净额为-100.33亿元,同比多流出54.62亿元,25H1公司收现比99.58%,同比+9.34pct,付现比102.88%,同比+9.72pct。
中长期增长可期,维持“买入”评级
往后看,我们认为出海仍为公司业务主旋律,煤化工投资加速放量有望给公司带来额外业绩增量,同时化工实业转型亦有望带动利润及现金流改善,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69、75亿元,对应25-27年PE分别为8.1、7.3、6.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景气度不及预期,新签订单毛利率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工程订单结转速度放缓,煤化工投资不及预期。 |
3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张渌荻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稳健增长,新建实业项目顺利投产 | 2025-05-01 |
中国化学(60111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业绩稳健提升,境外新签合同金额增速较快。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1866.13亿元,同增4.14%;归母净利润56.88亿元,同增4.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15亿元,同增6.02%。新签合同额3669.40亿元,同增12.30%。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2536.27亿元,同增12.15%,占比69.12%;境外新签合同额1133.13亿元,同增12.63%,占比30.88%。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3507.28亿元,占比95.58%;新签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合同额38.09亿元,占比1.04%;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83.25亿元,占比2.27%;新签现代服务业合同额10.72亿元,占比0.29%。 2025Q1营业收入446.53亿元,同降1.15%,归母净利润14.45亿元,同增18.7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增22.63%。2025Q1新签合同额1132.1亿元,同降11.5%。
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一季度现金流有所承压。公司2024年毛利率为10.11%,同升2.1pct,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及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毛利率分别为10.7%/6.2%/11.1%/7.53%/12.79%,分别同比+0.83pct/-0.89pct/-0.25pct/-0.54pct/+3.78pct。净利率为3.36%,同升0.01pct。2025Q1毛利率为9.3%,同升1.29pct,净利率为3.59%,同升0.58pct。2024年公司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87.22亿元,同比少流入4.12亿元;2025Q1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150.97亿元,同比多流出83.27亿元。
新建投产实业项目成为增长点,境外市场开拓迈上新台阶。实业发展方面,2024年底,内蒙新材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赛鼎科创3万吨/年相变储能材料项目顺利建成投产,产出合格产品并实现达产目标,新建投产实业项目成为公司实业板块新的效益增长点。海外业务方面,公司在埃及、哈萨克斯坦等年度十大国别市场合同额占比超过70%,同时成功进入匈牙利、玻利维亚、摩洛哥、吉尔吉斯斯坦等4个新国别市场。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0.83、66.05、72.15亿元,分别同比+6.94%/+8.59%/+9.24%,对应P/E分别为7.58/6.98/6.3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4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任嘉禹 | 维持 | 买入 | Q1扣非业绩高增23%,关注煤化工&化工实业转型升级 | 2025-05-01 |
中国化学(601117)
业绩稳步提升,看好煤化工投资放量
公司发布24年报&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营业收入1858.44亿元,同比+4.20%,实现归母净利润56.88亿元,同比+4.82%,扣非归母净利润55.15亿元,同比+6.02%,单季度看,24Q4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6.91、18.5亿元,同比分别+9.23%、+8.62%,25Q1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4.99、14.45亿元,同比分别-0.98%、+18.77%,扣非归母净利润14.12亿元,同比+22.63%,业绩稳健增长。往后看,我们认为出海仍为公司业务主旋律,24年公司新签境外订单1133.13亿元,同比+12.63%,占新签订单比例达30.88%,此外,煤化工投资加速放量有望给公司带来额外业绩增量,同时化工实业转型亦有望带动利润及现金流改善,打造第二增长曲线。24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为19.98%,截至4月29日收盘对应24年股息率为2.51%,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69、75亿元(25-26年前值为62、6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化工工程稳步增长,订单持续扩容
分业务看,24年公司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及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收入分别为1521.82、205.96、22.15、87.50、15.63亿元,同比分别+6.89%、-6.36%、-22.06%、+13.42%、-47.71%,毛利率分别为10.70%、6.20%、11.10%、7.53%、12.79%,同比分别+0.83、-0.89、-0.25、-0.54、+3.78pct,核心主业化工工程业务维持稳步增长,同时毛利率亦有改善。订单方面,24年公司累计新签3669.40亿元,同比+12.3%,其中化工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分别新签2762.68、649.40、95.20亿元,同比分别+5.80%、+56.28%、+19.19%。
毛利率小幅改善,现金流仍处于较好水平
24年公司毛利率10.1%,同比+0.70pct,期间费用率5.81%,同比+0.51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1、+0.24、+0.06、+0.21pct,公司管理及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由于人员薪酬、折旧费的增加以及汇兑损失增加。25Q1毛利率同比+1.29pct至9.30%,期间费用率同比+0.47pct至5.23%。24年公司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合计8.08亿元,同比多损失2.21亿元,综合影响下净利率3.36%,同比+0.01pct。24年公司CFO净额为87.22亿元,同比少流入4.12亿元。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景气度不及预期,新签订单毛利率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工程订单结转速度放缓,煤化工投资不及预期。 |
5 | 国信证券 | 任鹤,朱家琪 | 维持 | 增持 | 经营稳健,实业转型稳步推进 | 2024-11-12 |
中国化学(601117)
核心观点
年内收入业绩保持小幅增长,单三季度业绩在低基数上增速较高。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347.5亿元,同比增长2.3%;实现归母净利润38.4亿元,同比增长3.1%;单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1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亿元,同比增长28.6%。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2840.8亿元,同比+0.07%,其中化学工程/基础设施/实业新材料业务分别实现新签合同额2117/500/64亿元,同比-5.9%/+27.6%/+19.1%。单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805亿元,同比-18.6%,环比增加6.4%。公司上年同期二季度基数较高而三季度基数较低,导致单季度业绩波动较大,总体来看,2024年至今公司订单和业绩保持低个位数小幅增长。
毛利率和费用率同步小幅提升,净利率维持稳定。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为9.08%,同比增加0.86个百分点;净利率为3.14%,同比上升0.07个百分点。单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为8.42%,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3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2.51%,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35个百分点。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39%,同比上升0.70个百分点,其中管理/研发/销售/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7%/3.05%/0.23%/0.24%。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为25.1亿元,研发费用为40.9亿元,分别同比+20.4%/+4.5%。
三季度经营现金流改善,债务压力较小。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6.3亿元,较去年同期多流出22.7亿元,单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0.6亿元,较去年同期少流出25.3亿元。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公司的有息负债率为6.3%,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70.0%,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
实业转型稳步推进。2024年上半年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满负荷生产;天辰齐翔新材料项目丙烯腈生产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华陆新材积极开拓市场,为适应终端客户需要探索生产多类别多型号产品,完成了表面毡气凝胶电池隔热片等新产品的开发和试生产,产品出口国外。赛鼎科创3万吨/年相变储能材料、内蒙新材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二季度顺利中交,7月底转入试车阶段,三季度投入正常生产运行。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公司经营情况总体平稳,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三年将更加聚焦于化学工程主责主业,加大力度开拓海外市场,优化非化学工程业务订单质量,实业及新材料业务随着下游需求改善维持稳健增长。预测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1847/1987/2166亿元(前值2151/2505/2529亿元),同比+3.6%/+7.6%/+9.0%,实现归母净利润55.6/59.2/67.0亿元(前值70.3/77.0/86.3亿元),同比+2.5%/+6.5%/+13.1%,对应PE为8.0/7.6/6.7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项目投资风险;国际投资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实业板块投产风险;盈利预测与估值风险等。 |
6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李娟廷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新签订单稳中有增 | 2024-11-05 |
中国化学(601117)
事件:
2024年10月31日,中国化学公告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47.45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8亿元,同比增长3.09%;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6.51%,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9.08%,同比增加0.8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14%,同比增加0.07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3实现营收437.08亿元,同比+8.42%,环比-4.71%;实现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28.57%,环比-38.44%;ROE为1.65%,同比增加0.25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0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8.42%,同比增加0.47个百分点,环比减少2.3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2.51%,同比增加0.43个百分点,环比减少1.35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三季度盈利同比增加,前三季度新签合同稳中有增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08亿元,同比+33.96亿元,环比-21.58亿元;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2.22亿元,环比-6.24亿元;毛利润36.66亿元,同比+4.79亿元,环比-12.44亿元。期间费用方面,2024Q3公司销售费用为1.26亿元,同比+0.18亿元,环比+0.23亿元;管理费用为8.25亿元,同比+0.89亿元,环比+0.64亿元;研发费用为17.06亿元,同比+2.30亿元,环比+2.86亿元;
财务费用为-0.003亿元,同比-0.228亿元,环比-1.501亿元。2024Q3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51亿元,同比+0.58亿元,环比+2.46亿元;信用减值损失为-0.49亿元,同比-0.61亿元,环比-1.77亿元。
新签合同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2840.8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8亿元,增幅0.07%。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2183.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5.29亿元,增幅9.82%,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6.87%;境外新签合同额657.1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93.21亿元,降幅22.72%,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3.13%。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2710.21亿元,占比95.40%(其中化学工程新签合同额2116.95亿元,占比74.52%);新签勘察设计监理咨询30.91亿元,占比1.09%;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63.64亿元,占比2.24%;新签现代服务业合同额7.80亿元,占比0.27%。其中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新签合同额805.1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3.80亿元,降幅18.59%。三季度公司新签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净化装置EPC工程总承包合同(11.20亿元)、上海市老兵到家拥军便民服务站项目(EPC)合同(20.00亿元)、湖北新祥云新材料有限公司新祥云磷系新材料项目180万吨/年选矿装置10万吨/年磷酸二氢钾装置10万吨/年中端阻燃材料装置1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一铵装置20万吨/年多元素酸性生理专用肥装置及全厂公用工程EPC合同(10.28亿元)、中煤陕西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项目全厂系统工程及辅助设施EPC工程总承包合同(12.58亿元)等合同。
实业项目有序推进,实业强企战略迈开坚实步伐
公司中国化学实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探索“创新技术+特色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以技术研发为“核”,聚焦于高性能纤维、高端尼龙新材料、可降解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和特种化学品研发,主攻己内酰胺、己二腈、气凝胶、环保可降解塑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技术,拓展高附加值的新材料领域,实现“产业反哺、研发支撑、工程优化、产业提升”的有机结合。2024年上半年,化工新材料生产、高端装备制造、电站运营、污水处理等在运实业项目实现“安稳长满优”运行,环保达标排放,产品质量合格,无非计划停车。天辰耀隆己内酰胺项目满负荷生产;中化学装备科技集团所属桂林橡院公司、华谊装备公司、沧州冷却公司均实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高端装备聚焦“化机+橡机+塑机”协同发展;电站运营项目卡尔蒂姆电站运行平稳,持续创效;污废处理项目生产负荷逐步提升,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天辰齐翔、华陆新材等新投运实业项目积累运行数据和生产经验,不断优化运行。天辰齐翔新材料项目丙烯腈生产始终处于满负荷运行;华陆新材积极开拓市场,为适应终端客户需要探索生产多类别多型号产品,完成了表面毡气凝胶电池隔热片等新产品的开发和试生产,产品出口国外。赛鼎科创3万吨/年相变储能材料、内蒙新材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二季度顺利中交,7月底转入试车阶段。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27、2007、218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66、73亿元,对应PE分别9、8、7倍。公司是化学工程龙头企业,实业项目开启第二成长曲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生产安全环保风险项目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实业产品价
|
7 | 国联证券 | 武慧东,朱思敏 | 维持 | 买入 |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新签有结构亮点 | 2024-11-05 |
中国化学(601117)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1-3公司营业总收入为1,347亿元,yoy+2%;归母净利润为38亿元,yoy+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亿元,yoy+5%。其中2024Q3营业总收入为437亿元,yoy+8%;归母净利润为10亿元,yoy+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亿元,yoy+9%。
2024Q3化学工程新签下降,基建和实业新签增长较快
2024Q1-3公司新签合同额为2,841亿元,同比微增;其中2024Q3为805亿元,yoy-19%。分业务,2024Q1-Q3公司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及新材料/勘探设计/现代服务业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117/500/94/64/31/8亿元,分别yoy-6%/+28%/+26%/+19%/-15%/-67%;其中2024Q3新签合同额分别为614/148/4/22/10/2亿元,分别yoy-30%/+103%/-73%/+100%/-2%/-57%。报告期内基建/实业及新材料业务新签合同额实现较快速增长。分区域,2024Q1-3公司境内外新签合同额分别为2,184/657亿元,分别yoy+10%/-23%;其中2024Q3新签合同额分别为561/244亿元,分别yoy+77%/-64%。
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减值转回等对利润亦有正向贡献
2024Q1-3公司综合毛利率9.5%,yoy+0.8pct;2024Q3为8.8%,yoy+0.3pct。2024Q1-3归母净利率为2.8%,同比基本持平;2024Q3为2.3%,yoy+0.4pct。盈利能力呈持续改善态势。期间费用率同比小幅增长。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值转回/营业外收入亦对利润有较好正面贡献,2024Q3公司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为0.5亿元,同比增加0.6亿元,主要原因预计为投资的股票价格有所上涨;2024Q3公司减值转回0.5亿元(vs2023Q3公司减值规模为0.1亿元)。
“两商”战略转型前景值得期待,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016/2,282/2,586亿元,分别yoy+13%/+13%/+1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1/71/81亿元,分别yoy+13%/+16%/+15%EPS分别1.0/1.2/1.3元/股,3年CAGR为15%。受益于化学工程稳步增长以及实业新材料持续放量,“两商”战略支撑公司增长动能及增长质量,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专项债落地不及预期风险;订单推进不及预期风险;应收账款计提坏账风险。
|
8 | 中国银河 | 龙天光,张渌荻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稳健提升,基建、环境和实业增速快 | 2024-11-03 |
中国化学(601117)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47.45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归母净利润38.38亿元,同比增长3.09%。
业绩如期稳健增长。2024Q1-3,公司实现营收1347.45亿元,同比增长2.34%;实现归母净利润38.38亿元,同比增长3.09%;实现扣非净利润38.81亿元,同比增长4.68%。公司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56.32亿元,同比多流出22.65亿元。公司应收账款为355亿元,同比增加74.8亿元。
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Q1-3,公司毛利率为9.08%,同比提高0.86pct;净利率为3.14%,同比提高0.07pct。期间费用率为5.39%,同比提高0.7pct。销售费用率为0.23%,同比持平;管理费用率为1.86%,同比提高0.28pct;财务费用率为0.24%,同比提高0.36pct;研发费用率为3.03%,同比提高0.06pct。摊薄ROE为6.35%,同比下降0.33pct。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9.95%,同比降低1.04pct。
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和实业及新材料销售新签合同增速快。2024年1-9月,公司实现新签合同2840.82 亿元(去年同期为2838.74亿元),同比微增。其中,境内新签合同2183.65 亿元,同比增长9.82%。境外新签合同657.17 亿元,同比下降22.72%。分业务看,建筑工程承包新签合同2710.21亿元,同比微降,其中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分别新签合同2116.95/499.63/93.63亿元,分别同比-5.94%/+27.65%/+26.05%;勘察设计监理咨询新签合同30.91亿元,同比下降14.94%;实业及新材料销售新签合同63.64亿元,同比增长19.09%;现代服务业和其他新签合同36.06亿元,同比增长10.31%。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7.16/62.38/68.35亿元,同比+5.35%/+9.13%/+9.56%,对应P/E为8.78/8.05/7.35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的风险;新签订单不及预期的风险;应收账款回收不及预期的风险。 |
9 | 天风证券 | 鲍荣富,王涛,王雯,任嘉禹 | 维持 | 买入 | Q3业绩快速增长,关注实业项目进展 | 2024-10-31 |
中国化学(601117)
三季度收入业绩稳健增长,彰显龙头经营韧性
公司24Q1-3实现营业收入1341.53亿元,同比+2.38%,实现归母净利润38.38亿元,同比+3.09%,扣非归母净利润38.81亿元,同比+4.68%,其中Q3单季度实现营收435.43亿元,同比+8.57%,归母净利润9.99亿元,同比+28.57%,扣非归母净利润8.31亿元,同比+9.42%,收入业绩均维持稳健增长,盈利能力亦持续向好,彰显龙头经营韧性,其中Q3单季度非经常性损益为1.68亿元,同比+1.5亿元,主要系营业外净收入增加、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及投资收益的增加以及减值的冲回所致。
订单规模保持稳健,关注后续结转速度
新签订单方面,24Q1-3公司累计新签合同2840.8亿元,同比+0.1%,细分来看,24Q1-3公司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勘察设计、实业、现代服务业分别新签2117、500、94、31、64、8亿元,同比分别-5.9%、+27.6%、+26.1%、-14.9%、+19.1%、-66.5%,基础设施及环境治理类订单增速较快。分区域看,24Q1-3公司新签境内、境外订单分别为2183.7、657.2亿元,同比分别+9.8%、-22.7%,占比分别为76.9%、23.1%,境外订单增速下降,我们判断主要由于23年同期公司新签海外大额订单导致基数相对较高。整体看,订单仍保持稳健态势。在四季度财政刺激预期升温下,关注后续订单的结转速度。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Q3现金流净流出收窄
公司24Q1-3毛利率为9.1%,同比+0.86pct,其中Q3单季度毛利率为8.42%,同比+0.47pct。24Q1-3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39%,同比+0.7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同比分别+0.0、+0.28、+0.06、+0.36pct。24Q1-3公司合计计提了0.46亿元的资产及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少计提损失0.6亿元。综合影响下24Q1-3净利率为3.14%,同比+0.06pct。现金流方面,24Q1-3公司CFO净额为-56.32亿元,同比多流出22.65亿元,其中Q3单季度经营性现金净流出10.6亿元,同比少流出25.3亿元,24Q1-3收现比同比+8.04pct至92.1%,付现比同比+6.18pct至95.35%。
实业有前景,关注中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转型实业持续优化商业模式,股权激励等带动经营活力不断提升。考虑到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不及我们此前预期,我们小幅调整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的预测至57、62、68亿元(前值为60、67、75亿元),同比分别+4%、+10%、+9%,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基建投资景气度不及预期,新签订单毛利率不及预期,汇率大幅波动,工程订单结转速度放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