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21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公司勘探、开发取得新进展,积极回购重视股东利益 | 2024-09-12 |
中国海油(600938)
事项:
根据中国海油官网报道,2024年9月4日,公司宣布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2024年9月10日公司宣布超深水天然气勘探再获重大突破。
国信化工观点:
1)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2026年产量有望达到9900桶油当量/日: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位于北部湾海域,平均水深约28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井口平台和1座油气处理终端。计划投产开发井43口,其中采油井28口,注水井14口,评价井兼水源井1口。预计2026年将实现日产约99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公司拥有该项目80%的权益,并担任作业者。
2)荔湾4-1构造超深水海域钻获高产天然气井,标志着超深水碳酸盐岩领域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在珠江口盆地荔湾4-1构造超深水海域钻获一口天然气井,测试日产天然气无阻流量43万立方米,标志着中国超深水碳酸盐岩领域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该井位于珠江口盆地面积最大的富烃凹陷——白云凹陷,距深圳东南约300公里、水深近1640米、垂深近3000米、完钻井深近4400米,在水平段钻遇气层约650米,揭示了中国超深水抱球虫灰岩领域广阔的勘探前景。该发现距离荔湾3-1已有开发设施较近未来设施设备可共享共用,对于经济高效释放珠江口盆地深水天然气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3)油价受到宏观经济与地缘冲突反复拉锯,OPEC+延长自愿减产时间,油价有望触底企稳:8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宽幅震荡下跌趋势。我们认为供给端OPEC+将220万桶/日自愿减产目标再延长2个月至2024年11月底,同时俄罗斯、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国有望在年内剩余时间执行补偿性减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进入补充阶段,且页岩油资本开支不足,增产有限。随着降息周期开启,石油需求有望温和复苏。
4)公司未来天然气占比提升,业绩稳定性大幅增强:2024年8月,公司宣布陵水36-1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至此,公司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个盆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提前实现“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将于2028年左右建成陆上鄂东-沁水万亿大气区,2030年左右建成渤海万亿大气区。2024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产量为4610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0.8%(油气净产量同比增长9.3%),主要由于番禺34-1及陆上天然气产量贡献,油气当量占比为21.8%。未来随着三个万亿大气区的建成投产,公司天然气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业绩稳定性大幅增强。
5)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2024年中期分红率为40%,积极回购维护合理市值水平:2024年7月,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将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合人民币每股0.676元(含税),分红率约40%,与往年中期分红率基本持平。公司于9月4日-11日累计斥资3.95亿港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2044.4万股H股股份,占总股本0.043%,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8.46-20.40港元。
6)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8.2/7.9/7.5x,对应H股PE分别为5.6/5.3/5.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2026年产量有望达到9900桶油当量/日
乌石17-2油田群开发项目位于北部湾海域,平均水深约28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1座井口平台和1座油气处理终端。计划投产开发井43口,其中采油井28口,注水井14口,评价井兼水源井1口。预计2026年将实现日产约99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公司拥有该项目80%的权益,并担任作业者。
荔湾4-1构造超深水海域钻获高产天然气井,标志着超深水碳酸盐岩领域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公司在珠江口盆地荔湾4-1构造超深水海域钻获一口天然气井,测试日产天然气无阻流量43万立方米,标志着中国超深水碳酸盐岩领域勘探首次取得重大突破。该井位于珠江口盆地面积最大的富烃凹陷——白云凹陷,距深圳东南约300公里、水深近1640米。该井垂深近3000米,完钻井深近4400米,在水平段钻遇气层约650米。该井揭示了中国超深水抱球虫灰岩领域广阔的勘探前景,有力推动了白云凹陷天然气勘探进程。该发现距离荔湾3-1已有开发设施较近,未来设施设备可共享共用,对于经济高效释放珠江口盆地深水天然气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油价受到宏观经济与地缘冲突反复拉锯,OPEC+延长自愿减产时间,油价有望触底企稳
8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呈现宽幅震荡下跌趋势。我们认为供给端OPEC+将220万桶/日自愿减产目标再延长2个月至2024年11月底,同时俄罗斯、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国有望在年内剩余时间执行补偿性减产;美国战略石油储备进入补充阶段,且页岩油资本开支不足,增产有限。随着降息周期开启,石油需求有望温和复苏。
公司未来天然气占比提升,业绩稳定性大幅增强
2024年8月,公司宣布陵水36-1气田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为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至此,公司在南海北部莺歌海、琼东南、珠江口三个盆地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1万亿立方米,提前实现“南海万亿方大气区”建设。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公司将于2028年左右建成陆上鄂东-沁水万亿大气区,2030年左右建成渤海万亿大气区。2024年上半年,公司天然气产量为4610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0.8%(油气净产量同比增长9.3%),主要由于番禺34-1及陆上天然气产量贡献,油气当量占比为21.8%。未来随着三个万亿大气区的建成投产,公司天然气占比有望持续提升,业绩稳定性大幅增强。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2024年中期分红率为40%,积极回购维护合理市值水平
2024年7月,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司将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合人民币每股0.676元(含税),分红率约40%,分红率与往年中期分红率基本持平。公司于9月4日-9月11日累计斥资3.95亿港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2044.4万股H股股份,占总股本0.043%,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8.46-20.40港元。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8.2/7.9/7.5x,对应H股PE分别为5.6/5.3/5.0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等。 |
||||||
22 | 国海证券 | 李永磊,董伯骏,仲逸涵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点评:2024Q2净利润环比再增,中期股息创历史同期新高 | 2024-09-01 |
中国海油(600938)
事件:
2024年8月29日,中国海油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7.70亿元,同比增长18.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97.31亿元,同比增长25.05%;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27%,同比增长1.11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53.71%,同比增长2.43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5.17%,同比增长1.98个百分点。
其中,公司2024Q2实现营收1153.02亿元,同比+22.20%,环比+3.44%;实现归母净利润400.12亿元,同比+26.43%,环比+0.74%;ROE为5.61%,同比增加0.60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17个百分点。销售毛利率53.99%,同比增加0.58个百分点,环比增加0.57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4.71%,同比增加1.18个百分点,环比减少0.93个百分点。
投资要点:
石油销售实现量价齐升,桶油作业成本同比下降
2024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分化,中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际油价宽幅震荡,布伦特原油均价同比增幅4.4%。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97.31亿元,同比增长25.05%,主要是公司持续增储上产,提质降本增效,油气销量上升和国际油价上涨的综合影响。公司石油液体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612.56亿元,同比增长24.1%;天然气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38.56亿元,同比增加9.7%。
石油液体产品销量达到28210万桶,同比增长10.9%;天然气产品销量达到4311亿立方英尺,同比增长11.7%。石油液体产品平均实现价格80.32美元/桶,同比+6.75美元/桶,天然气产品平均实现价格7.7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0.33美元/千立方英尺。桶油作业成本方面,桶油主要成本为27.75美元/桶油当量,保持良好竞争优势,其中桶油作业成本为6.81美元/桶油当量,同比下降4.9%;折旧,折耗和摊销比上年同期增长11.3%,主要受新油田投产,产量上升的影响。
期间费用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76%/1.50%/0.34%/0.56%,同比-0.15/-0.08/-0.06/0.15pct,销售及管理费用上升主要是公司油气销量上升带来的相关成本的增加;研发费用主要用于公司及其子公司节能减排技术改进、推进能效提升、降低碳排放,核心技术创新及储备,油气领域重点发展方向技术攻关和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研究及开发活动。2024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85.54亿元,同比增加19.00%。
持续推进增储上产,2024Q2净利润环比再增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始终聚焦油气主业,持续推进增储上产,提质降本增效,自2024Q1归母净利润创上市以来历史新高后,2024Q2再次突破历史同期最好水平。2024年上半年,公司桶油净产量达362.6百万桶当量,同比上升9.3%,国内外油气产量均突破历史最好成绩,我们预计公司有望达成2024年净产量700-720百万桶油的目标。2024Q2,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0.12亿元,同比+83.64亿元,环比+0.74%;其中实现毛利润622.54亿元,同比+118.57亿元,环比+27.00亿元。据公司公告,2024Q2石油液体产品均价达到80.32美元/桶,同比上涨9.17%,环比上涨1.99%;天然气产品均价达到7.7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下降4.06%,环比上涨1.30%。期间费用方面,2024Q2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8.35/17.69/4.27/15.79亿元,同比-0.41/+0.62/+0.20/+7.36亿元,环比-0.49/+1.47/+0.91/+18.89亿元。
2024年上半年,公司资本支出631.25元,同比增长11%,其中2024Q2资本支出341.11亿元,环比上升17.57%公司上半年在中国海域获6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其中Q2获4个新发现,成功评价14个含油气构造。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加快推进中深层勘探,再获1个亿吨级新发现Bluefin。Bluefin-1井DST测试获得高产,进一步扩大了该区块东南部储量规模。还与莫桑比克能矿部及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就莫桑比克的5个海上区块分别签订了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
拟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0.74港元/股,股息创历史同期新高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具备丰富的油气勘探开发经验,在中国海域拥有较高的勘探成功率。目前,公司在产油气田超过120个,已在中国海域建成完善的海上生产设施和海底管网系统。
2024年8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股息分配方案,为积极回报股东,与股东分享公司发展的经营成果,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公司拟以总股本475.50亿基数,向全体股东每股派发0.74港元(含税),其中A股股息以人民币支付,折算汇率后0.68元人民币,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11.18亿元,股利支付率达40.28%,创历史同期新高。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534、4908、50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7、1591、1645亿元,对应PE分别9.1、8.8、8.5倍,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和天然气生产商,看好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产能投放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未来需求下滑;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
23 | 华安证券 | 王强峰,潘宁馨 | 维持 | 买入 | 油气产量续创新高,桶油成本持续下降 | 2024-08-30 |
中国海油(600938)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事件1:8月28日,中国海油发布2024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2267.70亿元,同比上升18.1%,实现归母净利润797.31亿元,同比上升25.1%;实现扣非净利润791.97亿元,同比上升27.0%;基本每股收益1.68元。其中,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3.02亿元,同比+22.20%,环比+3.44%;实现归母净利润400.12亿元,同比+26.43%,环比+0.74%;实现扣非净利润397.22亿元,同比+28.70%,环比+0.63%。
事件2:8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股息分配方案的公告,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未分配利润(母公司报表口径)为人民币1,973.31亿元,拟向全体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实际派发的中期股息总额将根据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的已发行股份总数确定。
油气产量达到历史新高,桶油成本持续下行
受油气产销量上升和国际油价上涨综合影响,业绩大幅增长。量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产量达到36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国内外油气产量均突破历史最好成绩,其中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8.2%和21.8%。石油液体产量同比增长8.8%,主要得益于渤中19-6及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10.8%,主要原因是番禺34-1及陆上天然气产量贡献。分区域来看,中国油气净产量为247.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1%,主要得益于垦利6-1和渤中19-6等油气田产量贡献。海外油气净产量为114.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4.2%,主要由于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带来产量增长。价格方面,石油液体实现价格80.32美元/桶,同比上升9.2%;天然气价格7.7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下跌4.1%。原油价格上涨主要是由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温所导致,量价的上涨助力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创同期新高。
桶油成本继续下行,凸显核心竞争优势。中国海油凭借较低的桶油生产成本、国际领先的生产技术、精简高效的人员配置降本增效,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2024上半年桶油成本为27.75美元,较去年全年28.83美元/桶水平上继续下降。其中,桶油作业费用为6.81美元/桶,较去年同期的7.16美元/桶减少4.9%,得益于公司的成本管控成效日益显著;桶油折旧、折耗和摊销费用为13.94美元/桶,比去年同期的14.14美元/桶减少1.4%,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趋势。
积极资本开支推进增储上产,储量产量增速行业领先
近年来,中国海油持续践行积极的资本开支以保证增储上产战略目标的实现,坚持增储上产,布局全球的战略,自2016年起资本持续增长,过去6年公司资本开支CAGR达13.09%。2023年全年资本支出1296亿元,为历史新高。2024年上半年资本开支631.2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1.7%。2024年预算资本开支1250-1350亿元。在持续资本开支保障下,公司储量与产量增长速度行业领先。2023年油气产量为678百万桶油当量,连续5年创历史新高,2024-2026年油气产量目标为700-720,780-800,810-830百万桶,2024-2025年产量目标较上年指引大幅提升。
2024H1,公司在中国海域获6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18个含油气构造,攻坚火山岩、中深层、超深水超浅层等新区新领域;在海外,圭亚那项目加快推进中深层勘探,再获亿吨级油田,以上项目为公司未来产量增长奠定基础。上半年,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恩平21-4油田开发项目和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已成功投产,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和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等建设稳步推进。
重视股东回报,维持高分红率和股息率
2023年中期/末期,公司每股分派0.59/0.66元港币,总派息额594.58亿港元,支付率达到43.6%。2024年中期,公司拟每股分派0.74元港币,股利支付率40.4%。公司此前承诺,2022-2024年公司全年股息支付率预计将不低于40%;全年股息绝对值预计不低于0.70港元/股(含税),预计2024年将维持高分红策略。
投资建议
由于产量超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4.49、1601.23、1723.09亿元(2024-2026原预测值为1408.26、1577.10、1875.14亿元),同比增速为20.7%、7.1%、7.6%。对应PE分别为9.42、8.79、8.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新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2)原油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
(3)行业政策变化。 |
||||||
24 | 中泰证券 | 孙颖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分红符合预期,自由现金充沛&高股息吸引力 | 2024-08-30 |
中国海油(600938)
投资要点
事件:8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2024H1公司实现营收2267.7亿元,同比+18.1%;归母净利797.3亿元,同比+25.0%;扣非归母净利792.0亿元,同比+27.1%。2024Q2单季实现营收1153.0亿元,同比+22.2%,环比+3.4%;归母净利400.1亿元,同比+26.4%,环比+0.7%;扣非归母净利397.2亿元,同比+28.7%,环比+0.6%。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创历史新高。
上游勘探量价齐升,业绩表现符合预期。1)价上看,根据Wind,2024H1Brent油价均价83.4美元/桶,同比+4.4%。2024H1,公司石油液体实现价格80.32美元/桶,同比+9.2%;对应到折价上看,2024H1公司原油实现价格相较Brent原油折价约3.1美元/桶,较2023H1的6.3美元/桶显著改善。天然气价方面,2024H1,公司天然气实现价格7.7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4.1%。2)量上看,公司增储上产持续突破,得益于国内垦利6-1和渤中19-6等油气田产量的贡献及海外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带来的量增,2024H1公司油气净产量36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3%,再创历史新高(国内+7.1%、海外+14.2%)。其中,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同比+8.8%和+10.8%。整体看,2024H1公司石油液体和天然气销售收入1612.56和238.56亿元,同比+24.1%和+9.7%。
资本开支持续加码,桶油成本持续下降。2024H1,公司资本开支合计631.25亿元,同比+11.7%。其中,勘探投资、开发投资、生产资本化和其他支出92.4、402.21、125.11、11.53亿元,同比-5.9%、+13.3%、+17.0%、+126.7%,开发和生产资本化开支同比大幅提升意味着公司正处快速上产阶段。结果上看,在国内,公司先后发现渤中26-6和蓬莱9-1等七个亿吨级油田群,推动渤中8-3南成功评价;成功探获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陵水36-1,标志着南海万亿大气区率先实现。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获得亿吨级新发现Bluefin;成功签署莫桑比克5个区块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进一步拓展海外勘探潜力。成本上看,2024H1,公司桶油主要成本27.75美元/桶,较2023年同期的28.17美元/桶相比下降0.42美元/桶,成本竞争优势突出。具体看,桶油作业费/桶油作业、折耗和摊销(不含油田拆除费)/桶油拆除费/桶油销售及管理费用6.81/13.94/0.86/2.04美元/桶,同比-4.9%/-1.4%/-10.4%/-6.8%。
自由现金流同比提升,高分红回报股东。良好的现金流充分保障公司的远期发展和股东回报,2024H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85.54亿元,同比+19.0%,主要是国际油价上升带来的油气销售现金流入增加。分红表现上看,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创历史同期新高;对应分红总额351.87亿港元(含税,折含税321.39亿元),分红比例约40.3%。按此分红比例,假设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1501.7亿元,对应8/28日A/H股股息率约4.3%/6.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基于公司半年报披露数据及油价判断,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
1-
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1.7、1544.9、1604.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4、9.1、8.8倍,对应PB分别为1.7、1.4、1.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波动;宏观经济波动;地缘政治因素;汇率风险;油田开发不及预期;信息更新不及时等。
|
||||||
25 | 天风证券 | 张樨樨 | 维持 | 买入 | 业绩及分红基本符合预期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中国海油2024H1业绩及分红符合预期
2024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97亿元,Q1/Q2归母净利润分别397/400亿元,Q2净利润环比几乎持平,基本符合我们预期。上半年每股分红0.676元,中期分红比例约40%与往年同期基本一致。
油气产量保持高速增长
2024年Q2净产量182.5MMBOE,同环比分别为+8.7%/+1.3%,其中原油产量达到143MMBOE,同环比分别为+8.1%/+1.4%,主要得益于渤中19-6和圭亚那payara油田投产;天然气产量231.5bcf,同环比分别为+11.3%/+0.9%。主要系番禺34-1及陆上天然气产量贡献增量。
Q2成本环比略有增长
成本方面,2024Q2桶油主要成本27.91美金/桶,比去年同期略降0.21美金/桶,环比+0.32美金/桶,其中折旧摊销/作业费/除所得税之外其他税费/弃置费/销售管理费环比分别为+0.34/-0.2/+0.1/-0.02/+0.1美金/桶。单位折旧摊销成本上涨可能系新油田投产。
实现油价折价回归正常折价水平
2024Q2原油实现价格81.9美元/桶(同比+12.2%/环比+4.0%),比布油折价约3.2美金/桶,相比去年同期折价4.7美金/桶显著改善,基本回到历史正常折价水平。天然气2024Q2实现价格同比-0.3%/环比+2.6%。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504/1664/1715亿元。A股对应PE9.4/8.5/8.2倍,H股对应PE6.2/5.6/5.4倍。按照分红比例44%我们测算2024年分红收益率预期A股4.7%/H股7.2%。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衰退带来原油需求下降,从而导致油价大幅跌落的风险;未来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国际政治经济因素变动风险;气候变化及环保政策风险。 |
||||||
26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油气净产量再创新高,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1%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核心观点
公司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1%,业绩符合预期。公司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67.7亿元(同比+18.1%),归母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25.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792.0亿元(同比+27.1%),经营性净现金流1185.5亿元(同比+19.0%),自由现金流554.3亿元(同比+28.6%)。公司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3.0亿元(同比+22.2%,环比+3.4%),归母净利润400.1亿元(同比+26.4%,环比+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7.2亿元(同比+28.7%,环比+0.6%),业绩符合预期。
公司油气净产量再创新高,油价上涨增强盈利能力,桶油成本持续优化。公司2024年上半年油气销售收入为1851.1亿元(同比+22.0%),油气净产量达到36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3%),其中国内净产量247.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7.1%),海外净产量114.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14.2%),主要得益于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的产量贡献。公司2024年上半年石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同比增长8.8%和10.8%,产量占比分别为78.2%和21.8%。石油液体平均实现价格80.3美元/桶(同比+9.2%),与布伦特原油均价贴水3.1美元/桶,桶油成本为27.75美元/桶油当量(同比-1.5%),较2023年平均成本降低1.08美元/桶油当量(-3.7%)。
持续增加资本开支力度,勘探开发生产稳步推进。公司2024年资本开支目标为1250-1350亿元,上半年资本开支为631亿元,同比增加66亿元(+11.7%)。勘探方面,中国海域共获得6个新发现,成功评价4个含油气构造,海外圭亚那获得亿吨级新发现Bluefin;开发方面,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恩平21-4油田开发项目和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已成功投产,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和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等建设稳步推进。公司2024-2026年中国净产量目标分别为700-720、780-800、810-830百万桶油当量,中值增速分别为5%/11%/4%,中长期净产量增速有望维持6%-7%。公司重视股东回报,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创历史同期新高。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合人民币每股0.676元(含税),分红率约40%,分红率与往年中期分红率基本持平。
风险提示: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等。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98/1564/1633亿元,摊薄EPS为3.15/3.29/3.43元,对于当前A股PE为9.4/9.0/8.6x,对于H股PE为6.3/6.0/5.5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27 | 华福证券 | 魏征宇,王瑛 | 维持 | 买入 | 油气产量再创新高,成本保持竞争优势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投资要点:
事件
中国海油发布公司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7.70亿元,同比去年上升18.10%,主要受到油气销量上升以及国际市场油价上涨的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97.31亿元,同比上年同期637.61亿元增加25%,主要是公司持续增储上产,提质降本增效及国际油价上涨的综合影响,同期Brent原油现货均价比上年同期的79.66美元/桶上升5.5%至84.06美元/桶。公司为积极回报股东,董事会已决定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
增储上产见成效,油气产量再创新高
上半年油气净产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油气销售收入人民币1,851.12亿元,同比上升22.0%;油气净产量达36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从不同区域来看:中国油气净产量为247.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7.1%,主要得益于垦利6-1和
渤中19-6等油气田产量贡献。海外油气净产量114.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14.2%,主要由于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带来产量增长。从产品类别来看:公司石油液体和天然气产量占比分别为78.2%和21.8%。石油液体产量同比增长8.8%,主要得益于渤中19-6及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天然气产量同比上升10.8%,主要原因是番禺34-1及陆上天然气产量贡献。
公司加强勘探力度为后半年产量增长提供支撑。中国海域获6个新发现,分别为秦皇岛29-6、龙口7-1、惠州19-6、陆丰15-9、陵水华福证券36-1和涠洲6-7。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加快推进中深层勘探,
再获1个亿吨级新发现Bluefin。
桶油成本保持良好竞争优势
2024年上半年桶油主要成本为27.75美元/桶油当量,保持良好的成本竞争优势。其中,桶油作业费为6.81美元/桶油当量,较去年同期7.16美元/桶油当量减少4.9%;桶油折旧、折耗和摊销(不含油田拆除费)为13.94美元/桶油当量,比去年同期的14.14美元/桶油当量减少1.4%;桶油拆除费为0.86美元/桶油当量,比上年同期的0.96美元/桶油当量减少10.4%;桶油销售及管理费用为2.04美元/桶油当量,比去年同期的2.19美元/桶油当量减少6.8%。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由于原油价格上涨及销量增加,我们上调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至1492/1551/1636亿元(前值为1439/1550/1636亿元),每股EPS分别为3.14/3.26/3.44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大幅波动风险、资源勘探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28 | 东吴证券 | 陈淑娴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油气产量增长,成本管控优异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2268亿元(同比+18%,环比+1%),归母净利润797亿元(同比+25%,环比+33%),扣非归母净利润792亿元(同比+27%,环比+26%)。其中,24Q2实现营业收入1153亿元(同比+22%,环比+3%),归母净利润400亿元(同比+26%,环比+1%),扣非归母净利润397亿元(同比+29%,环比+1%)。公司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油气净产量稳步增长,成本竞争优势巩固,24Q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
原油实现销售价格增加超预期:24H1国际布伦特油价同比增加:23H1布油均价79.9美元/桶,24H1布油均价83.4美元/桶。而公司原油实现销售价格从23H1的73.6美元/桶提升到24H1的80.3美元/桶,同比+9%,与布油折价从6美元/桶缩窄到3美元/桶。
项目顺利投产,产量增加超预期:24H1,公司实际净产量363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3%),24H1产量超预期。其中石油净产量283百万桶(同比+8.8%),天然气130亿立方米(同比+10.8%)。公司年初制定的2024年油气当量产量目标为700-720百万桶油当量,产量的同比增速为3%至6%。项目进度方面,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和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等顺利投产。此外,“深海一号”二期和巴西Mero3项目等顺利推进。
资本支出同比增加:24H1,公司资本开支共计631亿元,同比+66亿元(+12%),其中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其他分别92/402/125/12亿元,同比-6/+47/+18/+6亿元。公司年初制定的2024年资本开支为1250-1350亿元,资本开支的同比增速为-4%至+4%。
桶油成本控制优异:24H1,公司桶油主要成本27.75美元/桶,同比-0.42美元/桶(-1.5%)。其中,作业费用6.81美元/桶,同比-0.35美元/桶(-4.9%);折旧、折耗及摊销13.94美元/桶,同比-0.20美元/桶(-4.1%);弃置费0.86美元/桶,同比-0.10美元/桶(-10.4%);销售及管理费用2.04美元/桶,同比-0.15美元/桶(-6.8%);除所得税以外的其他税金4.1美元/桶,同比+0.38美元/桶(+10.2%)。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公司24H1分红0.74港元/股,对应上半年分红比例约40%。根据我们最新预测,预计公司2024年净利润1500亿元,按照2024年全年分红比例43%,合计派息645亿元,按2024年8月28日收盘价,中海油A股股息率为4.6%;中海油H股税前股息率为7.0%,按10%扣税,税后股息率为6.3%,按28%扣税,税后股息率为5.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根据公司增储上产&新项目推进情况,我们维持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1500、1635、1729亿元,按2024年8月28日收盘价对应A股PE分别9.4、8.6、8.1倍,对应H股PE分别6.2、5.66、5.35倍。公司盈利能力显著,成本管控优异,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油价波动;公司增储上产速度不及预期 |
||||||
29 | 信达证券 | 左前明,胡晓艺 | 维持 | 买入 | 24Q2利润同比增长,产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事件:2024年8月28日,中国海油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7.7亿元,同比+18.07%;实现归母净利润797.31亿元,同比+25.05%;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91.97亿元,同比+27.0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1.68元,同比+25.37%。
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53.02亿元,同比+22.20%,环比+3.44%;实现归母净利润400.12亿元,同比+26.43%,环比+0.74%;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97.22亿元,同比+28.70%,环比+0.63%;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84元,同比+25.37%,环比基本持平。
点评:
2024Q2,公司毛利率为53.99%,环比24Q1(53.43%)提升;公司净利率为34.71%,环比24Q1(35.64%)下降,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公司财务费用支出增加所致,2024Q2公司财务费用为15.79亿元,环比+18.89亿元,同比+7.36亿元。
公司实现油价提升,与布油价差同比收窄:2024Q2,国际油价在地缘政治风险和OPEC减产支撑下维持高位震荡,布伦特原油均价85.03美元/桶,同比+7.30美元/桶(+9%),环比+3.27美元/桶(+4%)。我们推算得二季度公司实现油价81.87美元/桶,同比+12%,环比+4%,较布油平均折价3.16美元/桶,环比基本持平,较去年同期4.74美元/桶的折价继续收窄,实现气价7.8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几乎持平。展望下半年,我们认为OPEC+四季度退出减产或使原油供给端有所承压,但油价整体仍能保持高位运行,公司桶油盈利能力仍然可观。
油气产量保持高速增长:2024H1,公司油气产量为362.6百万桶当量,同比+9%。其中,2024Q2,公司油气净产量182.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环比+1%,一方面得益于公司新项目投产,另一方面公司在产油田自然递减率降至历史最好水平。分板块看,天然气产量增速更快:2024Q2石油产量142.7百万桶(占比78%),同比+8%,环比+1%,主要来自渤中19-6等项目贡献;天然气产量2315亿立方英尺(占比22%),同比+11%,环比+1%,主要得益于番禺34-1及陆上天然气产量贡献。分区域看,海外特别是南美地区产量增速更快:2024Q2国内产量同比+8%至124.5百万桶,海外产量同比+11%至58百万桶,主要得益于圭亚那Payara项目投产。下半年,随着深海一号二期天然气开发项目和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等新项目建设投产,公司油气产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大型勘探发现为增储上产夯实资源基础:2024上半年,在中国海域,公司成功探获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陵水36-1,标志着南海万亿大气区率先实现;在渤海、南海东部海域分别探获秦皇岛27-3和开平南两个亿吨级油田;成功评价渤中8-3南,测试日产量创中国海域深层探井最高纪录。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获得新发现Bluefin,进一步扩大区块东南部储量规模;成功签署莫桑比克5个区块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勘探潜力。
桶油成本保持下降态势:2024H1,公司桶油主要成本为27.75美元(同比-0.42美元),我们推算得2024Q2桶油主要成本为27.91美元(同比-0.21美元,环比+0.32美元),桶油成本同比下降可能部分受美元汇率上涨影响。其中桶油作业费用下降明显(H1同比-0.35美元,Q2同比-0.61美元、环比-0.20美元),我们认为可能得益于公司工程建设及开发生产效率提高。此外,桶油折旧折耗摊销、弃置费和销售及管理费用等均呈下降态势。
资本支出持续增加,开发支出占比提升:2024H1,公司实现资本开支631亿元,同比+12%,其中2024Q2,公司实现资本开支341亿元,同比+18%,环比+7%,勘探、开发、生产资本化支出比例分别为13%、67%、28%,开发支出占比较2024Q1(60%)进一步提升。
积极进行股东回报:2024年7月公司回购H股股份1636.6万股并于8月注销。此次公司宣布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同比+25.4%,分红比例为40.21%。以2024年8月28日股价和汇率为准,公司A股中期股息率为2.28%,H股中期股息率为3.4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80.36、1684.11和1796.5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7.6%、6.6%、6.7%,EPS分别为3.32、3.54和3.78元/股,按照2024年8月28日A股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8.91、8.36和7.83倍,H股收盘价对应的PE分别为5.86、5.49、5.15倍。考虑到公司受益于原油价格高位和产量增长,2024-2026年公司有望继续保持良好业绩,H股估值仍有修复空间,我们维持对公司A股和H股的“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经济波动和油价下行风险;公司增储上产速度不及预期风险;经济制裁和地缘政治风险。 |
||||||
30 | 民生证券 | 周泰,李航,王姗姗,卢佳琪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24Q2产量延续高增,业绩同环比增长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事件:2024年8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7.7亿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归母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增长25.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92.0亿元,同比增长27.1%。
24Q2归母净利润同环比增长。24Q2,公司营业收入为1153.0亿元,同比增长22.2%,环比增长3.4%;归母净利润为400.1亿元,同比增长26.4%,环比略增0.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97.2亿元,同比增长28.7%,环比略增0.6%。
资源基础不断夯实,24Q2产量延续高增长。24H1,公司持续推动增储上产。在中国海域,成功探获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陵水36-1,在渤海、南海东部海域分别探获秦皇岛27-3和开平南两个亿吨级油田;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获得新发现Bluefin扩大区块东南部储量规模;成功签署莫桑比克5个区块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24H1,公司实现油气产量362.6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9.3%;其中,国内产量同比增长7.1%,国外同比增长14.1%。24Q2,公司产量延续24Q1的高增速,单二季度油气净产量实现182.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8.7%,环比增长1.3%;分区域来看,24Q2国内产量实现124.4百万桶油当量,同环比增长7.4%/1.0%,国外实现58.0百万桶油当量,同环比增长11.3%/1.9%;分品种来看,24Q2公司石油产量实现142.5百万桶,同环比增长7.9%/1.1%,天然气产量实现2313亿立方英尺,同环比增长11.3%/0.7%。
原油价格同比增长,天然气价格同比下滑,成本端加强降本增效。24H1,公司石油液体平均实现价格为80.32美元/桶,同比增长9.2%;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为7.79美元/千立方英尺,同比下滑4.1%,但考虑24Q1实现价格为7.69美元/千立方英尺,预计天然气价格环比实现增长。同时,公司成本端加强降本增效,24H1的桶油主要成本为27.75美元/桶,同比下降0.42美元/桶,下降幅度为1.49%;其中,桶油作业费、桶油折旧摊销以及桶油销售管理费用下降幅度角度,同比分别下降0.35、0.20、0.15美元/桶,此外,桶油所得税外税金同比提高了0.38美元/桶,我们预计主要是受2023年发布的《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影响。
分红率40%,A/H股半年度股息率分别为2.3%/3.5%。公司拟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以24H1港元兑人民币中间价汇率的平均值0.9087计算,公司24H1的分红率为40.0%,以2024年8月28日的收盘价计算,A股半年度股息率为2.3%,H股半年度股息率为3.5%。
投资建议:公司储产空间高,成本管控能力强,兼具成长性和高分红的特点,且随着国资委将上市公司价值实现和市值管理分别纳入到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和央企负责人考核中,央企被低估的估值有望实现理性回归。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9.88/1584.61/1648.28亿元,EPS分别为3.18/3.33/3.47元/股,对应2024年8月28日的PE均为9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油气勘探建设不及预期,国际局势变动对原油价格造成冲击,宏观经济不及预期,能源政策变动风险。 |
||||||
31 | 国联证券 | 许隽逸,陈律楼 | 维持 | 买入 | 持续成长,业绩强势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事件
中国海油于2024年8月28日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7.7亿元,同比增加18.07%,实现归母净利润797.31亿元,同比增加25.05%。其中,2024Q2实现营业收入1153.02亿元,同比增加22.20%,环比增加3.44%,2024Q2实现归母净利润400.12亿元,同比增加26.43%,环比增加0.74%。
油价中高位震荡,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
2024H1布伦特原油价格均值为83.42美元/桶,同比增加4.38%,在此情况下,2024H1公司原油实现价格为80.32美元/桶,同比增加9.17%。油价中高位震荡,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H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53.71%/35.17%,同比+2.43pct/+1.98pct。
上游油气产量维持较高增速
2024H1公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达631.25亿元,同比增加11.7%。资本支出维持较高水平保障了公司油气产量维持较高增速,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和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顺利投产,2024H1公司原油产量达2.83亿桶,同比增加8.8%;天然气产量达4610亿立方英尺,同比增加10.8%,公司油气产量维持较高增速,且仍有众多项目持续推进当中,公司高成长性值得期待。
持续维持高股利政策,股东投资回报丰厚
公司2024H1现金分红共计321.69亿人民币(以1港元=0.9128人民币计算),股利支付率达40.35%。公司股息率同样维持较高水平,2024年半年度现金股利达0.74港元/股(含税,折合0.68人民币/股,以1港元=0.9128人民币计算),以2024年8月28日收盘价计算,公司TTM股息率为4.32%(TTM股息率=(2023年期末股息+2024年中期股息)/8月28日收盘价),股东投资回报丰厚。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认为在原油价格维持稳健中枢的前提下,公司盈利确定性较强,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550亿元/1600亿元/1653亿元,对应EPS为3.26元/3.37元/3.48元,对应PE为9.1X/8.8X/8.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油气田投产进度不及预期;(2)OPEC+减产执行强度不及预期风险;(3)原油供需受到异常扰动;(4)能源政策及制裁对企业经营的影响;(5)汇率风险;(6)其他不可抗力风险。
|
||||||
32 | 华鑫证券 | 张伟保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上半年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现金流持续健康 | 2024-08-29 |
中国海油(600938)
事件
中国海油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267.7亿元,同比增长18.07%;实现归母净利润797.31亿元,同比增长25.05%。其中,2024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53.02亿元,同比增长22.2%、环比增长3.44%,实现归母净利润400.12亿元,同比增长26.43%、环比增长0.74%。
投资要点
业绩符合预期,上半年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公司上半年实现油气销售收入1851.1亿元,同比增长22%。公司油气净产量达362.6百万桶当量,同比增长9.3%,其中二季度实现油气开采量182.5百万桶,同比增长8.70%,符合产量预期。布伦特原油二季度均价85.03美元/桶,同比增长9.39%,环比增长4%。上半年桶油主要成本为27.75美元/桶油当量,相较一季度增加0.16美元。公司上半年量价齐升,业绩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资本支出有所增加,公司现金流保持持续健康
公司上半年由于国际油价上升带来的油气销售现金流入增加,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19%至1185亿元;公司上半年积极响应“增储上产”资本支出631亿元,同比增加11.7%,再叠加购买定期存款导致现金流出增加等综合影响,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出额788亿元,同比增加56.8%;同时由于本期偿还债券同比增加,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流出额为人民币303亿元,同比增加39.1%。受以上综合影响,公司半年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95.2亿至1429.6亿元,现金流持续健康。
公司持续推进“增储上产”,上半年发现多个大油田
上半年发现多个亿吨级油气田,夯实公司资源储量。其中在中国海域,先后发现了渤中26-6和蓬莱9-1等七个亿吨级油田群,推动渤中8-3南成功评价;成功探获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千亿方大气田陵水36-1,标志着南海万亿大气区率先实现。在海外,圭亚那Stabroek区块获得亿吨级新发现Bluefin;成功签署莫桑比克5个区块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勘探潜力。
盈利预测
公司重视股东回报,董事会决定派发2024年中期股息每股0.74港元(含税),合计约351.87亿港元或约321.4亿元人民币(含税),约占上半年净利润的40.3%。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59亿元、1550亿元、1679亿元,PE分别为9.5倍、8.9倍和8.2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风险;产品价格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风险;受环保政策开工受限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
33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渤海、南海获得勘探新突破,公司积极回购重视股东回报 | 2024-07-30 |
中国海油(600938)
事项:
根据中国海油官网报道,2024年7月15日,公司宣布在渤海中生界潜山勘探领域获重大突破;2024年7月23日,公司宣布在南海北部湾盆地探获千方井。
国信化工观点:
1)中深层勘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龙口7-1油气田创造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纪录:龙口7-1油气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6米。发现井LK7-1-1共钻遇油气层约76米,完钻井深约4400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天然气近百万立方米,日产原油约210立方米,创造了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纪录。本次中生界火山岩的成功钻探,表明公司在中深层勘探认识和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也展示了我国渤海海域丰富的能源储备潜力。
2)乌石油田滚动勘探获得测试千方井突破,乌石16-5有望成为中型规模油田:乌石16-5构造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乌石凹陷,平均水深约25米。评价井WS16-5-4完钻深度4185米,钻遇油层厚度超65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油当量超1000立方米,获得乌石凹陷首口测试千方井突破,有望成为中型规模油田目前乌石油田群探明原油地质储量已超1亿立方米,随着公司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推动乌石油田周边滚动勘探,首口测试千方井展示了北部湾乌石凹陷成熟区滚动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
3)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积极回购维护合理市值水平:2024年7月18日,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司将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于7月19日、7月24日-26日累计斥资3.27亿港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1636.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0.034%,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9.74-20.70港元。
4)美国商业原油大幅去库,看好原油需求旺季量价齐升:2024年7月,WTI原油平均期货结算价为81.24美元/桶,较上月上涨2.5美元/桶(+3.2%);布伦特原油平均期货结算价为84.50美元/桶,较上月上涨1.5美元/桶(+1.8%)。三季度是成品油需求传统旺季,原油在三季度有望出现大幅供需缺口,为油价形成支撑。截至7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总库存为8.11亿桶,较上月减少2199.6万桶(-2.6%)。其中战略原油库存为3.74亿桶,较上月增加221.5万桶(+0.6%);商业原油库存为4.36亿桶,较上月减少2421.1万桶(-5.3%);库欣地区原油库存为3095.6万桶,较上月减少294.0万桶(-8.7%)。我们认为石油需求温和复苏,整体供需相对偏紧,预计年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维持80-90美元/桶,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
5)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9.4/9.0/8.6倍,对应H股PE分别为6.2/5.8/5.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中深层勘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龙口7-1油气田创造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纪录
龙口7-1油气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平均水深约26米。发现井LK7-1-1共钻遇油气层约76米,完钻井深约4400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天然气近百万立方米,日产原油约210立方米,创造了渤海油田天然气测试产能的最高纪录。本次中生界火山岩的成功钻探,表明公司在中深层勘探认识和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也展示了我国渤海海域丰富的能源储备潜力。
乌石油田滚动勘探获得测试千方井突破,乌石16-5有望成为中型规模油田
乌石16-5构造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乌石凹陷,平均水深约25米。评价井WS16-5-4完钻深度4185米,钻遇油层厚度超65米。经测试,该井平均日产油当量超1000立方米,获得乌石凹陷首口测试千方井突破,有望成为中型规模油田。目前乌石油田群探明原油地质储量已超1亿立方米,随着公司技术创新不断突破,推动乌石油田周边滚动勘探,首口测试千方井展示了北部湾乌石凹陷成熟区滚动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
公司高度重视股东回报,积极回购维护合理市值水平
2024年7月18日,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公告》,公司将进一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增强投资者回报。公司于7月19日、7月24日-26日累计斥资3.27亿港元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回购1636.6万股股份,占总股本0.034%,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9.74-20.70港元。
美国商业原油大幅去库,看好原油需求旺季量价齐升
2024年7月,WTI原油平均期货结算价为81.24美元/桶,较上月上涨2.5美元/桶(+3.2%);布伦特原油平均期货结算价为84.50美元/桶,较上月上涨1.5美元/桶(+1.8%)。
三季度是成品油需求传统旺季,原油在三季度有望出现大幅供需缺口,为油价形成支撑。截至7月19日当周,美国原油总库存为8.11亿桶,较上月减少2199.6万桶(-2.6%)。其中战略原油库存为3.74亿桶,较上月增加221.5万桶(+0.6%);商业原油库存为4.36亿桶,较上月减少2421.1万桶(-5.3%);库欣地区原油库存为3095.6万桶,较上月减少294.0万桶(-8.7%)。
我们认为石油需求温和复苏,整体供需相对偏紧,预计年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维持80-90美元/桶,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9.4/9.0/8.6倍,对应H股PE分别为6.2/5.8/5.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等。 |
||||||
34 | 华福证券 | 魏征宇,王瑛 | 首次 | 买入 | 增储上产后劲十足,成本优势提升盈利能力 | 2024-07-09 |
中国海油(600938)
投资要点:
在国内能源升级转型时期,油气资源将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中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中国海油作为世界最大的油气勘探开发公司之一,资本开支稳定增长,桶油成本维持低位,在高油价趋势之下,盈利能力凸显。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海上原油及天然气生产商。
公司主要业务为原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2023年末,公司拥有油气净证实储量约67.8亿桶油当量,全年油气净产量达6.78亿桶油当量,储量替代率达到180%,增储上产后劲十足。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净产量180.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9%。
24年资本开支预期乐观,桶油成本降幅明显。
为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公司近几年维持高资本开支,持续夯实增储上产资源基础。根据中国海油2024年战略展望,公司全年资本支出目标为1250-1350亿元人民币,产量目标为700-720百万桶油当量,保持增储上产投资力度,追求有效益的储量产量增长。2017-2023年,公司桶油成本降幅达11%,主要受益于公司建立了降本增效长效机制,通过大力推动增储上产、技术创新、优化工作部署等方式,深挖降本空间、确保资源向效益高点配置,力求勘探开发生产全过程降本。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实现1439/1550/1636亿元,分别同增16%、8%、5%,对应EPS分别为3.03元、3.26元、3.44元,公司增储上产后劲十足,技术不断突破,桶油成本持续下降,我们选取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作为可比公司,其在产品,渠道等方面具有较高相似度。首次覆盖予以“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油价大幅波动风险、资源勘探及投产进度不及预期风险、汇率风险。 |
||||||
35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恩平21-4油田、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 | 2024-07-03 |
中国海油(600938)
事项:
根据中国海油官网报道,2024年6月27日,公司宣布恩平21-4油田开发项目投产;2024年7月1日,公司宣布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投产。
国信化工观点:
1)恩平21-4油田是我国海上首个超深大位移井项目,2025年有望实现5300桶油当量/天高峰产量:恩平21-4油田位于南海东部——深圳西南方约200公里海域,平均水深约89米,属于小型砂岩边际油田,日产轻质原油可达740吨,预计2025年将实现日产约53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公司依托8公里外的恩平20-5无人平台,采用2口超深大位移井开发,其中最大井深超9500米,水平位移8689米,不仅刷新我国海上钻井的深度纪录,也创造了水平长度的新纪录。
大位移井技术的特点是其轨迹并非垂直向下,而是在达到特定深度后,以“拐弯”的方式横向钻进至预定的油区,能对远距离、小储量的油气田进行精准、高效开发,为海上复杂地带油气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在恩平21-4油田项目中,超深大位移井的水垂比高达4.43。大位移井技术的成功应用,预计将帮助南海东部边际油田的储量扩增超过5000万吨,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乌石23-5油田是中国海上首个绿色设计油田,2026年有望实现18100桶油当量/天高峰产量:乌石23-5油田群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平均水深约28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新建2座井口平台,并对乌石陆地终端进行改扩建,计划投产开发井43口,其中采油井28口,注水井15口,油品性质为轻质原油,预计2026年将实现日产约18100桶油当量的高峰产量。
乌石23-5油田是中国海上首个全方位绿色设计油田,也是南海首个海上油田岸电项目。乌石23-5油田群开发项目为原油处理站、液化天然气站、液化石油气站、生产水站、变电站、5G基站“六站合一”,在乌石终端设置生产水处理站,实现生产水全流程零排放、零污染;通过天配置天然气一体化处理设备和储罐,可将伴生天然气有效转化为液化天然气以及液化石油气两种产品并储存、装车外输,实现了伴生气的全流程深度有效利用。
3)6月国际油价大幅反弹,看好需求旺季量价齐升:截至6月28日收盘,布伦特原油现货价格为86.94美元/桶,较上月末上涨6.47美元/桶,涨幅为8.0%。6月上旬,OPEC+将366万桶/日减产延长至2025年底,将220万桶/日减产延长至2024年9月底,并计划于2024年10月份起开始逐步增产,因此布伦特油价最低跌至76.7美元/桶,但随后沙特与俄罗斯重申必要时OPEC保留暂停或逆转产量政策的选择,油价开始止跌企稳;6月中下旬,美国5月通胀数据低于预期,令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同时中东以色列与黎巴嫩关系紧张,地缘局势重新加剧。此外市场预计成品油需求旺季即将到来,原油在三季度有望出现大幅供需缺口,为油价形成支撑。我们认为石油需求温和复苏,整体供需相对偏紧,预计年内布伦特原油价格有望维持80-90美元/桶,价格中枢有望持续上行。
4)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11.2/10.7/10.2倍,对应H股PE分别为7.0/6.7/6.4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
36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圭亚那Stabroek区块第七个开发项目有望落地 | 2024-06-27 |
中国海油(600938)
事项:
根据彭博报道,圭亚那Stabroek区块的三家联合开发者埃克森美孚、赫斯、中国海油(权益占比分别为45%、30%、25%)已经选择Hammerhead项目作为第七个开发项目,并于2024年6月25日向圭亚那政府递交了环境授权申请。
国信化工观点:
1)Hammerhead项目最大设计产量为18万桶/天,最快有望于2029年投产:Hammerhead项目是圭亚那Stabroek区块的第九个发现,被发现于2018年8月,其发现水深为3773英尺(约1150米),含油砂岩油藏深度为197英尺(约60米),并可被安全钻探至13862英尺(约4225米)深。Hammerhead项目最大设计产量为18万桶/天,有望于2025年获得圭亚那政府监管部门批准,并有望于2029年投产。
2)Stabroek区块可采资源量约110亿桶油当量,现有三个在产项目,合计产能为58万桶/天:2015年埃克森美孚在Stabroek区块获得第一个高质量石油发现,截至2023年底,区块累积获得新发现超30个,区块内总可采资源量约110亿桶油当量。根据埃克森美孚披露,Stabroek区块Liza项目一期、二期分别于2019年、2022年投产,三期Payara项目于2023年11月提前投产。根据圭亚那政府数据,2024年1-4月圭亚那Stabroek区块平均产量为61.6万桶/日,相当于全年生产2.2亿桶,比圭亚那政府预测的2.02亿桶多9%;其中4月份平均产量为62.5万桶/日,合计产量为1876万桶,仅次于3月份的1895万桶(平均61.1万桶/日)。
3)Stabroek现有三个在建项目,合计产能为75万桶/天,2027年总产能有望超过130万桶/天:目前Stabroek区块四期Yellowtail项目、五期Uaru项目、六期Whiptail项目均已经完成圭亚那政府审批,将分别于2025、2026、2027年投产,设计产能均为25万桶/天,预计到2027年Stabroek区块总产能超过130万桶/天。若Hammerhead项目进展顺利,2029年圭亚那Stabroek区块油气产量有望突破150万桶/天。
4)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10.2/9.7/9.3倍,对应H股PE分别为6.7/6.4/6.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评论:
Hammerhead项目最大设计产量为18万桶/天,最快有望于2029年投产
Hammerhead项目是圭亚那Stabroek区块的第九个发现,被发现于2018年8月,其发现水深为3773英尺(约1150米),含油砂岩油藏深度为197英尺(约60米),并可被安全钻探至13862英尺(约4225米)深。Hammerhead项目最大设计产量为18万桶/天,有望于2025年获得圭亚那政府监管部门批准,并有望于2029年投产。
Stabroek区块可采资源量约110亿桶油当量,现有三个在产项目,合计产能为58万桶/天:2015年埃克森美孚在Stabroek区块获得第一个高质量石油发现,截至2023年底,区块累积获得新发现超30个,区块内总可采资源量约110亿桶油当量。
根据埃克森美孚披露,Stabroek区块Liza项目一期、二期分别于2019年、2022年投产,三期Payara项目于2023年11月提前投产。根据圭亚那政府数据,2024年1-4月圭亚那Stabroek区块平均产量为61.6万桶/日,相当于全年生产2.2亿桶,比圭亚那政府预测的2.02亿桶多9%;其中4月份平均产量为62.5万桶/日,合计产量为1876万桶,仅次于3月份的1895万桶(平均61.1万桶/日)。
Stabroek现有三个在建项目,合计产能为75万桶/天,2027年总产能有望超过130万桶/天:目前Stabroek区块四期Yellowtail项目、五期Uaru项目、六期Whiptail项目均已经完成圭亚那政府审批,将分别于2025、2026、2027年投产,设计产能均为25万桶/天,预计到2027年Stabroek区块总产能超过130万桶/天。若Hammerhead项目进展顺利,2029年圭亚那Stabroek区块油气产量有望突破150万桶/天。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10.2/9.7/9.3倍,对应H股PE分别为6.7/6.4/6.1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等。 |
||||||
37 | 中银证券 | 余嫄嫄,徐中良 | 首次 | 买入 | 海洋油气龙头企业,高质量发展再出发 | 2024-06-14 |
中国海油(600938)
国际油价有望维持中高位,油气开采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是我国海洋油气勘探生产龙头企业,资源禀赋优异,低成本优势突出,业绩稳定向好。公司加大增储上产力度,油气产量有望持续增加,同时稳妥推进低碳转型,天然气业务占比提升,海上风电与油气开采业务深化融合,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海洋油气勘探生产龙头企业。中国海油是中国最大的海上石油及天然气生产商,国资委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主要业务为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生产及销售,处于石油石化产业链上游。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油气净产量约180.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长9.9%。石油平均实现价格为78.75美元/桶,同比上升6.2%,实现营业收入1114.68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归母净利润397.19亿元,同比增长23.7%。
油气开采行业景气度延续。需求端,新兴经济体对石油的需求仍将继续增长,同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工品消费量提升将成为石油需求增长的重要支撑,未来石油需求增速或放缓,但增长仍有空间。供应端,OPEC+推行强势的限产政策,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或遭遇瓶颈,战略储备石油进入补库阶段。贸易端,俄乌冲突引致全球石油贸易流向重塑,国际原油供应链稳定性趋弱。宏观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动力放缓,美元指数或高位回落,预计2024年国际油价或维持中高位水平,油气开采行业高景气度有望延续。
立足海洋油气,资源禀赋优异。海洋是中国油气未来勘探开发和生产发展的重要接替区。中国海油在中国海域拥有的油气探矿权面积约130万平方公里,占比超过中国海域总探矿权面积的95%。2013-2023年,公司油气当量产量稳步增长,CAGR为4.79%,其中,石油和天然气的CAGR分别为4.53%、5.92%。公司提升资本开支计划,加大增储上产力度,2016-2023年公司资本开支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4.8%,根据公司2024年的经营策略公告,2024年,公司调增全年资本开支预算至1,250~1,350亿元。预计2024年净产量将达到700~720百万桶油当量,2025~2026年的产量目标分别为780~800、810~830百万桶油当量。
低成本塑造公司核心竞争力。2023年公司桶油主要成本降至28.83美元/桶,同比下降5.1%,2024年一季度公司桶油主要成本降至27.59美元/桶,同比下降2.2%。DD&A与作业费用是降低桶油主要成本的重要方向,公司坚持追求储量产量有效益的增长,把成本管控贯穿于勘探、开发、生产的全过程,并积极推动技术和管理创新,具备了行业领先的桶油盈利能力。未来随着公司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低成本的竞争优势有望进一步巩固。
低碳转型稳妥推进,油气主业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海洋油气开发逐步由浅海走向深海,中国海油掌握关键技术和设备,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世界领先。天然气是助力公司低碳发展的重要产品,2024年一季度公司天然气净产量达229.5十亿立方英尺,2016-2023年,公司天然气产量的CAGR达到10.22%,在油气当量的占比由15%提升至21%,2025年天然气占比有望提升至30%。另一方面,公司依托海上资源和工程作业优势,积极参与海上风电业务,我国首座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已成为海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典范。随着油气生产和新能源的深度融合,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动能显著增强。
估值
基于油气开采行业景气度延续,公司油气产量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441.12亿元、1,546.60亿元、1617.56亿元,对应EPS(摊薄)为3.03元、3.25元3.40元,对应市盈率为9.9倍、9.3倍、8.9倍,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5.7元、17.5元和19.3元,对应市净率分别为1.9倍、1.7倍、1.6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国际政治经济变动及地缘政治冲突可能带来意外风险、HSSE风险、原油及天然气价格波动产生的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汇率风险。 |
||||||
38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增持 | 中国海油在南海西部勘探发现首个超深水超浅层气田 | 2024-06-10 |
中国海油(600938)
事项:
2024年6月6日,中国海油宣布在南海西部超深水超浅气层勘探领域获得重大突破。
国信化工观点:
1)我国超深水超浅气层领域勘探获得重大突破:陵水36-1气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约1500米主要含气层系为第四系乐东组储层,平均气层埋深210米,探井测试无阻天然气流量超1000万方/天(约合5.7万桶油当量/天),2023年中国海油油气产量约为185.7万桶油当量/天。陵水36-1是中国海油继荔湾3-1、“深海一号”(陵水17-2)、“深海一号”二期(陵水25-1)、宝岛21-1、开平南等油气田后,在深水勘探领域又一重大突破。后续中国海油将持续开展超浅层储层勘探及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为新型天然气资源的利用、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贡献力量。
2)中长期角度我国天然气需求维持较快增长:2023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为3900亿立方米。按照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200-4600亿立方米,复合增速达到7%左右,天然气的消费峰值预计出现在2040年,约为7000亿立方米。消费结构中,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为当前主要需求,未来增长过程中天然气发电和城市燃气将贡献主要增量。
3)公司制定了三个万亿大气区战略规划,增产路径明确:2022年中国海油提出了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方案,制定了三个万亿大气区战略规划,是指南海大气区、渤海大气区和陆上鄂东-沁水大气区探明储量均达到1万亿立方米。南海万亿大气区主要涵盖中国南海的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渤海万亿大气区主要是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的中国海油矿区,陆上鄂东-沁水万亿大气区指的是中国海油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沁水盆地的非常规天然气矿区。中国海油战略规划提出将于2025年左右建成南海万亿大气区,2028年左右建成陆上鄂东-沁水万亿大气区,2030年左右建成渤海万亿大气区。南海是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陵水36-1的测试成功,进一步夯实了南海‘万亿大气区’资源基础。公司将继续加大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升能源供应能力。
4)5月份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企稳回暖:5月以来,随着北半球夏季到来,在高温天气的刺激下,天然气发电制冷需求增加;同时美国FREEPORTLNG出口终端恢复正常运行,美国LNG出口量恢复性增加,5月份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企稳回暖。2024年5月,NYMEX天然气期货平均收盘价为2.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月上涨0.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34.9%);HenryHub天然气平均现货价为2.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月上涨0.5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34.5%);东北亚液化天然气平均到岸价为11.2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月上涨1.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1.5%);中国液化天然气平均出厂价格为4319元/吨,较上月上涨189元/吨(+4.6%)。
5)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9.5/9.1/8.7倍,对应H股PE分别为6.4/6.1/5.8倍,维持“优
于大市”评级。
评论:
我国超深水超浅气层领域勘探获重大突破
陵水36-1气田位于南海西部海域,平均水深约1500米。主要含气层系为第四系乐东组储层,平均气层埋深210米,探井测试无阻天然气流量超1000万方/天(约合5.7万桶油当量/天),2023年中国海油油气产量约为185.7万桶油当量/天。陵水36-1是中国海油继荔湾3-1、“深海一号”(陵水17-2)、“深海一号”二期(陵水25-1)、宝岛21-1、开平南等油气田后,在深水勘探领域又一重大突破。后续中国海油将持续开展超浅层储层勘探及开发关键技术攻关,为新型天然气资源的利用、加快深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贡献力量。
中长期角度我国天然气需求维持较快增长
2023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天然气消费量为3900亿立方米。按照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2025年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4200-4600亿立方米,复合增速达到7%左右,天然气的消费峰值预计出现在2040年,约为7000亿立方米。消费结构中,城市燃气和工业燃料为当前主要需求,未来增长过程中天然气发电和城市燃气将贡献主要增量。
公司制定了三个万亿大气区战略规划,增产路径明确
2022年中国海油提出了油气资源供给保障中心建设方案,制定了三个万亿大气区战略规划,是指南海大气区、渤海大气区和陆上鄂东-沁水大气区探明储量均达到1万亿立方米。南海万亿大气区主要涵盖中国南海的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和珠江口盆地,渤海万亿大气区主要是渤海湾盆地渤海海域的中国海油矿区,陆上鄂东-沁水万亿大气区指的是中国海油在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和沁水盆地的非常规天然气矿区。中国海
油战略规划提出将于2025年左右建成南海万亿大气区,2028年左右建成陆上鄂东-沁水万亿大气区,2030年左右建成渤海万亿大气区。南海是公司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战场之一,陵水36-1的测试成功,进一步夯实了南海‘万亿大气区’资源基础。公司将继续加大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不断提升能源供应能力。
5月份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企稳回暖
5月以来,随着北半球夏季到来,在高温天气的刺激下,天然气发电制冷需求增加;同时美国FREEPORTLNG出口终端恢复正常运行,美国LNG出口量恢复性增加,5月份国际天然气市场价格企稳回暖。2024年5月,NYMEX天然气期货平均收盘价为2.41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月上涨0.62美元/百万英热单位(+34.9%);HenryHub天然气平均现货价为2.1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月上涨0.5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34.5%);东北亚液化天然气平均到岸价为11.23美元/百万英热单位,较上月上涨1.1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11.5%);中国液化天然气平均出厂价格为4319元/吨,较上月上涨189元/吨(+4.6%)。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9.5/9.1/8.7倍,对应H股PE分别为6.4/6.1/5.8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 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 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 地缘政治风险; 政策风险等。 |
||||||
39 | 国信证券 | 杨林,薛聪 | 维持 | 买入 | 中国海油获得莫桑比克5个油气区块开发合同 | 2024-05-27 |
中国海油(600938)
事项:
5月24日,中国海油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与莫桑比克能矿部及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ENH)签订了莫桑比克5个海上区块的石油勘探与生产特许合同。
国信化工观点:
1)公司获得莫桑比克五个石油区块特许合同:此次签订的合同涉及S6-A、S6-B、A6-D、A6-E和A6-G共计5个区块,均位于莫桑比克海域,总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水深500米至2500米。根据合同规定,上述区块的勘探期第一阶段均为4年,中国海油旗下5家全资子公司担任勘探及开发阶段作业者,并分别拥有5个区块的作业者权益(S6-A70%,S6-B77.5%,A6-D77.5%,A6-E80%,A6-G79.5%),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拥有剩余的非作业者权益。
2)公司为首次在莫桑比克获得油气资源,未来在莫桑比克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业务有望快速扩张:2021年11月,莫桑比克能矿部启动了第六轮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特许权招标,总共涉及16个海上区块。最终中国海油中标5个区块,意大利埃尼集团中标1个区块。根据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协会(INP),中国海油和埃尼集团提出的第一阶段勘探计划将投资约3.7亿美元,并在深水区钻探至少4口油井。中国海油在合同生效后将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和深水钻井工作,届时或将发现新的石油资源,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其在莫桑比克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业务的显著扩张。
3)公司海外油气产量快速增长: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产量为180.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9%),其中国内净产量123.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6.9%),海外净产量56.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16.9%),主要得益于圭亚那和加拿大长湖油砂项目的产量贡献。根据圭亚那政府数据,2024年1-4月圭亚那stabroek区块平均产量为61.6万桶/日,相当于全年生产2.2亿桶,比圭亚那政府预测的2.02亿桶多9%;其中4月份平均产量为62.5万桶/日,合计产量为1876万桶,仅次于3月份的1895万桶(平均61.1万桶/日)。
4)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9.0/8.6/8.3倍,对应H股PE分别为5.7/5.5/5.3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公司获得莫桑比克五个石油区块特许合同:此次签订的合同涉及S6-A、S6-B、A6-D、A6-E和A6-G共计5个区块,均位于莫桑比克海域,总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水深500米至2500米。根据合同规定,上述区块的勘探期第一阶段均为4年,中国海油旗下5家全资子公司担任勘探及开发阶段作业者,并分别拥有5个区块的作业者权益(S6-A70%,S6-B77.5%,A6-D77.5%,A6-E80%,A6-G79.5%),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公司拥有剩余的非作业者权益
公司为首次在莫桑比克获得油气资源,未来在莫桑比克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业务有望快速扩张:2021年11月,莫桑比克能矿部启动了第六轮国家石油和天然气特许权招标,总共涉及16个海上区块。最终中国海油中标5个区块,意大利埃尼集团中标1个区块。根据莫桑比克国家石油协会(INP),中国海油和埃尼集团提出的第一阶段勘探计划将投资约3.7亿美元,并在深水区钻探至少4口油井。中国海油在合同生效后将进行地震数据采集和深水钻井工作,届时或将发现新的石油资源,这一战略举措标志着其在莫桑比克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业务的显著扩张。
公司海外油气产量快速增长: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净产量为180.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9%),其中国内净产量123.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6.9%),海外净产量56.9百万桶油当量(同比+16.9%),主要得益于圭亚那和加拿大长湖油砂项目的产量贡献。根据圭亚那政府数据,2024年1-4月圭亚那stabroek区块平均产量为61.6万桶/日,相当于全年生产2.2亿桶,比圭亚那政府预测的2.02亿桶多9%;其中4月份平均产量为62.5万桶/日,合计产量为1876万桶,仅次于3月份的1895万桶(平均61.1万桶/日)。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1498/1564/1633亿元的预测,对应EPS分别为3.15/3.29/3.43元,对应A股PE分别为9.0/8.6/8.3倍,对应H股PE分别为5.7/5.5/5.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自然灾害频发的风险;新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政策风险等。 |
||||||
40 | 国联证券 | 郭荆璞,吴诚 | 一季度油气产量超预期,价值创造持续提升 | 2024-05-05 | ||
中国海油(600938)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14.7亿元(同比+14.1%),归母净利润397.2亿元(同比+23.7%),每股收益0.84元(同比+23.7%)。
一季度油气产量同比增速超全年目标
公司2024年一季度国内以及海外油气产量合计180.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9.9%),其中石油液体产量140.7百万桶(同比+9.6%),天然气产量229.5十亿立方英尺(同比+10.6%)。油气产量增速超过年初制定的全年油气产量700-720百万桶油当量(同比增速3%-6%)目标。国内渤海、南海东部,海外加拿大、南美洲贡献主要增量。
资本开支同比增长,新增项目顺利投产
公司2024年一季度实现资本开支290.1亿元(同比+17.3%),其中勘探资本开支48.5亿元(同比-1.4%),开发/生产/其他资本开支分别为174.7/64/2.9亿元,同比+10.5%/+65.7%/+95.1%。公司绥中36-1/旅大5-2油田二次调整开发项目一季度顺利投产,高峰产量30300桶油当量/天。公司获得2个新发现,成功评价4个含油气构造,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降本增效,价值创造能力获得持续提升
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平均布伦特油价同比下降的环境下,石油液体平均实现价格同比+6.2%,石油销售收入782.0亿元(同比+23.6%)。天然气平均实现价格同比-7.7%,在天然气产量实现同比增长10.6%的情况下,实现天然气销售收入117.7亿元(同比+7.9%)。公司一季度桶油成本同比下降2.2%,实现销售毛利率53.4%(同比+4.2pct),销售净利率35.6%(同比+2.8pct)。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国际油价中枢有望维持在中高位,公司增储上产稳步推进,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450.00/4580.54/4658.63亿元,同比+6.81%/+2.93%/+1.7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9.35/1496.53/1568.10亿元,EPS分别为2.98/3.15/3.30元/股,建议持续关注。
风险提示:中东地缘政治事件风险;石油和天然气价格波动风险;石油和天然气需求恢复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