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21 | 东吴证券 | 黄细里,孙仁昊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点评:重组费用压低表观利润,“汽车+机器人Tier1”打开增长空间 | 2025-04-01 |
均胜电子(600699)
投资要点
公告要点: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营业收入/扣非净利润符合我们预期,归母净利润低于我们预期。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58.64亿元,同比+0.2%;归母净利润约为9.6亿元,同比-11.3%;扣非归母净利润约12.8亿元,同比+27.7%。
主业收入平稳增长,“汽车+机器人Tier1”打开增长空间。分业务来看,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387亿元,同比增长0.23%,占总营收的69.3%;汽车电子业务营收约170亿元,受海外市场影响同比下降1.13%,占总营收的30.4%。分区域来看,国内市场收入约140亿元,同比增长6.7%;海外市场收入约414亿元,同比下降1.8%,欧洲和美洲市场因汽车产量下滑等因素对公司业务有一定影响。2024新获订单839亿元创新高,主业增长确定性强。智能驾驶业务取得突破,获海外客户L2/L2++域控定点并计划2025年底量产,同时与Momenta合作。此外,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有望将传感器、电源管理系统、轻量化等业务拓展至机器人领域,拓展第二增长曲线。
重组费用压低表观利润,主业利润率处于上升通道。公司2024年整体毛利率16.2%,同比+1.8pct,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14.81%,同比+2.27pct,主要为海外工厂盈利提升所致;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19.71%,同比+0.63pct。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的重组及人员优化产生一次性重组整合费用,公司2024年产生一次性重组费用5.5亿元,主要为德国地区削减600名研发、管理、生产等人员及关停欧洲、美国部分工厂所致。研发投入约36.9亿元,研发费用率4.6%,同比+0.1pct,公司研发投入主要聚焦智能驾驶、5G-V2X、800V高压快充等前沿技术。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2024年底公司子公司香山股份并表,我们上调2025/2026年营收预测为674/728亿元(原为604/653亿元),预计2027年收入为782亿元,同比+21%/+8%/+7%;由于海外需求景气度略低于我们预期,我们下调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6.1/19.4亿元(原为18.9/23.3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3.1亿元,同比分别+68%/+20%/+19%,对应PE分别为16/13/11倍,由于公司主营业务盈利处于改善周期,新业务亟待放量,我们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乘用车需求复苏不及预期,汽车安全业务修复不及预期。 |
| 22 | 华安证券 | 姜肖伟,陈飞宇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点评,扣非归母稳预期,联动“业务+资本”全球化战略 | 2025-03-31 |
均胜电子(600699)
主要观点:
事件:2025年3月27日晚,均胜电子(600699.SH)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营业收入558.64亿元,同比+0.24%;归母净利润9.60亿元,同比-11.33%;扣非归母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27.74%。
其中,第四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7.29亿元,同比+2.15%,环比+4.79%;归母净利润约0.19亿元,同比-93.77%,环比-93.77%;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比+2.47%,环比+12.46%。
核心观点:
汽车安全:重组整合提升长期盈利能力
1)营收方面: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收386.17亿元,同比+0.23%;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165.99亿元,同比-1.13%。尽管短期电子业务承压,但全年新获订单金额约839亿元,规模再创新高;其中,汽车安全业务约为5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约为265亿元;国内新获订单金额约350亿元,占比超40%;新能源相关订单金额超460亿元,占比超55%。2)盈利方面:非经常性损益中一次性重组整合费用5.50亿元,同比大幅增加,短期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表现,但长期通过产能布局优化、人员结构精简及运营效率提升,有望进一步驱动毛利率改善。公司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约为16.22%,同比+1.14pct。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4.81%/19.71%,同比+2.27pct/+0.63pct。分地区看,国内地区毛利率19.69%,同比+2.36pct,国外地区毛利率15.18%,同比+1.53pct。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37pct/+0.78pct/-0.13pct。其中,管理费用增长源于海外业务重组。公司将聚焦安全气囊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生产——通过技术攻关提升自制率、优化工艺降低单位成本,叠加前述供应链与运营改革的综合效应,参考奥托立夫2024年18.55%的毛利率水平,公司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仍有向上提升空间。
汽车电子:规模订单陆续放量
公司围绕动力域、智驾域、网联域、座舱域和车身域等领域全面布局,持续创新和突破,并利用全球化研发及生产优势达成中国与海外市场双向落地。23年获得全球知名车企800V高压平台功率电子产品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约130亿元的项目定点,作为全球性量产车型,项目将于25年启动,陆续于欧洲、美国市场投放。25年1月,新获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量级的首个区域控制器项目量产订单,并将在2025年实现快速量产。
A+H联动全球化布局,定位“汽车+机器人Tier1”
1)24年公司通过置换原持有的均胜群英49%股权控股香山股份,优化资产结构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且强化智能座舱和新能源业务协同。
2)25年公司将借助港股上市加速A+H双资本平台布局,募资重点投向自动驾驶、传感器、新能源管理、人工智能、Robotaxi等前沿技术领域,同步延伸布局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目前,已向知名人形机器人企业送样核心零部件,开拓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
公司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取得成效,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同时公司积极开展“业务+资本”全球化战略,推动订单落地,发展业务协同。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646.69/690.35/737.98亿元;对应2025~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5.47/18.81/21.95亿元;2025~2027年对应PE为16.35/13.45/11.52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投资建议
1)宏观环境及行业风险;
2)原材料价格及汇率波动风险;
3)订单放量不及预期;
4)规模整合不及预期。 |
| 23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张雪晴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点评:毛利率稳步提升,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 | 2025-03-31 |
均胜电子(600699)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58.64亿元,同比增长0.24%;归母净利润9.60亿元,同比下降11.33%;扣非归母净利润12.82亿元,同比增长27.74%。其中,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47.29亿元,同环比分别+2.15%/+4.79%;归母净利润0.19亿元,同环比分别-93.77%/-93.77%;扣非归母净利润3.41亿元,同环比分别+2.47%/+12.46%。
毛利率稳步提升,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24%;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系公司为优化海外地区成本结构,在欧美地区进行重组及人员优化而产生一次性重组整合费用;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7.74%,毛利率16.22%,同比提升1.13pp,其中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14.81%,同比+2.27pp,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19.71%,同比+0.63pp,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汽车安全+汽车电子业务持续拓展,进军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2024年公司新获定点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订单金额约839亿元,同比提升13.8%,其中汽车安全业务约574亿元,汽车电子业务约265亿元。汽车安全业务新订单全生命周期金额拓展超目标完成,汽车电子业务在新兴业务布局上持续取得定点突破。公司在2024年进行机器人业务布局,2025年年初确立了汽车+机器人T1的战略定位,将自身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高端制造能力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向机器人相关公司提供软硬件及解决方案。公司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的核心零部件已经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
控股香山股份强化协同效应,启动香港上市计划推进海外战略布局。2024年,公司完成了对香山股份的控股,进一步强化双方在智能座舱部件与新能源充配电领域方面的战略协同效应,丰富公司智能汽车产品矩阵。公司启动香港上市计划并已递交上市申请,积极推进“国际业务+国际资本”的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海外业务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8/17.24/19.96亿元,CAGR为27.6%,EPS分别为1.01/1.22/1.42元。公司汽车安全+汽车电子业务持续拓展,盈利能力呈提升趋势,业绩有望持续增长,给予公司2025年22倍PE,对应目标价22.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海外经营环境变化、新项目发展不及预期、香港上市进展不及预期等风险。 |
| 24 | 国元证券 | 刘乐,陈烨尧 | 维持 | 买入 | 深度报告:国内领先的汽车科技平台化供应商,全面启动“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 | 2025-03-06 |
均胜电子(600699)
报告要点:
公司是中国第二大汽车零部件厂商,已成功打造完备的汽车科技平台在汽车主营业务领域,公司经过20多年的持续深耕,成功打造了一个高度全球化的汽车科技平台,实现了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多元领域的互补布局,覆盖了座舱域、智驾域、网联域、动力域和车身域等汽车核心板块。截至2023年,公司已成为中国第二大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国第二大和全球第四大智能座舱域控系统提供商,以及中国和全球第二大汽车被动安全产品提供商。下游客户方面,公司已实现全球领先客户广泛覆盖。截至2024年9月30日,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整车厂客户覆盖超100个全球汽车品牌,合计市场份额超90%,涵盖中国和全球十大整车厂,广泛深度覆盖全球电动车领先品牌。
公司于2025年全面启动“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
公司于2025年年初积极响应董事长战略指引,全面启动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公司依托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等领域的全栈技术积累,率先构建“汽车+机器人Tier1”双轨战略。目前,公司已在机器人领域取得多项进展,在智能传感器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嗅觉传感器于2025年2月14日正式发布,标志着公司在机器人感知层核心部件的创新实力;在核心关节方面,公司旗下孙公司NESINEXT已联合黑芝麻智能及傅利叶共同推出通用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产品;在重点客户开拓方面,公司通过将车规级传感器融合算法、精密执行器工程能力等核心技术迁移至具身智能领域,已实现核心零部件的送样验证。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65.04/639.26/689.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7\16.25\19.56亿元,对应PE20.72x\16.54x\13.74x。考虑到公司作为汽车安全与汽车智能化领域领先企业,其汽车相关业务有望持续受益于全球汽车电气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同时公司在具身智能等领域的布局有望逐步落地兑现,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全球汽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公司降本增效不及预期风险、具身智能落地不及预期风险、公司具身智能等技术创新不及预期风险、商誉减值风险、汇率风险。 |
| 25 | 国信证券 | 唐旭霞,杨钐 | 维持 | 增持 | 人形机器人及汽车电子业务加速发展 | 2025-02-23 |
均胜电子(600699)
事项:
公司公告:根据均胜电子官微,人形机器人领域,2025年,均胜电子在董事长王剑峰“再创业,创新前行”号召下,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尤其对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相关前瞻技术与市场战略布局,目前,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打造的核心零部件已经向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送样;2025年2月,均胜电子为人形机器人研发了嗅觉传感器,这个传感器的应用将推动环境监测、医疗诊断和智能机器人进入嗅觉感知的新时代。汽车电子领域,根据均胜电子官微,近日,均胜电子在车身域智能化方面再获突破,成功获得首个区域控制器项目量产订单,根据规划,均胜电子将为某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提供区域控制器,并将在2025年实现快速量产,此外,均胜电子在已经建立的AI大模型应用基础上,也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不断赋能公司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领域的汽车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
国信汽车观点:均胜电子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1)机器人方面,向包括全球车企在内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相关公司提供软硬件及解决方案,将自身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高端制造能力,加速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均胜电子在车规级零部件生产方面的工程能力、生产效率、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优势显著,产品经过全球顶级主机厂高标准验证,足够支持具身机器人零部件批量化生产。2)汽车电子方面,近年来,均胜电子已发布了系列域控制器、中央计算单元和座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等智能化产品,公司将为某知名自主新能源品牌超百万台车提供区域控制器,后续订单开拓可期。此外,公司第一时间接入DeepSeek大模型,用AI为智能驾驶注入新活力。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为568.43/605.28/652.12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10/15.82/19.20亿元,对应PE为22/18/1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