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鑫证券 | 毛正,吕卓阳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前三季度经营稳健,激光+超导助力成长 | 2024-11-22 |
联创光电(600363)
事件
联创光电发布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总营收24.34亿元,同比下降1.42%,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上升5.05%。其中,Q3单季度实现收入8.87亿元,同比上升9.54%,实现归母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上升2.32%。
投资要点
激光反无人机产品出口中东
1月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闭幕。公司控股子公司中久光电产业有限公司的激光反无人机产品在本届航展中亮相。公司的光刃系列激光反无人机产品能够兼容多类防卫体系,可不依赖雷达等前端引导,自主搜索捕获、探测识别和跟踪瞄准,快速对复杂环境中的“低慢小”飞行目标实施精准光学攻击,同时结合中久光电已开发完成的“低空防卫系统指挥控制平台应用软件”,具备安装和部署反制装备群能力。目前公司激光产业处于满产及正常交付状态,基于国内外对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需求,公司已于2024年1月取得了光刃系列反无人机系统的出口许可,光刃-Ⅰ型产品于4月运往中东某国,完成首个出口订单顺利发出。
可控核聚变空间广阔,联创超导有望并表
联创超导加快聚变项目相关的技术研发,继完成了高温超导集束缆线技术突破后,于今年4月完成了基于集束缆线的D型超导线圈的研制和低温实验,验证了集束缆线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可行性。集团已与中国核建在上海就共同推进“星火一号”聚变-裂变混合示范堆的建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双方通过强强联合,共同书写核能发展的新篇章。
目前公司正持续推动联创超导的股权收购相关事宜,根据最新公告中调整的交易方案来看,业绩承诺由此前的“2024-2026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亿元”,调整为“2024-2026年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亿元”。此举彰显公司核心技术与管理团队对联创超导业务发展的坚定信心,预计并表后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体量。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1.04、33.05、36.03亿元,EPS分别为1.06、1.32、1.5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6.1、37.3、32.0倍,我们看好公司在“激光+超导”两大前沿科技领域的成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超导业务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传统亏损业务剥离进度不及预期;国内高温超导带材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激光业务收入确认滞后等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王润芝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加速推进超导子公司并表 | 2024-11-02 |
联创光电(60036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
有序剥离传统业务收入短期承压,盈利能力逐季修复: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4.3亿元,同比下滑1.4%,实现归母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9%。其中2024Q3单季实现营收8.9亿元,同比增长9.5%,环比增长7%,实现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2%,环比下滑1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增长5%,环比下降6%。2024Q3单季毛利率提升至19.54%,环比提升2.42pct。
调整股权收购方案加速超导子公司并表:2024年10月18日,公司公告对收购联创超导子公司部分股权交易方案进行调整,将股权交易业绩承诺补偿方案利润承诺额由“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累计额不低于6亿元”调整至“2024-2026年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不低于6亿元”,并对业绩承诺补偿方案中的补偿方式及购买对价的支付方式进行调整。联创超导目前在金属热加工、光伏、半导体及核聚变等领域均有成熟产品布局。截止2024年8月31日,联创超导实现营业收入2,379.02万元,净利润-752.90万元。伴随公司超导新厂房完工投产,产能释放,有望加速兑现业绩,公司回复函中评估预测联创超导子公司2024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3.3亿元,净利润4600万元。
无人机、导弹等新型作战装备正逐步改变作战方式,打开高能激光系统等对空作战系统市场空间:10月下旬,以色列与伊朗的军事冲突中,导弹、无人机等成为重要的作战方式,防空系统在实际对战中的重要性凸显,目前各国正加速研发与列装。联创光电是国内反无人机激光系统上游器件泵浦源及整机核心供应商,军工四证齐全,同时公司具备高能激光系统整机生产能力,2024年上半年,中久光电顺利取得激光系统整机出口许可资质,并首次实现了光刃-Ⅰ型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交付,当前海外需求旺盛,高能激光系统有望获得增量出口订单,为公司进一步贡献营收。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5/5.8/7.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8/36/30倍,鉴于公司当前布局高温超导业务及高能激光系统的市场空间较大,且公司是对应行业的领先企业,有望充分受益行业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激光板块收入确认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传统业务剥离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超导合作项目受上游带材供应影响可能影响产品交付进度;超导合作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短期股票交易异常波动风险 |
3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王润芝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传统主业持续优化,超导业务并表稳步推进 | 2024-09-02 |
联创光电(60036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
投资收益支撑业绩稳健增长,产业前瞻布局持续深化:24H1公司实现营收15.5亿元,同比下降6.8%,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6.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增长11.5%;Q2单季实现营收8.3亿元,同比下降4.7%,环比增长15.4%,实现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2.6%,环比增长17.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2.6%。24H1,公司重要参股子公司宏发电声实现归母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19%,24H1归属于联创光电股权投资收益2.2亿元,为联创光电提供了核心利润支撑。
拟收购联创超导股权推进业务并表,加速超导磁体技术研发蓄力长期成长:24H1联创超导实现营收0.23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03亿元。8月6日,公司公告拟以现金4.9亿元收购联创超导11%股权成为联创超导控股股东,将超导业务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联创超导目前在金属热加工、光伏、半导体及核聚变等领域均有成熟产品布局。截至2024年8月5日,联创超导在手订单4.9亿元,框架协议订单金额约11.2亿元,正在跟踪的意向客户及订单金额预计8150万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两个核心下游应用领域中分别实现产品交付及新品研发突破:1)磁控光伏单晶炉超导磁体:2024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光伏级高温超导磁控单晶生长设备样机的生产及客户现场安装调试,并实现一定数量产品交付。2)核聚变领域:2024年上半年公司自主设计的D型超导磁体成功制备并通过低温测试。
持续优化激光及智能控制器等传统主业,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激光产业板块:2024年上半年,激光板块实现营收4621万元,相较去年同期收入有所下滑,主要系下游特殊行业结算性质影响。2024年上半年,中久光电顺利取得激光系统整机出口许可资质,并首次实现了光刃-Ⅰ型激光反无人机系统的交付,有望进一步打开海外市场。智能控制器板块:2024年上半年,智能控制器板块实现收入8.8亿元,毛利率提升到22.97%,盈利能力进一步增强。智能控制器产品,公司重点布局汽车与工控控制器产品。2024年上半年,汽车与工控控制器的自主开发产品比例达到45%,新产品逐步成为新利润增长点。同时,持续优化背光源、线缆等传统产业,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有所改善,较去年同期相比收入有所提升、减亏效果较为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5/5.8/7.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20/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激光板块收入确认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传统业务剥离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超导合作项目受上游带材供应影响可能影响产品交付进度;超导合作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4 | 华鑫证券 | 毛正,吕卓阳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上半年业绩稳健,聚焦新兴业务成长 | 2024-08-30 |
联创光电(600363)
事件
联创光电发布公告:2024H1: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减少7.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9亿元,同比增长6.38%。
投资要点
高温超导产业化进度顺利,联创超导有望并表
2024年上半年,联创超导紧密围绕“三位一体”年度战略规划,在磁控硅单晶生长炉、感应加热设备及可控核聚变用磁体等领域投入研发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磁控硅单晶生长炉:完成了光伏级高温超导磁控硅单晶生长设备研发迭代;目前订单体量超过300台,2024年联创超导将交付不少于50台单晶硅生长炉。
可控核聚变用磁体:继2023年8月完成了高温超导集束缆线技术突破后,联创超导又于2024年4月完成了基于集束缆线的D型超导线圈的研制和低温实验,验证了集束缆线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可行性。
另一方面,公司8月5日公告拟以现金形式收购江西联创光电超导应用有限公司11%股权,将持股比例提升至51%,成为其控股股东并将其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此外,交易对手方与公司签订《盈利补偿协议》,承诺联创超导2024-2026年实现的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亿元。此举彰显公司核心技术与管理团队对联创超导业务发展的坚定信心。截止8月5日,联创超导在手订单4.92亿元,框架协议订单金额约11.15亿元,正在跟踪的意向客户及金额预计8150万元,并表后有望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体量。
激光产品获出口许可,订单量实现较快增长
2024H1公司激光板块实现收入收入4621.14万元。报告期内公司在提升装备工程化水平的同时,实现图像识别算法、ATP控制自主化、多套组网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将无人机捕获成功率提升至90%以上。另一方面激光反制系统取得出口许可之后,“光刃”产品订单量实现较快增长,但由于产品涉及特殊领域,交付和收入确认之间存在时间差,业绩释放具有延后性。
产品结构升级,高端光耦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公司智能控制器板块上半年实现收入8.83亿元。报告期内,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重点布局工控和汽车电子应用,进一步增强了整体产业的盈利能力。光耦产品方面,超高压车规级光MOS固态继电器销售额稳步增长,首创的超强安规晶体管光耦在储能行业实现量产,应用于半导体检测设备的超微型光继电器,拟在2024至2025年实现产业化量产。公司的高端光耦产品已进入下游头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开始成为智能控制器板块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1.04、33.05、36.03亿元,EPS分别为1.06、1.32、1.5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3、18.8、16.2倍,我们看好公司在“激光+超导”两大前沿科技领域的成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风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超导业务项目进展不及预期;传统亏损业务剥离进度不及预期;国内高温超导带材产能释放不及预期;激光业务收入确认滞后等风险。 |
5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王润芝 | 维持 | 买入 | 拟收购联创超导11%股权推进超导业务并表,强化产业布局 | 2024-08-09 |
联创光电(600363)
投资要点
事件:联创光电8月5日发布公告,拟以现金合计4.906亿元收购联创超导11%股权,将对联创超导持股比例从40%提升至51%,收购完成后,联创光电将成为联创超导控股股东,并将联创超导纳入合并报表范围。本次收购以对联创超导55.75亿元估值定价的基础上折算80%作为本次交易的计价基础,同时电子集团、共青城智诺嘉分别与公司签订《盈利补偿协议》,作出业绩承诺:联创超导在2024年-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累计不低于6亿元。
超导业务多领域布局,新产品陆续放量:2023年超导业务子公司联创超导实现收入7,539.8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678.6万元。公司作为当前国内高温超导技术产业应用领军企业,目前在多个领域布局高温超导技术应用产品且初见成效:1)金属感应加热设备:公司2023年完成交付10台设备,目前已经完成产品标准化设计,能效比突破90%,公司余下在手订单将进行有序排产;2)磁控光伏单晶炉超导磁体:公司已成功实现相关高温超导磁体设备研制,目前已完成两台样机生产和调试,当前在手订单超300台,并将于2024年年内交付至少50台;3)高温超导可控核聚变工程装备:2023年11月,联创超导与中核聚变签订协议,联合建设可控核聚变项目,工程总投资预计超过200亿元。联创超导与中核技术人员持续开展聚变用高温超导磁体的研发工作,目前已研制完成基于YBCO集束缆线的大型D型线圈,且成功通过液氮温区的低温测试。
超导业务在手订单充足,并表后有望支撑公司业绩高增:联创超导当前拥有国内领先的高温超导技术团队及高温超导磁体生产技术,目前在金属热加工、光伏、半导体及核聚变等领域均有成熟产品布局。截至2024年8月5日,联创超导在手订单4.9亿元,框架协议订单金额约11.2亿元,正在跟踪的意向客户及订单金额预计8,150.0万元。当前公司感应加热设备、磁控光伏单晶炉超导磁体有序交付中,针对核聚变工程装备展开的超导磁体研发持续实现技术突破,有望在并表后为公司贡献稳健业绩增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投资收益来源宏发电声受到下游需求疲软影响,今年利润增速放缓,基于此,我们下调对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4.5/5.8/7.0亿元(前值分别为5.0/6.6/7.9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7/21/17倍,考虑到公司激光与超导业务正处于加速成长阶段,有望加速贡献业绩,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激光板块收入确认时间存在不确定性;传统业务剥离进展不及预期风险;超导合作项目受上游带材供应影响可能影响产品交付进度;超导合作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