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金证券 | 张真桢 | 维持 | 买入 | 2Q25储能温控快速放量,泰国建厂助力液冷出海 | 2025-08-27 |
同飞股份(300990)
2025年8月26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1H25营收12.64亿元,同比增长58.04%;归母净利润1.25亿元,同比增长466.71%。对应2Q25营收6.90亿元,同比增长31.40%;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增长272.70%。
经营分析
储能温控业务放量,竞争加剧压缩利润空间:1H25公司储能温控领域的营业收入约6.81亿元,同比+87%。背后的驱动力来自全球新型储能装机量的激增,且公司拥有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中国中车等头部大客户。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1H25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163GWh,同比+246%。2Q25公司毛利率22.16%,同比+4.13pct,环比-3.29pct,我们认为环比下降主要来自储能液冷价格有向下的压力。行业新进入者增多、叠加头部客户议价权增强,公司利润空间被压缩。
液冷为AI硬件出海新增板块,我们预计市场容量千亿级别,公司有望充分受益。公司已推出冷板式液冷和浸没液冷全套解决方案,包括CDU、Manifold等全系列产品。目前已与科华数据、东莞泰硕等业内优质客户建立合作。我们看好对应纯水冷却单元25/26年营收同比高双位数增长。
战略布局新加坡和泰国,打开海外业绩增量空间。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在新加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并由新加坡子公司以及公司在泰国投资设立孙公司,建设泰国生产基地,总投资额不超过400万美元。新增产能有助于更快速响应海外客户需求,更好应对关税等出海不确定因素,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25.73/36.25/48.44亿元,同比增长39%/41%/34%;预计EPS分别为1.56/2.26/2.96元,PE分别为46/32/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实际控制人被行政处罚的风险、AI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新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存货积压的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孙潇雅 | 维持 | 买入 | 多行业温控开拓取得成效,25Q1业绩高增 | 2025-05-16 |
同飞股份(300990)
24年公司投入&股权激励影响利润增速,25Q1投入现回报、业绩迎来拐点2024年合计实现营收21.60亿元,yoy+17.07%;归母净利润1.53亿元,yoy-15.87%;扣非净利润1.46亿元,yoy-14.07%。毛利率22.06%,yoy-5.44pcts。净利率7.10%,yoy-2.78pcts。公司毛利率下降主要受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行业竞争加剧影响;由于产品研发、股权激励和产能建设,24年公司期间费用增长明显。
2025Q1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并取得成效,储能、数控装备等各领域温控产品收入同比快速增长,实现营收5.74亿元,yoy+109.02%,qoq-27.06%;归母净利润0.62亿元,yoy+1104.89%;扣非净利润0.60亿元,yoy+1516.35%。24年业务分拆:
1、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实现收入14.51亿元,yoy+21.42%,毛利率18.85%,同比下降5.45pcts。
2、数控装备温控产品:实现收入6.47亿元,yoy+6.68%,毛利率28.51%,同比下降1.46pcts。
24年各细分赛道(储能,半导体,数据中心等)稳步拓展,打开新机遇储能领域,公司积累了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中国中车、中创新航、海博思创、金盘科技等业内优质客户,24年公司储能温控领域的营业收入约为11.76亿元,同比增长约30%。
半导体制造设备领域,公司围绕国产替代和市场份额提升的成长主线,已逐步拓展了北方华创、芯碁微装、晶盛机电、华海清科、上海微电子等众多优质客户。
数据中心领域,公司推出冷板式液冷和浸没液冷全套解决方案,产品包括液冷分配装置(CDU)、冷液分配管(Manifold)、预制化管路、室外干冷器等全系列产品。目前公司已拓展了科华数据、东莞泰硕电子有限公司等业内优质客户。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公司持续开拓储能、半导体设备、数据中心温控等多行业、多客户,进一步打开公司下游市场空间、业绩持续加速。
基于公司24年全年及25年一季度经营情况,以及考虑公司在多行业的稳步开拓潜力,我们调整公司25-27年营业收入至29.4、37.4、47.1亿元(原值为25-26年33.3、43.2亿元);归母净利润2.9、4.3、5.2亿元(原值为25-26年3.2、4.2亿元),对应当前估值28、19、15X PE。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源获得及流失风险,规模扩张风险。 |
3 | 国金证券 | 张真桢,路璐 | 维持 | 买入 | 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数据中心业务未来可期 | 2025-04-18 |
同飞股份(300990)
2025年4月1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0亿元,同比增长17.07%;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下降15.87%。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74亿元,同比增长109.02%;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104.89%。
经营分析
一季度业绩大幅增长,全年业绩可期:2024年,公司积极拓展市场及客户,不断提升市场份额,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受电力电子装置温控产品行业竞争加剧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27个百分点。费用方面,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合计同比增长3,056.09万元,主要原因为:1)公司继续加大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和产品迭代,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持续推进股权激励事项,股份支付费用合计同比增加997.52万元;3)推进产能建设,新购置的设施设备陆续投入使用,折旧摊销费用同比增加。受毛利率下滑及费用增长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2025年第一季度,行业回暖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业务,业绩已实现大幅增长。我们预计2025年公司以储能温控为代表的主业将持续快速增长,同时数据中心温控业务将迎来放量,全年业绩可期。
储能温控持续快速增长,数据中心温控业务未来可期:2024年公司储能温控领域营业收入约11.76亿元,同比增长约30%,已积累了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中国中车、中创新航、海博思创、金盘科技等客户。未来数据中心业务未来有望接力储能业务,成为公司第二增长引擎。目前公司推出了冷板式液冷和浸没液冷全套解决方案,已拓展了科华数据、东莞泰硕电子有限公司等业内优质客户。AI蓬勃发展与H20芯片进口受限背景下,国产算力需求将大幅提升,对服务器/数据中心液冷的需求将迎来显著增长,2025年有望为公司贡献较大收入增量。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9/43.73/57.4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4.45/6.18亿元,对应PE为24.88/16.15/11.6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大额解禁、市场竞争加剧、AI服务器需求不及预期、锂电池价格下跌的风险。 |
4 | 华鑫证券 | 傅鸿浩,臧天律 | 首次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AI布局不断深化,数据中心业务未来可期 | 2025-03-31 |
同飞股份(300990)
事件
同飞股份于2月17日发布公告:公司将在深圳和杭州设立分公司。3月18日,同飞深圳分公司正式运营,并与星元云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企业级Deepseek私有化部署服务项目。
投资要点
深耕工业温控领域,储能业务逐步放量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在工业温控领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通过不断丰富和完善产业布局,形成了液体恒温设备、电气箱恒温装置、纯水冷却单元、特种换热器四大产品系列。公司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数控机床、激光、半导体、电力电子、储能、氢能、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工业洗涤等领域。
储能业务方面,公司涵盖集中式储能温控、工商业储能温控、PCS系统温控及高压级联直挂储能温控解决方案等,成为宁德时代、阳光电源、中国中车、中创新航等的供货商。
此外,公司积极探索温控行业的多重发展路径。2025年1月成功推出了首台专为半导体制造匀胶显影工序段量身打造的恒温恒湿工业空调;2025年2月与锐科激光正式达成合作,深入探讨激光水冷一体机研发等环节。
AI布局不断深化,数据中心业务未来可期
公司致力于为数据中心提供高效稳定的温控整体解决方案,已推出板式液冷和浸没液冷的配套产品。公司于2月17日发布公告:公司将在深圳和杭州设立分公司。3月18日,同飞深圳分公司正式运营,并与星元云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企业级Deepseek私有化部署服务项目。公司选择在深圳成立分公司,体现了公司对AI温控技术发展的战略重视。而从公司在储能领域的市场地位可以看出公司的技术底蕴与市场竞争力。我们看好公司后续数据中心温控业务放量。
盈利预测
我们看好公司后续数据中心温控业务放量。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3.8、32.6、45.6亿元,EPS分别为0.86、1.40、2.1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9.2、30.2、19.8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风险;储能业务进展不达预期;AIDC业务进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