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天风证券 | 张潇倩,李本媛,陈潇 | 维持 | 买入 | 2024Q4扭亏为盈,奶油产品表现可嘉 | 2025-02-14 |
立高食品(300973)
事件:公司于1月20日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4年营业收入37.7-39.3亿元,同比增长7.74%-12.31%;归母净利润2.65-2.85亿元,同比增长262.88%-290.27%。其中24Q4营业收入10.53-12.13亿元,同比增长14.93%-32.39%;归母净利润0.62-0.82亿元,同比增长172.82%-196.34%。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
1)公司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摊销费用对2024年净利润影响约1,000万元,2024年剔除后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75-2.95亿元(同比+48.03%~58.80%);扣非净利润预计为2.6-2.8亿元(同比+47.38%~58.71%)。
2)公司依托产品、渠道和服务优势,扩大渠道覆盖力度,稀奶油产品稳健增长及对头部经销商的政策支持,推动营业总收入稳健增长。
3)公司归母净利润上升原因:①2024年股权激励股份支付费用对净利润影响约1,000万元,较2023年的1.13亿元大幅减少;②通过严格预算管理和营销费用控制,提升成本费用投入产出比;③稀奶油产品高自动化产线和规模效益,以及精简SKU集中资源,提高盈利能力;④建立数字化平台,强化数字化运营体系,提升管理效能。
4)公司信用及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约2250万元,主要因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增加和新品存货跌价准备。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从α角度看,25年立高或通过传统商超调改红利释放、新渠道开拓实现加速发展,再加上稀奶油等强潜力单品继续打开流通渠道空间等方式实现收入端稳定增长,同时通过主动成本控制和产能爬坡规模效应显现实现利润端潜力表现。从β角度看,由于立高食品属于餐饮赛道,因此餐饮向上或带来β加成。考虑到下游恢复速度可能不及预期,我们调整24-26年公司收入增速为12%/13%/16%,(前值为17%/14%/16%),总营收为39.2/44.3/51.4亿元(前值为40.8/46.6/54.1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0%/9%/24%,对应PE分别为24X/22X/1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预告仅为初步核算,具体以公司2024年年报为准;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2 | 国信证券 | 张向伟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第四季度扭亏转盈,奶油产品表现良好 | 2025-01-24 |
立高食品(300973)
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74-12.31%。立高食品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2024年预计收入37.7-39.3亿元,同比增长7.74-12.31%;归母净利润2.65-2.85亿元,同比增长262.88%-290.27%;扣非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105.17%-121.58%。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收入10.53-12.13亿元,同比+14.9%-32.3%;归母净利润6189-8189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5851-7851万元,同比扭亏。
原料产品继续受益奶油稳健增长,商超渠道新品表现良好。产品方面,公司稀奶油产品的稳健增长,得益于新工厂投产和产能爬坡,UHT奶油前三季度收入规模超过3亿元,预计对全年原料产品板块收入产生较大贡献。渠道方面,公司依托对于下游流通、直营渠道服务优势,增强对渠道的覆盖力度。2024年公司积极对SKU进行调整,第四季度商超渠道新品表现良好,预计冷冻烘焙食品基本盘保持稳定。
2024年归母净利润中枢约2.75亿元,盈利能力实现修复。预告对应2024年归母净利率7.0%-7.1%,2024年第四季度归母净利率5.9%-6.4%,同比实现扭亏,盈利能力明显改善,主要源于(1)股权激励摊销影响减小,2024年股份支付费用相比2023年减少约1亿元;(2)公司利用预算管理、费用控制等方式提升投入产出比提升,公司运营信息化程度提高;(3)产品端优化SKU,盈利能力较强的稀奶油产品表现较好。
风险提示:原材料成本价格大幅提升,行业竞争加剧,下游烘焙行业恢复不及预期。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考虑公司新品表现良好,我们上调此前盈利预测。2024-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8.2/42.6/46.5亿元(前预测值为37.3/41.3/45.0亿元),同比9.1%/11.6%/9.1%;2024-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7/3.1/4.0亿元(前预测值为2.5/2.8/3.6亿元),同比269.1%/15.6%/27.7%;实现EPS1.59/1.84/2.3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0/21.6/16.9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3 | 中邮证券 | 蔡雪昱,杨逸文 | 维持 | 买入 | Q4收入略超预期,春节备货积极 | 2025-01-22 |
立高食品(300973)
事件
公司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收37.7-39.3亿元,同比增长7.74%-12.31%,Q4收入10.53-12.13亿元,同比14.83%-32.28%。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5-2.85亿元,同比增长262.88%-290.27%,Q4实现归母净利润0.62-0.82亿元,同比实现扭亏转盈。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105.17%-121.58%,Q4实现扣非净利润0.59-0.79亿元,同比实现扭亏转盈。预计业绩情况落于预告中枢、Q4收入端略超预期,利润端符合预期。
投资要点
春节旺季表现超预期。从经营月度上来说,10-12月销售表现逐月提升,经销商春节备货集中在12月,预计有较好订单表现。四季度为行业传统旺季,稀奶油增长仍然强劲,新产线投产后奶油系列新品已试产试销。山姆渠道新品芋泥麻薯面包上新后月销表现较好,后续将保持上新节奏。
2025年积极调整冷冻烘焙业务,奶油产能提升、保持快速增长分渠道来看,1)山姆渠道:24年因产品调整相对承压,随着新品加入预计山姆渠将有较好的恢复。2)流通饼房:冷冻烘焙市场处于缓慢增长中,竞争者仍众多,公司通过进一步内部改革提效来增加内生动力。奶油仍是增长主力,随着10月份新奶油产线试产后,对25年稀奶油市场推广提供产能保障。3)餐饮新零售:进一步与百胜中国、胖东来、永辉等大客户进行产品合作研发,大B利润率保持稳定。成本端由于棕榈油达到新高,短期内将处于高位震荡过程中,预计到二季度会有下行趋势,全年拉平看成本压力整体可控。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未来三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年-2026年营收为37.71/43.03/47.49亿元,同比增长7.78%/14.09%/10.37%。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2.78/3.32/3.82亿元,同比增长281.04%/19.33%/15.11%。对应未来三年EPS分别为1.64/1.96/2.26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3/20/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需求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成本波动的风险。 |
4 | 东吴证券 | 苏铖,李茵琦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预告点评:基本面企稳,边际向上拐点明确 | 2025-01-21 |
立高食品(30097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37.7-39.3亿元,同比+7.74-12.31%;归母净利润2.65-2.85亿元,同比+262.88%-290.27%;扣非净利润2.5-2.7亿元,同比+105.17%-121.58%。预计2024Q4公司实现营收10.53-12.13亿元,同比+14.9%-32.3%;归母净利润6189-8189万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5851-7851万元,同比扭亏。
2024Q4营收实现较快增长,得益于山姆上新和稀奶油放量。11月以来山姆上新3款新品,佛山稀奶油工厂2024年9月投产,稀奶油在旺季销售情况理想。
2024年归母净利率修复到7%左右,同比显著改善。得益于1)股权激励费用同比减少约1亿元;2)公司严控费用,提高投入产出比;3)稀奶油放量、规模效应提升;4)数字化管理的推进。按照中值计算,24Q4归母净利率为6.6%,与Q3差不多,Q4规模效应有提升,但进口乳制品、棕榈油等原材料价格有抬升,此外还有新增的投产折旧摊销,以及年底部分一次性费用。
2025年展望:1)稀奶油放量+山姆上新(山姆24年基数较低)预计是核心拉动力;除此之外,公司在策略上会对表现突出的品类加大资源投入(VS过去很多资源用于新品研发),对各个经营渠道投入相当的资源,针对传统商超也在研究产品端适配,有望带来额外边际增量。2)部分原材料成本上涨可能对Q1略有影响,25年全年来看成本情况应当好于24年,叠加费用端的管控,预计25年净利率会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认为2025年餐饮供应链有望逐步见底,板块目前估值水位较低,可以加大关注;其中立高自身有边际改善,弹性在板块中相对可观,建议重点关注。考虑需求端比较疲软,但公司盈利能力有边际改善,我们略下调此前收入预测,但上调此前利润预测,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为38.4/42.7/46.8亿元(前次预测为38.6/43.6/48.8亿元),同比增长10%/11%/10%;归母净利为2.7/3.4/4.2亿元(前次预测为2.7/3.2/3.9亿元),同比增长277%/22%/26%;对应PE为26/21/1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 |
5 | 华鑫证券 | 孙山山,张倩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业绩符合预期,稀奶油迭代优化盈利 | 2025-01-21 |
立高食品(300973)
事件
2025年1月20日,立高食品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
投资要点
营收稳健增长,利润端加速释放
公司预计2024年营收37.7-39.3亿元,同增8%-12%,主要系公司渠道覆盖力度增加、稀奶油产品稳健增长叠加春节错期所致。2024年归母净利润2.65-2.85亿元,同增263%-290%,主要系股权激励费用计提影响、稀奶油自动化产线规模效应释放、产品SKU结构优化所致,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2024年归母净利润2.75-2.95亿元,同增48%-59%。扣非归母净利润2.5-2.7亿元,同增105%-122%。其中2024Q4公司营收10.53-12.13亿元,同增15%-32%,归母净利润0.62-0.8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0.59-0.7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稀奶油产品迭代优化盈利,架构调整发挥产品研发优势
目前公司处于春节旺季备货期,2024年底,山姆渠道陆续进入三款新品,后续关注新品动销反馈。产品端,稀奶油360pro体量持续提升,UHT产线产能稳步爬升,旺季加快生产节奏,2024年9月底稀奶油330pro上市,实现核心原料国产替代,通过产品系列化迭代优化盈利能力,与此同时,公司加快构建数字化运营体系,通过经营效率提升平滑成本上涨压力。在组织架构上,公司由营销中心为主导转化为产品中心为主导,产品线经理兼顾产品与营销任务,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发挥产品研发制造优势。
盈利预测
公司产品/渠道打法思路捋顺,内部架构逐渐调整到位,利润端持续修复,随着稀奶油产能爬坡、市场需求恢复,公司盈利端弹性有望进一步释放。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62/1.91/2.29(前值为1.58/1.86/2.2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20/17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原材料成本上涨、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需求复苏不及预期。 |
6 | 天风证券 | 吴立,陈潇,张潇倩 | 维持 | 买入 | β/α均有看点,25年收入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 2025-01-19 |
立高食品(300973)
事件:1月10日公司召开了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变更公司经营地址、注册资本并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并进行了投资者现场交流。
春节备货情况:较好市场反馈和消费者青睐等因素,公司持积极展望态度
烘焙行业的春节备货在Q4中后段进入旺季,公司稀奶油相关产品维持比较良好的销售反馈,冷冻烘焙相关的产品在流通渠道也在积极备货。
渠道端:逐渐将资源往更多样化的渠道投放
①传统商超:公司对全国性商超是很重视的,在一些大型商超渠道取得了较好的新品上新效果,同时对地区商超也有配套人员和产线去开发,相信未来凭借成熟经验和良好效果能在商超渠道调改趋势中获得不错立足点。
②新渠道:2025年开始,尤其是以往表现突出的品类,会比以往投入更多资源,加大与其相匹配的程度,对应地会加大市场渗透。比如甜甜圈,公司认为这个产品市场渗透的可行性和市占率还可以做很多延展,接下来还会加大这方面产品的营销投入,使它成为可以普及的产品。另外还有麻薯,公司这两年在冰淇淋麻薯的基础上,也会做其他方面的应用升级,例如餐饮甜品的场景。
产能:产能爬坡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① UHT生产线:公司UHT冷藏奶油生产线已实现满负荷运转,其中芦苞生产线在常规时期维持单班生产模式,而在生产旺季则切换为双班生产,目前正处于此种灵活调控的生产状态,产能尚有进一步释放的潜力。
②佛山新产线(爬坡阶段):公司佛山工厂的稀奶油产线在2024年9月份正式生产,2024年12月已经有一半时间实现双班运行。1月会相对转淡一些,主要是季节性的影响。
成本端:2024年进口乳制品和棕榈油上涨较多,24年12月都达到了阶段性的价格高位,价格较高时公司锁单较谨慎,不会锁大单、长单,目前1月份看到有价格回落,在春节后再结合市场价格情况考虑延长订单。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从α角度看,25年立高或通过传统商超调改红利释放、新渠道开拓实现加速发展,再加上稀奶油等强潜力单品继续打开流通渠道空间等方式实现收入端稳定增长,同时通过主动成本控制和产能爬坡规模效应显现实现利润端潜力表现。从β角度看,由于立高属于餐饮赛道,因此餐饮向上或带来β加成。考虑到公司原材料棕榈油涨价导致成本上升,我们调整24-26年公司收入增速为17%/14%/16%(前值16%/16%/17%),总营收调整为40.8/46.6/54.1亿元(前值40.6/47.1/55.2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70%/20%/24%(前值306%/32%/25%),对应PE分别为23X/19X/16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产品推广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