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德邦证券 | 翟堃,张崇欣,康宇豪 | 维持 | 买入 | 23年稀土价格下降导致业绩承压,未来随公司规划产能放量有望迎来新一轮业绩成长周期 | 2024-03-29 |
金力永磁(30074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业绩承压。公司2023年营业收入66.88亿元,同比-6.66%;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19.78%;扣非归母净利润4.93亿元,同比-27.68%。
2023年稀土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对公司营收及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根据亚洲金属网、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等公布数据,2023年金属镨钕1-12月平均价格为65.14万元/吨,较2022年同期平均价格101.21万元/吨下降约35.64%。另外2023年1月平均价格为87.64万元/吨,到2023年12月平均价格为55.75万元/吨。2023年年初以来稀土原材料价格出现较大幅度波动,由于成本与售价在短期内的传递差异会对毛利率有一定的下降影响。
公司产品产销量有所增长,产品结构有所优化。2023年度,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15,154吨,同比+18.52%,其中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13,226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同比+32.72%,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87.28%,较上年同期提高9.34个百分点。2023年度,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总销量15122吨,同比+25.60%。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到33.03亿元,同比+14.33%;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入达到13.24亿元;风力发电领域收入达到5.85亿元;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达到2.17亿元;此外公司还积极布局3C、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新能源及节能环保领域。
稀土永磁需求快速增长,公司把握机遇快速扩产有望受益市场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全球消费量由2018年的4.75万吨增至2023年的10.25万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6%。到2028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的消费量将达到22.71万吨,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2%。预计到2025年公司钕铁硼毛坯产能扩张到40000吨,另外还在墨西哥规划投资建设“墨西哥新建年产100万台/套磁组件生产线项目”,未来有望受益市场增长。
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公司合计营收分别为77.74/94.65/113.2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40/10.79/12.92亿元,对应24-26年24.64/19.17/16.02倍PE。预测公司业绩将随产能释放快速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技术领先、扩产速度快,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钕铁硼磁材行业竞争加剧;公司产能建设不及预期;公司技术创新能力不及预期 |
22 | 国金证券 | 李超,王钦扬 | 维持 | 买入 | Q4拖累业绩,关注人形机器人进展 | 2024-03-29 |
金力永磁(300748)
事件
3月28日公司披露2023年报,2023年公司全年实现收入66.88亿元,同比-6.66%;归母净利润5.64亿元,同比-19.78%;2023Q4收入为16.37亿元,环比-1.06%;归母净利润为0.69亿元,环比-57.05%。
点评
量增价跌,毛利率逆势回升。公司2023年磁材销量为15122吨,同比+25.6%;我们测算磁材平均售价38.12万元/吨,同比-24.54%;单位成本同比-24.74%至32.28万元/吨,单位毛利同比-23.41%至5.84万元/吨。磁材业务收入同比-5.23%至57.65亿元,毛利同比-3.81%至8.83亿元,毛利率同比+0.22pct至15.32%。我们测算Q4磁材销量环比-2.76%,均价环比+4.09%至34.08万元,单位成本环比+9.87%至29.35万元/吨,单位毛利环比-21.47%至4.74万元;成本上升导致Q4业绩环比下滑,拖累公司全年业绩表现。汇兑收益下降带来财务费用增加,研发持续高投入。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同比+33%至4.88亿元,其中:由于2022年H股上市获得较多汇兑收益,2023年汇兑收益下降,财务费用+63%至-0.57亿元。扣除2022年度因港股上市融资取得的汇兑收益1.5亿元及本年新增研发费用0.16亿元等因素影响,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较2022年度基本保持稳定;研发费用为3.54亿元,同比+4.9%。新能源车领域持续发力,晶界渗透产品产量扩张提速。2023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领域收入达到33.03亿元,同比+14.33%。2023年公司晶界渗透产品产量为13226吨,同比+33%,5年CAGR高达62%,显著高于公司磁材成品销量增速(27%)。
产能持续扩张,布局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磁组件业务。公司的毛坯产能已具备年产2.3万吨的生产能力,产能利用率提升至90%以上。随着包头二期1.2万吨、宁波0.3万吨等项目持续推进,公司规划到2025年建成4万吨产能。公司积极配合世界知名客户的人形机器人用磁组件的研发,在墨西哥投资建设“年产100万台/套磁组件项目”。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75.00/89.16/108.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5/8.27/10.56亿元,EPS分别为0.47/0.62/0.79元,对应PE分别为32.64/25.05/19.6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需求不及预期;稀土价格波动;磁材供应超预期。 |
23 | 平安证券 | 陈潇榕,马书蕾 | 维持 | 增持 | 价格回落业绩承压,长期成长动能可期 | 2024-03-29 |
金力永磁(300748)
事项: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66.88亿元,yoy-6.66%;实现归母净利润5.64亿元,yoy-19.78%;归母扣非净利润4.93亿元,yoy-27.68%。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6元(含税)。
平安观点:
产品价格回落下公司业绩承压,经营现金流实现同比高增。公司2023年全年毛利率达16.07%,较2022年度毛利率16.18%略有下降,主要系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产品成本与售价在短期内的传递差异影响;此外四季度市场竞争加剧一定程度拉低全年毛利率水平。扣除2022年度因港股上市融资取得的汇兑收益1.5亿元及本年新增研发费用等因素影响,2023年度公司净利润较2022年度基本保持稳定,公司盈利韧性显现。2023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达15.18亿元。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高端产品产量续增。2023年度,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15154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8.52%,其中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13226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较上年同期增长32.72%,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87.28%,较上年同期提高了9.34个百分点。2023年度,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总销量15122吨,较上年同期增长25.60%。
全年产能利用率超90%,2024年高性能钕铁硼产能将达38000吨/年。目前公司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年产能达23000吨,2023全年产能利用率达90%以上。包头二期12000吨/年产能项目、宁波3000吨/年高端磁材及1亿台套组件产能项目、赣州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正在按计划建设,预计2024年底将建成38000吨/年毛坯产能生产线。公司规划在墨西哥投资建设“墨西哥新建年产100万台/套磁组件生产线项目”,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100万台/套磁组件的生产能力。有助于提升公司在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业绩增长弹性将进一步释放。
报告尾页的声明内容。
投资建议:随着公司产能规模持续提升,公司2025年钕铁硼产能预计将达40000吨。短期内磁材行业竞争加剧,但公司研发力度持续加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质量管理逐步完善,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风电及工业机器人等永磁终端领域高景气度下,公司有望实现量利齐升,看好公司的长期竞争力。由于公司主营产品钕铁硼磁钢受上游稀土价格影响较大,调整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55、11.04亿元(原值为10.75、14.27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4.5亿元,对应PE为24.2、18.8、14.3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项目进度不及预期。若在建项目进展超预期缓慢,则可能会影响公司未来业绩增长节奏。(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若受终端需求波动影响,磁材需求出现较大程度下滑,公司产品销售或一定程度受到影响。(3)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竞争大幅加剧或导致公司产品销量不及预期。 |
24 | 华鑫证券 | 傅鸿浩,杜飞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稀土磁材产能持续扩张,毛利率逐季修复 | 2024-03-03 |
金力永磁(300748)
投资要点
公司主要从事稀土磁材方向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钕铁硼产量稳健增长,且远期产能增长空间广阔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2023年前三季度产能利用率保持在85%左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成品总产量10,965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5.18%。其中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营收达到24.10亿元,占Q1-Q3总营收的47.72%。
公司产品毛利率逐步修复。2023年Q1-Q3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15.24%、16.17%、18.43%。毛利率持续向好,主要因为公司及时采取应对策略,及时调整为更为谨慎的稀土原材料采购和库存策略,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配方。
公司高性能钕铁硼规划到2025年建成40000吨产能。目前公司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年产能达23,000吨,规划到2025年建成40,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其中,包头二期12000吨/年产能项目、宁波3000吨/年高端磁材及1亿台套组件产能项目、赣州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正在按计划建设。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公司磁材有望受益
近期,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正竞相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的关键节点。
根据特斯拉公司在Tesla AI Day2022发布的Optimus机器人原型机,主体具有28个电机,手指关节具有合计12个电机,单个机器人总电机数量达到40个。
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在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的收入为1.65亿元。公司一直十分关注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已在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深耕多年,对于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磁体及磁组件等产品,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优质的客户资源。在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磁材产业有望受益。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3-2025年主营收入分别为90.00、104.50、136.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9、10.06、14.11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0.9、23.3、16.6倍.
考虑到公司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产能仍将进一步增长,而毛利水平有所修复,预计公司传统业务业绩仍将保持稳健增长。此外,在人形机器人将要快速产业化的预期下,预计公司有望受益。我们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1)钕铁硼生产成本大幅上升;2)钕铁硼需求大幅下滑;3)下游人形机器人需求不及预期;4)公司业绩不及预期等。 |
25 | 国联证券 | 丁士涛,刘依然 | 维持 | 买入 | 高端稀土永磁龙头,产能稳步提升 | 2024-02-23 |
金力永磁(300748)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永磁材料领先供应商
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成品总产量10965吨,同比增长15.18%。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分别实现收入24.10/10.58/4.44/1.65亿元,同比+26.19%/-25.86%/-32.01%/-11.76%。
持续研发投入,高端产品占比提升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公司持续保持对研发的投入;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2.56亿元,同比增长15.99%。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9364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同比增长36.20%;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85.40%,同比提高13.19pct。
发展路径清晰,产能释放可期
公司2021年3月制定2021年至2025年发展规划,规划2022年具备2.3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的基础上,逐步配置资源和能力,建设好赣州、包头、宁波生产基地;规划到2025年建成4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2022年公司已顺利完成2.3万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能的发展规划;同时,公司包头二期12000吨/年产能项目、宁波3000吨/年高端磁材及1亿台套组件产能项目正在按计划建设。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3-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5/9.49/12.80亿元;EPS分别为0.51/0.71/0.95元,3年CAGR为22.14%。我们参考可比公司估值,基于公司在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具备卓越的研发能力和产能优势,应享有一定估值溢价,给予金力永磁2024年30倍PE,目标价21.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稀土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永磁材料下游需求大幅下滑风险;公司新增产能释放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