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翟一梦 | 首次 | 买入 | 中导高效,石散速捷 | 2025-07-28 |
中石科技(300684)
投资要点
高效散热模组等营收快速增长,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2024 年公司实现营收 15.66 亿元, 同比增长 24.51%, 实现归母净利润 2.01 亿元, 同比增长 173.04%。 2025H1 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16-1.29亿元, 同比增长 85.01%-105.75%, 主要系 1) 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回暖, 公司新项目和新产品放量, 主要大客户终端产品散热材料需求用量增加、 公司产品份额提升; 2) AI 赋能下新兴消费电子、 数字基建(数据中心、 通信基站等) 等行业新产品快速迭代, 新的散热方案需求增加, 公司高效散热模组、 核心散热零部件、 高性能导热材料等营收同比增长较快。 同时, 公司加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 供货产品结构得到优化, 持续推进精益生产、 工艺改善和资产优化等降本增效措施, 使得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积极把握 AI 赋能下的硬件设备散热方案新需求, 拓展新行业及客户群体。 公司顺应 AI 产业趋势, 不断扩展产品及解决方案在 AI 终端设备、 AI 基础设施等新兴领域和行业客户中的应用。 目前以石墨与均热板(VC) 的组合方案成为各主流品牌厂商的散热解决方案。 公司在人工合成石墨材料领域保持龙头地位, 不断提升模切组件产品市场份额; 公司加快 VC 吸液芯的研发和批量化生产步伐, 构建核心技术壁垒, 实现差异化错位竞争。 同时, 公司积极推进行业解决方案及核心材料、 模组在算力设备端的应用, 打造新的增长曲线。 在数据中心通信领域, 公司持续拓展新客户, 一体化 VC 模组产品获得国内外头部客户的产品认证并量产。 在服务器领域, 公司 TIM 材料、 热模组核心零部件等产品直接或间接进入到国内外头部服务器厂商产业链中,并积极推进液冷散热模组的客户导入, 不断提升供货产品价值量。
全球化产能布局提速, AI+行业新机遇驱动长期增长。 公司立足服务龙头客户的发展战略, 贴近重点客户展开生产, 在全球产业链核心地区进行产业布局。 目前在无锡、 宜兴、 泰国等地建有产业基地,在北京、 上海、 无锡、 宜兴等地设有研发基地, 在美国设有工程中心,同时在新加坡、 韩国等海外地区设有分支机构或销售团队, 为全球知名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泰国生产基地是公司 2023 年的定增项目, 泰国生产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 将具备石墨膜、 石墨模切、 导热界面材料、 屏蔽材料及胶粘剂等多产品线的综合生产能力。 截至目前泰国工厂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 坚持高标准交付, 通过了ISO 9001、ISO 14001、 QC080000, ISO 45001 等关键体系认证, 成功完成北美大客户、 韩国三星、 诺基亚等主要头部客户的泰国审厂认证工作, 并实现多品种产品量产交付。 AI 硬件设备的快速发展为公司散热模组产品带来新的应用场景, 公司结合市场及客户需求情况, 逐步加大宜兴生产基地的热模组产能投资建设。 公司已实现热管、 VC、 液冷模组等产品在消费电子、 数据中心通信、 服务器、 医疗设备等行业客户的量产交付。 2025 年公司拟使用募集资金 2 亿元对宜兴子公司进行增资,用于投向高效散热模组建设项目, 为新业务和新市场的开拓提供资金和产能保证。
投资建议
我 们 预 计 公 司 2025/2026/2027 年 分 别 实 现 收 入19.61/24.32/31.04亿元, 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5/3.75/4.90 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 2025-2027 年 PE 分别为 28 倍、 22 倍、 17 倍, 首次覆盖, 给予“买入” 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客户与行业集中度较高风险, 汇率波动风险, 管理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2 | 华龙证券 | 彭棋 | 首次 | 增持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盈利能力大幅提升,积极开拓新兴行业 | 2025-04-29 |
中石科技(300684)
事件:
2025年4月24日,中石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6亿元,同比增长24.5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1亿元,同比增长173.04%。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亿元,同比增长16.41%;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62亿元,同比增长105.70%。
观点:
营收实现增长,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4年,消费电子行业需求回暖,公司消费电子端新老产品均放量;同时AI端侧带动高效散热模组及核心零部件热管、VC同比增长;此外,公司加大韩国市场拓展,韩国大客户营收同比得到较大增长,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51%。2024年,公司加大高附加值产品供应,供货产品结构得到优化,同时,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产和工艺改善等降本增效措施,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2025年一季度,公司业绩增长态势得以延续。
开拓新行业,寻求业绩增长新曲线。面对新一轮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发展浪潮,公司积极拥抱行业发展变化,加大研发创新力度,把握AI终端、AI数据中心、智能汽车、智能医疗设备等新兴领域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变革趋势,着力锻造为全球领先客户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及服务的能力,开辟公司更多增长曲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深耕导热散热行业二十余年,依托在细分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前瞻性布局,目前公司在热管理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在科技发展浪潮下,公司积极开拓新行业,寻求业绩增长新曲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0.08亿元、24.91亿元、29.75亿元,归母净利润2.96亿元、4.30亿元、5.3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3.5、16.2、13.0倍。参考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估值26.7倍PE,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出现不利变化;所引用数据来源发布错误数据;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AI端侧产品布局不及预期;汇率波动风险;关税政策不利影响;行业竞争加剧。 |
3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三季报表现亮眼,散热材料有望持续受益端侧AI渗透加速 | 2024-11-01 |
中石科技(300684)
事件
中石科技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96亿元,同比增长14.80%;实现归母净利润1.32亿元,同比增长143.0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8亿元,同比增长140.11%。
投资要点
24Q3业绩表现亮眼,盈利能力提升显著
2024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45.19%,环比增长31.12%;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252.49%,环比增长112.20%;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399.14%,环比上升98.96%。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Q3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33.02%,环比上升4.96pct;实现销售净利率15.32%,环比上升5.91pct。
期间费用率有所下降,消费电子旺季带动销售规模上升
2024年公司前三季度期间费用率为17.40%,同比下降0.12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4.4%、7.08%、5.91%、0.01%,同比+0.41、-0.33、-0.26、0.06pct。截至2024Q3,公司存货为1.94亿元,同比上升36.62%;应收账款为5.15亿元,同比上升54.19%;经营活动现金流为0.62亿元,同比下降60.51%。此外,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0.02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06亿元。公司应收账款上升主要原因系消费电子进入销售旺季带来的营收规模大幅上升。
端侧AI催动散热需求提升,散热材料实现行业头部客户全覆盖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算力芯片的迭代升级,AI技术正在从云端走向终端。端侧AI主要指将计算和存储都在本地进行,能够避免数据传输到云端泄露信息。高性能的算力芯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散热问题不仅会制约AI算力,而且会影响设备的稳定运行,甚至缩短使用寿命。消费电子领域的散热产品主要包括热管、均热板、风扇、石墨、石墨烯等,预计未来石墨烯、VC均热板等高价值量的散热方案将加速渗透。中石科技能够提供高导热石墨、导热界面材料、粘胶剂、热管、均热板(VC)以及热模组产品等散热材料并实现消费电子3C行业头部全覆盖。其中,高导热石墨模组已经应用于北美大客户的产品种。我们认为公司显著受益于端侧AI带来的散热需求提升,业绩有望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15.62、20.11、24.92亿元,EPS分别为0.53、0.77、0.9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29、23倍,随着端侧AI逐步地落地,消费电子类产品对于散热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散热材料有望持续受益,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多变;市场竞争加剧;散热产品销售情况不及预期;下游消费电子领域复苏不及预期。 |
4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金晶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三季报业绩超预期新领域与AI蓄力长期成长 | 2024-10-27 |
中石科技(300684)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
业绩增长超预期,市场旺季拐点强劲: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0亿元,同增14.8%;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增143%;销售净利率12.0%,同增6.4pct。其中,24Q3单季营收4.5亿元,同增45.2%;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大增253%;销售净利率15.3%,同增9.2pct。盈利能力的超预期增强主要系:1)三季度为大客户新机备货旺季,公司产品结构升级;2)公司加强落实精益化管理,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及资产。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0.8%,同增6.4pct;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4.4%/7.1%/5.9%,同比+0.4pct/-0.3pct/-0.3pct。其中24Q3单季毛利率33%,同增5.7pct;销售/管理费用率为3.8%/6.0%,同比-0.9pct/-2.0pct,降本增效效果明显。
四大细分领域提供完善解决方案,服务行业头部客户:热管理、电磁屏蔽、粘接、密封等四大细分领域共同构成公司电子设备可靠性综合解决方案,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公司在人工合成石墨技术、导热界面材料技术、热管、均热板、热模组技术等多个技术领域,均建立了独立的研发团队和实验平台,形成高技术壁垒。公司坚持大客户市场战略,始终把所服务行业前5名大客户作为主要目标,并已基本实现3C行业头部客户全覆盖。公司是北美大客户核心散热材料供应商,上半年高导热石墨组件产品应用于其新一代平板电脑。目前,公司均热板产品已获海外头部、国内某光通信企业的800G高速光模块产品认证并量产;公司已通过全球Top3某德系零部件企业的供应商认证,预计下半年小批量量产。
全球化布局开拓市场,AI助力业务增长:公司目前在无锡、宜兴、泰国等地建有产业基地,在美国、新加坡、韩国等海外地区设有销售或技术机构。今年泰国工厂已顺利投入生产运营,韩国、北美、北欧等地的大客户订单项目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有望为公司开拓更多的全球知名客户,拓宽公司长期发展的驱动基础。此外,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下,AI终端开始蓬勃发展。“AI+”的消费电子产品,AI手机、AI PC等渗透率逐步提升,同时AI PIN、AI眼镜等新型可穿戴设备也开始涌现,终端产品形式日益丰富,为散热需求带来全新增量。AI终端的蓬勃发展有望带动消费电子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周期,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作为高导热石墨产品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消费电子、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等应用领域终端产品市场的迅速增长,以及AI技术的发展和渗透,带动散热行业需求增长。基于公司前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增长的趋势,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1.8/2.8/3.5亿元(前值为1.4/2.1/3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为34/22/17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多变风险;客户与行业集中度较高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