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山西证券 | 骆志伟,李通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营收持续改善,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 | 2025-08-25 |
新雷能(300593)
事件描述
新雷能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52亿元,同比增长12.93%;归母净利润亏损0.95亿元,同比减少39.8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1.02亿元,同比减少37.80%;负债合计18.52亿元,同比增长33.74%;货币资金5.28亿元,同比减少23.27%;应收账款9.04亿元,同比减少2.90%;存货9.10亿元,同比减少12.54%。
事件点评
营收持续改善,研发投入保持高强度。2025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3.19亿元,同比增长10.29%,继一季度重回增长后,营收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2.02亿元,同比增长2.57%,公司研发投入常年维持
在同行业较高水平,保持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
下游需求持续修复,不断拓展新业务领域。公司订单和交付量正在逐步提升,募投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未来在高可靠特种领域,国家在航空航天等行业领域的投资规模将持续加大,公司研制的电力电子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的品种和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另外随着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的加快,以及公司在数据中心电源市场的积极拓展,公司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9\0.48\0.75,对应公司8月22日收盘价19.84元,2025-2027年PE分别为104.0\41.4\26.3,我们维持公司“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订单不及预期;民品需求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2 | 中国银河 | 李良,胡浩淼 | 维持 | 买入 | 新雷能点评报告:25H1业绩承压,静待花开 | 2025-08-20 |
新雷能(300593)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收5.52亿(YoY+12.93%),归母净利-0.95亿(YoY-39.82%),扣非归母净利-1.02亿(YoY-37.80%)。
25H1营收同比改善,利润短期承压:25H1公司营收改善,实现12.93%的同比增长,达5.52亿;但受毛利率下降、财务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利润持续亏损,实现归母净利-0.95亿,亏损同比扩大39.82%;盈利能力仍然较弱,毛利率39.10%,同比减少3.78pct。
分业务看,电源、电驱和电机类产品收入5.01亿(YoY+10.10%),占比90.71%,毛利率37.42%(YoY-3.55pct),跌至历史同期最低点,毛利率进一步承压;其他业务收入0.51亿元(YoY+50.93%),占比9.29%。此外,受市场环境影响,海外业务0.24亿元,同比减少44.72%,业务占比从2023年的18.42%进一步下降至4.37%。
分季度看,25Q2营收3.19亿元(YoY+10.29%,QoQ+36.62%),改善反映下游需求边际持续回暖;归母净利-0.51亿,同比和环比亏损扩大74.35%和17.52%。尽管业绩短期承压,我们认为公司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已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随着下游规模订单渐行渐近,业绩环比有望改善,拐点可期。
费用端来看,25H1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3.10pct,但仍高达54.30%,运营成本较高,进一步压低利润。其中,财务费用率2.98%(YoY+1.7pct),主要系贷款规模增加、利息增加、存款利息减少、汇兑损益减少所致。研发、销售、管理费用率因公司提质增效压缩费用而分别降低3.48pct、0.46pct和0.81pct。
应收帐款管理改善,存货环比微涨:公司应收票据与账款10.26亿元,较24年底下降0.22%,应收项自23年底实现连续7个季度减少,应收帐款管理改善显著。公司25H1存货9.10亿,较24年底增长5.88%,其中发出商品2.3亿元,较24年底增加31.7%,或因用户确认收入时间增加。
研发储备与产能充足,营收天花板打开:在下游需求没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公司自23年下半年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成对集成电路、数据中心、电机驱动、商用卫星和储能等领域的布局,未来有望厚积薄发。从产能维度看,通信及服务器电源产线已投入使用,产能扩充近50%。“特种电源扩产项目”和“SiP功率微系统产品产业化项目”预计25年10月陆续投产,届时公司特种电源产能水平有望翻倍。随着下游需求的陆续释放,公司营收空间打开。
投资建议:公司特种电源应用领域正由航空、航天、船舶向低轨卫星、服务器、新能源等领域拓展,平台属性凸显,叠加机载二次电源、电机驱动模块以及芯片电源等新产品类的扩张,公司军品渗透率不断提升,竞争地位得到夯实,因此我们看好H2需求侧修复带来的业绩弹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45/1.45/2.17亿元,EPS分别为0.08/0.27/0.40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44/76/51倍,边际预期向好,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客户延迟验收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和军品审价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
3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冯鑫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2Q25营收环比增加37%;数据中心产品积极推广 | 2025-08-19 |
新雷能(300593)
事件:8月18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1H25实现营收5.5亿元,YOY+12.9%;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去年同期为-0.68亿元;扣非净利润-1.02亿元,去年同期为-0.74亿元。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我们综合点评如下:
2Q25营收环比增加37%;盈利能力持续承压。1)单季度:公司2Q25实现营收3.2亿元,同比增加10.3%,环比增加36.6%;归母净利润-0.51亿元,1Q25为-0.44亿元,2Q24为-0.29亿元。2)利润率:1H25,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3.8ppt至39.1%;净利率同比下滑2.5ppt至-17.0%。其中,2Q25毛利率同比下滑9.7ppt至35.8%;净利率同比下滑5.8ppt至-14.9%。主要原因是新业务拓展和订单恢复节奏不均衡,规模效应未能较好体现。预计盈利能力将随需求恢复而好转。
深圳雷能大力推广数据中心产品;武汉永力业绩明显恢复。1H25,子公司方面,1)深圳雷能:营收同比减少4.5%至1.27亿元;净利润-0.27亿元,去年同期为-0.13亿元。以深圳雷能为载体的通信及数据中心电源项目,建设完成度为71%。数据中心电源是公司战略方向之一,公司引进优秀研发力量,与供应商、客户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目前产品已经覆盖多家客户,市场推广能力正在稳步提升;2)武汉永力:营收同比增加40.9%至1.35亿元;净利润0.10亿元,去年同期为-0.04亿元。项目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深圳西格玛电源/特种电源/高可靠SiP功率微系统/电机驱动及电源/功率半导体项目建设进度分别是37%/47%/46%/79%/20%,加上深圳雷能项目合计投入10.5亿元。
研发投入保持在较高水平;在建工程增长61%。1H25,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3.1ppt至54.3%:1)销售费用率同比减少0.5ppt至5.0%;2)管理费用率同比减少0.8ppt至10.6%;3)财务费用率为3.0%,去年同期为1.3%;4)研发费用率同比减少3.5ppt至35.7%。截至2Q25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10.3亿元,较年初减少0.2%;2)存货9.1亿元,较年初增加5.9%;3)在建工程7.4亿元,较年初增加61.4%,主要系厂房工程支出增加所致,值得注意的是,深圳厂房工程在建工程期末余额为2.05亿元,公司为应对潜在的需求增长积极布局。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特种电源龙头,深耕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及通信领域,同时战略布局数据中心,并拓展低轨卫星星座、电驱电机、集成电路微模组、功率半导体等业务领域。2025年积极扩产,需求正在逐步恢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0.44亿元、2.53亿元、4.7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是248x/43x/23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电源行业龙头地位及在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的战略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品价格波动、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 |
4 | 中航证券 | 王宏涛,张超,严慧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一季报点评:一季度营收快速增长,积极拓展新领域新应用 | 2025-05-12 |
新雷能(300593)
报告摘要
事件:公司4月22日公告、2024年公司营收(9.22亿元、-37.16%)、归母净利润(-5.01亿元、-617.17%),扣非归母净利润(-5.20亿元、838.73%),毛利率(40.04%,-5.42pcts),净利率(-55.77%,-62.87pcts)
公司2025年01营收(2.33亿元、+16.75%),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3.42%),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5.40%),毛利率(43.66%,+4.48pcts),净利率(-19.97%,+2.62pcts)。
营收与归母净利润下降明显,毛利率有所下降
2024年公司营收(9.22亿元、-37.16%)明显下降,主要系受特种行业下游需求不足、通信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数据中心行业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影响所致。毛利率(40.04%,-5.42pcts)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5.01亿元、-617.17%)、扣非归母净利润(-5.20亿元、-838.73%)与净利率(-55.77%,-62.87pcts)大幅下降,主要系收入规模下降背景下,资产减值损失(2.82亿元,较2023年增加2.14亿元)计提大幅增长、研发费用(3.90亿元,+17.41%)与管理费用(1.23亿元,+10.88%)快速增长、同时所得税费用(0.31亿元,+332.21%)大幅增加等原因所致。
公司2025年01营收(2.33亿元、+16.75%)快速增长,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3.42%)有所下降,主要系财务费用(890.58万元、+519.69%)大幅增长、信用减值损失(382.17万元,较2024年Q1增加578.67万元)计提增加、其他收益(248.44万元,-68.71%)明显减少等原因所致,扣非归母净利润(-0.45亿元,+5.40%)有所增长,毛利率(43.66%,+4.48pcts)与净利率(-19.97%,+2.62pcts)有所增长
整体来看,我们认为,报告期内,受到行业下游需求的阶段性波动性、资产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全年收入与利润出现明显下滑,但伴随公司所处航空航天等赛道需求有望回暖,公司业绩也有望逐季度环比改善。此外,尽管在产品结构变化影响下,毛利率出现了一定下降,但伴随产能建设项目的落地,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在中长期超稳。我们判断,公司全年收入与业绩有望实现恢复性快速增长。 |
5 | 山西证券 | 骆志伟,李通 | 维持 | 买入 | 需求拐点初现端倪,业绩重回增长可期 | 2025-04-29 |
新雷能(300593)
事件描述
新雷能公司发布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9.22亿元,同比减少37.16%;归母净利润亏损5.01亿元,同比减少617.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5.20亿元,同比减少838.73%;负债合计16.45亿元,同比增长18.89%;货币资金6.28亿元,同比减少24.34%;应收账款7.80亿元,同比减少5.88%;存货8.60亿元,同比减少14.95%。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2.33亿元,同比增长16.75%;归母净利润亏损0.44亿元,同比减少13.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亏损0.45亿元,同比减少5.40%;负债合计18.45亿元,同比增长34.38%;货币资金5.95亿元,同比减少30.76%;应收账款8.29亿元,同比增长0.18%;存货9.03亿元,同比减少12.31%。
事件点评
下游需求波动导致全年业绩下滑,研发投入常年维持高强度,2025Q1营收重回增长。2024年,受特种行业下游需求不足,通信行业周期性波动及数据中心行业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影响,公司总营收同比减少37.16%。2024年公司全年研发投入4.02亿元,同比增长12.02%,公司研发投入常年维持在同行业较高水平,保持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75%,重新恢复增长。
产能建设有序推进,随着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公司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北京特种电源扩产项目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底投入使用。深圳雷能通信及数据中心电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成都恩吉芯功率半导体研发及结算总部项目、西安雷能电机驱动及电源研发制造基地项目预计2025年三季度投入使用。未来航空航天市场规模将持续增加,公司研制的电力电子产品进入批量交付阶段的品种和数量也在持续增加,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未来建设规模将持续加大,随着下游特种行业需求逐步恢复以及产能
释放,公司业绩有望恢复高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0.19\0.48\0.75,对应公司4月25日收盘价14.00元,2025-2027年PE分别为73.4\29.2\18.6,我们维
持公司“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订单不及预期;民品需求不及预期;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 |
6 | 中国银河 | 李良,胡浩淼 | 维持 | 买入 | 新雷能点评报告:25Q1营收同比改善,有望迎经营拐点 | 2025-04-27 |
新雷能(300593)
事件:公司发布24年报和25年一季报,2024实现营收9.22亿(YoY-37.2%);归母净利-5.01亿,同比大幅转亏。25Q1营收2.33亿元(YoY+16.8%),归母净利润-0.44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3.4%。
25Q1营收同比改善,有望迎经营拐点:受特种行业需求疲软、通信周期波动及数据中心拓展不及预期拖累,2024营收9.22亿元(YoY-37.2%),归母净利润-5.01亿元,同比大幅转亏,主因收入下滑、毛利率承压(38.80%,YoY-5.42pct)、资产减值(2.82亿元,其中存货跌价2.54亿元)及研发投入高企(3.90亿,YoY+17.4%,占营收43.6%)。
电源、电驱和电机类产品收入8.66亿(YoY-36.2%),占比94.0%,毛利率38.8%,YoY-5.4pct;集成电路类收入0.40亿元(YoY-44.0%)。公司受特种、通信需求下滑拖累明显。
分季度来看,24Q4营收2.40亿元(YoY-35.8%,QoQ+24.0%),市场需求依然不足,但营收环比回暖,归母净利-3.63亿,同比和环比亏损扩大493%和422%,主要受年末集中计提减值影响。25Q1营收2.33亿元(YoY+16.8%),同比改善反映下游需求边际回暖;环比Q4下滑2.7%,属季节性波动。归母净利润-0.44亿,亏损同比扩大13.4%,环比Q4大幅减亏87.9%。随着下游规模订单渐行渐近,我们认为25Q2业绩同比增速有望转正,拐点可期。
盈利能力边际向好。2024公司毛利率40.0%,同比下滑5.4pct,主要原因是规模效应下降和部分产品降价。25Q1毛利率43.7%,YoY+4.5pct,QoQ+9.5pct,有所回暖。公司25Q1期间费用率62.4%,YoY-3.7pct,其中研发费用率40.6%,YoY-6.3pct。
应收项连续减少,存货环比微涨:公司应收票据与账款10.3亿元,较23年底减少10.6%,较24年底减少0.2%,应收项自23年底实现连续5个季度减少,回款效果显著。公司25Q1存货9.0亿,较24年底增长5.0%。此外,24年存货减值计提充分,25Q1资产减值损失环比显著下降。我们认为,随着25年规模订单的逐步落地,公司后续有望快速交付并确认收入,业绩弹性较大。
研发储备与产能充足,营收天花板打开:在下游需求没有明显改善的背景下,公司自23年下半年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成对集成电路、数据中心、电机驱动、商用卫星和储能等领域的布局,未来有望厚积薄发。从产能维度看,通信及服务器电源产线已投入使用,产能扩充近50%。“特种电源扩产项目”和“SiP功率微系统产品产业化项目”预计25年陆续投产,届时公司特种电源产能水平有望翻倍。随着下游需求的陆续释放,公司营收空间打开。
投资建议:公司特种电源应用领域正由航空、航天、船舶向低轨卫星、服务器、新能源等领域拓展,平台属性凸显,叠加机载二次电源、电机驱动模块以及芯片电源等新产品类的扩张,公司军品渗透率不断提升,竞争地位得到夯实,看好Q4需求侧修复带来的业绩弹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2.06/2.86亿元,EPS分别为0.15/0.38/0.53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91/36/26倍。公司Q2业绩大概率出现拐点,边际预期向好,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行业需求波动的风险;客户延迟验收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和军品审价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
7 | 民生证券 | 尹会伟,孔厚融,冯鑫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战略性布局数据中心;多领域产能储备迎接复苏 | 2025-04-22 |
新雷能(300593)
事件:4月2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全年实现营收9.2亿元,YOY-37.2%;归母净利润-5.0亿元,同比转亏(2023年为0.97亿元)。同时发布2025年一季报,1Q25实现营收2.3亿元,YOY+16.8%;归母净利润-0.44亿元,1Q24为-0.39亿元。业绩表现符合市场预期。行业需求周期性波动、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研发费用增加是公司2024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我们点评如下:
资产减值损失影响4Q24业绩;有序推进产能建设。1)单季度:4Q24,公司实现营收2.4亿元,YOY-35.8%;归母净利润-3.6亿元,4Q23为-0.6亿元,主要系资产减值影响所致(2024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2.8亿元)。2)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滑5.4ppt至40.0%;1Q25毛利率为44%,开始回升。3)产能建设:北京特种电源扩产项目预计年底投入使用;深圳雷能通信及数据中心电源研发制造基地/成都恩吉芯功率半导体研发及结算总部/西安雷能电机驱动及电源研发制造基地3个项目均预计于三季度投入使用。
低轨卫星领域取得进展;商誉减值基本计提完毕。2024年,分产品看,公司:1)电源、电驱及电机类:实现营收8.7亿元,YOY-36.2%;毛利率同比下滑5.4ppt至38.8%。2)集成电路及微模组:实现营收0.4亿元,YOY-44.0%。公司开展了首款通用低轨卫星用控制器芯片研制工作,该芯片可广泛应用于商业航天领域的电源。分子公司看:1)深圳雷能:营收同比减少46.9%至2.7亿元;净利润-0.43亿元,转亏,2023年为0.42亿元。2)武汉永力:营收同比减少7.8%至1.9亿元;净利润-0.13亿元,转亏,2023年为0.15亿元。2024年,武汉永力计提商誉减值准备1003万元,商誉基本计提完毕。
加大数据中心等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3.9亿元。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增加28.1ppt至63.6%,其中,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2.0ppt至6.3%;管理费用率同比增加5.8ppt至13.4%;研发费用率同比增加19.7ppt至42.3%,研发费用同比增加17.4%至3.9亿元。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0.3亿元,2023年为0.4亿元,主要系回款同比减少,人工及费用支出同比增加所致。截至1Q25末,公司:1)应收账款及票据10.3亿元,较年初减少4.9%;2)存货9.0亿元,较年初减少12.3%。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特种电源龙头,深耕航空航天等特种领域及通信领域,同时战略布局数据中心,并拓展低轨卫星星座、电驱电机、集成电路微模组、功率半导体等业务领域。2025年积极拓产;1Q25毛利率开始回升。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是1.01亿元、3.07亿元、4.93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是73x/24x/15x。我们考虑到公司的电源行业龙头地位及在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的战略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