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国海证券 | 姚丹丹,李晓康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点评:Q3归母净利润落于预告中值以上,消费电子龙头深度受益浪潮AI | 2024-10-27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
10月25日立讯精密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71.77亿元,同比+13.67%,实现归母净利润90.75亿元,同比+23.0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17亿元,同比+15.43%。2024年Q3,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5.79亿元,同比+27.07%,实现归母净利润36.79亿元,同比+21.8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58亿元,同比+9.71%。
10月25日公司发布2024年全年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1.43-136.91亿元,同比+20%至+25%,中值为134.17亿元,同比+22.50%,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14.86-127.13亿元,同比+12.76%至+24.82%,中值为120.99亿元,同比+18.79%。2024年Q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0.68-46.16亿元,同比+13.69%至+28.99%,中值为43.42亿元,同比+21.34%,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68-45.96亿元,同比+6.83%至+45.77%,中值为39.82亿元,同比+26.30%。
投资要点:
公司继续稳步推进各主要业务板块发展,前三季度经营业绩稳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各业务进展顺利,只有子公司立铠精密有较大的成本费用损失,原因是受大客户智能头显产品影响。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略低于归母净利润增速,主要系月底的汇率评价损益计入经常性损益财务费用科目,而外汇套期保值操作盈利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Q3大客户智能机出货量同比有所增长,AppleIntelligence上线在即。根据IDC,2024年Q3,大客户智能机出货量有为0.56亿部,同比+3.5%,市占率为17.7%。Apple Intelligence即将上线,根据苹果官网,Apple Intelligence将于10月份上线,将于12月拓展至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南非和英国,并将于明年支持中文、法语、日语、西班牙语等更多语言。AI加速落地智能机端侧,预计将带动一波换机潮,公司和大客户合作紧密,有望显著受益端侧AI进程。
外延并购导致毛利率有所承压,归母净利率表现稳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11.72%,同比-0.08pct,归母净利率为5.12%,同比+0.39pct。2024Q3,公司毛利率为11.75%,同比-2.01pct,归母净利率为5.00%,同比-0.21pct,公司毛利率有所下滑,我们判断主要系外延并购导致营业成本有所增加。
管理费用率同比提升系新收购子公司费用增加,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3%、2.43%、0.10%,同比分别+0.04pct、+0.25pct、-0.02pct,管理费用率同比提高较多主要是公司新收购子公司费用增加。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率为3.95%,同比+0.01pct,公司注重研发投入,持续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考虑到大客户智能头显产品销售情况,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668.77、3325.28、3946.1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15、174.19、216.27亿元,EPS分别为1.86、2.41、2.99元,对应PE分别为23X/18X/15X,立讯精密是消费电子龙头公司,深度合作北美大客户,有望持续拿到新料号和系统组装业务订单,同时积极拓展汽车和通讯业务,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大客户业务新品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22 | 太平洋 | 张世杰,罗平,李珏晗 | 维持 | 买入 | 收购汽车线缆巨头,加快布局汽车业务全球化 | 2024-10-23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立讯精密9月14日发布公告《关于收购Leoni AG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股权的公告》,公司拟通过此次股权交易,收购Leoni AG(莱尼公司)的50.1%股权及Leoni AG之全资子公司Leoni Kabel GmbH(LeoniK)的100%股权。立讯精密全资子公司香港立讯与控股子公司汇聚科技共同设立新加坡汇聚,新加坡汇聚将以3.2亿欧元交易对价收购LeoniK100%股权。公司之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立讯将以2.05亿欧元交易对价收购L2-Beteiligungs持有的LeoniAG50.1%股权,LeoniAG剩余49.9%股权继续由L2-Beteiligungs持有。
收购德国汽车线缆巨头,符合汽车领域长期发展战略。公司此次所收购的交易标的Leoni AG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电线电缆和线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业务涵盖汽车制造、通信和医疗设备等多个行业。Leoni AG旗下包含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Automotive Cable Solutions Division(ACS业务或“汽车电缆事业部”)和Wiring System Division(WSD业务或“线束系统事业部”)。其中,ACS业务的主要运营主体为Leoni K,WSD业务的主要运营主体为Leoni AG另一全资子公司Leoni BordnetzeSysteme(Leoni B)。在本次交易前,Leoni B旗下拥有4家运营ACS业务的全资子公司Leonische Holding,Inc.、Leoni Cable,Inc.、Leoni CableS.A.de C.V.和Leoni Cable de Chihuahua S.A.,为确保本次交易的顺利进行,Leoni AG之唯一股东L2-Beteiligungs GmbH将促使上述4家公司在股权交割日前按业务板块完成对下属子公司的资产重组。根据公告披露,LeoniAG2023年及1Q2024未经审计收入分别546,241.24/129,057.47万欧元,净利润分别-12,809.30/164.37万欧元,净资产分别71,866.56/71,404.57万欧元。LeoniK2023年及1Q2024未经审计收入分别146,405.08/36,299.15万欧元,净利润分别-1328.18/657.93万欧元,净资产分别39,037.03/37,748.80万欧元。借助此次收购,公司有望通过整合被收购公司在海外经营多年积累的供应链、市场等资源,为自身全球化布局赋能,进一步增强公司在海外开展业务的竞争力和本地化程度。并且,虽然被收购公司短期盈利能力较弱,但我们认为,在公司取得被收购公司管理控制权之后,有望通过与自身业务的协同发展,持续改善被收购公司的盈利状况,为集团整体的发展积蓄动能。
投资建议
公司收购德国老牌汽车线缆巨头,并积极进行被收购企业的重组转型,展现了公司在汽车领域全球化布局的战略布局,我们预计公司2024-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43.48、181.08、202.04亿元,对应PE22.39、17.74、15.90x,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23 | 天风证券 | 潘暕 | 维持 | 买入 | 拟并购莱尼拓展全球化的产能和客户资源,汽车业务有望加速成长 | 2024-09-19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立讯于2024年9月13日审议通过了《关于收购Leoni AG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股权的议案》,拟收购Leoni AG(“莱尼公司”)的50.1%股权及Leoni AG之全资子公司Leoni Kabel GmbH(“LeoniK”)的100%股权。
点评:Leoni是全球头部汽车线束供应商,拥有全球化的产能和客户资源,整体资产负债率较高经营承压。2021年Leoni汽车线束市场份额为6%,全球第四,欧洲第一,客户涵盖全球汽车主机厂,宝马、奔驰、大众、通用、福特等。Leoni AG旗下包含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汽车电缆事业部(“ACS业务”)和线束系统事业部(“WSD业务”)。Leoni拥有全球化的开发、生产、销售,在26个国家/地区拥有52家子公司。全球生产网络由位于西欧和东欧、北非、美洲和亚洲的生产设施组成。Leoni整体负债率较高,经营压力明显,根据公告披露,Leoni AG2023年及1Q2024未经审计收入分别为546,241.24/129,057.47万欧元,净利润分别为-12,809.30/164.37万欧元,净资产分别为71,866.56/71,404.57万欧元。Leoni K2023年及1Q2024未经审计收入分别为146,405.08/36,299.15万欧元,净利润分别为-1328.18/657.93万欧元,净资产分别为39,037.03/37,748.80万欧元。
交易对价合理,后续有望通过优化赋能提升资产盈利质量。立讯精密全资子公司香港立讯与控股子公司汇聚科技共同设立新加坡汇聚,新加坡汇聚将以3.2亿欧元交易对价收购Leoni K100%股权。公司之全资子公司新加坡立讯将以2.05亿欧元交易对价收购L2-Beteiligungs持有的Leoni AG50.1%股权,Leoni AG剩余49.9%股权继续由L2-Beteiligungs持有。公司后续有望通过优化赋能提升资产盈利能力:①充分发挥公司集团化优势,协助莱尼公司与Leoni K降低市场融资利率及生产物料综合采购成本;②通过对莱尼公司与Leoni K分布于全球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产能基地进行适当的整并,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并实现运营费用的进一步优化;③借助公司在汽车线束领域所积累的智能制造、模治具开发、制程优化等经验,帮助莱尼公司与Leoni K实现人效比的快速提升及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的优化;④发挥莱尼公司、Leoni K在汽车线束领域积累的设计研发与海外产能布局优势,为莱尼公司、Leoni K导入优质客户资源,助力中国车企实现核心零部件产能出海。
拟并购莱尼拓展全球化的产能和客户,助力公司成长为全球头部汽车tier1厂商。立讯精密借助此次收购,有助于与莱尼公司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在提高自身运营效率与研发创新能力的同时,快速形成在全球汽车线束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中国车企出海以及海外传统车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垂直一体化服务;同时立讯精密结合多年来所积累内生外延经验与制程优化、垂直整合、工厂运营等能力优势为莱尼公司与Leoni K提供开源节流、商务拓展方面的优化与赋能,助力莱尼公司及Leoni K实现更优的经营业绩表现。
汽车多维产品布局面向万亿级市场,出海口策略成功加速汽车Tier1业务成长。汽车领域产品布局多元:以线束为基础进一步拓展连接器、新能源、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产品,多维产品线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合作整车企业提供为汽车零部件提供出海口,加速产品研发、导入、量产进程:①奇瑞:集团持有奇瑞控股20%股权,上市公司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②广汽:与广汽集团及广汽零部件成立立昇汽车科技;集团业务深度协同:体外收购标的BCS汽车电子积累深厚,掌握优质客户资源(宝马、大众、通用、福特等),积极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拓展能力边界。
投资建议:维持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24/25/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0/210/2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拟收购状态交易审批存在不确定性风险、优化整合盈利能力提升不及预期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24 | 民生证券 | 方竞 | 维持 | 买入 | 事件点评:收购莱尼公司,完善汽车业务版图 | 2024-09-18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9月14日,立讯精密发布《关于收购Leoni AG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股权》的公告。本次交易完成后,立讯精密将通过新加坡立讯持有Leoni AG的50.1%股权,全资子公司香港立讯与控股子公司汇聚科技合资成立的新加坡汇聚将持有Leoni K100%股权。
收购莱尼公司,汽车业务版图进一步扩展。莱尼公司为全球头部的电缆、电线和线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Leoni AG旗下包含两大核心业务,分别是汽车电缆事业部和线束系统事业部,主要运营主体为Leoni K及Leoni B,立讯拟通过全资子公司以2.05亿欧元收购Leoni AG的50.1%股权,以3.2亿欧元收购Leoni AG下属全资子公司Leoni K的100%股权。2023年Leoni AG和Leoni K的收入分别为54.62/14.64亿欧元,净利润分别为-1.28/-0.13亿欧元;24Q1的收入分别为12.91/3.63亿欧元,净利润分别为0.02/0.07亿欧元。Leoni AG和Leoni K将在完成股权交割后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预计不会对公司本年度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借助此次收购,有助于立讯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客户准入、产能布局、物料采购等方面与莱尼公司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快速形成公司在全球汽车线束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中国车企出海以及海外传统车企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垂直一体化服务。
AI全面赋能,汽车&通讯&消费电子业务领域百花齐放。汽车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所积累的快速迭代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与海内外头部主机厂和汽车品牌客户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全面布局。24H1公司汽车业务收入实现48%+增长,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通讯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送样测试与量产产品均收获海内外头部客户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此外,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公司成功开发112G、224G甚至上探448G的相关互联产品。GB200NVL72单柜整套公司可提供约209万元的解决方案,包含电连接、光连接、电源管理、散热等产品。公司遵循“三个五年”既定计划,一方面持续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另一方面充分借助通讯业务、汽车业务两大落脚点,推动公司多元化发展。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7.6/174.4/209.9亿元对应PE为19/15/13倍。公司“整机组装+精密组件+模组”全面布局,未来随手机组装份额持续提升、汽车和通信业务的客户拓展及新品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25 | 中银证券 | 苏凌瑶,周世辉 | 维持 | 买入 | 拟收购莱尼公司汽车线束线缆资产,加速拓展汽车业务 | 2024-09-18 |
立讯精密(002475)
公司于2024年9月14日发布收购Leoni AG及其下属全资子公司股权的公告,公司拟收购莱尼公司的50.1%股权以及其全资子公司Leoni K的100%股权。我们认为该股权交易有望加快公司拓展汽车业务的速度,并形成良好协同效应,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莱尼公司是全球排名前列的汽车线束公司。莱尼公司是全球头部的电缆、电线和线束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拥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其主要产品涵盖标准化电缆、特种电缆以及定制开发的线束系统与相关组件,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业、通信工业等领域莱尼旗下包含两大核心业务,分别为以Leoni K为运营主体的汽车线缆事业部和以Leoni B为运营主体的线束系统事业部。根据缆仕特电子分析,就品牌价值、口碑评价等方面而言,2023年莱尼公司位于全球汽车线束十大品牌前列。
收购安排:公司以低于净资产的估值合计出资约41亿元,标的资产营收较大但2023年仍处亏损。本次交易安排如下:此次交易总对价5.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亿元其中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将以3.2亿欧元交易对价收购Leoni AG持有的Leoni K100%股权,公司全资子公司将以2.1亿欧元交易对价收购Leoni AG50.1%股权,Leoni AG持有包括Leoni B在内的所有与“线束系统事业部”相关的运营主体的100%股权。标的资产经营成绩方面:Leoni K2023年营业收入14.6亿欧元,亏损1328万欧元;LeoniAG2023年营业收入54.6亿欧元,亏损1.3亿欧元。标的资产营收规模大,但2023年亏损金额较大。收购金额方面: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的交易对价及被收购公司经营状况我们测算公司本次交易对价对应Leoni K/Leoni AG净资产的倍数分别为0.85倍/0.57倍(以2024年Q1净资产计算),收购对价低于净资产。
该股权收购有望产生较好协同效应、带动公司汽车业务快速发展。一方面有助于公司在产品开发、市场拓展、客户准入、产能布局、物料采购方面与莱尼公司实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和战略协同,快速形成公司在全球汽车线束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为中国车企出海及海外传统车企提供更加便携、高效的垂直一体化服务;另一方面,公司具有较好内生外延式的发展经验,和制程优化、垂直整合、工厂运营等优势,在完成股权交割后可为莱尼公司与Leoni K提供包括但不限于财务、业务、采购、生产、人员结构、内部控制等内控管理、商务拓展方面的优化与赋能。在融资利率、采购成本、全球产能、模治具/智能制造经验、客户资源等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估值
维持此前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实现每股收益1.87元/2.35元/2.91元,对应市盈率19.2倍/15.3倍/12.3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汇率风险、管理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 |
26 | 国元证券 | 彭琦,沈晓涵 | 维持 | 买入 | 苹果秋季发布会点评:iPhone16全系配备AI,中国于明年上线该功能 | 2024-09-11 |
立讯精密(002475)
报告要点:
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发布秋季发布会。iPhone16系列全系配备AI,中国地区将于明年上线AI功能。本次发布的四款新品iPhone16/16Plus/16Pro/16Pro Max起售价没有提升,9月13日晚8点接受预购,9月20日发售。在Apple Intelligence推出节奏上,在推出节奏方面,WWDC大会上公布的功能将随着Beta版于10月份最早在美国地区推出,随后几个月将有更多功能陆续推出;12月份AI功能将上线澳洲、加拿大、新西兰、南非、英国等地区,明年上线中国、法国、日本、西班牙等地区。
iPhone16系列预订情况或影响24Q4及25H1的生产计划,因此是接下来市场的追踪重点。相较于iPhone15系列,我们更看好iPhone16系列销量:一是因为iPhone15系列中只有promax支持AI功能,而iPhone16则是全系支持;二是16promax硬件升级后BOM成本我们测算比15promax有显著提升,但售价没有变化,因此在15promax降价的前提下,16promax从性能上看仍有性价比。
Apple Intelligence虽在国内发行放缓,但在全球依然有望推动IOS在终端的占比持续提升。我们从换机周期角度对25年iPhone销量加以预估,假设以15亿部的保有量为基准,在Apple intelligence的催化下,谨慎预计换机率达17%,则对应25年2.55亿部的iPhone销量,同比24年实现+11.4%的出货量增长。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实现为138/177亿元,同比增长26%和29%,对应EPS为1.92/2.47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产手机竞争加剧,大客户对供应链政策风险,业务扩张带来的内部管理的风险。上行风险:持续改善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手机AI化进程加快;XR销售情况超预期;新型可穿戴式产品销售超预期 |
27 | 东莞证券 | 罗炜斌,陈伟光,卢芷心 | 维持 | 买入 | 2024半年报业绩点评:上半年业绩快增,Q3指引增长稳健 | 2024-09-01 |
立讯精密(00247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H1营业收入为1,035.98亿元,同比增长5.74%;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6和49.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9%和19.38%,处于业绩预告中枢偏上,符合预期。
点评:
上半年业绩快增,Q3指引增长稳健。公司2024H1营业收入为1,035.98亿元,同比增长5.74%。分业务来看,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855.48亿元,同比增长3.25%;通讯、汽车业务收入分别为74.65和47.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65%和48.30%;电脑业务收入43.79亿元,同比增长4.57%。利润
方面,公司H1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96和49.6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9%和19.38%。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为11.71%,同比提升了1.07个百分点,受益于消费电子业务毛利率提升,以及通讯、汽车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净利率为5.56%,同比提升0.74个百分点。展望Q3,以中值计算,公司指引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38和3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50%和17.68%,在AI推动智能终端创新加速、算力建设、汽车智能化等趋势下,公司三大业务迎来更大增长空间。
AI赋能消费电子及通讯业务,汽车业务充分受益三化趋势。消费电子业务:客户端侧AI产品加速落地,有望提振终端产品销售,零部件规格、价值量亦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能够为全球头部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特别在声学、AR/VR以及家居/办公等智能设备都获得了诸多客户的高度认可,在AI大潮下具备强劲增长动能。通讯业务:公司以多品类零部件+系统级产品双驱发展为战略,依托在电连接、光连接、电源、风冷/液冷散热、射频等产品的深厚技术积累,构建了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其中铜连接项目的技术和落地能力已经达到全球领
先水平并被主流客户认可,后续发展空间巨大。汽车业务:凭借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经验,公司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产品矩阵,将充分受益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趋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5年EPS分别为1.92和2.36元,对应PE分别为21和17倍。
风险提示:需求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
28 | 国海证券 | 姚丹丹 | 首次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Q3指引彰显公司信心,AI端侧龙头有望迎量价齐升 | 2024-08-30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
8月23日立讯精密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98亿元,同比+5.74%,实现归母净利润53.96亿元,同比+23.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60亿元,同比+19.38%。2024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1.91亿元,同比+6.58%,实现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25.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76亿元,同比+16.52%。
8月23日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8.49-92.18亿元,同比+20%至+25%,中值为90.33亿元,同比+22.50%,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为81.12-85.81亿元,同比+15.35%至+22.02%,中值为83.47亿元,同比+18.69%。2024年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38.22亿元,同比+14.39%至+26.61%,中值为36.37亿元,同比+20.50%,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53-36.22亿元,同比+9.54%至+25.82%,中值为33.87亿元,同比+17.68%。
投资要点:
AI加速落地端侧,AppleIntelligence有望带来一波换机潮。2024年上半年,大客户智能机出货量有所承压,根据IDC数据,2024H1Apple手机出货量为0.95亿部,同比-4.69%,但公司消费性电子收入855.48亿元,同比+3.25%,毛利率为10.49%,同比+0.98pct。公司持续精进以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的底层技术,为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服务。根据IDC,2024年H1,全球PC出货量为1.25亿部,同比+2.21%,公司电脑互联产品实现收入43.79亿元,同比+4.57%。展望未来,苹果已经发布Apple Intelligence,Siri迎来升级,包括能更自然地回答问题、
读懂模糊表达、理解多轮对话,还将能够识别屏幕、总结信息、个性化定制、跨应用操作、在App中执行数百项操作等,预计将带动一波换机潮,公司和大客户合作紧密,有望显著受益端侧AI进程。
通讯业务迎AI浪潮,公司积极配合客户进行预研。AI大模型参数持续升级,对高速互联提出更高要求。公司在电连接、光连接、电源、风冷/液冷散热、射频等产品均有深厚积累,送样测试与量产产品均收获海内外头部客户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2024年H1,公司通讯互联产品实现收入74.65亿元,同比+21.65%。公司积极协同全球头部芯片厂商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进行光电高速互联产品的前瞻性预研,通讯业务未来可期。
汽车朝智能化和电动化发展,公司汽车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汽车智能化趋势明显,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持续升级,单车电子电气零部件占比快速提升,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借助分布海内外的多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头部主机厂提供完整的产品落地服务。2024年H1,公司汽车互联产品实现收入47.56亿元,同比+48.30%。未来随着智能汽车出货量快速增长,公司汽车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受益通讯和汽车占比提高,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024年H1,公司毛利率为11.71%,同比+1.07pct,归母净利率为5.21%,同比+0.76pct。2024年Q2,公司毛利率为12.69%,同比+1.42pct,归母净利率为5.71%,同比+0.84pct,盈利能力稳步提升,主要系公司高毛利率的通讯和汽车业务占比有所提升,2024H1合计营收占比为11.80%,同比+2.27pct。
管理费用率提升系折旧摊销等有所增加,公司注重研发投入。2024年H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42%、2.49%、-0.12%,同比分别+0.04pct、+0.49pct、-0.19pct,管理费用率提高较多主要是人员及薪酬福利和折旧摊提增加,财务费用率下滑主要是汇兑收益增多。2024H1,公司研发费用率为4.07%,同比+0.27pct,2024Q2,公司研发费用率为4.52%,同比+0.81pct,公司注重研发投入,持续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2507.13、2758.85、3093.7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07、175.26、215.22亿元,EPS分别为1.90、2.43、2.99元,对应PE分别为20X/15X/12X,公司是消费电子行业龙头,与北美大客户合作紧密,有望持续拿到新料号和系统组装业务订单,同时积极拓展汽车和通讯业务,增速较快,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不及预期,大客户业务新品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29 | 中银证券 | 苏凌瑶,周世辉 | 维持 | 买入 | 2024H1业绩符合预期,Q3预告增长稳健 | 2024-08-30 |
立讯精密(002475)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归母净利润符合预期,同时公司发布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Q3单季度业绩约20%增长。公司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业务布局全面,各业务均有持续增长动能。我们认为公司经营稳健,未来展望良好,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H1经营业绩符合预期,营收增长23.89%,毛利率提升约1pct。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98亿元,同比+5.74%;归母净利润53.96亿元,同比+23.89%;扣非归母净利润49.60亿元,同比+19.38%;毛利率11.71%,同比+1.07pcts;净利润率5.56%,同比+0.74pct。2024Q2单季度营收511.91亿元,同比+6.58%,环比-2.32%;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25.12%,环比+18.38%;扣非归母净利润27.76亿元,同比+16.52%,环比+27.18%;毛利率12.69%,同比+1.42pcts,环比+1.94pcts;净利润率6.23%,同比+0.76pct,环比+1.32pcts。
2024Q3业绩预告增长稳健。2024Q3归母净利润34.53亿元~38.22亿元,同比增长14.39%~26.61%;扣非归母净利润31.53亿元~36.22亿元,同比增长9.54%~25.82%。公司披露增长原因为AI技术发展带动终端创新加速、数据中心往更高算力发展以及智能汽车全球化这三大趋势推动,公司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业务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消费电子业务板块维持低速增长。公司消费性电子业务营收增长3.25%,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营收增长4.57%,主要受益AI模型快速迭代及其从“云”向“端”演进,带动智能手机、PC、平板等移动终端快速迭代,叠加消费电子产业本身迎复苏周期,激活了下游市场需求。公司为全球头部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在声学产品、AR/VR以及家居/办公设备等领域获得客户高度认可,为当下和未来的营收贡献强劲增长动能。
新兴业务依然保持高速成长。公司通讯业务营收增长21.65%,公司以多品类零部件+系统级产品双驱发展战略,依托在电连接、光连接、电源、风冷/液冷散热、射频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构建从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客户,助力公司该业务快速成长。公司汽车业务营收增长48.30%,主要受益于海内外自动驾驶项目的快速落地、智能座舱娱乐体验的日益丰富,带动智能汽车的舱内外高速互联需求,单车电子电气零部件占比提升。公司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产品矩阵,为全球头部主机厂提供完整的产品落地服务,推动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
估值
因公司净利率小幅超越我们此前预测,我们小幅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2026年实现每股收益1.87元/2.35元/2.91元,对应市盈率20.0倍/15.8倍/12.8倍。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技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汇率风险、管理风险、客户相对集中风险。 |
30 | 天风证券 | 潘暕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符合预期,聚焦高质量的成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2024-08-29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业绩预告,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35.9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4%;实现归母净利润53.96亿元,yoy+23.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9.60亿元,yoy+19.38%。立讯精密还发布了第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第三季度净利润34.53亿-38.22亿元,yoy+14.39%-26.61%。
点评:业绩符合预期,聚焦高质量的成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Q2实现收入512亿元,yoy+6.6%,qoq-2.3%,实现归母净利润29.25亿,yoy+25.12%,qoq+18.38%,接近前期预告上限,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7.76亿元,yoy+16.52%,qoq+27.18%。24Q2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2.69%,yoy+1.42pct,主要受益于汽车、通讯等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及选择性地业务结构调整和优化。24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38.22亿,yoy+14.39%~26.6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53~36.22亿元,yoy+9.54%~25.82%,同比稳健增长。
分下游应用来看,24H1电脑/汽车/通讯/消费电子/其他分别实现营收43.8/47.6/74.7/855.5/14.5亿元,yoy+4.57%/48.30%/21.65%/3.25%/-8.43%,汽车和通信业务占比提升,消费电子业务占比略有下滑。消费性电子毛利率为10.49%,yoy+0.98pct。分子公司来看,24H1立铠实现收入354亿元,实现净利润3.6亿元,去年同期立铠实现收入328亿元,实现净利润6.2亿元,收入增长,利润有所下滑,主要受部分产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的影响导致公司前期已投入的部分资源存在一定的闲置,长期来看立铠在材料创新、工艺创新、新市场、新领域、新产品等方面进步明显。24Q2联营合营企业投资收益为5.84亿元,去年同期为5.2亿。
聚焦高质量的成长,消费电子+通讯+汽车业务持续扎实高质量成长:
消费电子:底层能力突出有望受益于消费电子AI浪潮。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的底层技术优秀,在新工艺、新制程的加持下,结合行业深耕多年所具备的快速规模化量产和制程工艺创新能力,为全球头部品牌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特别在声学产品领域、AR/VR以及家居/办公等智能设备都获得了诸多客户的高度认可,成为当下和未来成长的强劲动能之一;
通讯:通讯及数据中心领域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高速互联领域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突出。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公司协同头部芯片厂商前瞻性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共同制定800G、1.6T等下一代高速连接标准,部分细分领域产品如外部高速铜缆、线缆及连接器组件、背板连接器及背板线缆、HSIO、SSIO等更是以领先的技术、成本优势和优异的产品表现赢得了客户的认可。在此基础上,公司以此为切入口,全面拉动光连接、散热、电源模块等产品与头部客户展开进一步深度合作。
汽车:多维产品布局面向万亿级市场,出海口策略成功加速汽车Tier1业务成长。汽车领域产品布局多元:以线束为基础进一步拓展连接器、新能源、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产品,多维产品线充分受益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络化转型;合作整车企业提供为汽车零部件提供出海口,加速产品研发、导入、量产进程:①奇瑞:集团持有奇瑞控股20%股权,上市公司与奇瑞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②广汽:与广汽集团及广汽零部件成立立昇汽车科技;集团业务深度协同:体外收购标的BCS汽车电子积累深厚,掌握优质客户资源(宝马、大众、通用、福特等),积极布局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拓展能力边界。
投资建议:维持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24/25/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0/210/253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终端产品销售不及预期、消费电子降价影响收入体量和盈利能力、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 |
31 | 西南证券 | 王谋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利润率向上,Q3指引乐观 | 2024-08-28 |
立讯精密(00247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4H1实现收入1036.0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54.0亿元,同比+23.9%;其中单Q2实现收入511.9亿元,同比+6.6%,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25.1%,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利润率向上,盈利能力提升。24H1,公司持续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提升产品、业务覆盖面广度,同时充分发展通讯、汽车业务,业绩实现稳步增长。1)分业务来看,消费性电子/通讯/汽车/电脑/连接器分别实现营收855.5/74.6/47.6/43.8/14.5亿元,分别同比+3.3%/+21.7%/+48.3%/+4.6%/-8.4%;2)利润率方面,24H1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11.7%/5.6%,分别同比增长1.1pp/0.7pp;3)费用率方面,公司费用率管控良好,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2.5%/4.1%,分别同比-0.04pp/-0.5pp/+0.3pp,均保持较为稳定;其中研发费用为42.2亿元,同比增长13.2%;4)现金流方面,公司24H1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4.0亿元,同比减少72.8%,主要系出货及采购月份结构差异导致收款及付款时间有差。
三驾马车齐头并进,通讯、汽车业务增长动力强劲。报告期内,公司三大业务板块均实现稳步增长。1)消费电子板块,随着市场稳步迈进AI时代,公司持续精进声光电等领域核心底层技术,为全球头部品牌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在声学产品、AR/VR等领域获得了客户高度认可,新老产品均取得出色业绩表现。其中,子公司立铠精密实现营收354.1亿元,同比增长8.1%。此外,公司持续拓展大客户之外的消费电子领域新客户及新产品,并在报告期内取得较好成绩;2)通讯板块,公司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液冷散热等领域,构建了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体系,未来有望持续放量;3)汽车板块,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等多元化产品矩阵;随着智能汽车舱内外高速互联需求日益提升,单车电子电器零部件占比快速增长,公司汽车业务整体出货量及单车ASP有望保持增长态势。
AI持续赋能,Q3指引乐观。公司同时发布24Q3业绩预告,预计24Q1-Q3实现归母净利润88.5-92.2亿元,同比增长20%-25%;单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8.2亿元,同比增长14.4%-26.6%。随着AI持续渗透消费电子、汽车等领域,公司充分发挥自身在垂直整合、智能制造及跨领域协同赋能等方面的优势,叠加内生外策略,各大业务有望迎来更大增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4-26年公司营收分别2786/3204/382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4/180/205亿元。考虑到公司有望受益于智能汽车高速互联日益提升的需求,汽车业务出货量及单车ASP有望保持增长,叠加大客户Q3新机发布出货预期较好,看好全年加速成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新品导入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等风险。 |
32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维持 | 增持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消费电子AI新需求促业务稳健增长,汽车、通信新板块增速显著 | 2024-08-28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
立讯精密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98亿元,同比增长5.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6亿元,同比增长23.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9.60亿元,同比增长19.38%。
投资要点
消费电子AI时代激活市场需求,产品出货增加
2024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步入AI时代,激活市场需求,公司一方面持续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横向开拓消费电子领域新客户新产品,另一方面充分借助通讯业务、汽车业务两大落脚点持续突破业务。公司有选择性地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上半年产品出货增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98亿元,同比增长5.74%,净利润53.96亿元,同比增长23.89%,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得到稳固提升。
汽车业务增速显著,通讯板块电连接业务超预期
2024年上半年公司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实现营收47.56亿元,同比显著增长48.30%。公司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长期积累,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借助分布海内外的多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头部主机厂提供完整的产品落地服务,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实现营收74.65亿元,同比增长21.65%。得益于市场对224G的相关需求提速,和地缘政治壁垒挑战的情况下,公司产品在主流客户端单体、整机测试以及新推进的产品线在预研项目上的表现获得客户认可,公司上半年电连接业务发展超预期。
深耕消费电子,苹果产品落地硬件端有望受益
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越来越多的手机、PC、Pad等移动终端借助端侧AI应用的赋能,市场需求被进一步激活。公司作为全球头部消费电子品牌客户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商,特别在声学产品领域、AR/VR以及家居/办公等智能设备都获得了高度认可。2024年下半年苹果首款AI手机iPhone16系列即将发布,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随着苹果AI产品的逐步落地,有望从硬件端持续受益。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692.89、3144.75、3633.76亿元,EPS分别为1.88、2.26、2.6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9.4、16.1、13.9倍,随着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的稳健增长以及汽车、通信等新板块的加速成长,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考虑到下半年苹果iPhone16系列即将发布,公司作为核心供应商有望受益,维持“增持”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33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黄细里,王润芝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业绩稳健高增,AI助力果链领军企业再腾飞 | 2024-08-28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中报及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
整体业绩稳健增长,产品版图逐渐扩张: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36.0亿元,同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54.0亿元,同比增加24%,扣非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二季度单季营收511.9亿元,同比增长7%,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增加25%,扣非归母净利润27.8亿元,同比增加17%。同时公司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公司实现88.5-92.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25%,其中Q3预计实现34.5-38.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27%。
AI赋能消费电子广阔成长空间,拥抱核心客户蓄力业绩高增:2024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实现收入855.5亿元,同比增加3.25%,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82.58%,毛利率为10.49%,毛利率同比提升0.98pct。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迈入AI时代的大背景下,公司深耕技术升级,一方面配合大客户进行产品更新,打造AI智能设备,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核心大客户之外的消费电子领域新客户新产品,进一步挖掘新市场潜能。当前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板块具备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全方位产品能力,特别在声学产品领域、AR/VR以及家居/办公等智能设备都获得了诸多客户的高度认可,有望支撑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板块持续实现业绩高增。
通信板块和汽车板块增长势头强劲: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讯业务板块实现收入74.7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7.21%。当前公司已经构建起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体系,送样测试与量产产品均收获海内外头部客户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在下一代AI集群对高速互联性能提出更苛刻要求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深化与全球头部芯片厂商针对高速互联产品的前瞻预研,为公司长期增长蓄力。汽车业务方面,2024年上半年实现收入47.6亿元,同比增长48%,汽车业务增长势头强劲,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汽车限速连接器和智能座舱等核心产品领域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与在全球化制造和供应链布局上取得的重要进展。公司当前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同时借助分布海内外的多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头部主机厂提供完整的产品落地服务,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有望持续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看好AI赋能消费电子终端对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的拉动,结合下游需求复苏节奏,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6.9/170.6亿元(前值为142/182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4.2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4-26年PE分别为19/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环境风险;核心消费电子客户产品销量不及预期;新车型上量不及预期风险等 |
34 | 浦银国际证券 | 沈岱,马智焱,黄佳琦 | 维持 | 买入 | 享受苹果AI上行红利,汽车通讯高速成长 | 2024-08-27 |
立讯精密(002475)
重申立讯精密的“买入”评级,上调目标价至人民币45.1元,潜在升幅19%。
重申立讯精密的“买入”评级:立讯精密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5%,公司预计三季度增长20%左右。我们预期立讯今年利润同比增速为23%,明年将继续保持20%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大客户组装利润释放以及汽车、通讯两个业务板块的高速成长。立讯有望受益于苹果进入AI智能手机的行业红利,明后两年的消费电子板块依然有稳定增长空间。同时,立讯在汽车业务板块布局汽车线束、智能座舱等Tier1业务;在通讯板块,借助电连接器等强势产品,公司在AI服务器的成长也有较大空间。公司目前股价对应20x2024E PE,我们预期公司仍有较大上行空间,重申“买入”评级。
二季度业绩亮眼,三季度指引稳定增长:在今年二季度,立讯收入环比下降2%,同比增长7%。毛利率为12.7%,环比增长1.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4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消费电子板块收入855.5亿元,同比增长3%,毛利率10.5%,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环比下滑0.9个百分点。立讯二季度净利润为29.25亿元,环比增长18%,同比增长25%。根据公司公告,立讯三季度利润指引中位数为36.4亿元,环比增长24%,同比21%;扣非净利润为33.9亿元,环比增长22%,同比增长18%。根据二季度业绩及三季度指引,我们略微调整2024年、2025年盈利预测。
业绩会要点及展望:1)消费电子:借助AI带来的在智能手机、PC、可穿戴等行业机会,推动业务成长。围绕大客户以及全球品牌积极投入、技术创新,该板块有成长空间。2)通讯业务:立讯的电连接等优势产品进入北美客户供应链,长期有望拿到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3)汽车业务:下半年的收入增速有望再次上扬,长期增长空间较大。
估值:我们采用分部加总法对立讯精密进行估值。我们分别给予立讯精密2024年消费电子、电脑、汽车、通讯和工业及其他业务23x、15x、38x、30x和20x的目标市盈率。我们得到人民币45.1元的目标价,潜在升幅19%。
投资风险: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需求恢复不如预期,下半年增长较为乏力。国内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乏力。行业竞争再次加剧,玩家利润率承压,复苏慢于预期。公司多元化业务投入增加,费用增加较快,拖累业绩表现。 |
35 | 国金证券 | 樊志远,刘妍雪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稳健增长,汽车通信维持高增 | 2024-08-26 |
立讯精密(002475)
2024年8月24日公司披露中报,H1实现营收1036亿元,同增6%;实现归母净利54亿元,同增24%;实现归母扣非净利50亿元,同增19%。其中Q2实现营收512亿元、同增7%;实现归母净利29亿元、同增25%;实现扣非净利28亿元、同增17%。公司披露三季报预告,前三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88-92亿元、同增20%-2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81-86亿元、同增15%-22%。
经营分析
分业务来看,公司消费性电子收入为856亿元、同增3%,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为75亿元、同增22%,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为48亿元、同增48%,电脑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收入为44亿元、同增5%;公司各项业务稳健增长。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公司毛利率为11.7%、较去年同期提升1pct,其中消费性电子毛利率为10.5%、较去年同期提升1pct;净利率达5.2%、较去年同期提升0.8pct。
根据彭博,苹果计划于9月10日推出新款iPhone、Apple Watch和AirPods。软件方面,6月苹果首个生成式AI大模型AppleIntelligence正式登场,Apple Intelligence只能用于iPhone15Pro或更高版本机型;硬件方面,2025年苹果有望发布iPhone17Slim,Slim款可能是十年来最大的外观改款;根据IDC,2023年苹果全球保有量达8.4亿台、换机周期在3.6年,软件+硬件创新有望带动新一轮换机潮。助力公司消费电子业务增长。
通信领域,公司构建了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体系,送样测试与量产产品均收获海内外头部客户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并且公司协同全球头部芯片厂商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进行光电高速互联产品的前瞻性预研,并共同制定服务于下一代AI集群的高速连接标准。2024年3月19日英伟达发布GB200NV72系统,其采用了总共5000条NV Link电缆,总计两英里(3.2km),电连接方案相较于光连接方案成本降低至1/6,我们估算2025年NV72系统单机柜铜连接价值量达100万元。立讯精密是大陆电连接龙头,根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希望未来供应全球1/3电连接份额。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为135、172、205亿元,公司股票现价对应PE估值为21、16、1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市场需求疲软;产业链转移;单一大客户依赖;人民币汇率波动;可转债项目不及预期等风险。 |
36 | 国元证券 | 彭琦,沈晓涵 | 维持 | 买入 | 公司24年中报业绩点评:通讯及汽车业务维持高增,消费电子毛利率提升 | 2024-08-26 |
立讯精密(002475)
公司24H1实现营业收入1035.98亿元,同比+5.74%;实现归母净利润53.96亿元,同比+23.8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9.6亿元,同比+19.38%;毛利率11.71%,同比+1.07pct。其中24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1.91亿元,同比+6.58%,环比Q1略有下滑;实现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25.12%,环比+18.38%。公司上半年收入整体增速低于预期,主要受到消费电子业务放缓的影响。
同时公司对24Q3业绩进行预告,预计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38.22亿元,同比+14.4%-26.6%。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合计预计同比+20%-25%。利润端增速基本符合我们对全年业绩增长的判断。
分业务来看,24H1消费电子收入855亿元,同比+3.3%;通讯及数据中心业务75亿元,同比+21.7%;电脑互联业务44亿元,同比+4.6%;汽车互联业务48亿元,同比+48.3%;其他连接器业务14.5亿元,同比-8.4%。其中消费电子业务(不含pc)上半年收入略低于我们预期;汽车及通讯互联业务保持高速增长,基本符合预期;电脑互联业务有所复苏,实现了同比正增长。
随AI带动下iPhone换机率的提升及消费旺季来临,以及公司在新品上的积极布局,下半年消费电子业务在收入和利润端有望取得更好表现。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实现为138/177亿元,同比增长26%和29%,对应EPS为1.92/2.47元。维持“买入”的投资评级。
财务数据和估值
2023A2024E2025E
风险提示
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产手机竞争加剧,大客户对供应链政策风险,业务扩张带来的内部管理的风险。上行风险:持续改善的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手机AI化进程加快;XR销售情况超预期;新型可穿戴式产品销售超预期 |
37 | 民生证券 | 方竞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三季报业绩预告点评:业绩高质量增长,AI全面赋能业务发展 | 2024-08-26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8月23日,立讯精密发布2024年中报,公司2024H1实现营收1036亿元,同比+5.7%,归母净利润54亿元,同比+23.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50亿元,同比+19.4%。其中,单Q2实现营业收入512亿元,同比+6.6%,环比-2.3%;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25.1%,环比+18.4%。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8亿元~92亿元,同比增长20%~25%。其中Q3预计实现归母净利35亿元~38亿元,同比+14-27%,环比+21-31%。
业绩高质量增长,经营稳健彰显信心。公司遵循“三个五年”既定计划,一方面持续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另一方面充分借助通讯业务、汽车业务两大落脚点,推动公司多元化发展为核心。分业务来看,24H1,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为855.48亿元,YoY+3.25%;电脑业务收入为43.79亿元,YoY+4.57%;汽车业务收入为47.56亿元,YoY+48.30%;通讯业务收入为74.65亿元,YoY+21.65%。公司持续精进以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的底层技术,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盈利能力方面,24H1,公司综合毛利率11.71%(YoY+1.07pct),净利率5.56%(YoY+0.74pct),毛利有所提升主要系公司持续调整和优化业务结构。从费用端来看,24H1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分别为4.4/25.8/42.2/-1.2亿元,同比+19.1%/+31.7%/+13.2%/-276.9%,其中销售及管理研发费用提升主要系主要系人员及薪酬福利和折旧摊提增加,财务费用受汇率波动导致汇兑收益增加。
AI全面赋能,通讯&汽车业务领域百花齐放。通讯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深耕电连接、光连接、风冷/液冷散热、电源管理、射频等产品,送样测试与量产产品均收获海内外头部客户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此外,在数据中心高速互联领域,公司成功开发112G、224G甚至上探448G的相关互联产品。GB200NVL72单柜整套公司可提供约209万元的解决方案,包含电连接、光连接、电源管理、散热等产品。汽车业务方面,公司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所积累的快速迭代能力和成本控制意识,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与海内外头部主机厂和汽车品牌客户的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全面布局。24H1公司汽车业务收入实现48%+增长,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4/25/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7.6/174.4/209.9亿元对应PE为20/15/13倍。公司“整机组装+精密组件+模组”全面布局,未来随手机组装份额持续提升、汽车和通信业务的客户拓展及新品放量,公司业绩有望进一步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需求疲软;行业竞争加剧;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38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维持 | 增持 | 汽车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通信领域与头部芯片厂合作预研 | 2024-08-26 |
立讯精密(002475)
核心观点
1H24业绩稳健增长,消费电子业务同比增长3%。1H24实现营收1035.98亿元(YoY+5.74%),实现归母净利润53.96亿元(YoY+23.89%),对应单季度2Q24实现营收511.91亿元(YoY+6.58%,QoQ-2.32%),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YoY+25.12%,QoQ+18.38%)。2Q24实现毛利率12.69%(YoY+1.42pct,QoQ+1.95pct)。其中,消费性电子作为公司基本盘业务,实现营收855.48亿元(YoY+3.25%),营收占比82.58%,毛利率10.49%(YoY+0.98%)。
汽车业务进入高速成长期,业务实现全面布局。1H24汽车互联产品实现营收47.56亿元,营收占比4.59%(YoY+48.30%)。公司通过在消费电子领域所积累的快速迭代和成本控制能力,已形成汽车线束、连接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多元化产品矩阵,借助分布海内外的多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头部主机厂提供完整的产品落地服务,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通信领域营收同比增长22%,与头部芯片厂商预研。1H24通讯互联产品实现营收74.65亿元,营收占比7.21%,同比增加21.65%,成为公司营收增速第二的产品。公司以多品类零部件+系统级产品双驱发展为战略,依托在电连接、光连接、电源、风冷/液冷散热、射频等产品的深厚技术积累,构建了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体系,送样测试与量产产品均收获海内外头部客户的认可与高度评价。公司协同全球头部芯片厂商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进行光电高速互联产品的前瞻性预研,并共同制定服务于下一代AI集群的高速连接标准。
受益AI创新浪潮,3Q24业绩指引乐观。公司发布3Q24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88.49~92.18亿元(YoY+20%~25%),扣非净利润81.12~85.81亿元(YoY+15.35%~22.02%)。对应单季度3Q24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38.22亿元(YoY14.39%~26.61%,QoQ+18.05~30.65%),扣非净利润31.53~36.22亿元(YoY9.54%~25.82%,QoQ+13.58%~30.46%)。公司3Q24业绩指引乐观,展现其在AI创新浪潮背景下,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投资建议:维持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公司全面深度布局消费电子业务、汽车互联业务、通讯互联业务,并在AI算力、汽车智能化浪潮中都实现了精准卡位,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发展,维持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为133/172/205亿元,同比增速21/30/20%,当前股价对应PE21/16/13x,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大客户终端销量不及预期;公司份额提升不及预期。 |
39 | 平安证券 | 徐勇,付强,徐碧云,郭冠君 | 维持 | 增持 | 经营稳健,各项业务进展顺利 | 2024-08-25 |
立讯精密(002475)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35.98亿元(5.74%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96亿元(23.89%YoY)。
平安观点:
各项业务进展顺利,三季报预增: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035.98亿元(5.74%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96亿元(23.89%YoY),扣非后归母净利49.60亿元(19.38%YoY)。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11.71%(1.07pctYoY)和5.56%(0.74pctYoY),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11.91亿元(6.58%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9.25亿元(25.12%YoY),业绩符合预期。分业务来看:消费电子、电脑、汽车和通讯产品20224H1营收分别为855.48亿元(3.25%YoY)、43.79亿元(4.57%YoY)、47.56亿元(48.30%YoY)和74.65亿元(21.65%YoY),营收占比分别为82.58%、4.23%、4.59%和7.21%。各项业务进展顺利,智能模组不断实现跨产品与跨领域应用;系统封装工艺顺利量产,产品渗透率及应用范围未来可望持续提升;智能可穿戴和手机组装业务新、老产品依规划如期进展。费用端:2024H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2%(0.04pctYoY)、2.49%(0.49pctYoY)、-0.12%(-0.19pctYoY)和4.07%(0.27pctYoY),费用率控制较好。公司产品布局涵盖零部件、模组和系统组装产品,具备了相对完整的垂直一体化自制能力,具有从关键材料、零件、模组、核心工艺以及各阶段数据的闭环管理。另外公司公布了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8.49亿元-92.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81.12亿元-85.81亿元。
平台优势显著,多领域齐头并进:产品布局上,公司从单一的消费电子市场连接产品厂商发展为综合覆盖连接线、连接器、声学、天线、无线
充电及震动马达等多元化零组件、模组与配件类产品的科技型制造企业。在消费电子业务板块,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AI模型的快速迭代以及从“云”到“端”的演进趋势下,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稳步迈入AI时代,越来越多的手机、PC、Pad等移动终端搭载端侧AI大模型及应用。公司以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的底层技术,在新工艺、新制程的加持下,结合行业深耕多年所具备的快速规模化量产和制程工艺创新能力,为下游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在通讯业务板块,公司以多品类零部件+系统级产品双驱发展为战略,依托在电连接、光连接、电源、风冷/液冷散热、射频等产品的深厚技术积累,以及从研发、仿真,到制程工艺、测试完整的产品开发落地能力,构建了柜内互联、柜间互联、服务器、交换机、基站射频等完整解决方案服务体系。在汽车领域,公司专注于整车“血管和神经系统”,具体产品包括整车线束、特种线束、新能源车高压线束和连接器、智能电气盒、RSU(路侧单元)、车载通讯单元(TCU)及中央网关等。公司引入数字模型,通过建模的方法将生产与数据流做对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等技术的运用,深度挖掘数字背后的信息和趋势,向制造智能化演进。
投资建议:公司在巩固、增强自身消费电子客户份额的同时,积极布局通信及汽车等新兴优质领域,发展为综合覆盖连接器、声学、天线、无线充电及震动马达等多元化零组件、模组与配件类产品的科技型制造企业。维持公司此前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为138.29/165.13/198.93亿元,对应的PE分别为20/17/14倍。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汇率波动的风险:公司的主营业务中有部分对境外销售并采用外币计算,汇率波动会对其财务费用产生一定的影响。2)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风险:公司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汽车等,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下游应用领域增速不及预期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影响。3)中美贸易摩擦走势不确定的风险:如果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进一步恶化,会对产业链公司产生一定影响 |
40 | 国投证券 | 马良,盛晓君 | 维持 | 买入 | 24H1业绩强韧增长,AI有望驱动成长加速 | 2024-08-25 |
立讯精密(002475)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35.98亿元,同比增长5.74%;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3.96亿元,同比增长23.89%。其中24Q2单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1.91亿元,同比增长6.58%,环比下滑2.32%;归母净利润29.25亿元,同比增长25.12%,环比增长18.38%。公司24Q2单季度实现销售毛利率12.69%,同比提升1.42个pct,环比提升1.94个pct。在2024上半年全球宏观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公司一方面持续夯实消费电子业务基本盘,另一方面充分借助通讯业务、汽车业务两大落脚点,实现核心能力的快速沉淀以及商务拓展的持续突破,取得整体业绩的扎实增长。
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4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88.49-92.18亿元,同比增长20%-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1.12-85.81亿元,同比增长15.35%-22.02%。其中24Q3单季度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34.53-38.22亿元,同比增长14.39%-26.61%。公司预计业绩增长来源主要系AI技术带动的消费电子终端创新加速、全球算力建设及汽车智能化趋势加快。
AI赋能消费电子终端,创造更多潜在业务机会:
AI大模型通过赋能手机、PC、Pad等智能终端,有望帮助消费电子终端实现更便捷、更具个性化、更安全的用户体验,并带来硬件创新和价值量的提升,销量提振与复苏周期形成共振。公司持续精进以声、光、电、热、磁、射频为核心的底层技术,在新工艺、新制程的加持下,结合行业深耕多年所具备的快速规模化量产和制程工艺创新能力,为全球头部品牌客户提供从零部件、模组到系统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产品落地服务。2024H1,公司消费性电子业务收入达855.48亿元,同比增长3.25%,毛利率达10.49%,同比提升0.98个pct。
算力建设带动通讯业务快速发展,公司以标准制定者身份入局:
AI大模型发展带动全球AI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公司在电连接、光连接、电源、风冷/液冷散热、射频等产品具备深厚技术积累,实现充分受益。2024H1,公司通讯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板块实现收入74.65亿元,同比增长21.65%。当前AI大模型庞大的运算量使得下一代AI集群在高速互联性能上有着更苛刻的要求。公司高效协同全球头部芯片厂商为全球主流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厂商进行光电高速互联产品的前瞻性预研,并共同制定服务于下一代AI集群的高速连接标准。
汽车业务取得高增长,出海带来成长新动力:
借助分布海内外的多个生产基地为全球头部主机厂提供完整的产品落地服务,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量与质的快速成长。2024H1,公司汽车互联产品及精密组件业务实现收入47.56亿元,同比实现48.30%的高增速。公司在内生研发的基础上,积极采用外延并购以及与整车厂开展合作等方式,完善产品版图、强化战略布局,夯实自身综合竞争实力。公司以汽车“神经”系统为基础,进一步拓展连接器、新能源、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产品线,向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Tier1领导厂商的中长期目标努力。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3.99%、12.32%、15.61%,净利润的增速分别为23.98%、22.98%、25.37%。我们对公司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47.25元,相当于2024年25.00x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消费电子终端销量不及预期、算力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客户相对集中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