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邓承佯 | 维持 | 买入 | 利润有所增长,创新领域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 2025-05-05 |
海格通信(002465)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4月26日,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披露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0亿元,同比下降9.15%,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7.25%。
多个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不断扩大领先优势
根据公司2025年4月14日发布的《2025年4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显示,公司主营业务覆盖“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四大领域,同时前瞻布局AI技术军事化、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和6G通信等创新领域,并持续取得突破,不断扩大领先优势。AI技术军事化领域,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前瞻性战略布局无人系统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在行业内具有先发与核心技术优势;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进一步将业务范围从芯片、应用终端、信关站扩大至网络运营及运维服务领域;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推出面向低空活动的飞行管理服务平台“天腾”;6G通信领域,公司推动高带宽、低时延、智能化、融合化应用。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亿元/6.85亿元/9.04亿元,同比增速为830.7%、38.5%、32.0%。对应PE分别为52.09倍、37.62倍、28.4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北斗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存货及应收账款计提风险;公司核心人员变动风险;公司或公司管理层因触发相关法律法规被罚风险;公司管理层或核心技术人员因无法履行工作职责影响经营风险。 |
2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崔若瑜,朱正卿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5Q1业绩出现拐点,重视研发深度参与卫星通导 | 2025-05-05 |
海格通信(00246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期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0亿元,同比减少9.15%;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7.25%。公司24年实现营收49.20亿元,同比减少23.17%,实现归母净利0.53亿元,同比减少92.44%。
公司24年业绩承压,25Q1业绩有所好转。公司24年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以及公司加大在北斗、无人系统、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芯片、6G、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的研发投入,同时公司大幅加大了民品业务拓展,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利润出现同比下降。25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年,各项战略任务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们预计特种行业产品交付将加快,25年Q1公司归母净利润已实现反转。
公司盈利能力受24Q4拖累,25Q1实现环比改善;公司逆势增加研发支出。公司24年毛利率为28.79%,受Q4拖累程度较大(24年Q4毛利率24.91%24年Q1-Q3为29.97%)。从分产品结构来看公司毛利率承压是传统无线通信及数智生态业务盈利能力承压所致。公司2024年北斗导航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8.91pct,航空航天业务同比增长9.35pct,无线通信业务毛利率减少2.10pct,数智生态业务毛利率减少2.51pct。24年Q4毛利率24.91%,25年Q1毛利率为27.37%,环比增长2.46%,已有改善趋势。净利率方面公司25年Q1实现4.39%,扭转了24Q4亏损的局面。费用方面,公司在营收承压的情况下逆势增加研发费用,达到9.45亿元,同比增长1.23%,研发费用率达到19.22%,同比增长4.74pct。公司24年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3.44%/6.76%/-0.11%,同比+0.30%/+1.49%/+0.53%。
卫星互联网公司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领先优势进一步巩固。
公司完成多款产品的在轨实验,积累了丰富的终端研制经验;持续引领波形体制迭代,进一步将业务范围从芯片、应用终端、信关站扩大至网络运营及运维服务领域;紧跟产业落地步伐,中标用户首款产品化窄带数据终端,市场份额可期;紧抓“汽车直连卫星”大众化应用机遇,开展多家大型车企乘用车上装测试,为下一步卫星通信设备及通导产品量产上车奠定基础。
投资建议:海格通信是国内无线通信和北斗导航领域龙头,军民属性兼备,将充分受益国防信息化推进与北三下游产品放量。此外,公司依托在卫星通信、北斗、无人系统等领域的积累,积极布局卫星互联网与低空经济,中长期业绩同样可期。预计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56、6.94、8.19亿元,25年4月30日收盘价对应PE为46、37、31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产品交付进度不及预期,卫星发射进程不及预期。 |
3 | 华安证券 | 邓承佯 | 维持 | 买入 | 行业因素影响业绩,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 | 2025-04-04 |
海格通信(002465)
主要观点:
事件描述
3月29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披露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20亿元,同比下降23.71%,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降92.44%。
研发仍是投入重点,创新领域持续突破
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营收及利润均有所下滑。但公司在芯片、低空、卫星互联网、无人系统、6G、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研发费用同比增加。
创新方面,AI技术军事化领域,公司进行了前瞻布局并有所突破;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深度参与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低空领域,公司发挥深厚技术底蕴优势,加快推进产业落地。
投资建议
根据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我们调整25年及26年盈利预测并增加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5亿元/6.85亿元/9.04亿元(2025年/2026年前值为8.68亿元/11.36亿元),同比增速为830.7%、38.5%、32.0%。对应PE分别为56.56倍、40.84倍、30.9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北斗产业发展不及预期;存货及应收账款计提风险;公司核心人员变动风险;公司或公司管理层因触发相关法律法规被罚风险;公司管理层或核心技术人员因无法履行工作职责影响经营风险。 |
4 | 天风证券 | 王奕红,余芳沁,唐海清 | 维持 | 增持 | 行业波动下维持高研发投入,前瞻布局AI+无人系统 | 2025-04-02 |
海格通信(002465)
事件:公司发布24年年报,全年营收49.20亿元(YoY-23.71%),归母净利润5313.58万元(YoY-92.44%)。
行业周期性影响下,公司经营业绩阶段性下滑: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20亿元(YoY-23.71%)。
1)无线通信收入15.82亿元,同减40.68%,但公司仍在传统优势领域保持着下一代型号研制资格,5G、有无人协同通信等多个新拓领域实现首次突破,有望形成新增量。
2)北斗导航收入4.53亿元,同减51.67%,目前仍处于北斗三号的规模换装期,我们预计短期调整后武器平台、终端和无人平台三大应用领域有望带动军用北三放量;在民用市场,北斗深度融入交通运输、电力电网、石油石化等行业领域,助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中国移动北斗短信业务正式发布,相较于传统高轨通信不能传递位置信息,以及GPS在民用领域定位精度较弱的痛点,具备高精度+短报文功能的北斗正在成为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大众消费产品的标准配置。
3)泛航空业务4.28亿元,同增2.16%,经营业绩同比增幅稳健;AI的快速发展有望加速智能无人装备落地。控股子公司驰达飞机承制的“九天”无人机是国内最大重型无人机,展现出了海格高端研发制造能力。
4)数智生态收入23.69亿元,同增1.23%。公司业务覆盖全国20多个省,是中国移动优秀供应商(A级),未来公司将重点瞄准特殊机构市场、重点行业、政企等用户,逐步由装备供应商向数智网络一体化解决方案商转型。
毛利率略有下降,行业波动下仍维持高研发投入: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减少3.80pct达到28.79%,其中无线通信/北斗导航/航空航天/数智生态毛利率分别同比-2.10/+8.91/+9.35/-2.51pct。24年期间费用率增加7.0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增长0.30/1.48/4.74/0.54pct。公司保持较大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9.47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9.25%,主要投入在芯片、低空、卫星互联网、无人系统、6G、人工智能、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并大幅加大民品业务拓展投入。
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底座,前瞻性战略布局无人系统与人形机器人等领域:智能无人系统作为人工智能与无人装备紧密结合所形成的新型装备,正成为国防装备体系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实时决策,提升作战效率,扩大战场优势。公司无人通信系统从地面平台成功拓展至全域多种平台,实现在无人集群通信领域突破;无人系统与平台在用户组织的比武中屡获新绩,不断扩宽市场型谱,成功取得无人机系统型号研制资格,成为公司首个无人机系统型号研制项目;完成机构用户市场首个型号首批无人车研制生产和交付,持续提升整车型号研制和核心产品研制能力。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25年行业有望边际改善,北斗业务放量,无线通信储备项目充足,为公司中长期提供支撑。但受行业客户调整及周期性波动影响,公司短期业绩不及预期。我们预测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28/8.57/13.30亿元(此前预测25-26年分别为10.92/12.99亿元),对应PE分别为53/33/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合同执行进度慢于预期,北斗应用发展慢于预期,技术研发风险、市场竞争超预期风险,合作内容及实施推进存在不确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