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上海证券 | 刘京昭 | 维持 | 买入 | 盛路通信2024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出现转好,新兴技术构筑核心竞争力 | 2024-11-06 |
盛路通信(002446)
投资摘要
事件概述
2024年10月29日,盛路通信发布2024年三季报。季报数据显示,公司单Q3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4.51%;实现归母净利润0.17亿元,同比增长10.77%,业绩水平出现转好迹象。
核心观点
Q3季度出现业绩拐点,多因素驱动公司成长。Q3季度营收利润均出现同比增长,展望未来,随着5.5G基站建设的迅速普及、卫星通信及自动驾驶应用的广泛扩容,公司相关硬件产品有望迎来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
费用管控能力增强,利润率逐步改善。费用方面,2024Q3盛路通信销售、管理、研发三费费用率分别达3.93%、10.23%、10.56%,较Q2环比改善0.58、1.22、0.82个百分点,绝对值同比下降分别为11.23%、4.58%、2.23%。存货方面,9月30日公司存货达6.26亿元,同比增长8.04%,存货规模延续中报以来的上升趋势。
研发能力持续精进,积极布局新兴领域。基站天线方面,今年以来公司成功中标基站天线、特殊场景天线集中采购项目,并开展5G高增益绿色电调智能天线研发项目,使基站天线升级为高集成度、低成本的馈电网络技术;微博/毫米波方面,公司设计开发出超宽带微波天线,实现不同器件配套双频双极化信号传输;室内数字化网络衍生领域,公司也在继续推动业务模式从“解决方案+运营管理服务”的转型,积极开展6G领域研发和技术储备,我们认为构筑公司新一轮成长曲线。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受益于5.5G技术成熟度的快速提升,以及基站&核心组件的持续性扩容,公司军民两用业务有望迎来长期转好态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71、13.01、16.18亿元,同比增长率为-9.76%、21.44%、24.34%;实现归母净利润1.27、1.96、2.23亿元,同比增长142.46%、54.17%、13.96%,对应PE为52/33/29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AI大模型商用化不及预期;北美云厂商投资不及预期;网络架构转变;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等。 |
2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崔若瑜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Q3业绩同比增长,布局卫星互联网创新领域 | 2024-11-01 |
盛路通信(002446)
事件:北京时间10月28日晚,盛路通信发布2024年三季报,24年Q1-Q3实现营业收入8.33亿元,同比-14.48%,实现归母净利0.66亿元,同比-59.34%。
Q3业绩同比增长,积极寻找业务增长点。单季度来看,24年Q3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14.51%,实现归母净利0.17亿元,同比+10.77%,扭转了H1业绩下降的趋势。分业务来看,民用通信业务板块公司积极参与运营商集中采购项目投标,成功中标了基站天线和特殊场景天线的集中采购项目;终端天线方面公司已经取得了数个自动驾驶领域的项目并部分实现了量产交付。微波电子业务板块公司持续聚焦小型化微波模块、小型化微波分系统的迭代研发,不断创新技术和产品。
持续加深技术护城河,布局卫星互联网创新领域。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研发,24年Q1-Q3研发投入达0.86亿元,同比增长4.14%,研发费用率为10.27%,同比上升1.84pct。微电子业务方面,公司成功研发了频率覆盖范围广泛(0.5-20GHz)且具备1MHz步进的高性能低相噪混频锁相频率综合器,为公司在频率合成领域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产品与技术方案;公司在3D微封装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超宽带SIP微波模块的攻关设计,并实现了相关项目的研制配套,有利于公司提高整机配套的能力;民用通信业务方面,公司完成了大口径双频双极化天线产品开发;卫星互联网方面,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了Ka/Ku频段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相关研发,助力未来天地融合一体化高速网络的发展。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军工电子领域的业务布局及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拓展,短期扰动不影响长期趋势,有望实现长期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7、1.68、2.32亿元,24年10月31日收盘价对应PE为61、39、28倍。考虑到后续我国国防建设需求有望迎来高景气,公司技术实力位居行业领军水平,我们认为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和领先品牌优势,后续有望充分受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客户拓展进度不及预期;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卫星发射进程不及预期。 |
3 | 上海证券 | 刘京昭 | 首次 | 买入 | 盛路通信深度研究报告:核心技术铸就护城河,高新产业引领新成长 | 2024-07-05 |
盛路通信(002446)
投资摘要
军民两用双轮驱动,聚焦主营核心突破。盛路通信是国内领先的通信设备产品提供商,为客户提供天线、射频器件等通信硬件产品。自剥离汽车电子业务后,盛路重新聚焦军用、民用两大应用场景,目前公司厂房面积达67000平方米,员工超一千人,2023年末总资产约42.59亿元。
5G基站发力接近尾声,建设景气度下行。供给侧层面,宏基站建设趋于完善,运营商5G资本开支骤减,相关集采规模持续放缓;需求侧层面,主流应用场景覆盖率日渐充分,手机终端、套餐用户数量持续走高,渗透率或即将触顶,转型调整亟需完善。
专注红海市场突破,发展逻辑前瞻转向。盛路通信具有三大方面的优势:1)大客户战略成效显著,盛路成功实现运营、设备商双向拓展,品牌效应日益显现;2)微波天线持续研发,客户响应、产品备料大幅改善,规模化量产交付阶段顺利到来;3)5G室内建设阶段开启,乘细分行业发展东风,室分天线有望开启长期放量阶段。
两大新兴业务助力成长,第二成长曲线有望开启。卫星层面,频轨稀缺性倒逼各国加快地外低轨布局,卫星批量升空拉开帷幕,行业成长拐点到来;自动驾驶层面,自驾应用逐步推广,公司GNSS相关设备研发有序推进,自驾项目加速落地。
核心技术构筑核心竞争力,军工电子深造企业护城河。多条微组装生产线南京恒电、成都创新达20年深厚技术积累,在超宽带上下变频、微波电路微组装、微波组件互连等多领域建立技术优势,已打造1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多条微组装生产线并行,生产制造、交付实力强劲,奠定长期稳定发展的良好基础。
投资建议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4-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5.13亿元、19.36亿元、24.5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21亿元、2.90亿元、3.54亿元,对应EPS0.24元、0.32元、0.39元。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进程加剧风险;新兴业务成长不及预期风险;国际格局变动、贸易摩擦加剧风险。 |
4 | 西南证券 | 叶泽佑,刘倩倩 | 首次 | 增持 | 深耕军民两用通信领域,业绩短期承压 | 2024-05-06 |
盛路通信(00244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4一季度报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1.9亿元,同比下降16.6%;实现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下降78.5%;扣非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比下降89.5%。其中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亿元,同比下降36.9%,环比下降10%;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下降315.6%,环比下降829.5%;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降347.5%,环比下降1193.4%。2024Q1,公司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下降19.2%;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53.1%。
主营业务承压,资产减值拖累业绩。报告期内公司业绩承压主要系1)公司在本年度计提了较大额的资产减值损失,特别是针对商誉、存货、长期股权投资等计提的减值,导致净利润显著下降。2)主要产品(基站天线和军工电子产品)销售额下降。3)宏观经营环境复杂,市场竞争加剧。分版块来看,通信设备产品营收为6.1亿元,占营收比重为52.2%,同比下降15.9%;军工电子产品营收为5.8亿元,占营收比重为48.8%,同比下降17.3%。主要是部分单价较低、产品下游需求下降及公司产品结构变化所致。
盈利能力短期略有下滑。从利润端来看,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6%,同比下降1.6pp。公司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为4%/10.8%/-0.2%,同比增长0.7/2.5/0.2pp。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1亿元,同比增长5.1%,研发费用率为9.4%。公司致力于增加研发投入,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数字化以及决策数据化的深度融合,以创新驱动发展,打造智能化制造体系。
深耕军民两用通信领域,创新推动技术发展。在基站天线方面,公司强化了技术方案和配套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通过规模化生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成功中标多个采购项目,并参与了发改委和工信部的“信号升格行动”,开发了针对700MHz/800MHz/900MHz频段的绿色新材料透镜天线。在终端天线方面,公司在自动驾驶和卫星互联网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开发了GNSS双频多模有源技术和Ka/Ku频段有源相控阵天线,增强了公司在高精度定位和高速网络解决方案方面的竞争力。此外,公司基于SIP技术实现了前端模块、变频模块和频率源模块的自主配套。在小型化80MHz至20GHz超宽带通用频综以及宽带捷变频频综研发上取得显著突破,推动了产业朝小型化、集成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21元、0.27元、0.35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33倍、26倍、20倍。首次覆盖,给予“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商誉减值等 |
5 | 东吴证券 | 苏立赞,许牧,高正泰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点评:卫星互联网建设如火如荼,自动驾驶实现量产交付 | 2024-04-30 |
盛路通信(002446)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2023年营收11.87亿元,同比增长-16.5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78.49%。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研发支出有所提升: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下降16.56%,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下降78.49%,扣非净利润0.24亿元,同比下降89.54%。按地区来看,2023年国外销售收入为0.53亿元,同比增长19.13%,国内销售收入11.34亿元,同比下降17.71%。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1.18亿元,同比增长4.76%。报告期内,公司商誉减值1.03亿元。
占据毫米波领域技术优势,抢占6G市场:微波/毫米波天线方面,公司始终保持领先优势,发货量较2022年同期稳中有升。微波/毫米波、有源相控阵技术是移动通信网络向超高速率、超低时延、超大规模机器连接数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也是未来6G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2023年,公司完成了0.6m/0.9m/1.2m/1.8m宽频系列天线的开发,增强了对客户需求的响应速度;完成了多个规格和口径的微波双频双极化系列天线开发,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系列,并已获得客户首批订单;完成了大口径高XPD(交叉极化分辨率)微波天线的全系列产品开发,并已进入批量生产。
卫星互联网建设如火如荼,持续加强与通信设备集成商的合作:在卫星互联网领域,公司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了Ka/Ku频段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相关研发,为下一代5G卫星通信终端系统提供高性能、高动态、低剖面、低成本的圆极化相控阵天线,助力未来天地融合一体化高速网络的发展,同时有助于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2023年,公司在民用通信业务板块加大投入,为公司持续大力发展民用通信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动驾驶实现量产交付:终端天线方面,公司保持了稳定的交付能力,且需求上升趋势明显。在自动驾驶领域,公司在2023年完成了GNSS双频多模有源技术和GNSS导航定位模块的研发,进一步发挥了公司的科研资源优势,拓宽高精定位技术的应用,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已经取得了数个自动驾驶领域的项目并部分实现了量产交付。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业绩符合预期,考虑到公司军民产品在微波技术领域高度协同持续成长基础坚实,但行业订单波动压力较大,我们下调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分别至2.28/2.83亿元(前值4.13/5.76亿元),新增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值3.70亿元,对应PE分别为26/21/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行业竞争加剧;2)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6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崔若瑜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计提商誉业绩短期承压,持续加大投入丰富产品矩阵 | 2024-04-28 |
盛路通信(002446)
事件:2024年4月26日,盛路通信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收11.87亿元,同比减少16.56%,归母净利0.52亿元,同比减少78.49%;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9亿元,同比减少19.19%,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减少53.08%。
计提商誉减值导致公司业绩承压。2023年Q4公司实现营收2.13亿元,同比减少36.91%,实现归母净利-1.11亿元,同比环比均转为亏损,主要系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影响。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37.58%,同比减少1.56pct,净利率为4.38%,同比减少12.66pct。受客观因素、计提商誉减值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业绩与盈利能力有所承压。
军民领域市场需求不断提高。民用通信方面,2023年,我国5G建设稳步推进,网络覆盖能力持续增强。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3年底,全国5G通信基站337.7万个,同比增长46%;军工电子方面,2023年国际形势动荡加剧,我国国防投入不断增加,2023年达到1.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军民两大主营业务所在行业持续发展、扩张,公司持续深耕,发挥长期积累的技术底蕴,在超宽带上下变频系统、毫米波雷达、低轨卫星互联网系统等关键技术上持续保持竞争优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与新市场开拓,丰富军民两线产品矩阵。2023年公司进一步增加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达到1.14亿元,同比增长5.10%,研发费用率9.64%,同比增长1.99pct,2023年新获得授权专利52项,主要投入研发的Ka频段相控阵天线、2.1Ghz束赋形天线、一体化3.5G智能射灯天线等已完成样品或小批量验证,为下一代5G卫星通信的实现提供技术支撑。在民用通信方面,将积极推进无电缆技术方案、Ka/Ku频段有源相控阵天线等项目产业化落地;军工电子方面,将以微波电路设计技术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微波多功能芯片、薄膜电路、分机子系统的研究。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在军工电子领域的业务布局及在卫星互联网领域的技术拓展,短期扰动不影响长期趋势,有望实现长期业绩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8亿元和3.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4-26年PE分别为28x、22x、17x。考虑到后续我国国防建设需求有望延续高景气,公司技术实力位居行业领军水平,我们认为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和领先品牌优势,后续有望充分受益。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军工订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技术发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