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国金证券 | 樊志远,丁彦文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短期承压,LED全产业链布局 | 2025-04-27 |
兆驰股份(002429)
4月24日,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3.26亿元,同比增长18.4%,实现归母净利润16.02亿元,同比增长0.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85亿元,同比增长3.71%。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23亿元,同比减少9.33%,实现归母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减少19.30%。
经营分析
电视ODM业务:根据DISCIEN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公司智能显示终端业务实现出货量1250万台,同比增长14%,电视ODM业务出货位居全球第二。战略上公司电视ODM制造业务面向海外市场,聚焦于本土渠道、内容OS运营的新兴品牌。产能端,公司海外工厂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量产,更具备产能规模化优势。技术层面,公司依托Mini LED背光核心供应链的技术优势,积极发展Mini LED电视产品。
LED:LED芯片业务,截至2024年底,公司芯片业务总产销量为110万片/月(4寸片),氮化镓芯片产销量高达105万片/月(4寸片),蓝绿光芯片产能全球第一,砷化镓芯片产销量为5万片/月(4寸片),其中Mini RGB芯片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技术端,2024年公司Mini LED芯片尺寸从03*06mil微缩到02*06mil,Mini RGB芯片单月出货高达15000KK组,市场占有率超过50%。COB直显业务,产能端,截至2024年底,以P1.25点间距为基准,公司COB显示模组产能达到25000平方米/月,全年公司出货量超COB行业的50%,稳居行业首位。产品端,公司八大产品线点间距覆盖P0.5-P2.0,其中P0.9-P1.5的显示模组已经成为公司的主力产品。
盈利预测与估值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9.97、24.61、28.95亿元,同比+24.64%/+23.21%/+17.62%,公司现价对应PE估值为12、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关税风险、电视ODM业务需求恢复不及预期、Mini LED渗透速度不及预期、公司LED产能爬坡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孙谦,宗艳,赵嘉宁 | 维持 | 买入 | 收入稳健增长,打造光通信领域第三增长曲线 | 2025-04-18 |
兆驰股份(002429)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财报,实现收入203.3亿元,同比+18.40%;实现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0.89%;实现扣非净利润15.9亿元,同比+3.71%。24Q4实现收入41.6亿元,同比-7.05%;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27.41%;实现扣非净利润2.7亿元,同比-33.23%。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1.07元(含税),合计分配现金股利人民币4.84亿元(含税),占2024年度公司合并层面归母净利润的30.23%。
点评:
TVODM和LED产业链双轮驱动发展。公司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实现收入150.0亿元,同比+18.4%,其中:1)电视ODM制造深耕海外市场出货位居全球第二,以Local策略运营并开拓海外市场,深耕当地做更满足本土客户消费需求与消费文化的产品,海外工厂在2024年上半年开始量产。DISCIEN(迪显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智能显示终端业务实现出货量1250万台,同比增长14%。2)LED产业链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53.3亿元,同比+18.3%:①兆驰半导体创收26.3亿元,同比+27.0%,净利润5.8亿元,同比+69.5%,2024年净利率22%,同比提升5.5pcts。公司LED芯片产品结构持续升级,逐步从普通照明产品转向高附加值产品。②封装业务已形成全矩阵产品布局,有望持续受益Mini LED降本放量,垂直一体化布局助力Mini LED背光产品持续提高渗透率并加快商业化进程。③兆驰晶显2024年实现收入11.4亿元,净利润2亿元,兆驰晶显的出货量在COB直显行业中占据超过50%的份额,截至24年年底产能为2.5w平方米/月,是技术领先且规模最大的COB面板制造商。市场端Mini RGB芯片微缩进程加快,虚拟像素则再一次通过技术迭代推动COB显示屏降本,产能提升叠加技术驱动推动COB产值不断提高,已成为P0.5-1.0的Mini LED显示市场主流显示技术。
所得税率影响利润表现。公司24年实现毛利率17.2%,同比-1.7pct,其中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毛利率13.1%,同比-3.2pcts;LED产业链毛利率28.6%,同比+2.8pcts,预计芯片微缩化及产品结构升级、背光受益Mini LED降本放量、COB产能快速释放规模效应显现等均有贡献。费用端整体平稳,公司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1.4%/4.5%/0.1%,同比-0.5/+0.1/+0.4/-0.2pct。此外,相比于2023年,公司2024年同样受到以资产(存货)减值为主的减值类科目影响(2024年影响业绩2.8亿元,2023年影响3.6亿元),但2024年所得税税率同比大幅提升。综合影响下2024年归母净利率同比-1.4pct至7.9%。
打造光通信领域第三增长曲线。24年公司战略性投资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光通信高速器件及模块项目,以实现在光通信行业“芯片-器件-模块”一体化的垂直产业链布局:一方面,扩大光通信模块器件的生产规模、加速技术升级(100G以下→200G/400G/800G及以上高速率光模块),并实现应用领域的延展(电信市场起步→数通领域突破);另一方面,基于兆驰半导体在LED行业龙头地位,遵循全光谱技术可覆盖性,逐步向光通信领域核心原材料芯片拓展,利于公司整体产业升级,进一步打通光芯片与终端模块的垂直整合,推动公司在光通信领域产业链的发展。投资建议:公司电视ODM业务深耕海外增势稳健;芯片产品结构升级逐渐确立子公司兆驰半导体从规模到价值的行业领先地位,封装板块专注背光领域技术降本迎来新增长,COB产品点间距范围扩大助力应用领域拓展。随着公司向光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兆驰正由终端制造企业逐步向科技型集团企业转型,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20.1/23.5/26.7亿元(25-26年前值23.3/26.9亿元,考虑24年毛利率走低下调后续利润预期),对应25-27年市盈率分别为9.9x/8.5x/7.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海外公司经营风险;参股公司业绩承诺的风险;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迭代的风险。 |
3 | 华安证券 | 邓欣,成浅之 | 维持 | 买入 | 兆驰股份2024年业绩点评:硬科技转型静待收获 | 2025-04-17 |
兆驰股份(002429)
主要观点:
公司发布2024年业绩:
24Q4:收入41.6亿(同比-7.1%),归母净利润2.3亿(同比-27.4%),扣非归母净利润2.7亿(同比-33.2%)。
24年:收入203.3亿元(同比+18.4%),归母净利润16.0亿元(同比+0.9%),扣非归母净利润15.9亿元(同比+3.7%)。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7元(含税),对应分红率30%(上年30%)。
收入分析:
多媒体视听:全年收入同比+18%,Q4预计维持稳健。参考洛图公司电视ODMQ4出货量约265万台(同比约+16%)受益北美旺季保持较好增长。
LED产业链:全年收入同比+18%,Q4预计有所下滑。
芯片:兆驰半导体全年收入26.3亿(同比+27%),净利5.8亿(同比+70%)。传统芯片稳价,miniLED芯片随规模化放量价格下调。
COB直显:兆驰晶显全年收入11.4亿,净利2.0亿,预计同比均翻番。24年出货量份额超50%,稳居行业首位。
封装:积极扩产,产能达50条COB线体为全球最大MiniCOB背光模组厂家。
光通信:12月公告投资光通信高速模块以及光器件项目,强化“芯片-器件-模块”垂直产业链优势,光接入网和电信领域已实现出货,未来将逐步拓展至数据通信、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领域。
利润分析:
毛利率:24年毛利率同比-1.3pct,多媒体/LED同比各-3.2/+2.8pct。随面板成本压力缓解+LED业务结构优化,Q4毛利率+1.4pct已显著修复。
净利率:24年归母净利率同比-1.4pct,四费率同比-0.3pct总体稳健,Q4归母净利率同比-1.5pct,四费率同比+2pct主因研发费用增加。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
我们的观点:
电视ODM基本盘稳固,越南基地已于24H1投产关税影响可控;LED产业链一体化布局进入收获期,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弹性;光通信领域横向拓展,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我们调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238/273/310亿元(25-26年前值251/285亿元),同比+17%/+15%/+13%,归母20/23/26亿元(25-26年前值21/25亿),同比+23%/+16%/+14%;对应PE10/9/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出口景气度波动,原材料成本大幅变化,行业竞争加剧。 |
4 | 天风证券 | 孙谦,宗艳,赵嘉宁 | 维持 | 买入 | 强化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垂直整合,转型高科技制造企业 | 2024-12-24 |
兆驰股份(002429)
事件:
1)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兆驰瑞谷通信有限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兆驰光联,投资建设“光通信高速模块及光器件项目(一期)”,并建设光模块及光器件制造生产线,项目覆盖100G及以下、200G、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项目一期建设拟投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一期建设周期为3年,一期建设完成后将具备年产5000万颗高速率光模块的能力。
2)公司拟通过兆驰半导体或其下属子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亿颗光通信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一期)”,并建设砷化镓、磷化铟化合物半导体激光晶圆制造生产线,主要应用为光芯片技术领域的VCSEL激光芯片、光通信半导体激光芯片。项目一期建设拟投资金额不超过5亿元,一期建设周期3年。
光通信产业链有望成为继LED全产业链之后的又一增长点。自2023年起公司已通过收购兆驰瑞谷及光模块团队,实现光通信器件与模块的垂直一体化。本次两个项目的建设利于进一步深化公司在光通信领域的战略布局:一方面,扩大光通信模块器件的生产规模、加速技术升级(100G以下→200G/400G/800G及以上高速率光模块),并实现应用领域的延展(电信市场起步→数通领域突破);另一方面,基于兆驰半导体在LED行业的龙头地位,遵循全光谱的技术可覆盖性,逐步向光通信领域核心原材料芯片拓展,利于公司整体产业升级,进一步打通光芯片与终端模块的垂直整合,推动公司在光通信领域产业链的发展。
投资建议:公司电视ODM业务深耕海外增势稳健;芯片产品结构升级逐渐确立子公司兆驰半导体从规模到价值的行业领先地位,封装板块专注背光领域技术降本迎来新增长,COB产品点间距范围扩大助力应用领域拓展。随着公司向光通信领域的进一步延伸,兆驰正由终端制造企业逐步向科技型集团企业转型,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5/23.3/26.9亿元(维持前值),对应14.2x/11.2x/9.7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海外公司经营风险;参股公司业绩承诺的风险;业务开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新技术迭代的风险;项目建设不及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