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国元证券 | 耿军军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度报告点评:业务持续稳健发展,创新业务快速成长 | 2024-08-21 |
海康威视(002415)
事件:
公司于2024年8月16日收盘后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
点评:
营业收入实现稳健增长,扣非利润实现正向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实现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43亿元,同比增长4.11%;整体毛利率为45.05%,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保持稳定。公司境内三个BG营收总和为189.71亿元,同比下降0.26%,其中,PBG实现收入56.93亿元,同比下降9.25%,EBG实现收入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SMBG实现收入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境外主业实现营收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创新业务实现营收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
行业分化各有消长,境外业务不断壮大
境内主业方面,公安行业在PBG的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以交通管理优化为代表的交通业务、以水利应急环保市政为代表的政府业务收入占比继续提升,收入结构的调整有助于PBG业务企稳回升;EBG业务,主要由大量依靠自身资金为主发展的行业组成,这些行业继续保持一定的投资,除了智慧建筑下行外,工业企业、石化煤炭、教育教学、电力、金融、商贸、钢铁有色、文体卫八个子行业均保持增长。境外主业方面,海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营收贡献比例约为7:3,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已成为拉动海外业务增长的主力。除对渠道类产品的需求外,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整体解决方案感兴趣,项目业务、软件业务的需求逐步增加。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业务持续成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夯实智能物联业务基础,加大场景数字化业务投入力度,不断推出形态新颖的多维感知新产品,构建场景数字化新竞争力,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为56.98亿元,同比增长7.81%。创新业务占公司业务比重达25%,主要创新业务已在各自垂直行业占据市场主动,创新业务与主业形成有效的技术协同和业务协同,成为拉动公司业务增长的支撑,后续在场景数字化业务开拓上将形成合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面向全球用户提供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在技术、产品与解决方案等方面拥有全面优势,持续成长空间广阔。预测公司2024-2026年的营业收入为980.85、1072.53、1166.64亿元,参考上半年的经营情况,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152.68、169.73、186.89亿元,EPS为1.65、1.84、2.02元/股,对应的PE为16.15、14.53、13.20倍。考虑到行业的成长空间和公司业务未来的持续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环境风险;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风险;供应链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内部管理风险;法律合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客户支付能力下降导致的资金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知识产权风险。 |
22 | 中泰证券 | 王芳,杨旭,李雪峰 | 维持 | 买入 | EBG及创新业务稳健增长,利润受费用影响承压 | 2024-08-21 |
海康威视(00241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业绩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12.09亿元,yoy+9.68%,实现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yoy-5.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43亿元,yoy+4.11%;毛利率为45.05%,yoy-0.13pct,净利率13.69%,yoy-1.63pct.
行业需求承压,公司业务稳健增长。上半年公司实现稳健增长,营业收入412.09亿元,yoy+9.68%,实现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yoy-5.13%,毛利幸45.05%,yoy-0.13pct.分业务来看:1国内主业:上半年三大BG国内营收合计189.71亿元,yoy-0.26%,占整体收入46%,其中PBG实现收入56.93亿元,yoy-9.25%,主要受地方政府财政情况制约,公安、交警行业承压,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业务向好;EBG实现营收74.89亿元,yoy+7.05%,虽增速放缓,但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需求依然迫切,除智慧建筑下行外,工业企业,石化煤炭、教育教学等八个子行业均保持增长;SMBG实现营收57.89亿元,yoy+0.64%,公司将继续打造线上线下的渠道优势,不断拓宽、丰富产品矩阵及推广;2)境外主业:上半年实现收入114.41亿元,yoy+15.46%,海外主业收入占公司业务28%(考虑创新业务后达到34.41%),目前海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营收贡献约7:3,剔除美国影响后,美洲、泛欧、泛亚太、中东非等四大区均实现增长。我们认为后续随发展中国家及地区持续增长,叠加公司产品力提升,海外业务有望保持持续增长;3)创新业务:上半年实现营收103.28亿元,yoy+26.13%,占公司整体比例达25%,目前主要创新业务已在各自垂直行业占据市场主动,后续有望与公司主业形成协同优势,拉动公司业务持续增长。
24Q2收入稳定增长,受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利润单季承压。公司Q2实现营业收入233.92亿元,yoy+9.46%,qoq+31.28%,归母净利润31.48亿元,yoy-10.73%,qoq+64.32%,扣非归母净利润34.83亿元,yoy+0.02%,qog+97.85%受下游需求影响,盈利水平略有下滑,单季度毛利率44.51%,yoy-0.69pct,qoq-1.25pct。费用方面,二季度计提此前未摊销完股权激励费用4.71亿元,标记为非经常性损益,此外本期汇兑损失约8100万元,去年同期汇兑收益约2.85亿元,导致利润同比承压。
技术创新推动下游降本增效趋势明显。上半年受宏观经济影响,需求略有承压,公司增速略有下滑,但受环境影响,下游G端及B端以技术创新促进政府、企业提质增效降本、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愈发清晰,公司有望把握产业趋势,叠加A1赋能,推动业务稳定增长。2024全年来看可能呈现前低后高的趋势,公司立足于A1开放平台,面向安防、交通、电力、钢铁、煤炭、安检等多个垂直行业、结合高质量领域数据和知识,打造行业模型和应用,有望助力公司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业务发展。
考虑到下游需求的不确定性以及盈利水平承压,我们下调2024-2026年盈利预测至147/167/187亿利润(前值163/190/221亿),对应PE估值分别为17/15/1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不及预期;下游进展的不确定性;新品迭代不及预期。
|
23 | 国联证券 | 黄楷 | 维持 | 买入 | 营收平稳增长,利润受非经常性损益影响 | 2024-08-20 |
海康威视(002415)
事件
海康威视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2.09亿元,同比增长9.68%;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同比下降5.13%;扣非归母净利润52.43亿元,同比增长4.11%;毛利率为45.05%,同比下降0.13pct。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33.92亿元,同比增长9.46%;归母净利润31.48亿元,同比下降10.73%;扣非归母净利润34.83亿元,同比增长0.02%;毛利率为44.51%,同比下降0.69pct。
海外、创新业务支撑营收稳定增长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56.93亿元,同比下降9.25%;企事业事业群(EBG)营收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营收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境外主业营收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创新业务营收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创新业务中,汽车电子业务营收16.06亿元,同比增长60.35%;存储业务营收13.12亿元,同比增长65.51%。
股权激励费用、汇兑损益等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在费用方面,公司在二季度注销2021年股权激励,根据会计准则规定,所有未摊销完的股权激励费用将一次性全部计入费用,金额为4.71亿元,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在汇率方面,2024年上半年汇兑损失约为8100万元,去年同期产生的汇兑收益约为2.85亿元,两者的账面差异对净利润产生较大影响。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考虑到国内外的复杂环境,我们调整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8.66/1093.11/1228.7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54%/11.69%/12.4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1.19/171.02/194.5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7.17%/13.12%/13.77%,EPS分别为1.64/1.85/2.11元/股,3年CAGR为11.31%。鉴于公司是全球安防领域龙头的市场地位,夯实智能物联业务基础,构建场景数字化新竞争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环境风险;国内经济结构转型风险;供应链风险;技术更新换代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24 | 中国银河 | 吴砚靖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中报业绩点评:整体业绩稳健,海外及创新业务高增 | 2024-08-20 |
海康威视(002415)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024上半年实现营收412.09亿元(YoY+9.68%);实现归母净利润50.64亿元(YoY-5.1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2.43亿元(YoY+4.11%);稀释每股收益0.539元/股(YoY-5.11%)。
整体业绩稳健,海外及创新业务高增:2024年上半年,公司创新业务板块实现显著增长,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曲线,增长得益于旗下子公司莹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等在各自专业领域的领先优势,以及公司对智能物联技术与市场需求结合的持续创新。报告期内,创新业务实现总营收103.28亿元(YoY+26.13%),其中,汽车电子业务因并购森思泰克及国内外市场的自然增长而迅速扩张,营收达到16.06亿元(YoY+60.35%)。机器人业务营收达到27.44亿(YoY+20.45%),无其是AGV(自动引导车),在国内外市场均有强劲表现。智能家居业务营收24.49亿元(YoY+12.17%),海外市场增长迅猛。热成像业务得益于国内应急管理的需求,特别是国债支持下,需求增长,推动海康微影的收入提升,营收为18.30亿元(YoY+24.05%)。存储业务受近期价格上调影响实现大幅增长,实现营收13.12亿元(YoY+65.51%)。产品与服务实现营收302.30亿元(YoY+5.57%);建造工程实现营收6.51亿元(YoY-12.96%)。境外业务与服务发展迅猛,实现114.41亿元营收(YoY+15.46%),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45.05%(YoY-0.29pct),其中,主业产品及服务毛利率为46.47%(YoY-1.29pct),创新业务毛利率为42.42%(YoY+4.79pct)。公司保持较大规模持续投入,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55.62/14.64/56.98亿元,分别同比+13.81%/+14.85%/+7.81%。
PBG短期仍承压,EBG稳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海康威视的公共服务事业群(PBG)承压,营收下降至56.93亿元(YoY-9.25%)。地方政府财政紧缩对公安和交警等相关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导致项目延期和不确定性增加;国家财政支持的水利、防灾和应急管理等领域较积极。公司对PBG业务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交通管理和市政环保业务的比重有所上升,有效缓解整体业务的下行压力;将传统安防业务与新兴的社会治理需求相结合,致力于满足公共服务领域对效率和成本效益的不断增长的需求。
EBG企业端为三大传统主业增长主力,实现营收74.89亿元(YoY+7.05%),这一业务板块由九个主要行业构成,2024上半年尽管智慧建筑行业出现下滑,但工业、能源、教育、电力、金融、贸易、金属和文化卫生等其他八个领域均实现正增长。EBG各细分行业主要依靠自身资金进行发展,尽管整体投资速度有所减缓,但企业对于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的需求依然追切。公司通过深化对行业用户需求的理解,不断推出性价比高、针对性强的产品,帮助企业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挑战,并推动数字化转型。
SMBG业务在报告期内实现57.89亿元(YoY+0.64%)的营业收入。公司在这一时期内专注于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协同发展,通过不断扩展和丰富渠道产品线,以满足更广泛的市场需求。海康威视通过与渠道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加强市场渗透率,同时有效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加大产品推广力度。
利润受特殊费用影响,预计下半年恢复:本季度,公司因注销2021年股权激励计划而确认一项特殊费用,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将未摊销的4.71亿元股权激励费用一次性计入损益,并标记为非经常性损益,对二季度净利润有较大影响。公司通过回购和注销约9740万股,占总股本1.0439%,继续控制人员规模和费用,预期下半年财务状况将恢复稳健。2024年上半年报告中,该非经常性支出导致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出现较大差异,但并未影响公司运营和现金流,公司未来财务展望依然稳健。
深耕多维全面技术,引领场景数字化转型浪潮:场景数字化领域,公司相较于垂直领域的龙头企业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差异化竞争策略。依托全面而深入的技术积累,包括多维感知技术、AI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强大的技术底座。公司在感知技术上的全面布局,拥有综合全面感知体系,形成行业综合性技术平台。公司在AI领域的持续投入,通过构建大模型实现AI与行业数据的深度融合。公司在产品工程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使得公司能够快速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规格,进而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生产制造方面,柔性生产线能够应对小批量、多批次的生产挑战,保持高效率和高品质的产品输出。公司在场景数字化业务中具竞争优势,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扩大规模效应、提高市场护城河提供坚实的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分别为998.14/1129.92/1253.60亿元,同比增长11.72%/13.20%/10.9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5.01/185.07/207.18亿元,同比增长16.97%/12.16%/11.95%;EPS分别为1.79/2.00/2.24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为15.41/13.74/12.2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研发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刮的风险;上游行业供给未及预期的风险。 |
25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维持 | 增持 | EBG保持韧性,海外与创新业务稳健增长 | 2024-08-19 |
海康威视(002415)
核心观点
2Q24公司业绩整体稳健,营收与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提升。2Q24公司实现营收233.9亿元(YoY+9.46%,QoQ+31.28%);归母净利润31.48亿元(YoY-10.73%,QoQ+64.32%),扣非归母净利润34.83亿元(YoY+0.02%,QoQ+97.85%),由于二季度注销21年股权激励带来一次性费用4.71亿元,导致归母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差异较大,此外,毛利率44.51%(YoY-0.69pct,QoQ-1.25pct),整体业绩保持一定韧性。
EBG在企业提质增效需求推动下保持同比增长。上半年EBG仍保持增长韧性,收入74.9亿元,同比增长7.05%,除智慧建筑外,工业企业、石化、煤炭、教育教学、电力、金融、商贸,钢铁有色、文体8个子业务均保持增长,随着智能物联战略转型初步完成,行业智能化逐步成为发展主动能。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与产品类别拓宽,SMBG收入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PBG整体承压,收入56.93亿元,同比减少9.25%,其中受地方政府财政制约,公安、交警行业继续下行,水利水务、防灾救灾、应急管理等得到国债支撑的业务相对稳健。
发展中国家占比持续提升,创新业务同比增长26%。海外业务上半年保持较好增长,收入141亿元,同比增长17.5%,发展中国家占比近7成,剔除美国市场影响,美洲、泛欧、泛亚太、中东非四个大区均实现增长。得益于海外业务拓展、周期向上等方面因素推动,创新业务增长最快,收入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存储业务、汽车电子实现同比增速超60%,机器人与热成像业务同比增长20%以上,机器人业务中AGV与工业相机增长较快,国内万亿国债在应急管理方面的投入带来热成像业务增长。
企业场景数字化带来长期增长动能,多维感知产品增长带来业务面拓宽。据罗兰贝格与华为数据,制造业、金融保险、零售、能源电力等产业的数字化潜在价值均在2万亿美元以上,企业场景数字化将成为持续的增长动力。在业务内容方面,海康威视已从可见光拓展到X光、红外、超声、雷达等感知领域,并将多种感知技术融合应用,产品从过去关注人的行为变化到通过感知产品获取场景信息并解决具体问题的方向发展,业务宽度逐步打开。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公司的经营韧性与行业智能化带来的长期增长动能,短期考虑上半年宏观经济修复与PBG增速低于预期,下调24-25年PBG收入及毛利率水平,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146/165/185亿元(前值:163/181/195亿元),对应24-26年PE为18/16/14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
26 | 平安证券 | 徐勇,付强,徐碧云,郭冠君 | 维持 | 增持 | 各项业务稳定,强化技术创新 | 2024-08-18 |
海康威视(002415)
事项:
公司公布2024年半年报,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2.09亿元(9.68%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64亿元(-5.13%YoY)。
平安观点:
国内市场需求偏弱,海外市场整体平稳: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12.09亿元(9.68%YoY),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0.64亿元(-5.13%YoY),扣非后归母净利52.43亿元(4.11%YoY)。2024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是45.05%(-0.13pctYoY)和13.69%(-1.63pctYoY),国内市场需求偏弱,海外市场整体平稳。业务分类来看:1)境内业务部分:公共服务事业群PBG营收是56.93亿元,同比减少9.25%;企事业事业群EBG的收入是74.89亿元,同比增长7.05%;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收入57.89亿元,同比增长0.64%。2)境外业务收入114.41亿元,同比增长15.46%。3)创新业务收入103.28亿元,同比增长26.13%。总体而言,2024年上半年公司下游分化明显,依赖地方财政资金投入的行业需求比较疲软(如公安、交警等行业);依靠自身资金为主发展的行业保持一定的投资韧性(如工业企业、石化煤炭等行业)。费用端: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50%(0.49pctYoY)、
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率分别是8.99%、9.51%、10.04%、10.13%、11.80%和12.75%,研发费用率稳步提升。公司可提供包括设备、平台、数据和应用的全面开放能力,为行业应用开发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公司的一体化运维服务平台,提供设备探针,支持第三方感知设备的接入;另外,物信融合数据资源平台,在已提供主流数据接入方式的同时,支持对第三方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或数据格式的接入;提供的物联数据治理工具支持对多厂商、多类型物联设备的要素治理和点位布建评价;数据服务接口为业务应用的开发提供支撑。
AI引领行业变革,公司继续推进创新业务发展:智能物联是一种基础能力,为人与物、物与物提供相连接、相交互的可能性。在安防智能化升级趋势下,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转变为技术架构以及解决方案的落地能力,拥有深厚技术实力的企业将保持与行业变革同步,行业门槛提高使得产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持续优化。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对视频图像的处理技术,将极大的增加视频监控的使用效率和大数据价值的利用率,摄像机采集图像的功能将不再受限于安全防范目的。因此,“人工智能+安防”在帮助客户提升业务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程度地拓展了视频技术实现业务管理需求的市场空间。在数据为王的背景下,公司拥有巨量数据资源将在安防智能化变革中拥有绝对天然优势。另外,海康威视在基础算力和大模型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积累,相关能力不仅在硬件产品、软件产品中得到应用,也落地到包括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等面向用户的算法训练中。
投资建议: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安防监控产品及内容服务提供商,产品及服务已实现视频监控系统所有主要设备的全覆盖。
考虑到国内市场需求整体偏弱,我们调低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5.67/178.66/206.49亿元(原值为166.18/198.45/228.20亿元,),对应PE为16/14/12倍。考虑公司当前估值仍具有吸引力,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更替风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演进,行业业务和应用需求可能会随之演变。 |
27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詹浏洋 | 维持 | 增持 | 感知与认知技术螺旋上升,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 2024-07-09 |
海康威视(002415)
核心观点
公司是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物联感知技术的解决方案厂商。公司针对千行万业场景数字化转型需求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包括覆盖电磁波、机械波等外界信息的感知硬件产品(如摄像机、音频、传感器等)以收集外界信息;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了“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能力架构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在此框架下形成了覆盖10余个主行业、近90个子行业500多个细分场景的软硬件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
经营稳健股东回报稳定,智能物联转型初步完成。随视频技术由安防向物联媒介发展,公司持续转型升级,收入规模由上市之初7亿元增长至23年893亿元,自上市至23年累计现金分红584亿元。随着视频监控进入智能化阶段,公司开启了智能物联转型:从建立云边融合三层计算架构到产品端(两池一库四平台)与业务端(PBG/EBG/SMBG事业群)整合,结合感知、大模型与大数据等技术投入,23年智能物联转型初步完成,EBG企业事业群收入占比超过PBG公共服务事业群达20%,成为增长主要动能。
行业迈向智能化,打开智能物联增长空间。根据罗兰贝格与华为数据,制造业、金融保险、零售、能源电力等产业的数字化潜在价值均在2万亿美元以上;以作为支柱性工业的制造业为例,其行业特点为重资产且流程复杂,需要在制造、运输、管理等多个环节进行数字化应用以实现降本增效,转型诉求强,数字化创造的潜在价值达6万亿美元。在此背景下,企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单位价值量持续提升;以某新能源企业为例,对应业务价值量由18年110万元+增加至21-22年合计2500万元+。
围绕智能化要素,公司智能物联架构与落地能力铸就核心竞争力。行业智能化沿收集数据、建立数据关系到挖掘数据价值发展,高质量数据、使能工具为核心要素。海康威视基于全面感知产品与碎片化场景经验积累建立了覆盖各行各业的高质量数据来源,基于云边融合计算架构、AI开放平台为用户提供了“开箱即用”的使能工具,叠加大模型的引入提升了解决方案落地的效率,最终建立了基于软硬件技术的千行万业数字化解决方案能力。
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看好公司的经营韧性与行业智能化带来的长期增长动能,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润163/181/195亿元(YoY+16%/+11%/+8%);通过相对估值,预计公司合理目标价为36-40元,相对目前股价有21%-33%溢价空间,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海外需求增长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