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张家琦,戴晨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主业现金回款增速持续加速,未来财报业绩增速有望保持上行态势 | 2025-09-03 |
焦点科技(002315)
投资要点
事件:2Q25营收4.76亿,同比增长16.32%;归母净利润1.83亿,同比增长16.44%。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元。
公司主业稳健增长,AI业务收入保持高增速:中国制造网上半年收入增速为17.14%,AI业务的收入达到了0.22亿元,收入增速达到了92.4%;配套业务持续收缩减亏,其中新一站保险收入同比下滑11.61%,跨境业务收入增速为5.81%。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0.62PCT,主要由于买量增长所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同比分别降低3.28PCT、4.35PCT和4.15PCT,整体净利率提升0.26PCT。
主业现金回款增速持续加速,未来财报收入利润增速有望保持上行态势:2Q25中国制造网销售产品、提供服务的现金回款增速达到26.26%,而2024H1和2024H2此指标的同比增长6.43%和17.76%,公司卖家现金回款持续加速,伴随着收入的逐渐确认,未来业绩有望因此保持加速态势。中国制造网收费会员数为28699位,相比2024Q2增加2966位,同比增长11.53%;相比2025Q1增加581位,环比增长2.07%。购买AI麦可的会员累计超过13,000位,相比25Q1增长2000位。
买家流量大幅提升,未来有望带动卖家回款增速的增长:2025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网积极开展一系列流量优化举措。通过网站性能升级、多语站点深度优化、网站图文质量分阶段提升以及流量策略优化等手段,成功实现整站流量同比增长35%。重点新兴市场区域更是表现亮眼,中东上半年流量同比增幅达45%,南美洲上半年流量同比增长43%,欧洲上半年流量同比攀升41%,南亚地区上半年流量同比增长39%,非洲地区上半年流量同比增幅为35%。除区域流量增长外,中国制造网针对不同行业的流量增速也进行了重点优化,机械制造、计算机产品、医药卫生、运动健身等行业在平台上的流量增长迅猛,提升了交易达成的可能性。买家流量的大幅提升将会传导至卖家付费的加强。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公司业绩持续上行,但发布股权激励将产生股权激励费用,2025-2027年股权激励费用分别为0.60/1.140.56亿元,因此我们将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盈利预测由5.57/6.79/7.85亿元调整为5.33/6.40/7.93亿元,2025-2027年现价对应PE为31.32/26.09/21.06倍。我们认为公司是被低估的数字经济平台龙头,有望受益于“科技赋能+SaaS模式+政策利好”三大优势,迎来加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需求波动和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跨境经营和交易监管风险;行业竞争加剧 |
2 | 国信证券 | 张峻豪,柳旭,孙乔容若 | 维持 | 增持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6%,贸易服务及AI业务持续成长 | 2025-09-02 |
焦点科技(002315)
核心观点
业绩稳健,归母净利润实现26%增长。公司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15亿元,同比+15.91%,归母净利润2.95亿元,同比+26.12%,扣非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24.17%。单二季度看,营收同比+16.32%至4.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16.44%至1.8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2.49%至1.77亿元。整体业绩在中国制造网主业会员服务体系完善及价值提升,以及AI+贸易等新兴业务快速增长下表现较优。
中国制造网拓展多元买家群体,AI业务加速贡献增量。分业务看,中国制造网主业收入7.6亿元,同比+17.14%,收费会员数达到28699位,同比增长11.53%。买家端流量持续增长,整站流量同比增长35%,中东、南美及欧洲denghi长增长更优。AI业务收入2174万元,同比增长92.4%,购买AI麦可的会员累计超过13000位。此外,公司下半年拟推出全新升级的SourcingAI,以精准响应海外买家需求,实现中国制造网买家端流量的持续丰富。
费用率优化,经营性现金流增长较好。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80.05%,同比略下滑0.11pct。销售费用率34.16%,同比-1.11pct,管理费用率7.49%,同比-1.98pct,研发费用率9.39%,同比-0.73pct,受益费用优化及收入增长的规模效益。现金流方面,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9亿元,同比+57.33,受益付费会员数量及价值增长带来的现金回款增加等。
风险提示:付费会员数量增长不及预期;AI发展不及预期;贸易环境恶化投资建议:展望后续看:行业层面,在中国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及海外新兴市场需求增长下,企业出海仍是长期发展趋势,为中国制造网等B2B贸易平台提供了较好的客户增长资源。而公司不断提升中国制造网的综合贸易服务能力,以及丰富买家端的流量资源,有望进一步承接出海红利,提升市场份额。此外,AI工具的领先布局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差异化优势,提供业绩增量。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53/6.4/7.3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9.3/25.3/22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3 | 国信证券 | 张峻豪,柳旭,孙乔容若 | 首次 | 增持 | 全链路B2B外贸服务商,跨境+AI双轮驱动业绩高质增长 | 2025-07-02 |
焦点科技(002315)
核心观点
主营跨境B2B外贸服务,综合实力排行业前列。公司成立于1996年,重点依托旗下“中国制造网”平台,提供B2B外贸的全流程服务。2024年营收16.6亿元,同比+9.31%,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19.09%,过去三年利润复合增速22.55%。此外,公司2023年便在业内率先推出垂类AI工具“AI麦可”,已实现AI Agent转型且贡献数千万的收入增量。中国制造网整体注册买家数量2000万+,综合实力预计行业第二,仅次于阿里国际站。
跨境出口B2B电商行业迎多维增长机遇,AI赋能持续渗透。据艾瑞咨询统计,2018-2022年跨境出口B2B电商市场规模复合增速21.8%,2024年预计规模达到6.1万亿元。未来在企业加速拓展海外业务趋势下,跨境B2B平台迎来了潜在客户增长机遇。如A股上市公司中,产生境外业务收入的企业占比从2015年的54.48%提升至2024年的67.68%。AI赋能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经营效率提升,及为服务商企业提供增量业务。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也能有效助力并强化外贸企业的多元化布局和抗风险能力。
优势服务能力促进会员量价齐升,AI工具以技术优势带来业绩增量。公司一是在买家端的流量拥有区域结构优势,在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市场分布广泛。二是平台提供B2B在线交易、收款、物流等全贸易流程服务,且在制造业领域拥有20余年的数据积淀,更了解用户的需求和业务痛点,以更精准的服务实现留存和升单。此外,公司借助业内领先的垂类外贸AI工具,提升了供应商与中国制造网的粘性,增加会员的付费意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全链路B2B外贸服务头部企业,行业层面受益于企业出海需求增加带来的持续客户增量。短期在外贸不确定性冲击趋稳以及AI等新技术迭代加速下,带来更多的下游优质客户需求基础。而公司自身“中国制造网”品牌已积累较为深厚的品牌认知和客户粘性,服务工具和能力不断完善下付费会员和单个会员价值有望进一步提升,实现业绩增长。此外,AI工具的领先布局进一步强化公司的差异化优势,提供业绩增量。
基于正文假设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5.53/6.4/7.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47%/15.87%/15.12%,对应的PE分别为25.8/22.3/19.4倍。综合绝对及相对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目标价49-59元/股,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国际外贸环境恶化;AI业务发展不及预期;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风险;外贸经济景气度不佳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