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21 | 中银证券 | 杨思睿,刘桐彤 | 维持 | 买入 | 收入、毛利预增,大模型升级应用持续落地 | 2024-07-11 |
科大讯飞(002230)
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上半年营业收入、毛利预计增长15%-20%,归母净利-3.8亿元至-4.6亿元(同比-616.50%~-725.24%),扣非归母净利-4.2至-5.0亿元(同比-38.11%~-64.41%)。公司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进一步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的地位。公司半年报预告收入延续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收入、毛利预增,研发投入继续加大。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毛利预计增长15%-20%,毛利增长约6亿元,且毛利增速高于收入增速,公司盈利能力稳步提升。24年上半年公司扣非归母净利同比下滑主要是由于:(1)新增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超6.5亿元;(2)投资收益与其他收益相对于去年同期分别减少约1.4、1.2亿元;(3)计提坏账准备相比去年同期增加约1亿元。
星火大模型全面升级,各方面应用持续落地。2024年6月27日,基于全国首个国产万卡算力集群“飞星一号”,公司正式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大模型底座核心能力全面对标GPT-4Turbo的最新水平,在多个评测中超过GPT-4Turbo。公司在教育、医疗、车载、办公、工业等多个领域发布智能产品,升级后的“讯飞星火APP/Desk”实现了C端“个性化AI”与软硬件一体化AI生态。
AI升级深度赋能应用场景,大模型驱动硬件销量增长。得益于底座大模型的升级,“讯飞星火V4.0”在图文识别能力上进一步升级,在科研、教育、金融、医疗、司法、办公等场景的应用效果已领先GPT-4o。大模型能力的提升带动讯飞C端智能硬件的销售,在“618”电商节销量同比增长70%。
估值
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为9.0、14.3和16.6亿元(考虑公司加大大模型投入,下修16-20%),EPS为0.39、0.62和0.72元,对应PE分别为101X、63X和54X。公司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人工智能国家队的地位有望夯实,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
22 | 国信证券 | 熊莉 | 维持 | 增持 | 星火大模型V4.0全面突破,AI+赛道业绩增速亮眼 | 2024-07-08 |
科大讯飞(002230)
事项:
公司公告:2024年6月27日,公司正式发布讯飞星火大模型V4.0,对七大核心能力进行全面升级,全面对标GPT-4Turbo,并在文本生成、语言理解、数学能力等方面实现超越,在8个国际主流测试集中排名第一,成为领先的大模型。同时,讯飞星火首发“个人空间”,打通全系讯飞C端软硬件产品生态。针对专业化领域的应用,公司在医疗、教育、办公等领域不断做出升级创新,促进实现AI+各赛道应用规模化落地。近期,公司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多语种智能语音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星火语音大模型迎来新突破。此外,公司发布星火企业智能体平台,在星火大模型带来行业赋能的同时,助力开发者生态蓬勃发展。
国信计算机观点:在全球人工智能的浪潮下,公司作为我国人工智能龙头,核心源头技术优势突显,“平台+赛道”战略布局发展势头强劲,讯飞星火大模型的不断升级超越赋能各个赛道AI应用规模化落地,市场规模预计保持较快增长,公司业绩有望高速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9.05/19.35/29.55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10/51/34倍,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
23 | 东吴证券 | 王紫敬,戴晨 | 首次 | 买入 | 人工智能“国家队”,“1+N”实现模型赋能 | 2024-05-20 |
科大讯飞(002230)
投资要点
中国人工智能“国家队”。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大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智能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认知智能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究并保持国际前沿水平。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国家队”,公司承建了中国唯一的认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和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是中国语音产业联盟和中科院人工智能产学研创新理事长联盟理事长单位。
“平台+赛道”的AI战略。公司作为“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依托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讯飞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647项AI能力及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同时,公司在教育、医疗、智慧城市、运营商、汽车、金融等重点赛道,为AI技术应用落地的标准,构建起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根据地”,并在AI学习机、智能办公本、智能录音笔、翻译机、讯飞听见等C端消费者产品上形成领先的品牌优势和可持续流水型收入。
星火大模型优势领先,与华为合作打造国产化算力底座。2023年5月6日,公司正式发布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具备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多模态能力等七大核心能力。2024年1月30日,公司发布开放大模型讯飞星火V3.5,该版本语言理解、数学能力、语音交互能力超过GPT-4Turbo,代码达到GPT-4Turbo96%,多模态理解达到GPT-4V91%。目前对标GPT-4Turbo当前能力的讯飞星火V4.0正在训练中,预计在2024年6月发布。2023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携手华为,宣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正式启用。
围绕“1+N”整体布局,赋能业务应用。2022年12月,公司启动“1+N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及应用”专项攻关,其中“1”代表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底座,“N”代表将认知智能大模型技术应用在教育、医疗、汽车、办公、智能硬件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形成独具优势的行业专用模型。讯飞星火拥有跨领域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能够基于自然对话方式理解与执行任务,从海量数据和大规模知识中持续进化,实现从提出、规划到解决问题的全流程闭环,并率先实现在教育、医疗、汽车、办公、工业、智能硬件等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同时推动开发者生态的蓬勃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是我国大模型领军者,预计有望充分受益于AI产业发展。我们预计科大讯飞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3、11.96、15.28亿元,对应PE分别为109、83、6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技术推进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影响。 |
24 | 华鑫证券 | 任春阳,宝幼琛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事件点评报告:大模型底座持续升级,AI生态加速发展 | 2024-05-07 |
科大讯飞(002230)
事件
科大讯飞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71.74%。2024年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归母净利润-3.00亿元(2023年同期为-0.58亿元),同比亏损增加2.4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1亿元(2023年同期为-3.38亿元),同比亏损增长1.03亿元。
投资要点
公司经营健康稳定,大模型研发投入持续加大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减少71.74%,保持了经营的良性健康发展,其中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减少主要系公司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的国产化替代方面坚定投入,及在自主可控平台上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投入所致。分业务来看,公司2023年B端智能汽车网联与智慧金融景气度较高,营收分别同比增长49.7%、23.0%,C端智能硬件营收同比增长22.4%,G端业务占比较高的信息工程、教育产品有所承压,营收分别同比下降28.8%、下降9.7%。盈利能力方面,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42.66%(同比+1.83pct),销售净利率3.12%(同比+0.47pct),盈利能力有所增加。费用方面,2023年公司实现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8.24%(同比+1.43pct)、6.97%(同比+0.45pct)、0.08%(同比+0.50pct),费用有所增加。研发投入方面,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34.81亿元,同比增长11.89%,研发费用率17.72%(同比+1.19pct)。2024年Q1方面,营业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归母净利润-3.00亿元(2023年同期为-0.58亿元),同比亏损增加2.4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1亿元(2023年同期为-3.38亿元),同比亏损增长1.03亿元,经营基本面保持健康发展态势,利润减少主要系研发投入的加大及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减少所致。。
星火大模型国内领先,联手华为打造国产化算力底座
2023年5月,公司正式发布星火大模型,经过数次更新迭代,当前在多个第三方机构专业评测中排名国内第一。2024年1月发布的首个基于全国产化算力平台训练的星火V3.5,语言理解、数学能力、语音交互能力超过GPT-4Turbo,代码达到GPT-4Turbo96%,多模态理解达到GPT-4V91%。公司持续加大对底座大模型的研发,70%的研发精力集中在底座能力的提升上,预计公司今年50%的研发投入用于确保大模型底座能力维持在第一梯队,预计今年6月讯飞星火能够对标GPT-4turbo当前最好水平。此外,公司与华为强强联合,合力打造我国通用人工智能新底座,2023年10月,公司携手华为,宣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正式启用。2024年1月基于“飞星一号”全国产算力平台训练出的千亿参数模型讯飞星火V3.5正式发布,性能指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我们认为,伴随底座基础模型能力的大幅提升,有望为各项业务业绩增长注入强劲动能。
AI生态加速发展,各项业务实现多点开花
星火大模型自发布至2023年底,公司开放平台新增167.6万开发者团队,同比增长229%;吸引2.7万助手开发者、开发4.9万助手应用;面向企业,公司正与10万余家企业客户用星火创新应用体验,加速行业赋能步伐,AI生态加速发展。公司已与奇瑞汽车、太平洋保险、交通银行、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等行业头部企业联合打造各个领域的行业大模型应用标杆,加速产业升级。并于2024年1月推出首个开源大模型星火开源-13B,为用户提供全栈自主可控且免费的星火优化套件。此外,讯飞星火围绕“1+N”整体布局,通过通用大模型底座,赋能公司各项业务“多点开花”,已在教育、医疗、平台与消费者、智慧城市、运营商等公司各业务赛道逐步形成产业落地成果。我们认为,随着AI生态和行业赋能的加速演进,公司收入增长动力及持续性有望得到提升。
盈利预测
公司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随着星火大模型与公司各项业务进一步结合,后续成长空间广阔。我们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38.34、287.73、338.64亿元,EPS分别为0.40、0.56、0.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13、80、68倍,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户增长不及预期。 |
25 | 民生证券 | 吕伟 | 维持 | 买入 | 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点评:星火逐步对标GPT4,AI应用持续落地 | 2024-05-03 |
科大讯飞(002230)
事件:科大讯飞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报,2023全年实现营收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2024Q1实现营收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
2023年主营业务中,大数据广告平台、智能硬件业务业务、数字政府行业、政法业务、汽车业务和医疗业务维持增势:1)教育业务实现营收55.64亿元,同比下滑9.70%,产品已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单位以及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场应用;2)大数据广告平台实现收入39.38%,同比增长41.61%;3)运营商业务实现收入20.96亿元,同比下滑0.05%,与中国移动联合发布5G新通话“商务速记”产品,家庭语音用户覆盖1.1亿,累计语音交互次数达660亿次;4)信息工程业务实现营收18.86亿元,同比下滑28.75%;5)智能硬件业务实现营收16.17亿元,同比增长22.35%,消费者硬件GMV同比增长84%,“618”全周期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25%、“双11”全周期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26%;6)数字政府行业应用实现营收13.19亿元,同比增长22.79%,已发布公共组件能力150余项、支撑22家厅局建设30个项目、最高可缩短开发周期75%,在上海浦东、广东徐闻、吉林长春等全国市场落地,大模型能力全面加速该业务智能化变革和模式创新,高效支撑“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协同”等场景落地;7)政法业务实现营收7.28亿元,同比增长0.55%,人机协同的辅助事务集约化服务已在安徽、湖北、广东、山东、湖南等省份的20余家法院逐步落地;8)汽车业务实现营收6.96亿元,同比增长49.71%,新增前装智能化产品出货超750万套,累计出货量逾5,360万套;年度在线交互次数突破100亿次,同比增长229%,月均活跃用户超2,500万;9)医疗业务实现营收5.40亿元,同比增长15.41%,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赋能医疗业务取得显著成果。
星火大模型逐步对标GPT4。讯飞星火围绕“1+N”整体布局,率先实现了在教育、医疗、汽车、办公、工业、智能硬件等多个行业的深度应用。2024年1月30日,讯飞星火V3.5正式升级发布,语言理解、数学能力、语音交互能力超过GPT-4Turbo,代码达到GPT-4Turbo96%,多模态理解达到GPT-4V91%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积极看待科大讯飞的大模型布局和AI应用落地,公司2024-2026年预计实现营收217.47、241.41、277.17亿元,预计EPS分别为0.30元、0.41元、0.50元,2024年4月30日市值对应PE分别为150X、111X、89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业务推进不及预期;用户增长不及预期。 |
26 | 西南证券 | 王湘杰,邓文鑫 | 维持 | 买入 | Q1收入增长良好,持续发力应用落地 | 2024-04-28 |
科大讯飞(002230)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一季度报告。2023年实现收入196.5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归母净利润6.6亿元,同比增长17.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下滑71.7%。2024年Q1,公司实现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6.3%,实现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滑419.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下滑30.3%。
B端业务增长良好,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表现亮眼。2023年,公司G端业务有所承压,智慧城市业务实现收入公司B端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其中智慧汽车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49.7%,音效、座舱、智驾等产品均取得定点突破;智慧医疗实现收入5.4亿元,同比增长15.4%;智慧金融实现收入2.9亿元,同比增长23.0%。受益于星火大模型的赋能,公司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表现亮眼,其中开放平台业务实现收入39.4亿元,同比增长41.6%,收入占比超30%,自2023年5月6日讯飞星火发布至2023年底,开放平台新增167.6万开发者团队,同比增长229%,其中大模型开发者超35万;智能硬件实现收入15.2亿元,同比增长22.4%,办公本、录音笔等GMV同比增长达到84%。
坚定投入短期影响利润,Q1收入增势延续。2023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2%(+1.43pp)、7.0%(+0.45pp)、17.7%(+1.19pp),致使利润短期承压。2024年Q1,公司在大模型研发、产业落地拓展,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方面新增投入3亿元,总体研发费用达到8.4亿元,同比增长17.7%。坚定投入下,公司在大模型的产业竞争中持续巩固优势,Q1汽车、医疗、消费者及开放平台、教育C端硬件等收入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时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17.0%。
“星火”大模型持续迭代,持续发力应用落地。“星火”大模型自发布近一年来持续迭代,2024年1月更新的V3.5版本在逻辑推理、语言理解、文本生成、数学答题、代码、多模态等各项能力方面进一步逼近GPT-4Turbo的最新水平。当前,基于与华为合作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更大参数规模的星火大模型训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将于上半年推出。伴随基座模型能力的提升,公司将更多投入至应用生态及产业落地方向,进一步打开潜在成长空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0.36元、0.49元、0.68元。公司作为国内AI领军企业,在算力、算法、数据等方面积累深厚,同时掌握GBC多个落地场景入口,后续成长空间广阔,业绩拐点有望来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核心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大模型应用成熟度不及预期、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
27 | 国海证券 | 刘熹 | 维持 | 买入 | 点评报告:星火3.5升级焕新,大模型“技术+生态”保持领先 | 2024-04-28 |
科大讯飞(002230)
事件:
(1)2024年4月26日,讯飞星火V3.5升级,发布首个支持长文本、长图文、长语音的大模型。
(2)2024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收196.5亿元,同比增长4.4%;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2024Q1,实现营收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归
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增亏2.42亿元,主要系公司在大模型方面加快布局,新增投入约3亿元。
投资要点:
讯飞星火3.5升级焕新,预计2024年下半年对标GPT-4V
讯飞星火大模型2023年5月6日首次发布,2023年10月24日,公司联合华为推出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算力平台“飞星一号”,其基于昇腾AI硬件训练服务器和大容量交换机构建参数面无损ROCE组网,配置高空间的全闪和混闪并行文件系统。2024年1月30日发布V3.5版本,由“飞星一号”训练,在语言理解、数学能力、语音交互能力上超过GPT-4Turbo,综合能力逼近GPT-4Turbo。
2024年4月26日,星火模型进一步升级,据科大讯飞集团公众号:1)长文本,达到GPT-4Turbo最新版本的97%的水平,在多个垂直领域问答任务上,总体水平已超过GPT-4Turbo;2)图文识别,推出星火图文识别大模型,可以处理复杂的版面分析,语义及文字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3)智能评价,星火合同助手首次上线,审核规避合同风险、提炼
总结关键要素、一键起草合同文件。星火智能评标助手升级,投标文件解析更高效,让评标更便捷、更高效、更准确;4)多情感超拟人合成,实现一句话声音复刻,并能实现更生动、更具个性化的表达,情绪表达可感知度达85%以上t。
基于“飞星一号”等算力支持,讯飞星火大模型将于2024年6月升级至4.0版本,并对标GPT-4当前最好水平,2024年下半年有望达到GPT-4V和DALL-E3最好水平。
根据地业务与星火大模型融合发展,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正式发布以来,已在教育、医疗、平台与消费者、智慧城市、运营商等公司各业务赛道逐步形成产业落地成果。
1)智慧教育:公司营收结构持续优化,2024Q1智慧教育业务G端占比32%,B端占比26%,C端占比达到了42%。①区域“因材施教”:2023年解决方案落地18个地区,累计在超过55个市、区、县级应用;②校内“数智教学”:星火教师助手、讯飞课后服务、智能化运动空间及AI心理伙伴“解压星球”等产品已落地多所学校。③C端学习机:2024Q1收入同比增长99%,毛利同比增长104%。
2)智慧医疗:截至2024年1月19日,①基层医疗服务:智医助理累计覆盖400多个区县。②医院服务:智慧医院解决方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落地;诊疗助理已向40多家国内百强公立医院提供服务。③患者服务:影像云平台已连通1,900多家医院,月活量近2万例。④区域管理平台:在山西、安徽、江苏及云南四省启动智慧医保试点项目。2024Q1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0%,毛利同比增长127%。
3)消费者业务:①智能办公:2023年,智能办公本系列产品及讯飞智能录音笔持续领跑产品市场;讯飞听见SaaS服务生态用户破亿,覆盖用户破6500万,付费用户数同比增长28.5%。②智能生活:2023年,讯飞输入法用户增速保持行业第一,日活同比增长10%;讯飞翻译
机在国内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实现全年销量同比增长超300%。2024Q1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3%,毛利同比增长48%。
4)运营商、智能汽车、金融科技:①运营商:2023年,家庭语音用户覆盖1.1亿。②智能汽车:2023年,前装智能化产品出货超750万套,创历史新高,年度在线交互次数突破100亿次,同比增长229%,月均活跃用户超2500万。2024Q1汽车业务同比增长71%。③金融科技:公司已与人保科技、工行安徽分行、邮储银行安徽分行等开展合作,已与交通银行、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分别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
我们认为,随着讯飞大模型与公司各项业务的进一步结合,公司在提升产品和服务智能化水平的同时,有望进一步加速业务拓展并巩固市场领导地位。
大模型深度赋能,讯飞开放平台生态用户和收入规模高增
2023年,公司开放平台业务收入39.38亿元,同比增长41.61%,占公司营收20.04%,同比上升5.26pct。2024Q1开放平台中的AI广告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1)面向开发者团队:星火开放平台蓬勃发展,与去年同期相比开发团队增长61.5%,据科大讯飞集团公众号,截至2024年4月已聚集超过647万开发者团队,预计其中超37万大模型开发者,生态规模国内领先。
2)面向企业:据公司2023年报,公司已与10万余家企业客户开展星火应用体验,加速行业赋能步伐。联合奇瑞汽车、太平洋保险、交通银行、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等头部企业打造各领域行业大模型应用标杆,加速产业升级。
3)开源模型:2024年1月30日推出了首个开源大模型——星火开源13B,为广大开发者、高校、企业提供全栈自主可控且免费的星火优化套件,适配国产算力,场景应用效果领先。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公司作为大模型“国家队”,兼具规模化AI算力基础设施,星火大模型或将在2024年实现技术、生态和市场进一步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31.89/279.34/337.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3/13.25/21.14亿元,EPS分别为0.36/0.57/0.91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6年PE分别78/4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影响下游需求;大模型迭代不及预期;大模型应用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大模型投入加大短期影响净利润。
|
28 | 中银证券 | 杨思睿,刘桐彤 | 维持 | 买入 | 一季度收入延续增长态势,大模型实现多领域落地 | 2024-04-25 |
科大讯飞(002230)
近期,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6.5亿元(同比+4.4%)归母净利6.6亿元(同比+17.1%),扣非归母净利1.2亿元(同比-71.7%)公司坚定投入认知大模型研发,已在汽车、金融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公司一季度收入延续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一季度收入延续增长态势。23年公司加大认知大模型研发导致扣非归母净利同比下滑,四季度公司扭转下滑趋势,实现营收70.4亿元(同比+14.2%),归母净利5.6亿元(同比+295.8%)。24年一季度公司收入36.5亿元(同比+26.3%),归母净利及扣非净利分别较去年同期减少2.4亿元和1.0亿元,主要是由于公司继续加大大模型投入以及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等的投资收益变动所致。
与华为强强联手,打造万卡国产算力平台。2023年10月,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基于该平台训练完成的“讯飞星火V3.5”于2024年1月30日正式发布,进一步逼近GPT-4Turbo的最新水平。同时星火语音大模型将首次发布,在首批37个主流语种上已整体超越OpenAI公司推出的Whisper V3。
AI赋能金融、汽车业务,实现高速增长。23年公司汽车业务收入7.0亿元(同比+49.7%)。公司大模型相关产品已在奇瑞、广汽等多家头部车企实现应用;同时,公司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已实现首单定点突破,并将于2024年实现量产出货。23年公司智慧金融收入2.9亿元(同比+23.0%),并与人保科技、工行安徽分行、国元证券等头部机构签署合作协议。
估值
预计24-26年归母净利为10.7、18.0和20.0亿元(考虑公司加大大模型投入,下修36%-43%),EPS为0.46、0.78和0.86元,对应PE分别为91X、54X和49X。公司大模型已在汽车、金融等领域实现落地应用,一季度收入延续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客户拓展不及预期;费用管控不及预期;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
29 | 平安证券 | 闫磊,付强,黄韦涵,王佳一 | 维持 | 增持 | 模型能力持续升级,讯飞星火赋能公司业务发展成果显著 | 2024-04-24 |
科大讯飞(002230)
事项:
公司公告2023年年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2023年利润分配预案为:拟每10股派息1元(含税)。公司同时发布2024年一季报,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实现归母净亏损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
平安观点:
公司2023年收入、利润同比正增长,2024年一季度利润承压。根据公司公告,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截止2023年年底,公司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为3.50亿元,其中单四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超过15亿元。2023年,公司在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38.37亿元,+14.36%)的背景下,收入和利润仍然实现正增长。2023年,公司实现毛利率42.66%,较上年提升1.83个百分点,实现归母净利润率3.35%,较上年提升0.37个百分点,公司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收入增幅较2023年进一步扩大;实现归母净亏损3亿元,同比亏损扩大,主要由于,一方面,公司2024年一季度在大模型研发以及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产业链可控,以及大模型产业落地拓展等方面,新增投入约3亿元,其中,研发费用8.42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增加1.26亿元,另一方面,公司持股的三人行、寒武纪等金融资产2024年一季度相较上年同期投资收益减少1.23亿元。我们认为,公司在大模型方面的持续投入虽然在短期内会对业绩表现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但将持续巩固公司人工智能国家队的产业地位,随着公司前期投入逐步进入利润兑现阶段,公司未来业绩释放可期。
公司大模型对标GPT-4持续追赶。2023年10月,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基于该平台训练完成的“讯飞星火V3.5”于2024年1月30日正式发布。“讯飞星火V3.5”
在逻辑推理、语言理解、文本生成、数学答题、代码、多模态各个能力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进一步逼近GPT-4Turbo的最新水平;同时星火语音大模型首次发布,在首批37个主流语种上已整体超越OpenAI公司推出的WhisperV3,保持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的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公司还同时发布了首个深度适配国产算力的讯飞星火开源大模型。我们认为,星火大模型的持续迭代,将持续巩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优势。
讯飞星火赋能公司业务发展成果显著,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正式发布以来,已在教育、医疗、平台与消费者等公司各业务赛道逐步形成产业落地成果。1)在教育领域:公司个性化学习手册英语学科产品率先深度融合星火认知大模型,升级了作文的自主学习功能,构建了练习与测评综合方案,显著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单品销量同比增长40%,叠加智能笔盒实现“软硬一体”个性化学习闭环,在试点区域得到热烈反响。公司AI学习机自上市以来获得用户及行业的高度认可,用户净推荐值NPS持续保持行业第一。在竞争激烈的学习机行业中,公司AI学习机市场份额和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伴随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推出,公司AI学习机升级成为全球首款认知大模型AI学习机,推出8项大模型功能特性(英语口语陪练、中英作文批改、数学互动辅学、智能编程助手、创意绘画伙伴、百科自由问答、亲子教育助手、英语答疑辅学),快速将星火大模型技术优势转换为产品功能特性并形成市场竞争力。2)在医疗领域:讯飞星火医疗大模型通过由中国信通院牵头并联合20多家产学研用机构发布的全国首个医疗健康领域大模型应用技术标准评测,为每个医生打造AI诊疗助理;赋能医疗诊后管理平台,使得医疗全流程管理更人性化、个性化,将专业诊后管理和康复指导延伸到院外;面向大众致力于成为每个人AI健康助手的讯飞晓医APP,能够帮助提升问诊效率、帮助合理用药、针对体检报告提供快速解读。3)在平台与消费者领域:搭载讯飞星火的讯飞智能办公本、讯飞听见、讯飞智能录音笔等产品让智慧办公迈入全新阶段。2023年,公司新品X3系列办公本顺利发布,获得京东2023年度卓越营销品牌奖,全渠道销量同比上代产品提升50%以上。2023年,消费者硬件GMV同比增长84%;在电商大促节点表现优异,618全周期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25%、双11全周期内销售额同比增长126%,且多个品类在京东、天猫双平台连续夺得冠军。公司开发者生态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年末,讯飞开放平台已聚集超过578万开发者团队,同比增长52%。我们认为,随着星火大模型在行业端覆盖面的逐渐扩展、应用方面的持续深化,以及其模型能力与公司原有产品及新产品的不断融合,公司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我们调整了对公司2024-2026年的业绩预测,归母净利润分别调整为7.06亿元(原预测值为8.87亿元)、8.52亿元(原预测值为11.57亿元)、10.31亿元(新增),EPS分别为0.30元、0.37元和0.45元,对应4月23日收盘价的PE分别约为137.6、114.1、94.3倍。公司是我国人工智能领域龙头企业。“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公司在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2023年,公司在维持高强度研发投入的背景下,仍然实现了业绩的正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星火认知大模型在教育、医疗、平台与消费者等场景的持续落地,将为公司长期未来发展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我们坚持看好公司的未来发展,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竞争加剧风险。公司以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作为核心业务,在ChatGPT浪潮下,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影响公司业绩。2)星火大模型产品发展低于预期。公司星火大模型持续升级,并在教育、医疗、平台与消费者等场景持续落地,未来星火大模型还将向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延伸。若产品的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则公司星火大模型产品发展将存在低于预期的风险。3)商业化进程缓慢。人工智能技术要产生商业价值,仍需依靠合适的应用场景以落地,如因市场接受度低或其他因素导致落地进展缓慢,也将对公司经营造成压力。 |
30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闫宁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4Q1收入较快增长,星火大模型持续升级 | 2024-04-24 |
科大讯飞(002230)
公司大模型持续迭代,AI应用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公司持续坚定投入,星火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考虑到研发投入拖累利润增长,我们下调2024-2025年、新增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8.69、11.62、15.60亿元(原为10.08、14.16亿元),EPS为0.38、0.50、0.67元(原为0.44、0.6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11.8、83.6、62.3倍,AI应用有望打开公司成长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2023年公司收入稳健增长,利润承压
2023年,公司实现收入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实现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滑71.74%。
(1)2023年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智慧汽车收入增长亮眼。分业务来看,2023年教育产品和服务收入同比下滑9.70%,智慧城市收入同比下滑11.52%,开放平台及消费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3.28%,智慧汽车收入同比增长49.71%。
(2)毛利率增长1.83个百分点至42.66%。教育产品和服务毛利率提升7.20个百分点,运营商毛利率提升6.45个百分点,开放平台毛利率下滑6.88个百分点。(3)费用率提升3.07个百分点。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8.24%、6.97%、17.72%,同比分别增长1.43、0.45、1.19个百分点。
2024Q1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研发拖累利润增长
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36.46亿元,同比增长26.27%,实现归母净利润-3.00亿元,同比下滑418.9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41亿元,同比下滑30.29%。2024Q1公司在大模型及自主可控领域新增投入约3亿元,拖累短期经营业绩。
星火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未来有望打开成长空间
公司持续坚定投入,星火大模型持续迭代升级。4月26日公司将发布星火V3.5更新,上新三大能力,值得期待。根据公司公告,对标GPT-4的更大参数规模的星火大模型训练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在上半年对标GPT-4turbo当前最好水平,下半年对标GPT-4V和DALL-E3当前最好水平,不断升级更多实用型功能,未来有望在公司各业务赛道持续推广落地,打开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教育订单不及预期;大模型商业落地不及预期;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31 | 中国银河 | 吴砚靖,胡天昊 | 维持 | 买入 | 科大讯飞2023年报&2024年一季报点评:利润短期承压,星火大模型赋能C端业务持续发力 | 2024-04-24 |
科大讯飞(002230)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和2024年一季报。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50亿元,同比增长4.41%;归母净利润6.57亿元,同比增长17.12%;扣非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下降71.74%。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亿元,同比增长26.27%;归母净利润-3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4.4亿元。
4Q23单季度盈利能力增长,经营现金流持续好转。2023年公司毛利率43.1%,同比+1.92pct,分季度来看,4Q23实现营业收入70.37亿元,较上年同期(61.59亿元)增长14.26%,环比增长47.46%;实现归母净利润5.58亿元,较上年同期(1.41亿元)增长295.74%,环比实现大幅增长。2023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3.50亿元,其中4Q23单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超过15亿元。1Q24经营活动现金流同比期增长17.04%。
坚定通用人工智能研发投入,围绕“1+N”整体布局赋能千行百业。公司持续坚定在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投入,2023年公司研发费用34.81亿元,同比增长11.89%,短期来看公司盈利能力承压,主要由于公司持续在通用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等方面坚定投入,24年第一季度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由于在大模型研发、核心技术以及大模型等方面新增投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持续迭代并维持中国大模型行业第一梯队,公司围绕“1+N”战略布局,通过将通用认知智能大模型底座技术应用在教育、医疗、汽车、办公、工业、智能硬件等多个行业领域,并形成独具优势的行业专用模型。公司正与10万余家企业客户用星火创新应用体验,加速行业赋能步伐。
C端业务占比稳步提升,营收结构优化趋势延续。目前公司形成了G/B/C三类客户的业务体系,B端业务和C端业务持续保持增长态势,G端业务短期承压。报告期内,公司B端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其中智慧汽车表现较为亮眼,实现营收6.96亿元,同比增长49.71%;智慧金融实现营收2.89亿元,同比增长23.01%;智慧医疗实现营收5.4亿元,同比增长15.41%。受益于星火大模型,公司C端硬件产品如讯飞AI学习机、讯飞智能办公本,讯飞智能录音笔、讯飞智能翻译机GMV实现84%增长。公司开放平台与消费者业务营收占比为31.47%,首次超过30%,并维持增长态势,成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板块,此外,公司本地化海外平台建设长远布局,逐步搭建起海外渠道体系、品牌市场、营销商务等配套能力体系,奠定海外消费者业务拓展的坚实基础。
人工智能产业“国家队”,携手华为打造国产通用人工智能新底座。2023年10月,公司与华为联合发布首个支撑万亿参数大模型训练的万卡国产算力平台“飞星一号”,基于该平台训练完成的“讯飞星火V3.5”于2024年1月30日正式发布。“讯飞星火V3.5”在逻辑推理、语言理解、文本生成、数学答题、代码、多模态各个能力方面均实现大幅提升,进一步逼近GPT-4Turbo的最新水平,目前对标GPT-4的更大参数规模的星火大模型训练正在有序推进中,预计今年6月正式发布。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217.97/251.55/298.34亿元,同比增长10.92%/15.40%/18.60%,实现归母净利润7.24/8.49/10.49亿元,同比增长10.07%/17.40%/23.52%,EPS分别0.31/0.37/0.45元/股,对应PE分别为142/121/9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供应链风险;政策推进不及预期风险;消费需求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 |
32 | 国金证券 | 王倩雯,孟灿 | 维持 | 买入 | B端及C端业务增势较高,模型能力持续提升 | 2024-04-23 |
科大讯飞(002230)
业绩简评
2024年4月22日,公司发布2023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公司2023年全年实现营收196.5亿元,同比增长4.4%,略低于此前业绩预告,但达到修订后股权激励营收目标下限。2023毛利润为83.8亿元,同比增长9.1%;毛利率为42.7%,较上年增长1.8pct。扣除非经常损益的归母净利润为1.2亿元,同比下滑71.7%,接近业绩预告上限。
分季度而言,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和2024年第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70.4亿元、36.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2%、26.3%;分别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4.4亿元、-4.4亿元,2023年第四季度扭亏为盈、2024年第一季度亏损同比扩大30.3%。
经营分析
B端及C端业务增势较高,G端业务承压。其中2023年B端智能汽车网联与智慧金融景气度较高,分别同比增长49.7%、23.0%;C端智能硬件受到翻译机同比增长300%等因素的影响,同比增长22.4%;开放平台虽然表观收入同比增长41.6%,但预计多为毛利率较低的流量广告业务,整体毛利润仅增长7.1%。G端业务占比较高的信息工程、智慧政法、教育产品及服务增长均承压,分别同比下滑28.8%、增长0.6%、下滑9.7%;数字政府虽然表观营收增长22.8%,但毛利率未被披露。
研发持续投入,预计2024年内模型对标海外当前最好水平。虽然2023年末公司整体人员同比下滑4.6%,但研发/管理/销售费用(以下简称“三费”)之和同比增长12.4%,我们认为主要系高端人才的引进提升了公司平均薪酬,且公司广告宣传费2023年增加2.3亿。由于持续投入研发,2024年公司三费依然保持17.5%的同比增速,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推出对标GPT-4turbo的模型,下半年模型能力对标GPT-4V和DALL-E3当前最好水平。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公司2023年报以及对行业稳健增长的预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12.6/232.6/257.7亿元,同比增长8.2%/9.4%/1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9/7.6/8.4亿元,同比增长4.6%/10.2%/11.0%,分别对应149.1/135.3/122.0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AI技术进步不及预期;国际关系风险;高管或大股东风险;周转现金流不足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