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张雪晴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上半年利润承压,产品结构继续丰富 | 2025-08-25 |
多利科技(0013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4亿元,同比+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28.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32.13%。Q2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环比分别+14.53%/-1.24%;实现归母净利润0.62亿元,同环比分别-40.31%/-34.7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54亿元,同比-47.80%/-40.64%。
盈利能力承压。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34亿元,同比+13.15%;实现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28.5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32.13%。2025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17.66%,同比-4.81pp,净利率为9.07%,同比-5.22pp。公司业绩承压主要受部分客户销量波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和部分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
积极拓展新兴业务,一体化压铸业务放量在即。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在发展传统冲压、焊接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一体化压铸、热成型、电泳漆及复合材料等新兴业务领域,并针对汽车电动化、轻量化趋势,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开发能力。公司通过布局新业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客户,2024年单车配套价值量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继续多元化发展,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高。在一体化压铸业务领域,公司依托设备的先进性以及成熟的工艺技术,达成了较高的产品良品率,产品交付获得了客户的认可与信任。2024年公司在江苏常州新增一体化压铸业务生产线,项目尚在建设中。公司一体化压铸业务经过产线投入及业务开拓期,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起逐步进入大规模量产期,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提升。
收购昆山法格霭德兰,丰富产品结构。6月12日,公司公告通过全资子公司昆山达亚收购法格霭德兰集团持有的昆山法格霭德兰52%股权。昆山法格霭德兰专注于铝合金铸造的悬挂部件,主要为欧洲传统整车制造商提供配套服务,是宝马汽车、奔驰汽车的指定供应商,目前客户包括本特勒、采埃孚等。本次收购有利于公司丰富产品结构,完善业务布局,提升产品力,并推进国际化进程。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为1.46/1.77/2.03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13.97%,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及业务替代风险;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
| 2 | 西南证券 | 郑连声,张雪晴 | 维持 | 买入 | Q1利润承压,一体化压铸放量在即 | 2025-05-03 |
多利科技(0013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业收入8.73亿元,同环比分别+11.82%/-20.99%;实现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环比分别-17.10%/+14.5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91亿元,同环比分别-17.42%/+50.04%。
盈利能力承压,净利率同比下降。2025Q1公司毛利率为20.91%,同环比分别-2.24pp/+2.16pp,净利率为10.92%,同环比分别-3.75pp/+3.44pp,净利率降低主要系期间费用增加导致。2025Q1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39%/3.81%/-0.27%/2.61%,同比+0.06pp/+0.04pp/+0.02pp/+0.37pp。
积极拓展新兴业务,产品结构多元化发展。公司持续优化业务布局,在发展传统冲压、焊接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一体化压铸、热成型、电泳漆及复合材料等新兴业务领域,并针对汽车电动化、轻量化趋势,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开发能力。公司通过布局新业务、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客户,2024年单车配套价值量得到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随着公司产品结构继续多元化发展,单车配套价值量有望进一步提高。
区域布局优化,一体化压铸业务放量在即。公司采取紧贴汽车产业集群建立生产基地的战略,先后在上海安亭、江苏昆山、安徽滁州、山东烟台、浙江宁波、湖南长沙、江苏常州、上海临港、江苏盐城、安徽六安和浙江金华进行了配套布点。公司完善的良好的区域布局有利于及时获得主机厂反馈并快速响应需求,保证交付的及时性以及产品质量的稳定性。2024年公司在江苏常州新增一体化压铸业务生产线,项目尚在建设中。公司一体化压铸业务经过产线投入及业务开拓期,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起逐步进入大规模量产期,规模效应有望逐步提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为2.08/2.38/2.71元,对应PE为13/11/10倍,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年复合增速达15.12%。给予公司2025年16倍PE,目标价33.2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汽车行业政策风险;市场竞争及业务替代风险;下游客户销量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 |
| 3 | 信达证券 | 邓健全,赵悦媛,赵启政,丁泓婧,徐国铨 | | | 24年大客户承压+费用影响业绩,一体化压铸放量在即 | 2025-04-16 |
多利科技(001311)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35.9亿元,同比-8.2%,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1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16.9%;2024Q4公司实现营收11.0亿元,同比-5.3%,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24.1%,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41.3%。
点评:
终端波动+费用影响全年业绩。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35.9亿元,同比-8.2%,实现归母净利润4.2亿元,同比-14.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16.9%;2024Q4公司实现营收11.0亿元,同比-5.3%,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24.1%,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41.3%。终端方面,公司2024年受上汽、特斯拉销量承压影响;费用方面,公司受资产折旧摊销增加、计提资产减值、部分费用增加等因素影响,公司2024年实现综合毛利率21.08%,同比-2.13pct。
一体化压铸放量在即,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在一体化压铸方面,公司布局了多条布勒大型一体化压铸产线,是率先在大型一体化压铸领域获得客户项目定点并实现规模量产的零部件企业,在2023年就实现了产品量产和交付。2024年公司一体化压铸业务获得多个客户订单。一体化压铸业务经过几年的产线投入及业务开拓期,公司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起逐步进入大规模量产期。2024年一体化压铸业务处于生产爬坡期,相关子公司管理费、制造费等各项费用较高,后续在各项目初步达产并逐步达到盈亏平衡后,即可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贡献。目前主要客户包括蔚来汽车、零跑汽车、理想汽车等。公司在设备先进性、产品良率、成本控制、工艺设计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盈利预测:公司是国内汽车冲压龙头供应商,我们持续看好公司一体化压铸领域逐渐放量,客户结构逐渐优化。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47.7/56.8/65.4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8/7.0/8.2亿元,对应PE为10/9/7倍。
风险因素: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 4 | 首创证券 | 岳清慧,黄璿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环比改善,静待一体化压铸放量 | 2024-11-17 |
多利科技(001311)
核心观点
l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4.87亿元,同比-9.42%;实现归母净利润3.42亿元,同比-11.6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36亿元,同比-10.19%。
l业绩环比提升,利润率有望改善。24Q3实现营收9.55亿元,同/环比分别-5.68%/+26.86%;实现归母净利润1.23亿元,同/环比分别-11.77%/+17.94%;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2亿元,同/环比分别-11.28%/+17.51%。24Q3销售毛利率为21.55%,同/环比分别-2.14pct/-0.21pct;销售净利率为12.81%,同/环比分别-0.90pct/-0.95pct。拆分费用率,24Q3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22%/3.23%/3.11%/-0.39%,同比分别-0.03pct/0.94pct/-1.31pct/-0.07pct,环比分别+0.03pct/-0.45pct/+0.07pct/-0.14pct。我们预计随配套客户车型放量和单车价值量提高,公司毛利率有望修复。
l配套优质客户,核心客户销量环比改善。公司深度配套特斯拉、理想、蔚来、零跑等新能源客户,核心客户销量三季度环比改善,24Q3特斯拉中国销量为18.19万辆,环比+24.67%;理想汽车销量为15.28万辆,环比+40.75%;蔚来汽车销量为6.19万辆,环比+7.81%;零跑汽车销量为8.25万辆,环比+54.79%。
l加速布局一体化压铸,静待业绩释放。公司围绕客户生产基地进行配套布局一体化压铸,目前已有江苏盐城、安徽六安四条一体化压铸生产线。24年9月,公司公告计划在金华市投资建设一体化结构件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100,000万元,其中一期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0万元;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40,000万元。同时,公司在常州金坛布局一体化压铸生产线,预计将在2025年逐步量产。
l投资建议:公司进军一体化压铸,客户结构优秀。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收39.7/46.5/54.1亿元,对应归母净利润5.1/6.0/7.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4-2026年PE为14.7/12.3/10.5倍,维持“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上涨,产能爬坡不及预期,客户拓展不及预期,新能源汽车销售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