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汪翌雯 | | | DRG控费致Q1收入承压,高新中心医院核心指标稳中有升 | 2025-05-06 |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2025Q1业绩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8.2亿元,同比+4.3%,实现归母净亏损2.5亿元,亏损同比收窄31.0%。2025Q1实现营收10.0亿元,同比-15.0%,实现归母净亏损1.1亿元,亏损同比扩大1.37%;25Q1收入下降主要是次均费用下降(DRG支付政策调整)所致。
高新医院:业务指标稳中有升、学科建设成效斐然。2024年西安高新医院实现收入15.3亿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68%,净利润847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1.63%。西安高新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达115.45万人次,同比增长0.30%;住院服务量6.60万人次,同比增长1.8%;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4185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1713人,医院深化学科布局,脊柱外科、肿瘤科三病区、疼痛科病区等顺利开诊,血液科、微创介入科、肿瘤科病床数显著扩容。
中心医院:核心医疗指标稳步提升、收入规模创新高,亏损收窄。2024年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含北院区)共实现收入32.7亿元,同比+7.6%,净利润-1.65亿元,亏损幅度缩窄36.7%。整体医院(含北院区)门急诊服务量达141.8万人次,同比增长18.9%;住院服务量14.0万人次,同比增长15.3%;体检服务量8.0万人次,同比增长21.0%;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5193人次。
数据驱动智慧医疗,赋能业务场景。公司持续完善医疗大数据平台建设,推进医院信息互联互通与智慧医院评级工作,强化业务流程标准化与数据共享能力,深化医疗大模型创新应用,赋能核心业务场景,拓展智慧医疗应用边界。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54.6亿元、60.5亿元、66.8亿元,对应动态PS分别为2.1X/1.9X/1.7X。我们认为公司高新医院业绩指标稳步提升,中心医院正处于数值爬坡阶段,后续随着床位利用率及单床产出持续提升,估值有望消化。
风险提示:床位利用率提升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政策风险。 |
2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古意涵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稳健,学科建设和专科实力持续增强 | 2025-04-26 |
国际医学(000516)
l2024年业绩稳健,2025Q1收入略有承压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营业收入48.15亿元(+4.28%),归母净利润-2.54亿元(+31.01%),扣非净利润-2.87亿元(+42.50%),经营现金流净额10.09亿元(-7.19%)。其中2024Q4营业收入12.09亿元(-5.10%),归母净利润-0.42亿元(+71.23%),扣非净利润-0.67亿元(+54.90%)。同时,公司发布2025一季报,2025Q1营业收入9.97亿元(-14.99%),归母净利润-1.06亿元(-1.37%),扣非净利润-1.2亿元(-33.27%)。
l诊疗量增长稳健,DRG促进诊疗效率提升
从诊疗量来看,高新医院门急诊为115万(+0.3%),住院量6.6万(+1.8%);中心医院门急诊为142万(+19%),住院量14万(+15%)。拆分医院收入来看,2024年高新医院收入15.25亿元(+2.68%),净利润0.85亿元(+21.63%);中心医院收入32.7亿元(+7.6%),净利润-1.65亿元(减亏37%)。医院诊疗量仍实现稳健增长,次均诊疗费用有所下滑预计主要系DRG实施后提升诊疗效率所致。
l毛利率稳健,控费效果较好
2024年毛利率为9.45%(-0.10pct),归母净利率为-5.28%(+2.70pct),扣非净利率为-5.96%(+4.85pct)。费率控制较好,2024年销售费用率为0.76%(-0.13pct),管理费用率为11.22%(-2.38pct),财务费用率为3.60%(-1.06pct)。2025Q1毛利率为5.21%(-2.63pct),费率提升2.27pct主要系规模效应下降所致,费用合计绝对值实际减少0.06亿元,归母净利率为-10.67%(-1.72pct),扣非净利率为-12.01%(-4.35pct)。
l学科建设深化,专科实力增强,提供多样化医疗服务
学科建设方面,中心医院超声医学科、血液内科成功获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麻醉专业获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高新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康复医学科成功获批省、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专科布局方面,中心医院新设气道管理中心等六大特色诊疗中心,增设综合康复科等临床科室,新增6个中医综合治疗室及45个专病门诊,高新医院开设消化道早癌筛查等10个特色门诊,在新生儿科等科室推出个性化服务,开设VIP特需门诊、美团平台专科旗舰店。
l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48.52/53.62/59.3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1/-0.78/0.68亿元,对应PS分别为2.37/2.14/1.94倍,维持“买入”评级。
l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
3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伍可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亏损收窄,积极布局非医保业务 | 2025-04-25 |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2024年&2025Q1:亏损持续缩窄。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8.15亿元,同比增长4.28%;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归母分别亏损2.54、2.87亿元,同比缩窄31.0%、42.5%。其中,Q4实现营收12.09亿元,同比下降5.1%;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归母分别亏损0.42、0.67亿元,同比缩窄71.2%、54.9%;收入端稳健,加速减亏。2025Q1,公司实现营收9.97亿元,同比下降15.0%,增速放缓预计主要是DRG控费及去年同期基数影响;归母净利润亏损1.06亿5.06元,同比下降1.4%。剔除非经营因素影响,2025Q1扣非归母亏损1.2亿元,同比下降33.3%。226,038
高新医院:规模效应持续显现,积极布局非医保业务。1)经营稳健,规模效应持续显现67.64%2024年高新医院实现收入15.25亿元(YoY+2.7%),净利润0.85亿元(YoY+21.6%);经营稳3.43健,规模效应凸显。2)满负荷运营下,关键医疗质量指标稳步提升。2024年,高新医院-2.94门急诊服务量达115.45万人次(YoY+0.3%),住院服务量6.60万人次(YoY+1.8%);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4185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1713人,基于设置床位数为1500张,高新医院预计已进入满负荷运营。3)学科布局持续优化,满足多样化消费者需求。2024年公司学科布局持续优化,多科室开诊或病床数量显著扩容,开设消化道早癌筛查、头痛专病、围绝经期专病等10个特色门诊,整形医院自在山院区扩建投用,同时提供VIP服务,为患者提供差异化的医疗服务,提升专科竞争力与非医保业务收入占比。
中心医院: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构建多层次诊疗体系。1)收入快速增长,大幅减亏。2024年中心医院实现收入32.74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亏损1.65亿元,同比减亏36.7%。2)诊疗规模再创新高。2024年,中心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达141.82万人次(YoY+18.9%),住院服务量13.97万人次(YoY+15.3%),体检服务量7.98万人次(YoY+21.0%),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5193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4046人,核心医疗指标稳增,业务规模再创新高。3构建多层次诊疗体系,质子中心年内有望投入运营。①南院完善学科架构:新设六大特色诊疗中心,增设综合多临床科室,新增6个中医综合治疗室及45个专病门诊;多个科室/医院获权威认证。②北院区学科建设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新设国内首家神经修复科及中医经典医院,并新增11个特色科室及8个病区。同步开创省内首个儿科夜间门诊、中医VIP门诊及围产期心理门诊。成立3个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深化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区域人才培养,推动中西医协同发展。③质子中心:有望于年底投入运营。
投资建议:公司持续发展“严肃医疗+类消费医疗”的综合医疗创新业务模式,积极探索非医保业务,伴随诊疗量加速攀升,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利润端有望持续改善。考虑到医保控费等行业政策的影响,我们适当下调公司2025/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0.80、1.33亿元(2025-2026年原预测值为-0.40/0.96亿元),EPS分别是-0.06、-0.04、0.01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诊疗规模增长不及预期风险,管理运营风险,医护资源短缺风险等。 |
4 | 东吴证券 | 朱国广,冉胜男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运行,深耕精细化管理 | 2025-04-24 |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事件: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15亿元(+4.28%,同比+4.28%,下同);归母净利润-2.54亿元(+31.01%),扣非归母净利润-2.87亿元(+42.50%),亏损有所收窄。单季度来看,2024年Q4,公司实现营收12.09亿元(-5.1%),归母净利润-0.42亿元(+71.23%),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67亿元(+54.90%)。2025年Q1,公司实现营收9.97亿元(-14.99%),归母净利润-1.06亿元(-1.3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20亿元(-33.27%),业绩有所承压,主要系政策影响下次均费用下滑。
业务规模稳步提升,核心院区稳扎稳打:2024年公司门急诊服务总量达257.27万人次,同比增长7.70%;住院服务量20.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3%,公司业务规模稳健扩张。分院区来看,2024年,西安高新医院门急诊服务量达115.45万人次(+0.3%),住院服务量6.6万人次(+1.8%),关键医疗质量指标稳步提升,实现收入15.25亿元(+2.68%),净利润0.85亿元(+21.63%),净利率为5.6%。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业务规模再创新高,2024年,中心医院(含北院区)门急诊服务量达141.82万人次(+18.88%),住院服务量13.97万人次(+15.32%),体检服务量7.98万人次(+20.95%),服务体系持续升级,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2024年实现营收32.74亿元(+7.60%),净利润亏损1.65亿元,亏损幅度缩窄36.67%。
综合医疗服务与特色专科并进,经营质量不断改善。公司重点培育中西医结合诊疗、高端健康管理、智慧中医养生等特色项目,延伸发展VIP健康管理、特需门诊、医美、口腔等差异化业务。公司辅助生殖医学项目具备每年4万例IVF周期运行能力,有望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生殖医学中心之一。此外,公司正在建设的质子治疗中心项目,将为公司在肿瘤治疗领域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和技术壁垒。公司深入落实国家DRG付费改革政策要求,全面推进DRG精细化管理进程,构建“控费、降本、提质、增效”的管理体系,通过病种结构优化、日间手术推广等,实现成本降低与效益提升的良性循环,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提升患者满意度和就医体验。2024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0.76%(-0.14pct,同比下滑0.14个百分点,下同),管理费用率为11.22%(-2.38pct),财务费用率为3.60%(-1.06pct),提质增效效果明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客观环境及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影响,我们将2025-2026年公司的营业收入预测由72.30/84.63亿元下调至48.23/55.33亿元,2027年预计为61.47亿元,当前市值对应的PS估值分别为2.4/2.1/1.9倍。公司当前仍处于业绩爬坡成长阶段,随着核心医院床位稳步爬坡,估值将会逐步消化,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床位爬坡或不及预期、医院盈利提升或不及预期、核心医生流失、政策不确定性等风险。 |
5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 | 营收增长稳健,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 2024-11-03 |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业绩总结: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Q3实现收入11.9亿元(+4.6%),归母净利润-0.4亿元,扣非后约-0.8亿元(+14.9%)。2024Q1-3年公司实现收入36.1亿元(+7.9%),归母净利润-2.1亿元(+4.6%),扣非后约-2.2亿元(+37.2%)。业绩增长稳健,亏损幅度进一步收窄。
24Q3费用率持续优化,提效降本已有成效。2024Q1-3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5%/11.5%/0.2%/3.6%,同比变化-0.1pp/-1.4pp/-0.1pp/-1.3pp,四费率合计降低3.0pp。前三季度公司实现销售毛利率9.2%(+0.4pp),净利率-8.2%(+0.3pp),公司提效降本措施已有成效。
学科建设能力持续提升,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2024年公司高新医院、中心医院和中心医院北院区齐头并进,持续提升学科能力和人才梯队建设,满足患者多样化需求,诊疗能力进一步增强。9月25日,公司和韩国CHA集团建立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设立中国首家转诊中心,全力推动学科建设。
盈利预测: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1/58/65亿元。公司中心医院床位利用率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将逐渐凸显,预计2025年扭亏。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床位利用率提升或不及预期的风险。 |
6 | 国金证券 | 赵海春,袁维 | 维持 | 买入 | 医院提质扩收,减亏持续,2025年扭亏在望 | 2024-10-30 |
国际医学(000516)
2024年10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营收、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0.40/2.17/1.68亿元,同比增长22.38%/12.03%/14.92%;2024年单三季度,营收、归母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70/0.71/0.54亿元,同比增长25.81%/13.40%/16.72%。业绩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归母净亏损同比大幅减少37.2%。(1)我们认为,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85%,延续上半年态势,得益于高新和中心医院的门急诊与住院人数的增长;而减亏继续来自中心医院规模效应提升带来的持续减亏(1H24已实现同比减亏49.29%)的贡献。(2)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表观归母净利润同比亏损的扩大,源于公司在2023年8月出售商洛医院资产获得的一次性投资收益影响;扣非归母净利润是37%的同比减亏。国际合作及资源优势显著,高水平综合医疗服务平台完善,扭亏在望。(1)公司拥有全球超大单体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全国首家社会办三甲医院西安高新医院,汇聚了中国中西部地区优质医疗人才资源,并配备了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医疗设备。床位规模突破万张,已发展为国内大型上市医疗健康管理集团之一。高新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医院作为妙佑(梅奥)医疗联盟成员医院,持续与“世界最佳医院”排名第一的妙佑医疗国际进行密切合作,推进医疗服务、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2)规模效应提升或使公司2025年实现扭亏。经历21年,公司已实现“一个集团+三大院区”的战略构架和“综合医疗+特色专科”的业务模式。公司旗下设置了心脏、胸科、消化、肿瘤、血液病、脑科、骨科、内分泌代谢病等大型专科医院,并布局了辅助生殖、康复、妇儿、中医、质子治疗等特色专科医院及中心。我们认为,随着高新医院与中心医院南北院区快速发,病床使用率将进一步提升并带来公司重回盈利的业绩快速上升通道。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公司3季报,我们下调盈利预测,将公司2024/25年营收下调13%/29%至49/56亿元,预计2026年营收67亿元;将2024年由盈利改为亏损2.84亿元,将2025年归母净利润下调94%至0.26亿元,预计2026年归母净利润2.1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床位盈利能力不达预期、竞争加剧及医疗相关政策影响等风险。 |
7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古意涵 | 维持 | 买入 | 收入及盈利能力稳健,专科布局持续优化 | 2024-10-28 |
国际医学(000516)
事件概览
10月24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36.06亿元(+7.85%),归母净利润-2.12亿元(+4.59%),扣非净利润-2.2亿元(+37.20%),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6.24亿元(-9.50%)。2024Q3营业收入11.86亿元(+4.58%),归母净利润-0.39亿元(2023Q3为-6万元),扣非净利润-0.81亿元(+14.85%)。
收入增长稳健。公司在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增速为7.85%单Q3营业收入增速为4.58%,保持正向增长态势,表明医院整体经营持续向好。
盈利能力整体稳健。2024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9.19%(+0.35pct),2024Q3毛利率为8.58%(-2.34pct)。管理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下降明显。2024Q3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率合计同比-2.49pct,环比+0.32pct,其中2024Q3管理费用率为11.53%(-1.12pct),实现2024年前三季度持续同比下降,表明公司经营效率持续提升、精细化运营效果显现;财务费用率为3.50%(-1.25pct),主要系公司加大偿还债务所致;销售费用率为0.64%(同比-0.06pct)我们认为这是中心医院和高新医院口碑和知名度持续提升的必然结果;研发费用率为0.15%(-0.06pct),主要系公司优化研发人员结构影响所致。扣非净利率稳健,2024Q3扣非净利率为-6.80%(同比+1.55pct)。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专科布局持续优化
2024年9月25日,国际医学与韩国CHA医疗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并共同设立中国首家转诊中心,此次合作将大幅提升国际医学的跨国医疗服务能力。公司自2021年12月与美国妙佑医疗国际开启合作后,在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助力诊疗能力提升。
专科发展布局方面,中心医院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新增中医综合科、综合康复二科、血液透析室二区、脊柱矫形诊疗部、中西医结合肿瘤科、神经修复科(国内三级综合医院神经修复学专业首个独立临床科室)。高新医院三甲复审稳步推进,加大精细化管理,实现医院管理效能优化提升。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0.54/56.66/63.2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5/0.02/1.85亿元,当前最新收盘价对应PS分别为2.43/2.17/1.9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
8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陈珈蔚 | 维持 | 买入 | 收入稳定增长,持续提升经营实力 | 2024-10-28 |
国际医学(000516)
主要观点:
事件:
近日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报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06亿元(+7.85%),实现归母净利润-2.12亿元(+4.59%)。点评:
亏损缩窄,经营实力持续提升
单Q3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1.86亿元(+4.58%),实现归母净利润-38.50百万元,较24Q2减亏44%;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20亿元,同比减亏38%,亏损幅度持续缩窄。从盈利能力角度看,24Q1~Q3公司毛利率9.19%(同比+0.36pct),销售费用率0.60%(同比-0.14pct),管理费用率11.52%(同比-1.12pct),财务费用率3.61%(同比-1.33pct),研发费用率0.16%(同比-0.13pct),费用率稳中有降。
深化国际合作,提升诊疗水平
2024年9月25日公司与韩国CHA医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通过挂牌转诊中心、开通双向转诊通道等方式进行跨国医疗服务合作,推进学科建设,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医疗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投资建议
公司是扎根西安、辐射西北、影响全国的综合医疗服务领先企业,旗下高新医院历史悠久经营稳健,中心医院南北院区持续爬坡,医院经营有口皆碑,诊疗量持续提升。考虑到经济环境承压、消费降级恢复仍需时间,我们适度下调公司业绩预期,预计2024~2026年将实现营业总收入54.54/63.85/72.10亿元(24/25年前值58.97/71.54亿元,同比+18.1%/17.1%/12.9%((24/25年前值+57.7%/37.9%);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35/-54/19百万元(24/25年前值-212/131百万元),同比+36.2%/+77.0%+135.7%(24/25年前值+82.0%/161.9%)。
风险提示
政策变化风险;区域运营竞争加剧风险等。 |
9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伍可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经营稳健,利润端持续向好 | 2024-10-28 |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整体经营稳健,亏损持续缩窄。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36.06亿元,同比增长7.85%,增速放缓预期主要是去年同期高基数及宏观因素影响等;归母净利润为-2.12亿元,同比增长4.59%;若剔除去年出售商洛医院等因素影响,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20亿元,同比增长37.20%,亏损持续快速缩窄。
Q3环比小幅波动,Q4有望实现单季度扭亏。Q3单季度,公司营收为11.86亿元,同比增长4.58%,环比小幅下降(-4.95%)主要是季节性因素影响;归母净利润为-0.39亿元;归母扣非净利润为-0.81亿元,同比缩窄14.85%。结合公司半年报披露数据来看,中心医院2024H1实现亏损0.78亿元,而Q3单季度预期相对保持平稳;全年来看,Q4通常为全年最高收入季度,伴随中心医院诊疗量继续爬坡,Q4有望实现单季度扭亏。
盈利能力稳步提升,规模效应显现。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与净利率分别为9.19%、-8.16%,分别同比提升0.77、0.31个百分点。期间费用率方面,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53%、11.52%、3.61%、0.16%,分别同比下降0.14、1.41、1.33、0.13个百分点;公司整体规模效应持续凸显。
投资建议:公司是西北综合医院运营集团,旗下“资深”高新医院经营稳健,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百亿级”收入体量的中心医院发展进入快车道,诊疗量持续攀升,前景可期。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的营收分别为51.41、61.52、75.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0、-0.40、0.96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确定风险;医疗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管理运营风险等。 |
10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古意涵 | 维持 | 买入 | 国际合作持续深化,同步国际领先诊疗水平 | 2024-10-08 |
国际医学(000516)
战略合作韩国CHA医疗集团,建立国内首家转诊中心
2024年9月25日,国际医学与韩国CHA医疗集团举行战略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并共同设立中国首家转诊中心。CHA医疗集团成立于1960年,是全球领先的综合性医疗机构,拥有91家医疗机构。此次合作在《关于在医疗领域开展扩大开放试点工作的通知》政策背景下实现,体现了我国医疗行业对外开放不断深化拓展的积极态势,此次合作将大幅提升国际医学的跨国医疗服务能力。
携手妙佑,合作持续深化,助力诊疗能力提升
2021年12月8日,公司旗下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和西安高新医院与美国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中国第二、三家妙佑医疗联盟成员医院。
妙佑医疗国际拥有160多年的历史,致力于治疗各种复杂疑难疾病,每年为来自全球140个国家近130多万名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妙佑医疗联盟于2011年创建,目前在全球拥有超过45家联盟医院。公司与妙佑医疗国际开启合作后,在临床、科研、教育等方面助力旗下医院诊疗能力提升。
临床方面,国际医学旗下医院的医生与妙佑专家通过远程会诊、跨学科病例讨论、学术会议等形式深入合作,不断提升医疗团队的诊疗水平,确保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患者提供高效、精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诊疗服务。
科研方面,妙佑医疗作为全球医学研究的领航者,汇聚了全球最具创新精神的医学科研团队。通过合作,国际医学旗下的医生不仅可以参与妙佑医疗团队正在进行的前沿科研项目,还能借助妙佑的国际平台,分享和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
教育方面,国际医学旗下医院的医疗团队可以在线参与妙佑医疗国际定期举办的学术会议、座谈会和研讨会。每年,有机会参加超过200场能获得继续教育学分的课程和会议,并访问妙佑专业手术视频库中的数千个前沿讲座和手术视频,使国际医学旗下医院的医疗团队接触全球顶尖的医学教育和培训资源。
未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入,国际医学与妙佑的协同效应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在更多疾病领域、更多医疗技术和临床实践方面实现创新与突破,为全球患者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2.4/59.7/6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0.02/1.88亿元,当前最新收盘价对应PS分别为2.36/2.07/1.8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
11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伍可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深度报告:西北全科医疗龙头,发展进入快车道 | 2024-09-25 |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西北全科医疗服务龙头。国际医学是西北全科医疗龙头,深耕医疗行业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民营综合医院建设、运营经验,拥有高新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含北院)两大院区,构建了覆盖“严肃医疗+类消费医疗”,打造了深耕西安,辐射西北的综合医疗服务版图。2019-2023年,公司营收从9.91亿元增长至46.18亿元,4年CAGR为46.93%;聚焦医疗主业,收入端高增长延续可期。2024H1,公司实现营收24.20亿元,同比增长9.53%,归母净利润亏损1.74亿元,同比减亏21.89%,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1.39亿元,同比减亏45.50%。收入端高增长可期,扭亏在望。
高新医院:经营稳健,净利率仍有提升空间。1.深耕医疗20余载,享誉西北。高新医院是国内首家社会办医三级甲等医院,建院21年来拥有享誉西北的影响力,外地患者就诊人数占比达31.3%。2.过往满负荷运营下,业绩增速仍能保持10%+,净利率均值约14%。从历史运营情况来看,高新医院2015-2019年收入从5.21亿元增长至8.26亿元,CAGR为12.2%;床位满负荷下仍保持较快增长,净利率均值高达14%。3.扩建后再次进入满负荷运营状态,净利率仍有显著提升空间。2019年扩建后,医院新增床位至1500张,当前常态运营下已基本维持满负荷运营状态。2023年,高新医院营收为14.85亿元(YoY+50.5%),净利率为4.69%。常态运营下,高新医院净利率仍有显著提升空间。
中心医院: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心医院是按照三甲标准建成的国内超大型单体综合医院,床位合计8637张。1.全科医疗并举,患者粘性持续提升。拥有二十大专科医院,覆盖严肃医疗、类消费医疗及IVF、质子中心等资质稀缺的特色专科,可服务全生命周期,患者粘性有望持续提升。2.专家荟集,重点专科优势突出。2023年拥有省级以上学术常委以上职称的专家140余人,各学科带头人才资历优秀,重点专科优势突出,多个学科为国家、省、市级的重点和优势专科;发表SCI等核心期刊400余篇,医教研协同发展。3.同步国际一流的诊疗设备。中心建院之初便已申报设备引进计划230份,完成6000余台(套)设备引进安装及调试工作,引进设备总价值约10亿元;其中多台设备为国际领先、西北首台等。4.荣获认证接轨国际。中心医院医疗质量与国际全面接轨,2021年5月,西安国际中心医院高分通过国际JCI认证;同年12月,加入妙佑医疗国际联盟。当前,中心医院三甲评审稳步推进。5.区域优势显著。西安为省内医疗资源高地,拥有三甲医院数量过半;高新区科技经济实力雄厚,前景可期。从床位及收入体量来看,中心医院龙头地位确立,且位于高新发展片区,诊疗增量可期。6.诊疗量进入新高度,盈利时代将至,中长期收入端有望迈入百亿规模。从月平均诊疗量来看,2024年3月平均日在院患者3611人;6月床位使用已达3500-3600张;至2024Q1外地患者占比39%。诊疗量持续攀升,规模效应下预计年内有望实现季度扭亏;中长期来看,中心医院有望向百亿级别收入规模迈进。
投资建议:公司是西北综合医院运营集团,旗下“资深”高新医院经营稳健,盈利能力有望稳步提升;“百亿级”收入体量的中心医院发展进入快车道,诊疗量持续攀升,前景可期。考虑到宏观环境、疫后诊疗恢复情况等,我们适当调低公司2024-2026年业绩,预计公司2024-2026的营收分别为51.41、61.52、75.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30、-0.39、0.97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增长不确定风险;医疗行业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管理运营风险等。 |
12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古意涵 | 维持 | 买入 | 收入增长稳健,毛利率回升,预计季度扭亏在即 | 2024-09-04 |
国际医学(000516)
投资要点
8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报:2024H1营业收入24.2亿元(+9.53%),归母净利润-1.74亿元(+21.89%),扣非净利润-1.39亿元(+45.50%),经营现金流净额5.26亿元(+28.08%)。对应2024Q2营业收入12.48亿元(+8.42%),归母净利润-0.69亿元(+53.43%),扣非净利润-0.49亿元(+67.63%)。
从诊疗量来看,2024H1门急诊为125万(同比+17.15%,下同)住院量10万(+16.76%),其中高新医院门急诊为56万(+3.32%),住院量3.24万(+6.23%);中心医院门急诊为68.97万(+31.48%),住院量6.79万(+22.56%)。分季度来看,2024Q2门急诊为64.34万环比增长5.85%,住院量5.14万,环比增长5.11%,诊疗量仍呈现季度增长趋势。
拆分医院收入来看,2024H1高新医院收入7.72亿元(+8.69%)净利润0.49亿元(+43.63%);中心医院收入16.34亿元(+14.68%)净利润-0.78亿元(减亏0.76亿元)。
盈利能力方面,2024Q2毛利率为11.04%(环比+3.2pct,同比+3.67pct),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费率方面,2024Q2期间费率环比下降0.65pct,销售费用率为0.87%(-0.33pct,同比,下同),管理费用率为10.85%(-1.92pct),研发费用率为0.16%(-0.17pct),财务费用率为3.62%(-2.05pct)。
现金流方面,2024H1经营现金流净额为5.26亿元(+28%),投资现金流净额为-3.14亿元(+26%),主要为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筹资现金流净额为-4.89亿元(-20%),主要为偿还债务支付现金。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67亿元(同比2023年底-29%)。
专科发展布局不断优化,精细化管理促进效能提升
中心医院积极拓展服务领域,新增中医综合科、综合康复二科、血液透析室二区,成立气道管理中心、脑-肠轴交互异常疾病脑电研究中心,开设药学门诊、病理门诊等24个专病门诊。此外,质子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治疗系统核心部件——回旋加速器已成功完成吊装,质子治疗系统进入精密安装、调试和验收阶段。
高新医院三甲复审稳步推进,对三甲指标中涉及指标进行逐一校验,启动三甲复审自评工作;加大精细化管理,临床路径管理扩增至42个科室,新增123个病种模板,加强科室成本控制,实现医院管理效能优化提升。
盈利预测
考虑到2023年同期,尤其Q1,新冠诊疗患者较多(大部分有并发症),导致同期基数较高,我们调整2024-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2.4/59.7/68.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6/0.02/1.88亿元,当前最新收盘价对应PS分别为1.83/1.61/1.41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
13 | 国投证券 | 马帅,贺鑫 | 维持 | 买入 | 旗下医院持续爬坡,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 2024-08-29 |
国际医学(000516)
事件:
2024年8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中期报告。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20亿元,同比增长9.53%;实现归母净利润-1.74亿元,同比减亏21.8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39亿元,同比减亏45.50%。单季度来看,2024年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8.42%,环比2024年Q1增长6.36%;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减亏53.4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9亿元,同比减亏67.63%。
旗下医院持续爬坡,业务体量和收入体量显著提升。
2024年H1公司门急诊服务总量125.13万人次,同比增长17.15%,住院服务量10.03万人次,同比增长16.76%。从业务拆分来看,公司旗下两家核心医院持续爬坡,业务体量和收入体量均有显著提升,高新医院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中心医院净亏损有所收窄。
1)高新医院:2024年H1西安高新医院实现收入7.72亿元,同比增长8.69%;实现净利润4,946万元,同比增长43.63%。从业务体量来看,医院门急诊服务量56.16万人次,同比增长3.32%;住院服务量3.24万人次,同比增长6.23%;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3,872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1,713人。
2)中心医院:2024年H1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含北院区)实现营业收入16.34亿元,同比增长14.68%;实现净利润-7,827万元,同比减亏49.29%。从业务体量来看,医院门急诊服务量68.97万人次,同比增长31.48%;住院服务量6.79万人次,同比增长22.56%;最高日门急诊服务量5,095人次,最高日在院患者3,949人。
经营指标持续改善,有望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H1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整体毛利率达到9.49%,同比提升1.73pct;扣非净利率达到(-5.74%),同比提升5.79pct。我们认为,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收入体量提升的过程中,固定成本不再增加。2024年H1公司管理费用率11.52%,同比减少1.56pct;销售费用率0.47%,同比减少0.18pct;财务费用率3.66%,同比减少1.37pct。从季度经营趋势来看,2024年Q1和2024年Q2公司整体毛利率分别为7.87%和11.04%,归母净亏损分别为1.05亿元和0.69亿元,扣非净亏损分别为0.90亿元和0.49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分别为2.19亿元和3.06亿元。我们认为,随着收入体量的持续提升,公司毛利率环比增加,净亏损环比收窄,经营性现金流环比增加,经营指标持续改善,公司有望整体实现扭亏为盈。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年-202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57亿元62.81亿元、70.73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1.95亿元、3.70亿元。考虑到公司目前正处于扭亏为盈的关键时期,我们采用PS估值方法,给予公司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4.83元,相当于2024年2倍的PS估值。
风险提示:医保支付改革风险;医疗事故风险;医院爬坡进度不及预期;扭亏进度不及预期。
|
14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古意涵 | 维持 | 买入 | 2024Q2收入稳健,利润环比减亏,经营向好 | 2024-07-11 |
国际医学(000516)
事件概览
7月9日,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4H1收入24-24.5亿元,同比增长8.61%-10.87%,归母亏损1.76-1.68亿元,同比减亏0.46-0.54亿元,扣非亏损1.42-1.32亿元,同比减亏1.13-1.23亿元;对应2024Q2收入12.27-12.77亿元,同比增长6.64%-10.98%,环比增长4.62%-8.88%,归母亏损0.71-0.63亿元,同比减亏0.76-0.84亿元,环比减亏0.34-0.42亿元,扣非亏损0.52-0.42亿元,同比减亏0.99-1.09亿元,环比减亏0.38-0.48亿元,亏损明显缩窄且接近盈亏平衡。
淡季平均日住院床位保持平稳,诊疗需求持续扩容
公司6月平均床位数为中心医院约3500-3600,高新医院约1500-1600(保持满负荷),中心医院在2024年3月平均日在院患者3611人,此为上半年峰值月份,但6月和其差距不大,我们认为主要和以下因素有关:(1)高新三期周边住宅陆续交房下周边诊疗需求持续扩容(高新三十一小、十一初等一批学校落成招生,中海、招商、天地源、新希望等一批房地产开发商住宅项目正在建成交付期);(2)医院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其在区域内医疗服务的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外地患者占比由刚开诊的不足10%提升至38%)。综合来看,中心医院经营更为稳健。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58.81/71.25/84.0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9/2.15/5.12亿元,当前最新收盘价对应PS分别为1.78/1.47/1.24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医保控费趋严,住院量爬坡速度不如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