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21 | 中国银河 | 鲁佩,彭星嘉 | 维持 | 买入 | 徐工机械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点评:25Q1营收利润高增长,出海与新业务持续焕新机 | 2025-04-29 |
徐工机械(000425)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公布业绩报告,2024年/25Q1实现营收916.6/268.15亿元,同比-1.28%/+10.92%;归母净利润59.76/20.22亿元,同比+12.20%/+26.3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7.62/20.07亿元,同比+28.14%/+36.88%。2024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22.55%/6.53%,同比+1.75pct/+0.89pct。
海外和土方机械产品实现收入占比与毛利率同步提升,新业务不断壮大。2024年国内/海外收入499.72/416.87亿元,同比-10.17%/+12.0%,海外收入占比45.48%,同比提高5.39pct。国内/海外毛利率分别20.19%/25.38%,同比+0.46pct/+2.97pct。24年公司土方机械/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高机/矿山机械/道路机械分别实现营收240/189/94/50/87/64/41亿元,同比+6.43%/-10.80%/-9.76%/+45.21%/-2.31%/+8.55%/+6.42%。土方机械收入占比提升1.9pct至26.2%,毛利率提升1.75pct至26.20%,其中挖掘机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二,装载机跃居国内第一。起重机械/混凝土机械毛利率分别22.35%/14.99%,同比+0.61pct/-2.71pct。叉车和农机等新兴业务板块持续发展,24年农机收入增幅超过170%。
剔除汇兑影响,费用率匹配发展阶段且25Q1实现压降。24年公司管理/销售/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3.07%/5.79%/4.08%/2.11%,同比分别+0.16/+0.16/-0.23/+1.33pct。财务费用增加主要由于汇兑从23年收益3.58亿元转为损失9.65亿元。25Q1公司期间费率12.03%,同比-1.85pct,其中管理/销售/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1/+0.34/-0.42/-1.87pct。
经营性现金流大幅提升,持续进行股东回报。24年/25Q1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57.20/8.26亿元,同比+60.18%/+257.23%,25Q1末存货余额315.74亿元,较年初降低9.7亿元。24年/25Q1应收敞口524/598亿元,同比压降10.0/8.3亿元。24年资产负债率62.4%,同比压降2.07pct。此外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80元(含税),新推出3-6亿元股份回购并用于注销。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1-3月挖机内销/出口同比+38.3%/+5.5%,4月CMI为130.95,微超扩张值,同比+27.2%,环比+1.9%。随着农田水利、市政工程等内需回暖,小挖替人、智能化绿色化趋势延续,工程机械市场有望持续改善。公司坚持高端、智能、绿色、全球化,海外和土方业务实现收入和毛利率双增长,今年达成协议控股徐工重型车辆实现矿山机械全面布局,有望顺应内需回暖和出海趋势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80.2/102.2/126.7亿元,对应25-27年PE为13/10/8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宏观经济不及预期的风险,政策推进程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出口贸易争端的风险。 |
| 22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倪赵义 | 维持 | 买入 | 经营质量提升,利润持续释放 | 2025-04-29 |
徐工机械(000425)
业绩简评
2025年4月28日,公司发布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6.60亿元,同比-1.28%,归母净利润59.76亿元,同比+1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268.15亿元,同比+10.92%,归母净利润20.22亿元,同比+26.37%。
经营分析
海外收入持续扩张,带动利润释放。公司持续深化全球化战略,24年公司海外收入达416.87亿元,同比+12.00%,占比达45.48%,相对23年提升5.39pct。24年海外毛利率为25.38%,高于国内的20.19%,高毛利的海外业务占比提升,带动公司利润释放。公司基于北美大区业务打造销售服务模版、南美大区打造制造模版,在海外14个大区复制推广,看好公司海外收入持续扩张。
国内挖机复苏超预期,公司充分受益于内需更新周期上行。25Q1国内挖机销量保持高增,行业进入上行期。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5Q1国内挖机销量为19517台,同比+28.5%,挖机内销已连续多个月保持正增长;更新需求和小挖需求增长有望继续支撑挖机内销扩张,我们看好未来国内挖机迎来上行周期,公司作为国内挖机行业头部厂商,有望充分受益国内挖机需求复苏。
现金流向好,存货周转加速,经营质量提升。经过近年的改革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效果显现,24、25Q1公司经营性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7.20、8.26亿元,同比+60.18%、257.23%,现金流持续向好。25Q1公司存货周转天数为138.08天,同比降低13.82天,存货周转加速,公司整体经营质量提升。
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多个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产品中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压路机等16类主机位居国内行业第一;公司起重机械、移动式起重机、水平定向钻持续保持全球第一,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稳居全球第一阵营,矿山露天挖运设备进位至全球第四,挖掘机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二,装载机稳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新能源装载机全球第一。公司在多类工程机械产品中均处于头部地位,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5-27年公司营收为1014.96/1149.52/1311.0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79.86/103.46/127.95亿元,对应PE为13/10/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地产、基建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23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倪赵义 | 维持 | 买入 | 拟18-36亿元回购股份,彰显业绩长期增长信心 | 2025-04-09 |
徐工机械(000425)
事件简评
公司 2025 年 4 月 8 日发布回购股份公告, 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 回购股份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
经营分析
回购公告彰显公司长期业绩增长信心。 根据公告, 公司本次拟定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 36 亿元、不低于 18 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13 元/股,回购股份用于用于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增强投资者信心, 股份回购彰显了公司长期业绩增长信心。
国内挖机复苏超预期, 公司充分受益于内需更新周期上行。 25Q1国内挖机销量保持高增,行业进入上行期。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 25Q1 国内挖机销量为 19517 台,同比+28.5%,挖机内销已连续多个月保持正增长;我们看好未来国内挖机迎来上行周期,公司作为国内挖机行业头部厂商,有望充分受益国内挖机需求复苏。
作为行业龙头,公司多个领域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产品中汽车起重机、随车起重机、压路机等 16 类主机位居国内行业第一;公司起重机械、移动式起重机、水平定向钻持续保持全球第一,桩工机械、混凝土机械稳居全球第一阵营,道路机械、随车起重机、塔式起重机、高空作业平台保持全球第三,矿山露天挖运设备进位至全球第四,挖掘机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二,装载机稳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新能源装载机全球第一。公司在多类工程机械产品中均处于头部地位,龙头地位稳固。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903.17/1006.62/1154.5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59.46/77.99/102.63 亿元, 对应 PE 为16/12/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地产、基建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24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倪赵义 | 维持 | 买入 | 改革新程启,矿机焕春时 | 2025-03-13 |
徐工机械(000425)
国企改革,盈利能力优化。品类扩张:公司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后,并入了土方机械、矿业机械等高毛利的产品,整体收入结构得以优化。经营管理:改革后,公司更加注重毛利率提升、风险敞口压降,强调高管薪酬市场化考核、股权激励关联ROE和净利润。国企改革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2-24Q1-Q3公司净利率提升3.2pcts。看好国内外需求共振带动公司收入恢复增长。国内:24年全年挖机内销达10.05万台,同比+11.7%,挖机内销恢复正增长。公司国内挖掘机市占率位于行业第二,有望受益于挖掘机内销进入常态化增长。起重机作为挖掘机后周期品种,内销有望企稳回暖,公司25年国内收入增速有望转正。海外:公司欧美地区收入占海外收入的10%左右,受欧美需求波动影响较小,且有望受益于东南亚、拉美地区等新兴地区景气度上行。国内外共振带动下,预计24-26年公司收入增速为-2.7%/+11.5%/+14.7%。
矿山机械:头部外资客户订单落地,或迎来奇点时刻。需求端:全球露天矿山机械市场规模超370亿美元,24年10-12月全球矿山机械需求同比+3%,出现需求拐点。2024年中国矿山机械出口同比+25.6%,随着全球矿山机械需求回暖,国产矿山机械出口有望继续扩张。产品端:公司在矿卡、矿挖的大型化产品基本对标卡特彼勒、小松,并依靠优质的售后和新能源技术获外资客户认可,24年下半年获头部外资客户近40亿元订单,矿山机械进入爆发期。预计24-26年公司矿山机械板块实现收入85.01/115.52/154.45亿元,同比+45.1%/35.9%/33.7%。
如何看待公司估值和成长空间?复盘上一轮周期,我们发现拖累公司估值的因素为风险敞口较高与净利率较低。24H1公司风险敞口同比压降96.0亿元,公司有望迎来工程机械板块国内外共振以及矿山机械高增长,经营杠杆释放有望带动净利率提升,预计24-26年公司净利率为6.6%/7.7%/8.9%。看好公司风险敞口压降和净利率提升带来估值提升。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实现营业收入903.17/1006.62/1154.5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59.46/77.99/102.63亿元,对应PE分别为19/14/11倍。给予公司25年17倍PE,对应目标价11.22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地产、基建需求不及预期、海外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 |
| 25 | 开源证券 | 孟鹏飞,罗悦 | 首次 | 买入 | 公司首次覆盖报告:国之重器打造“中国名片”,巨擘智造“提速换挡” | 2025-03-10 |
徐工机械(000425)
工程机械全品类龙头,混改助力问鼎全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为全品类工程机械龙头,在土方机械优势板块回暖基础上,新兴板块持续突破(矿山机械、高空作业平台)。公司受益行业复苏贝塔,同时矿山新产业、混改带来阿尔法,业绩进入新一轮成长期,稳定高分红提供可观的现金回报,常态化增持彰显大股东发展信心,形成正循环。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62/80/100亿元,PE分别18.2/14.1/11.2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工程机械行业内外需“共振”,EPS上行
随着国内市场保有量出清,存量替换需求拉动下,我们预计挖机内销年销量有望由2024年10万台,回归至中枢水平15-20万台,复合增速10%-20%,大规模设备更新、城中村改造等政策端推进,赋予行业更高弹性。2023年全球挖掘机销量为54万台,其中中国市场销量9万台,海外市场体量为国内市场五倍。分市场看,2024年1-9月我国工程机械出口中,“一带一路”占比84%。2023年国产品牌挖掘机海外份额23%,其中“一带一路”地区份额39%,欧美澳日份额3%。海外市场空间大、利润率高,成为本轮增长突破新高的关键。
矿山机械万亿蓝海市场蓄势待发,全球重大项目陆续突破
公司的矿山机械是未来核心增长板块之一,稳居国内第一,全球前五。2023年全球矿山装备市场规模达1183亿美元,2009-2015年为上一轮矿山设备更新高峰期,按平均更换周期10-15年,有望迎来更新替换潮。公司是全球少数能够研发制造成套大型矿山机械的企业,全球矿山机械市场持续取得突破。
混改助力问鼎全球,巨擘智造“提速换挡”
公司混改方案“三步走”,引进战投、整体上市及股权激励。在稳固基本面及业绩基础上,公司通过分红、增持及回购等方式持续深化改革,并发布未来三年回报计划(2025-2027年),承诺每年不低于40%的可分配利润用于分红、大股东常态化增持等,打造公司与投资者“命运共同体”。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性波动;宏观政策力度不及预期;海外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 26 | 国信证券 | 吴双,年亚颂 | 首次 | 增持 | 国企改革提升竞争力,出海、新兴板块打开新成长空间 | 2025-03-03 |
徐工机械(000425)
核心观点
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产品布局全面。公司是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产品涵盖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混凝土机械等。根据KHL2023年全球前50强工程机械制造商榜单,徐工机械以129.64亿美元的销售额位列全球第四、国内第一。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8.48/53.26亿元,同比变动-1.03%/+23.51%。公司实控人为徐工集团,持有徐工机械20.83%股权。
国内市场筑底企稳,海外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市场,国内工程机械销量处于历史底部,预期未来需求有望企稳回升,主要驱动力:1)工程机械更新周期到来叠加国家更新政策带动工程机械更新需求;2)基建逆周期调节有望带来基建需求边际改善;3)地产宽松政策促使地产开工面积企稳。海外市场,中国工程机械出海保持高速增长,以挖掘机为例,2015-2023年外销CAGR为43.84%,表明国内主机厂在海外渠道、产品力以及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但海外市占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2024年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市场份额为17.2%,随着海外市场复苏以及国内工程机械厂商竞争力持续增强,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预期保持较好增长。
国企改革提升竞争力,持续深化海外布局。改革方面,公司2022年吸收合并徐工有限,实现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板块整体上市,合并后公司产品体系更加完善,多项业务形成协同效应,有望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此外,2023年2月公司首次发布股权激励,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彰显发展信心。海外拓展方面,公司已拥有40多家海外子公司,营销网络覆盖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由2020年8.26%上升至2023年40.09%,海外业务持续拓展不仅打开公司成长空间,也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未来随着海外业务进一步拓展,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核心部件供应的风险;汇率波动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
投资建议:公司是工程机械龙头,随着国内工程机械更换周期的到来以及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稳步增长,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63.09/79.61/102.11亿元,对应PE17/13/10倍,公司合理估值为9.38-11.39元(对应2025年PE为14-17倍),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