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刘志来 | 维持 | 买入 | 聚焦三大核心业务,强化经营韧性 | 2025-09-01 |
TCL科技(000100)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8月30日,TCL科技公告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6.62亿元,同比增长6.67%,归母净利润18.84亿元,同比增长89.26%,扣非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增长178.96%。对应2Q25单季度营业收入455.42亿元,同比增长12.85%,环比增长13.52%,单季度归母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15.32%,环比下降13.99%,单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23.16%,环比下降37.24%。
聚焦三大核心业务,强化经营韧性
半导体显示业务:TCL华星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0%;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加51%。公司保持在TV和商显等大尺寸产品领域的竞争优势,市占率24%,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综合竞争力和EBITDA利润率全球领先。在LCD中小尺寸产品领域,竞争力快速提高:2025年上半年,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18%;NB销量同比增长71%;车载销量同比增长61%;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1%;专显市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产能布局方面,公司完成对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将其整合命名为t11,产能达180k/月。自2Q25起,此次收购对公司经营业绩的贡献正逐步提升。同期,公司还完成广州t9项目二期建设工作。t9与t11将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效应,增强公司在中小尺寸的业务规模和竞争力、优化产品结构,为公司LCD业务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OLED业务方面,公司OLED业务领域(t4,G6代线)持续增长,销量同比提升8.7%;营收同比增长9.2%。柔性OLED手机出货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四,折叠产品市场出货稳居全球前三,穿戴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出货。目前,t4工厂产能稼动率、项目投入产出及EBITDA率均保持国内行业领先。
新能源光伏业务:TCL中环光伏业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28.0%,其中晶体晶片营收57.7亿元,环比-7.1%;电池组件营收38.5亿元,环比增长26.2%。公司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度过行业寒冬,巩固和保持在晶体晶片的竞争优势、补强电池组件的短板、积极开拓海外业务、抓住行业并购重组和海外投资机会。
半导体硅片业务:中环领先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4亿元,同比增加38.2%,经营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国内行业领先。公司产品、技术、工艺、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稳定供应国内主要集成电路厂商,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公司有信心下半年业务保持增长,市场竞争力持续提高。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前期业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5.2、100.2、132.0亿元,对应EPS为0.31、0.48、0.63元,对应2025年8月29日收盘价,PE为14.8、9.6、7.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面板价格大幅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光伏业务修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 |
2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少青 | 维持 | 买入 | 半导体显示业务地位稳固,积极布局新兴产业 | 2025-08-30 |
TCL科技(000100)
事件:8月29日,TCL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5H1实现收入856.62亿元,同比增长6.67%;实现归母净利润18.83亿元,同比增长89.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增长178.96%。
其中,公司2Q25单季度实现收入455.42亿元,同比增长12.85%,环比增长13.52%;归母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15.32%,环比下降13.99%;扣非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23.16%,环比下降37.24%。
半导体显示业务地位稳固,内生外延增强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归属于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51%。公司持续发挥规模和效率优势,经营业绩大幅提升,在大小尺寸和新兴显示领域均保持竞争优势。
1)大尺寸领域:保持TV和商显等大尺寸领域竞争优势,25H1市占率24%,同比提升4pct;同时25H1完成对LG广州产线100%股权收购,命名为t1,产能达180k/月;此外,2025年7月初公司还完成了对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产线t6、t7)21.53%股权的收购,此举将增厚归母净利润。2)中小尺寸领域:
公司竞争力快速提高,25H1显示器、NB、车载、手机等市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8%、71%、61%和51%;同时25H1公司OLED业务持续增长,销量同比增长8.7%,营收同比增长9.2%。3)新技术领域:25H1公司顺利完成G5.5印刷OLED产线的建设,产能正在从3k/月提升至9k/月;同时公司正积极布局MicroLED产业,未来公司计划加大对MLED产品技术、材料及产业链相关环节投资力度,把握MLED业务发展机遇。
TCL中环业绩承压,半导体硅片业务国内领先。1)新能源光伏业务:2025
年上半年,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晶体晶片营收57.7亿元,环比-7.1%,电池组件营收38.5亿元,环比增长26.2%。目前光伏行业正经历严峻的行业下行和过度内卷竞争的周期,公司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度过行业寒冬;公司将巩固和保持在晶体晶片的竞争优势、补强电池组件的短板、积极开拓海外业务、抓住行业并购重组和海外投资机会。2)半导体硅片业务:2025年上半年,中环领先实现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38.2%,经营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国内行业领先。公司产品、技术、工艺、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稳定供应国内主要集成电路厂商,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4/90.01/113.23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15/11/9倍,PB分别为1.5/1.3/1.2倍,考虑公司作为全球显示龙头的行业话语权和在新兴业务的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资产减值风险。 |
3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少青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半导体显示业务地位稳固,积极布局新兴产业 | 2025-08-30 |
TCL科技(000100)
事件:8月29日,TCL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5H1实现收入856.62亿元,同比增长6.67%;实现归母净利润18.83亿元,同比增长89.2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增长178.96%。
其中,公司2Q25单季度实现收入455.42亿元,同比增长12.85%,环比增长13.52%;归母净利润8.71亿元,同比增长15.32%,环比下降13.99%;扣非归母净利润6.01亿元,同比增长23.16%,环比下降37.24%。
半导体显示业务地位稳固,内生外延增强盈利能力。2025年上半年,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5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增长74%,归属于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51%。公司持续发挥规模和效率优势,经营业绩大幅提升,在大小尺寸和新兴显示领域均保持竞争优势。
1)大尺寸领域:保持TV和商显等大尺寸领域竞争优势,25H1市占率24%,同比提升4pct;同时25H1完成对LG广州产线100%股权收购,命名为t1,产能达180k/月;此外,2025年7月初公司还完成了对深圳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产线t6、t7)21.53%股权的收购,此举将增厚归母净利润。2)中小尺寸领域:
公司竞争力快速提高,25H1显示器、NB、车载、手机等市场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8%、71%、61%和51%;同时25H1公司OLED业务持续增长,销量同比增长8.7%,营收同比增长9.2%。3)新技术领域:25H1公司顺利完成G5.5印刷OLED产线的建设,产能正在从3k/月提升至9k/月;同时公司正积极布局MicroLED产业,未来公司计划加大对MLED产品技术、材料及产业链相关环节投资力度,把握MLED业务发展机遇。
TCL中环业绩承压,半导体硅片业务国内领先。1)新能源光伏业务:2025
年上半年,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98.7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晶体晶片营收57.7亿元,环比-7.1%,电池组件营收38.5亿元,环比增长26.2%。目前光伏行业正经历严峻的行业下行和过度内卷竞争的周期,公司正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度过行业寒冬;公司将巩固和保持在晶体晶片的竞争优势、补强电池组件的短板、积极开拓海外业务、抓住行业并购重组和海外投资机会。2)半导体硅片业务:2025年上半年,中环领先实现营收27.4亿元,同比增长38.2%,经营规模和综合竞争力国内行业领先。公司产品、技术、工艺、质量进一步提高,产品稳定供应国内主要集成电路厂商,并实现部分产品出口。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24/90.01/113.23亿元,对应现价PE分别为15/11/9倍,PB分别为1.5/1.3/1.2倍,考虑公司作为全球显示龙头的行业话语权和在新兴业务的布局,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新产线建设进度不及预期;资产减值风险。 |
4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刘志来 | 维持 | 买入 | 面板盈利持续改善,期待光伏业务回暖 | 2025-05-01 |
TCL科技(000100)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4月29日,TCL科技公告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648.2亿元,同比下降5.5%,归母净利润15.6亿元,同比下降29.4%,扣非归母净利润3.0亿元,同比下降70.8%。1Q25单季度营业收入400.8亿元,同比增长0.4%,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0%,扣非归母净利润9.6亿元,同比增长1254.2%。
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持续改善,期待光伏业务回暖
2024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64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6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295亿元,同比增长16.6%。其中:1)半导体显示业务发挥规模优势,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营业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25%;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改善62.4亿元;全年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36%达到274亿元。
2)TCL中环实现营业收入284亿元,同比减少52%,实现归属于其股东净利润-98.2亿元,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8.4亿元。
1Q25,公司营业收入401亿元,同比增长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经营现金流121亿元,同比增长83%。其中:
1)半导体显示业务实1Q25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环比增长30%;实现经营净现金流125亿元。行业情况来看,1Q25全球电视零售市场保持平稳,国补政策持续加速大尺寸化进程,全球电视平均尺寸同比提升1.5寸以上,面板需求面积稳步增长,推动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电视面板价格上涨,中小尺寸面板价格维持稳定。
2)TCL中环1Q25实现营业收入61亿元,归属其股东净利润-19.1亿元,环比改善49%,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5.7亿元,实现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9亿元。行业情况来看,1Q25全球光伏终端装机需求保持稳健增长,经历2024年行业深度调整后,光伏行业各环节通过行业自律实现产业竞争格局优化,主产业链供需比有所改善,产品价格回升。2025全年来看,公司已完成LGD广州产线的收购,并于2Q25开始并表,预计将对显示业务全年业绩带来额外的增益贡献。此外,公司还在积极推进2条11代线少数股权的收购,该方案也有望提高显示业务归属到集团母公司的利润。长期来看,受益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等宏观政策和大尺寸化、人工智能等产业趋势,以及依托公司自身相对竞争力的不断提高,显示业务营收和利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65.2、100.2、132.0亿元,对应EPS为0.35、0.53、0.70元,对应2025年4月30日收盘价PE为11.95、7.78、5.9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面板价格大幅波动、市场竞争加剧、光伏业务修复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 |
5 | 天风证券 | 潘暕 | 首次 | 买入 | 国补政策行之有效,股权回购有望增厚业绩 | 2025-03-12 |
TCL科技(000100)
概况:全球半导体显示+光伏硅片双龙头,TV面板盈利能力领先
TCL创立于1981年,2019年完成资产重组并拆分为TCL科技和TCL实业。目前TCL科技以半导体显示业务、新能源光伏及半导体材料业务为两大核心主业。子公司TCL华星是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之一,TV面板出货面积市占率全球排名第二,LTPS笔电全球排名第二;子公司TCL中环是新能源光伏行业领军者,光伏硅片综合市占率行业第一。TCL科技盈利能力强劲,2024上半年TCL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02.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95亿元,同比增长192.28%。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盈利能力修复,实现营业收入498.77亿元,同比增长40.39%;净利润26.96亿元,同比改善61.45亿元。新能源光伏业务受产业链价格整体波动下行影响,短期盈利承压。
积极以现金为主的方式推进高世代线股权回购,公司利润有望持续增厚。在国家战略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TCL科技积极顺应政策导向,拟向重大产业基金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此次交易总价为1,156,209.33万元,其中现金对价金额为720,268.22万元,发行股份对价为435,941.11万元。交易完成后,TCL科技对深圳华星半导体的持股比例将提升至84.2105%,优化半导体显示业务布局,进一步巩固其在半导体显示行业的领先地位,为未来业绩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提升股东回报。
大尺寸领域,以旧换新的国补政策刺激国内高端TV需求反弹,公司发挥高世代线优势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从行业来看:电视面板大尺寸化趋势延续,拉动显示面积需求稳步增长。2023年全球TV面板平均尺寸已高达51寸,同比增加3寸;2024H1全球TV面板出货量124.4M,同比增长1%;出货面积90.7M㎡,同比增长7%。看好国补拉动电视需求量价齐升。2024年8月份中国政府宣布新一轮以旧换新补贴计划,拨款3000亿元分四个阶段全部用于家电补贴,在补贴政策刺激下,国庆期间TV销量同比增长两位数,中国市场渐成为市场淡季的稳定器。10月面板价格全面回升,四季度TV面板价格保持平稳。2025年家电补贴政策延续,看好顺周期下公司面板业务业绩弹性,中国大陆电视厂商和显示面板厂商预计新一轮“家电以旧换新”计划将有助于提升市场需求,有望增加150万至200万台。从公司来看:随着中国台企日企接连退出,大陆面板控产能力进一步增强。TCL华星2024年H1出货24.4M,同比增长3%;出货面积20.3M㎡,同比增长10%,稳占全球TV面板市场份额前二,随着公司对LGD显示收购完成,LGD显示产线将与TCL华星广州t9产线组成“双子星”工厂,公司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
中尺寸领域,中尺寸面板行业受益于硬件创新和换机需求带动增长,公司加快打造业务增长新动能。从行业来看:中尺寸面板受益于硬件产品创新和换机需求的带动销量恢复增长,2024年全球显示器面板/笔记本电脑预计出货1.49亿片/1.72亿台,同比增加0.8%/3.6%。汽车智能化推动的中控显示屏、仪表盘等各类面板的需求增加助力中尺寸面板出货持续改善。从公司来看:TCL华星把握细分应用增长机遇,加快与IT及车载等新业务客户的深度合作,定位于中尺寸产品的t9产线实现量产出货,其中公司2023年在显示器面板市占率已提升至16.8%,超越友达成为第三。
小尺寸领域,OLED面板市场恢复趋势明显,TCL华星以LTPS和柔性OLED产线持续锚定高端市场。从行业来看:2022年后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复苏趋势明显,23全年出货21.14亿片,同比增长18.1%。2023年,尽管智能手机终端市场表现疲弱,但面板“库存走低”及价格处于低位预期,助推代理商及终端厂采购积极。从公司来看:TCL华星在柔性OLED的折叠、LTPO、Pol-Less、FIAA极窄边框等新技术上持续布局,OLED高端产品占比快速提升。23年公司柔性OLED业务收入实现翻倍增长,经营情况持续改善。
新能源光伏领域,光伏制造行业产能出清,公司作为龙头有望率先回暖受益。从行业来看:2023年全球光伏终端装机395GW,环比增长72%,其中中国装机约216.9GW,海外约178GW,光伏新能源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但光伏产业链各制造环节产能快速释放,供需进一步失衡,短期竞争博弈加剧。但全球新能源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本轮洗牌有助于行业长期的格局优化和盈利修复。从公司来看: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巩固G12及N型光伏材料技术领先优势,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增强相对竞争力。面对经营挑战,公司坚守极致成本效率的经营底线,加速推动组织变革和管理优化等结构性变革,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回暖受益。
投资建议:伴随大尺寸行业格局进一步优化,叠加中小尺寸新型显示技术和产品应用迎来增长机遇,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分别能实现1694.57/1956.04/2172.38亿元营收,公司归母净利润在24/25/26年预计能达到16.88/70.61/110.15亿元。估值方面,我们选取京东方A和深天马A为可比公司,对应2025年平均PB倍数为0.96倍,考虑国补政策带来大尺寸需求量价齐升,公司中尺寸业务战略将进一步突破,带来新的增长动能,我们给予高于可比公司2025年PB平均值的1.9倍PB,目标价5.93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补贴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面板景气度不及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数据测算具有主观性。 |
6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刘志来 | 首次 | 买入 | 供需改善+份额提升,进入业绩收获期 | 2024-11-17 |
TCL科技(000100)
主要观点:
聚焦半导体显示主业,布局半导体光伏&材料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TCL科技致力于打造以半导体显示、半导体光伏&半导体材料、产业金融及投资创投三大业务为核心的全球领先智能科技产业集团。其中,半导体显示业务不断扩充产能全面布局大中小全尺寸领域,产能规模全球第二。2023H2随着陆厂主导的供给侧“控产稳价”策略逐步显现,各尺寸面板价格走出周期底部迎来上涨,公司作为面板“双寡头”之一深度受益;半导体光伏及材料业务不断深化技术创新和精益制造,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加速国际化布局,以更强的相对竞争力穿越周期。
面板行业景气度回暖,后续有望迎来持续改善
需求端:终端需求复苏叠加平均尺寸不断增长,2024H2需求旺盛态势有望持续;供给端:随着LGD售出广州G8.5代线,韩厂几乎完全退出LCD市场,未来几年陆厂暂无LCD扩产计划,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据群智咨询预测2025E陆厂在全球LCD产能份额将超过72.9%,行业格局优化,周期性减弱,未来几年国产面板头部公司盈利水平有望保持高位。
完善产能布局,加快从大尺寸向全尺寸领先转型升级
公司通过内生外延持续扩充产能,2024H2随着t7产能的逐步释放以及LGD广州线的并购整合,公司大尺寸产能料将大幅增长,行业头部地位进一步巩固;小尺寸领域技术引领创新驱动,t4放量推动柔性OLED、折叠屏手机面板出货量攀升,迅速跻身行业前列,贡献主要的利润增长点;中尺寸市场紧抓行业发展战略窗口期,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加快t9产能释放,推动IT、车载向OLED高端化升级。同时加快印刷OLED产业化进程,卡位下一代新型显示技术,奠定公司在OLED领域实现弯道超车的产业基础。
布局新能源赛道,光伏+半导体材料打造业绩成长新动能
TCL中环坚持技术创新巩固G12及N型光伏材料领先优势,提升先进产能规模,夯实光伏晶片行业地位。同时,推动组件产能建设,加快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进程,减少行业周期波动对公司的影响。此外,积极推进全球化布局,抢占高价值市场份额,助推公司盈利水平的提升。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27、63、95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0.14、0.33、0.51元,对应2024年11月14日收盘价PE分别为34.6、14.8、9.8倍。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产业竞争加剧、行业景气度下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