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邮证券 | 盛丽华,徐智敏 | 首次 | 增持 | 感染类双产品牵手康哲,聚焦研发质效与自免商业化 | 2025-10-10 |
智翔金泰(688443)
事件
9月22日,公司发布公告,与康哲药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哲药业”,股票代码:867.HK,8A8.SG)附属公司,就唯康度塔单抗注射液(GR2001注射液)及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GR1801注射液分别签订独家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
投资要点
智翔金泰负责研发生产注册,多个地区注册+商业化许可权交予康哲。根据协议条款,智翔金泰将负责两个产品在中国的研发、注册生产及与产品注册相关的工作;康哲药业将负责该产品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所有商业化活动,以及除中国大陆之外的亚太地区及中东、北非区域的注册与商业化等工作。此次合作涵盖中国大陆的独家商业化权及除中国大陆之外的亚太地区、中东、北非的独家许可权。根据协议智翔金泰将获得总计至高约5.1亿元人民币的首付款、里程碑付款,并可获得中国大陆区域销售收入以及除中国大陆以外目标区域基于净销售额调整的供货收入,同时,公司将根据协议约定就中国大陆区域的销售收入向康哲药业附属公司(西藏康哲)支付推广服务费。
两款产品均已进入NDA阶段,合作有望加速市场可及性。GR2001系重组人源化抗破伤风毒素的单抗,2024年5月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名单,2025年5月NDA获受理。GR1801系重组全人源抗狂犬病毒双特异性抗体,2025年1月NDA获受理,两者均为被动免疫治疗方案。破伤风和狂犬病的被动免疫市场广阔,现有被动免疫制剂在安全性及可及性上存在一定局限性,借助康哲在商业化的经验和资源,有望加速市场可及性。
聚焦产品研发质效,稳步推进自免单品商业化。从布局领域来看公司授权给康哲的两款产品均属于感染领域,与公司现有自免商业化团队有别。合作的达成有望加速两款产品的市场兑现,同时也有利于公司持续整合内部资源,优化研发效率和强化产品的临床优势。据公司2025半年报,核心产品赛立奇单抗第二个适应症强直性脊柱炎已于2025年1月获批上市,截至2025H1销售收入4538万元。此外,公司在研管线积极推进:GR1802共5个适应症均处于3期临床;GR1603(治疗SLE)即将进入3期,GR1803(TCE,治疗多发性骨髓瘤)2期阶段,并于6月与Cullinan达成海外授权。
投资建议
公司深耕自免领域,首个上市产品赛立奇单抗商业化稳步推进。同时受益于BD合作,有望持续推进自身创新管线进展。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5.7/8.9/12.8亿元,同比增速为1781.5%/57.3%/43.8%。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上市公司业绩不及预期风险;谈判合作不及预期风险;地缘政治形势加剧风险;早研管线研发失败风险。 |
2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 | | | IL-17A单抗新增适应症获批,BD落地改善现金流 | 2025-09-09 |
智翔金泰(68844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5中报。25H1公司实现营收0.45亿元(24H1为1.27万元),归母净利润-2.89亿元,同比减亏20.07%,扣非归母-3.17亿元,同比减亏12.91%。单季度看,25Q1/Q2营收0.2/0.25亿元,归母净利润-1.21/-1.69亿元(同比减亏26.29%/14.94%),扣非归母-1.45/-1.72亿元(同比减亏11.95%/13.7%)。
赛立奇单抗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获批,拓展市场潜力。GR1501为重组全人源抗IL-17A单抗,继24年8月首次获批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适应症后,25年1月获批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进一步拓展市场潜力。截至中报披露日,已有6款IL-17A靶点药物在国内获批上市。25H1,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实现销售收入4537.58万元,预计2025年有望参与医保谈判继续放量。
GR1801、GR2001已获NDA受理,管线布局进展积极。公司在研产品14个,除GR1501已获批两个适应症外,1)GR1801和GR2001已获NDA受理,其中GR1801针对2-18岁疑似狂犬病被动免疫适应症已启动III期临床试验、GR2001用于破伤风的被动免疫适应症的Ⅲ期临床达到主要疗效终点,处于上市申请审批阶段。2)核心产品GR1802(IL-4Ra单抗)的5个适应症处于III期临床,哮喘处于II期临床,儿童/青少年特应性皮炎处于Ib/IIa期临床,截至中报发布日,GR1802同靶点药物仅有2款在国内获批上市。3)GR1603液系统性红斑狼疮适应症II期临床试验完成,积极沟通Ⅲ期方案中。
GR1803海外BD落地,首付款入账改善现金流。25年6月,GR1803(靶向BCMA/CD3)与Cullinan达成BD交易,授予Cullinan除大中华地区以外区域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益,首付款及里程碑款总金额至高7.12亿美元。25H1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由去年同期的2.64亿元减少至1.16亿元,主要系赛立奇单抗的商业化销售回款,以及收到GR1803注射液授权许可与商业化协议的合同首付款(2000万美元)。
净利润亏损收窄,持续高研发投入未来可期。25H1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20.07%,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以及2022年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服务期已届满,上半年无股份支付费用等综合因素影响。目前公司仍处于战略亏损阶段,主要原因包括:1)创新药研发持续高投入,25H1研发费用2.19亿元,占营收比重483.24%,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达16.85亿元;2)商业化初期规模效应尚未显现,收入尚无法覆盖研发及运营成本;3)在建工程较年初增长537.15%至0.43亿元,产业化建设项目持续推进。
盈利预测:公司管线布局进展积极,龙头产品赛立奇单抗有望于2025年参加医保谈判,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86元、-1.48元、-0.77元。
风险提示: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风险。 |
3 | 国信证券 | 马千里,陈曦炳,彭思宇 | 维持 | 增持 | 赛立奇单抗商业化稳步推进,GR1803达成国际合作 | 2025-09-03 |
智翔金泰(688443)
核心观点
赛立奇单抗商业化稳步推进。2025H1,公司实现营收4539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商品名:金立希)获批上市,正式开展商业化拓展并产生销售收入,而上年同期仅有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等产生的少量营业收入;实现归母净利润-2.89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小幅收窄,主要系公司赛立奇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并产生销售收入,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GR1803达成国际合作。2025年6月,公司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ullinan达成海外授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Cullinan将获得GR1803注射液除大中华区域以外区域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益,公司保留大中华区域所有适应症权益。协议首付款及里程碑款总金额至高7.12亿美元,其中包括2000万美元首付款、累计不超过2.92亿美元的开发和注册里程碑付款、累计不超过4亿美元的基于净销售额的里程碑付款,以及根据GR1803注射液在授权区域的销售情况,公司可获得基于净销售额的最高中双位数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目前,公司已提交GR1803注射液自身免疫相关适应症的临床试验申请。
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在研管线有序推进。2025H1,公司研发投入达到2.19亿元,保持较高投入水平,多个在研项目取得积极进展:1)赛立奇单抗(IL-17抗体):银屑病及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8月及2025年1月获批上市;2)GR1802注射液(IL-4Rα抗体):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于2024年8月完成Ph3临床入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8月及2025年2月启动Ph3临床研究,过敏性鼻炎适应症于2024年3月启动Ph2临床入组;3)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GR1801):上市申请于2025年1月获受理;4)GR2001注射液:Ph3临床入组于2024年11月完成;5)GR1803注射液(BCMAxCD3双抗)Ph2临床于2024年7月启动。
投资建议:我们维持此前的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收为2.05/5.11/10.1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0/-4.40/-0.47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在研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
4 | 国信证券 | 马千里,陈曦炳,彭思宇 | 维持 | 增持 | 赛立奇单抗实现商业化,在研管线有序推进 | 2025-04-30 |
智翔金泰(688443)
核心观点
赛立奇单抗获批上市,迈入商业化新阶段。2024全年,公司实现营收3009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主要系公司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商品名:金立希)获批上市,正式开展商业化拓展并产生销售收入,而上年同期仅有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等产生的少量营业收入;实现归母净利润-7.97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小幅收窄,主要系公司赛立奇单抗注射液获批上市并产生销售收入,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下降,确认股份支付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等。
完善营销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商业化布局。公司已组建近200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产品线商业化团队,团队人员具备丰富的创新药和自身免疫领域药品商业化经验,目前已经实现赛立奇单抗注射液全国渠道网络覆盖;同时,为进一步加速赛立奇单抗注射液的市场渗透,根据产品和区域药品流通特点,公司积极推动跟国内头部经销商与平台的战略合作,利用优质渠道资源快速实现市场覆盖和渗透。
保持高水平研发投入,在研管线有序推进。2024全年,公司研发投入达到6.10亿元,保持较高投入水平,多个在研项目取得积极进展:1)赛立奇单抗(IL-17抗体):银屑病及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8月及2025年1月获批上市;2)GR1802注射液(IL-4Rα抗体):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于2024年8月完成Ph3临床入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及慢性自发性荨麻疹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8月及2025年2月启动Ph3临床研究,过敏性鼻炎适应症于2024年3月启动Ph2临床入组;3)斯乐韦米单抗注射液(GR1801):上市申请于2025年1月获受理;4)GR2001注射液:Ph3临床入组于2024年11月完成;5)GR1803注射液(BCMAxCD3双抗)Ph2临床于2024年7月启动。
投资建议:根据公司2024年报,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调整,预计2025-2026年公司营收为2.05/5.11亿元(前值为2.51/6.18亿元),新增2027年营收为10.18亿元,预计2025-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0/-4.40亿元(前值为-7.26/-4.63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7亿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估值的风险、盈利预测的风险、在研产品研发失败的风险、产品商业化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