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原证券 | 陈拓 | 首次 | 买入 | 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报告:投资收益、分红稳定,控股股东增持公司股份 | 2025-04-18 |
川投能源(600674)
投资要点:
川投能源发布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9亿元,同比增长8.54%;归母净利润45.08亿元,同比增长2.45%。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41.17%;归母净利润14.79亿元,同比增长16.16%。
公司投资收益稳定,受益于水电站发电量增长及水电电价稳中有升
公司主要利润来自对雅砻江水电的投资收益。2024年,公司投资收益为46.43亿元,其中参股公司投资收益45.04亿元,参股公司中雅砻江公司产生投资收益39.66亿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84.36%。2025年一季度,公司投资收益为14.76亿元,同比增长11.12%。
发电量方面,公司水电发电量稳定增长,光伏发电量增速较高。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58.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27%。其中完成水电发电量55.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8%;完成光伏发电量3.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78%。田湾河公司全年发电3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8%;川投电力公司全年发电22.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39%。2025年一季度,公司完成发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8%。其中完成水电发电量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32%;完成光伏发电量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4.19%。银江水电站投产发电以及控股子公司收入同比增加,使得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1.17%。
上网电价方面,公司水电电价同比增长,光伏电价同比下降。2024年,公司水电平均上网电价204.73元/兆瓦时,同比增长4.00%;光伏发电平均上网电价495.80元/兆瓦时,同比减少20.38%。2025年一季度,公司平均上网电价0.354元/千瓦时,同比增长20.00%。其中水电平均上网电价0.349元/千瓦时,同比增长23.32%;光伏发电平均上网电价0.444元/兆瓦时,同比减少22.11%。
2025年一季度我国水电发电量延续增长态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水电发电量1.2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0%。2025年1—3月份,我国规上工业水电发电量2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90%,其中3月份发电量78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5%,增速较1—2月份加快5个百分点。
公司依托金沙江、雅砻江等流域进行水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和运营
截至2024年末,公司参控股总装机达3696万千瓦(不含三峡新能源、中广核风电和中核汇能),权益装机1715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占比100%。2025年1月1日,金沙江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投产,装机容量39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5.69/18.34亿千瓦时(龙盘建成前/后),上游衔接梯级为金沙水电站,下游梯级为乌东德水电站。
公司持股48%的雅砻江公司独享全国第三大水电基地开发权,装机突破2083万千瓦,其中已建成投产水电1920万千瓦,风光新能源超163万千瓦。公司持股20%的国能大渡河公司拥有大渡河干流、支流水电资源,已投产电站装机规模超过1194万千瓦。公司控股的田湾河流域梯级水电站作为四川电网的优质电源点,总装机76万千瓦。
公司雅砻江、大渡河流域建设项持续推进,腊巴山风电二期投产发电,道孚抽蓄、两河口混合抽蓄先后开工,并购湖北远安抽水蓄能电站87%股权。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张,为公司未来3-5年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公司加强费用管控,费率降幅明显
2024年,公司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8.34%、12.56%、1.19%,分别较2023年同期下降13.13个百分点、1.98个百分点、0.21个百分点。2025年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率、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较2024年同期下降11.59个百分点、2.62个百分点、0.59个百分点。
公司每股现金分红相对稳定,控股股东拟增持公司股份
2021—2023年度,公司每股现金分红均为0.4元,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17.63亿元、17.84亿元、19.50亿元。公司2024年度每股维持派发现金红利0.4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9.50亿元,现金分红比例为43.26%。
公司于2025年4月9日发布关于控股股东增持计划的公告,控股股东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拟增持5-10亿元公司股份。
盈利预测和估值
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2.01亿元、55.03亿元和57.80亿元,对应每股收益为1.07、1.13和1.19元/股,按照2025年4月16日16.91元/股收盘价计算,对应PE分别为15.85X、14.98X和14.26X,考虑到公司估值水平和行业发展前景,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投资收益波动风险;来水不及预期风险;电价下降风险;系统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郭丽丽,赵阳 | 维持 | 买入 | 24年Q4投资收益拖累全年业绩,25年Q1表现亮眼 | 2025-04-18 |
川投能源(600674)
事件
近期,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以及2025年一季报。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亿元,同比+8.5%;实现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2.5%。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亿元,同比+41.2%;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16.2%。
24年Q4投资收益拖累全年业绩增速
根据公司披露的数据,雅砻江水电2024年实现净利润82.7亿元,同比-4.5%。2024年前三季度雅砻江水电实现净利润79.67亿元,对应Q4净利润约3亿元。24年Q4雅砻江净利润相较于23年同期同比下滑约77%。从经营层面看,2024年Q4雅砻江水电发电量和上网电价分别为210.7亿千瓦时和0.296元/千瓦时,分别同比下降5.45%和5.43%。我们推测24年四季度发电量和上网电价的下滑是雅砻江水电单季度利润下滑的部分原因。
2024年Q4,川投能源由雅砻江水电带来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约4.8亿元,公司24Q4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降低84.6%。公司全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2.5%。
控股+参股资产齐发力,带动公司25年Q1利润增长
①控股方面,银江水电站首台机组已于2025年1月1日投产,该电站装机容量39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15.7/18.3亿千瓦时(龙盘建成前/后)。2025年Q1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2%。新机组投产叠加发电量的增长,带动公司25Q1收入同比+41.2%,控股子公司利润同比增加0.86亿元;
②参股方面,雅砻江Q1或实现量价增长。电量方面,两河口电站2024年10月首次蓄满,为2025年枯期发电打下良好基础;电价方面,四川省2025年电力交易取消综合一口价,我们推测省内枯水期交易电价或因此有所提升。根据公司25年Q1披露的投资收益数据,我们推测雅砻江水电Q1业绩约28-28.6亿元,同比增长约9-11%。
控股和参股资产齐发力,带动公司25年Q1实现归母净利润14.8亿元,同比+16.2%。
盈利预测与估值:由于24年雅砻江水电利润有一定下滑,略下调盈利预期,预计2025-2027年公司可实现归母净利润50.8/52.8/55.4亿元(25/26年前值53.6/55.6亿元),对应PE16.1/15.5/14.8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来水不及预期、用电需求下降、电价下降等风险 |
3 | 华源证券 | 查浩,刘晓宁,邓思平 | 维持 | 买入 | 24业绩略低预期,控股股东增持显信心 | 2025-04-14 |
川投能源(600674)
投资要点:
事件:1)公司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全年实现营收16.09亿元,同比增长8.54%;归母净利润45.08亿元,同比增长2.45%。公司单四季度实现营收5.22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0.86亿元,同比下滑84.64%,业绩低于市场预期。2)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一季度实现营收3.64亿元,同比增长41.17%;归母净利润14.79亿元,同比增长16.16%,基本符合市场预期。3)公司发布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拟每股派息0.40元(含税),现金分红占归母净利润的43.26%。4)公司发布控股股东增持计划,控股股东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拟在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5-10亿元,不设增持价格区间。
2024年雅砻江水电业绩下滑,主业有所好转。公司2024年利润总额47.02亿,同比增加1.37亿;其中投资收益46.43亿,同比减少1.7亿;主业利润0.59亿元,同比增加3.07亿。投资收益下滑主要系雅砻江水电业绩下滑,2024年雅砻江水电(持股48%)贡献投资收益39.66亿,同比减少1.88亿;国能大渡河(持股20%)贡献投资收益3.86亿元,同比增加0.81亿元。主业增长主要系四川水电量价齐增,公司控股水电2024年上网电量54.1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15%,上网电价204.73元/兆瓦时,同比增加7.88元/兆瓦时,电量增长主要系来水改善,电价增长或与电量结构以及四川紧张的供需格局有关。
2025年四川用电格局仍然紧张,一季度控股水电电价上涨超7分。公司一季度利润总额15.33亿元,同比增加2.36亿元;其中投资收益14.76亿元,同比增加1.48亿元,预计投资收益增长主要受益于雅砻江水电2024年底蓄水带来的电量增长;主业利润0.57亿元,同比增加0.8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控股水电机组一季度平均上网电价0.349元/千瓦时(不含税),较去年同期增加0.066元/千瓦时(不含税),对应含税电价增加7.46分,电价上涨或主要系2025年四川省内中长期批发侧电价签订取消“全年一口价”。展望2025年,预计四川省用电格局仍然紧张,雅砻江水电送江苏电价下滑对于业绩影响有限。
控股股东拟增持5-10亿元,认可公司长期价值。4月8日,公司控股股东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发布增持计划,基于对公司长期价值的高度认可和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坚定信心,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川投集团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期限为12个月,并承诺在增持期间不减持公司股份。目前增持主体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公司股份50.07%(注:目前川投集团持有川投能源的股份暂未完全过户给四川能源发展集团)。4月10日,川投集团获得9亿元银行股票增持专项贷款,用于增持公司股份。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预计专项贷款利率在1.75%-2.25%,低于公司当前股价对应的2024年股息率(0.4/16.83*100%=2.38%)。
盈利预测与评级:考虑到今年汛期降雨仍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保守假设今年来水与去年相当,预计公司2025-202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50.08、53.04、54.6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16、15、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价不及预期,来水不及预期,一次性损益超预期。 |
4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黎静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24Q4雅砻江收益下滑,中长期价值有望释放 | 2025-04-13 |
川投能源(600674)
事件:4月12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6.09亿元,同比+8.54%;归母净利45.08亿元,同比+2.45%。单24Q4来看,营业总收入5.22亿元,同比+13.09%,环比+8.15%;归母净利8580.04万元,同比-84.64%,环比-95.95%。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4亿元,同比+41.17%;归母净利14.79亿元,同比+16.16%。
24Q4业绩大幅下滑,主要受雅砻江及中核汇能投资收益减少影响。2024
年雅砻江水电实现净利润82.67亿元,同比-4.52%,经粗略测算2024Q4雅砻江水电实现净利润约3.83亿元,同比下降约75%。2024年公司参股投资收益合计45.04亿元,同比-3.2%,其中雅砻江39.66亿元,同比-4.5%,大渡河3.86亿元,同比+26.4%,中核汇能1.13亿元,同比-34.0%,亭子口水电0.3亿元,同比+52.5%,乐飞光电0.11亿元,同比+137.7%,川投售电亏损0.02亿元,益攀新能源获得收益35.2万元。2024下半年公司获取投资收益整体下滑10.7%,其中雅砻江投资收益下滑11.5%,中核汇能投资收益下滑81.8%。
25Q1利润总额同比+18.18%,水电量价齐升驱动业绩增长。25Q1营业收入同比+41.17%,利润总额同比+18.18%,主要是控股子公司利润同比增加0.86亿元以及参股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增加。控股企业经营数据来看,25Q1受益控股攀水电公司银江电站1#机和2#机投产,水电上网电量同比+20.57%;由于电价签约方式差异带来1季度(枯水期)水电售价暂时性增长,水电平均上网电价同比+23.32%。同时,广西地区辐照量好于同期,光伏上网电量同比+74.19%,但受光伏平价项目并网影响,上网电价同比-22.11%。
展望今明年,银江水电站持续贡献公司控股收入,大渡河及雅砻江水电受益川渝特高压投产后发力在即,有望增厚投资收益。1)银江水电站:1#机跟2#机贡献25年收入增量,剩余机组计划25年底全部投产,有望贡献26年增量;2)大渡河及雅砻江水电:大渡河流域25年计划投产136.50万千瓦,26年计划投产215.50万千瓦;去年雅砻江流域两河口首次满蓄水,25Q1发电量稳定增长,川渝特高压投产后将大幅提升雅砻江水电和大渡河水电外送电量提升外省消纳占比,并减少弃水问题,有望带来量价齐升。3)财务费用显著下降改善盈利:2024年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59亿元,主要原因是可转债转股和提前赎回以及各公司降低资金成本,2025年低利率背景下公司费用端有望进一步下降。
投资建议:2024Q4业绩有所波动,往后看公司控股电站投产发电贡献收入,叠加雅砻江与大渡河稳定贡献投资收益,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为51.73/54.67/59.64亿元,各年度EPS分别为1.06/1.12/1.22元。对应4月11日收盘价PE分别为16/15/14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流域来水偏枯;市场交易电价波动;财税等政策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