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国银河 | 张智浩 | 维持 | 买入 | 远航精密点评报告:业绩高增,产业延伸布局FPCA | 2025-04-29 |
远航精密(833914)
年报业绩贴近预告上限,25Q1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81.59%: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217.90万元,同比增长5.25%;实现归母净利润6,744.28万元,同比增长113.37%,贴近业绩预告上限。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617.70万元,同比增长25.77%;实现归母净利润1,636.05万元,同比增长36.71%;实现扣非净利润1,562.03万元,同比增长81.59%。
下游需求持续增长,产品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2024年公司的镍带、箔产品销量以及精密结构件的销售额均实现显著增长。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15.83%,比上年同期提升5.41pct;净利率为7.90%,比上年同期提升4.00pct;期间费用率为8.05%。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原材料电解镍价格波动幅度相较于2023年更为平稳。2024年沪镍价格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主要运行区间维持在12-14万元/吨。此外,公司不断拓宽产品应用场景,扩大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规模。目前,公司已经与松下、LG、珠海冠宇、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天鹏电源、孚能科技等厂商直接合作,终端客户覆盖联想、惠普、苹果、小米、华为、vivo等消费电子厂商,TTI、格力博、泉峰控股等电动工具厂商,以及奔驰、特斯拉、比亚迪、小牛等汽车、电动二轮车厂商。
核心竞争力突出,在建产能稳步推进:公司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领域,已掌握精密镍基导体材料熔铸、轧制、分切成型和精密结构件制模、冲压、焊接、模切等各生产环节的核心技术,其镍带、箔产品在性能、生产效率及成本控制等方面具备优势。此外,公司持续优化精密加工业务的产品结构,逐步由导电连接组件、一般结构组件向高端热敏保护组件领域延伸。截至2024年,公司共拥有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公司目前拥有镍带、箔产能4,288吨,精密结构件产能29,219万件,募投项目“年产 8.35 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项目”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建成投产;“年产 2,500 吨精密镍带材料项目”预计将于2026年底建成投产,新产能的投产将显著提高公司自动化生产水平,并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产业进一步延伸,布局FPCA:2024年公司通过控股孙公司黑悟空能源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至FPCA领域。区别于传统厂商来料加工模式,公司在材料、结构、布线方面具备自主开发设计能力,并基于一体化优势,在产品质量、快速响应等方面具备行业竞争力,已与下游头部企业开展业务合作。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0/1.01/1.2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71%/ 26.19 %/ 25.40%,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4/19/15倍。我们认为,公司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多年,上下游的连接使得公司成为国内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内产业链覆盖较为完整的企业之一。公司在镍带、箔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公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望得到持续优化,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2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余慧勇,易申申,薛路熹,武阿兰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24年盈利修复业绩高增,25年多业务高增可期 | 2025-04-25 |
远航精密(83391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8.5亿元,同增5%,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同增113%;其中2024Q4营收2.45亿元,同环比+37%/+12%,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环比+519%/+107%。2025Q1实现营收2.16亿元,同环比+26%/-12%,实现归母净利润0.16亿元,同环比+12%/-35%。
全年出货稳健增长,镍价下行毛利率有所回升。分业务看2024年公司镍带/精密结构件分别实现6.15/2.0亿元,同比-3%/+29%,毛利率分别为14.93%/19.99%,同比+5.8/+3.2pct,主要系镍价格较23年回落,24年镍带出货同比增长15%+,受价格影响营收略有回落,毛利率受益有所回升。
期间费用略有波动。公司2024年期间费用0.69亿元,同比+12%,费用率8.05%,同比+0.5pct,其中2024Q4期间费用0.2亿元,同环比-4%/+20%,费用率8.11%,同环比-3.4/+0.6pct。25Q1期间费用0.18亿元,同环比+16%/-10%,期间费率8.23%,同环比-0.7/+0.1pct。
镍带业务稳健增长,精密结构件及柔性印刷电路组件加速放量。展望2025年,镍带出货有望保持20%左右增长,随公司精密结构件新产能释放及新老客户加速开拓,精密结构件有望高增,柔性印刷电路组件25年开始放量,未来有望逐步翻番,逐步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精密结构件及柔性印刷电路组件将为公司重要增长引擎。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精密结构件及柔性印刷电路组件加速放量,我们上调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81/1.05/1.33亿元(2025-2026年前值为0.74/0.86亿元),同增20%/30%/26%,对应PE为26/20/1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需求不及预期。 |
3 | 中国银河 | 张智浩 | 维持 | 买入 | 远航精密点评报告:发布股权激励草案,业绩考核彰显公司信心 | 2025-03-30 |
远航精密(833914)
公司公告2025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该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激励对象包括公司董事(不包括独立董事)、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公司核心员工,合计68人,约占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598人的11.37%;授予的股票期权数量合计450.00万份,约占本激励计划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10,000万股的4.50%,授予价格为9.89元/份。预计本次授予的权益费用总额为3,152.50万元,2025-2028年分别摊销1,333.16万元/1,183.21万元/526.77万元/109.37万元。
公司层面业绩指标要求:该计划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考核年度为2025-2027年三个会计年度,每个会计年度考核一次,以达到业绩考核目标作为激励对象的行权条件。
(1)2025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8.00%(7,983.41万元),或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18.00%(6,461.53万元),行权比例为1/3;
(2)202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00%(9,979.26万元),或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00%(8,076.91万元),行权比例为1/3;
(3)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00%(12,474.08万元),或扣非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25.00%(10,096.14万元),行权比例为1/3;
镍带、箔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精密结构件TCO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公司及子公司金泰科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链一体化方面形成“材料+产品”的独特优势。TCO是公司精密结构件的重要品类之一,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温度保护系统,公司目前已通过珠海冠宇、宁德新能源等锂电厂商覆盖联想、戴尔等终端客户,该产品2022年和2023年销售额的增长率均超过20%,营收占比不断提升。公司的精密导体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未来随着新型智能产品如飞行汽车、AIPC(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的推出和应用,公司主要产品镍带、箔以及精密结构件的应用场景有望更加多元化。
投资建议:参考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草案,我们上调公司2025-2026年的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0.80/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44%/18.44 %/ 25.12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8/24/19倍。我们认为,公司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多年,上下游的连接使得公司成为国内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内产业链覆盖较为完整的企业之一。公司在镍带、箔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中TCO项目的投产,公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望得到持续优化,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4 | 中国银河 | 张智浩 | 维持 | 买入 | 远航精密点评报告:归母净利润高增,镍带、箔应用场景多元化 | 2025-01-17 |
远航精密(833914)
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108.81%~115.14%: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6,600~6,800万元,同比增长108.81%~115.14%。其中在2024年四季度,公司预计单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8~2,588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环比增长95.52%~111.90%。
主要产品销售额显著增长,毛利率有所回升:2024年受益于下游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公司镍带、箔产品销量以及精密结构件的销售额均实现显著增长。与此同时,主要原材料电解镍价格2024年波动幅度相较于2023年更为平稳,由于公司的镍带、箔产品采用“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的定价模式,2024年公司产品的毛利率较2023年有所回升。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明显,镍带、箔应用场景更加多元化:公司及子公司金泰科均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产业链一体化方面形成“材料+产品”的独特优势,其中远航精密主要负责生产镍带、箔产品,子公司金泰科主要负责对镍带、箔等金属材料进一步加工。2024年,公司加大业务拓展力度,扩大与战略客户的合作规模,并不断拓宽产品应用场景。精密导体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领域,未来随着新型智能产品如飞行汽车、AIPC(人工智能个人计算机)、智能机器人的推出和应用,公司主要产品镍带、箔以及精密结构件的应用场景有望更加多元化。
精密结构件代表产品“热敏保护组件(TCO)”营收占比不断提升:TCO是公司精密结构件的重要品类之一,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温度保护系统,起到在电路温度过高时切断电路的热保护作用。公司于2020年起布局该品类,目前已通过珠海冠宇、宁德新能源等锂电厂商覆盖联想、戴尔等终端客户。近年来公司的TCO产品销售额呈逐年提升趋势,2020年销售额为近200万元,2021年快速放量至5,000万元,2022年和2023年销售额的增长率均超过20%,营收占比不断提升。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7/0.77/0.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2.44%/15.08%/ 14.36%,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2/19/17倍。我们认为,公司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多年,上下游的连接使得公司成为国内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内产业链覆盖较为完整的企业之一。公司在镍带、箔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中TCO项目的投产,公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望得到持续优化,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5 | 东吴证券 | 朱洁羽,易申申,余慧勇,薛路熹,武阿兰 | 首次 | 增持 | 精密镍导体“小巨人”,结构优化助力新成长 | 2025-01-08 |
远航精密(833914)
投资要点
专精特新“小巨人”,镍基导体材料领域领先企业:公司成立于2006年,2022年在北交所挂牌上市,是国内较早从事精密镍基导体材料制造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镍带、箔及精密结构件,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亿元,同降10.59%;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同降40.87%,2024年业绩恢复增长,2024Q1-3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增11.90%.
下游多行业兴起助推需求提升,行业空间进一步打开:原材料精密导体材料的需求主要受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及储能电池影响。1)动力电池需求持续增长。动力电池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旧持续稳健增长,我们预计24年出货超1000GWh,同增24%,25年出货超1300gwh,同增25%。2)风光新能源大力发展,储能快速起量。随风光起量,配套储能需求增长最为快速,我们预计2024年储能出货约330GWh,同增50%+,2025年预计出货约500GWh,同增51%。3)消费电池需求由电子数码、人工智能领域支撑。消费领域电池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领域。需求保持一定稳健增长,同时随新兴应用领域如AIPC、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应用,消费电池的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
推动垂直一体化,募投产能助力公司成长。1)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注重技术优势,截至2023年底,公司主要技术研发成果已批量投产,同时公司技术性能居于行业领先。2)构建垂直一体化优势,持续合作优质客户:公司具备镍带、箔及其下游精密结构件一体化生产能力,链接产业链上下游,成为国内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内产业链覆盖较为完整的企业之一,公司与松下、LG、珠海冠宇、孚能科技、天津力神、亿纬锂能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有望受益下游需求提升。3)募资扩产助力公司成长:公司上市募资助力产能扩张,分别扩张2500吨精密镍带材料及8.35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产能,25年产能释放后有望助力公司进一步成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0.64/0.74/0.86亿元,同比+102%/16%/16%,对应PE为22/19/16倍,考虑下游需求提升,公司稳步拓展业务,精密结构件持续发力,未来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首次覆盖,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行业竞争加剧、需求及客户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6 | 中国银河 | 张智浩 | 维持 | 买入 | 远航精密点评报告:镍价回归平稳,TCO销售额逐年提升 | 2024-11-07 |
远航精密(833914)
摘要: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增长33.89%: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715.10万元,同比下降3.72%;实现归母净利润4,212.50万元,同比增长11.90%;实现扣非净利润3,679.19万元,同比增长33.89%。其中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21,946.02万元,同比增长6.41%;实现归母净利润1,221.11万元,同比下降0.37%;实现扣非净利润1,099.94万元,同比增长38.20%。
镍价回归平稳,盈利水平总体稳定:公司产品为镍带、箔和精密结构件,主要应用于锂电池等二次电池及金属纪念币中,终端应用涵盖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工具、家用电器(无绳)、航空航天、造币、新能源动力汽车、储能等多个领域。2023年镍价走低对于公司的收入和利润影响较大,2024年前三季度镍价相对平稳。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14.98%,净利率为6.94%,期间费用率为8.03%,今年以来公司的盈利水平总体稳定。
热敏保护组件(TCO)销售额逐年提升:TCO是公司精密结构件的重要品类之一,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电池模组温度保护系统,起到在电路温度过高时切断电路的热保护作用。公司于2020年起布局该品类,目前已通过珠海冠宇、宁德新能源等锂电厂商覆盖联想、戴尔等终端客户。近年来公司的TCO产品销售额呈逐年提升趋势,2020年销售额为近200万元,2021年快速放量至5,000万元,2022年和2023年销售额的增长率均超过20%,预计2024年全年销售额有望在2021年基础上翻倍增长。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产业链一体化竞争优势明显:截至2024年三季度,公司的在建项目金额为4,483.86万元,环比增加3,346.19万元。当前公司年产8.35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项目正在按计划如期进行,预计将于2025年年中建成投产;在产业链布局方面,公司形成“材料+产品”的产业链一体化的独特优势,分别由母公司远航精密生产镍带、箔产品,子公司金泰科对镍带、箔等金属材料进一步加工。随着电池安全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公司的精密结构件业务有望通过丰富产品矩阵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增强行业竞争力。
投资建议:2024年前三季度镍价回归平稳,相较于2023年镍价走低对于公司业绩的压制,今年以来镍价对公司毛利率有一定提升作用,我们上调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55/0.66/0.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33%/18.99%/19.25%,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8/32/27倍。我们认为,公司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多年,上下游的连接使得公司成为国内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内产业链覆盖较为完整的企业之一。公司在镍带、箔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中TCO项目的投产,公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望得到持续优化,维持“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
7 | 中国银河 | 范想想 | 首次 | 买入 | 远航精密首次覆盖报告: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 2024-08-07 |
远航精密(833914)
公司业务结构:远航精密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主要从事电池精密镍基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镍带、箔及精密结构件。其中镍带、箔主要作为电池电芯的极耳材料、引流材料等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等领域,精密结构件主要具有导电连接、热敏保护等功能,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动力和储能等领域。
财务分析:受原材料镍价走低影响,公司业绩短期承压。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0亿元,归母净利润0.32亿元,主要系镍价的走低对公司库存在产品价值产生较大影响。2023年镍价显著下跌,从年初的24万元跌至年末的13万元左右,跌幅达45%。2024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88.40万元,归母净利润1,196.74万元,毛利率为14.70%,净利率为6.96%,期间费用率为4.96%,公司盈利能力阶段性承压,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公司2023年研发费用为2,952.28万元,研发费用率为3.65%,过去三年研发费用率总体稳定。
行业及公司项目分析:精密镍基导体材料制作的精密结构件,凭借其突出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在电池用连接片、汇流排、极耳等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内企业在精密导体材料制造的技术方面的创新成果显著,随着终端产品对电池技术以及配套的电池精密导体材料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日益精细化、轻量化、低成本、规模化是精密导体材料发展的必然超势。公司的募投项目“年产2,500吨精密镍带材料项目”、“年产8.35亿片精密合金冲压件项日”将通过新增先进的压料配料机、胚锭加热炉、TCO全自动焊接贴胶机等设备,全面提升精密导体材料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知名品牌的差距。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16/9.02/10.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8%/10.54%/11.5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2/0.36/0.4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62%/12.68%/11.30%,对应市盈率分别为24/21/19倍。我们认为,公司深耕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多年,上下游的连接使得公司成为国内精密镍基导体材料行业内产业链覆盖较为完整的企业之一。公司在镍带、箔领域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随着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中TCO项目的投产,公司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优势有望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产品结构有望得到持续优化。我们首次给予“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募投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