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莞证券 | 谢少威 | 维持 | 增持 | 2025半年报点评:双轨发展战略迎成长,AI赋能机器视觉效果明显 | 2025-09-01 |
奥普特(688686)
投资要点:
事件:奥普特发布2025半年报。
点评:
2025Q2盈利能力同环比双增。2025H1,公司实现营收为6.83亿元,同比增长30.68%;归母净利润为1.46亿元,同比增长28.80%。毛利率为65.47%,同比下降0.54pct;净利率为21.75%,同比提升0.05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为-0.63pct、+0.24pct、-2.21pct、+0.52pct。2024Q2,公司实现营收为4.15亿元,同比增长40.34%,环比增长54.94%;归母净利润为0.88亿元,同比增长57.24%,环比增长52.34%。毛利率为67.26%,同比提升1.88pct环比提升4.56pct;净利率为21.84%,同比提升2.88pct,环比提升0.23pct。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变动为-0.47pct、+0.12pct、-1.97pct、+0.61pct,分别环比变动为+2.69pct、-0.34pct、-0.34pct、+0.91pct。
AI业务营收高增,产品矩阵协同助核心竞争力增强。按下游行业来看,2025H1公司3C行业营收为4.39亿元,同比增长23.82%,受益于工业AI技术在消费电子制造中的规模化落地,下游客户对视觉检测的需求提升明显。锂电行业营收为1.67亿元,同比增长49.35%。锂电行业需求呈现稳定复苏态势,叠加业务结构多元化发展,助推公司业绩回升。半导体和汽车行业营收分别为0.31亿元、0.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51%、65.67%,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分产品来看,2025H1公司机器视觉业务营收为6.45亿元,同比增长23.55%;其中,工业AI产品营收为0.87亿元,同比增长363.00%。目前,公司已构建视觉+传感+运动+AI协同发展的产品矩阵,形成从视觉感知、运动执行到智能决策的全链路技术闭环。完整的产品矩阵使各板块业务相互协同,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自动化零部件综合解决方案,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与客户黏性。
双轨发展战略迎成长,四大业务助升级。公司确立工业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的双轨道发展战略,通过布局与资源整合,于2025H1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公司已布局dToF相机、iToF相机、双目结构光和激光雷达四大产品方向,全面覆盖机器人“视觉感知”所需的关键视觉部件。随着“视觉+AI+机器人”协同效应的逐步释放,公司业务有望向更高价值领域升级。
投资建议: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EPS分别为1.55元2.01元、2.42元,对应PE分别为93倍、71倍、59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若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公司产品需求减弱;(2)若核心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将导致公司产品需求下滑;(3)若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业绩将面临较大压力。 |
2 | 开源证券 | 周佳,孟鹏飞,赵晨旭 | 维持 | 买入 | 中小盘信息更新:Q2业绩高增长,工业AI&具身智能助力长期成长 | 2025-08-29 |
奥普特(688686)
多下游景气度向好,2025Q2业绩高速增长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实现营收6.8亿元,同比+30.7%;归母净利润1.5亿元,同比+28.8%。单Q2实现营收4.2亿元,同比+40.3%;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57.2%。分下游看:3C收入4.4亿元,同比+23.8%,主要受益于工业AI在3C的规模化落地;锂电收入1.7亿元,同比+49.4%,主要受锂电需求复苏、公司深化头部电池客户合作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项目带动;半导体/汽车收入分别为0.31/0.14亿元,分别同比+25.5%/65.7%,主要系国产替代需求随下游客户产能扩张及工艺升级加速释放。我们维持2025-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2.14/2.77/3.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5/2.26/2.93元/股,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85.4/66.1/51.1倍,维持“买入”评级。
AI赋能机器视觉成效显著,2025H1工业AI业务明显放量
工业AI技术使机器视觉的应用从传统的缺陷检测拓展至识别分类、精确测量、引导定位等更广泛领域,尤其能胜任传统算法难以处理的复杂、随机性强的检测任务。在实际案例中,公司研发的AI视觉软件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头部行业客户过去主要依赖人工的领域,为3C、锂电、半导体等众多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助力。以3C行业为例,公司研发高精度、高可信的AI解决方案,覆盖手机制造中屏幕、组装、电子回收等广泛工艺流程,在侧壁小孔、通孔的刀纹、未见光、划伤以及音圈马达表面压伤等缺陷检测中,精准率超行业标准。目前公司AI赋能机器视觉已取得显著成效,2024年,实施规模以上工业AI项目数百个,检测产品数十亿件;2025H1,工业AI产品相关营收0.87亿元,同比+363%。
公司成立机器人事业部,双轨发展战略开启新成长
公司已确立工业自动化和智能机器人双轨道发展战略,并于2025年上半年成立机器人事业部。目前,公司已布局dToF相机、iToF相机、双目结构光和激光雷达四大产品方向,全面覆盖机器人“视觉感知”所需的关键视觉部件。随着"视觉+AI+机器人"协同效应的逐步释放,公司业务有望向更高价值领域升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下游市场需求波动、行业竞争加剧。 |
3 | 国元证券 | 龚斯闻,楼珈利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营收净利双增长,AI赋能多元化业务协同 | 2025-08-29 |
奥普特(688686)
整体业务营收稳健增长,盈利效率稳步提升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6.83亿元,同比+30.68%;归母净利1.46亿元,同比+28.80%;扣非归母净利1.32亿元,同比+36.26%。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为19.61%/3.39%/18.93%,同比-0.63pct/+0.25pct/-2.12pct,整体略降。
增长动能覆盖核心下游领域,工业AI赋能机器视觉释放强劲活力2025H1,公司业务在各主要下游领域均实现增长,分行业看:3C行业收入4.39亿元,同比+23.82%;锂电行业收入1.67亿元,同比+49.35%,主要系锂电行业复苏,同时积极扩展海外市场,增速较快;半导体、汽车行业收入分别为0.31/0.14亿元,同比+25.51%/65.67%,保持着稳健增长态势,主要系下游客户产能扩张及工艺升级。此外,公司机器视觉主营业务收入6.45亿元,同比+23.55%;工业AI产品相关收入达0.87亿元,同比+363.00%,工业AI技术在公司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得到广泛应用,为机器视觉业务注入了强劲增长动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持续加码研发投入,多业务板块深度融合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29亿元,同比增长17.52%,占营业收入比例达18.93%,研发投入的持续加码助推公司在核心技术、产品创新上取得进展。公司旨在打造多产品、多业务模式的平台型发展架构,着力构建“视觉+传感+运动+AI”产品矩阵,促进技术与产品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赋能,保持产品的高速迭代,牢牢把握市场需求方向,加大海外开拓的同时,抓住国内国产化替代机遇,深度参与重点行业智能制造升级项目,运用多年行业深耕积累的应用经验和技术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的领先地位,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和客户黏性。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99/13.21/15.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2.45/2.97亿元,对应EPS为1.60/2.01/2.43元/股,对应PE估值分别为93/75/62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不及预期;产品价格下行及毛利率下降;核心技术被赶超或替代的风险;产业政策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
4 | 国信证券 | 吴双,杜松阳 | 首次 | 增持 | 机器视觉领域领先企业,拓展人工智能视觉算法软件 | 2025-05-30 |
奥普特(688686)
核心观点
2025年一季度业绩增长18.09%,业务拓展导致费用率增加。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9.11亿元,同比下滑3.4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下滑29.66%,主要系技术研发、产品品类拓展、海外市场投入增加所致。单季度看,2024年四季度营收1.78亿元,同比下滑21.24%;归母净利润0.0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6.77%。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68亿元,同比增长18.0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增长0.97%,半导体、汽车行业需求回暖带动营收增长。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公司毛利率/净利率为63.57%/14.95%,同比下降0.66/5.57pct,主因研发增加和海外团队扩张导致费用率增长;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净利率回升至62.70%/21.61%。费用方面,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4.64%/3.89%/23.81%/-0.76%,同比分别变动+3.54/-0.03/+2.38/+0.46pct。
国内机器视觉领先企业,持续加强自动化核心零部件竞争力。公司是国内机器视觉领先企业,主要从事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已拥有完整的机器视觉核心软硬件产品。2009年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荣获“机器视觉光源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公司发展重心分为三部分:1)传统主业领域,拓展自动化核心零部件布局;2)立足工业AI技术优势,推动应用场景和方案落地;3)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行业需求。主业方面,公司的核心技术包括工业AI算法、传统视觉算法、3D视觉算法、光源控制和光学成像等,产品线拓展完善,并持续在光源及其控制技术、镜头技术、智能相机技术、视觉处理分析软件技术方面进行强化,同时拓展智能感知和融合技术、智能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等传感器技术,以及高端超精密运动部件驱动及驱控一体技术等,加强公司在自动化核心零部件领域的产品竞争力。
大力发展AI技术,推出人工智能视觉软件并深化底层算法。工业AI是推动机器视觉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技术,是公司研发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公司推出的两款基于人工智能工业视觉软件—DeepVision3与Web版AI平台,突破了底层算法、中间层软件和上层的深度应用。基于海量工业数据与深厚行业经验,通过自监督对比学习训练专用预训练模型,并结合模型剪枝与知识蒸馏技术,打造出高精度轻量化AI模型,逐步构建了一个高效的视觉生态平台,降低AI项目实施门槛,降低项目实施成本、提高项目开发效率。AI产品与解决方案覆盖锂电、3C电子、半导体等领域,2024年实施规模以上项目数百项,检测产品数十亿件。
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领域应用,计划加大关键部件研发投入。公司充分发挥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热点领域对机器视觉的需求。基于自身成熟的3D视觉、AI算法技术、核心传统视觉模组产品能力,着手研发面向人形机器人等新型终端的视觉模组和解决方案。截至目前,公司在消费级机器人领域规划了小型化的散斑结构光系列和TOF相机系统,更适用于人形机器人和导航避障类的3D视觉应用。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在精密运动和机器人关键部件的研发投入,例如气浮平台、ZR精密旋转(DD)轴,以及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等,形成“视觉+传感+运动控制”的综合能力。
投资建议:公司立足机器视觉技术,是机器视觉光源制造业单项冠军;同时积极布局人工智能视觉算法,未来有望显著受益于具身智能产业发展。我们预计2025年-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1/2.42/3.00亿元,对应PE57/43/35倍,一年期合理估值为103.91-118.75元(对应2025年PE70-80x),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锂电需求不及预期、AI业务拓展节奏不及预期、人形机器人产品拓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
5 | 国元证券 | 龚斯闻,楼珈利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研发高度重视 | 2025-05-22 |
奥普特(688686)
业绩短期承压,高度重视研发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9.11亿元,同比-3.44%;归母净利1.36亿元,同比-29.66%;扣非净利润1.16亿元,同比-28.62%;毛利率63.57%,同比-0.66pct;净利率14.95%,同比-5.57pct;研发投入2.17亿元,同比增长7.28%,研发投入占比达23.81%。2025Q1,公司实现营收2.68亿元,同比+18.09%;归母净利0.58亿元,同比+0.97%,主要系产品结构优化及AI算法升级推动3C电子领域需求回暖。
技术突破驱动应用深化,半导体及汽车领域增速显著
1)锂电领域:公司高精度成像技术及AI检测方案在锂电池卷绕、焊接等核心工艺中实现突破,模型与数据共享使项目实施效率提高50%。奥普特XG系列相机在电芯表面检测中识别翻折、划痕与褶皱,检测率达99.8%,客户覆盖头部锂电厂商。2)3C电子领域:2024年公司营收达到58,478万元,同比增长0.74%。奥普特的10GigE相机配备自适应光学系统,支持毫秒级调焦,适配3C产品表面缺陷检测,成像一致性提升约10%。3)半导体和汽车领域:公司在半导体行业收入达到5,081万元,同比增长44.08%;在汽车行业收入达到3,210万元,同比增长89.95%。公司将3D视觉与深度学习融合,在晶圆缺陷检测中实现亚微米级精度,提升检测效率。公司利用AOI设备高感光度传感器与多光源系统,检测芯片上的划痕、双胞等缺陷,检测精度达0.2μm,满足7nm工艺需求。
投资建议与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0.99/13.21/15.74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6/2.45/2.97亿元,对应EPS为1.60/2.01/2.43元/股,对应PE估值分别为54/43/36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下游锂电、3C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进程放缓;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导致毛利率下滑。 |
6 | 开源证券 | 周佳,孟鹏飞,赵晨旭 | 维持 | 买入 | 中小盘信息更新:短期业绩承压,高研发投入促进长期成长 | 2025-05-08 |
奥普特(688686)
受下游需求波动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有所承压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收9.11亿元,同比-3.44%;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29.66%。2025Q1实现营收2.68亿元,同比+18.0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同比+0.97%。2024年,受锂电行业资本投入周期性调整及3C行业复苏缓慢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出现下滑。考虑到下游需求修复节奏,我们下调2025-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4(-1.58)/2.77(-1.89)/3.5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75(-1.29)/2.27(-1.54)/2.93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52.5/40.4/31.2倍,看好公司在新兴领域和AI质检带来的增长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下游需求分化致收入波动,软硬件产品体系不断强化升级
一方面,锂电、3C等行业下游需求不足导致该领域公司业绩下滑,但公司在半导体、汽车等新兴领域呈现强劲的增长态势,营收分别实现44.08%和89.95%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为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投入强度拓宽产品线并深化技术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提升至23.81%,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技术方面,公司推出DeepVision3与Web版AI平台,覆盖锂电、3C电子、半导体等领域,2024年实施规模以上项目数百项,检测产品数十亿件。产品方面,工业相机推出短波红外机型、超小体型的CXP相机以及万兆网线阵相机,重新定义高速高精检测标准;3D产品线迭代LPF2系列线激光相机,满足微米级检测需求。此外,公司发布了双/单投影条纹结构光3D相机,保障复杂表面成像质量。
机器视觉行业前景广阔,AI及新品类布局助力公司新成长
展望未来,机器视觉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环节,在国产替代加速和AI技术赋能的趋势下,其在各行业的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公司作为国内机器视觉核心零部件龙头,有望凭借在AI质检、传感器、运动控制等新领域的布局,以及持续的海外市场拓展,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风险提示:在研项目失败风险、产品毛利率下降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