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兴证券 | 石伟晶 | 首次 | 增持 | 深耕工业通信铸就品牌企业,迎来电网投资加大发展风口 | 2025-03-03 |
三旺通信(688618)
三旺通信的发展历程彰显了其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强劲实力,是国内工业互联网通信品牌企业。三旺通信自2001年成立以来,历经“初创—深耕—创新引领”三大阶段。初期,公司切入工业互联网通信市场,并凭借自主研发实力,成功推出国内首款工业级转换器,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期,三旺通信深耕行业,推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及交换机,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矿山、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参与国家级项目建设,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并荣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近年来,公司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扩充工业无线产品线,加强国际合作,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加强科研院所合作,牵头制定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展现技术创新能力。目前公司在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等四大领域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四大领域细分市场龙头地位稳固。
国内工业通信市场处于早期阶段,目前仅占全球20%市场份额。从全球市场看,根据IHS Markit报告,2018年全球工业互联网通信设备行业收入为26.50亿美元,2019年为30.82亿美元。其中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占据主要市场,其次是网关和路由器。国内市场方面,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通信市场市场规模42.1亿元。根据国内外市场规模,可以测算,2020年国内工业通信市场占比全球约20%。
电网投资正步入加速期,三旺通信积极布局电力通信。2025年,国网和南网在电网总投资将超过8250亿元,相较于2024年增加2200亿元。电网投资大幅增长主要应对新能源并网快速增长。三旺通信新型电力系统通信解决方案覆盖从电源侧到负荷侧、从电网到储能,实现电力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智能管理,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国家级重点项目中,包括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白鹤滩水电站辅控视频监控系统项目等。我们认为,2025年电力行业将成为公司创收新增长点。
公司盈利预测及评级: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有望受益于电网投资规模扩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57、4.46、5.5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4、0.64、0.97亿元,对应PE分别为56X、30X、19X。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
2 | 华安证券 | 陈晶 | 首次 | 买入 | 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 2024-09-30 |
三旺通信(688618)
主要观点:
公司概况: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三旺通信是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导者。公司成立于2001年,深耕工业通信市场20年。公司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通信产品体系,拳头产品包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设备联网产品、工业无线产品等。
应用场景涵盖智慧城市、综合管廊、智能制造、轨道交通、智能电力、煤炭石化等行业领域,下游大客户囊括了中国中车、中国煤科、国家电网等央国企和上市公司。公司营收快速增长,盈利能力较好,近五年收入复合增速26.34%,综合毛利率长期维持在60%左右。
行业概况:TSN、5G、AI和边缘计算为行业带来增量空间
市场规模方面,宏观视角,我国工业通信市场规模接近2000亿;行业视角,工业通信下游风电、光伏、新型储能、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领域景气度较高;产品视角,工业以太网交换机200-300亿市场规模,需求主要来自能源和交通领域。
竞争格局方面,在工业通信设备行业,尤其工业以太网交换机领域,美国、欧洲和台系的厂商长期处于领跑地位,以赫斯曼、摩莎、罗杰康、思科、研华科技等为代表的老牌厂商技术积累深厚、品牌历史悠久,在全球工业通信设备市场占比较大份额。国内厂商主要有三旺通信、东土科技、映翰通、迈威通信等参与同台竞争。随着国产设备稳定性不断得到市场认可,当前市场竞争的焦点已经慢慢转向产品的质量、性价比和售后响应速度等环节,国产通信设备厂商有望在全球市场快速突围。
推荐逻辑:
1)下游风光储、智慧矿山、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车路云一体化)等行业或领域景气度高;
2)经过二十多年的深耕,公司产品可靠性获得认可,质量、性价比和售后均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面临国产替代和出海机遇;
3)质地好、估值低、严重超跌,按照我们的盈利预测,当前股价对应2025年10倍左右PE。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2.09、3.15亿元,对应EPS为1.30、1.89、2.85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5.59X/10.73X/7.12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1)部分下游需求不足,尤其车路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2)HaaS项目持续较弱,单个项目体量大导致短期收入波动;3)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下滑风险。 |
3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张天,赵天宇 | 调低 | 增持 | 上半年业绩受部分项目实施节奏影响,持续看好智慧能源和车路云 | 2024-09-09 |
三旺通信(688618)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半年度报告。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638万元,同比-21.4%,主要系解决方案类业务订单量较去年同比减少;归母净利润2,533万元,同比-36.6%;扣非归母净利润1,589万元,同比-53.4%。
事件点评:
下游部分项目实施节奏不及预期以及营销研发投入加大导致上半年业绩下滑。分应用场景来看,上半年公司智慧能源、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以及其他行业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8,219万元、3,048万元、1,466元、944万元、1,961万元,同比分别+24.1%、-21.8%、-74.6%、-35.1%、-8.7%。工业互联网下滑幅度较大主要由于制造业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类订单实施放缓,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收入下滑主要受到轨交新车型尚未上市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综合管廊等收入下滑,智能网联项目尚未起量导致。与此同时,公司持续加快研发和销售团队建设布局,上半年销售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加25.3%、21.7%。
智慧能源持续向好,构筑稳定的业务基本盘。智慧能源主要包括传统电力、光伏、风电、新型储能、智慧矿山等场景。公司在智能能源市场连续多年增长主要由于国内电网数字化建设加大、光储充投资逐年增长以及智慧煤矿行业的高景气,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力和完整的客户结构构筑坚实的业绩基本盘。其中,公司在智慧矿山已初步完成由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变,连续多年市占率排名领先,典型项目如神东大柳塔煤矿、平煤神马集团平禹煤电、朱集东矿、神木张家茆矿业等。电力方面,公司在传统电力行业的数字化市场增速创新高;光伏行业,公司的数字化市场已经出具规模,从终端应用向中游延展;风电方面,近年来公司市场业绩稳定,形成了较高的认可度;海外方面,电网数字化和新能源项目投资为重点聚焦行业,公司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已取得初步成果。
智慧城市方面,有望受益于车路云项目落地实现长期增长。城市智能网联是公司明后年有望重点突破的领域,2024年初《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发布,并于2024年7月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车”方面,公司在低速无人驾驶、
无人公交车等领域已批量供货,并在车载确定性网络、车载多域控制器、车载网关等方卖弄布局,有望乘上智能网联东风;“路”方面,以柳州车联网先导区项目为例,公司通过工业级以太网交换机获取前端相机、RSU、雷达等设备数据,针对C-V2X基础设施及全息感知设备(路侧终端)向交通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信息与服务,实现对自动驾驶车辆、V2X网联车安全高效行驶的全面管理。
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板块积极转型成为解决方案提供商。轨交方面,公司已拥有全系列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且在PIS、AFC等多个细分领域市占率领先,有望通过TSN、5G、人工智能、工业数字化平台等新技术持续取得业务突破;高速公路领域,公司投入研发资源对高速公路产品进行集成化设计,转型为联合生态系统级解决方案提供商;智能制造方面,公司联合智能制造生态伙伴推出制造数字化转型系统解决方案,为业主及集成商提供交钥匙工程,已为多家规上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服务。公司以HaaS工业数字化平台作为抓手,为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网络管理、设备监控、可视化运维、信息安全功能,有望凭借技术优势在单个项目实现更高的价值量。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整体来看,我们认为短期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下游的承压以及研发营销费用的投入增加将给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但我们认为公司在智慧能源领域的市场地位稳固,智慧轨交、车路云项目下半年到明年起量预期较高,公司的市场开拓和研发投入将取得更积极的成果,估值有望受到制造业、新能源、车路云等稳增长政策的催化。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1.2/1.7亿元,同比分别-29.8%/+59.4%/+42.2%;下调至“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工业物联网HaaS项目落地节奏不及预期导致营收大幅下滑;车路云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导致通信产品增长不及预期;轨交新型号项目交付不及预期导致智慧交通收入下滑;中低端产品线市场竞争激烈导致综合毛利率下滑。 |
4 | 民生证券 | 马天诣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半年报点评:积极布局海外,收入逐季向好静待全年业绩落地 | 2024-08-29 |
三旺通信(688618)
三旺通信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公司1H24实现收入1.56亿元,归母净利润2533万元,扣非净利润1589万元。单季度看,2Q24实现收入8089万元,环比增长7.1%;归母净利润987万元,扣非净利润400万元。
持续推进战略落地,海外市场拓展初显成效。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公司不断优化战略规划,持续推进营销策略、品牌联动,聚焦工业通信市场机会,加大布局成长市场和海外市场。1H24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039万元,在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取得初步成果。公司积极发挥市场、研发、采购、服务多方面优势,加快工业数字化、TSN端到端、HaaS等解决方案落地。上海工业互联网产业基地正式投入使用,为打造工业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坚实基础。
成功实现战略转型,打造品牌影响力。公司成功实现从单一通信产品提供商向端到端全栈式产品解决方案型企业的战略转型,技术创新、市场定位进步显著,为未来持续发展夯实基础。公司积极应对技术快速迭代、市场需求变化,采取灵活的市场策略,持续优化产品线;与客户紧密合作,深入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加强市场趋势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同步。综合性优化创新提升了产品竞争力并降低成本,更好地树立品牌形象。1H24受邀参加近20个展会论坛,行业内对公司HaaS平台及TSN技术的产品认可度显著提升。
深耕智慧能源,电力数字化增长显著。1H24公司持续在智慧矿山、电力及新能源、储能等行业发力。国家能源局组织《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加强电力系统智慧化运行体系建设;公司保障电力数据的高效、准确传输,为电力系统智能化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传统电力行业数字化市场增速超往年。智慧矿山已初步完成由矿业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变,公司实现全面数智化产品覆盖,市占率多年领先。1H24智慧能源板块收入8219万元,同比增长24.1%。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收入2780万元,同比增长25.7%。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工业互联网技术全面均衡发展。公司基于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3.0,打造全栈式工业互联网等多种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获得发明专利41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外观设计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45项。1H24研发费用3345万元,研发费用率约21.39%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2/1.87/2.28亿元,对应PE倍数为14/11/9x。公司是稀缺的端到端一站式工业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不断加大开拓新兴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力度。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工业通信发展不及预期。 |
5 | 上海证券 | 刘京昭 | 首次 | 增持 | 深度报告:工业互联网行业开启上行新周期,公司多方位发力构筑高质量增长 | 2024-06-02 |
三旺通信(688618)
投资摘要
产品服务行业领先,高质量发展目标明确。三旺通信是国内较早进入工业互联网通信领域的解决方案服务商,深耕工业级市场二十余年,产品包括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嵌入式工业以太网模块、设备联网产品、工业无线产品等,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矿山、轨道交通、电力及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三旺通信业务遍布30多个海内外国家和地区,营收增长率连续两年超30%;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重点针对时间敏感网络、组态化边缘AI、HaaS、超大功率POE等技术和产品的开发,研发费用率多年高于15%;高度注重投资者回报,2020-2023年分红率分别为31.37%、30.10%、21.12%、35.40%。
行业端催化不断,工业互联网进入上行周期。存量端,随着工业互联网政策多方位驱动,国产工业通信设备产品性能迭代提升,供应链体系红利为中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带来巨大优势,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增量端,AI+工业互联网模式已成为产业智能化新范式,降本增效明显,产品渗透率逐步提升;工业互联网数据交互成为企业数据资产变现的关键,智能化产品有望进入爆发期。据IDC、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2020年我国工业通信市场规模42.1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119.6亿元,复合增速为23.3%。
多方位发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公司以工业交换作为主航道,发力工业网关产品,聚焦无线通信领域产品,不断进行深度拓展。技术方面,2022年8月,三旺通信首次发布TSN确定性网络端到端解决方案,实现周期性/非周期性数据在“同一”网络进行传输。平台侧,2022年公司推出了HaaS工业互联网异构系统互联互通平台,以HaaS平台为支点,打造了全栈式工业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有效满足企业低成本数字化需求;2023年公司进一步完善了AI业务中台能力,AI中台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和管理AI计算设备各项参数,同时拓展和优化边缘AI应用组态开发工具功能。市场端,公司重视欧美市场开拓,建立海外直营渠道,以更优的综合性价比产品,更快的客户需求响应速度,挖掘国际市场潜力。我们认为三旺通信不断提高平台化服务能力,潜心打磨以数据智能为驱动的细分行业解决方案,将提升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加快获取市场份额。
投资建议
公司是工业通信领域领军企业,未来将积极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为产业的深化应用提供全新动能。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为5.84/7.56/9.6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42/1.83/2.34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66/16.82/13.1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芯片等重要原材料供给波动的风险,国际贸易环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