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兴证券 | 洪一,侯河清,吴征洋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半年报业绩点评:组件业务承压,储能板块稳中向好 | 2025-09-01 |
天合光能(688599)
财务要点: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10.6亿,同比下滑27.7%,实现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比下滑654.5%。
组件价格持续下跌,半年报业绩承压。分版块出货方面,2025年H1,公司实现组件出货量超32GW,较去年同期34GW变化不大,分布式系统销售量约1.5GW,下滑53%,支架出货约3.5GW,同增9%,储能板块出货约1.7GWh,较去年同期持平。公司营收净利润均下滑,主要是由于行业周期影响,光伏行业面临供需失衡及市场竞争加剧等诸多挑战,组件价格持续下降的影响。随着反内卷的深入,未来光伏行业有望走出价格困境,静待行业盈利修复。
储能板块全年有望量利齐升。2025年H1,全球储能市场在能源转型加速驱动下较快增长态势,全球电池储能系统出货预计同增50%以上。天合储能作为连续第六次蝉联彭博新能源财经全球Tier1储能厂商,凭借全栈自研的"天合芯"技术平台、持续迭代领先的Elementa金刚大容量储能系统与强大的全球化交付能力,全年目标实现8GWh以上出货;且随着海外订单占比提升,叠加出货量增长带来的成本与费用摊薄规模经济效应,储能板块盈利能力稳中向好。
技术领跑,多板块协同提升抗风险能力。公司持续发力电池组件新技术,自主研发的210mm半片工业级电池尺寸钙钛矿/晶体硅两端叠层太阳电池先后创造了31.1%、32.2%的世界纪录效率;210mm半片叠层电池集成面积为1185cm的实验室叠层组件效率达到30.6%,成为全球首个实现叠层组件效率突破30%大关的光伏企业。在巩固全球光伏组件行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公司前瞻性地拓展了涵盖光伏支架、储能系统、光伏分布式系统、光伏集中式系统、光储融合系统等在内的多元化业务生态体系,不仅形成了多元化的利润增长点,显著提升了企业应对行业周期性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同时通过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构建从单一产品供应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全价值链服务体系。
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39.69、3.79和21.4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1.82、0.17和0.9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值分别为-9、94和17倍。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波动。 |
2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组件出货环增,储能实现盈利,未来增长可期 | 2025-08-30 |
天合光能(688599)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25H1营收310.6亿元,同-27.7%,归母净利润-29.2亿元,同-654.5%,毛利率5.5%,同-8.4pct,归母净利率-9.4%,同-10.6pct;其中25Q2营收167.2亿元,同环比-32.3%/+16.6%,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环比-15371%/21.1%,毛利率4.5%,同环比-8.7/-2.2pct,归母净利率-9.6%,同环比-9.6/-0.4pct。
业务分拆来看:1)组件25H1出货量超32GW,其中Q2约17GW,环比提升13%,测算单瓦亏损约8分,公司预计全年出货70-75GW,同比微增;2)分布式系统我们测算25H1销量约1.5GW,单瓦盈利约为0.2元,公司预计全年出货4GW+,同比持平;3)储能我们测算25H1出货1.7GWh,其中Q2出货1.4GWh,90%为海外订单(欧洲20%,中东非30-35%,北美30%、亚太12-15%,中国近10%),已实现微利,全年计划出货8GWh,同增86%;4)支架25H1出货3.5GW,其中Q2为2GW,跟踪支架约1.5GW,盈亏平衡;5)数字能源服务贡献利润3亿左右,主要为售电电费收入和分布式运维收入。
Q2费用及资本开支明显收缩。公司25H1期间费用38.4亿元,同-16.7%,费用率12.4%,同+1.6pct,其中Q2期间费用17.8亿元,同环比-28.5%/-13.9%,费用率10.6%,同环比+0.6/-3.8pct;25H1经营性净现金流18.4亿元,同+1276.9%,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26.8亿元,同环比-36.7%/-420.5%;25H1资本开支33.4亿元,同-59.3%,其中Q2资本开支11.2亿元,同环比-69.7%/-49.5%;25H1末存货265.3亿元,较年初+18.8%。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上半年光伏行业竞争依然激烈,公司盈利承压,我们下调25-26年盈利预测,预计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6.1亿元(原预期25/26年为21.6/36.5亿元),新增预期27年归母净利润24.6亿元,同比-7%/+117%/301%,考虑公司布局钙钛矿技术,储能、支架、数能服务等业务有望提供业绩支撑,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装机不及预期、行业自律不及预期、政策不及预期。 |
3 | 民生证券 | 邓永康,林誉韬,朱碧野,王一如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组件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储能业务稳步向上 | 2025-08-25 |
天合光能(688599)
事件:2025年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根据公告,公司25H1实现收入310.56亿元,同比-27.72%,实现归母净利润-29.1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9.56亿元。
分季度看,公司25Q2实现收入167.21亿元,同比-32.34%,环比+16.64%,实现归母净利润-15.98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82亿元。
盈利能力小幅下滑,费用管控能力优化。25Q2公司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45%/-9.46%,环比25Q1分别-2.16Pcts/-0.64Pcts。费用率方面,公司25Q2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79%/4.22%/2.64%/0.98%,环比分别-1.55Pcts/-0.83Pcts/-0.56Pcts/-0.83Pcts,各项费用率改善显著,费用管控能力持续优化。
出货量稳居行业前列,引领TOPCon产业升级。25H1公司组件出货量超过32GW,根据infolink统计,上半年天合组件出货量位列行业第三,仍然处于头部位置。在组件产品与市场销售端,公司持续引领TOPCon技术进阶,基于i-TOPCon Ultra技术,全系列产品功率和综合发电能力进一步提升至最高750W,最大化降低系统BOS成本与LCOE。700W+至尊N型组件为代表的全场景化产品持续领先,市场份额持续扩大,高价值辐射集中式和分布式应用场景。
储能业务稳步向上,海外市场持续突破,打造光储融合解决方案服务商。截至25H1,公司储能系统业务累计出货量超12GWh,其中海外市场实现1GWh+交付规模。针对构网型电网、高温沙漠及海岛微电网等场景,公司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上半年实现了60天极速交付非洲单体最大储能项目埃及150MW/360MWh光储融合项目,成为沙漠环境大型储能系统的标杆项目。公司加速推进全面解决方案战略升级,依托在光储一体化领域的显著优势,系统性构建"发-输-用-储"全链条协同能力,在集中式电站、新场景解决方案及分布式能源三大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可复制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投资建议:公司为光伏一体化头部企业,前瞻性布局钙钛矿技术,分布式光伏、支架、储能等业务有望提供业绩支撑。预计公司25-27年实现收入720.48/891.71/1029.39亿元,归母净利-34.69/17.52/28.66亿元,基于8月22日收盘价,26-27年对应PE为21x/13x,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行业景气度波动、行业竞争加剧、资产减值风险、国际贸易风险等。 |
4 | 国金证券 | 姚遥,张嘉文 | 维持 | 买入 | 储能海外市场放量,静候反内卷推进 | 2025-08-24 |
天合光能(688599)
业绩简评
8月22日公司发布2025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收311亿元,同比-28%;归母净利润-29.18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9.56亿元,同比转亏。其中Q2实现营收16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5.98亿元,亏损环比加深(Q1为-13.20亿元)。
经营分析
组件价格低位盈利承压,积极推动技术研发。上半年公司组件出货超32GW,行业供给过剩背景下组件价格维持较低水平,光伏组件业务毛利率-2.5%。公司持续推进技术进步,基于i-TOPConUltra技术全系列产品功率和综合发电能力进一步提升至最高750W;钙钛矿/晶体硅叠层领域率先突破多项关键技术,今年以来屡次刷新世界纪录。
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有望推动价格及盈利修复。6月底以来光伏行业“反内卷”扎实推进,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等多个环节价格已上涨,8月19日六部委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及发电企业参会,预计后续组件价格有望传导上游涨幅、逐步覆盖成本,带动行业盈利修复。
储能海外市场放量、盈利能力提升,有望提供新的业绩增长点。上半年公司储能业务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海外销售占比提升,海外市场实现超1GWh交付,带动上半年储能业务毛利率提升至15.6%。2025年公司储能系统计划出货8GWh以上,随着整体出货规模提升带动成本费用摊薄,同时海外高盈利市场出货占比提升,公司储能业务盈利有望继续增长,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
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能力提升,致力成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及运营商。上半年公司支架业务出货超3.5GW,同比持续增长,净利提升。分布式系统业务向智慧能源2.0阶段战略升级,致力于成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及运营商,在电站开发基础上,拓展电站运维、电力交易(含售电、虚拟电厂、绿证)、综合能源管理等多元化增值服务。此外,公司户用光伏首单权益出表型ABS项目获上交所成功受理,有望进一步改善公司现金流,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根据我们对产品价格的最新判断,调整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预测至-39、21、35亿元。光伏“反内卷”推进有望带动公司组件业务盈利改善,同时考虑公司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等业务协同优势带来的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国际贸易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