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太平洋 | 谭紫媚,李啸岩 | 首次 | 买入 | 安杰思:业绩符合预期,出海稳健增长 | 2025-08-31 | 
		|         安杰思(688581)
        事件:公司近期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下降7.06%,营收快于利润增速主要系财务费用影响。其中,公司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增长14.03%;归母净利润0.70亿元,同比下降2.65%;扣非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下降12.35%。
        出海持续快速增长,美国业务受关税影响
        2025上半年,公司国内收入同比增长10.50%,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8.29%,表现亮眼。公司进一步加强海外市场的本土化渗透能力,海外客户数量不断增长,持续深化全球化布局,在保持创新优势的同时,通过本土化服务团队提升客户的粘性,为自有品牌的全球化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半年,欧洲收入同比增长38.28%,亚洲收入同比增长29.05%,南美洲同比增长58.95%,由于中美贸易关税的原因,对美国业务产生一定的影响,致使北美洲收入同比下降9.89%,公司全球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持续优化现有业务,探索布局新管线
        公司秉承“销售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研发策略,持续优化GI类、ESD&EMR类、ERCP类产品使用性能和设计成本。在GI领域,公司推出了可换装止血夹,通过对释放器与夹子的连接结构重新设计,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止血夹的临床使用成本。在ESD&EMR领域,公司通过单、双极治疗系统、临床的“第三只手”牵引夹和补液动力源三代水泵三者有机结合,形成一套便捷、有效的ESD术解决方案;公司通过对电圈套器优化丝径结构、调整径长比例,加强EMR手术中电圈套器在套取息肉的贴壁性和防撤滑效果。在ERCP领域,推出了创新性的涂层导丝,产品做到直径更细、刚性更强,提高了插管成功率。
        此外,公司全面推进复用软性内镜、光纤多模态成像(一次性内镜)、内镜辅助治疗机器人、能量平台等多条研发管线,并制定策划通过AI临床诊断为核心的产品研发方向及布局,多款产品注册检测完成并进入产品注册阶段。
        毛利率趋稳,财务费用率波动较大
        2025年上半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1.34pct至70.21%。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92%、10.55%、11.39%、-1.00%,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2.66pct、+1.44pct、+1.60pct、+10.52pct,财务费用率变化系理财增加的影响。
        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69.86%、7.93%、10.63%、12.35%、2.01%、40.14%,分别变动-1.53pct、-2.08pct、+3.05pct、+2.93pct、13.59pct、-6.88pct。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79/9.78/11.98亿元,同比增速为22.36%/25.55%/22.4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15/3.84/4.76亿元,同比增速为7.27%/21.90%/24.10%;EPS分别为3.89/4.74/5.88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20/17/13倍。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的风险,全球贸易波动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 | 
		| 2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赖菲虹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H1收入端增长良好,Q2业绩环比改善显著 | 2025-08-14 | 
		|         安杰思(688581)
        投资要点
        公司H1收入端增长良好,Q2业绩环比改善显著。公司2025年H1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14.5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1.26%);扣非净利润1.12亿元(同比-7.06%)。Q2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同比+14.03%,环比+35.17%);归母净利润6977.06万元(同比-2.65%,环比+24.04%);扣非净利润6284.58万元(同比-12.35%,环比+29.15%)2025H1销售费用同比减少14.29%。主要源于公司优化了推广策略以应对国内集采压力,市场推广支出减少降低成本;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2.65%,增幅较大,主要因公司业务规模扩张导致职工薪酬、办公费及折旧摊销支出上升;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3.29%,研发费用率提升1.6pct至11.39%,主要系公司加大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扩增所致。
        国内增长平稳,全球化布局稳步推进。2025年H1公司国内实现营收1.37亿元(同比+10.07%),海外实现营收1.63亿元(同比+18.29%)。1)国内市场稳步覆盖,集采影响逐渐缓和。国内市场在DRG/DIP支付改革和集采常态化的背景下,实现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10.07%。公司不断拓展渠道客户营销网络体系,构建销售、市场与商务紧密协作的稳固架构。公司持续聚焦销售创新,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2025年H1终端医院覆盖超2540家,较2024年末增加约140家,有效合作渠道增长至450家。医保局连续召开五场座谈会,聚焦“医保支持创新药械”,我们预期随着唯低价论的集采模式逐步优化,公司将迎来更有利的行业环境。2)海外业务展现韧性,本土化渗透能力不断增强。面对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公司海外业务依然是增长的核心引擎。2025年上半年,海外市场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8.29%,收入占比提升至53.8%。分区域看,欧洲(+38.28%)、亚洲(+29.05%)和南美(+58.95%)市场均实现高速增长,北美市场由于关税影响收入比下降9.89%。公司正加速全球化的产能和渠道布局,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有效优化产能分布。海外本土化经营不断深化,荷兰子公司已稳定运营,美国子公司处于筹备阶段,与此同时公司计划在巴西、日本等地建立分支机构。同时公司采取区分产品规格与价格策略,推出高、中、低不同价位的产品组合,从ODM模式逐步向自有品牌和直销模式转型,以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品牌影响力及盈利能力。
        高端管线价值凸显,开启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研发策略正从追求产品线广度转向打磨核心产品深度。一方面,通过工艺优化和成本控制,提高GI类、ESD&EMR类、ERCP类产品使用性能的同时降低设计成本,推出如可换装止血夹等高性价比产品,力争在集中带量采购中表现更优。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构筑专利护城河、创新高毛利产品,提升盈利能力。2025年H1公司新取得注册证45张,子公司杭安医学开展在研项目12项,新品预研项目9项,各研发条线均稳步推进,复用软性内镜、基于光纤成像技术的一次性内镜、内镜辅助治疗机器人及新一代能量平台等多款高端设备已全面进入注册阶段,公司将逐渐迎来设备获批的高峰期,打开长期成长天花板。
        投资建议: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整体呈逐季改善趋势,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10、3.87、4.6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3.83、4.78、5.70元/股,对应PE分别为22.26、17.83、14.96。公司是内镜器械耗材领域的领先企业,产品管线不断丰富创新,海外增长迅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集采力度超预期风险等。 | 
		| 3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曹佳琳 |  |  | 海外业务稳健增长,投入加码赋能长期发展 | 2025-08-13 | 
		|         安杰思(688581)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yoy+14.56%),归母净利润1.26亿元(yoy+1.26%),扣非归母净利润1.12亿元(yoy-7.0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76亿元(yoy-34.90%)。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74亿元(yoy+14.03%),归母净利润0.70亿元(yoy-2.65%)。
        点评:
        本地化建设加强助力海外业务发展,新产品放量缓解国内集采压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yoy+14.56%),其中:①公司境外业务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实现销售收入1.63亿元(yoy+18.29%),收入占比达53.8%,较2024H1提升1.7pp,分区域来看,欧洲、亚洲、南美洲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8.28%、29.05%、58.95%,北美洲受关税影响下滑9.89%,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泰国工厂逐步投入运营、美国子公司逐步完成建设,海外本地化服务能力有望提升,公司境外业务有望加速发展;②公司境内业务在集采压力下展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实现收入1.37亿元(yoy+10.07%),我们认为随着“反内卷”原则在集采中逐步践行,未来医疗耗材采购价格有望保持平稳,叠加公司对产品不断进行迭代升级,并加速新产品注册上市,新产品上量有望缓解集采压力,助力境内业务稳健增长。
        投入加码赋能长期发展,利润增速有望加快。从费用端来看,公司销售费用率为7.92%(yoy-2.66pp)、管理费用率为10.55%(yoy+1.44pp),研发费用率为11.39%(yoy+1.60pp),管理费用率和研发费用率上升主要是因为公司加大了产能建设(泰国生产基地)、和新产品开发投入,财务费用率为-1%(yoy+10.52%),主要为理财增加导致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收入减少。我们认为公司的短期投入将为长期发展蓄力,目前内镜耗材行业处于高景气发展阶段,作为国内消化内镜介入治疗领域头部企业,随着公司海外本土化红利逐步释放、新品上市节奏加快,公司市场份额有望稳步提升,规模效益逐步凸显,利润增速有望加快。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80、9.74、12.1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5%、24.9%、24.6%,实现归母净利润为3.19、3.83、4.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20.2%、23.8%,对应2025年8月12日收盘价,PE分别为22、18、14倍。
        风险因素:新产品注册不及预期;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国内集采降价超预期。 | 
		| 4 | 东海证券 | 杜永宏,伍可心 | 维持 | 买入 | 公司简评报告: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海外市场高增长 | 2025-05-09 | 
		|         安杰思(688581)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6.37亿元(同比+25.14%);归母净利润2.93亿元(同比+35.06%);扣非归母净利润2.73亿元(yoy+28.62%);2025年Q1实现营收1.29亿元(同比+15.27%);归母净利润5624.83万元(同比+6.57%),扣非归母净利润4866.13万元(yoy+0.81%)。受集采降价、招标放缓等多因素影响,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国内增长平稳,海外保持高增长。2024年公司国内实现营收3.00亿元(同比+14.63%),海外实现营收3.33亿元(同比+36.19%),欧洲、北美与亚太地区市场均快速增长,其中南美市场、亚太市场收入分别增长106.56%和96.12%。1)国内方面,公司集采中标和医院覆盖均有所突破。2024年公司多个产品先后在河北省、安徽省、云南曲靖、福建三明及三明联盟、江西鹰潭等地区中标,收复集采失地。进院方面,2024年公司终端医院覆盖超2400家,较2023年末增加100家,三甲医院覆盖率稳固提升,从2023年的44%提升至2024年的45%。2)海外市场方面,公司在深化渠道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供应链全球化布局,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需求。截至2024年末海外签约合作客户数量已达到116家,同比增加了23.40%;2024年北美和欧洲的销售布局取得突破性进展,子公司安杰思荷兰启动实地运营,美国子公司的运营进入策划筹备阶段;供应链本地化建设方面,泰国生产基地一期项目实现落地并稳步推进,预计2025年Q2可实现投产出货。公司与欧洲、亚太地区等主要国家的顶尖KOL建立深度合作,从ODM贴牌向ODM&自有品牌并重转变,2024年末自有品牌销量占比已接近30%,叠加渠道建设逐渐深入和产品性能持续优化,预计公司产品在海外市场有望保持良好增长。
        发布新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提高员工积极性。2025年4月23日,公司发布了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分别拟向3名核心技术/管理人员以46.16元/股的价格授予约占总股本0.02%的约1.61万股公司股份,拟以32.97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47人的董高监及核心骨干员工受让不超过占总股本0.48%的38.58万股公司股份。两者对应考核年度为2025年-2026年,考核目标分为A和B两类,A类要求2025-2026年营收不低于9.11-10.1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3.09-4.00亿元;B类要求2025-2026年营收同比增速不低于8.65-9.60亿元,或净利润不低于2.84-3.84亿元;考核目标设置较为稳健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
        投资建议:考虑到集采等因素影响,我们调整并新增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3.10、3.87、4.61亿元(原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65、4.73亿元),公司产品管线不断丰富创新,海外增长迅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注册进度不及预期,海外市场开拓不及预期,集采力度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