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胡隽颖 | 维持 | 买入 | 与宁德签订3年200GWh电芯供应强强联合,继续看好国内独储+海外突破逻辑! | 2025-11-16 |
海博思创(6884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告与宁德时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26年1月1日至28年12月31日合作期内,双方应于每年度末(12月1日前)就未来三年的合作目标进行滚动式更新,并签署相应年限的合作备忘录予以确认。其中2026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公司采购电量累计不低于200GWh,宁德时代确保按公司需求量纲供应。
与宁德强强联合,实现共赢。1)公司锁定优质电芯,巩固行业优势地位,公司紧抓国内大储黄金期,未来3年年均出货高增确定性较高;2)在电芯紧张背景下,宁德优先保障公司储能需求量,锁量同时也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支持,从而有效降低电芯成本。
国内:国内独储持续性超预期、商业模式创新带动公司享受黄金期。截至目前国内已超7个省份出台容量电价补偿或峰谷套利拖底,叠加峰谷价差+辅助服务,储能irr提升到6-12%,商业模式跑通;内蒙容量电价补贴政策超预期落地,往后看仍有更多省份将对容量电价补贴制定标准。25年我们预计国内锂电储能装机150GWh,同比+35%,预计26年225GWh,同比+50%,需求持续性超预期。公司助力甘肃首个GWh级独立储能电站交付+运营落地;公司电网背景强,公司拥有交易平台和大数据分析,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从项目开发、资金支持到技术保障,整个过程高度贴合,给资方和开发商承诺最低收益率,设备交付、运维、交易利润弹性高!预计公司25年国内大储出货27GWh,26年60GWh(自主开发项目50GWh,今年底落地20GWh、明年年中继续落地30GWh)。
海外:欧美澳等市场持续高增、公司从0到1潜力较大。25年美国储能正加速抢发货,BBB法案限制26年美国储能援助比例要求,但25年底前开工项目不受此约束;同时随美国数据中心爆发,电力紧缺程度加剧,且绿电为趋势;2)欧洲及新兴市场在建项目众多,多点开花。25年公司海外从0到1,目前已成功突破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市场,预计明年海外出货10GWh,未来有望成为海外核心供应商。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25~27年盈利预测,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1/19.0/30.9亿元,同比+41%/+109%/+63%,对应PE75/36/22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及行业政策变动。 |
| 2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胡隽颖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三季报点评:Q3盈利能力环比提升,未来独储+运维空间巨大 | 2025-11-02 |
海博思创(6884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25年Q1-3营收79.1亿元,同比+52.2%,归母净利润6.2亿元,同比+98.6%,扣非净利润5.6亿元,同比+80.9%,毛利率18%,同比-2pct,净利率7.9%,同比+1.9pct。其中25年Q3营收33.9亿元,同环比+124.4%/+14%,归母净利润3.1亿元,同环比+872.2%/+38.2%,扣非净利润3亿元,同环比+1033.6%/+66.2%,毛利率18.6%,同环比-2.6/+1.7pct,归母净利率9%,同环比+7/+1.6pct。
国内独储出货占比提升,盈利能力环比提升。我们预计25Q3公司确收7.3GWh+;综合单价约0.46元/Wh,环比25H1基本持平;毛利率18.6%,环比25H1提升1.1pct。拆分来看:1)国内7.1GWh,环比增长8%;受益于独立储能占比提升,毛利率环比25H1有所提升;我们测算单位盈利约0.036元/Wh;2)海外0.2GWh+,环比持平,毛利率环比25H1小幅下降,我们测算单位盈利约0.2元/Wh+。全年看仍维持30GWh出货,26年出货70GWh(其中国内60GWh、海外10GWh)实现高增。
营收规模提升,费用率继续摊薄。公司25年Q1-3期间费用6.5亿元,同比+13.4%,费用率8.2%,同比-2.8pct,其中Q3期间费用2.5亿元,同环比+9.1%/+18%,费用率7.5%,同环比-7.9/+0.3pct;25年Q1-3资本开支3.1亿元,同比+54.9%,其中Q3资本开支1亿元,同环比+55.6%/-39.8%;25年Q3末存货14.7亿元,较年初+3.7%。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25年海外储能出货受订单影响有所延迟,我们下修25年盈利预测,预计25年归母净利润9.1亿元(前值9.2亿元);此外,国内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政策不断推出,国内储能行业装机预期持续上修,公司作为国内独立储能龙头有望充分受益;我们上调26~27年盈利预测,预计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9.0/30.9亿元(前值12.7/18.2亿元),25~27年同比+41%/+109%/+63%,对应PE为54/26/16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及行业政策变动。 |
| 3 | 华金证券 | 贺朝晖,周涛 | 首次 | 增持 | 营收稳健增长,储能发展动能充足 | 2025-09-27 |
海博思创(6884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25H1实现营业收入45.22亿元,同比+22.66%;实现归母净利润3.16亿元,同比+12.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2.60亿元,同比-8.38%。25Q2实现营业收入29.74亿元,同比+27.15%,环比+92.12%;实现归母净利润2.22亿元,同比+79.30%,环比+136.51%。
营收稳健增长,业务聚焦储能。公司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及智能微网等“源-网-荷”全链条行业客户提供全系列储能系统产品,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公司是国内较早进入储能领域并持续在此行业深耕的企业,已经成长为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公司位居第一。25H1公司实现毛利率17.54%,同比-1.94pct;总资产120.59亿元,较年初增长9.91%。
主营业务营收增长,新型储能市场呈快速发展势态。25H1公司储能系统实现营业收入45.12亿元,同比+23.62%,毛利率为17.58%,同比-1.42pct。新型储能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据CNESA预测,到2025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在理想场景下将突破130GW,保守场景下为116.3GW,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20.2%-24.5%的高位。25H1公司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加大营销与服务网络建设及海外投入,销售费用率为3.38%,同比-0.32pct;短期贷款利息支出以及开具银行保函的手续费增加,财务费用率为0.20%,同比+0.27pct;管理/研发费用率分别为2.17%/3.04%,同比-0.30/-0.13pct。
依托多基地保障产能交付,上半年海外营收大幅增长。公司在产能上依托北京房山、广东珠海、甘肃酒泉、山西大同四大智能制造基地,实现自动化产线覆盖(AGV、机械手等),保障大规模交付。海外市场采用“技术输出+本地化运营”模式,在欧洲、北美等设子公司,落地瑞典斯德哥尔摩、德国瓦尔特斯豪森等标杆项目,与Repono合作2027年前推进1.4GWh电网级项目,与Alpina合作5000套充储一体机。上半年,公司实现海外营收2.98亿元,同比+3195.72%,毛利率36.23%,同比-0.33pct;海外高毛利业务的营收的快速增长为公司盈利结构改善提供了重要方向,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看点。
政策促储能转型,释放新型储能多元价值。2025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从固定电价制度全面转向市场化定价机制,并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提供了制度保障,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向市场化竞争转型。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
2027年)》指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价格机制促进新能源发电就近消纳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192号),文件明确,就近消纳项目电源应接入用户和公共电网产权分界点的用户侧,新能源年自发自用电量占总可用发电量比例不低于60%,占总用电量比例不低于30%、2030年起新增项目不低于35%。《通知》聚焦绿电直连、零碳园区、源网荷储一体化等就近消纳模式,明确项目需满足界面清晰、计量准确、新能源发电占比达标等条件,公共电网依接网容量保障供电。此外,数据中心用电量大,对供电可靠性及电能质量要求极高,在此背景下,大规模储能等不间断电源备电系统已成为保障零碳数据中心电力供应的“新刚需”。储能应用场景多维拓展,新型储能多元价值有望持续释放。
投资建议: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供应商,受益于新型储能行业的高景气发展,海外市场的拓展有望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13.20和17.93亿元,对应EPS5.55、7.33和9.96元/股,对应PE50.5、38.2和28.1倍,首次覆盖,给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技术和产品迭代风险。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3、行业竞争加剧。 |
| 4 | 东吴证券 | 曾朵红,郭亚男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中报点评:25Q2出货高增、海外加速起量,未来独储+运维空间巨大 | 2025-09-08 |
海博思创(68841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5年中报,25年H1营收45.2亿元,同+22.7%,归母净利润3.2亿元,同+12.1%,毛利率17.5%,同-1.9pct,归母净利率7%,同-0.7pct;其中25Q2营收29.7亿元,同环比+27.2%/+92.1%,归母净利润2.2亿元,同环比+79.3%/+136.5%,毛利率16.9%,同环比+0.5/-1.8pct,归母净利率7.5%,同环比+2.2/+1.4pct,略超市场预期。
25Q2出货高增、海外加速起量。25H1公司储能系统销售确收约9.5GWh,同增111%,其中25Q2销售确收约6.57GWh,环增127%,其中独储约2.2GWh。分市场看,国内136号文抢装带来高速增长,Q2国内销约6.37GWh;海外进入元年,Q1确收约60MWh,Q2确收约200MWh;我们预计Q3出货7-9GWh,其中海外有望提升至1GWh,全年看出货30GWh+,其中海外有望出货3GWh。未来公司参与高质量独立储能项目、创新储能集成供应+轻资产运维模式,潜力较好。
费用率略降、现金流改善。公司25年H1期间费用4亿元,同+16.3%,费用率8.8%,同-0.5pct,其中Q2期间费用2.2亿元,同环比+8%/+18.7%,费用率7.3%,同环比-1.3/-4.5pct;25年H1经营性净现金流-16.5亿元,同+79.8%,其中Q2经营性现金流-8.7亿元,同环比-0.2%/+11.5%;25年H1资本开支2.1亿元,同+54.6%,其中Q2资本开支1.7亿元,同环比+107.6%/+265.7%;25年H1末存货14亿元,较年初-1.3%。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确收节奏,我们下调25年盈利预测至9.2亿元(原值9.3亿元),上调26年盈利预测至12.7亿元(原值12.5亿元),新增27年归母净利润预期18.2亿元,同比+41%/+38%/+43%,对应PE为29/21/1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国际贸易及行业政策变动 |
| 5 | 华鑫证券 | 张涵,罗笛箫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受益于储能需求增长,海外业务持续推进 | 2025-06-30 |
海博思创(688411)
投资要点
国内领先的储能系统提供商,受益行业增长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化学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研产销,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客户提供储能系统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主要由于:1)不以低价内卷为竞争策略;2)注重技术降本;3)采购具备规模化集采优势;4)生产计划安排注重结合项目运输半径、规模化制造等因素,进一步降低生产端成本。
136号文出台后,风电、光伏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将促使加装更多储能,预计储能规模长期会呈现增长趋势,且行业将更多地依赖于市场需求和价格机制,公司将直接受益。
海外业务持续推进,盈利能力高于国内
公司已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新加坡、中东等全球主要地区布局营销及售后网点,储能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已经取得欧洲、北美、澳洲等主要储能市场的认证证书,可满足以上主要市场的产品准入和使用要求。2024年公司境外收入达5.4亿元,占主营收入的6.5%,毛利率达42.14%,明显高于国内业务。公司在海外储能业务多方面持续推进:1)产品及项目方面,公司正积极拓展海外项目,自研的PCS产品已获欧美认证。2024年公司在欧洲区域已成功交付超过300MWh储能系统项目。
2)业务进展方面,公司重点布局了欧洲、北美、中东和亚太四个区域,预计欧洲市场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3)业绩贡献方面,2025年公司海外业绩预计约65%由欧洲贡献,35%由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区域贡献,公司力争未来3~5年海外收入规模与国内持平。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03.41、123.89、142.33亿元,EPS分别为4.52、5.56、6.6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8.6、15.1、12.6倍,考虑到公司储能业务布局领先,海外持续推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储能需求不及预期风险、储能系统价格波动风险、海外业务拓展风险、竞争加剧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