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源证券 | 葛星甫 | 首次 | 增持 |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领军者,平台化构筑全链路优势 | 2025-09-26 |
富创精密(688409)
投资要点:
专注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制造,产品矩阵持续完善。公司于2008年成立,是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的领军企业,专注于金属材料零部件精密制造技术。公司产品主要为半导体设备、泛半导体设备及其他领域的精密零部件,具体包括工艺零部件、结构零部件、模组产品和气体管路。公司在沈阳、南通、北京、新加坡积极推进相关产能布局,其中,南通富创作为IPO募投项目,于2024年结项并成功投产,逐步释放产能;北京富创已部分完成验收,增强华北地区的供应能力;新加坡富创已完成海外龙头客户验证,对接海外市场。
晶圆厂扩产拉动需求增长,助力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全球半导体晶圆产能强劲增长,预计2024-2028年全球12英寸的产能将以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先进工艺产能(7纳米及以下)的持续扩张,预计从2024年的85万片/月增长至2028年的140万片/月,CAGR=14%。先进工艺设备的资本支出预计从2024年的26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500亿美元以上,CAGR=18%。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预计达到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2026年有望达到1381亿美元。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市场规模约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的50%-55%,有望受益于晶圆产能扩张进程。目前设备零部件领先企业主要来自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区及国家,富创精密已实现相关零部件的量产,未来有望助力国内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进程。
关键技术加强自主研发,平台化打造全产业链优势。公司在精密机械制造、表面处理特种工艺、焊接等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等关键环节具备领先的技术能力,各项工序的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富创精密能够为客户提供全品类精密零部件解决方案,涵盖机械及机电零组件、气体传输系统等,有效降低供应链复杂度,强化合作关系。公司已经通过多家国内外领先设备制造商的认证体系,大客户的技术规范持续驱动研发创新,未来有望进一步构建从研发到交付的全链路优势。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2025-2027年富创精密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6、4.48、6.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6.39%、62.11%、41.27%,对应PE分别为80、49、35倍。我们选择中瓷电子、珂玛科技和新莱应材作为可比公司。富创精密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致力于打造平台化供应链,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
2 | 华安证券 | 陈耀波,李美贤 | 维持 | 增持 | 技术与市场双向突破,稳健布局未来 | 2025-09-25 |
富创精密(688409)
l事件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加20%,环比增加26%;归母净利润3443万元,同比减少44%,环比增加255%;扣非净利2681万元,同比减少54%,环比增加194%。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同比增加14%;归母净利润1228万元,同比减少90%;扣非净利-162万元,同比减少101%。
l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业务实现快速增长,国产替代能力显著增强
上半年,公司部分大客户匀气盘订单同比增速分别达74%和236%,螺纹斜孔匀气盘已实现规模化量产,交叉孔焊接匀气盘也成功实现量产。公司研发的金属加热盘成功突破海外技术壁垒,并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主要供应商。
l公司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国际化布局初见成效
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超过75%。公司协同发力,新加坡工厂已于2024年通过核心客户认证并实现交付,凭借区位优势和关税便利增强国际竞争力。通过收购Compart股权,公司打通了气体传输系统的关键环节,上半年,公司气体传输业务订单同比增长53%,营收同比增长21%,为公司持续提升全球业务竞争力和市场开拓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l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25、4.39、6.44亿元,对应的EPS分别为1.06、1.43、2.10元,最新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68x、50x、34x,维持“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
产能扩张不及预期,新品研发不及预期。 |
3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李文意 | 维持 | 增持 | 2025年中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看好零部件龙头平台化布局下的长期成长性 | 2025-09-03 |
富创精密(688409)
投资要点
2025H1业绩承压,Q2业绩环比修复:2025H1公司实现营收17.24亿元,同比+14.4%;归母净利润为1228万元,同比-89.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62万元,同比-101.5%,业绩承压主要受产能前置布局、人才储备先行等前期投入影响,新基地折旧费用增加、人工成本上升。Q2单季营收为9.62亿元,同比+19.5%、环比+26.2%,实现快速修复;归母净利润为3443万元,同比-43.9%、环比扭亏为盈(25Q1为-2216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681万元,同比-54.0%,环比扭亏为盈。
Q2毛利率/净利率环比改善:2025H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6.5%,同比+0.2pct,销售净利率为0.2%,同比-6.7pct;期间费用率为23.2%,同比+2.8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为2.2%/12.7%/7.0%/1.2%,分别同比+0.4pct/+1.8pct/+0.2pct/+0.3pct,管理费用提升主要系业务规模扩大,管理需求增加,人工成本增加,非流动资产折旧摊销增加,及咨询费增加所致。Q2单季销售毛利率为28.4%,环比+4.3pct;销售净利率为3.9%,同比-2.7pct,环比+8.3pct。
合同负债与现金流显著改善,订单兑现能力增强:截至2025H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0.07亿元,同比+207.4%;存货为9.90亿元,同比+20.2%。2025H1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1.49亿元,同比大幅改善(24H1为-1.00亿元),主要系公司持续优化经营性现金流管理,客户回款情况较好。
大客户渗透持续加深,核心部件量产加速落地:公司坚持“大客户战略+平台化布局”,2025H1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超过75%,核心客户渗透效果持续提升。期间公司精密零部件业务持续取得量产突破:匀气盘方面,螺纹斜孔匀气盘实现规模化量产,成功应用于PEALD机台;加热匀气盘完成研发并加快客户验证进程,适配CVD、ETCH等核心机台;交叉孔焊接匀气盘实现量产突破,主要配套ALD、PVD设备。金属加热盘方面,公司已实现多型号产品自主研发并成功量产,打破海外技术壁垒,成为国内主流客户的主要供应商。
海外基地建设协同推进,Compart并购增强全球竞争力:公司持续深化属地化服务体系,已在北京、南通、沈阳、新加坡等地形成布局,其中北京工厂已成为头部客户指定重点配套基地,新加坡工厂于2024年完成认证并实现交付,属地交付能力不断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联合战略投资方收购国际品牌Compart,补强气体传输领域核心环节,完善从原材料、零部件到系统交付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25H1公司气体传输系统业务订单同比+53%,营收同比+21%,协同成效持续释放。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仍处于平台型扩张关键期,我们基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2/4.8/6.5亿元(前值3.2/4.7/6.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动态PE为66/45/33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周期波动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地缘政治冲突等 |
4 | 民生证券 | 方竞,李少青 | 维持 | 买入 | 2025年半年报点评:经营能力逐季改善,高端产品持续推进 | 2025-09-01 |
富创精密(688409)
事件:8月28日,富创精密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25H1实现收入17.24亿元,同比增长14.44%;实现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下滑89.9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2亿元,同比转亏。
其中,公司2Q25单季度实现收入9.62亿元,同比增长19.51%,环比增长26.24%;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减少43.89%,环比扭亏为盈。
经营能力、盈利能力明显改善。受益于国内外半导体市场需求增长,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9亿元,上年同期为-1亿元,实现了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的转正,主要原因系公司持续优化管理经营性现金流,客户回款情况较好。单季度看,公司Q2经营能力改善明显,盈利能力或迎来拐点。公司Q2毛利率为28.41%,同比增长1.34pct,环比增长4.26pct;净利率为3.90%,同比下滑2.73pct,环比增长8.34pct。
匀气盘等高端产品推进成效明显。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为1.21亿元,同比增长17.48%。公司持续推进技术升级与产品迭代,强化研发能力并深化市场拓展。2025年上半年,公司部分大客户匀气盘订单同比增速分别达74%和236%,彰显高端产品在大客户中的渗透成效。除此外,公司金属加热盘研发成功突破海外技术壁垒,实现多型号量产,并成为国内主流客户主要供应商,彰显公司在高端零部件领域持续强化的技术自主能力与产品竞争力。
气体传输系统实现自主可控。气体传输系统核心技术长期被海外垄断,国产化率低。上半年,公司联合战略投资人共同收购国际品牌Compart股权,Compart拥有35年行业经验,覆盖从上游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到下游控制系统的全产业链技术能力,客户包括全球半导体设备龙头厂商。通过收购Compart,公司实现关键产品的自主可控,增强了公司在气体传输领域的垂直整合能力和全球竞争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气体传输系统业务发展符合预期,订单同比增长53%,营收同比增长21%。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22/5.08/6.80亿元,对应PE为66/42/31倍,考虑公司是国内零部件龙头企业,后续业绩增长具备持续性,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零部件研发不及风险;技术人员变动的风险;竞争格局恶化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