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刘逍遥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筹划新一期股权激励计划,聚焦AI战略推动长期发展 | 2025-08-08 |
致远互联(688369)
坚持“平台+生态”发展战略,维持“买入”评级
2025协同管理论坛及用户大会召开在即,公司将发布AI-COP智能协同运营平台,同时发布新一代CoMi产品家族2.0产品。协同管理作为AI Agent落地最重要的场景之一,我们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97、-0.23亿元、0.21亿元,营业收入预测为9.26、10.41、11.7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S为4.2、3.7、3.3倍,维持“买入”评级。
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绑定核心高管及技术骨干
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的限制性股票数量330.00万股,约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86%,其中首次授予占比80%,预留部分占比20%;首次授予价格为22.06元/股,预留部分的授予价格不低于22.06元/股。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总人数为278人,约占公司员工总人数2,366人(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11.75%。激励计划的发布有利于绑定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骨干,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以AI合同额作为考核目标之一,彰显ALL IN AI战略决心
公司以AI合同额/毛利增速为业绩考核目标:2025年公司AI产品关联合同金额触发值/中间值/目标值分别为6000/8500/10000万元或以2024为基数的毛利额增速触发值/中间值/目标值分别为5%/7%/9%;2026年公司AI产品关联合同金额触发值/中间值/目标值分别为6900/10455/13000万元或以2024为基数的毛利额增速触发值/中间值/目标值分别为12%/14%/16%;2027年公司AI产品关联合同金额触发值/中间值/目标值分别为7935/12860/16900万元或以2024为基数的毛利额增速触发值/中间值/目标值分别为20%/22%/24%。公司以AI合同额及毛利增速作为考核目标,彰显对ALL IN AI战略决心及业务稳健增长的信心。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2 | 信达证券 | 庞倩倩 | 维持 | 买入 | 业绩短期承压,AI战略成效逐渐显现 | 2025-05-06 |
致远互联(688369)
事件:致远互联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8.47亿元,同比下降18.97%;实现归母净利润-2.36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实现扣非净利润-2.40亿元;2025Q1,公司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下降42.40%;实现归母净利润-0.67亿元;实现扣非净利润-0.68亿元。
业绩短期承压,企业端订单同比增长。2024年实现营收8.47亿元,同比下降18.97%,主要原因是央国企客户签约占比上升,相应的项目规模更大,需求更为复杂,导致交付周期和验收确认收入的周期变长,同时,政务业务及经销业务因受下游需求放缓等综合因素影响,导致相应的业务收入下降。分客户类别看,2024年企业端订单增长8.7%,签约金额百万以上订单增长27.2%。其中面向央国企和集团型客户:一级央企客户触达率超过30%,央国企客户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0.8%,信创专版产品合同金额增长44.3%,A9产品营收同比增长47.59%;中大型客户中:智能制造业、教育、金融、医疗等行业取得进一步突破,其中智能制造业客户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8.2%。政务端压力较大,下滑了29.2%。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毛利率同比下降。2024年,公司提质增效效果明显。费用端,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费用分别为4.70/0.92/2.13亿元,同比变化+4.76%/+1.01%/-10.09%,三费费用合计7.75亿元,同比基本持平。2024年公司加强了技术平台的能力和AI应用的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25.15%,较上年增加2.48个百分点。同时,由于直销项目实施交付效率有待提升,经销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从68.44%下降至64.22%。
产品端迭代升级。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产品、平台与技术的投入,根据不同客户分层经营策略推出新产品版本。1)基于V8平台的A9领航版:深度融合大模型能力,推出公文智能审校、低代码平台自动生成界面与流程等功能,使业务定制效率提升30%以上。产品已成功应用于中车、中铁、顺丰等超大型央企民企等企业;2)基于V5平台的A8远航版:作为首批鸿蒙原生适配厂商,实现了全栈信创支持,覆盖智能公文、合同、财务等五大核心场景,推出十四项智能新能力;3)基于V5平台的A6启航版:推出面向中小市场的生态伙伴专版,新增智能移动审批、业财一体化等五大能力套装。
海外业务取得突破。2024年公司在海外市场实现了多点突破:在香港和中东地区实现本土化突破;与华为携手拓展南部非洲市场,达成互锁合作;同时,与刚果金财政部等非洲部委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实现部委层面的突破;2024年,公司海外收入增长45.8%,合同额增长25.5%;其中,百万项目合同额增长39.6%。
公司在AI领域快速卡位和发力,推出新一代AI智能体产品线CoMi。2025年公司推出了新一代AI智能体产品线CoMi,为客户提供了可直接选用预制智能体(如公文审校、数据分析),或通过CoMi Builder自定义专属智能体。CoMi整合主流AI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等)和自研协同运营垂直领域模型,从单一流程工具升级为多任务AIAgent,实现能力跃迁;开放定制能力,伙伴和客户可基于行业经验创建专属Agent(如医疗合规助手),形成应用场景丰富的智能体生态,可独立运行,或嵌入公司的一体化平台软件及其他系统,支持多个智能体协作模式。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由于下游需求以及项目周期变长导致公司业绩承压;考虑到公司AI战略成效逐渐显现、AI智能体和功能逐步落地,企业端订单同比增长。我们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0.91/-0.26/0.14元,2027年对应P/E为218.43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下游需求风险;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
3 | 开源证券 | 陈宝健,刘逍遥 | 维持 | 买入 | 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短期承压,积极布局AI Agent | 2025-04-27 |
致远互联(688369)
坚持“平台+生态”发展战略,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下游需求放缓及项目周期变长,我们下调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97、-0.23亿元(原预测为0.80、1.08亿元),新增2027年预测为0.21亿元,EPS为-0.84、-0.20、0.18元/股,当前股价对应2027年PE为148.6倍,考虑公司AI战略成效逐渐显现,维持“买入”评级。
业绩短期承压,看好长期发展
(1)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7亿元,同比下滑18.97%;实现归母净利润-2.36亿元,亏损幅度同比扩大。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由于央国企客户签约占比上升,相应的项目规模更大,需求更为复杂,导致交付周期和验收确认收入的周期变长,同时,政务业务及经销业务因受下游需求放缓等综合因素影响,导致相应的业务收入下降。由于直销项目实施交付效率有待提升,经销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导致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23年的68.44%下降至64.22%。另外,按照公司的会计政策,针对应收账款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和针对联营公司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综合上述影响,公司亏损幅度同比扩大。
(2)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下滑42.4%;实现归母净利润-6698.14万元,亏损同比扩大。
推出新一代AI智能体产品线CoMi,积极拥抱AI Agent大时代
2025年公司推出新一代AI智能体产品线CoMi,整合主流AI大模型(如DeepSeek,通义千问等)和自研协同运营垂直领域模型,从单一流程工具升级为多任务AI Agent,实现能力跃迁;开放定制能力,伙伴和客户可基于行业经验创建专属Agent(如医疗合规助手),形成应用场景丰富的智能体生态,可独立运行,或嵌入公司的一体化平台软件及其他系统,支持多个智能体协作模式。
风险提示:市场竞争加剧;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 |
4 | 国金证券 | 孟灿 | 维持 | 买入 | 企业端订单同比增长,积极布局AI及海外业务 | 2025-04-25 |
致远互联(688369)
业绩简评
2025年4月24日公司披露24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实现营收8.47亿元,同比下降18.97%;归母净利润亏损2.36亿元,主要系营收同比下降、信用减值损失和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所致。25年Q1营收为1.05亿元,同比下降42.40%,主要系大项目签约占比增加、客户需求和交付内容更为复杂,交付周期变长,导致验收时间延后;归母净利润亏损0.67亿元。
经营分析
分客户类别看,企业端订单金额同比增长8.7%,签约金额百万以上订单增长27.2%。其中面向央国企和集团型客户取得显著突破,一级央企客户触达率超过30%,央国企客户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0.8%,信创专版产品合同金额增长44.3%,A9产品营收同比增长47.59%;面向中型及中大型客户,公司在智能制造、教育、金融、医疗等行业取得进一步突破,其中智能制造业客户合同金额同比增长28.2%;24年政务端订单承压较大,下滑29.2%。
公司升级海外经营战略,在香港和中东地区实现本土化突破;与华为携手拓展南部非洲市场,达成互锁合作;与刚果金财政部等非洲部委建立紧密合作关系。24年公司海外收入增长45.8%,合同额增长25.5%;其中,百万项目合同额增长39.6%。
公司持续打磨AI功能,25年Q1推出新一代AI智能体产品线CoMi,为客户提供了可直接选用预制智能体(如公文审校、数据分析)。此外,公司还推出一站式企业AI普及服务平台致慧泉,已整合50余个主流大模型,支持私有化部署与信创适配,覆盖金融、制造等行业。公司投资孵化的AI原生应用iForm,在多模态输入生成结构化表单领域行业领先,已与百度、华为云、联想AIPC达成深度合作。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基于公司年报及一季报情况,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8.95/10.06/11.56亿元,同比增长5.78%/12.32%/14.8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3/-0.17/0.38亿元,对应3.49/3.11/2.71倍PS,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模块拓展不及预期;宏观环境影响客户需求及回款进度;降本增效不及预期;股东及董监高减持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