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邮证券 | 蔡明子,陈峻 | 维持 | 买入 | 压力导管加速放量,公司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 2025-05-08 |
微电生理(688351)
业绩简评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度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815.36%;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05亿元,同比增长114.32%。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增长16.7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0.18亿元,同比增长328.63%;2025年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0.13亿元,同比增长1029.84%。
24年经营分析
国内市场公司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公司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100余家,三维消融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过70000例。其中国内市场公司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医院覆盖量增长70%以上。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已在30余家中心顺利开展手术,在市场推广的同时完成了技术迭代产品的临床应用。
国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60%。2024年公司在格鲁吉亚、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地区成功开展首例三维手术,全年三维手术覆盖21个国家。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海外手术量超过1000例,新增阿根廷、泰国、巴西、瑞士、法国等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为国产房颤治疗方案走向国际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冰、火、电、磁”技术产品矩阵逐步完善。公司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获得NMPA上市许可,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参股公司商阳医疗脉冲消融系统已递交国家药品监督局(NMPA)注册申请(已于2025年4月1日获批上市),自主研发的3D心腔内超声导管启动临床研究,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同时公司对已上市产品TrueForce压力导管、EasyStars星型标测导管、IceMagic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等重点产品将进行持续优化及迭代研发,以更好满足房颤及其他复杂术式的临床需求。
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完成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项目的注册递交。公司专注于电生理介入诊疗与消融治疗领域创新器械研发、生产和销售,充分发挥“冰、火、电、磁”多元化产品矩阵的协同效应,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经营业绩实现高质量增长。国内市场方面,公司将加大重点医院覆盖,聚焦核心及新产品推广。国际市场方面,公司通过优化全球销售网络,扩大市场覆盖范围,提升海外三维手术渗透率。预计2025年公司将完成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项目的注册递交,着力推进肾动脉消融等临床项目,同时加快射频消融、冷冻消融、脉冲消融产品技术迭代进度。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25-2027年收入端分别为5.39亿元、7.25亿元和9.56亿元,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0.5%、34.5%和31.9%,归母净利润预计2025年-2027年分别为0.74亿元、1.16亿元和1.72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41.5%,57.8%和47.6%。公司2025-2027年对应PE分别为142倍、90倍和61倍,对应PEG分别为3.43、1.56和1.28。
风险提示:
带量采购政策不确定因素、产品销售放量不及预期。 |
2 | 平安证券 | 叶寅,倪亦道,裴晓鹏 | 维持 | 增持 | 收入增长稳健,经营质量逐步提升 | 2025-05-02 |
微电生理(688351)
事项: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16.77%;实现归母净利润1787万元,同比+328.6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56万元,去年同期为-135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平安观点:
公司Q1收入保持稳健增长,预计主要得益于手术量的持续提升,新产品预计在一季度保持较好增长势头,国内外共同发展。Q1毛利率约为60.56%,与去年同期的60.54%基本持平,虽然面临集采等因素影响,但公司通过产品结构优化和成本不断控制维持了较为稳定的毛利率水平。期间费用管控良好,Q1销售费用率为26.29%,同比下降1.20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为10.87%,同比下降0.63个百分点。研发投入(含资本化)占营收比例为19.88%,同比减少6.14个百分点,其中费用化研发费用率为12.89%,同比下降9.28个百分点,研发投入的减少主要系公司聚焦核心项目及部分项目进入不同阶段所致。良好的费用控制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业绩增长符合预期,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净利润逐步释放。
以“冰火电磁”四大技术为核心,提供电生理介入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参股公司商阳医疗PFA产品已于今年4月1日获批,公司补全了脉冲上市产品布局,从国家药监局公开临床数据结果来看,该产品在安全性、有效性方面均有良好表现。在市场推广及准入工作规划方面,目前该产品处于国家挂网阶段,未来6个月将着重推进市场试用和准入方面工作。同时公司自研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将于2025年提交注册申请,进一步完善产品布局。基于领先的三维系统能力,公司可提供全系列电生理介入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冰”-创新设计的IceMagic表面测温冷冻解决方案;“火”-基于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整合EnergyIndex(EI)、SmartLabel与AutoPilot自动标测三大核心技术的射频消融解决方案;“电”-与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脉冲消融系统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磁”-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Magbot磁导航高密度标测导管,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是电生理领域国产领先企业之一,产品和技术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于迅速扩张的电生理赛道。
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由于电生理集采等影响,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为5.22、6.87、9.34亿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76、1.34、2.15亿元,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2)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3)政策影响等风险。 |
3 | 浦银国际证券 | 胡泽宇,阳景 | 维持 | 买入 | 1Q25归母净利率提升明显,27省联盟集采续约有望于2H25启动 | 2025-05-02 |
微电生理(688351)
公司1Q25收入增长稳健,国内收入同比实现个位数百分比增长,国际收入同比增速>50%,预计全年海外收入仍能维持较高增速。此外,受益于有效的降本控费,公司1Q25归母净利同比实现高增长,归母净利率同比明显改善。福建牵头的27省联盟集采续约有望于2H25启动,预计中标价仍有温和下降压力。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人民币27.9元。
1Q25归母净利率提升明显:1Q25收入同比+17%至人民币1.0亿元,其中国内业务同比实现个位数百分比增长,海外收入同比增速>50%;主要新产品(压力消融导管、冷冻消融导管、高密度标测导管)占比约30%,新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50%;1Q25国内及海外设备投放约20台(vs全年投放目标100台),目前装机量整体约400台,销售人员国内160人(一半约为跟台人员);毛利率60.6%,同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同比+329%至1,787万元,归母净利率同比提升12.5pcts至17.2%。
2025年海外收入有望维持高速增长,27省联盟集采续约有望于2H25启动。海外1Q25手术量1,000+台(同比双位数增长),其中约一半手术使用压力导管。海外业务中拉美市场增速最高。从收入角度,公司预计全年海外增速仍将维持较高增速,但增速相较2024年将有所放缓(2024年海外收入同比+52%)。国内1Q25手术量5,000+台(同比个位数增长),其中约30%使用压力导管,目前公司进入了约50家在国内手术量排名前200的手术中心,入院数量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福建牵头的27省联盟电生理集采续约有望于2H25启动,预计中标价仍将有温和的下降压力。
关税战背景下,公司加快原材料国产化比例。公司2024年原材料中进口比例约40%(vs2022年:约60%),由美国进口原材料比例约10%(vs2022年:约30%),美国进口原材料比例并不高。公司目前正在加快对美国进口原材料的替代,该部分原材料此前多有美国、中国两个供方,目前正逐步加大中国供方比例。
研发管线顺利推进:1)PFA:参股的商阳医疗PFA产品已于今年4月获批,目前在挂网过程中;此外,公司自研导管预计也将于2025年内获批;2)RDN:正在多家中心开展临床入组,有望于2026年获批;3)3D心腔内超声:目前已启动临床研究,该产品可实现3DICE导管的可视化、3D超声建模、控弯指示等创新功能,可有效减少X射线暴露量,该产品有望于2026年获批。
维持“买入”评级及目标价人民币27.90元。我们预计2025-27E公司收入人民币5.1亿/6.6亿/8.4亿元,给予公司20x2026EPS目标估值倍数,目标价人民币27.9元,该目标估值倍数较公司上市以来均值基本持平。
投资风险:政策风险、电生理手术量及核心产品销售增速不及预期。 |
4 | 西南证券 | 杜向阳,陈辰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年报点评:2024年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增速超60% | 2025-04-02 |
微电生理(68835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4年实现收入4.13亿元(+25.5%),归母净利润5207万元(+815.1%))。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海外收入增速超60%。
24年业绩符合预期,海外收入增速超60%。分季度看,2024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0.9/1.1/0.9/1.2亿元(+71%/+21.4%/-1.5%/+3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4/0.13/0.25/0.1亿元(+144.7%/+11.8%/+163.9%/+277.4%)。细化来看,截至24年底公司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100余家,三维消融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过70,000例。公司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医院覆盖量增长70%以上。从盈利水平看,24年毛利率为58.7%(23年毛利率63.5%,系集采降价后毛利率有所下降且新产品目前还未享受到规模带来的成本优势,预计后续会有所改善)。销售费用率26.8%,研发费用率18.7%(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系项目评估较为谨慎且冷冻平台部分产品获证后相应研发投入有所减少所致)。此外,公司通过新产品引入和复杂手术器械的推广,扩大海外市场份额。
国内外业务协同发力,全面进军房颤治疗市场。公司TrueForce压力导管、一次性使用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等产品用于药物难治性、复发性、阵发性房颤的治疗。公司在房颤领域率先完成布局,先发优势明显。同时,消融产品线如期实现从普通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到微孔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磁定位微电极射频消融导管、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等产品的升级。
加大研发,同时持续开展降本增效。在完成“射频+冷冻”协同布局的同时,不断完善“冰、火、电、磁”的技术产品矩阵。自主研发的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成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上市许可。公司产品第四代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获得欧盟CE认证;子公司上海鸿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申请,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目前该产品已在临床试验阶段,可与Columbus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联用以实现更加精准的靶点消融。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0.69、0.95、1亿元(考虑到税率的提高)。由于国内电生理标的的稀缺性以及考虑到公司TrueForce、IceMagic等重磅产品进入放量期,未来潜力较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汇率波动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贸易摩擦风险。 |
5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费用端优化明显,海外市场加速 | 2025-03-31 |
微电生理(688351)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公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归母净利润5207万元,同比增长815.3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8万元,同比增长114.32%。
其中,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31.33%;归母净利润1034万元,同比增长277.3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83万元,同比增长132.37%。
点评:
2024年公司费用端优化明显,利润改善亮眼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其中销售费用率26.83%(yoy-6.37pp),管理费用率10.32%(-yoy2.0pp),研发费用率18.73%(yoy-9.01pp)。其中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含资本化支出)1.01亿元,仍然保持较高投入。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约5207万元,销售净利润率约为12.60%,净利润率水平持续回升。
海外市场拓展加速,2024年收入增速达62.94%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重点巩固经销商渠道建立,加速海外三维手术量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国际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62.94%,全年三维手术覆盖21个国家,随着压力监测导管上市、24年海外压力监测三维手术量超过1000例,为国产房颤治疗方案走向国际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国内市场巩固先发优势,累计手术量达70000例
2024年公司国内收入2.95亿元,同比增长17.34%。截至2024年末公司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100余家,三维手术量累计超过70000例,预计2024年三维手术量约两万例。其中核心产品方面,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医院覆盖量同比增长70%以上。冷冻消融产品已在30余家中心顺利开展手术,在市场推广的同时完成了技术迭代产品的临床应用。
在研管线丰富,房颤脉冲消融解决方案进展顺利
2024年公司在房颤解决方案方面,持续布局“冰、火、电、磁”等产品。截至2024年共7项产品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1)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取得NMPA上市许可,填补了国内磁导航技术领域的空白。(2)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已进入特别审查程序“绿色通道”,分别进入临床收尾/临床试验阶段。(3)商阳医疗的脉冲消融系统已递交NMPA注册申请。丰富的在研项目储备为公司长期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5.37亿元、6.88亿元和8.92亿元(前值2025-2026年分别为5.51亿元和7.85亿元),收入增速分别为30.0%、28.1%和29.6%,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72亿元、1.04亿元和1.44亿元(前值2025-2026年分别为0.68亿元和1.17亿元),增速分别为37.3%、44.8%和39.0%,2025-2027年EPS预计分别为0.15元、0.22元和0.31元,对应2025-2027年的PE分别为130x、90x和64x,公司是行业里三维手术解决方案较早完整推出的厂家,房颤术式解决方案丰富,房颤手术增长空间大,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公司新产品商业化不预期风险。 |
6 | 华源证券 | 刘闯,林海霖 | 维持 | 买入 | 核心品种快速增长,净利率改善显著 | 2025-03-30 |
微电生理(688351)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业绩,全年实现营收4.13亿元(yoy+25.51%,下同),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yoy+815.3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5亿元(yoy+114.32%)。2024Q4实现营业收入1.22亿元(yoy+31.33%),实现归母净利润0.10亿元(yoy+277.39%),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06亿元(yoy+132.37%),业绩符合预期。
导管、设备快速增长,三维手术稳步放量。公司专注核心产品,国内市场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覆盖量同比增长70%以上;三维消融累计手术量超过70,000例;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已在30余家中心顺利开展。2024年公司导管类收入3.00亿(yoy+36.62%)、设备类收入0.26亿
(yoy+58.69%)、其他产品收入0.81亿(yoy-3.82%),核心产品在福建省牵头联盟集采执行周期中,实现快速增长,国内收入2.95亿(yoy+17.34%);三维手术覆盖全球21个国家,海外手术量超1,000例,强化全球化发展战略,境外营收1.12亿(yoy+62.94%)。
净利率改善显著,多款潜力产品形成完整治疗方案。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59.05%(yoy-4.03pct),主要因收入占比较大的导管类产品毛利率下调至61.34%(yoy-4.63pct)。销售净利率12.60%(yoy+10.87pct),系收入端快速增长,且费用管控成效显著,其中销售费用1.11亿(yoy+1.43%),基本持平,除职工薪酬外,差旅费、会议费、样品费用均有所下滑;研发投入1.01亿(yoy-15%),公司在电生理消融形成较为完整布局,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进入创新器械“绿色通道”,心血管治疗方案不断完善。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1/6.92/9.0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47%/30.44%/30.65%,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1/1.11/1.54亿元,增速分别为36.17%/56.89%/38.52%。当前股价对应的PS分别为17x、13x、10x。基于公司消融技术不断丰富,三维手术量稳定提升,维持“买
入”评级。。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风险、竞争加剧风险、新品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
7 | 太平洋 | 谭紫媚,李啸岩 | 维持 | 买入 | 微电生理年报点评:海外业务大幅增长,产品布局逐步完善 | 2025-03-30 |
微电生理(688351)
事件:3月28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受益于海外收入的大幅增长;归母净利润5,207万元,同比增长815.36%,受益于费用管控与大额补助;扣非归母净利润508万元,同比增长114.32%。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1.22亿元,同比增长31.33%;归母净利润1,034万元,同比增长277.39%;扣非归母净利润583万元,同比增长132.37%。
国内产品升级持续,海外业务大幅增长
2024年,国内市场中公司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100余家,三维消融系列产品自上市以来累计手术量超过70,000例(截至2023年末,覆盖1,000余家医院,三维手术累计突破5万例)。公司产品升级持续,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较上年医院覆盖量增长70%以上。
国际市场中,公司营收同比增长超60%,并在格鲁吉亚、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地区成功开展首例三维手术,全年三维手术覆盖21个国家。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海外手术量超过1,000例,新增阿根廷、泰国、巴西、瑞士、法国等15个国家首批临床应用。
研发稳步推进,“冰、火、电、磁”产品布局逐步完善
2024年公司在完成“射频+冷冻”协同布局的同时,不断完善“冰、火、电、磁”的技术产品矩阵。Magbot一次性使用磁导航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国内上市,填补了国内磁导航技术领域的空白。PulseMagic压力脉冲导管进入绿色通道,项目已进入临床收尾阶段。参股公司上海商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脉冲消融系统已递交NMPA注册申请。3D心腔内超声导管启动临床研究。FlashPoint肾动脉射频消融系统进入绿色通道,目前已在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公司对已上市产品TrueForce压力导管、EasyStars星型标测导管、IceMagic球囊型冷冻消融导管等重点产品进行持续优化及迭代研发,以更好满足房颤及复杂术式的临床需求。
费用率改善,整体盈利水平向好
2024年,公司的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4.78pct至58.73%,系高净值新品处于商业化早期,成本较高。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6.83%、10.32%、18.73%、-0.73%,同比变动幅度分别为-6.37pct、-2.09pct、-9.01pct、+1.08pct。其中,研发费用率变动较大主要系研发项目阶段性不同导致的影响。综合影响下,公司整体净利率同比上升10.87pct至12.60%。
其中,2024年第四季度的综合毛利率、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整体净利率分别为58.58%、24.71%、10.41%、17.05%、-1.09%、8.46%,分别变动+0.24pct、-8.66pct、-5.56pct、-12.07pct、+0.31pct、+14.72pct。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9亿/6.94亿/9.0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31%/3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3亿/1.07亿/1.59亿元;分别增长40%/48%/48%;EPS分别为0.15/0.23/0.34,按照2025年3月27日收盘价对应2025年127倍PE。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风险,高端产品推广效果不及预期风险,新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 |
8 | 平安证券 | 叶寅,倪亦道,裴晓鹏 | 维持 | 增持 | 电生理产品布局完善,核心单品放量驱动收入快速增长 | 2025-03-28 |
微电生理(688351)
事项: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3亿元,同比增长25.51%;实现归母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增长815.36%。
平安观点:
公司全年营业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单Q4收入增速超过30%,主要得益于电生理手术量提升和核心产品增长放量。
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三维手术量持续增长,专注于核心产品不断放量。截至2024年末公司三维手术覆盖医院超过1100余家,三维手术量累计超过70000例,结合2023年报披露情况,2024年三维手术量约两万例;其中核心产品方面,压力监测磁定位射频消融导管手术量超过4000例,覆盖医院400余家、医院覆盖量同比增长70%以上;消融产品线如期实现从普通冷盐水灌注射频消融导管到微孔冷盐水消融导管、磁定位微电极射频消融导管、压力监测导管的产品升级,带动手术单产提升;冷冻消融系列产品已在30余家中心顺利开展手术,在市场推广的同时完成了技术迭代产品的临床应用,上市后临床表现优异。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重点巩固经销商渠道建立,加速海外三维手术量提升。2024年公司实现国际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62.94%,全年三维手术覆盖21个国家,随着压力监测导管上市、24年海外压力监测三维手术量超过1000例,为国产房颤治疗方案走向国际市场奠定良好基础。
公司业绩增长符合预期,净利润逐步释放。公司毛利率保持稳定,相比23年略有降低,主要是集采影响带来的,单Q4来看毛利率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期间费用率管控良好,随着收入增长费用率均有一定下降,其中销售费用率26.83%(-6.37%),管理费用率10.32%(-2.09%),研发费用率18.73%(-9.01%),其中公司累计研发投入(含资本化支出)
iFinD,平安证券研究所
1.01亿元,仍然保持较高投入,坚持技术创新,不断实现产品的迭代升级。基于稳健的毛利和良好的费用管控,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率首次超过10%,经营质量不断提升。
公司房颤产品具有先发优势,全面布局“冰、火、电、磁”四大技术路径,长期发展可期。公司是全球市场中少数能够同时提供心脏电生理设备与耗材完整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在国内市场的三维电生理手术领域中,截至2024年末排名国产厂商第一,位列全国第三。随着技术不断升级,公司产品线布局丰富,有效满足复杂电生理手术需求,公司目前已拥有较为丰富的标测和消融导管产品线,在产品工艺技术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其中房颤相关产品TrueForce压力导管、一次性使用星型磁电定位标测导管、IceMagic冷冻消融系列产品等产品获批用于药物难治性、复发性、阵发性房颤的治疗,作为首个国内上市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先发优势明显。此外公司仍储备较多在研产品,2025年公司将完成压力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心腔内超声导管项目的注册递交,进一步丰富产品线,为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是电生理领域国产领先企业之一,产品和技术优势显著,有望充分受益于迅速扩张的电生理赛道。因此我们预计公司将保持快速增长趋势,由于电生理集采等影响,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预测为5.22、6.87、9.34亿元(原2025-2026预测为6.13、8.32亿元),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0.76、1.34、2.15亿元(原2025-2026预测为0.93、1.72亿元),考虑到公司新产品仍处于放量阶段、净利润有望不断释放,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销售不及预期;2)新产品推广不及预期;3)政策影响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