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天风证券 | 吴立,周新宇 | 维持 | 买入 | AIoT高景气+机器人生态深度绑定,3D视觉业务持续放量,业绩延续高增长趋势 | 2025-10-26 |
奥比中光(688322)
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103.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0亿元,同样扭亏为盈。公司延续上半年高速增长态势,Q3收入与利润环比继续改善,主要受益于:3D视觉感知产业链的持续完善;下游应用(3D扫描、支付核验、机器人)快速拓展;经营效率与成本管控显著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公告验证了我们过往的观点。我们认为,伴随高毛利AIOT业务持续扩张+产能进一步释放,公司有望继续释放潜力,带来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机器人:全面兼容英伟达,强化“眼睛+大脑”布局
公司在与微软、英伟达、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陆续合作后,8月,公司宣布Gemini330系列3D深度相机全面兼容NVIDIA Jetson Thor平台,实现双目传感器数据直接传输至Jetson Thor,为人形机器人等实时AI场景提供高效视觉输入。作为NVIDIA NPN合作伙伴,公司此前已推出Persee N1、Femto Mega等Jetson平台产品。
我们认为,公司致力于3D视觉感知技术积累,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通过持续推出多种视觉感知产品方案,覆盖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数字重建等细分行业,有望巩固公司核心地位,实现长期价值。
3D扫描:硬件形态革新,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
公司下属子公司新拓三维发布两款3D扫描双旗舰新品,XTOM-MATRIX12M微米级精度蓝光扫描仪(精度达6μm,点距0.023mm),XTOM-STATION自动化检测中心(集成机械臂与工业相机,实现自动扫描与检测闭环),新产品为汽车工业、3C电子等高端精密制造领域提供高精度光学3D测量利器。我们认为,公司依托新拓三维,持续聚焦自主研发与创新,伴随AI端侧硬件、具身智能等新兴行业商业化应用的进程,公司有望加速技术优势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考虑到公司业绩兑现符合预期等因素,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FY2025-FY2027公司收入预测为9.6/14.2/17.5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9/2.43/3.56亿元,公司为国内3D视觉独角兽企业,技术及产品持续获全球巨头认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政府补助变化风险 |
| 2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冉婷 | 维持 | 买入 | 业绩超预期,与Intel正式开启合作 | 2025-10-17 |
奥比中光(688322)
2025年10月16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5年前三季度的收入7.14亿元,同比+103.5%;归母1.075亿元,同比增加1.68亿元;扣非净利0.635亿元,同比增加1.65亿元。对应25Q3收入2.79亿元,同比+103%;归母0.475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
同时近期Intel官网公示的合作伙伴增加了公司。
经营分析
业绩高于市场预期,公司料将迎来持续的业绩释放。预计主要受益于3D打印扫描仪、机器人、线下支付业务的快速增长,且增收不增费用带来的业绩快速释放。
与Intel达成合作,世界龙头地位初步确立。预计公司与intel的合作模式类似于与英伟达的合作,但意义更高,因为realsense是深度相机领域原本的全球龙头,但目前其前主intel开始与公司合作,可见公司从产能保供性、技术、性价比等方面都已经开始超过realsense,走向龙一地位。
公司料将成为视觉板块的“台积电”,具身智能发展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当前intel、英伟达、地平线(地瓜机器人)等芯片龙头都已跟公司合作,预计未来具身智能的大脑、系统基本都有公司适配和支持的身影。
公司深度相机渗透率+单机搭载量+市占率均有望提升。随机器人智能化提升,对深度相机的需求度将提升,带来深度相机的渗透率提升和单机搭载量增加;格局上,因为公司综合实力开始超越强势竞对intel,预计将维持较高的市占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利润25-27年将迎来大幅释放,受益于此前公司的充分投入迎来利润收获期;预计公司25/26/27收入约10.03/14.58/19.64亿元;利润约1.50/3.29/5.43亿元,同比扭亏/+119%/+65%。公司深度相机迈向全球龙一,业绩超预期,且预计未来3年业绩进入爆发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下游销量不及预期;大股东减持;限售股解禁。 |
| 3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陈海进,周高鼎 | 维持 | 买入 | 3D龙头高歌猛进,多传感器融合筑牢护城河壁垒 | 2025-08-18 |
奥比中光(688322)
的三维空间测量,超越了传统2D视觉的平面图像捕捉功能。3D视觉相较于2D视觉在空间作业中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直接获取三维数据的能力。2D视觉依赖二维图像分析,仅能提取物体平面特征,但无法获取深度信息,而3D视觉通过结构光、ToF等技术生成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可精准解析物体的空间坐标,可以像人眼一样“看见”物体的远近高低,更加符合空间作业的特性,因此人形机器人对环境理解和规划要求高,这也是3D视觉独特优势所在。
2024年为3D视觉产业开始爆发元年。2024年前,3D产业应用场景少,市场需求和产业积累弱。场景应用主要集中在苹果手机的人脸识别、自动导引车(AGV)、送餐机器人和体感游戏等领域。截至2022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170.65亿元,其中3D视觉市场仅为18.4亿元,占比10.8%。市场渗透率和规模化程度有限,市场需求小,导致市场回报难以覆盖3D视觉高昂的技术成本。技术强耦合带来高投入,下游市场规模不足投入产出失衡,产业陷入了“没有下游,只有投入”的困境。2024年后,3D视觉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成为实现高精度感知与自主操作的关键技术。随着自动移动机器人(AMR)、3D打印、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灵巧手和智能割草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高阶自动化场景对实时深度感知是硬性需求,3D视觉的需求激增。
硬件成本不高,先发优势行业,算法构建护城河。相机模组的硬件组成涵盖4个部分,分别是红外光发射模组、红外光接收模组、可见光RGB模组和图像处理算法芯片。各硬件组件产业链均已成熟,价格体系完整,硬件壁垒不高。温漂相关的软件补偿复杂塑造了3D视觉领域的算法壁垒。1.波长漂移造成深度测算偏差;2.焦距漂移早成深度测算偏差。深度测算的偏差加大对于温漂补偿机制提出了更高需求,否则无法满足3D场景高精度需求。3D视觉领域中,产品高定价与高利润主要源于其软件算法,这些算法构建了高技术壁垒,使得新进入者面临高昂的研发成本和技术挑战。
多点下游开花,子行业成长空间大。根据我们测算,按照400美金计算单模组,远期人形机器人、智能割草机、3D打印等市场空间规模分别为190亿美金、84亿美金、42亿美金。下游行业渗透率低,以2024年年底开始,行业均开始起量,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机器人行业订单持续增长,奥比中光25-27年营收将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62/15.1/22.3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30/21/14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下行,下游应用发展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的关联交易风险。 |
| 4 | 华龙证券 | 邢甜 | 首次 | 增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报告:经营拐点已现,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成长可期 | 2025-08-16 |
奥比中光(688322)
事件:
公司于2025年8月12日公布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利润总额0.52亿元,同比增长199.76%;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212.77%。
观点:
受益于机器人智能化趋势,3D视觉传感器业务快速增长。2025H1公司①消费级应用设备实现收入2.69亿元,同比+159.88%;毛利率34.38%,同比-6.3pct;②3D视觉传感器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65.71%;毛利率54.39%,同比+11.31pct;③工业级应用装备实现收入0.11亿元,同比-27.88%;毛利率65.26%,同比+5.5pct。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20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8.17%,同比-40.0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56%/10.31%/20.94%/-0.64%,分别同比-8.36pct/-15.12pct/-28.77pct/+12.19pct,除财务费用(主要是由于利息收入减少)外,其他费用率下降明显,公司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有望受益于机器人放量。公司围绕各类型机器人,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方案,帮助机器人实现识别、导航定位、避障、路径规划、三维重建、人机交互等功能。服务机器人方面,公司已与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客户实现了业务合作,覆盖了割草机、酒店配送、楼宇配送、商用清洁、ROS教育等应用场景,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市占率超过70%。工业机器人方面,公司联合Twinny推出了最新款NarGo订单拣选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定位、路径规划、避障和交互等功能,助力机器人物流中心场景落地。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主要攻关深度相机(人形机器人视觉主流)方案,已与微软合作推出相应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天工Pro机器人。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体系,布局结构光、iToF、dToF及Lidar等多种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经过多年研发技术储备充足。随着消费级设备及各类机器人应用的逐步放量,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不断提升,向好趋势明确。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85亿元/14.51亿元/20.64亿元,同比+74.56%/+47.3%/+42.2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2.74亿元/3.48亿元,同比
286.25%/+133.6%/+27.28%。公司当前估值水平较可比公司高估,考虑到公司3D视觉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期,未来伴随机器人放量,业绩具备较大增长空间,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风险、3D视觉感知技术迭代创新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
| 5 | 天风证券 | 吴立,周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5H1营收翻倍增长,携手地平线扩大机器人领域优势! | 2025-08-13 |
奥比中光(688322)
公司发布2025H1业绩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104.14%;主要系三维扫描及支付场景业务收入增长所致。归母净利润0.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0.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主要系25H1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公司在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后,继续在二季度乘胜追击,多年研发成果在AI高景气背景下继续实现加速商业化闭环落地!
我们的观点:高毛利AIOT业务持续扩张+产能释放,有望带来公司业绩强劲增长。
机器人:公司在与微软、英伟达合作后,8月11日,公司与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与产品优势,携手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应用。我们认为,基于公司在3D视觉传感器及对应的机器人领域算法方面的优势,以及地瓜机器人在机器人用芯片和底层软硬件架构方面的优良实力,双方将围绕技术方案、产品应用、市场拓展、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加强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前进,以期不断提高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的市场占有率。
3D扫描:公司成功携手行业头部企业创想三维推出两款高精度3D扫描仪,全面满足3D打印、逆向工程、模具制作、游戏设计、医疗护具、艺术创作、AR/VR等领域对高精度、低成本3D扫描的需求。我们认为,公司与头部企业合作有助于打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深厚的技术壁垒,同时下游市场的持续扩张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力度,为业绩改善打下良好基础。
碰一下支付:目前,为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支付宝已推出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以及“碰一下”等支付方式。公司携手合作伙伴蚂蚁集团,通过“碰一下”整机设备产品在各类零售场景的落地,持续优化提升支付便利性,为用户和商家创造新价值。
公司是国内机器人视觉传感器领域少数可对标英特尔Realsense的公司,深度绑定英伟达有望卡位人形机器人“眼睛+大脑”两大智能化黄金赛道,公司近期与地平线展开深度合作,公司25H1营收实现翻倍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短期受益医保刷脸+3D打印放量,中期受益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考虑到公司研发成果商业化落地进展超预期等因素,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将FY2025-FY2026公司收入预测由8.7/13.4亿元调整为9.6/14.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由为0.85/2.7亿元调整为1.09/2.43亿元,新增FY2027公司收入预测为1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6亿元。公司为国内3D视觉独角兽企业,技术及产品持续获全球巨头认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政府补助变化风险 |
| 6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冉婷 | 维持 | 买入 | 深度相机龙头迎扭亏元年,战略合作地平线 | 2025-08-12 |
奥比中光(688322)
8月11日,公司发布中报,25H1收入4.35亿元,同比+104.14%;利润0.52亿元,去年同期-0.51亿元;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去年同期-0.53亿元。同日,公司与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加深机器人领域合作,有望共享客户资源。
经营分析
收入和利润超预期,持续向好,拆分如下:
1.收入: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设备、工业级设备、其他收入分别1.36/2.69/0.11/0.18亿元,同比+65.71%/159.88%/-27.88%/+57.49%。3D视觉传感器预计主要受益于机器人业务增长,消费级设备主要来源于三维扫描和支付场景的放量。
2.毛利率: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设备、工业级设备、其他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39%/34.38%/65.26%/29.77%,同比+11.31/-6.30/+5.50/-2.08PCT。其中消费级设备毛利率下降,预计主要受支付场景占比提升影响,支付场景毛利率整体产品附加值较低。3.费用率:受益于前期投入充分,今年开始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1H25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7.56%/10.31%/20.94%/-0.64%,同比-8.36/-15.12/-28.78/+12.19PCT,财务费用率提升预计主因利率下降。三费合计1.69亿元,同比-2522万元,公司费用管控效果显著,后续因收入增长而费用额度不增,费用率有望持续大幅下降,带来净利率大幅提升。
4.其他:股权支付费用1105万元。扣除股份支付后公司净利润约7000万元,而上年同期为-2698万元,因此公司的经营性利润增长符合预期。
5.未来展望:公司深度相机渗透率+单机搭载量+市占率均有望提升,随机器人智能化提升,对深度相机的需求度将提升,带来深度相机的渗透率提升和单机搭载量增加;格局上,因为公司综合实力开始超越强势竞对intel,预计将维持较高的市占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因此上调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5/26/27利润约1.34/3.29/5.43亿元,同比扭亏/+145%/+65%,对应PE分别254/103/63倍,公司深度相机格局优势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民币汇率波动;大股东减持;限售股解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