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天风证券 | 吴立,周新宇 | 维持 | 买入 | AIoT高景气+机器人生态深度绑定,3D视觉业务持续放量,业绩延续高增长趋势 | 2025-10-26 |
奥比中光(688322)
公司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公告,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同比+103.5%;实现归母净利润1.0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8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0亿元,同样扭亏为盈。公司延续上半年高速增长态势,Q3收入与利润环比继续改善,主要受益于:3D视觉感知产业链的持续完善;下游应用(3D扫描、支付核验、机器人)快速拓展;经营效率与成本管控显著提升。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公告验证了我们过往的观点。我们认为,伴随高毛利AIOT业务持续扩张+产能进一步释放,公司有望继续释放潜力,带来业绩的进一步增长。
机器人:全面兼容英伟达,强化“眼睛+大脑”布局
公司在与微软、英伟达、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陆续合作后,8月,公司宣布Gemini330系列3D深度相机全面兼容NVIDIA Jetson Thor平台,实现双目传感器数据直接传输至Jetson Thor,为人形机器人等实时AI场景提供高效视觉输入。作为NVIDIA NPN合作伙伴,公司此前已推出Persee N1、Femto Mega等Jetson平台产品。
我们认为,公司致力于3D视觉感知技术积累,打造“机器人与AI视觉产业中台”,通过持续推出多种视觉感知产品方案,覆盖生物识别、机器人、三维扫描、数字重建等细分行业,有望巩固公司核心地位,实现长期价值。
3D扫描:硬件形态革新,支撑产业数字化转型
公司下属子公司新拓三维发布两款3D扫描双旗舰新品,XTOM-MATRIX12M微米级精度蓝光扫描仪(精度达6μm,点距0.023mm),XTOM-STATION自动化检测中心(集成机械臂与工业相机,实现自动扫描与检测闭环),新产品为汽车工业、3C电子等高端精密制造领域提供高精度光学3D测量利器。我们认为,公司依托新拓三维,持续聚焦自主研发与创新,伴随AI端侧硬件、具身智能等新兴行业商业化应用的进程,公司有望加速技术优势转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考虑到公司业绩兑现符合预期等因素,我们维持公司盈利预测,FY2025-FY2027公司收入预测为9.6/14.2/17.5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9/2.43/3.56亿元,公司为国内3D视觉独角兽企业,技术及产品持续获全球巨头认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政府补助变化风险 |
| 2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冉婷 | 维持 | 买入 | 业绩超预期,与Intel正式开启合作 | 2025-10-17 |
奥比中光(688322)
2025年10月16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5年前三季度的收入7.14亿元,同比+103.5%;归母1.075亿元,同比增加1.68亿元;扣非净利0.635亿元,同比增加1.65亿元。对应25Q3收入2.79亿元,同比+103%;归母0.475亿元,同比增加1.14亿元。
同时近期Intel官网公示的合作伙伴增加了公司。
经营分析
业绩高于市场预期,公司料将迎来持续的业绩释放。预计主要受益于3D打印扫描仪、机器人、线下支付业务的快速增长,且增收不增费用带来的业绩快速释放。
与Intel达成合作,世界龙头地位初步确立。预计公司与intel的合作模式类似于与英伟达的合作,但意义更高,因为realsense是深度相机领域原本的全球龙头,但目前其前主intel开始与公司合作,可见公司从产能保供性、技术、性价比等方面都已经开始超过realsense,走向龙一地位。
公司料将成为视觉板块的“台积电”,具身智能发展打开公司成长空间。当前intel、英伟达、地平线(地瓜机器人)等芯片龙头都已跟公司合作,预计未来具身智能的大脑、系统基本都有公司适配和支持的身影。
公司深度相机渗透率+单机搭载量+市占率均有望提升。随机器人智能化提升,对深度相机的需求度将提升,带来深度相机的渗透率提升和单机搭载量增加;格局上,因为公司综合实力开始超越强势竞对intel,预计将维持较高的市占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利润25-27年将迎来大幅释放,受益于此前公司的充分投入迎来利润收获期;预计公司25/26/27收入约10.03/14.58/19.64亿元;利润约1.50/3.29/5.43亿元,同比扭亏/+119%/+65%。公司深度相机迈向全球龙一,业绩超预期,且预计未来3年业绩进入爆发期,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形机器人下游销量不及预期;大股东减持;限售股解禁。 |
| 3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陈海进,周高鼎 | 维持 | 买入 | 3D龙头高歌猛进,多传感器融合筑牢护城河壁垒 | 2025-08-18 |
奥比中光(688322)
的三维空间测量,超越了传统2D视觉的平面图像捕捉功能。3D视觉相较于2D视觉在空间作业中的核心优势在于其直接获取三维数据的能力。2D视觉依赖二维图像分析,仅能提取物体平面特征,但无法获取深度信息,而3D视觉通过结构光、ToF等技术生成物体的三维点云数据,可精准解析物体的空间坐标,可以像人眼一样“看见”物体的远近高低,更加符合空间作业的特性,因此人形机器人对环境理解和规划要求高,这也是3D视觉独特优势所在。
2024年为3D视觉产业开始爆发元年。2024年前,3D产业应用场景少,市场需求和产业积累弱。场景应用主要集中在苹果手机的人脸识别、自动导引车(AGV)、送餐机器人和体感游戏等领域。截至2022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170.65亿元,其中3D视觉市场仅为18.4亿元,占比10.8%。市场渗透率和规模化程度有限,市场需求小,导致市场回报难以覆盖3D视觉高昂的技术成本。技术强耦合带来高投入,下游市场规模不足投入产出失衡,产业陷入了“没有下游,只有投入”的困境。2024年后,3D视觉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成为实现高精度感知与自主操作的关键技术。随着自动移动机器人(AMR)、3D打印、人形机器人、机械臂、灵巧手和智能割草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这些高阶自动化场景对实时深度感知是硬性需求,3D视觉的需求激增。
硬件成本不高,先发优势行业,算法构建护城河。相机模组的硬件组成涵盖4个部分,分别是红外光发射模组、红外光接收模组、可见光RGB模组和图像处理算法芯片。各硬件组件产业链均已成熟,价格体系完整,硬件壁垒不高。温漂相关的软件补偿复杂塑造了3D视觉领域的算法壁垒。1.波长漂移造成深度测算偏差;2.焦距漂移早成深度测算偏差。深度测算的偏差加大对于温漂补偿机制提出了更高需求,否则无法满足3D场景高精度需求。3D视觉领域中,产品高定价与高利润主要源于其软件算法,这些算法构建了高技术壁垒,使得新进入者面临高昂的研发成本和技术挑战。
多点下游开花,子行业成长空间大。根据我们测算,按照400美金计算单模组,远期人形机器人、智能割草机、3D打印等市场空间规模分别为190亿美金、84亿美金、42亿美金。下游行业渗透率低,以2024年年底开始,行业均开始起量,空间广阔。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机器人行业订单持续增长,奥比中光25-27年营收将实现快速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10.62/15.1/22.34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30/21/14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给予一定估值溢价,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下行,下游应用发展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的关联交易风险。 |
| 4 | 华龙证券 | 邢甜 | 首次 | 增持 | 2025年半年报点评报告:经营拐点已现,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成长可期 | 2025-08-16 |
奥比中光(688322)
事件:
公司于2025年8月12日公布半年报:2025H1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增长104.14%;利润总额0.52亿元,同比增长199.76%;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212.77%。
观点:
受益于机器人智能化趋势,3D视觉传感器业务快速增长。2025H1公司①消费级应用设备实现收入2.69亿元,同比+159.88%;毛利率34.38%,同比-6.3pct;②3D视觉传感器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65.71%;毛利率54.39%,同比+11.31pct;③工业级应用装备实现收入0.11亿元,同比-27.88%;毛利率65.26%,同比+5.5pct。
费用管控成效显著,期间费用率持续下降。2025H1公司期间费用率为38.17%,同比-40.06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56%/10.31%/20.94%/-0.64%,分别同比-8.36pct/-15.12pct/-28.77pct/+12.19pct,除财务费用(主要是由于利息收入减少)外,其他费用率下降明显,公司费用管控成效显著。
聚焦机器视觉核心赛道,有望受益于机器人放量。公司围绕各类型机器人,推出了丰富且全面的机器人视觉感知产品方案,帮助机器人实现识别、导航定位、避障、路径规划、三维重建、人机交互等功能。服务机器人方面,公司已与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LionsBot等多家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客户实现了业务合作,覆盖了割草机、酒店配送、楼宇配送、商用清洁、ROS教育等应用场景,在中国服务机器人3D视觉市占率超过70%。工业机器人方面,公司联合Twinny推出了最新款NarGo订单拣选机器人,可自主完成定位、路径规划、避障和交互等功能,助力机器人物流中心场景落地。人形机器人方面,公司主要攻关深度相机(人形机器人视觉主流)方案,已与微软合作推出相应产品,并成功应用于天工Pro机器人。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体系,布局结构光、iToF、dToF及Lidar等多种3D视觉感知技术路线,经过多年研发技术储备充足。随着消费级设备及各类机器人应用的逐步放量,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有望不断提升,向好趋势明确。我们预计公司2025年-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85亿元/14.51亿元/20.64亿元,同比+74.56%/+47.3%/+42.21%;实现归母净利润1.17亿元/2.74亿元/3.48亿元,同比
286.25%/+133.6%/+27.28%。公司当前估值水平较可比公司高估,考虑到公司3D视觉业务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尚处于初期,未来伴随机器人放量,业绩具备较大增长空间,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环境风险、3D视觉感知技术迭代创新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等。 |
| 5 | 天风证券 | 吴立,周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5H1营收翻倍增长,携手地平线扩大机器人领域优势! | 2025-08-13 |
奥比中光(688322)
公司发布2025H1业绩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5亿元,同比+104.14%;主要系三维扫描及支付场景业务收入增长所致。归母净利润0.6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0.7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97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4亿元。主要系25H1销售回款增加所致。
公司在一季度实现了扭亏为盈后,继续在二季度乘胜追击,多年研发成果在AI高景气背景下继续实现加速商业化闭环落地!
我们的观点:高毛利AIOT业务持续扩张+产能释放,有望带来公司业绩强劲增长。
机器人:公司在与微软、英伟达合作后,8月11日,公司与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机器人智能化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与产品优势,携手推动机器人产业的技术创新与落地应用。我们认为,基于公司在3D视觉传感器及对应的机器人领域算法方面的优势,以及地瓜机器人在机器人用芯片和底层软硬件架构方面的优良实力,双方将围绕技术方案、产品应用、市场拓展、生态建设等方面展开紧密合作,加强在机器人领域的持续前进,以期不断提高在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场景的市场占有率。
3D扫描:公司成功携手行业头部企业创想三维推出两款高精度3D扫描仪,全面满足3D打印、逆向工程、模具制作、游戏设计、医疗护具、艺术创作、AR/VR等领域对高精度、低成本3D扫描的需求。我们认为,公司与头部企业合作有助于打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深厚的技术壁垒,同时下游市场的持续扩张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力度,为业绩改善打下良好基础。
碰一下支付:目前,为满足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的不同需求,支付宝已推出扫码支付、刷脸支付以及“碰一下”等支付方式。公司携手合作伙伴蚂蚁集团,通过“碰一下”整机设备产品在各类零售场景的落地,持续优化提升支付便利性,为用户和商家创造新价值。
公司是国内机器人视觉传感器领域少数可对标英特尔Realsense的公司,深度绑定英伟达有望卡位人形机器人“眼睛+大脑”两大智能化黄金赛道,公司近期与地平线展开深度合作,公司25H1营收实现翻倍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短期受益医保刷脸+3D打印放量,中期受益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考虑到公司研发成果商业化落地进展超预期等因素,我们调整公司盈利预测,将FY2025-FY2026公司收入预测由8.7/13.4亿元调整为9.6/14.2亿元,归母净利润预测由为0.85/2.7亿元调整为1.09/2.43亿元,新增FY2027公司收入预测为1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56亿元。公司为国内3D视觉独角兽企业,技术及产品持续获全球巨头认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经营风险,应收账款风险,政府补助变化风险 |
| 6 | 国金证券 | 陈传红,冉婷 | 维持 | 买入 | 深度相机龙头迎扭亏元年,战略合作地平线 | 2025-08-12 |
奥比中光(688322)
8月11日,公司发布中报,25H1收入4.35亿元,同比+104.14%;利润0.52亿元,去年同期-0.51亿元;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去年同期-0.53亿元。同日,公司与地平线及其控股子公司地瓜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加深机器人领域合作,有望共享客户资源。
经营分析
收入和利润超预期,持续向好,拆分如下:
1.收入: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设备、工业级设备、其他收入分别1.36/2.69/0.11/0.18亿元,同比+65.71%/159.88%/-27.88%/+57.49%。3D视觉传感器预计主要受益于机器人业务增长,消费级设备主要来源于三维扫描和支付场景的放量。
2.毛利率: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设备、工业级设备、其他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4.39%/34.38%/65.26%/29.77%,同比+11.31/-6.30/+5.50/-2.08PCT。其中消费级设备毛利率下降,预计主要受支付场景占比提升影响,支付场景毛利率整体产品附加值较低。3.费用率:受益于前期投入充分,今年开始期间费用率大幅下降。1H25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7.56%/10.31%/20.94%/-0.64%,同比-8.36/-15.12/-28.78/+12.19PCT,财务费用率提升预计主因利率下降。三费合计1.69亿元,同比-2522万元,公司费用管控效果显著,后续因收入增长而费用额度不增,费用率有望持续大幅下降,带来净利率大幅提升。
4.其他:股权支付费用1105万元。扣除股份支付后公司净利润约7000万元,而上年同期为-2698万元,因此公司的经营性利润增长符合预期。
5.未来展望:公司深度相机渗透率+单机搭载量+市占率均有望提升,随机器人智能化提升,对深度相机的需求度将提升,带来深度相机的渗透率提升和单机搭载量增加;格局上,因为公司综合实力开始超越强势竞对intel,预计将维持较高的市占率。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公司上半年业绩超预期,因此上调业绩预期,预计公司25/26/27利润约1.34/3.29/5.43亿元,同比扭亏/+145%/+65%,对应PE分别254/103/63倍,公司深度相机格局优势显著,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民币汇率波动;大股东减持;限售股解禁。 |
| 7 | 中银证券 | 苏凌瑶,周世辉 | 维持 | 增持 | 2024业绩拐点初现,多款机器人视觉新品问世 | 2025-04-23 |
奥比中光(688322)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营收增长超过50%,因三费控制较好减亏70%以上在既有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公司推出针对机器人不同场景的3类AI视觉新产品,我们认为公司的经营展望佳,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公司营收较快增长,同时净利率大幅改善。2024年公司营收5.6亿元,同比增长56.8%;归母净利润-0.63亿元,同比减亏77.2%;扣非归母净利润-1.1亿元,同比减亏65.3%;毛利率41.8%,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净利率-11.1%,同比提升65.4个百分点。2024Q4单季度公司营收2.1亿元,同比增长112.3%,环比提升55.3%;归母净利润为-260万元,同比减亏96.9%,环比减亏62.5%;扣非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比减亏87.6%,环比减亏48.1%;毛利率38.2%,同比降低0.9个百分点,环比降低8.1个百分点;净利率-1.7%,同比提升68.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3.7个百分点。
公司净利率同比大幅提升,主要因三费比率控制较好。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率36.2%,同比下降47.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8.6%,同比下降18.1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13.0%,同比下降6.1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研发、管理、销售费用比例合计同比下降71.6个百分点,为净利率提升贡献较大。
三维扫描、支付宝“碰一下”等产品放量,带动整体营收高增。分业务看,AIoT类业务覆盖三维扫描、服务/工业/人形机器人、AR/VR、智能支付终端等领域,2024年该业务营收3.0亿元,同比增长142.4%,毛利率51.9%,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生物识别类业务覆盖线下支付与医保核验类领域,2024年该业务营收2.3亿元,同比增长18.2%,毛利率27.6%,同比减少8.1个百分点;工业三维扫描类业务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风电能源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2024年该业务营收0.3亿美元,同比降低13.3%,毛利率60.7%,同比减少11.5个百分点。具体到产品层面,主要是三维扫描、支付宝“碰一下”设备需求增长,带动2024年消费级应用设备销量同比大增超过300%所致。
聚焦机器人与AI视觉应用,针对不同下游场景发布多款新产品。Orbbec Gemini335系列是首次搭载公司专为机器人3D视觉设计的深度引擎芯片MX6800的新产品,配备高性能主被动融合双目成像系统,满足机器人在户外、室内、夜晚等不同光照条件及复杂多变环境中的AI视觉需求;Orbbec Gemini336系列是335系列的红外增强版,增加了红外滤光板,加强了主动红外成像表现,在高反光、强光干扰及高动态场景下,视觉深度测量的稳定性更优;Orbbec MS600激光雷达是基于dToF技术的高精度、远距离单线激光雷达,具备270°扫描范围,当目标反射率为90%时,设备探测距离可达45米,精度误差不超过15毫米,其72kHz高点频和0.075°角分辨率可提供更精细的测量细节,有助于为机器人在尘雾等复杂环境中,提供准确的环境感知。我们看好公司多款新品的独特优势,有望打开机器人业务的新蓝海。
估值
因公司营收增长幅度及净利率提升幅度均超此前预期,我们上调公司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9.06/12.47/15.23亿元,对应市销率为26.2/19.0/15.6倍。我们看好公司3D视觉感知类产品,在未来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机遇,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尚未盈利的风险;业绩大幅下滑或亏损的风险;3D视觉感知技术迭代创新的风险;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核心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
| 8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陈海进,周高鼎 | 维持 | 买入 | 回购彰显发展信心,政策利好国产视觉模组渗透率提升 | 2025-04-16 |
奥比中光(688322)
投资要点
回购效率高,彰显公司对其发展的信心。公司于2025年4月9日发布回购股权公告,此次股份回购方案充分体现了公司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及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根据公告,公司于2025年4月8日通过董事会决议启动回购,计划以不超过97元/股的价格,在3个月内完成2,000万至4,000万元的回购规模,专项用于维护公司价值与股东权益。值得关注的是,公司在方案披露次日(4月9日)即完成首次回购,以41.63-46.5元/股的价格区间购入9.59万股,支付金额达442万元,行动效率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从战略层面看,此次回购延续了公司一贯的资本运作逻辑,反映出管理层对当前估值修复空间的判断。结合公司2024年56.16%的营收增长,回购行为实质是技术壁垒与产业红利双重驱动下的价值重估举措。
政策短期影响行业基本面,阶段性利好国内产业格局。中国对美加征125%关税的政策通过原产地规则调整精准作用于英特尔等美国本土制造芯片企业,导致英特尔RealSense系列涨价削弱其性价比优势,而奥比中光凭借全栈自研的3D视觉感知技术(覆盖结构光、iToF、双目Lidar等六大领域)和国产化率优势,在机器人视觉、智能座舱等新兴场景有望加速渗透。该政策有望导致其产品在华价格显著上升,从而对产业竞争格局产生影响,公司当前在人形机器人视觉传感器领域具有70%的市场占有率,关税有望进一步加大公司产品性价比,从而提高市占率。
全栈自研与自由产能、产品代差以及knowhow建立奥比护城河:视觉模组的研发周期通常为6个月至2年,且应用场景适配高度依赖厂商的垂直领域knowhow能力,即跨学科技术整合与行业经验沉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奥比布局早,涉及场景部署多,场景部署效率和效果领先友商,机器人产业当前技术闭环,商业化落地需求下,公司业务有望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机器人行业订单持续增长,奥比中光24-26年营收将实现快速增长、利润有望25年扭亏为盈,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为5.6/11.5/1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41/19/14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下行,下游应用发展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的关联交易风险。 |
| 9 | 天风证券 | 吴立,周新宇 | 维持 | 买入 | 全栈自研无惧关税影响,启动回购彰显发展信心! | 2025-04-13 |
奥比中光(688322)
深耕3D视觉感知全链条布局,全栈式技术研发+六大领域覆盖构筑核心壁垒
公司主营业务是3D视觉感知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公司已构建了“全栈式技术研发能力+全领域技术路线布局”的3D视觉感知技术体系,在技术纵深上融合了光学机械、电子、芯片设计、算法、SDK、固件开发等多项复杂学科交又技术,在技术横向跨度上涵盖结构光、iToF、dToF、双目Lidar、工业三维测量六大领域。
奥比中光斥资2000万-4000万元回购股份,维护公司价值与股东权益奥比中光近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部分股份,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2000万元且不超过人民币4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97元/股。公司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首次回购股份约9.59万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0.02%,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46.5元/股,最低价为41.63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约442万元。回购股份将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及维护投资者权益的决心。
境外收入占比低,关税风险可控;AIoT等新兴场景驱动营收同比增56.16%逐季增长显韧性
根据公司已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直接境外收入占比不到15%,其中直接出口美国的金额占营业收入比例极低,美国加征关税对公司现有业务和供应链等影响极小。2024年,奥比中光加快新兴场景推广并持续丰富和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了在AIOT等领域的规模快速增长。经公司初步核算,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62亿元,同比增长56.16%。2024年,公司根据下游需求加快创新产品迭代速度,落实“技术创新投入一商业成果转化”战略,最终实现营业收入的逐季环比增长。
奥比中光是国内机器人视觉传感器领域少数可对标英特尔Realsense的公司,深度绑定英伟达有望卡位人形机器人“眼睛+大脑”两大智能化黄金赛道。公司24年营收预计恢复高速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短期受益医保刷脸+3D打印放量,中期受益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考虑到公司机器人传感器业务进展较为依赖下游机器人客户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5.6/8.7/13.4亿,公司为国内3D视觉独角兽企业,技术及产品持续获全球巨头认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创新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应用场景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供应链风险。 |
| 10 | 东吴证券 | 张良卫,陈海进,周高鼎 | 维持 | 买入 | “机器之眼”逐步放量,赛道格局卡位双优 | 2025-03-12 |
奥比中光(688322)
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机器人突破有望带动业绩上涨。奥比中光主要产品包括3D视觉传感器、消费级应用设备和工业级应用设备,已实现六大3D视觉感知技术全面布局,产品主要应用领域为生物识别、AIOT、消费电子、工业等。分产品看,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销售3D视觉传感器。23年占比总营收61.6%,公司已实施多期员工激励计划、确认大额股份支付费用,近五年研发费用率持续高于50%,导致净利润尚未转正。当前公司在机器人领域中,产品持续放量,将有望拉动公司营收实现高速增长,带动公司逐步扭亏。
Tof为视觉革命性技术,研发周期长,需要高场景knowhow才能做好产品竞争力。机器人视觉模组通过分层递进的数据处理逻辑实现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其工作流程可概括为"采集-解析-决策-执行"四阶链路。采集指的图像信息捕捉,是从二维图像的捕捉到三维空间的理解与智能优化。解析为通过图像传感器从单一的感知手段到多维度、多层次的信息融合与智能感知,提升了系统的感知精度和效率。而决策为算法技术升级是从手工规则的计算到自我学习与智能推理。目前产业软硬件技术均已成熟,视觉模组的研发周期通常为6个月至2年,其核心壁垒正是长期积累的生物力学模型与机械控制融合经验。
机器视觉的下游百花齐放,涵盖自主移动机器人(AMR)、3D打印及人形机器人三大领域。AMR市场受制造业自动化趋势、全球劳动力短缺及高性价比驱动,预计2024年规模达38.8亿美元,2029年增至80.2亿美元(CAGR15.6%);3D打印技术随成本下降加速渗透,2023年全球市场规模197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415亿元,集成3D扫描功能的设备进一步推动工业制造与消费电子领域应用;人形机器人市场增速尤为突出,2023年规模24.3亿美元,Fortune预计2032年达660亿美元(2024-2032年CAGR45.5%),中国2029年市场规模或突破750亿元(2024-2029年CAGR超90%),政策支持、技术突破(AI大模型融合)及劳动力缺口(2025年预计600万)是核心驱动力。
全栈自研与自由产能、产品代差以及knowhow建立奥比护城河:视觉模组的研发周期通常为6个月至2年,且应用场景适配高度依赖厂商的垂直领域knowhow能力,即跨学科技术整合与行业经验沉淀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奥比布局早,涉及场景部署多,场景部署效率和效果领先友商,根据《2023机器视觉产业发展蓝皮书》提到,2022年奥比中光在中国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稳居行业龙头。机器人产业当前技术闭环,商业化落地需求下,公司业务有望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受益于机器人行业订单持续增长,奥比中光24-26年营收将实现快速增长、利润有望25年扭亏为盈,我们将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从5.3/7.6/10.3/上调至5.6/11.5/15.1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S分别为49/24/18倍,考虑到公司是全球3D视觉感知龙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风险下行,下游应用发展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高的关联交易风险。 |
| 11 | 天风证券 | 吴立,周新宇 | 维持 | 买入 | 24年营收预计实现高增长,3D传感器龙头受益AI终端百花齐放! | 2025-01-22 |
奥比中光(688322)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预告,2024年公司预计实现营收5.60亿元(yoy+55.55%);实现归母净利-0.60亿元,预计减少亏损2.16亿元左右,同比减少亏损约78.25%;单季度来看2024年Q4实现营收2.09亿元(yoy+109%),归母净利为-30.65万元,单季度接近实现扭亏,较去年同期减少亏损8363.99万元左右,同比减少亏损约99.63%。
我们的观点:下游AIOT持续扩张+产能释放,有望带来可观业绩反弹!
医保刷脸:2024年,公司全流程“智慧医保刷脸就医”在河南、河北、湖北、江西等省份落地。伴随越来越多项目形成的良好示范效应,将加快医保场景应用的落地。
3D扫描:2024年,公司成功携手行业头部企业创想三维推出两款高精度3D扫描仪CR-ScanOtter、CR-ScanRaptor。两款新品均搭载奥比中光自研芯片及创新光学设计方案,精度最高均可达到0.02mm,全面满足3D打印、逆向工程、模具制作、游戏设计、医疗护具、艺术创作、AR/VR等领域对高精度、低成本3D扫描的需求。我们认为,公司与头部企业合作有助于打造极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形成深厚的技术壁垒,同时下游市场的持续
扩张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力度,为业绩改善打下良好基础。
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方面,公司已与云迹科技、擎朗智能、普渡科技、高仙机器人等多家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客户实现了业务合作。公司助力LionsBot打造出全向避障、简便易用的智能清洁机器人。2024年7月,公司融合前沿多模态大模型技术,辅以公司Gemini335L和FemtoBolt系列深度相机的数据输入,推出最新2.0版大模型机械臂演示方案,新方案能够基于语音指令,自动执行沏茶、插花、滴香薰、播放音乐等一系列复杂任务。人形机器人方面,2024年6月,公司最新发布的Gemini335系列、Gemini336系列双目3D相机正式进驻英伟达机器人平台,可用于各类型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有望承接NVIDIA百万机器人开发者刚需,绑定NVIDIA有望充分受益机器人具身智能浪潮。
3D场景:24年初至今,公司与希腊Moverse使用公司Femto系列相机共同打造出高质量低成本的3D动作捕捉与3D动画内容生成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电影、游戏、虚拟现实等场景;此外,公司与新西兰合作伙伴Velogicfit成功制作出创新3D运动分析技术系统,可以为专业车手、骑行爱好者等提供更科学的骑行姿势设定方案,并已助力美国重伤车手夺得UCI帕拉自行车世界锦标赛双料世界冠军。
3D视觉感知技术作为真实重现3D物理世界和各类型机器人“感知-决策-执行”链路中的重要一环,有望持续受益于各类AI端侧硬件及AI应用场景发展的浪潮。公司是国内机器人视觉传感器领域少数可对标英特尔Realsense的公司,深度绑定英伟达有望卡位人形机器人“眼睛+大脑”两大智能化黄金赛道。公司25Q1营收预计恢复高速增长,我们看好公司短期受益医保刷脸+3D打印放量,中期受益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考虑到公司机器人传感器业务进展较为依赖下游机器人客户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4-26年营收分别为5.6/8.7/13.4亿元(前值为5.96/8.79/13.22亿元),对应25/26年P/S分别为24/16倍,公司为国内3D视觉独角兽企业,技术及产品持续获全球巨头认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业绩预告仅以初步核算结果,具体数据以正式的24年年报为准,技术迭代创新风险、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应用场景商业化不及预期风险、供应链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