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维持 | 买入 | 生殖康复持续高增长,积极布局脑机接口 | 2025-09-16 |
麦澜德(68827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41亿元(yoy+5.62%),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11.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8.08%)。其中,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yoy-0.89%),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33.7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yoy-28.54%)。
事件点评
盆底业务有所承压,生殖康复高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生殖康复和抗衰业务实现收入7,983.87万元,同比增长42.45%。销售方面以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并结合线上渠道进行推广。公司凭借严肃医疗背景赋能消费医疗,注重合规性与产品力,是市场上少数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及一站式服务的厂商。而且,公司从生殖抗衰领域拓展到皮肤抗衰领域,结合公司强大的渠道优势,在皮肤抗衰领域,公司研发布局面部皮肤诊疗整体解决方案,推出中频电、聚焦超声等产品系列,打造全层次抗衰方案。我们预计公司该块业务,在未来几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另外,2025H1公司盆底康复业务收入0.89亿(yoy-15.93%),短期有所承压。公司通过不断推出创新产品带动公司业绩稳步增长,2024年公司推出盆底智能解决方案PI-ONE系统,深化AI在盆底康复应用;2025年3月,公司推出全新一代雷达磁刺激仪(简称“雷达磁”)。雷达磁创新性地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开发出非接触式盆底肌运动范围高精度监测系统,突破了传统盆底磁刺激的纯被动治疗模式。
布局脑机接口等高潜力业务
脑机接口业务是公司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方向,其市场前景广阔且公司已建立起多维度的竞争优势以应对竞争。在运动康复领域,公司围绕中枢与外周运动康复需求,开展磁刺激与EEG/fNIRS等脑机接口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发,重点开发磁刺激中枢闭环调控系统及个性化治疗参数智能识别技术,进一步完善手功能磁刺激、运动磁刺激及经颅磁刺激产品矩阵。
在研项目方面:1)公司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多模态情感交互式诊疗装备研发”,目前处于中期阶段;2)公司牵头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基于运动意图感知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目前处于初期阶段;3)公司牵头的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基于中枢-外周闭环调控的多模态智能手康复机器人关键技术研发”,目前处于临床验证阶段;4)子公司锐诗得牵头的江苏省前沿技术研发计划“基于多模态脑生理监测的闭环神经调控装备及关键技术研发”,目前完成立项公示,有望快速推向市场。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收入有望分别实现5.00亿元、6.13亿元和7.48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5.23亿元、6.40亿元和7.8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7.8%、22.6%和22.1%,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17亿元、1.64亿元和2.03亿元(2025-2027年前值预测为1.35亿元、1.70亿元和2.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5.0%、40.7%和23.7%。2025-2027年的EPS分别为1.17元、1.64元和2.03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5x、25x和20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2 | 华源证券 | 刘闯,林海霖 | 维持 | 买入 | 生殖康复快速增长,积极布局潜力业务 | 2025-08-30 |
麦澜德(68827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5上半年业绩,2025H1实现营收2.41亿元(yoy+5.62%),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yoy-11.9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yoy-8.08%)。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23亿元(yoy-0.89%),实现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33.76%),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23亿元(yoy-28.54%)。
生殖康复业务展现增长潜力,国内入院顺利推进。2025H1,公司盆底康复业务收入0.89亿(yoy-15.93%),继盆底智能解决方案PI-ONE系统发布后,公司深化AI在盆底康复应用,结合数据提供患者个性化诊疗方案,推出报告解读智能体与盆底健康知识问答智能体,引领盆底诊疗智能化;耗材及配件收入0.59亿(yoy+13.92%),耗材产品国际合规注册实现重大推进;生殖康复0.80亿(yoy+42.45%);运动康
复0.07亿(yoy-26.78%)。公司产品已在国内约8700多家医院应用,其中三级医院1500余家。
毛利率短期承压,产学结合布局前沿应用。2025H1,公司产品整体毛利率70.90%(yoy-2.10pct),核心业务毛利率均有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收入占比较大的盆底及产后康复设备业务、生殖康复业务毛利率分别为67.15%(yoy-2.64pct)、83.30%(yoy-9.92pct),主要因新产品推广初期,产品毛利略低于其他产品所致。25H1公司研发费用0.28亿(yoy+6.99%),公司加大新产品研发,针对脑机接口、AI皮肤健康评估等前沿应用,公司探索与高校产学合作,已建有多模态脑机精准驱动工业和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等15个国家、省市级研发创新平台。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07/6.26/7.7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51%/23.34%/23.8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69/2.1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56%/29.59%/29.53%,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33/25/19倍。基于公司在盆底康复领域产品处于领先位置,康复产线多元化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线恢复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
3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曹佳琳 | | | 生殖康复表现亮眼,多品类蓄力,未来可期 | 2025-04-28 |
麦澜德(688273)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25亿元(yoy+24.57%),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13.10%),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yoy+1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亿元(yoy-10.52%)。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yoy+13.36%),归母净利润0.40亿元(yoy+9.85%)。
点评:
“外延+内研”双轮驱动,生殖及运动康复表现亮眼。2024年公司持续深耕盆底及妇产康复领域,加大生殖康复与抗衰、运动康复等新业务的拓展,实现收入4.25亿元(yoy+24.57%),分业务来看:①随着PI-ONE系统上线,公司在盆底康复领域竞争实力得以夯实,实现收入1.67亿元(yoy+3.02%);②生殖康复业务表现出色,2024年营收达1.10亿元(yoy+126.56%),我们认为生殖康复的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持续的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并购小肤科技,加速了公司在皮肤检测与抗衰领域的发展;③在运动康复领域,公司已逐步构建出整套中枢、外周神经康复及中枢-外周协同康复整体系统,2024年运动康复磁系列销量增长,带动运动康复业务收入增长40.76%达1806万。
新品推广加大,毛利率短期承压,多品类蓄力,未来成长可期。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72.25%(yoy-2.40pp),其中盆底康复毛利率为68.56%(yoy-6.18pp),主要是因为部分新品尚处于推广期;生殖康复毛利率为79.34%(yoy-8.27pp),主要是因为小肤科技的皮肤分析仪销量增加但毛利率略低于其他产品;运动康复毛利率为70.64%(yoy-3.41pp),主要是磁系列产品销量增加所致。从产品储备维度来看,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创新产品,新一代盆底超声智能诊断系统处于开发阶段,全新一代雷达磁刺激仪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上市,为盆底康复领域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我们认为丰富的新品储备以及在研项目的顺利推进,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进一步巩固其在盆底及妇产康复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拓展生殖康复、运动康复等业务提供新的增长抓手。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97、5.84、6.9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0%、17.7%、18.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6、1.65、2.0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4%、22.0%、21.4%,对应2025年4月25日收盘价,PE分别为20、16、13倍。
风险因素:市场需求提升不及预期;产品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4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李婵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盆底业务平稳增长,生殖抗衰持续高增长 | 2025-04-28 |
麦澜德(688273)
主要观点: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实现营收4.25亿元(yoy+24.57%),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13.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yoy+14.63%)。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yoy+13.36%),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yoy+9.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yoy+11.60%)。
事件点评
盆底业务保持平稳,耗材业务稳健增长,生殖抗衰高速增长
2024年,公司盆底康复业务收入1.67亿(yoy+3.02%),盆底智能解决方案PI-ONE系统、“雷达磁”新品先后上市,引入非侵入式精准评估与治疗,构建评估到干预完整闭环,引领盆底康复行业发展;耗材及配件收入1.19亿(yoy+26.21%),自适应下一代电极完成批量性治疗方案优化临床验证并上市。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开发三级医疗机构1,400余家,二级及一级(含社区)医疗机构5,000余家,民营医疗机构1,500余家,门诊机构400余家。
2024年,公司生殖康复实现收入1.10亿(yoy+126.56%),主要针对人流术后、宫腔术后、不孕不育、卵巢功能早衰的辅助治疗。公司沿用诊疗一体化的理念拓展消费医疗,通过自主研发与外延并购双轮驱动,构建了"私密可视化+生殖抗衰"与"皮肤可视化数字化+皮肤抗衰"一体化解决方案体系,为客户提供由内而外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公司战略收购上海奥通、小肤科技等公司,加速在皮肤领域的布局。截至2024年底公司及子公司合作机构已超3,000家,成为兼具医疗专业性与消费体验的新标杆。
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6,227.30万元,占收入比例为14.67%。公司承担的2022年江苏省工信厅关键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基于多元信息融合的AI辅助盆底生殖康复诊治关键技术”已完成验收。2025年又新承担两项重大科研项目“医学超声多模态基础大模型关键技术研发”和“基于运动意图感知的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2024年,公司推出多模态生物刺激反馈系统,该产品通过可形变的肌电压力传导阴道电极,突破传统盆底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模式,实现肌电生理和生物力学的双重干预,显著提升病患治疗的舒适度和临床疗效。
2024年,公司已完成全新一代雷达磁刺激仪的核心技术攻关,该产品于2025年3月正式上市。雷达磁创新性地采用毫米波雷达技术,开发出非接触式盆底肌运动范围高精度监测系统,突破传统盆底磁刺激的纯被动治疗模式,实现了非侵入式盆底肌运动能力评估、主被动磁刺激训练和评估-治疗-再评估的闭环康复新模式。
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25-2027收入有望分别实现5.23亿元、6.40亿元和7.82亿元(2025-2026年前值预测为5.19亿元和6.3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23.3%、22.3%和22.1%,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1.35亿元、1.70亿元和2.15亿元(2025-2026年前值预测为1.46亿元和1.8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达到33.3%、25.9%和26.1%。2025-2027年的EPS分别为1.35元、1.70元和2.15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20x、16x和12x。基于公司2024年新产品顺利推出,“磁电热影”组合协同效应强,公司同时又大力拓展医美业务,新产品+新业务助力公司回归高增长态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新产品研发及推广不及预期风险;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
5 | 华源证券 | 刘闯,林海霖 | 维持 | 买入 | 耗材业务快速增长,积极布局潜力赛道 | 2025-04-24 |
麦澜德(688273)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业绩,2024年实现营收4.25亿元(yoy+24.57%),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yoy+13.1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82亿元(yoy+14.63%)。2025Q1实现营业收入1.18亿元(yoy+13.36%),实现归母净利润0.40亿元(yoy+9.8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8亿元(yoy+11.60%)。
耗材业务快速增长,新品落地放量可期。2024年,公司盆底康复业务收入1.67亿(yoy+3.02%),盆底智能解决方案PI-ONE系统、“雷达磁”新品先后上市,引入非侵入式精准评估与治疗,构建评估到干预完整闭环,引领盆底康复行业发展;耗材及配件收入1.19亿(yoy+26.21%),自适应下一代电极完成批量性治疗方案
优化临床验证并上市;生殖康复1.10亿(yoy+126.56%),主要系并购小肤科技,皮肤分析仪销量增加;运动康复0.18亿(yoy+40.76%)。
净利率短期波动,积极布局潜力赛道。2024年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毛利率74.47%(yoy-1.07pct),导致主营业务毛利率72.25%(yoy-2.40pct)受影响,主要因公司新品上市,处于推广早期,毛利率低于其他产品。公司销售净利率25.65%(yoy-1.49pct),主要系毛利率下滑,且期间费用有所提升所致,其中销售费用0.94亿(yoy+13.51%)、研发费用0.57亿(yoy-1.56%),公司加大新产品的市场推广,相应费用有所提升;针对脑机接口、AI皮肤健康评估等前沿应用,公司探索与高校产学合作,并承担国家、省级项目研究,积极布局潜力赛道应用。
盈利预测与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29/6.70/8.4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51%/26.67%/26.6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0/1.69/2.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31%/29.70%/30.32%,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21/16/13倍。基于公司在盆底康复领域产品处于领先位置,康复产线多元化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线恢复波动风险、并购整合不及预期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