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张天 | 维持 | 增持 | DCI产能持续建设中,硅基OCS已获千万订单 | 2025-09-19 |
德科立(68820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4.3亿元,同比增长5.9%,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滑48.2%。单二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2.3亿元,同环比分别+5.9%、+18.0%;实现归母净利润0.1亿元,同环比分别-56.5%、-6.8%。从毛利率来看,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26.3%,同比-5.2pct,Q1、Q2分别为27.2%、25.4%。
事件点评
上半年电信传输需求下降,DCI产能尚未充分释放导致业绩下滑。上半年公司传输产品线实现营收3.3亿元,同比-7.9%。受国内电信传输市场资本
开支延缓的影响,上半年电信市场需求下滑明显,同时公司选择保份额策略主动调降价格导致传输产品线毛利率也同比下滑了4.4pct。接入和数据产品线方面,上半年实现营收1.0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04.7%,主要来自于数通市场特别是DCI和高速光模块的高速增长。然而上半年公司DCI仍然面临着产能释放不足的瓶颈,尽管春节至五一期间集中资源满足交付仍导致订单交付不足,并同时由于集中保障DCI交付导致其他产品交付延缓。我们认为,不同于光模块单一产线,DCI产品线包括光放、波分、OLP、线路侧模块、客户端模块以及定制化软件的复杂集成测试需求,加上泰国产线验厂投产需要时间,公司的产能释放仍需要更长时间。
北美DCI互联市场需求爆发,公司以其子系统和器件全套量产代工能力充分受益。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2025年全球DCI产值达到400亿美金以上,同比+14.3%,2026年有望突破500亿美元。而Dell’Oro集团的最新报告显示,2025Q2全球光传输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4%恰是由于分解式波
分复用设备和DCI需求不断上升。在北美算力资本开支高增的背景下,DCI需求逻辑主要来自三方面。1)新建数据中心的物理连接,由于资源和能源的限制,北美等地区数据中心往往新建选址在小型电厂、集中式储能等基础设施附近,欧美地区过去几年在光纤基础设施的投资滞后亟需补足。2)分布式训练,单数据中心规模和能耗限制客观产生了分布式训练需求,而英伟达SpectrumXGS“scale-across”产品的推出恰为满足这一点。3)分布式推理的兴起,比如PD分离下对于KV-cache大量数据流的传送、多智能体协同工作流下数据的传送等。目前北美DCI设备商以Ciena、诺基亚以及白盒为主,其板卡生产、光器件集成通常委托国内、台湾地区供应链完成,公司长期服务器于Infinera、Ciena、诺基亚、ECI等海外客户。
公司硅基OCS光交换机已出货样机,未来有望看到量产代工需求。自谷歌在TPU集群部署OCS光交换机以来,光交换机在AI训练交换机SPINE层、AI推理Torus网络呈现的功耗、时延和成本优势逐渐得到更多大厂重视。
目前,OCS主流技术路线尚未收敛,有MEMS、DLC(数字液晶)、DBS(直接光束偏转)以及新兴的硅基波导开关等,谷歌自研MEMSOCS在面临端口可扩展性和成本瓶颈时也逐步转向了开放市场采购。公司硅基OCS获得了海外样品订单,第二代高维度OCS研发加速推进(目标2026H1样机)。公司的硅基OCS具有纳秒级时延领先优势,2024已获得千万元人民币样机订单,2025仍将有千万级以上样机订单,虽公司认为OCS规模出货尚需时日但保持对该领域的高强度研发投入。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公司DCI产能从下半年起将加速释放,同时预计2027年OCS产品或放量加速。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9/2.9/5.9亿元(前次预测为1.4/2.2/2.9亿元),9月18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247/76/38,维持“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
DCI无锡新厂房以及泰国投产进度低于预期;DCI量产爬坡过程中毛利率低于预期;国内运营商电信传输投入持续下滑导致传输产品线承压;中美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导致客户下单节奏发生变化。 |
2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张天,孙悦文 | 调低 | 增持 | DCI需求旺盛,产能瓶颈有望逐渐缓解 | 2025-05-22 |
德科立(68820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收入、利润微幅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8.4亿,同比增长2.8%,其中传输产品线收入7.2亿元,同比下滑3.5%,主要由于国内传输网投资放缓。数据和接入产品线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70.0%,主要由于DCI子系统产品自2024下半年以来需求旺盛。
公司发布2025年一季报,收入略增,利润同比下降。公司实现收入2.0亿元,同/环比分别+6.0%、-17.4%;归母净利润为0.2亿元,同/环比分别-36.8%、-39.8%。
事件点评
DCI产能释放仍需时间、产品结构调整等导致2025年一季度业绩释放不达预期。一是高毛利率业务主动调价,且收入占比下降。一季度传输产品线因季节因素和下游需求节奏收入占比进一步下降,而子系统占比已提升至40%,结构原因下公司综合毛利率27.2%,较去年同期下滑5.4pct;二是DCI业务增长较快,但因春节期间紧急备货及临时扩产导致成本激增,原定降本方案未能及时落地,对毛利率也造成了短期冲击。从存货来看,25Q1账面价值为4.2亿元,同比+21.6%,反映公司在手订单饱满积极备货。从固定资产看,25Q1账面价值2.7亿元,同比+98.5%,去年以来公司产能持续提升。
北美DCI市场需求旺盛,公司在DCI光层和子系统电层ODM具有竞争优势。在大模型分布式训练和推理需求本地化部署的趋势下,北美数据中心互联(DCI)市场需求强劲。根据Lightcounting4月预测报告,全球电信市场正迎来全面复苏,叠加DCI网络的稳定投资,2025-2030年DWDM光模块将回暖。与光模块不同,DCI系统需要光层、电层协同工作,且电层系统涉及到与客户的系统对接和软件适配,因此认证时间较长。公司已完成100G/200G/400G/600G全系列DCI设备的开发迭代,实现在全球分布式算力集群商用部署。在客户指引下公司积极扩产,目前泰国工厂预计年底前全面投产并完成认证,国内老产线产能已提升一倍,随着新产线6-7月完成认证年内产能有望再扩一倍,我们预计公司产能将呈逐季提升态势,到年底供应瓶颈或有效缓解。
国内2025年算力投资拉动下,传输网骨干网投资有望保持韧性。算力建设的指数级增长将对全光交换机、400G骨干网、800GDCI城域网设备和模块带来更强力的需求增长。一方面,国内运营商积极开展400GOTN规模建设,公司作为中兴通讯关键供应商带来对400G相干长距离光模块、相干收发器件、C+L光放大器以及OXC背板等产品持续性需求。另一方面,智算互联加速800G应用,国内城域800GWDM行标已通过征求意见稿,能够满足大规模参数模型分布式跨数据中心训练,例如中国电信在今年2月实现了现网800G500公里长距互联分布式训练,公司在800G长距离传输子系统和器件有全面布局。第三是适应小颗粒度和确定性时延的场景,国内正加速fgOTN替换SDH网络,中国移动计划2025年部署fgOTN,正积极推进现网试点工作。受益于以上建设需求,公司传输网产品有望逐步恢复拉货动能。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收入增长主要由DCI子系统和光模块、放大器驱动,预计公司2025-2027收入分别为12.5/18.1/22.7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2/2.9亿元。由于新增产能爬坡及验证仍需时间以及参考光模块行业平均估值水平,我们调整公司评级为“增持-A”。
风险提示
DCI新产品或供应链设计导入不及预期导致毛利率承压;DCI新厂房验证和测试能力受限等导致产能释放不及预期;运营商算力投资挤压传输网投资导致传输产品线持续下滑;中美科技贸易摩擦影响对北美大客户业务开展。 |
3 | 山西证券 | 高宇洋,张天,孙悦文 | 首次 | 买入 | 中长距光传输专家,受益于AI DCI流量快速增长 | 2024-11-15 |
德科立(688205)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0亿元,同比+9.5%,实现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15.0%,扣非归母净利润为0.5亿元,同比+35.4%。单三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1.9亿元,同环比分别+1.0%、-13.5%;实现归母净利润0.2亿元,同环比分别+19.1%、-29.2%。
事件点评
公司专注于提供光传输模块、放大器、子系统等,在DCI已形成完整产品系列。德科立成立于2000年,前身是无锡中兴光电子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以来专注于光纤放大器、SFP光模块、DWDM光传输设备等,目前已
形成了光模块、光放大器、光传输子系统三大技术平台,在低损耗、大容量、长距离光传输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公司于2022年8月在科创板上市,上市以来全力推进C+L宽谱放大器、相干和高速率非相干光模块、DCI和板卡级产品的研发制造,客户覆盖多家通信设备商、运营商,包括中兴通讯、Ciena、诺基亚、ECI、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国家电网等。公司2013-2023收入CAGR15.4%,2023年净利润近1亿元,目前按使用场景业务划分为传输(包括光放大器、电信光模块、光传输子系统)以及接入和数据(包括基站前传子系统、DCI子系统、数据链路子系统等)两大板块。在DCI领域,公司主要交付DCI盒式设备(电层)以及配套的光层光放大器、光模块、波分模块等,目前以400G以及C、L波段为主。
AI集群分布式训练和边缘推理带来海量数据中心互联流量,未来几年DCI市场或加速增长。DCI需求的市场取决于数据中心内部流量*DCI流量渗透率*单位带宽成本。大模型浪潮的到来带来数据中心高速光模块出货量爆发,Lighcounting预计全球以太网光模块2024-2025增长都在50%以上,数据中心流量的爆发速度远超历史水平。DCI流量占比方面,一方面随着美国数据中心进入十万卡以上规模,能源的限制导致下一代大模型的训练将更多采用多DC互联形式;另一方面Windowscopilot、AI手机智能体的快速推出令低时延的云边推理互动成为必要。根据《cisco全球云指数报告》,2020年云计算时代DCI互联流量占到了数据中心内部流量的12%。最后一点,由于DCI光模块成本远高于数据中心,数通流量增长给DCI市场带来一定的杠杆效应。我们根据全球AI芯片2025产能、光模块出货量推算,假如DCI流量渗透率达10%,AI场景下DCI市场规模至少在45亿美元。虽然DCI流量渗透率或为缓慢过程,但基于预期的前置投资仍将在2025-2027年带来显著需求(如北美运营商lumen已接到微软、谷歌、META云厂商订单将密集启动城域网建设)。
公司快速扩产应对旺盛订单,同时积极投入研发建立DCI独特竞争优势。公司三季度收入环比下降主要为结算周期推迟的正常季节波动,净利润方面受到研发投入较大影响,此外新拓展的DCI领域由于新建厂房利用率尚不充分、良率爬坡等原因毛利率尚未达到理想水平。公司三季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2.0亿元,同比增长72%,IPO募投项目厂房一期已进入装修阶段并同时对现有老厂房进行了整合布局调整,此外泰国生产基地也在同步建设中。存货方面公司三季度为3.7亿元,同比增长17.5%,显示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持续扩产备货满足交付需求。目前公司DCI业务按照保守需求已规划了2-5亿产能规模,随着海外基地产能提升,未来DCI收入将实现快速增长。我们认为公司在DCI领域能够把握机遇的原因在于中长距光传输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和国内外主要光传输设备商建立的稳定合作关系、多元的合作模
式(ODM&OEM)以及公司垂直整合(器件、模块、子系统、软件)的能力,能够满足DCI整个系统而不止是光模块的交付。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2.0/2.7亿元。我们认为2025-2026,国内400GOTN与海外DCI投资共振,公司订单饱满并积极扩产,收入有望迈入新台阶,首次覆盖给予“买入-B”评级。
风险提示
国内运营商400GOTN投资不及预期导致公司传输业务收入下滑。公司目前国内收入占比较高(2024中报为86%),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传输业务。 |
4 | 国联证券 | 张宁,张建宇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三季报点评:受益DCI发展趋势,产能有望逐步释放 | 2024-10-30 |
德科立(688205)
事件
公司发布2024年Q3业绩报告,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9.45%;归母净利润0.76亿元,同比增长15.03%;扣非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35.44%。经营性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56亿元,同比增长877.84%。
Q3营收环比下降,毛利率同比提升
2024年Q3,公司营业收入为1.92亿元,同比增长1.03%,环比下降13.52%;毛利率为32.89%,同比提升1.46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21个百分点。
公司有望受益于DCI产业发展趋势
多DC协同训练将成主流,DCI互联有望成为发展趋势。虽然当集群耦合在一个数据中心时,训练效率会更高,但是一般单地域电网负荷能支撑的集群规模有限,所以必须采用多数据中心算力聚合,进行跨域训练。公司深度布局相关产品,有望受益于DCI的发展趋势。
全面推进全球化战略,产能有望逐步释放
公司以新加坡公司作为海外总部,整合海外资源,加快海外研发中心选址和团队建设,坚定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泰国生产制造基地,公司在泰国购置土地新建厂房,5月份已开始动工建设。未来随着泰国项目投产,将缓解海外订单交付压力,推动更多国际大客户订单落地。
公司业绩持续兑现,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9/13.10/16.3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9.65%/33.81%/24.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1.69/2.4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5.95%/35.30%/41.86%;EPS分别为1.04/1.40/1.99元/股。鉴于公司研发持续加大,产能有望逐步释放,受益DCI产业发展趋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需求不及预期风险;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风险;产能建设不及预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