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银证券 | 陶波,曹鸿生 | 维持 | 买入 | 24年业绩维持稳健,新领域不断突破打开成长空间 | 2025-05-06 |
博众精工(688097)
公司公布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7.37亿元,同比-0.80%,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45.59%。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3C自动化设备企业,伴随着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的横向拓展,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平台型优势显现,24年业绩稳步增长。2024年公司在巩固消费电子领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能源电池、新能源汽车换电站、汽车电子、半导体、智慧仓储物流、关键零部件、仪器仪表等领域,并取得了积极成果,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充分发挥了博众作为技术平台型企业的优势,助力公司业绩实现稳步增长,2024年实现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分产品来看,自动化设备(线)实现营收42.73亿元,同比+2.98%,治具及零配件5.92亿元,同比+3.18%,核心零部件0.82亿元,同比-27.11%。盈利能力方面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4.38%,同比+0.59pct,净利率为7.85%,同比-0.09pct
25Q1公司订单增加,费用前置导致利润短暂承压。2025年一季度公司订单增加但是受到费用前置且设备尚未进入验收期的影响,公司利润有所承压,2025Q1实现营收7.37亿元,同比-0.80%,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45.59%,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36亿元,同比+22.68%。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合同负债为4.08亿元,相比2024年一季度末的1.46亿元和2024年底的2.58亿元增长明显,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盈利能力方面,2025年一季度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1.90%,同比-0.76pct,净利率为-4.81%,同比-2.52pct。
新领域不断突破,打开未来成长空间。新能源领域方面,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锂电池制造设备、智能充换电站、汽车自动化设备等,2024年公司换电站设备取得重大突破,与新奥、时代电服达成战略合作,深度参与“巧克力换电生态”项目;半导体领域方面,主要包括高精度共晶贴片机、高速高精度固晶机和芯片外观检测AOI设备,其中高精度共晶机已获得国际客户订单,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光通信领域客户,高精度固晶机已成功送样至3C头部企业;机器人方面,公司不仅为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同时也已经开发出了深度视觉模组、轮式机器人移动底盘两款新产品并已经量产交付,并且还承接了行业知名客户批量化轮式机器人制造代工业务。随着新领域产品的逐步放量,将为公司提供新的成长动力。
估值
根据公司最新的业务发展和订单情况,我们略微调整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59.69/70.02/81.0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5.27/6.63/8.13亿元,EPS为1.18/1.48/1.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21.8/17.4/14.2倍,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3C自动化设备企业,伴随着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领域的横向拓展,将进一步打开成长空间,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消费电子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对苹果产业链过渡依赖的风险;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2 | 天风证券 | 朱晔 | 维持 | 买入 | 24年业绩稳定增长,消费电子+新能源+机器人等多下游领域协同发展 | 2025-05-06 |
博众精工(688097)
2024年全年:1)实现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2.66%。2)全年毛利率34.38%,同比+0.59pct;归母净利润率8.04%,同比-0.03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6.44%,同比-0.33pct。
2024Q4单季度:1)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5.32%,环比+16.6%;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10.17%,环比-8.52%;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3.37%,环比-0.53%。2)Q4单季度毛利率33.61%,同比-1.53pct,环比+0.7pct;归母净利润率8.6%,同比-1.48pct,环比-2.36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7.23%,同比-0.65pct,环比-1.24pct。
2025Q1单季度:1)实现营收7.37亿元,同比-0.8%,环比-56.13%;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亏损同比略有扩大;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亏损同比略有收窄。2)毛利率31.9%,同比-0.76pct,环比-1.7pct;归母净利润率-4.2%,同比-1.34pct,环比-12.81pct;扣非归母净利润率-4.95%,同比+1.4pct,环比-12.17pct。
消费电子领域:秉持着“横向拓宽、纵向延伸”的战略方向。1)绑定大客户方面,聚焦柔
性模块化生产线、MR设备等重点项目。24年公司交付给客户的柔性模块化产线主要在手机
中框的组装和包装等环节,目前此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已经顺利量产,有望向其他环节快速推广。此外,MR为代表的新产品来看,公司已经与大客户就新一代MR的生产设备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目前处于前期方案论证中,预计2025年底开始打样。2)开拓新客户方面,在横向开拓其他客户和市场,把成熟的技术复制到其他客户及其他产品线,如开拓华为、三星、传音、vivo、荣耀、小米、oppo等客户,以及拓展电子雾化、穿戴医疗等产品市场。
新能源领域:在锂电专机、智能充换电站设备、汽车自动化设备均有较大突破。锂电专机业务,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坚持围绕重点客户推出重点机型,布局欧洲、东南亚、美洲市场,推进本地化公司建设保证大客户订单。智能充换电站业务,2024H2,公司与时代电服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深入参与“巧克力换电生态”项目;此外,电池箱项目成功实现出口,并且已与重要客户签订了换电站的长期运维订单。汽车自动化业务,公司与T客户、蒂森克虏伯、电装、博世、方正电机、东风智新等国内外行业知名整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机器人领域,前瞻性布局,静待开花结果。24年,公司给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且24年凭借在智能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公司还承接了行业知名客户批量化轮式机器人制造代工业务,并顺利交付。
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考虑国内消费电子行业复苏不及预期,我们对盈利预测进行了调整,预计25-27年归母净利润5.17、6.90、7.93亿元(25-26年前值:6.64、8.5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宏观经济波动风险、新业务开拓不及预期
风险 |
3 | 西南证券 | 邰桂龙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业绩增长稳健,多领域市场高速拓展 | 2025-04-30 |
博众精工(688097)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公布2024年报,2024年实现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增长2.0%。2024Q4公司实现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5.3%;实现归母净利润1.4亿元,同比减少10.2%。公司公布2025年一季报,2025Q1实现营收7.4亿元,同比减少0.8%;实现归母净利润-0.3亿元,去年同期为-0.2亿元。
绑定核心大客户,海外业务增速显著。分产品来看,2024年自动化设备实现营收42.7亿元,同比增长3.0%;治具及零部件实现营收5.9亿元,同比增长3.2%,核心零部件实现营收0.8亿元,同比减少27.1%。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营收21.2亿元,同比增长39.4%,海外收入高速增长主要系苹果产业链客户出口报关业务收入增加。公司增资越南等东南亚子公司,建设新生产基地,为东南亚产能扩做准备,同时设立匈牙利子公司布局欧洲。
全年毛利率稳中有升,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4.4%,同比+0.6pp;净利率为7.8%,同比-0.1pp;期间费用率为24.4%,同比+0.7pp;研发费用5.1亿元,同比+3.4%,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各板块产品线。24Q4,毛利率为33.6%,同比-1.5pp;净利率为8.3%,同比-1.8pp;期间费用率为21.1%,同比-1.6pp。25Q1,毛利率为31.9%,同比-0.8pp;净利率为-4.8%,同比-2.5pp;期间费用率为35.6%,同比-1.1pp。
立足消费电子,多元领域快速拓展。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绑定大客户,聚焦柔性模块化生产线、MR设备等重点项目。公司柔性模块化产线目前已顺利量产,同时公司已与大客户就新一代MR生产设备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目前处于前期方案论证中,预计2025年底开始打样。新能源领域:公司推出锂电专机、智能充换电站、汽车自动化等产品。隧道腔注液机国内已实现批量交付,同时已取得头部客户海外量产订单。公司深度合作时代电服,参与“巧克力换电生态”项目。半导体领域:公司继续加大半导体领域研发投入,聚焦先进封装、光电子、AI算力等细分市场,新产品星威EF8621、EH9721,目前已获得行业全球领军企业400G/800G批量订单,高速高精度固晶机目前在3C头部企业多家生产基地样机测试中,进展顺利。机器人领域:深度视觉模组、轮式机器人移动底盘两款新品已量产交付。同时公司为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6、8.2亿元,未来三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7%。公司为国内3C自动化设备龙头,新能源、半导体、机器人等新领域快速拓展,具备较强成长性,给予公司2025年30倍PE,对应目标价33.00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客户集中度较高、消费电子复苏不及预期、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关税不确定性、汇率波动等风险。 |
4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钱尧天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稳中有进,多元化业务布局潜力可期 | 2025-04-28 |
博众精工(688097)
投资要点
2024年业绩稳中有进,海外业务表现可观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2.66%。其中2024Q4单季度实现营收16.80亿元,同比+5.32%;实现归母净利润1.45亿元,同比-10.17%。分产品看:2024年自动化设备实现营收42.73亿元,同比+2.98%;治具及零配件实现营收5.92亿元,同比+3.18%;核心零部件实现营收0.82亿元,同比-27.11%。分海内外收入看:国内实现营收28.29亿元,同比-14.71%。海外区域实现营收21.19亿元,同比+39.42%,公司海外业务表现可观,主要系苹果产业链客户出口报关业务收入增加。
2025Q1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37亿元,同比-0.80%;归母净利润-0.31亿元,亏幅同比略有扩大(2024Q1归母净利润-0.21亿元)。
2024年毛利率略有提升,研发投入持续加码
2024年公司毛利率为34.38%,同比+0.59pct,2024Q4毛利率为33.61%,同比-1.53pct,2025Q1毛利率为31.90%,同比-0.76pct,环比-1.70pct。分产品看,2024年自动化设备/治具及零配件/核心零部件毛利率分别为33.73%/40.84%/21.11%,同比分别+0.50pct/+0.15pct/+4.38pct。
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7.85%,同比-0.09pct,2024Q4净利率为8.34%,同比-1.76pct,2025Q1净利率为-4.81%,同比-2.52pct,环比-13.16pct。
2024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4.41%,同比+0.71pct,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95%/5.47%/0.62%/10.38%,同比分别+0.66pct/-0.26pct/+0.21pct/+0.10pct。
存货&合同负债同比增加,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明显改善
截至20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2.58亿元,同比+20.16%,表明公司在手订单充足;存货26.97亿元,同比+10.78%,主要系在产品与库存商品增加。2024年公司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3.19亿元,同比由负转正(2023年为-0.57亿元),公司现金流回款情况有所改善。
产品不断迭代提升,积极布局机器人赛道
1)消费电子领域:坚持“横向拓宽、纵向延伸”战略方向,继续拓宽自动化设备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应用范围,深度绑定大客户。
2)新能源领域:以产品为导向,专注于细分市场主流工艺,打造拳头产品,推动新能源业务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第二极。
3)半导体领域:2024年公司的高精度共晶机产品继续获得国际客户订单,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光通信领域客户,已在4家新的客户进行样机测试。
4)机器人领域: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2024年公司已给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收入结构变化,且26年有望迎来3C设备迭代拐点,我们下调公司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4.95(原值5.34)亿元,上调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60(原值6.40)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8.36亿元。当前市值对应PE分别为23/18/14倍,考虑公司多下游布局,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迭代风险,行业竞争加剧,关税不确定性风险。 |
5 | 中邮证券 | 刘卓,虞洁攀 | 维持 | 增持 | 基本盘稳健向好,新产品布局多点开花 | 2025-04-27 |
博众精工(688097)
l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4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49.54亿元,同比+2.36%;实现归母净利润3.98亿元,同比+2.0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3.19亿元,同比-2.66%。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3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6亿元,Q1由于费用前置、设备尚未验收的原因而利润承压,属于公司季节性规律。
毛利率同比略增。2024年,公司毛利率34.38%,同比提升0.59pcts;净利率7.85%,同比下降0.09pcts。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7.95%、5.47%、10.38%、0.62%,分别同比+0.66pcts、-0.26pcts、+0.11pcts、+0.21pcts。
公司打好基本盘、拓展新业态:
(1)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柔性模块化产线已顺利量产,并有望延伸用于手机的更多工艺环节及其他电子终端产品;新一代MR生产设备在方案论证阶段,有望2025年底打样。
(2)新能源领域: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围绕重点客户推出重点机型,布局欧洲、东南亚、美洲市场,推进本地化公司建设保证大客户订单。充换电站在2024H2获得大客户量产订单。
(3)半导体领域:公司的高精度共晶机产品继续获得国际客户订单,同时积极拓展其他光通信领域客户,已在4家新的客户进行样机测试,并成功取得其中2家的批量订单,其他2家样机测试进展顺利。
(4)新产品新客户领域:公司接洽了众多知名电子雾化产业链的制造厂商,并积极推进合作。另外,公司给国际知名机器人公司独家提供一些用于机器人组装的工作台、工作桌、导轨及治具等生产辅助设备。
l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60.39/73.90/89.09亿元,同比增长21.91%、22.37%、20.55%;预计归母净利润5.55、7.67、9.73亿元,同比增长39.21%、38.24%、26.92%;对应PE分别为20.90、15.12、11.91倍,维持“增持”评级。
l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大客户合作进展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公司新产品开拓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