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信达证券 | 唐爱金,贺鑫,曹佳琳 | | | 超声骨刀放量,海外业务表现亮眼 | 2025-09-04 |
三友医疗(688085)
事件: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yoy+17.77%),归母净利润0.37亿元(yoy+2083.64%),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去年同期-0.02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0.08亿元(较去年改善736万元)。其中2025Q2收入1.33亿元(yoy+6.11%),归母净利润0.24亿元(yoy+530.37%)。
点评:
超声骨刀放量增长,海外业务表现亮眼。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yoy+17.77%),其中脊柱类植入耗材实现收入1.59亿元(yoy+10.65%),在国内带量集采政策执行背景下,保持稳健增长;有源设备实现收入7870万元(yoy+64.04%),其中国内超声骨刀仅刀头耗材实现销售额4200多万元,同比增长超50%,未来随着公司积极推动各省市超声骨刀及配套耗材的物价目录准入,加速入院,叠加海外市场拓展,超声骨刀及配套耗材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分区域来看,公司外销收入达8640万元(yoy+153.34%),其中Implanet公司实现收入580.90万欧(yoy+41.10%),美国市场的开拓取得重大进展,2025Q2美国业务同比增长达到444%,我们认为美国市场的突破为公司全球化布局打造了较好的标杆,助力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未来依托Implanet平台,随着公司持续的市场投入,海外业务成长动能充沛。
盈利能力显著增强,产品陆续获批,驱动公司长期增长。从公司盈利能力来看,2025H1销售毛利率为72.77%(yoy+4.64pp),销售净利率为12.76%(yoy+12.21pp),盈利能力显著增强,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收入增长带来规模效益逐步凸显,且高毛利的有源设备业务收入占比提升(从2024H1的22.62%提升到2025H1的31.51%)。从产品矩阵来看,公司积极拓展脊柱椎体成形、射频消融、骨科生物材料及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公司脊柱产品“新型椎板固定板系统(定制)”通过备案审批,Implanet先进的脊柱创新疗法JAZZ拉力带系列产品已成功引进国内并取得中国药监局的第三类注册证,联营企业春风化雨自行研发制造的新一代的机器人首创了多臂手术机器人技术,实现机器人与手术的卓越融合,我们认为未来公司产品陆续上市,有望给公司长期成长提供动力。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84、7.43、9.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8.8%、27.2%、25.9%,实现归母净利润为0.96、1.51、2.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3.2%、58.2%、34.0%,对应2025年9月3日的股价,PE分别为90、57、42倍。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风险;境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风险;技术创新能力风险。 |
| 2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钱琨 | 维持 | 买入 | 脊柱主业企稳复苏,国际化业务快速增长 | 2025-08-27 |
三友医疗(688085)
主要观点:
事件:
2025年8月25日,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公司2025H1实现营业收入2.50亿元(+17.77%),归母净利润0.37亿元(+2083.64%),扣非净利润0.26亿元(扭亏为盈)。单二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6.11%),归母净利润0.24亿元(+530.37%),扣非净利润0.15亿元(+1,185.16%)。
点评:
国内脊柱主业企稳复苏,海外业务法国、美国市场协同发力
脊柱集采政策常态化背景下,公司国内脊柱主业已走出低谷,重回增长态势。公司凭借疗法创新和渠道下沉优势,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公司超声骨刀高速放量,水木天蓬25H1营收0.74亿元(+65%),归母净利润0.39亿元(+359%),净利率超50%。其中,国内刀头耗材收入超4200万元(同比增长超50%),高毛利耗材占比进一步提升,驱动业务从设备销售向持续性耗材消费模式转型,成为公司核心增长引擎。海外业务方面,子公司Implanet实现收入580.90万欧,同比增长41.10%。单二季度,Implanet实现收入323.1万欧元,同比增长71%。美国市场的开拓取得重大进展,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业务同比增长达到444%,美国整体业务第一次超过法国,将成为公司国际化业务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机器人产品矩阵构建长期壁垒,创新管线提供持续
公司参股的春风化雨研发的新一代多臂手术机器人已在加拿大完成7例临床手术,计划于年内在国内提交注册。未来公司将以“JAZZ脊柱耗材+超声骨刀+骨科机器人”的核心产品矩阵方案推向市场,形成骨科手术生态壁垒,有望在北美市场形成强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核心产品“表面多孔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已通过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有望于今年底或明年初获批,该产品在影像学、生物力学和骨融合效率上均优于传统PEEK融合器,市场潜力巨大。同时,公司在研项目丰富,覆盖新一代颈椎间盘假体、微创融合系统等多个前沿领域,为长期发展提供保障。8月25日,公司发布《2025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拟向55名激励对象(董事、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授予478.20万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11.12元/股,给予25/26年业绩考核目标收入端同比增长20%/25%,充分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增长信心。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5.99/7.59/9.52亿元,同比增长32.0%/26.8%/25.4%;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90/1.54/2.38亿元,同比增长684.8%/71.6%/54.0%;对应EPS为0.27/0.46/0.71元;对应PE倍数为88/51/33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产品注册及获批进度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
| 3 | 华安证券 | 谭国超,钱琨 | 首次 | 买入 | 脊柱集采出清,全球化布局脊柱机器人+超声骨刀 | 2025-05-30 |
三友医疗(688085)
主要观点:
医工结合,创新驱动,全球化定位的国产骨科创新型企业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医用骨科植入耗材、在脊柱植入耗材及超声骨刀细分领域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公司。公司三位联合创始人均具备多年跨国医疗器械公司或骨科巨头的工作履历,始终坚持疗法创新,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引入高层次人才,并购或参股重要公司和产品管线,包括水木天蓬、Implanet及春风化雨等。公司核心管理层具备国际化视野,其中JSS System和超声骨刀设备均获FDA和CE注册证,公司始终将自身定位成全球化骨科医疗器械公司,坚持在高端产品如超声骨刀、手术机器人、聚醚醚酮融合器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核心产品在全球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全国集采常态化,公司传统植入类耗材出清在即,稳步增长
自2019年以来,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受到集采政策扰动。2024年,随着三大主要骨科植入类耗材全国/联盟集采落地,国内脊柱类、创伤类植入耗材终端价平均降幅80%以上,行业处于阶段性下行周期;国产公司头部集中趋势明显,进口替代进程加速。公司作为脊柱类耗材头部企业,在严峻且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国内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24年,公司在脊柱和创伤产品销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椎体成型系统产品销售数量增长超50%,囊袋产品销售数量增长超45%。我们认为公司传统植入类耗材即将出清,进入稳步增长阶段。
“JAZZ脊柱耗材+超声骨刀+骨科机器人”构筑产品生态壁垒
公司除了在传统的骨科植入耗材领域内加强研发创新外,积极拓宽JAZZ系列产品线,控股法国Implanet作为海外高端脊柱品牌的国际化中心;2024年公司全资控股水木天蓬,在超声骨刀等有源设备领域开展布局;开发春风化雨手术机器人,围绕脊柱手术创新性探索高精度配准、高精度定位和超声骨刀的结合,解决临床手术难题。2024年,公司的水木天蓬超声骨刀和法国Implanet脊柱系统在北美脊柱年会(NASS)上联合展出,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我们认为公司未来致力于构筑“JAZZ脊柱耗材+超声骨刀+骨科机器人”的核心产品矩阵,成为其强大的产品生态壁垒。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有望分别实现5.99/7.59/9.52亿元,同比增长32.0%/26.8%/25.4%;归母净利润分别实现0.90/1.54/2.38亿元,同比增长684.8%/71.6%/54.0%;对应EPS为0.32/0.56/0.86元;对应PE倍数为62/36/23x。看好公司3年内国内脊柱耗材+海外高端脊柱放量,看好有源设备及耗材收入快速增长,看好未来3-5年脊柱机器人的增长潜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海外产品推广不及预期,产品注册及获批进度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
| 4 | 中银证券 | 刘恩阳 | 维持 | 买入 | 超声骨刀快速放量,国际化业务值得期待 | 2025-04-30 |
三友医疗(688085)
公司公布24年年报及25年一季报,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54亿元,同比减少1.48%,归母净利润为0.11亿元,同比减少88%;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6亿元,同比增长34.72%,归母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711.85%。公司新业务布局进展较快,我们看好公司超声骨刀以及国际化的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集采导致24年公司业绩承压,疗法创新加速市场份额提升。2024年是脊柱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在全国范围内落地实施的第一个完整年度,公司脊柱产品终端销售价格大幅下降,对公司业绩产生较大影响。为应对集采,公司通过疗法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国内市占率,一方面,公司创新产品,包括囊袋等产品的市场表现仍十分优异,椎体成型系统产品销售数量增长超50%,囊袋产品销售数量增长超45%;另一方面,公司国内骨科业务的耗材类经销商数量持续增长,在2023年大幅增加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超20%,这使得公司业绩在25年一季度逐步恢复,一季度已重回正增长。
超声骨刀剩余股权收购完毕,水木天蓬一季度快速增长。25年2月,公司水木天蓬剩余股权收购完毕,水木天蓬100%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水木天蓬专注于超声骨刀领域,收购水木天蓬,有望进一步加强公司的产品矩阵,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创新疗法,进一步加强公司的竞争力。2025年Q1,水木天蓬业务快速增长,实现营业收入3,512.02万元,同比增长152.40%;实现净利润1,701.64万元同比增长2,864.58%,其中Q1刀头收入2,069.22万元,增幅123.96%。刀头发货总数量为1.19万件,增幅106.75%,设备发货数量为53台,增幅103.85%。水木天蓬刀头耗材放量,进一步打开超声骨刀的成长空间。
国际化业务布局基本完成,静待海外市场逐步放量。公司海外业务基本布局完成,2024年,公司基于最新疗法创新的Zeus脊柱后路钉棒系统、以及JSS脊柱系统已获得美国FDA510(K)的认证通过,并于2024年底开始在美国销售,这进一步补充了公司的国际产品线,今年一季度,公司子公司法国Implanet SA实现营业收入257.8万欧,同比增长15.97%,国际化业务市场空间大,公司通过法国品牌,有望把自身原创技术推向国际,我们看好公司国际化方面的布局。
估值
公司受集采影响较大,导致公司终端产品价格下降,基于此,我们对公司盈利预测进行一定的调整,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1.22/2.02/2.66亿元,(原25-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2.01/2.73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44/0.73/0.96元,截至4月29日收盘价,对应PE分别为39.8/24.0/18.2X,虽然公司24年受集采影响较大,但公司新业务布局进展较快,我们看好公司超声骨刀以及国际化的布局,维持买入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集采进一步加强,对公司销售产生影响;公司国际化进展不达预期。 |
| 5 | 天风证券 | 杨松,张雪 | 维持 | 买入 | 拟增发收购水木天蓬剩余股权获交易所批准,加码布局有源设备领域 | 2025-01-18 |
三友医疗(688085)
事件:
1月3日,公司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为直接及间接购买水木天蓬剩余48.1846%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价格为41567.57万元,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合计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
点评:
整合主营业务,拓展产业链
公司拟投资4.16亿元收购水木天蓬48.18%股权,收购完成后将持有水木天蓬100%股权。水木天蓬成立于2010年6月,是高新技术企业及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耕超声骨动力设备行业多年,掌握超声切割、生物组织识别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4月30日,水木天蓬在境内共持有专利技术81项,在境外共持有专利技术218项。水木天蓬2023年营业收入9268.77万元,净利润4161.36万元,收入规模、盈利能力均持续增长。公司收购水木天蓬后将整合超声骨刀业务,拓展公司产业链,使产品链条从骨科植入物延展到骨科有源手术医疗器械,最终实现为客户提供整体手术解决方案的战略布局。
实现产品与终端客户协同效应,渠道资源共享与互补
公司骨科植入物产品应用于骨科手术,水木天蓬超声骨刀是骨科手术中先进的切骨设备和工具,公司与水木天蓬的终端客户上具有重合性。骨科植入物团队与水木天蓬超声外科手术设备团队协同形成特色疗法,并获得了市场的一定认可。公司收购水木天蓬控制权后,通过渠道资源协同,形成完善的基于学术的市场推广体系,双方整体市场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市场推广效率有所提升。
布局有源设备领域,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业务的全球化发展
公司持续推进精益生产,以现有产品线——脊柱、创伤及超声骨动力系统为基础,持续推进运动医学、骨科新材料、手术机器人等骨科相关领域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布局,进一步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在海外市场,公司依托子公司Implanet公司,将骨科植入物产品、超声骨刀产品及两者协同的创新疗法进行海外推广,有利于进一步拓展欧美高端骨科市场。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62/6.95/9.04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8.96/11.06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37/1.90/2.66亿元(2024/2025年前值分别为1.95/2.81亿元),下调原因主要系集采降价影响以及春风化雨机器人的研发项目致研发费用增加,考虑到未来国内脊柱植入性市场稳定增长,公司脊柱产品核心竞争力突出,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进度风险、收购公司业绩不及预期、政策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