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 1 | 国金证券 | 夏昌盛,张真桢,杨佳妮 | 维持 | 买入 | Q3营收+127%,量子业务潜力渐显 | 2025-10-18 |
国盾量子(688027)
2025年10月17日公司披露25年三季报,实现营业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90.27%;归母净利润-2646.96万元,同比减亏2864.79万元。其中25Q3实现营业收入6836.11万元,同比增长126.52%,归母净利润-264.96万元,同比减亏1709.51万元。
经营分析
核心业务持续扩张,业绩放量可期。受益于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大幅放量,25Q3公司同比减亏明显,扭亏趋势有望确立。此外,三季度公司存货2.78亿元,同比+30.8%;合同负债0.70亿元,同比+18.0%,反映订单状况良好,公司后续业务放量可期。
毛利率有所下滑,高强度研发投入奠定核心竞争壁垒。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47.16%(-9.78pct),25Q3毛利率44.92%(-4.07pct)。毛利率下滑主因较低毛利率的量子计算业务收入占比提升所致,后续有望随量子计算业务的规模化和核心组件自主化程度提高逐步改善。费用端看,25Q3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8.18%/30.76%/48.34%,同比-13.58/-36.73/-1.61pct。公司围绕稀释制冷机、量子测控设备等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25年前三季度和25Q3研发费用分别同比+57.65/+119.20pct。
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业务未来将具备极高的增长空间,看好公司未来接单能力提升。量子通信:公司是国内量子通信设备龙头供应商,背靠中国电信,全场景布局ToG/ToB/ToC端,客户粘性强。随着中电信量子城域网的铺开,公司前期通信设备销售收入和后期服务性收入均有较大确定性,盈利弹性空间可期。量子计算:公司是全球少数可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整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全链条自主可控,生态优势明显。9月,公司与中电信量子集团新签订一笔280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订单,金额约6300万元。在量子计算优越性日益凸显与全产业链技术领先的双重驱动下,公司量子计算业务市场前景可期。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当前,量子通信城域网加速建设,量子计算优势开始显现,量子精密测量国产替代逻辑不断增强,公司商业化发展路径清晰,有望充分受益于未来量子技术的快速迭代和产业商业化进程提速。预计2025/2026/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0.24/0.37/0.87亿元,同比扭亏/55.64%/136.05%,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
| 2 | 国金证券 | 夏昌盛,张真桢,杨佳妮 | 首次 | 买入 | 国之重盾,量创智子 | 2025-10-06 |
国盾量子(688027)
公司简介
公司成立于2009年,主要从事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服务,在量子科技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工艺优势和成本优势。2024年3月,公司通过向中电信量子集团定向增发,募集资金17.75亿元,主要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此次定增完成后,中电信量子集团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前三大股东变为中电信量子集团(21.86%)、科大控股(10.50%)、潘建伟(6.42%)。2025年上半年,公司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业务营收分别为5596.05/5173.77/856.51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83.92%/28.10%/13.75%。
投资逻辑
政策推动产业加速布局,后续应用未来可期。自2023年起,量子技术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更被明确列为未来产业培育的核心领域。政策引导下,政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相关投入超20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公司作为当前唯一以量子技术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有望在政策加持下迎来加速发展。
公司成长势能强劲,有望逐步走出低盈利困局。1)收入端:业务规模持续扩张,市场开拓成效显著。25年上半年,公司量子计算整机销售实现突破,带动量子计算业务营收大幅提升283.92%,公司增长动能有望维持;2)成本端:运营效率优化,规模效应逐渐显现。2023年以来,公司销售和管理费用率整体呈现下滑趋势,费用管控效果逐渐凸显。同时,公司持续加码研发投入,2025H1研发费用达5063.25万元,同比+33.23%,持续推动相关产品迭代优化;3)利润端:盈利水平提升,扭亏趋势有望确立。收入增长叠加成本管控增厚利润垫,2025年上半年,公司亏损进一步收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加32.69%至-2379万元。鉴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集中在四季度确认,预计2025年全年有望实现盈利突破。
盈利预测、估值和评级
我们预测,2025/2026/2027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5.66/9.00亿元,同比增长46.55%/52.47%/59.03%,归母净利润0.24/0.37/0.87亿元,对应EPS为0.23/0.36/0.84元。量子计算已步入由实验室向商业化过渡的关键阶段,公司商业化发展路径清晰,具有较大成长潜力。我们给予公司2026年PS为100x,对应目标价为550.41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技术研发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业务拓展不及预期;资产周转效率偏低。 |
| 3 | 海通国际 | Lin Yang,Liang Song | 维持 | 增持 | 公司跟踪报告:量子计算驱动业绩高增,与中电信协同效应显著 | 2025-09-29 |
国盾量子(688027)
本报告导读:
量子计算驱动业绩高增;中国电信协同效应显著;量子计算整机商业化提速。
投资要点: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64/4.93/6.40亿元,每股收入分别为3.54/4.80/6.22元人民币。参考可比公司估值,考虑到公司是中国唯一一家中国上市的量子科技公司,且量子技术是国家重点发展的前沿领域,可以给予高溢价,因此我们给予公司2025年动态PS95倍,目标价336.17元,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量子计算驱动业绩高增。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4.54%。其中,量子计算收入同比增长283.92%,量子通信收入同比增长28.10%,量子精密测量收入同比增长13.75%公司归母净利润-2379.00万元,扣非净利润-4675.40万元。我们认为,2025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大涨与量子计算业务的收入确认大增有关,而量子通信在中电信入股后,协同效应越发显现,全年增速将保持在中高速水平。
中国电信协同效应显著。量子通信早期主要用于用户私有化网络建设部署,商业推广存在困难。目前,量子通信正在转变为一种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类似于早期经典通信网络的建设模式。当量子通信网络建设达到一定规模、形成整体效应后,用户使用便捷性将显著提升,行业也将随之进入加速发展阶段。我们认为,中电信入股公司后,正沿着这一发展路线推进。
量子计算整机商业化提速。公司成功向中电信交付国内比特数最多的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天衍-504”并完成验收;同时,实现了海外市场突破,将交付一台25比特整机,商业化能力获市场验证。我们认为,目前量子计算在应用领域虽然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但在全球科研探索领域的整机商业化方向上,公司已走在前列。
风险提示。量子通信市场发展不及预期;量子计算技术演进不及预期;量子技术应用场景拓展不及预期。 |
| 4 | 中国银河 | 赵良毕,赵中兴 | 维持 | 买入 | 国盾量子2024年年报点评:量子与AI融合发展,技术突破赋能应用繁荣 | 2025-04-02 |
国盾量子(688027)
事件:近日,国盾量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实现营收2.53亿元,同比增长62.30%,归母净利润为-0.32亿元,亏损同比收窄74.30%。2024年毛利率达55.59%,同比提升8.14pct,保持较高水平。从24Q4单季来看,实现营收1.53亿元/+85.47%;归母净利润0.23亿元,同比扭亏。
量子三大板块业务齐发力,紧跟前沿科技技术攻关,应用生态持续繁荣。分业务板块看,2024年量子通信板块收入超出总营收五成,通信加密产业链已形成完整生态并加速实用化。公司完成国产小型化偏振编码QKD和时间相位QKD技术攻关,实现量子密钥分发与光传送网的深度融合,并服务于10余座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安全应用方面,公司升级量子安全服务平台,研发量子安全一体机,推出国盾密语耳机等创新产品。在量子计算方面,公司助力“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科研工作,推出ez-Q Fridge稀释制冷机,联合中电信量子集团研发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天衍-504”,并接入量子计算云平台。公司中标“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项目,为“巢湖明月”提供超量融合系统,推动异构算力融合。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冷原子重力仪实现9台销售并完成国际首次量子重力组网观测,单光子成像雷达突破200km远距成像,核心组件拓展至生物检测、时钟同步等新兴场景,加速规模化商用进程。整体来说,公司持续投入量子技术研发,提升组网产品性能。持续加强量子计算机与经典超算的融合发展,量子科技应用生态有望持续繁荣。
培育量子科技未来产业并纳入重点发展名单,推动量子计算走向产业化。量子科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方向持续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政府工作报告》等均明确继续支持量子科技发展。公司引入中国电信全资子公司中电信量子集团为战略投资者并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有望持续推动量子技术融入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产业布局,打造未来新兴产业。
投资建议:给予公司2025-2027年营收预测值3.43亿元/4.79亿元/9.47亿元,对应PS为78.27倍/56.05倍/28.35倍。考虑国家新兴产业发展,及公司技术竞争力结合中电信入股,公司中长期发展边际改善,维持“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开发的风险;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销售收入波动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