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马天翼,鲍娴颖 | 维持 | 买入 | 动态跟踪点评:精细化管理及全球化布局推动业绩成长 | 2025-01-01 |
易德龙(603380)
投资要点
柔性EMS领军企业,精细化管控保证生产效率:公司在EMS行业深耕20年,打造了高质量、多品种、快捷、灵活的柔性制造能力,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形象和客户口碑,积累了长期稳定的客户群体,已经覆盖了工控、医疗、通讯设备、汽车电子、高端消费电子等行业,并与行业标杆客户形成深度合作。2024年,在本部制造服务能力提升方面,公司注重智能制造技术的深度应用,在现有QTS的基础上,部分线体导入Dassault的MOM系统,进一步加强公司生产制造管理系统和生产、检测设备之间的联动,增强生产数据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司生产效率。后续公司将逐步提升在公司各生产基地MOM系统的覆盖率,系统性的提高公司的生产制造管理水平及生产效率。
全球化视野发展,积极布局海外维持维持产能:在全球供应链去风险及地缘矛盾的影响下,全球化制造服务能力成为一家EMS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一直重视国际化人才队伍搭建和海外子公司管理,2024年公司继续加速海外制造基地的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以满足客户海外配套服务要求,提高响应速度和服务保障能力。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了墨西哥、越南和罗马尼亚三个海外制造基地。截止2024年上半年,墨西哥子公司计划投入3条生产线,其中2条生产线已进入量产阶段;越南子公司计划投入5条生产线,其中4条生产线已建成并投产;2024年罗马尼亚子公司已进入小批量试产,公司全球化制造服务能力布局进一步完善。
2024年前三季度业绩重回增长,员工持股计划完善人才激励:公司发布2024年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收15.52亿元(YoY+13.87%),归母净利润1.39亿元(YoY+34.38%),销售毛利率26.59%(YoY+3.44pct),净利率9.12%(Yo+1.28pct)。对应3Q24,实现营收5.39亿元(YoY+5.89%,QoQ-4.05%),归母净利润0.51亿元(YoY+39.49%,QoQ-8.56%),毛利率27.84%(Yo+4.78pct,QoQ+0.36pct),净利率9.69%(YoY+2.29pct,QoQ-0.52pct)。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核心人才的中长期激励机制,2024年10月公司公布员工持股计划,本持股计划受让价格为10.31元/股,考核年度为2024-2026年,营业收入目标值分别为21.1亿元、23.2亿元、25.5亿元,净利润目标值分别为1.7亿元、2.0亿元、2.3亿元。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5年营业收入为21.8/25.0亿元(前值25.7/34.3亿元),新增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28.50亿元,预计公司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1.9/2.3亿元(前值2.1/2.9亿元),新增2026年净利润预测2.7亿元,2024-2026年对应P/E分别为20.96/17.49/14.80倍。公司作为柔性EMS优质领军企业,践行精细化管理,积极布局海外产能,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下游需求不及预期。 |
2 | 华鑫证券 | 毛正,张璐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行业景气度回暖带来增长,设备与工艺双优高筑竞争力 | 2024-12-13 |
易德龙(603380)
投资要点
营业收入稳定增长,控本增效提升利润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5.52亿元,同比增长13.87%;其中Q3实现营收5.39亿元,同比增长5.89%,归母净利润实现0.51亿元,同比增长39.49%。由于公司本期营业收入略有增长,原材料采购成本趋于正常化,且公司深入推进流程改善工作,不断控制成本、提升管理效率,故毛利率略有上升,归母净利润提升。
深耕工业控制行业,电动工具行业回暖带来新一轮增长
2024年上半年电动工具行业景气度恢复,下游去库存成效渐显,需求恢复。根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的数据,全球电动工具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285.2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402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4.4%。公司工业控制行业业务份额占整体业务比例超40%,并且与相关行业的一线客户建立了常态化的业务合作关系,主要产品应用于专业电动工具、新能源大功率逆变器等。随着电动工具行业的回暖,公司产品迎来新一轮需求,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提升市场分额、巩固和提升行业地位。
制造设备与制程工艺双优,彰显EMS公司核心竞争力
制造能力是EMS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公司在制造设备和制程工艺方面具备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目前,公司已拥有众多的领先制造设备及制程工艺,如日本的松下NPM高速贴装设备、德国西门子的高速贴装设备、美国的BTU回流焊接设备、德国ERSA的全程充氮波峰焊接设备和双缸选择性焊接设备、美国DAGE的X-ray设备、美国Agilent的ICT高端测试设备、日本TAKAYA的APT飞针测试设备等。公司具有行业领先的制程能力,如元件类型及贴装精度:小的片式电阻电容:±40um/3sigma,贴片零件最小尺寸0.25mm*0.127mm,最小元件脚间距:0.3mm,四方扁平封装尺寸:0.4mm*0.2mm—44mm*44mm。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2.07、25.61、28.26亿元,EPS分别为1.11、1.39、1.6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2、18、15倍。随着下游消费电子的回暖以及公司新产品的不断开拓和导入,公司将受益实现营收和利润的持续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
3 | 国信证券 | 胡剑,胡慧,叶子,张大为,詹浏洋,李书颖 | 维持 | 增持 | 精益化和全球化进程持续推进,业绩重回增长通道 | 2024-12-05 |
易德龙(603380)
核心观点
1-3Q24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4%。公司发布2024前三季度业绩,合计实现营收15.52亿元(YoY+13.87%),归母净利润1.39亿元(YoY+34.38%),销售毛利率26.59%(YoY+3.44pct),净利率9.12%(YoY+1.28pct)。对应3Q24,实现营收5.39亿元(YoY+5.89%,QoQ-4.05%),归母净利润0.51亿元(YoY+39.49%,QoQ-8.56%),毛利率27.84%(YoY+4.78pct,QoQ+0.36pct),净利率9.69%(YoY+2.29pct,QoQ-0.52pct)。
分下游行业来看,工控和通讯行业贡献主要增长动能。工业控制行业是公司营收占比较大的行业,1H24工业控制业务占公司整体营收比例超40%,受益于1H24电动工具行业景气度恢复,下游去库存成效渐显,公司工控领域营收较上年同比增长超29%,公司与相关行业的一线客户建立了常态化的业务合作关系,主要产品应用于专业电动工具、新能源大功率逆变器、光纤激光器、工业级风机、风机变桨控制系统、储能电源控制等。通讯设备领域,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公司1H24相关营收同比增长超76%。
管理系统持续升级,精细化管理和全球布局造就核心竞争力。根据NewVenture Research的统计,2023年全球EMS行业市场规模达6382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将增长至7990亿美元,CAGR4.6%,市场广阔,增速稳定。公司“高质量、多品种、快捷、灵活的电子制造服务”业务模式在行业内特色鲜明,对精细化管理、快速响应及柔性制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公司流程改造的落地,以及SAP、EWM系统、CRM系统、QTS系统等管理系统导入,公司在订单、工单、采购、物流自动化等环节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
投资建议: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及电子行业去库存导致需求下滑严重,低于我们此前预期,因此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77/2.27/2.66亿元(24-25年前值为3.1/4.0亿元),同比增长32.8%/28.4%/16.8%,对应当前市值PE为21/17/14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新客户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
4 | 国投证券 | 马良 | 维持 | 买入 | 汽车电子业务增速亮眼,全球化发展加速 | 2024-04-28 |
易德龙(603380)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9.17亿元,同比下降2.86%;实现归母净利润1.33亿元,同比下降25.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03亿元,同比下降38.11%;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8.05%;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同比增长40.0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30亿元,同比增长807.11%。
汽车电子业务快速成长,24Q1需求回暖业绩显著修复: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19.17亿元(YoY-2.86%),其中汽车类业务老客户及新能源汽车客户订单均有所增加,实现快速增长,营收达到4.13亿元(yoy+73.90%),营收占比达到21.55%(yoy+9.51pct);通讯/消费/工控/医疗类业务营收分别为2.64/1.04/7.76/3.12亿元(yoy+10.54%/+1.68%/-12.18%/-28.84%),营收占比分别为13.77%/5.42%/44.80%/16.29%(yoy+1.67pct/+0.24pct/+0.00pct/-5.95pct)。通讯/消费类产品销量虽同比下滑,但高单价产品需求增加,因此营收仍实现增长。受海外工厂产能爬坡、二期新厂房折旧、各软件项目摊销、海外业务拓展等因素影响,全年归母净利润下滑至1.33亿元(yoy-25.35%),毛利率22.01%(yoy-1.04pct),净利率7.18%(yoy-2.14pct)。24Q1部分客户去库存逐步结束、需求增加,叠加公司持续降本增效,单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51亿元(yoy+8.05%,qoq-18.52%),实现归母净利润0.31亿元(yoy+40.07%,qoq+3.79%),毛利率23.97%(yoy+1.34pct,qoq+4.75pct),净利率7.07%(yoy+1.45pct,qoq+1.53pct)。
研发投入保持较高水平,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
2023年/24Q1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16/0.26亿元(yoy+10.37%/-11.23%),研发费用率6.04%/5.71%(YoY+0.73pct/-1.24pct)。据公司年报,目前公司拥有超300家客户,涉及6000多个产品(2022年同期为5000多个)和6万多种主要原材料。公司流程改造持续落地,包括SAP上线,导入EWM自动化仓储管理系统,CRM系统,QTS系统等一系列管理系统的落地,形成了符合公司“高质量、多品种、快捷、灵活的EMS”业务模式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公司在销售订单、工单、采购订单管理、物流自动化等精细化管理方面得以加强,持续提升生产效率、供应链管理能力、物流管控能力及资源利用率,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全球化布局持续推进,海内外产线陆续投用:
1)国内:苏州二期工厂一阶段已于23年初正式投产,按照德国工业4.0标准打造智能化物流系统,进一步实现降本增效。2)海外:公司拥有墨西哥、越南、罗马尼亚三个制造基地。墨西哥子公司计入投入3条生产线,其中2条已进入产品批量生产;越南子公司计划投入5条生产线,其中4条已建成投产;2023年罗马尼亚子公司注册完成,计划投入4条生产线,其中1条已建成并完成制样,2024年将进入产品批量生产。此外,公司在香港及新加坡建立了投资及运营公司,并计划于2024年在欧美建立本地营销团队。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2.24亿元、26.63亿元、31.6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亿元、2.77亿元、3.31亿元,给予公司2024年17倍PE,对应目标价24.53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业务拓展不及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