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中银证券 | 苏凌瑶,周世辉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1+2+X”战略指引发展方向 | 2025-05-06 |
龙旗科技(603341)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与2025年一季报,2024年各项业务拓展顺利,营收取得大幅增长。公司战略升级为“1+2+X”,AI PC和汽车电子成公司重点布局的新兴领域,未来有望提供新增长点,维持增持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2024年营收大幅增长,主要业务收入均取得大幅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82亿元同比增长70.62%;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同比下降17.21%,扣非归母净利润达3.84亿元,同比下降26.92%;毛利率6.08%,同比下降3.87个百分点;净利率1.06%,同比下降1.16个百分点。2025Q1单季度营业收入93.78亿元,同比下降9.27%,环比下降18.17%,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增长20.33%,环比增长119.33%,扣非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下降28.95%,环比增长15.35%;毛利率7.45%,同比增长0.44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41个百分点;净利率1.61%同比增长0.3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1.02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较大幅度增长,因三大业务板块营收均取得较高增长。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平板及AIoT业务或成2025年重要增长动能。从产品结构来看,智能手机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361.33亿元,同比增长65.58%,营收占比降至77.9%;毛利率为4.92%,同比下降3.76个百分点;2025年Q1实现收入67.41亿元,同比下降20.86%,因全球手机需求端受到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而有所减弱。平板电脑业务2024年收入为36.96亿元,同比增长47.32%,受益于拓展多个国内头部客户,实现销售增长;营收占比降至7.97%;毛利率为8.62%,同比下降1.34个百分点;2025年Q1收入为9.52亿元,同比增长21.56%,公司平板业务高端产品线持续出货,旗舰级产品研发制造能力稳步提升。AIoT业务2024年收入55.73亿元,同比增长121.99%,营收占比增至12.02%;毛利率为11.28%,同比下降9.80个百分点;2025年Q1实现收入14.05亿元,同比增长53.48%。2024年公司AIoT业务中手表、手环、耳机三大产品线总出货量突破2900万台,领跑全球智能穿戴ODM市场;在智能眼镜领域,2025Q1公司进一步与原AI眼镜厂商开拓AI眼镜配件类业务,丰富产品矩阵。
战略升级为“1+2+X”,传统业务专注交付执行与高端化升级,新兴业务重点落实产品矩阵补齐与客户突破。2024年,公司升级了产品战略,从“1+Y”战略升级为"1+2+X”战略,其中“1”是指智能手机业务,依然作为公司核心主赛道;“2”是指个人计算和汽车电子业务,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两个新兴业务;“X”代表其他多品类业务,包括平板、穿戴、耳机、智能眼镜等业务。智能手机:以头部客户为核心,推动高端产品突破与国外市场拓展,做好国内外大客户5G产品线规模化交付。个人计算:公司将全面发力AI PC赛道,构建ARM/x86多平台开发能力,重点突破高散热设计AI算力优化技术,满足行业头部客户要求;同时深化与头部芯片厂商合作,打造差异化AI PC解决方案。汽车电子:2024年公司主要聚焦智能座舱和底盘域ECU领域,2025年公司将推动制造能力升级,建设车规级产线,构建底盘域控CM业务壁垒,同时拓展国内客户和国际Tier1客户平板及AIoT产品等:拓展头部客户与高端化成工作主线,平板方面,加速AI技术赋能,同时深化模块化设计与研发制造一体化能力,提高中高端占比,构建影像、屏显、续航等技术壁垒;穿戴方面,以“软件技术+高端化”为核心,聚焦国内大客户高端产品系列,实现RTOS平台化升级耳机方面,积极聚焦中高端市场;MR/AR/AI眼镜方面,聚焦全球头部客户,储备核心技术与工程制造能力,积极推进新项目落地。
估值
因2025Q1公司智能手机ODM业务营收下降20%以上,我们下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6/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20亿元/8.19亿元/9.80亿元,每股收益为1.12元/1.76元/2.11元,对应市盈率为36.6倍/23.2倍/19.4倍。我们认为公司在“1+2+X”战略指引下,有望培养出新增长动能,维持增持评级。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ODM市场规模下滑风险、终端应用创新不及预期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 |
2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维持 | 买入 | 汽车电子获多家项目定点 | 2024-11-12 |
龙旗科技(603341)
事件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349.21亿元,同比增加101.28%;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减少15.03%。
投资要点
营收增长强劲,利润短期承压。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总营业收入349.21亿元,同比增加101.28%;归母净利润4.31亿元,同比减少15.03%,主要系毛利率下滑、AIPC、汽车电子、XR等新业务领域投入较大;综合毛利率6.09%,同比下降5.6%,公司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吸收部分原材料上涨对毛利的影响,同时降本增效,预计Q4毛利率将逐渐改善。
智能手机份额稳步增长,汽车电子获多家项目定点。单季度来看智能手机业务Q3实现收入98.44亿元,同比增长96.57%,市场份额稳步增长;平板电脑业务Q3实现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21.90%,客户群体不断拓展;AIoT产品业务Q3实现收入15.51亿元,同比增长109.80%,主力项目持续上量。汽车电子领域,公司主要聚焦智能座舱域产品,品类包括域控制器、中控屏、扶手屏、车载无线充等,目前已经获得了小米、包括赛力斯和江淮在内的华为智选模式、蔚来东风等主机厂的汽车电子业务项目定点;AI PC领域,公司首个高通骁龙平台笔电项目已经成功量产出货,并且落地了首个高通骁龙平台AI Mini PC项目,助力商用和消费领域AI应用拓展。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5.9/10.0/11.8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及产业链转移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3 | 中邮证券 | 吴文吉,万玮 | 维持 | 买入 | AIOT增长强劲,AI PC、汽车电子进展顺利 | 2024-09-10 |
龙旗科技(603341)
投资要点
传统业务持续增长,AIPC、汽车电子积极布局。下游应用领域复苏,公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AIOT业务持续增长,同时公司在AIPC和汽车电子两个战略级的新赛道上稳扎稳打,整体业务产品组合不断开拓创新,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2.81亿元,同比上升106.31%;归母净利润3.39亿元,同比增长1.35%;单季度看,Q2实现营业收入119.44亿元,同比增长80.60%,环比增长15.55%;归母净利润2.11亿元,同比下滑15.40%,环比增长64.37%。
AIOT设备增长强劲,二代智能眼镜产品表现出色。公司上半年AIoT业务实现收入为22.86亿元,同比增长156.72%。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AR眼镜货量为10万台,同比增长56%,智能眼镜出货量为26万台,同比增长217%。随着后续AI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智能眼镜产品在市场上表现将持续出色。公司已与全球互联网头部客户合作,成功推出并持续优化了两代智能眼镜产品,未来智能眼镜项目将持续推进。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业务稳步推进,市场份额提升。公司上半年智能手机业务实现收入180.42亿元,同比增长99.26%;平板电脑业务实现收入16.59亿元,同比增长136.92%。其中,智能手机业务中公司获取客户主力项目,提升市场份额,在加大5G投入的同时,也在入门级4G手机产品方面,积极研究市场方向,拓展海外4G产品的销量,稳固了高出货量的基本盘;在平板电脑业务中,公司构建了高端化、生产力化的产品组合能力,能够向客户提供移动办公和智慧教育场景的一站式产品解决方案,上半年研发的多款平板电脑新品上市,产品广受市场好评。
AI PC、汽车电子开发顺利,获得客户多个项目。目前公司已搭建AI PC自动化标杆线,完成了贴片、组装、测试和包装等全流程的运行,AIPC项目开发顺利,预计今年量产出货。在汽车电子业务中,公司目前主要聚焦智能座舱域产品,包括域控制器、中控屏、扶手屏车载无线充等,惠州工厂汽车电子生产线已通过部分客户的审厂要求,上半年已获得了小米和江淮客户汽车电子业务的项目定点。此外公司还有多个项目正与客户积极对接中。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6.7/9.1/11.9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市场复苏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及产业链转移风险;行业竞争格局加剧风险;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
4 | 华鑫证券 | 毛正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智能手机核心供应商,AIPC和ARVR带来新成长 | 2024-08-02 |
龙旗科技(603341)
投资要点
新兴市场布局,巩固行业龙头
公司在2023年继续引领全球智能手机ODM/IDH行业,在新业务领域积蓄能力,积极布局AIPC、汽车电子市场。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271.85亿元,同比下降7.35%;归母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7.84%;扣非净利润为5.26亿元,同比增长4.74%。主要原因有:(1)受到整体市场环境的影响,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市场疲软,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07%,平板电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33%;(2)成本端优化,营业成本同比下降8.83%,其中,直接材料成本同比下降8.32%。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0.33%,相较2022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了0.69亿元,资产减值损失减少了0.37亿元。
手机业务强劲,24Q1收入同比翻倍增长
2024年公司持续引领全球智能手机ODM市场,随着整体市场的需求回暖,智能手机业务第一季度收入为85.18亿元,同比增长149.82%。公司通过提升成本竞争力和大量产品交付能力,专注于服务一线品牌客户,依托多品类产品组合和多场景生态系统,推出多款明星产品,稳居ODM行业的领先地位。公司将继续加大在北美、日韩等主要市场的投资,利用服务国内大客户的丰富经验和技术能力,推动海外业务增长和重要客户突破。在折叠手机这一技术难度高的品类上,公司已进行了一年以上的产品技术预研,掌握了关键技术难点,未来将成为公司价值创造的重要领域。在手机的外观工艺、屏显触控、多媒体等关键技术上,公司持续在2111实验室进行研究和提升,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各类产品中。
进军AIPC市场,与高通达成合作
公司于2023年进军AIPC市场,与高通达成了包括AIPC在内的多品类智能产品领域的战略合作。目前,公司落地了符合下一代AIPC算力要求的笔电项目,完成了配套实验室和先进制造产线的搭建。公司将进一步夯实AIPC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软硬件结合的自然语音交互设计、高密度主板、大容量电池系统、高效能散热设计等,并确保AI大模型和应用的兼容性与稳定性。此外,公司将整合供应链和制造优势,拓展在AIPC业务和手机业务上有重叠的行业头部客户,致力于成为AIPC领域具有差异化优势的ODM厂商。根据Canalys的市场调研预测,到2025年,AIPC将成为主流产品,2028年的出货量预计达到2.05亿台,占PC总出货量的70%。AI技术推动的产业革命将为PC市场从设计开发到终端需求带来巨大变化。
AI智能眼镜热销,XR设备竞争力提升
在XR设备领域,公司与全球顶尖互联网客户合作推出了两代智能眼镜产品,凭借AI技术的支持,二代智能眼镜在市场上销售表现良好。同时,公司还与国内领先的AR品牌合作开发AR算力单元产品,并积极拓展海外AR产品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影响力。Counterpoint预测2024年XR头显出货量将增加390万台,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AR预计将在2024年同比增长54%,结束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此外,公司将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在消费级和工业级细分场景中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在夯实VR和AI智能眼镜产品线的基础上,公司将开展MR头显和AR眼镜的产品和技术预研,关注并布局光学成像、空间音频、计算机视觉、手势识别和人因工程等底层技术,持续构建核心竞争力。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309.25、356.90、401.55亿元,EPS分别为1.58、2.04、2.57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5、19、15倍,公司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市场回暖,AIPC及XR方面持续构建竞争力,首次覆盖,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的风险,产品研发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