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研究机构 | 分析师 | 投资评级 | 报告标题 | 更新日 |
| | | 上期评级 | 评级变动 | | |
1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 | 维持 | 买入 | 2024年报点评:AI数据中心需求旺盛,燃气轮机在手订单高增 | 2025-04-03 |
应流股份(603308)
投资要点
事件:2025年3月3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AI数据中心推动燃气轮机需求上行,燃机领域在手订单高增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亿元,同比+4.2%,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同比-5.6%;单Q4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同比-0.3%,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0.1%。分产品看,①高温合金产品及精密铸钢件产品:2024年实现收入14.7亿元,同比+6.7%,在“两机”国产化浪潮以及AI数据中心建设爆发下,“两机”业务有望迎来收获期。②核电及其他中大型铸钢件产品:2024年实现收入6.4亿元,同比-5.3%,传统铸件基本盘保持稳定。③新型材料与装备:2024年实现收入2.3亿元,同比+4.0%。
公司作为全球各大燃气轮机龙头公司的叶片铸件供应商,充分受益于AI驱动下燃机需求增长。截至2024年底,公司在手“两机”订单超12亿元,合同负债达1.8亿元,同比+118%,其中公司燃气轮机热端部件订单强劲增长,2024年公司燃气轮机产品接单增幅达102.8%。
费控能力良好,看好公司盈利能力长期提升空间
2024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4.2%,同比-1.9pct,销售净利率为10.1%,同比-1.5pct。分国内外来看,2024年公司国内毛利率34.8%,同比-2.3pct;海外毛利率33.4%,同比-1.5pct。费用端来看,2024年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4%/7.9%/12.1%/5.0%,同比+0.0/-0.1/-0.0/+0.6pct,研发费用率持续保持高位,确保公司在高端铸件产业链具备技术护城河。展望未来,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可转债项目的产能落地与持续爬坡,公司业务有望向叶片产业链下游延伸,显著提高产品质量与附加值,推动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两机”业务构建新增长极,核能&低空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1)两机业务:2024年以来全球AI需求爆发导致两机叶片行业供需失衡,公司借此机遇切入全球头部客户供应链并显著提高份额,两机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基于行业高景气度带来的发展机会,公司投入11.5亿元用于叶片机匣加工涂层项目开发,叶片涂层工序壁垒&附加值较高,该项目将有效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盈利能力,长期看好公司两机业务贡献业绩新增长点。(2)核能业务:有望受益于核电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公司将投入6.4亿元用于先进核能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升级项目,有助于把握核电装机容量提升带来的市场机遇。(3)低空经济:公司已形成核心零部件、涡轴发动机和直升机三位一体的航空航天业务基础,产业链完善,且公司所在安徽省具备较强低空产业发展区位优势,长期看好低空业务发展潜力。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公司燃气轮机在手订单落地节奏,我们调整公司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至4.50/6.26亿元(原值为4.60/5.85亿元),新增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8.63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28/20/15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开支不及预期,需求不及预期,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 |
2 | 华龙证券 | 景丹阳 | 维持 | 增持 | 2024年报点评报告:收入稳健增长,“两机”业务在手订单饱满 | 2025-04-03 |
应流股份(603308)
事件:
2025年4月1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3亿元,同比增加4.21%;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减少5.57%。
观点:
收入稳健增长,经营性现金流有所波动。2024年,公司传统铸件业务保持稳健,“两机”、核能、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方向持续突破,整体实现营业收入25.13亿元,同比增长4.21%。受加工费成本、期间费用等影响,归母净利润下滑5.5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小幅下滑1.09%。年内,公司应收代建款增加,拖累经营性现金流,或为短期影响。
合同负债高增,在手订单饱满,“两机”业务有望加速增长。年内,公司“两机”业务全球化急速推进,与多家国际行业巨头客户签署战略协议,截至2024年底,在手“两机”订单超过12亿元。其中,燃气轮机热端部件订单增长强劲,多款产品不仅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也对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型燃机国产化提供支撑。2024年公司燃气轮机产品接单增幅达102.8%,为后续增长提供动能。随着新质生产力领域不断突破、订单高增,我们预计公司毛利率有望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公司泵及阀门零件主业经营稳健,“两机”业务在手订单饱满,增长确定性强,2024年毛利率有所波动,随着“两机”业务订单持续落地,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考虑到公司2024年业绩略低于预期,出于谨慎性考虑,我们小幅下调2025-2026年预测(归母净利润原值分别为3.93亿元、5.06亿元),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4.74/5.65亿元,EPS分别为0.58/0.70/0.83元,对应PE分别为32.6/26.9/22.6倍。我们选取纽威股份、中核科技、江苏神通作为可比公司,公司当前估值水平较可比公司高估,考虑到公司航空发动机业务、低空经济相关业务处于开展早期,具备较大成长空间,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主业毛利率波动风险;核电及两机业务接单存在不确定性;应收账款持续增长;地缘政治风险;数据引用风险。 |
3 | 国金证券 | 满在朋 | 维持 | 买入 | 燃机领域订单高增,合同负债大幅提升 | 2025-04-01 |
应流股份(603308)
公司2025年3月31日发布24年年报,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13亿元,同比+4.21%;实现归母净利润2.86亿元,同比-5.57%。其中4Q24实现营业收入6.03亿元,同比-0.31%;实现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0.14%。
经营分析
AI催化燃机需求上行,公司燃机领域订单高增,合同负债显著提升。24年全球AI数据中心扩张,带动燃机发电需求高增。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4年与安萨尔多等燃机龙头签订长协,24年公司燃机领域新接订单同比+103%,24年底,“两机”业务在手订单超12亿元。截至24年末,公司合同负债达1.82亿元,同比增长超100%,看好公司25年燃机叶片收入加速提升。
公司发布可转债预案,看好公司高温合金产品竞争力提升。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本次发行可转债募资不超过15亿元,用于叶片机匣加工涂层项目、先进核能材料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化升级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等。其中,叶片机匣加工涂层项目所涉及的深加工及涂层工艺能够提升产品在高温、高腐蚀等极端环境中的使用寿命及工作效率,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使公司形成完整的叶片、机匣生产、加工及涂层生产链,也有利于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提升公司在两机零部件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低空业务进展顺利,看好低空业务收入长期增长。公司子公司应流航空是全国首家具备从涡轮发动机、发电机到控制器等完整的大功率混动系统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企业。2024年公司和翊飞航空在ES1000大型无人机涡轮混动系统领域开展合作。2025年3月,顺丰集团向翊飞航空首批订购百架ES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有望拉动公司低空经济领域订单增长。此外,2025年3月,六安金安机场正式开航,开航仪式上,公司和金安机场、单家埠机场、翊飞航空、华奕航空、追梦空天等进行项目签约,看好公司低空业务收入长期增长。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我们预计2025-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为31.7/39.5/50.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5/6.3/8.9亿元,对应PE为28/20/14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人民币汇率波动;原材料价格波动;下游需求不及预期;低空应用场景推广不及预期 |
4 | 东吴证券 | 周尔双 | 首次 | 买入 | 高端铸造领域龙头,“两机”构筑新增长极 | 2025-03-18 |
应流股份(603308)
投资要点
深耕高端铸造领域,“两机”业务构筑新增长极。公司产品主要为铸钢零部件和高温合金零部件,产品定位高端,成立初期即为艾默生、卡特彼勒、泰科等全球头部客户供应商。自上市以来,公司积极布局“两机”业务板块,为世界顶尖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制造商GE、罗尔斯罗伊斯、赛峰集团等供应相关零部件,同时积极响应燃气轮机国产化进程,为中国航发、上海电气、东方电气等供应核心零部件。公司不断丰富产品品类,收入持续增长。2017-2023年,公司收入从13.8亿元增长至24.1亿元,CAGR达9.8%,2024Q1-Q3实现收入19.1亿元,同增5.7%;归母净利润由0.6亿元增长至3.0亿元,CAGR达31.0%。
传统业务范围广泛、客户多元,盈利能力稳定。公司的传统业务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程矿山机械、发电、轨交、医疗设备和自动控制等领域。2020-2023年,公司传统业务收入维持在约12亿元,2023年毛利率为30.8%,同增0.1pct,收入规模、盈利能力保持稳定。
两机业务:零部件国产替代进行时,“两机”业务空间广阔。(1)燃气轮机板块:燃气轮机核心壁垒在于透平叶片,对材料与工艺要求极高;透平叶片占整机价值量约22%,是整机价值量最大的部分。我国燃气轮机起步较晚,但持续推进重燃国产化进程,应流股份与海外龙头GE、西门子等企业深度合作,在燃气轮机国产化进程中承担了透平叶片的国产化任务,目前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燃气轮机龙头企业的产品。(2)航空发动机板块:航空发动机是国家工业技术、科技技术和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由于航空发动机的高技术壁垒,目前商用航发均被欧美巨头垄断。2016年,公司收购德国SBM,引进两款涡轴发动机技术,并尝试从零部件领域延伸至航空发动机整机。目前,公司已形成核心零部件、涡轴发动机和直升机三位一体的航空航天业务基础。随着低空经济和国产大飞机的持续推进,公司有望持续受益于航空发动机国产化进程。
核电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核能材料业务稳健增长。2019年起中国核电站审批回归常态。2019-2023年我国核准核电机组数量分别为4/4/5/10/10台,2024年已核准11台机组,呈上升趋势。发电侧,2023年核能发电4449亿kWh,同增3%,占全国发电量4.6%,维持较高水平;2023年中国核能发电装机量达5691万kW,同增2%。公司作为中国研制生产核电站核岛核一级铸造零部件、金属保温层和乏燃料格架等核电设备的先行者,2023年核能板块收入达3.8亿元,同增17%,毛利率40%,高于综合毛利率36%。近年公司持续加大核能板块投入,迎合国内核电规模持续增长需求,核能材料业务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应流股份深耕高端铸造行业和高端装备制造,随着“两机”业务的不断拓展,有望在航空发动机、重型燃气轮机国产化浪潮中充分受益。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3.60/4.60/5.85亿元,对应当前市值PE分别为37/29/23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资本开支不及预期,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国产化进程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摩擦 |
5 | 国信证券 | 吴双 | 首次 | 增持 | 燃机核心铸件订单饱满,受益燃机行业景气上行周期 | 2025-01-23 |
应流股份(603308)
核心观点
公司系国内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精密铸造领先企业,全面覆盖供应海内外龙头客户。公司自上市时起即已布局深耕两机叶片铸造,是国家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耐高温叶片“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凭借燃气轮机高温合金透平叶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公司为海内外龙头客户实现高难度产品开发和稳定批产交付。通过承担燃机叶片国产化任务,公司供应国内行业龙头客户包括中国重燃、上海电气、东方电气、航发燃机、龙江广瀚、哈尔滨汽轮机等企业,和境外龙头多年合作,也已实现对西门子、贝克休斯、安萨尔多等燃机巨头的稳定批产交付。2017-2023年营收CAGR达9.82%,净利润CAGR达30.94%,多年来业绩实现稳健增长。
燃机行业迎来景气上行周期,数据中心需求是重要增量。燃机发电可替代煤炭发电是实现降碳目标的重要设备,我国对燃机需求也不断提升,全球范围内看,发展中国家为满足电力需求和各国政府实施严格排放标准也带动燃气需求持续增长。据《Gas Turbine World》对工业燃气轮机市场预测,未来10年新燃气轮机订单超过1370亿美元;未来5年维修市场每年达到235.52亿美元。燃机作为高效发电设备也将受益于数据中心需求增长,IEA预测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基准需求将从2022年的460TWh增长至2028年的800TWh,CAGR达14.8%。
Q3起在手订单饱满,公司深度受益燃机产业趋势。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合同负债达1.71亿元,同比增长203.59%,合同负债同比高增表明公司在手订单饱满。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在手的燃气轮机订单约8亿元,其中仅8-9月新签订单就达到4亿元,公司作为燃机核心热端叶片供应商,受益下游高景气需求。
公司拟发可转债募投叶片机匣加工涂层和核能材料及零部件项目,产业链延伸打开更大市场空间。公司拟发行可转债募资15亿元,其中5.5亿元用于叶片机匣加工涂层项目,项目达产后可以使公司形成完整的叶片、机匣生产、加工涂层生产链,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汇率变动风险;下游行业需求不及预期。投资建议:公司作为国内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精密铸件领先企业,全面覆盖海内外龙头客户并实现稳定批产供应,拥有燃机热端核心部件稀缺产能和卡位优势,将受益于下游燃机行业景气上行和数据中心带来的增量,同时除叶片和机匣外还往加工涂层环节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带来增长新动能。我们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05/4.23/5.68亿元;对应PE分别为46/33/25x,一年期合理估值为18.6-21.70元(对应2025年PE30-35x)。首次覆盖给予“优于大市”评级。 |
6 | 华鑫证券 | 吕卓阳,尤少炜 | 首次 | 买入 | 公司动态研究报告:两机与核电业务引领发展新高度,多维发力开启增长新征程 | 2025-01-15 |
应流股份(603308)
投资要点
“两机”国产化加速,战略投资开启增长新篇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进一步推进燃气轮机技术向高端化、专业化发展,并加快燃气轮机国产化进程。目前,我国燃气轮机的国产化率相对较低,未来将逐步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随着国产民航飞机项目的稳步推进以及商用航空发动机国产替代进程的加速,高温合金零部件将成为国产化替代发展的坚实基础。应流股份计划发行15亿元可转债,资金将投向叶片机匣加工涂层和先进核能材料项目,项目投产后,公司有望提升其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链延伸、价值链延伸”,培育新的业绩增长亮点。
核电行业规模增长,公司产品有望受益
近年来,核电行业市场规模在稳定增长,《“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显示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有望达7,000万千瓦左右。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预计,到2035年中国核电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10%。未来核电供给将继续保持高热度,以满足市场对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随着国内核电规模持续增长,核电厂将迎来投建密集期,公司产品有望从中受益。
在手订单充足,降本增效促进盈利提升
2024Q3公司两机领域在手订单充足,其中燃气轮机在手订单超过人民币8亿元。公司与GE Aerospace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航空发动机领域订单加速释放,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航空领域的市场地位。此外,随着核电机组的陆续批复,核能领域在手订单超过4.5亿元,业务进展顺利有望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2021/2022/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28.46%/26.69%/25.95%,呈下降趋势,费用管控良好。尽管2024Q3受成本端上升影响,毛利率略有下降,但随着降本增效举措的实施,预计公司未来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盈利预测
公司专注于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制造技术、生产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随着“两机”与核电业务的发展,公司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预测公司2024-2026年收入分别27.56、32.03、37.24亿元,EPS分别为0.52、0.67、0.8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3.1、26.1、20.5倍,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环境和相关行业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政策效用不及预期的风险;募集资金及项目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行业周期风险;汇率变动风险;地缘政治风险;油价波动风险。 |